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坦誠地說,我們第三實驗中學過去的工作的確存在問題,一直在蘄春教育的“第三世界”積貧積弱,多年來只能落寞地遊走在人民滿意教育的邊緣地帶,很難躋身於名優行列,從不敢奢望在優質教育俱樂部和大家一起促膝言歡,談經論道。長久的頹廢,換來的只是學校社會聲譽的日益下降和教育公信力的逐步缺失。我校一度家徒四壁,舉步維艱。幸好時窮節乃現,知恥而後勇,我們幾經反思,多番自省,終於更新一份視野,鉚足一股幹勁,在局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教研室的親切關懷下,和龔永明校長一起,革故鼎新,羣策羣力,積極進取,終於破繭成蝶,在我縣教育的花叢中,展示了自己久違的美麗。
XX年,我校中考綜合佔位全縣第15名,由原來的第 名,一下子躍進了 位!
成績還不是非常的理想,但我們看到了希望,我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地盤活以下四條管理經驗,鐵樹開花的日子在我校就不會遙遠。
第一、相信“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這是龔校長在中考備考會上說的一句話。也許是個性使然,龔校長爲人不張揚,說話不浮誇,辦事不顯擺,上任不到兩個月,他就摸清了學校的師資力量和辦學水平,就根據客觀實際,提出了XX年中考備考的目標,要求進入全縣前15名。
而當時,我校全縣中考佔位還是第 位,此言一出,大家立即爆場,認爲這是癡人說夢,天方夜談。
但龔校長說,我們必須有高目標,有遠規劃,有嚴要求,有硬任務。因爲我校歷史欠賬太多,周邊環境太複雜,社會感召力不盡人意,再不奮起,只有捲鋪蓋走路,學校只會被撤併。同時,他也分析了我們現有的優勢,我校各個學科都有帶頭人,都有中堅力量。只要激發熱情,有理想,有幹勁,就不愁好不起來。所以,要敢於叫板,敢於亮劍,敢於挑戰,敢於衝鋒。
事實證明,XX年中考第一次結賬,我校全縣排名第11位,第二次結賬,在全市300名和除去理工中專學生後的後1000名結算中,我校全縣排名第16位。現在,大家相信了,只要不浮誇,只要夠清醒,世上的確存在“人有多大膽,地就有多大產”!
第二、“不管是白貓還是黑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
爲了讓高效課堂早日在我校生根發芽,龔校長強調,是種子就要破土,是翠竹就要拔節,是雄鷹就要翱翔。他還補充一句,“說得通俗點,是公雞就要能打鳴,是母雞就要能下蛋,高效課堂在我校就得‘先開槍後瞄準’;說得文雅點,那就是‘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第三實驗中學要想打一箇翻身仗,必須先行一步構建好我們的高效課堂。”在校長的感召下,全體教師還真的幹了起來。
我們先抓學習小組的構建,在小組內優劣搭配,男女混合,參觀性格差異,科學安排。同時,我們狠抓備課環節,要求全校老師人人蔘與導學稿的編制,要求學科教研組分級佈置編寫任務,要求學科帶頭人全面主持稿件審覈,要求逐個章節都在教學實踐中得到驗證和完善,要求沒有完成二次備課就工作量折半。所有措施都切實可行,都能落地,都能實施。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實行領導帶頭,老師跟進;課堂上必須少講多練,必須放棄話語的霸權,扮演好教學活動的配角,而且要求老師一定要走進學生中間,進行課堂觀察,參與小組合作,少點急躁,多份等待;少點形式,多點實在。
與此同時,我們積極組織老師們賽課,評課,研課,說課。校方規定每個教研組每學期舉辦一週,更提倡大家相互學習,自由聽課。一年來,我校的確做了大量工作,的確有了一定的心得體會。語文課有陳羣鵬老師的“‘六自一導’多課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數學課有葉學林老師的“ ”教學模式,英語課有柴小鵬老師的“ ”教學模式,化學課有陳文新老師的“ ”的教學模式,物理課有佔紹強校長的“ ”教學模式。一時來,高效課堂的構建,在我校已是風生水起,有聲有色。不管成功與否,我們畢竟在行動,已經走在路上。
第三、“不要只想到嘗甜頭,就不敢喫苦頭”。
龔校長做得最精妙的一招就是“上屋抽梯”。爲了讓老師們心悅誠服地接受既定的教學考評目標,他敢於讓老師們得實惠,善於讓老師們嘗甜頭。上任伊始,他就宣佈第三實驗中學實行月評制度。每月考一次,每月結算一次,每月工作量工資和績效工資及時兌現一次。我們規定,在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試中,實行兩個一票否決,低分率低於50﹪或優秀率低於20﹪,就不享受教學獎;低分率低於30﹪或優秀率低於10﹪,就進行罰款。相反,實行獎勵。在月考當中,部分老師因帶課多,效果好,一箇月可以拿到600多元。這充分調動了老師們的工作積極性。但沒想到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老師們後來在出卷、改捲過程中,故意降低難度,放鬆尺度,從而把低分率控制得相當低,把高分率抬得相當高,從而得到更多的實惠。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