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新員工入職感想
作爲一名財會人員,我也從歷史角度,總結過去經驗,分析現在存在的問題。我的崗位也先後經歷過固定資產會計,稅務會計,存貨會計,成本費用會計,總賬會計,審計,財務分析,主辦會計,財務主管,財務經理;從最開始的會計覈算與審計,到物流管理,再回到財務管理,包括財務診斷,制度設計,結構重組,流程再造;管理環節也從財務預測,決策,預算,控制到財務分析;再藉助人事管理,規範企業管理,最後回到財務併購清算,上市,通過法律途經規避企業風險,減少與轉移風險。一系列崗位與職能的變化,終於使我認清了財會的職責。也認識到當前的不足。
作爲一名財會人員,要想在社會上扮演成功的角色,路途還很長。成功不僅要職業道德品行好,不僅有智力水平iq即智商,還要有情商eq,及面對挫折勇氣的挫商,同時身體是本錢,政治覺悟是否過硬等條件。這些都不僅僅是考會計資格證書,考證只是一箇方面,當然考證也經歷會計從業資格證,助理會計師,會計師,高級會計師,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acca,cga等不同階段,
所有這些就提醒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永不知足。不知您是否認同,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成長進步!
財會工作12年,前6年由於自己努力及領導關愛,是事業發展順利的6年;後6年是前進中有挫折,在彎曲中前進,但前面6年爲後面6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面6年浪費了一些時間與資源。
94年在計劃經濟下的我分配在江南一箇小鎮的政府機關,這裏的工作有企業管理與財會管理相結合,同時也有農村工作的味道。在企業管理辦公室上班,工作較輕鬆,不用擔心領導會找麻煩,相反我的上司是位正科級的政府領導曾與辦公室主任徐。徐主任待人平和,屬於沒有脾氣的那種,比較慢性,而平時事情不多,由於94年會計專業人較少,主任主要帶領我們從事公司的政策分析,行業前景預測,數據統計與分析,招商引資,企業管理,廠長經理年度考覈,經營目標計劃,會計人員的管理與審計等內容,因而常與同事一起到外轉轉。而只有在政府領導曾有事時,纔會緊張忙一陣子。當然大多情況是下企業,發通知,指導會計,召開會議等相關事項。
有時也到農業線去做工作,如清欠,計劃生育等事項處理,可是會議倒不少,真讓人體會到領導事情真不少。有時會想這種生活好象平淡如水,一輩子這樣也沒什麼意思。就這樣混了半年,XX年工作重新分配,應個人要求,組織決定同意我到本地大型外資企業去掛職鍛鍊鍛鍊。
這是一家中英合資企業,規模不小屬集團公司,有XX員工,設備先進,大多爲進口機械,產能大,效率也較高。公司的發展目標與戰略是利用資金,打造品牌,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同時以質量取勝,以市場爲依託,創造一流的服務理念。
XX年由於銷售較好,在全國30多箇省設有分支機構,生產建築產品,有三個分廠,二家分廠新建,一家爲老廠,總體上下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公司總經理藍是位有名的企業家,曾受過李鵬的親自接見。在這裏,我體會了會計的工作是細緻與認真。剛到計劃財務部上班,還真有點氣派感覺。因爲財會人員較多,分工很細,年齡上我是最小的一箇。財務部有15個人,有總會計師,財務部長,會計主管,審計主管,會計師,存貨會計,成本會計,往來會計等。給我印象較深的有五個人,在此說明一下。總會計師左先生是兼職的,是市財政局的人,是註冊會計師,一箇月來一二次,較豁達,工資倒不少,抵我當時一箇月工資;財務部長肖是位35歲的先生,平時話語不多,但處事嚴謹負責,沉穩老練,負責行政與財務管理,統計事項等,其實爲經理級別,深受總經理厚愛與大家的愛戴;會計主管付先生則不說話,平時不太注意個人形象,業務上不錯,是個會計師,爲公司委員;還有一箇爲坐在我對面的老會計師陳生,負責存貨,和藹可親,從他身上我也學了不少知識;再就是審計主管藍,親切中帶着嚴謹,喜歡給我們講些笑話,這樣辦公室的氣氛活躍了不少。審計設在財務部,其實直接對總經理負責的,另一箇女會計師方是退休後高薪聘用的,負責成本。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學校沒有的東西,也爲我的會計之路指明瞭方向。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