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學彙報材料(精選3篇)
實驗教學彙報材料 篇1
實驗教學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最佳途徑。爲此,學校把實驗教學作爲教學工作的重點來抓,實施重點突破,採取有效措施做好實驗教學工作。
一、現狀分析
1、優勢。我校是一所新建學校,有高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及按國家一類標準配備的實驗器材,去年年底,我校已順利通過辦學條件標準化學校驗收,實驗課程正常開設,已具備普及實驗教學的基礎條件。學校理化生教師從教多年,教風優良,有利於實驗教學的開展。
2、劣勢。學校實驗教師總體年齡偏大,理化生實驗教師與專業對口的少;年齡大的教師懶於做實驗,年輕的教師專業不對口,實驗操作不規範。具體情況如下:
類別、實驗教師總數
50週歲以上、40—50之間、30—40之間、30歲以下
年齡、19、5、10、1、3
專業是否對口、4、0、3、0、1
二、重點突破
1.突破實驗教師懶於做實驗的現象。針對實驗教師講實驗的現象,學校下一步重點在這方面實施突破,想辦法,定措施使每位教師真正把演示實驗、分組實驗都做起來,使實驗教學落到實處。
2.突破實驗教師在實驗準備上應付的現象。沒有充足的實驗準備,就不可能讓上好實驗課。學校下一步制定有效措施讓每位教師都能積極備課,認真備課,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包括熟悉儀器的性能,準備材料和試做等。
3.突破學生在實驗活動中由被動變爲主動的狀態。針對先前在實驗課上教師講、學生被動聽看的現象,學校在下一步採取有效措施,真正實現學生“勤於動手、合作探究”使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體驗到實驗成功的’的快樂。
三、採取措施
(一)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的實驗能力。
教師只有具備了較高的實驗能力,才能利用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要提高教師實驗能力,除繼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外,我校還採取了以下措施提高教師的實驗能力:
1.充分利用資源,進行骨幹引領。每學期開學前利用教師學習的時間,學校都安排理化生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對實驗教師進行實驗操作培訓,在學期開始,提供兩節實驗公開課,從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兩方面爲教師做示範。
2.堅定不移的進行推門聽實驗課。在我校教學能力分級測評課堂展示中,實驗老師在各級測評展示中,都上實驗課。各級聽課小組根據實驗課程表,隨時進入課堂聽課,聽課後及時反饋,與教師共同探討,查找無效環節,構建高效課堂。
3.與縣教研室進行實驗教學“訂單式服務”。爲進一步搞好實驗教學工作,我校定期邀請縣教研室理化生教研員到我校指導工作,聽實驗課,評實驗課,進行實驗教學研討等。化學教研員王老師進行評課。
4.開展實驗技能大賽,實驗教學設計、學案評比活動。每學期結合學校的實際,開展相關的活動,評出一、二、三等獎,結合上級活動及學校實際,進行獎勵、展評,並擇優上報。
5.加強實驗研究交流。教師要立足學校實際,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進行實驗操作,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確立課題,進行課題研究,積累經驗,有效地提高實驗能力。通過網絡、校際間的交往及校內的集體備課等校本研修形式,與同行進行溝通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6.適當應用現代教學技術,加強實驗教學。對於實驗現象不夠明顯,可見度較低或者實驗器材難找的實驗,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技術輔助教學,通過在課堂上播放多媒體課件代替部分教師演示實驗,同樣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多措並舉,激發學生勤於動手、勇於探究、敢於創新、自我展示的意識
我校採取在實驗課堂上,對學生從學習態度、過程操作、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三個角度進行評價,最後進行彙總裝入學生檔案袋;對那些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實驗活動、表現突出的學生學校在全體學生會上表揚並進行物質獎勵,向學生家中發喜報,從而來鼓勵學生。
四、保障機制
1.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學習培訓。我校成立了實驗教學領導小組,加強過程管理,強化制度建設,及時總結經驗與教訓,積極推進學校實驗教學工作。利用校本研訓時間組織實驗教師積極撰寫實驗教學反思,進行理論學習,討論如何構建實驗教學高效課堂;採取“請進來、派出去”等多種方式,吸納先進學校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大膽實踐,積極創新,努力構建科學高效的實驗教學模式。
2.多措並舉,激發教師參與各項活動的積極性。使教師通過參與各項活動來大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構建高效課堂。
⑴兼職實驗管理員如果能按時、保證質量完成任務,在工作量上每週加兩節。
⑵骨幹教師的培訓課、示範課當做校級公開課,在績效考覈加分,促使骨幹教師認真備課、上課,真正起到示範引領的作用。
(3)實驗教師實驗課堂分級測評成績計入學校教學常規量化成績。根據學校實驗技能大賽、教學設計、學案評比成績,推選教師參加全縣的各項活動;凡被推薦的教師個人在績效考覈中有體現;對錶現突出的在績效考覈中體現更明顯。
(4)學生在實驗課堂表現的評價成績,作爲對班主任評價的一部分,實驗教師的部分績效考覈成績根據班主任的評價來確定“育人效果”成績,計入績效考覈。
五、取得成效
在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和我校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實驗教學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上學期我校一名實驗教師被評爲市級實驗教學能手,在市、縣實驗大賽上分別獲得市級一等獎一項,縣級一等獎三項,二等獎二項。上學期在市規範化和市標準化驗收中,我校的試驗管理均獲得A等,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
我校實驗教學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深知自己與先進學校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後,我們一定繼續加大力度,狠抓理化生實驗教學,確保每一節實驗課都保質保量高效率完成任務,向精細管理要效益,向精細管理要質量,我們相信,在上級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理化生實驗教學工作必將有更大的突破,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必將邁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xx縣xx街道xx中學
20xx年3月10日
實驗教學彙報材料 篇2
爲認真貫徹落實“雙減”工作的決策部署,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聚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作業管理與設計質量,提升學校課後服務質量”,進一步推動“雙減”工作落實落細,XX小學積極響應號召,深刻領會“雙減”工作的重要意義,做好“4個優化”–優化教育理念、優化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模式、優化作業設計等,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效率,確保“雙減”政策有效落實。
現將一學年“雙減”工作總結如下:
一、廣泛宣傳,“減負”入心
1.認真學習“雙減”政策,全面宣傳文件精神
學校迅速成立領導小組,制定方案部署落實“雙減”工作。學校教學副校長周淑菲在全體教師會議上領學了“雙減”文件,並結合學校教學實際分析解讀,要求全體教師提高認識,從減負、提質、服務等多方面入手,爲學生搭建全面健康發展的平臺。通過開家長會、班級微信羣等方式與家長保持交流,廣泛宣傳,以便在“雙減”工作中獲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促進後續工作的開展。
2.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工作方案,確保減負提質
在認真領會政策之後,爲了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制定了切實可行的《XX小學20xx學年“雙減”工作實施方案》《XX小學“五育並舉”工作實施方案》和《XX小學課後服務方案》《XX小學關於加強學生作業管理的要求和措施》等相關文件和規章制度。教師大會上,多次進行“雙減”政策強調;教研例會上,“雙減”政策的實施與強調成爲常態化,以確保教師喫透精神,立足課堂,減負提質。
二、作業管理,減“量”增“能”
出臺作業管理規定,教務處細化作業管理要求,落實作業公示制度,作業質量評價制度。學校分管領導及教務處定期做好作業情況調控與反饋。
一是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做好作業統籌管理,教師們每週研討作業內容,班級調控各學科作業量,落實作業全批全改及時反饋。
二是作業設計提質:推行個性化作業設計,加強日常作業的整體設計研究,提高作業質量和效果。
三是分層作業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學情分層設計佈置,把作業設爲“基礎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因材彈性施教,讓作業成爲學生學習“爬坡”的階梯。
四是嚴控作業完成時長:
保證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到六年級學生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
五是作業監控科學規範:通過學生座談、學校檢查等多種形式,堅決杜絕教師隨意亂佈置作業的行爲,切實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
六是規範作業批改:教師對佈置的學生作業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強化作業批改與反饋的育人功能。作業批改要正確規範、評語恰當。學校和教師不得要求家長代爲批改作業,不將家長的簽字作爲評判學生完成作業的依據。
本學年,教務處多次組織作業批改檢查,並做好階段性反饋,大大提高了教師的重視程度和政策的真正落地。同時,學校還承辦了區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與展評”現場研討會,語文組的創編作業獲得了區教研室和區域學校的高度讚賞。
三、課堂變革,減“負”增“效”
“雙減”,減“量”但要提“質”。只有教師真正提高教學意識,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課業減負。
1.落實教研活動
抓實備課組教研,找準單元重難點,研討突破教學難點,優化教學設計。嚴格落實每週的教研活動,改進創新教學策略,構建“e3”課堂新模式。教師運用先進高效的教育方式,採用學生展示、小組合作等方式,注重啓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做到應教儘教、提升到位。將課堂作業本與教學設計相融合,切實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負擔。
2.樹立典範引領。
開展師徒結對活動,發揮學科帶頭人、專家團隊的輻射作用,努力提升教師業務能力。
3.教學副校長周淑菲上語文展示課。
諸暨“希望之光”專家團隊章麒鶴副校長上數學展示課。
4.青年教師培養
學校開展“走班巡廊”“推門聽課”等活動,通過聽評課的方式幫助青年教師成長。同時,學校通過多種形式讓青年教師上彙報課,給青年教師提供各種鍛鍊的機會,積極推選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教學比賽。如“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優質課比賽”“項目化設計比賽”等等。
四、延時服務,減“憂”增“樂”
爲了讓“雙減”政策真正落地,促進“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着眼學生幸福成長,學校在減少作業量和考試的同時,綜合架構託管課程,打造五育融合新陣地,分時段細化管理,重構延時服務時間,以“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薰陶”“加強勞育實踐”爲任務目標,採用“1+X+Y”的課後託管服務模式,讓課後服務真正成爲學生綜合發展的載體。
一是重視課業輔導答疑。“1”爲第一時段,名爲“學習時刻”,是學生利用1小時完成家庭作業。優先安排作業指導,對課堂內容進行查漏補缺,讓學生基本在校內完成書面作業。二是社團活動。“X”爲第二時段,名爲“多彩課程”,是以興趣培養和特長培育爲目的的興趣晚託,結合教師自身的特長共開設50多箇拓展課程,內容涵蓋體育、藝術、書法、信息等多箇門類,有圍棋、啦啦操、足球、毛蟲小主持人等外聘老師指導的社團,也有創意設計、雅韻古箏等社團,還有健美操、籃球等體藝類社團。三是形式豐富“加法”服務。“Y”爲第三時段,名爲“養成時刻”,結合我校德育處開展的“毛蟲十好習慣”,每月一主題,開設“整理小能手”“毛蟲學禮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促進課堂教學。
五、五育並舉,成長加速
1.“德育短課”樹品行
本學年我校把“毛蟲十好習慣”作爲學校進行德育建設的有利切入點,每天利用課後託管的10分鐘“Y”短課,進行“愛國、孝悌、仁愛、誠信、環境、家庭禮儀、公民禮儀”等方面學習,從細節抓起,從現在做起,從改變細小的不良習慣做起,從一點一滴的言行舉止做起,紮實有效地推進學生良好習慣養成。
2.“素養闖關”固智育
學校轉變以考試分數爲標準的評價觀,採用“學科素養闖關”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和能力進行考查。學校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科競賽活動,學生在讀書節、體育周和各類藝術展示平臺上大顯身手,各展才華。一、二年級期末採取“無紙筆”趣味遊考的方式,融合語、數、音、美、體等學科知識和技能,以遊戲闖關的形式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讓考試變得輕鬆且有趣味。
3.“健體運動”強體魄
五育並舉,體育先行。體育作爲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事關學生全面發展。學校在保證學生每天體育鍛煉一小時的同時,還在課後託管第一時段結束後,開展20分鐘體育活動。課後託管體育活動不僅有丟沙包、跳房子、踢毽子、跳繩等傳統遊戲活動,還有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跑操活動。有序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不僅符合雙減政策下的“減”與“增”精神,還爲孩子們塑造健康的體魄打下堅實基礎。
4.“多彩美育”潤心靈
學校在美育方面開展了許多工作,開設了合唱、創感繪畫、雅閣繪畫、零點一“刻”、勵志書法、舞動快樂、天籟之音、銅管樂等美育課程,這些課程既是學校的常規課程,浸入到日常的教學中,也是每週三的校級課後服務拓展。學校還定期開展活動,進行作品展示,使學生的繪畫、書法、樂器、舞蹈、合唱等各項藝術得到充分發揮,涵養學生心靈,促進學生各項特長的發展。在上學期末,我校舉行了“凹凸印象”浮雕藝術展,展出了學生的乾花植物浮雕、綜合材料浮雕、粘土浮雕、陶泥浮雕、木浮雕等一的作品。還舉辦了“‘音’爲有你‘樂’動一小”音樂類課後服務拓展課展演。舞蹈、合唱、銅管樂、絃樂……一箇個精彩的節目通過釘釘直播的形式傳遞到每個班。
5.“勞動教育”促發展
學校結合自身和優勢資源,開發了勞動課程資源,不斷豐富學生的勞動體驗。在雙減下,讓勞動教育爲學生成長“賦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少年。“紅星木坊”“歸園花居”是我們的勞動課程。託管老師耐心地講解介紹每一種工具的使用和操作要領,學生們從認識基本的榫卯結構,到逐一掌握各種工具的使用,手鋸、弓鋸、銼刀、虎臺鉗、螺絲刀、砂紙、鋸牀等,每一節課都有不一樣的精彩體驗。在一箇個木工製品的設計、繪製、切割、組裝、製作過程中,學生的專注力、空間想象力、動手實踐能力都在無形中得到提升。
自從“雙減”政策落地以來,學校思考了很多,也做了很多,以後將不斷努力,以“雙減”工作爲契機,深化教育教學改,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負擔,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在變中瞄準高目標,在變中確立新起點,在變中求得新進步,創一小之,辦滿意的教育,着力構建良好教育生態,推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實驗小學落實“雙減”工作情況彙報教育是國之大計,之大計,課堂是教學主陣地,也是落實“雙減”的主戰場。實驗小學少年軍校實施實施“點亮工程”讓“雙減”落地有聲。
實驗教學彙報材料 篇3
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等“五項管理”的通知精神,結合教體《關於開展“五項管理專項督導”工作的通知》,我鎮依據文件要求對學校“雙減”“五項管理”落實情況進行了自查,報告如下:
一、手機管理情況
1.制定了《學生手機帶入校園申請制度》,定期對手機等電子產品進行清查。無特殊情況禁止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不得帶入課堂。
2.學校政教處(教務處)和班主任爲手機管理人,並設有手機專用管理櫥櫃。
3.小學門衛室外和教學樓需設有2部公用電話,中學教室和宿舍設有公用電話10部。
4.學校制定了《作業管理實施辦法》,通過召開教師會、學生會和家長會傳達並規定並嚴格執行教師不得用手機佈置作業,學生不得用手機完成作業。
5.通過學校電子顯示屏、企業微信羣和致學生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宣傳上級文件精神,家校合作,教育學生遠離電子產品。休息日合理、有節制使用手機。
6.學校通過家長企業微信羣和致學生家長一封信將手機管理要求通知家長。不足之處:部分家長反映,學生在家玩手機,不只玩手機遊戲,還看抖音、快手等小視頻平臺。儘管設置爲未成年人模式,但孩子看手機的時長難以把控,家長嘗試各種方法,但效果不大,最後無計可施,監督作用缺失。
二、學生睡眠情況
1.依據省市文件精神,我鎮上午上課時間爲8:00,下午上課時間爲14:00,作息時間通知家長。
2.我鎮小學爲半寄宿制學校,學生無提前到校參加統教育教學活動情況,現在學生晚間睡眠時間爲:20:30—7:00,睡眠時間共計10小時30分。中學爲寄宿制學校,晚間睡眠時間:22:00-6:30,午間睡眠時間爲:12:30-14:00,睡眠時間共計10小時。
3.假期時間,學校、班主任督促家長,要求學生按時就寢,保證學生休息日睡眠。
4.學校精心佈置分層作業,教師利用在校課後看護時間輔導學生完成作業,基礎較差的同學完成“必做”作業,有能力的同學完成“鼓勵做”和“選做”作業。保證了學生的睡眠時間。
5.學校通知並要求家長,學生休息日不得參加超過20:30校外培訓活動,不得以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等藉口佈置家庭作業。
6.休息日保證學生在22:00—8:00充分休息,不得沉迷網絡遊戲。
7.XX鎮建立了學生睡眠監測機制。
不足之處:部分小學生晚上回家家長疏於管理,導致晚上入睡較晚,白天上課無精打采。更有部分學生在假期晚上熬夜,早上不起,生活沒有規律,荒廢學習。
三、學生讀物管理情況
1.在去年我鎮中小學按省市縣文件精神對我校圖書室圖書、學生課外讀物進行了徹底清查,今年我鎮中小學再一次對學校圖書室和班級圖書角及學生讀物進行了徹底清查,目前學校、學生讀物無12條負面清單中不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及不符合意識形態規定等讀物。
2.學校通過設定讀書日和固定讀書時間、閱讀培訓會等方式指導學生閱讀。
3.學校無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課外讀物行爲。
四、體質管理情況
1.體育與健康課時3節(4節)/周,沒有體育課的當天下午課後組織學生進行了1小時體育鍛煉。
2.全面落實30分鐘大課間制度,學生課間適度外出活動、放鬆。
3.按上級要求建立學生視力監測機制,每學期進行兩次視力篩查組織學生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
4.建立面向全體學生體質健康檢測制度,建立了休質健康抽測複覈制度,建立了學生體質健康檔案。
不足之處:近視防控形勢仍然嚴峻,不正確的讀寫姿勢是導致近視防控形勢嚴峻的原因之一。通過學校的宣傳教育,學生懂得了科學用眼的.重要性,但不良的用眼習慣短時間難以改正。比如,在老師提醒下,能擺正坐姿,做到“一尺一拳一寸”,但在沒有人提醒的情況下,很難做到。另外,受醫療資源限制,正規眼科檢查依然是每學期兩次視力健康監測工作的瓶頸,只能通過視力燈箱自己測。
五、作業管理情況
1.學校制定了《作業管理實施方案》,公示欄、教室張貼《作業管理“十要求”》、《作業管理“十禁止”》,對全體教師、學生進行警示宣傳教育。嚴格按照教學計劃開展教學活動,保證了課堂教學完整性。由教導處和班主任分別協調統籌學校、年級、班級各學科教師科學合理佈置作業,把握作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