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師《有效教學》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2024年教師《有效教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有效教學,不是看教師是否教得認真或是否講完了課時教學內容,而是看課堂三維教學目標是否達到,看學生有沒有真正學懂或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多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

  下面我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以及課後反思、佈置作業四方面來着手。談一下教師如何提高教學實效。

  (一)有效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的充分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成敗、有效性與否。備教材要備教材的編寫思路、教材的呈現思路、教師的教學思路、學生的學習思路。備課程標準,要充分利用教學參考書,將本節課的考點抓出來。教師要充分瞭解學生,從而以標靠本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入手,確定要教什麼內容,讓學生掌握什麼知識,訓練什麼技能,教給什麼學習方式,都要心中有數。這樣我們才能做到節節有所教學生堂堂有所得。另外課堂要以生活爲基礎、以語文知識與生活相聯繫。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

  (二)有效課堂教學

  1、有效講授。

  講授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在一上課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我們要般把學習目標告訴學生,在他們頭腦中提供可以掛靠要點的鉤子。此外,還可以讓學生知道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上課開始時就要引導學生瞭解本節課的“關鍵”部份。在課堂教學的進行中,結束時強調相應的關鍵部份,以免學生關注形式的多樣熱鬧和參與的開心,卻抓不住核心內容。採用易於學生喜歡的語言,即教學語言有自己的獨特性——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因此,需要藉助一些技巧。其次,上課時少講,扮演好引導的角色而不是主演的角色,我們在上面眉飛色舞了一通我們是很條理了也明白了,但學生究竟會的並不多。通過問題情境環環相扣將本節知識以學生的學爲主要過程進行而不是老師的講,多用啓發式教學進行。另外,要考慮的是在講授中要提供鼓勵性的即時評價。課堂上善於發現和,及時地作出有效評價;同時要“師出必有名”,評價必須是建立在客觀事實基礎上的,即表揚確有值得表揚之處。

  2、有效提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這說明我們要充分重視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所提問題的內容應包括學習的重點、難點。一節課就這些問題認真設計問題,巧妙提問,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針對班內的全體學生進行反覆提問。

  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聽到教師這樣引導學生髮言的,“你把剛纔的回答再說一遍!”“你再來說一遍,”“誰的想法與他的不一樣?”類似這樣的問話,幾乎沒有一句引導學生相互溝通的話,更沒有引導學生對各種方法進行整理,這種交流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教學中,教師是這樣引導學生的,用“能說說你的想法嗎?”來引導學生表述自己的思維過程,用“誰聽懂他講的意思了?”來引導學生表述自己的思維過程,用“你能解釋一下嗎?”來引導學生彼此的溝通和相互的理解,用“你有新的想法嗎?”來引導學生與同伴比較異同的方法,培養學生優化的意識,用“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問?”來引導學生再次提出問題,把學生最不容易掌握的難點反饋出來,再次引起學生的質疑。這樣引導學生相互間的學習,啓發和取長補短的交流過程就是有效交流的過程。

  (三)有效課後反思

  課後反思不在多,貴在精。可以記錄這些內容:

  (1)記課堂生成。在課堂學生表現如何,學生的討論有哪些精彩的成果,課堂上生成了哪些有價值的問題,這些都能夠爲教師的下次備課提供可借鑑的素材,使備課中的“備學生”有據可以。

  (2)記下規律。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會有所感悟,應該及時地將這些感悟記下來,從中發現點滴的教學規律,並思考提煉出實用而有創新的課堂教學方法。

  (3)記下精彩。在課堂教學中的精彩之處應該在備課中有批註或勾畫。這些記號可以用固定的色彩做上醒目的標記,並在旁批上做上點評,這樣不但可以爲下次備課提供捷徑,還可以通過集體備課的形式進行資源共享。

  (4)記下敗筆。有成功,就有失敗。失敗並不可怕,但須及時發現並總結,避免下次重蹈覆撤。對課堂教學中的敗筆進行回顧、梳理,並探究剖析其根源,有利於教師自身快速成長、迅速成熟。

  (5)記下靈感。在課堂教學中,隨着師生思維火花的碰撞,有時教師會從那裏得到靈感,甚至產生頓悟。這是一定要將這些“智慧的火花”記錄下來。

  (四)有效佈置作業

  作業不在多在精,一天十個選擇或者五六個選擇一箇大題認真做完,有希望做完。太多了他就一二一一點也不做了或者胡弄你。“設計科學合理的練習”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有效的教學,不僅在於成功的講解,而且更取決於科學、高效率的練習。科學合理的練習是學生髮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

  新課程下的教學練習應成爲一種生活,一種活動,應着眼於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複。好的練習能主動地把學生學習的疑難問題、困惑之處誘發出來,及時予以糾正。從而實現教學知識的鞏固和應用,使學生的得以薰陶,學習習慣、思維品質得以培養,思維方法得以訓練,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024年教師《有效教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2

  轉眼間,本學期的教學快要結束了。回顧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我感嘆良多,點滴作法湧上心頭,存在的問題還需努力解決。爲了更好地搞好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地自我完善,現就本學期的教學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狠抓基礎知識學習和技能的培養

  對於教學經驗不足的我,對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我感到非常陌生。加上我對這些學生不熟悉,不知道班級學生的具體優點和缺點。爲了讓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紮實,本學期我在充分瞭解學生的優缺點的.基礎上對症下藥,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比如,在書寫方面,我大力強調規範性,要求書寫整齊,字跡工整,並努力克服錯別字,有些學生對於寫過幾遍的字也會寫錯,如“寬”字下邊本該“見”而非“貝”字,又如“拔”和“撥”字,學生總是分不清是“撥打”還是“拔打”,“拔河”還是“撥河”。類似這樣的問題我進行了大力更正,反覆默寫和抄寫。又如,對打比方的造句,對各種句式的變換,對病句的修改,對生字新詞的理解運用,對近、反義詞的積累等,我都逐一進行講解或強調,對這些問題加大做題的數量,以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與句子的能力。

  二、靈活處理教學方法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學生的學習要體現自主、探究、合作。

  因此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課程內容,以求學生能盡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完成自主的探究真正體現自主性,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自我探究的學習勁頭,但教師自己也必須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加以探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在教學中,我時時保持以讀代講,多讀多想,自主感悟,常常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使學生們盡情發表自己的看法,並且時不時採用一些別開生面的方式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上課時,經常讓學生自主想問題,自己解答,並且讓他們分組討論交流,做到人人蔘與,人人思考。

  三、指導學生學習方法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方法對於學習來說是最重要的。搞好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是有很大的好處的。爲什麼有的同學老是玩,可成績卻不錯呢?我們常常強調上課專心聽講,及時對知識進行鞏固,然後還要及時複習。但是我覺得思考纔是最關鍵的。有人說,聰明與否,在於是否思考。我們要着重指導學生學會思考。睡前回顧當天所學,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其實學習方法有很多,只要是有用的,都可以試試。

  四、做好扶優轉差工作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是非常輕鬆的,而成績差的學生卻常常來不及。

  這又是一箇讓我們老師要思考的事情。對於這類問題我常常用的方法就是在作業中使用分級制度,在不影響大家的學習的前提下,對有些學困生進行再次鞏固基礎知識,並且利用課餘時間進行當面教學。

  通過一學期的實踐,我覺得這方法十分有效,以後還可以進行利用這種方法。

2024年教師《有效教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3

  爲時將近3年半的幼教工作,每一天都像被複制,幾乎差不多的讀寫讀寫小學化的教育形式重複了3年,孩子永遠都像是一箇接納知識的“容器”,一箇被動的接受者,看着讓你心疼,卻又是一箇不得不去堅持的使命……

  值得慶幸的是今年5月份我來到小哈佛幼兒園,有幸參加了幼兒園組織的暑期培訓,對我來說是一次瞭解蒙臺梭利教學新理唸的好機會,而讓我認識了我的蒙氏啓蒙老師,可親可敬而又和善的齊老師,還有無比可愛、活潑、年輕氣盛的阿良老師。

  通過這些天的學習,使我從新認識了幼兒傳統的教育觀,把幼兒當作一箇接納知識的“容器”,一箇被動的接受者,隨着教育觀的不斷改變,幼兒是一箇自主的,有能力的學習者的觀點,被我們逐漸認可,而現在的我知道了,幼兒不僅僅是一箇學習者,而且是一箇有能力的思考者、思想者,他們有自己分析事物邏輯,有獨特的觖決問題的能力,更有我們無可比擬大膽的想像力和參考力,從新認識幼兒從一箇“容器”到有能力的學習者,到有能力的思考者,在這一過程中我獲得了更多更好的教育靈感和教育智慧……

  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幼教,就需要不斷的充實知識,自我鞭策,才能提升各項能力,增進自信,在學習和實踐蒙臺梭利教育的過程中大家的觀念悄然發生了變化,蒙臺梭利許多優秀的思想侵入我們的心靈,我深深的感到什麼是尊重兒童,什麼是科學的觀察和引導……

  “做了就會了”這是我在培訓中學習體會最深的一句話,並且能在操作中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在學習中,看着齊老師和阿良老師在操作,覺得好像很簡單,一目瞭然,真正到自已操作時,才感到“做了就會了”這句話。通過學習讓我聯想到孩子和我們一樣,尊重孩子,多給孩子各種選擇自由,爲他們提供一箇良好的環境。

  真心希望以後有這樣較多的學習機會,讓我更多地瞭解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這會使我對蒙臺梭利教育法的精髓有更豐富、更深刻、更真實的認識,跟上時代的腳步,進而進步、成長。

  最後我想說感謝齊老師、阿良老師精彩的講座,讓我在潛移默化中激發起許多想要去學習的慾望,更多的是在無形中,賦予了我很多的正能量,讓我學會自信,學會戰勝自己,學會去做最真的自己。因爲它影響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僅非幼兒教育,我希望這些領悟不僅僅停留在我的筆下以及言語上,而是真真正正的落實到工作,生活以及以後的家庭教育上。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