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處理收費調研情況彙報材料(精選6篇)
生活垃圾處理收費調研情況彙報材料 篇1
自開展“四級人大代表回選區訪選民,助力排查解決突出民生問題”活動以來,x鎮人大緊緊圍繞當前突出的農村環境問題,組織各代表小組通過實地走訪、聽取彙報、座談交流等調研方式,全面瞭解全鎮生活垃圾處理的情況,現將調研報告彙報如下:
一、全鎮的基本情況
xx鎮共有17個村,集鎮區主要集中在集鎮和集鎮,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突擊清理暴露垃圾階段,藉助村莊環境整治,各地突擊清理村莊內的垃圾,尤其是河道溝塘的暴露垃圾;二是建立管護機制階段,建設和完善了一大批垃圾收運設施,基本形成了村收集、鎮中轉、市區處理的機制;三是探索多元處置、分類減量階段,xx鎮從20xx年以xx村、xx村作爲垃圾分類試點村,逐步到20xx年實現全覆蓋,達到一戶一桶,每天村保潔員上門回收,集鎮區和園區安排專人巡邏清運,基本做到日產日清,近三年累計投入200多萬元用於購買垃圾分類設施。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總體來說,農村垃圾處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二、存在問題
(一)暴露垃圾現象仍較爲嚴重。雖然建設了一大批垃圾設施,但農村暴露垃圾仍然存在,垃圾不入池、清運不及時、垃圾隨手扔現象仍較爲普遍。每到重大活動,清理垃圾仍然成爲必不可少的突擊行動,長效機制不健全或作用發揮不明顯。
(二)垃圾量較大帶來清運難度。由於垃圾分類減量沒有完全到位,垃圾混堆現象嚴重,幹、溼混放,生活垃圾、工業垃圾混堆,有的將建築垃圾與裝修垃圾投放到生活垃圾中,在農村雜草、秸稈等更是問題嚴重,給清運工作帶來較大的問題。據統計,全鎮農村垃圾總量達到人均每年0.11噸,鎮年產生活垃圾就有近6000噸。
(三)處理方式較爲簡單。目前,建築垃圾仍然以亂倒爲主,再利用方式簡單或缺乏,清理後大多集中存放。農村生活垃圾收集後以焚燒爲主,易造成二次污染,且處理能力不足,一旦設備運轉不暢,後果難以想象。工業垃圾處理重視程度不夠,偷倒現象嚴重。
(四)垃圾收運不夠到位。主要表現爲收運不及時,垃圾箱池易發生腐臭。由於農村散居現象普遍,垃圾箱池分佈較多,雖然要求日產日清,但收運者爲減少工作量,偏僻地方往往幾天清運一次,且一般需要人工裝車,清運人員的健康得不到保證。
三、原因分析
(一)思想認識不夠到位。羣衆生活習慣沒有轉變,對垃圾投放缺少積極的分類投放意識,大多圖省事,打包投放,且沒有真正投到垃圾箱池內。基層幹部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認識上還有偏差,沒有真正啓動垃圾源頭分類、垃圾減量工作,存在等待觀望的現象,有的只注重示範村建設,缺少由點及面的系統落實。
(二)收運機制不健全。收運承包方式簡單,收運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不夠高,大多是農村閒散勞力,有的甚至是高齡人員,未引入市場化、專業化運作。收運設備簡單,機械投入不足,很多村都是靠搞單一的突擊行動,長效化機制建立和運行不足。
(三)利用回收體系滯後。前期推廣的每村設置可腐爛垃圾堆肥點存在選址難、實際操作難度大等因素,影響了推廣程度。另外農村歷來有回收廢舊物品的習慣,村民在垃圾丟棄前進行分選,將其中可以賣錢的部分保留下來,按照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在農村實際意義不大,同時垃圾收運車輛也未進行改造,垃圾回收時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混倒,導致未能實現垃圾減量的目的。
(四)管護資金不足。目前,我區農村大多沒有開展垃圾收費或收取保潔費,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資金主要以財政投入爲主,全區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長效管護費人均32元,包括環境整治和垃圾清運,白米鎮一箇中等村一年僅有4萬元左右,村集體經濟收入有限,即使今年鎮財政拿出80多萬元設立專項考覈資金,但與實際支出仍存在較大差距,難以實行高質量的收運,如實施垃圾分類,村保潔員人數增加,相應的人工工資支出增多,鎮村難以承受資金壓力。
四、建議意見
針對存在的困難、不足和問題,下一步需要着眼於“長效”,圍繞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打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這場攻堅戰和持久戰。
(一)加強宣傳引導,推進分類減量。垃圾分類是關鍵,減量是目標。要採取多項措施,向羣衆普及相關垃圾分類的知識和好處,提高羣衆對美好居住環境的保護意識,增強自覺行動,從“政府要我分”轉變爲“我要主動分”。要進一步轉變幹羣觀念,清醒認識到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不是應付上級考覈,而是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生活垃圾的有效措施,是生態文明新內涵的要求。機關幹部、黨團員要帶頭,人大、村民代表要做表率,共同支持和參與到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垃圾分類教育,共同營造濃厚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氛圍。新聞媒體要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公益宣傳,對違反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行爲進行輿論監督。
(二)加強資金保障,引入市場運作。要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農民自籌”的資金籌措機制,增強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資金保障力度,加快分類處理設施建設的進度。各級財政要通過“優化資金結構、適度增加總量”的辦法,落實好農村垃圾分類處理的專項資金。要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通過PPP模式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收集、清運和處理設施運行。積極探索建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參照城區居民水費中包含保潔費的做法,在水費中適當增加垃圾處理費,通過經濟手段鼓勵羣衆減少生活垃圾的產生。
(三)加強技術指導,提高處理能力。爲避免“分後又混”挫傷羣衆的積極性,要進一步加快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及機械設備建設,儘早實現餐廚垃圾生態處理設施全覆蓋。要培訓農村垃圾分類技術骨幹,積極探索智能化運維管理系統,實時在線監管終端站點運行情況,定期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長久正常運行。
(四)加強回收利用,增加社會效益。要加大對可腐爛垃圾堆場建設的推廣力度,真正實現“變廢爲寶”。要完善垃圾回收利用體系,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機銜接,推動形成崇尚節儉、科學、綠色的消費理念和生活方式,推進資源循環利用發展,同時也要建立有害垃圾強制回收體系,減少有害垃圾產生。
(五)加強制度建設,強化法治保障。要結合實際,制定實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的管理辦法,明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和相關設施建設,以及源頭減量、監督管理、保障措施、責任義務、公民行爲規範、獎懲機制等,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不斷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規範化、常態化。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其覆蓋面大、牽涉面廣、複雜性強,關係生態文明建設和羣衆的幸福獲得感,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得到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從機制、氛圍、資金、技術、制度等層面,加強支持和保障,確保農村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
生活垃圾處理收費調研情況彙報材料 篇2
一、調查的動因。
隨着人們衛生意思的提高,農村的衛生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走在農村也時常可見公共垃圾桶,這爲解決農村垃圾處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隨着村民人數不斷增多,垃圾的數量也與日俱增。僅有幾隻公用垃圾桶是無法滿足垃圾處理的要求;同時,也由於衛生習慣的原因,垃圾亂扔的現象也在所難免了。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對環境造成了巨大危害,所以想要解決農村垃圾處理現象。
二、時間
對此調查我是從20xx年10月7日到20xx年2月16日進行的,首先是查問村民,看村民有何意見和看法,然後再是自己慢慢觀察,後來又問了問村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還問了問撿垃圾的老人。最後又通過上網查閱有關於垃圾處理的現象,最終得出分析結果:農村垃圾處理出現的問題如下:
三、過程
1、農民的居住地方都是散開住的。因爲沒有集中住在一塊,所以垃圾都是隨地亂扔,在農村的各個角落遍地都是,長年積累無人清理,污染環境,對空氣有惡劣的影響。
2、隨着人口的不斷增加,村民也越來越多。於是垃圾就難處理了,由於農村沒有專門的垃圾處理站,導致垃圾積累多了無法處理掉。
3、由於是農村,大量的農民不會給垃圾分類,所以他們會把垃圾大量焚燒、填溝、埋沒,導致有很多危險垃圾難處理又對土地及地下水資源污染。
4、據調查分析得出:因爲我們農村裏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環保意識差。農村生活垃圾糞便處置嚴重滯後,因未經真正無害處理而直接排放到河裏和田裏,但目前還存在少量的露天糞缸,部分糞便還得不到無害化處理。垃圾處理污染環境的因素有:
(1)對土壤環境的影響;
(2)造成水資源嚴重破壞;
(3)存在傳播疾病的危害隱患。
垃圾處理的意義:
(1)是爲了減少佔地面積;
(2)減少對環境、空氣、土壤的污染和危害;
(3)使無用的廢棄垃圾變廢爲寶。
那麼對於垃圾處理有哪些解決的措施呢?讓村民知道垃圾的分類有關知識,瞭解特殊垃圾的正確處理方式,形成健康的垃圾處理理念。就像一位哲人說過:“垃圾只是放錯位置的財富,垃圾最終歸屬將是沒有垃圾。”對於農村也就是像我們村子這樣的農村,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做好宣傳教育工作,通過環保鄉下,科普宣傳等於形式,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引導農民改變生活陋習,在馬路或村民經常活動較多的地方設置垃圾桶。樹立文明生活意識,爭當環境保護者;
(2)我們可以在農村組織一次撿垃圾的活動,加強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處理場所,使農民能定時定點投放垃圾,還要安排專人定時清運,垃圾常清化,這樣可以提高農村垃圾的收集率、清運率、處理率,讓農民學會給垃圾分類。
由於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還不夠強、不夠了解,農民還沒有意識到垃圾的危害性,對垃圾還不夠充分瞭解。
我們一定要從現在起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從我們身邊開始保護,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生活垃圾處理收費調研情況彙報材料 篇3
對於在農村長大的我來說,我最想做的就是調查農村的環境問題。因爲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環境關乎我們的健康,環境將會直接的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在寒假期間,我對農村的環境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以提高我們的環境保護意識。
寒假期間我走訪了我縣衛生環衛處,調查了我村垃圾堆放、清運輸和處理的情況。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農村環境治理明顯滯後,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已成爲目前建設新農村工作中一箇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我採取問卷調查與結構式訪談相結合的形式,對農村居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進行了較爲深入的研究。分析表明,由於居民環保意識薄弱、農村 環衛資金投入不足、環境保護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居民生活垃圾處理 存在嚴重滯後的現象,嚴重地破壞農村水土資源和和村容整潔。所以必須堅持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願,紮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國總體上經濟發展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階段、以人爲本與構建和諧社會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勢下,中央作出的又一箇重大決策,是統籌城鄉發展,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方針的具體化。依據自身條件創造性地探索出符合村情的新型垃圾處理模式,對於改善農村環境,提升村容村貌,全面促進農村經濟繁榮,加快農村化建設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政府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形成一整套的方法體系,以此來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向前因此,必須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來規範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增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加大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硬件設施建設、規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管理等措施切實改善農村居民生活環境,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首先是沙塵暴問題:這次回家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當我走進家鄉的那片土地時,我的心突然一驚,這不是因爲別的,而是因爲之前在溝邊上長得參天大樹全都不見了,爲此我走訪了相關的部門,我得到的答案是爲了方便農村的生活,縣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給農民挖溝,放水。這種有利於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我表示支持。但,今年在家短短的一箇月時間,我能明顯的感覺到,家裏從塵土飛揚,從家往外走只是感覺到外面空空如是也。雖然還會載小樹,但那得需要多少年那個小樹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啊,還要需要多少年這課小樹苗才能擋風固沙啊!
其次最爲嚴重的是垃圾問題 ,這個我看到的比較多,所以我說的也會比較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一下:
一、 從垃圾的產生來看處理垃圾的重要性
垃圾在人們生活中是必然存在的。僅就生活垃圾來說,我縣每人每天要生產天近一斤垃圾,意味着每人每年就有近四百斤垃圾要處理,從整個騰衝縣來看每天將有很多垃圾急需處理。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大量的垃圾隨意堆放,長期囤積就會佔用土地,產生臭味,造成對大氣、水域和土壤的嚴重污染,而且導致了蒼蠅、昆蟲、老鼠和大量細菌的滋生,威脅居民的健康,因此垃圾是城市和農村的一大負擔。垃圾處理起來並不容易,可以歸納以下幾點:從垃圾的平均組成來看主要是廢棄物組成的白色污染,體現爲混有一定的玻璃、塑料和壞棄物等雜質。在我們農村垃圾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成堆或成片隨意的堆放;用這種雜質的垃圾施肥,就會使土地喳化,所以,可能很嚴重的污染農村土地;農村垃圾隨意堆放沒人管制,成爲很嚴重的問題,以城市相比,農村垃圾沒有具體的處理措施,是垃圾存在的主要原因。當然有很多的城市垃圾拉到農村來隨意堆放,環衛工作沒有落實到最後,或者是挖坑埋在地下,現已發現埋在地下會污染破壞地下水,填埋後的場地也不能很好的利用,何況現在生活生產的垃圾也越來越多,垃圾的回收利用也沒有做到最大。所以,尋找垃圾淨化出路,迫在眉睫。還有,雖然國家有出臺保護環境衛生的規定,但由於不能嚴格執行,成效不大,隨地亂拋垃圾的情況到處存在,垃圾量也在不斷增加。如何處理垃圾,確實是當務之急。
二 農村生活垃圾現狀的調查分析
1 調查地生活垃圾處理成因剖析
20xx年統計年鑑顯示,在農村地區日產0.92萬噸垃圾中,處理總能力僅爲0.77萬噸/日,佔83.6%。統計資料顯示農村地區垃圾處理能力比較高。但從實地調查情況看,整個地區垃圾產生量和設施處理能力之間存在比較大的缺口。目前,爲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目標,現有垃圾處理設施大多處於超負載運行狀態,處理設施使用壽命降低,垃圾污染控制難度增加。
近20年來,農村地區垃圾處理存在的問題是:填埋佔用大量土地;裸露的垃圾堆存場臭氣難聞、蚊蠅鼠害滋孽,成了疾病滋生地和傳播源;垃圾發酵揮發出的氣體含有致癌致畸物;廢舊的燈管、廢電池中的重金屬,產生生物毒性和植物
生長阻礙毒性等等。建垃圾焚燒處理廠雖然具有佔地小、處理時間短、減量化顯著、可回收熱能等優點,但投資很大,農村地區因財力不足不易採用。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建垃圾填埋場,只是爲了解決環境污染隔離問題,不產生任何經濟回報,運行費用天天都要支出。
2 農村的垃圾清運量和管理現狀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我國的城市數量和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逐年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急劇上升,垃圾成分日趨改變,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不足、垃圾處理設施的規劃建設和垃圾處理技術的發展等問題亟代解決。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以我國1990~20__年的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爲基礎,分析影響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變化的主要因素,以此爲基礎提出基於預測後續有效度的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最優單項預測模型和基於預測有效度一致的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最優組合預測模型,並分別利用兩種模型對我國期間的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進行預測,爲我國有關部門制定環境衛生規劃和垃圾管理政策提供決策依據。本文還對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和垃圾處理技術的發展進行了初探,分析了我國垃圾處理技術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制約因素。 研究分析表明,在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我國未來幾年的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將大幅度增長。垃圾清運量和成分的變化將影響我國垃圾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我國將在發展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技術的基礎上,對填埋、焚燒、堆肥等單一處理技術提出發展要求,以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三 目前農村垃圾處理面臨的難點和問題
首先是農民觀念意識問題。由於農民對垃圾危害瞭解不足,因此在處理生產生活垃圾上顯得極爲隨意。比如有時對動物屍體、農藥瓶等,不經任何處理,就隨意丟棄;有時不對垃圾進行分類,將能燒、不能燒的垃圾都堆在一起隨意焚燒。沒有分類處理垃圾的意識,就無法正確處理垃圾,也就不能真正杜絕垃圾給環境和人類帶來的危害。
其次是基礎設施滯後問題。農村垃圾的處理流程必須經過村、鎮(鄉)、縣的收集網絡纔能有效分類處理,目前很大一部分農村還不具備條件開展戶建垃圾池、村設垃圾回收點、鎮建垃圾壓縮中轉站、縣有垃圾填埋場的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再次是垃圾處理量大成本過高問題。這就告訴我們,農村垃圾將無法按城市垃圾處理模式進行統一收集處理。
四 農村垃圾有效處理的思考
到底要怎麼做纔能有效處理農村垃圾呢?很多學者專家認爲須堅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垃圾,並協調推進農村垃圾處理機制建設。 首先要遵循下列原則。一是分戶堆漚減量化原則。農戶將所有生產生活垃圾倒入垃圾池內,定期分撿可降解垃圾和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可降解垃圾定期分散填埋或堆肥,可減少垃圾總量的60%。二是分類回購資源化原則。以鎮成立環保合作社,向農民回購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合作社再進行二次分類,將可利用垃圾送至廢品公司資源化處理,可減少垃圾總量的30%,並從中獲得一定的收益彌補合作社運行。三是集中處理無害化原則。將合作社分類出的有害不可降解垃圾集中送至鎮壓縮中轉站,然後統一運送到固體廢棄物填埋場集中填埋,無害化處理有毒有害垃圾。 其次要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可按照縣級政府監督指導,鎮、村組織實施,村民聯合自治,合作社常年運行的管理模式推行農村垃圾分類處理流程。
再次要建設基礎設施網絡,建立戶有垃圾收集池、村有垃圾回購點、鎮有垃圾中轉站、縣有垃圾處理場基礎設施網絡。
最後要健全運行機制和提供經費保障。垃圾清運處理系統資金到位是確保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加強生活垃圾處理費用專款專用,避免挫傷廣大村民對整治環境的積極性。這啓示我們,只有形成戶分類、村回購、鎮中轉、縣處理的運行機制,才能真正爲農村垃圾的有效處理開闢一條新路。
五 結論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是一項事關農民羣衆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的基礎性工作,是一項事關生態環保建設與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民生工程。按照績溪縣美好鄉村建設動員大會精神和《績溪縣農村清潔工程垃圾處理工作實施意見》,績溪縣瀛洲鎮黨委政府結合實際,積極探索,精心謀劃,在總結以往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和今年上半年文明創建集中整治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四項舉措完善該鎮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清潔工程,有力推進美好鄉村建設。
六 展望
生活垃圾生物降解是多種微生物共同協同作用的結果,因而在篩選這些有效微生物菌羣時,要考慮不同微生物菌羣間的拮抗作用,以確保有效菌種的優勢。目前將篩選到的有效微生物菌羣,接種到生活垃圾中,通過好氧與厭氧聯合處理工藝降解生活垃圾,是垃圾生物處理的發展趨勢。但其前提條件是實行城市垃圾分類,提高垃圾有機物含量,這在許多發達國家都已付諸實行。
生活垃圾處理收費調研情況彙報材料 篇4
一、調查時間:xx年xx月xx日
二、調查地點:村莊周邊
三、調查方法:實地觀察
四、調查人:李炯睿
五、調查起因:
每隔幾天,家裏就會產生一些垃圾,爸爸就要推着小車把垃圾倒掉。這些垃圾去哪裏了?會怎樣處理呢?我決定做一箇實地小調查。
六、調查報告:
我決定對尹莊村周邊進行調查。在實地調查中,我發現了垃圾堆放方面的許多問題。
(一)村裏有專門堆放垃圾的地方,但建在小河邊,會污染河水。還有就是長期不清理,導致垃圾過多,到了夏季會蒼蠅成羣,氣味難聞。
(二)道路旁邊也倒着很多垃圾,甚至路上都有,不僅侵佔了道路,而且污染了環境。
(三)有的垃圾甚至倒到村邊的小河裏,堵塞了河道,更污染了河水,河裏現在連小魚小蝦都沒有了。連村邊的樹林裏也有垃圾。
七、調查建議:
在做了調查之後,我這個小學生都覺得垃圾亂堆亂放危害大,不僅影響村容村貌,也會污染環境,要好好處理。在這裏我要提一些小建議。
1、村民要把垃圾倒在指定的地方,並且能夠及時運到垃圾中轉站。
2、垃圾池不能建在小河邊,以免污染河水。
3、村民養成不亂倒垃圾的習慣,尤其是不能把垃圾倒在路邊、小河裏。
以後我自己也要做到不亂扔垃圾,並且和家人一起把垃圾堆放到指定地方,還村莊一箇乾淨衛生的環境。在學校也要做到這一點,大家一起努力吧。
一、問題的提出:
隨着社會生產的不斷髮展,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正遭到嚴重的污染、破壞,垃圾成堆……我在想:這些垃圾跟我們的家庭生活一定有關係!我和幾個同學決定調查一下,我們的家庭生活到底會造成多少垃圾?該怎麼做纔對環境保護有幫助?
二、調查方法
1、請全班同學幫忙,在家收集一天的垃圾,並分類填表。
2、收集統計資料數據,進行分析總結。
3、上網查找,蒐集有關“垃圾處理,保護環境”的資料。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在我的家中,光一天的生活垃圾就大約有1200克:塑料瓶有300克;廢玻璃50克;白菜梆子50克;果皮500克;廢紙300克。那麼,其他的同學家呢?袁文俊說:我在家統計了一下,發現平均每天我們家產生果皮垃圾1000克;紙類100克;塑料200克;電池50克;玻璃50克,其他垃圾1500克,總共:2900克垃圾,其中有3類垃圾爲不可回收垃圾。照我家這樣算來,每日我們班所有家庭產生的垃圾就有:2900×73=211700克垃圾;每週產生垃圾:1481900克,每月產生垃圾:6351000克,每年產生垃圾:76212000克(即76噸)!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我們班上有七十三個同學,也就是73個家庭,算起來一天就有了196964克垃圾,平均每個家庭一天產生垃圾約1328克。我們班每個家庭平均有4口人,現在算一算,每個人一天要產生:1328÷4=332克垃圾,一年呢?產生332×365=121180克(也就是121.18千克)垃圾,喲,數字好大喲!我們再算算全國13億人一年要生產多少千克的生活垃圾?121.18×13億=千克(也就是噸)垃圾,哇,這真是一箇觸目驚心的天文數字!
再來看一看各種垃圾的自然降解時間——
紙類:3——4個月;橘子皮;2年;鐵罐:10年;菸頭:1——5年;尼龍織物:30——40年;皮革:50年;
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羊毛織物:1——5年;玻璃:4000年。
中國5000年曆史,4/5的時間就用來降解玻璃瓶了。垃圾中的有害物質會污染土壤、大氣與水體,不但浪費了資源,還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
垃圾大量堆放後,會產生生物分解,在分解過程中產生甲烷,甲烷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發生爆炸。電子垃圾中含有的有害金屬元素,一旦進入水體,會長期危害水環境和周圍居民的人體健康。
我們國家只有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如果不處理好,都堆在地面上,不用30年,我們的土地就會全部污染!我們將無法生存!問題太嚴重了!這些垃圾都必須要要妥善處理。
四、結論
通過這次調查研究,從上面的種種數據中,我們看到了垃圾帶給我們的危害,知道了亂丟垃圾是多麼不文明的一種表現。我們知道了家庭生活垃圾不是小問題,我們必須認真對待,而且垃圾分類和垃圾處理是十分重要的。
五、建議:
垃圾分類是非常重要的環保措施,每個家庭應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分類,並分別投放入分類垃圾桶,保證環境衛生。比如:塑料、紙、金屬、玻璃、橡膠……這些垃圾是可回收的,所以要把它們歸類到可回收垃圾的桶裏。而陶瓷、蔬菜果皮、煤渣、菸灰……這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物品,不可以把它隨處亂扔,要把它們放到應該放的地方,不能讓祖國成爲垃圾場。
我們要愛護環境,讓我們的祖國、地球變得更加、更加美好!
生活垃圾處理收費調研情況彙報材料 篇5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是用於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運輸、處理和必要的環衛設施建設的費用。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迅速增加。因生活垃圾處理不及時不徹底,有相當部分的土壤、水體、大氣受到污染,使生態環境和人民生活受到影響。20xx年國家計委、財政部、建設部和國家環保總局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推行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用以補償垃圾處理設施投資和運營費用的不足。收繳生活垃圾處理費是提升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水平,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需要。近幾年來,通過強化行業管理,城市環境衛生狀況的改善可謂是有目共睹,這一改觀來源於政府的大力支持,來源於環衛工人辛苦的勞動。這一費種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提醒廣大城市居民保護環境,提高衛生意識的一種手段和方法,也是一箇地區、一箇城市環衛事業能否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然而,根據實際情況反映,個體工商戶戶、大部分市民繳費意識不強,對收費牴觸情緒強烈,部分人還存在着我不產生垃圾、沒有用環衛工人打掃就不交費的意識。帶着這一問題,我局針對生活垃圾處理費收費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困難進行調研。
一、徵收情況
(一)徵收依據
關於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的收取,國務院和貴州省的法律法規都有明確規定。建設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第四條:產生城市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城市人民政府確定的生活垃圾處理費收費標準和有關規定繳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第三十八條之規定:“單位和個人未按規定繳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的,由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可處以應交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3倍以下且不超過3萬元的罰款,對個人可處以應交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3倍以下且不超過1000元的罰款”。
《貴州省城鎮垃圾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同時規定:“生活垃圾處理費主要用於垃圾的清掃、收集和運輸,以及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運營和維護”。
(二)執行收費標準
結合我縣實際,20xx年縣發改部門、物價部門出臺了《關於大方縣城垃圾處理費新增收費項目和標準的通知》(方價費〔20xx〕2號),並按有關規定辦理《收費許可證》,每年徵收情況定期面向社會進行公示,所徵收費用上繳財政專戶。有關收費標準延用至今,未重新召開價格聽證,更新收費標準。
(三)收繳情況
20xx年完成縣城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94萬餘元,其中居民部分33萬餘元,收繳率僅爲30%;非居民部分60萬餘元,收繳率爲61%。20xx年完成縣城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46萬餘元;行政徵收人員須嚮應徵對象開具行政事業性徵收票據,由於20xx年徵收票據無法完成“交舊領新”,導致非居民部分垃圾處理費徵收工作至今未開展。
二、存在問題
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制約行政徵收工作開展的問題,主要表現爲:
一是徵收方式單一,收繳率低。生活垃圾處理費收繳主要由工作人員進行上門宣傳徵收,絕大多數市民對生活垃圾處理費繳納存在被動“給”、拖着“交”、“能不交則不交”的思想,部分市民則惡意拒繳,能躲則躲,能逃則逃,閉門不見或拒不繳費,單憑收費工作人員上門宣傳動員,並無其他強制措施進行制約,且部門之間各自爲政、聯動性較差,導致收繳率較低。
二是部分市民環保意識差,環衛處置負擔較大。部分市民仍存在“要麼不繳納”、“繳納了就要服務上門”的思想,拒不配合將生活垃圾投放到環衛部門指定集中收集點,隨意丟棄在街邊小巷或臨街設置的果皮箱內,額外增加了環衛部門的處置成本。
三是法律法規不健全。至今,我國未建立一部健全完善的城市管理方面法律法規,僅依託地方管理條例開展相關工作,對拒繳、欠繳、漏繳生活垃圾處理費等行爲缺乏強制性約束,法律依據支撐不夠。同時,垃圾處理費作爲一種服務性收費,不具有強制性,徵收工作耗時耗力,且收效甚微。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一)提高居民思想認識,加大環境治理的宣傳力度。
根據“產生者付費”與“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應該把垃圾處理費定性爲行政事業性收費。人作爲生產生活的主體,人人都直接或間接地產生垃圾,即人人都是垃圾的產生者,都要佔用、使用環境資源。對一般市民來講,要繳納垃圾處理費,而且“多產出、多付費”“不分類、多付費”,使他們逐漸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前扔垃圾,從來沒有想到它會如何處理,現在要繳費,市民會突然感覺到環境保護離自己這麼近。每年繳納的垃圾處理費雖然不算多,但是讓他們產生了“自己污染、自己負責”的意識,從而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進一步明確垃圾處理收費的性質,便於垃圾處理收費的監督和管理。環衛部門應加大垃圾收費的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增強居民的環境保護和主動付費意識。
(二)明確收費主體。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存在行政性收費和經營性收費兩種模式。其中,行政性收費是由我單位收費部門作爲收費主體,向居民徵收垃圾處理費。經營性收費則是以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經營者作爲收費主體,因此而產生生活垃圾處理的經營性收費。我局收費組作爲城市生活垃圾的主管部門,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費主體,應避免與其他行政部門的職能交叉。如果實行收費主體與收費行爲分離的制度,即由負有繳納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到我單位指定的地點繳納相應的款項。這樣既可以避免收費主體直接經手錢款帶來收費主體與收費結果存在利益關聯的弊端,又可以提高收費的效率。如果委託其他單位進行收費的,需爲受託單位中各收費人員配發統一證件。收費人員在收取垃圾處理費時,需出示證件並出具由主管部門統一印製的收據。對於經營性收費,地方部門應儘快完善相關收費標準,加強對垃圾處理設施經營單位的監督和管理。
(三)強化聯合聯動,加大徵收力度。探索建立部門聯合聯動機制,聯合市場監管、衛生監督、環保等部門,組成聯合徵收工作小組,依託各部門職能優勢,探索建立“1+N”徵收模式,多途徑制約,有效提高行政徵收率;對於拒不配合繳納的’,加大社會曝光力度,以負面典型引導廣大市民自覺提高繳費意識。
(四)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環衛服務標準。收費管理人員通過開展“上門進戶入店”,詳細講解垃圾處理費徵收的有關法規和政策,積極與市民溝通,使市民深入瞭解繳納生活垃圾處理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覺承擔這一社會責任,使市民態度由“要我繳費”轉變爲“我要繳費”,引導他們自覺、主動繳納生活垃圾處理費。同時,加強城區的清掃、清運力度,延長保潔時間,增加城區主次幹道灑水次數,並全面推行垃圾定時傾倒、上門收集制度。
生活垃圾處理收費調研情況彙報材料 篇6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要求,環衛所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情況、分類計價、計量收費情況,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情況,現就開展生活垃圾處理收費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垃圾處理基本情況:碭城20xx年共產生垃圾量20.89萬噸,生活垃圾的收集、運輸由碭山縣環衛所和梨之緣公司負責,垃圾處理由光大電廠負責。
二、垃圾處理收費情況。環衛所垃圾處置費的徵收包括居民戶、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20xx年垃圾處理費城區開徵比例爲41.3%,非居民沒有徵收;垃圾處理收費性質行政事業性收費,收費方式爲上門收取、收費標準按皖價服【20xx】207號、碭價經費【20xx】45號文件要求收取。全縣20xx年收費82.7186萬元,收繳率41.3%。
三、垃圾處理成本情況:城市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資金來源政府投入;20xx年垃圾處理總成本爲35650351元、收集成本22069400元、中轉運輸成本13580951元。
四、垃圾分類情況。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20xx年以來, 環衛所以作爲一項重點工程來抓,在全縣範圍內設置多箇垃圾示範分類點,並通過宣傳單、電子屏、條幅等向市民宣傳垃圾分類工作。
五、廚餘垃圾處理運行及收費情況,環衛所20xx年廚餘垃圾收集、運輸處理共100餘噸,全部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餐餘垃圾包含在整個垃圾收費之中,沒有另行收費。
六、農村垃圾處理運行及收費情況,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工作已全面開展,農村生活垃圾處置收費工作暫未開展。
七、垃圾處理收費存在的主要問題”特別是上門收取存在一定的難度和弊端,工作艱苦、效率低,困難大,希望能併入國家的別的收費項目一併收繳。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