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彙報範文(精選3篇)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彙報範文 篇1
一、基本情況:
政和縣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項目依託縣社會福利中心項目建設,救災倉庫建設在綜合療養樓一樓和地下一層架空層,建築面積700平方米,選址於稻香茶場湖屯壠崗,地勢寬闊平坦、陽光充足、氣候宜人、交通便利。
現儲備救災物資有:救災帳篷264頂、防潮墊70條、睡袋50個;儲存棉被120牀、踏花被90牀,兒童套裝196套,兒童上衣48件、軍用絨衣褲5套,塑料臉盆50個,塑料水桶55個,牙刷120支,鞋343雙,休閒鞋360雙,拖鞋1500雙,彩布條10包等,另配備場地照明燈1臺,發電機1臺,取暖器48臺,應急燈38個,手提燈18個,手電筒12個,蠟燭810根。其他需應急採購物資如大米、方便麪、餅乾、礦泉水等,與福建大利家商貿有限公司簽訂了緊急採購協議。
縣救災物資儲備倉庫設立完善的救災物資儲備規劃和使用管理辦法,根據救災工作需要,及時調整救災物資儲備,建立了救災物資儲備制度。
二、存在及要求解決問題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時限要求,縣(市、區)機構改革要求於20xx年3月底前完成,目前,政和縣民政救災的相關工作職責已於20xx年4月4日與縣應急管理局進行了交接,但縣鄉兩級相關業務經辦人的業務水平較低,部分鄉鎮改革未到位,部分存在推卸責任的現象,而且縣救災物資儲備庫仍沒有與相關部門進行對接和移交。
建議上級部門督促相關落實單位儘快抓緊進行工作移交,多組織業務培訓,確保防災抗災工作順利進行。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彙報範文 篇2
機構改革以後,我局積極履行應急物資儲備管理新職能,組織實施好應急物資儲備的採購、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不斷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建設,提升應急保障水平。按照全區應急物資儲備安全和規範化管理工作視頻會議部署要求,我局對全市儲備物資安全和規範化管理基本情況進行了梳理彙總,現將整理情況報告如下:
一、銀川市市級救災物資儲備概況
(一)銀川市救災物資儲備倉庫情況。
銀川市市級救災物資儲備庫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救災物資儲備庫中,倉庫建築面積2960平方米,20xx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因機構改革,20xx年由市民政局劃轉我局管理。市儲備庫房內共有2噸位、10立方米規模物資儲備貨架120組,其中89組貨架已儲滿救災物資,還有31組貨架暫時可使用。庫房南約有100平方米空地,按照四周1.5米安全通道設置,還有約60平方米空留地可用於儲備物資。市物資儲備庫現由申請的2名公益性崗位人員和聘用的’1名區庫經驗豐富庫管員共3人負責日常庫房管理及應急值守工作。
(二)市級救災物資儲備及生活必需品協議儲備情況。
1.市級救災物資儲備職能自市民政局劃轉我局,主要是儲備各類災情民用救災物資。目前倉庫內儲存完好可用救災物資主要包含帳篷類、生活用品類、防護用品類及救援設備類等共41種44940件價值736.37萬元。部分物資由市民政局劃轉,20xx年度,以我局爲主體完成了300萬元的救災物資採購任務。
2.生活必需品代儲職能自市商務局劃轉我局。目前全市委託代儲的生活必需品應急物資包括方便麪、餅乾、奶粉、礦泉水、取暖器、衛生紙等12種108.95萬件物資,價值368.62萬元,代儲中標單位爲銀川新華百貨連鎖超市有限公司;委託代儲鉛絲80噸,價值47.60萬元,中標單位爲銀川金運達工貿有限公司。
(三)加強應急物資儲備管理,提升物資保障效能。
1.實施維修改造,消除安全隱患。20xx年,我局及時組織對市物資儲備庫進行維修改造,解決了屋面滲雨、卸貨平臺缺損、地下消防管道長年破裂無法供水等安全隱患;20xx年初,通過並聯區物資儲備庫消防聯動和安防監控智能化系統,保障在庫儲備物資安全。
2.加強物資管理,提升儲備能力。對庫內物資製作標識牌、分區域管理,並建立物資出入庫管理臺賬,進一步規範管理流程。人員管理積極爭取自治區支持,統籌管理機制,備勤供給到位,爲防災減災救災應急保障做好充分準備。通過對代儲應急物資企業開展定期與不定期檢查,確保各類代儲物資數量充足、質量安全,應急關鍵時期調得出、用得上。
3.嚴格調撥規程,全力保障應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局第一時間安排部署物資調撥工作,成立物資保障工作組,快速處置,高效應對,時刻準備着做好各個階段、各個應急時期的物資調撥響應。按照市應急管理局調撥指令和調撥規程,我局積極同各接收物資部門溝通協調,保障了物資及時、有序出庫。共調運:棉大衣2560件、棉被2585條、棉褥759條、帳篷50頂、發電機18臺、摺疊牀791張、消毒原液7.8噸,並緊急採購代儲應急生活必需品電暖器60臺,爲疫情防控、地震等各種災害演練提供物資保障。
4.加密檢查頻次,加大檢查力度。入汛以來,我局多次對市物資儲備庫、生活必需品應急物資代儲單位和重點企業開展汛期安全生產檢查。針對當前汛期安全生產形勢,對市物資儲備庫倉房頂部外檐、裝卸平臺、排水管網等重點部位進行全面排查,檢查重點企業應急搶險設備運轉、倉庫碼垛、應急排水泵房、排水溝渠、城市污水處理管網等重點區域、部位、環節防洪泄洪以及防滲情況,切實加強防洪能力建設,確保在庫儲備物資安全。掌握重點防汛物資、設備運轉、調度準備情況,對市物資儲備庫16個品項的防汛類物資開展盤庫整理和設備調試運行,覈實數量和質量,細化落實各項防汛措施,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惡劣天氣影響,強化提升應急保障能力。
5.提高應急意識,加快物資補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工作,自我局接管市庫兩年來,財政先後投入救災物資儲備專項預算670萬元,我局已進行招標採購應急救災物資3批次,採購物資包括帳篷、棉大衣、發電機等19種物資10170件,所有采購物資已全部入庫驗收;20xx年度採購預算200餘萬元,根據在庫儲備物資實際結合當前防汛備汛需要,正在組織完成招標採購任務,擬採購帳篷422件套,棉大衣3000件,白布25000米,應急燈1670套等應急需求較大、應用範圍較廣的救災物資,目前採購計劃建議已報送市應急管理局,待指標下達後我局立即組織公開招標,嚴格規範做好年度採購任務。
6.加強應急值守,提升儲備能力。嚴格落實節假日及週末領導帶班、工作人員值班以及市物資儲備庫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及重大事項信息報告制度,第一時間上報汛情、災情信息,確保儲備物資安全,爲防災減災爭取主動。市物資儲備庫人員管理積極爭取自治區物資儲備庫支持,統籌管理機制,備勤供給到位。加強市庫消防安全管理和在庫物資儲備管理,每季度對物資數量和質量情況進行盤點檢查,覈對保管賬、統計賬和會計賬,定期組織對儲備物資搬到晾曬,每週開展一次消防安全巡檢,爲汛期防災減災救災應急保障做好充分準備。
二、縣(市)區物資儲備情況
(一)永寧縣應急物資儲備情況。
永寧縣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管理的儲備物資主要有直儲救災物資和代儲公共衛生應急物資。直儲救災物資共14類,物資價值9.95萬元,存儲於永寧縣民政局物資庫,可隨時調用。代儲物資主要爲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共64種,價值776.72萬元。
永寧縣應急物資儲備庫改擴建項目正在實施。該項目位於永寧縣望洪鎮望洪村,將原望洪糧庫部分改擴建爲永寧縣應急物資儲備庫,項目建設規模爲4420.46平方米,建築總面積爲1730.58平方米,擬定總投資1064.44萬元。
(二)賀蘭縣應急物資儲備情況。
賀蘭縣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管理的直儲物資設有2個儲備庫點,分別爲賀蘭縣救災物資民政存放點和賀蘭縣救災物資政府存放點。其中:賀蘭縣救災物資民政存放點物資20xx年10月從賀蘭縣應急管理局移交至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包括堵漏、生活、照明、通訊、救生等共計五大類1028件,價值36.58萬元,主要用於防汛抗旱工作;賀蘭縣救災物資政府存放點物資爲20xx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自治區、銀川市調撥、企業捐贈及自行採購的防疫物資,防疫物資主要包括醫用防護、消殺、檢測檢驗設備、生活、照明五大類693829件,價值265.03萬元。代儲物資方面,賀蘭縣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確定賀蘭縣新百聯超市、寧夏聚佰家商貿有限公司、賀蘭瑞合超市、賀蘭縣光明西路永佳商行4家超市爲救災物資儲備應急點,代儲方便麪、礦泉水、麪包(餅乾)等生活類物資,只與超市簽訂了應急物資儲備供應協議書,未明確具體生活物資數量及價值。目前由賀蘭縣應急管理局牽頭正在建設一座800平方米的應急物資儲備庫。
(三)靈武市應急物資儲備情況。
靈武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目前沒有管理任何應急儲備物資,該局正在與應急管理局和民政局對接物資儲備相關事項,明確機構職能職責。靈武市目前有市級物資儲備庫4個,分別是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庫,由市水務局管理;靈武市草原防火物資庫,由市自然資源局管理;銀川市森林防火物資儲備庫,由銀川市應急管理局主導依託銀川市森林火災應急能力建設項目正在建設中。
市轄三區應急物資儲備情況。
銀川市轄三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管理的應急物資均爲直儲物資,其中:興慶區儲備物資15種,價值19.96萬元,儲存在銀川市興慶區治平路與友愛中心街交會處向東400米的興慶區武裝部院內;金鳳區儲備地點分佈於9個小區和1所學校,主要包括摺疊牀、擔架、鋼釺、榔頭、鐵鍬等救災物資,十個儲備點物資共計5萬元;西夏區儲備救災物資有帳篷、行軍牀、棉被、棉大衣、擔架、對講機、鐵鍬、救生繩、雨衣、膠鞋、雨傘等應急物資共4742件(套),物資價值55萬元。根據西夏區自然災害發生的規律,借用鎮北堡鎮臨時安置點作爲儲備庫,主要是臨時安置鎮北堡鎮受洪水災害居民。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銀川市物資儲備庫無專門機構、專項編制和專業人員管理,縣級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掛靠在發改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存在人員編制緊缺甚至無人員編制、無領導職數、無專項工作經費的現實問題,日常工作開展十分困難,同時,縣級財政預算內物資採購經費少,除了永寧縣正在改擴建物資儲備庫外,其他縣(市)區都沒有專用的物資儲備庫,現有物資只能存儲在辦公樓或其他租用臨時庫點,無專人保管,物資儲備安全存在風險隱患。
(二)應急物資儲備制度建設相對滯後。機構改革完成後,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面臨新的職能和挑戰,尤其是應急物資儲備板塊,自上而下都在研究論證階段,應急物資儲備管理上位和本市儲備制度不完善,影響到採購、輪換、報廢和管理,儲備品種目錄和標準暫時未更新完善,原有的制度和標準已不適用當前的應急保供形勢。
(三)應急物資儲備能力不足。我市各縣(市)區未設專門的應急儲備物資倉庫,且隨着全市人口規模的增長,現有應急物資儲備數量、種類難以適應當前防災救災需要和應急救援形勢。從民政移交的部分物資年代久遠,急需更新補充。
(四)生活必需品委託代儲難度較大。由於我市大型連超的物流體系規模較小,三區範圍內具有生活必需品動態應急儲備能力的流通企業除新百連超、北京華聯、華潤萬家等幾家大型商超外,其他流通企業在倉儲、物資輪換、日常管理等環節均顯乏力,縣(市)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委託物資儲備的代儲積極性不高。主要表現在:一是倉儲能力不足;二是代儲物資與代儲中標單位經營品種不匹配;三是佔用資金較大;四是容易造成商品超保質期;五是補貼標準較低,難以吸引企業參與投標。
(五)救災物資儲備庫信息化建設滯後。全市應急物資儲備庫(點)設施陳舊老化,信息化建設滯後,日常監管難度大、效率低、質量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
銀川市物資儲備管理工作將按照機構職能要求,組織實施好應急物資儲備的採購、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一是協調各縣(市)區落實人員機構編制,指導縣(市)區開展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保供能力,完善全市應急物資儲備機制和調用響應機制。二是根據應急物資儲備管理上位和銀川市相關政策,儘快制定出臺《銀川市救災物資儲備管理辦法》和《銀川市救災代儲商品管理辦法》,明確採購、入庫、輪換、報廢、調用等標準和規範。聯合市財政局制定《應急物資儲備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加大應急物資儲備專項補貼資金的投入,合理調整補貼標準,吸引更多生活必需品流通企業積極主動參與承儲計劃。三是積極申請預算資金,不斷充實全市物資儲備品種數量,按期完成年度救災物資採購工作。儘快按規定覈定報廢相關老舊實效物資。四是加強應急物資儲備監督檢查,確保應急儲備物資儲備安全、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嚴格落實領導帶班、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密切關注天氣、雨情、汛情變化,把責任落實到崗、落實到人,隨時做好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強化救災物資保障應急預案演練,快速處置,響應及時,確保汛期應急救災物資出庫高效有序,保障有力。五是根據全區應急物資儲備信息化建設總體佈局,爭取項目建設資金對市、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提檔升級,加強信息化建設。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彙報範文 篇3
鄉政府設置物資器材庫一間,面積15平方米。內存有武裝部物資器材、消防器材、防汛物資等。物資主要來源是鄉政府自行採購和縣應急管理局配送。
20xx年、20xx年鄉政府共採購消防和防汛物資價值5萬餘元,庫存物資具體清單見附表。這些物資的充實,使我鄉的消防和防汛以及維穩工作得到物資保障。
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個別物資數量較少,比如,消防服,消防水泵等,二是個別物資隊員使用不夠熟練,比如發電機、油鋸等。
以後工作打算和建議:
一是充實應急物資,通過鄉政府自行採購和向上級申請等方式補齊應急物資短板,二是請專業人士對個別應急物資的使用進行講解,做到人人會用。三是加強應急物資的管理。應急物資由專人管理,完善進出庫制度,做好進出庫登記。做好防火防盜工作。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