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優質課學習心得體會

  11月15號,我和田燕娥老師聽了全國著名教育專家湖南省小學數學課,我們有幸聽到了徐長青老師和錢守旺老師的示範課,讓我們印象最深的是徐長青老師的兩節示範課,一節是三年級的重複問題,一節是五年級的多邊形的內角和,這兩節數學課對於教學來說都有很大難度,可是在徐老師的課上,能看見老師上得得心應手,學生學習氣氛濃厚、學得輕鬆,由此也看見課堂的效率高。

  聽課時一直在想:徐老師是怎麼做到的?整堂課下來學生完全融入其中,最後在徐老師的講座上得到了答案,也是我本次學習的收穫。

  1、“教孩子一天,爲孩子一生”。

  徐老師在講座上首先講了這句話,開始個人認爲,這對於我們這些一線教師來說,有些空洞,可回到學校看到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就知道了自己該如何爲孩子負責,尤其是教師在孩子們心目中德高望重,那麼老師如何能做好?我想是這樣的:上好每堂課、認真鑽研教材、不斷自我提升,讓自己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由此也更加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

  2、徐老師的教學藝術。

  在課堂上聽到徐老師最多的語言是鼓勵和激勵孩子的話,比如:①我不懂!②爲什麼?③真的只能這樣嗎?④我想還會這樣呢?這是徐老師的教學藝術,更是徐老師的教學機智,他真正做到了“讓孩子們在無意識的情境中進行有意識的思考”。

  3、關於老師們平時上課的“面部答案”。

  老師們都有一箇共同的感覺,孩子越大越不願意舉手回答。我一直也在爲此事苦惱,因爲這學期我剛好接手了二年級和六年級的數學,在低年級的課堂上能看見孩子們搶着回答問題,而高年級的學生中舉手的很少,但是又能看出他們都在認真思考。原來是孩子們已經長大,學會了“察顏觀色”,他們發現了,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會看見老師滿懷欣喜,可是發言不是老師想要的答案,會看見老師一臉的不高興,急促的讓他坐下,繼續尋找理想答案。於是孩子們會總結出,只要我不舉手回答問題,不會被批評,可我舉手回答問題,還會讓老師不高興。原來不是孩子們偷懶,而是老師給了孩子們一種“假象”,有可能老師不想我們舉手回答問題,他嫌我們拖延時間太長、又或者是老師想一箇人包攬、……。徐老師說的是有理有據,解決了老師們共有的疑惑,達成了共鳴。

  最後想想引用尹老師的一段話:大量鮮活生動、魅力四射的案例,令全體老師意猶未盡、歎爲觀止。同時,更加深深地體會到,一定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和品位,做到不僅能夠“教數學”而且能夠“教出數學的味道”來,要跳出狹隘的學科觀念,勤思考,多積累,深反思,用自己的熱情和智慧,發現數學問題的本質,打造智慧靈動的課堂,引領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

  作爲年輕教師,非常感謝學校提供機會讓我去學習、體會、收穫,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以更高標準要求自己,讓自己的業務水平有更大提高!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