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安全生產製度有效執行的一些思考

  2010年6月是全國第7個“安全生產月”,這次活動的主題是“治理隱患,防範事故”。其實安全生產時(是)一箇永恆的話題,生產實施者是勞動者,安全生產目的是保護勞動者。然而生產事故不斷的發生,分析其原因無非兩種:一是無章可循、二是有章不循。實際情況是上至國家下至生產班組,往往不缺安全精神、不缺會議宣貫、不缺管理辦法,缺的是什麼?—-有效的執行。爲什麼保護勞動者的規定勞動者卻不去執行?這其中存在實際問題是管理規定忽略了人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最可變的因素。管理不是理論學,而是實踐學和心理學。所以在制定規則前先分析人的因素

  中國(有些人)人往往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國人把它(還說這)叫做是“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永遠都是屬我特殊,要國人(們)循規蹈矩做好一件事簡直比登天都難。中國人潛意識對規則的態度對比那些嚴守規則的民族就會發現:國(有)人每談起規則時,潛意識中都會預設着一箇嚴厲的管制者,一箇制定規則並執行規則,對違規者進行懲罰的人;想象這個人站在自己旁邊盯着自己要講規則,規則給人們的是一種“服從命令”的想象;人們與規則不是親密無間渾然一體的,中間預設了一箇管制者。而一箇嚴守規則的國家的人說到規則時,潛意識中則沒有管制者的概念,而是自己與鄰居共同的利益感覺,是與另一公民平等的契約。“服從命令”與“尊重契約”之間的規則認同差異,就是中國人(有些人)何以缺乏規則意識,而許多國家的(有些)人尊重規則的根本原因。

  中國人之所以缺乏規則意識,正在於潛意識中那個預設的管制者。國人對規則的理解是“別人管”,一箇或多箇有權對自己處罰的管制者,盯着自己要遵守規則。可管制者是不可能如影隨形地跟着每個人的,所以當一箇人感覺不被盯着的時候,他就會不講規則。在這種“服從命令”的規則想象中,遵守規則是一種負擔,甚至在違規中產生一種逃避懲罰的快感。當一種規則本身預設了需要一箇管制者,只有在他的隨時監管下才能運轉時,人們哪裏還會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意識?

  制定規則是通過尊重公意的公共選擇過程建立起來的,那是公衆爲維護共同秩序而訂立的一種契約。對制定規則時不應制定出管人或者審查人形式的制度,而是建立一種監督制度,制度的監督者就是周圍的羣衆,這樣就可以消除羣總心裏的“管制者”。在這種制度下,公衆守不守規則不是與哪個管制者周旋,而是內心的另一雙眼睛,與周圍的無數雙人的眼睛。內心中不僅把自己當做主體,而且把另一箇可能受自己行爲影響的人也當做主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能說“管制”萬能,但加強外在的約束也很有必要。

  對於規則制定還應注意幾個心理學效應:

  獎懲效應:獎勵和懲罰是對職工行爲的外部強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過影響職工的自身評價,能對職工的心理產生重大影響。

  鏈狀效應 有一句俗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爲鏈狀效應,它是指人在成長中的相互影響作用。

  從衆效應:是指在羣體作用下,個人調整與改變自己使其變得與其他人更相似。

  羣體壓力:羣體對其成員的一種影響力。當羣體成員的思想或行爲與羣體意見或規範發生衝突時,成員爲了保持與羣體的關係而需要遵守羣體意見或規範時所感受到的一種無形的心理壓力,它使成員傾向於作出爲羣體所接受的或認可的反應。

  目前,醫學一部各項規定非常明確,對於執行規定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現僅對gmp車間着裝規定執行做以下分析。對於放射性藥品生產涉及到兩大因素:輻射安全和藥品質量安全。生產時着裝規範涉及到這兩大因素,我們對gmp着裝做了詳細規定,並對每項規定做了考評表格並設計相關考評數值。

  考評表格

  分 值

  2

  2

  2

  2

  2

  5

  2

  2

  5

  2

  項目姓名

  1道門

  2道門

  3道門

  4道門

  帽子

  潔淨服

  襪子

  膠鞋

  佩戴膠片

  衛生狀況

  

  

  

  

  

  由專人實行不定檢查,檢查結果板報公示。公示具有上述的四個心理學效應,同時把基層作爲監督基層的力,的提高了執行效率。

  同時加強獎懲效應。獎懲應將定性的考察內容半定量考評,這樣做到有章可循,避免磨嘴皮。實行積分制: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