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工作彙報材料(精選3篇)

村工作彙報材料 篇1

  長豐鎮中楊屯位於鎮政府駐地東3公里處,全村共有143戶,705人,村民代表20人,黨員25人,黨支部成員數3,共有“兩委”幹部4人。擁有耕地660畝,20xx年人均純收入8588元。近年來,中楊屯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一班人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加大對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強對農民思想道德教育和技術培訓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羣衆性文化活動,活躍農民文化生活,多措並舉,積極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一、抓好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質

  村兩委一班人認爲,抓好思想教育,是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着力從解決廣大農民的精神動力入手,利用黨員遠程教育平臺、道德講堂、善行功德榜等形式教育幹部和羣衆,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實現了先進性與廣泛性的有機結合,提高了村民羣衆的整體素質,爲推進三個文明建設奠定了堅定的思想基礎。

  二、加強投入力度,扮靚美麗鄉村

  村內主街道實現全部硬化、綠化、亮化,所有臨街立面全部進行了粉刷。投資4萬餘元新種植冬青200餘平米,葉梅、木槿、塔松200餘棵。並對花池進行了修整。全村文化牆達到了500多平米。集資5萬元做爲匹配資金,用於新修楊屯-崇村鄉道。投資5萬元,新打喫水井一眼,並配套建設水罐及管道,實現了農村供水城市化。加大文化廣場建設力度。投資5萬元對600餘平方米的文化廣場進行了硬化,安裝健身器材15套,豐富了羣衆的業餘文化生活。

  三、常抓道德建設,樹立文明村風

  中楊屯村兩委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設當作一項大事來抓,設置了道德教育警示牌,刷寫了道德建設標語,進一步推動了創建文明村工作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一是抓制度,強化外在約束。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契機,修訂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規民約》,要求各家各戶認真學習,遵照執行,以此來不斷規範村民們的言行舉止。二是抓載體,提高活動質量。積極探索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在全村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評價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從而大大調動了廣大村民參與文明村建設的積極性。三是抓風氣,推進移風易俗。近年來,村兩委先後出臺了婚喪嫁娶不得大操大辦、不得賭博酗酒、不得參與迷信活動等一系列規定,並納入村規民約。利用好紅白理事會,由村裏的老幹部和有威望的族長擔任紅白理事會會長和會員,全村統一標準,不準大操大辦,白事不成席,一箇白事的花銷不能超過15000元。村幹部以簽名的方式向全村人民承諾,帶頭遵守有關規定,爭做移風易俗的帶頭人。

村工作彙報材料 篇2

  我們太倉村方圓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0公頃,水面56.6公頃,山林面積50公頃,全村有33個村民組,1056戶,人口3522人。現有私營企業24家,個體工商戶35家,20xx年實現社會總產值4.5億元,村集體收入達2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2400元,向國家繳納稅收達2200萬元。

  太倉村山青水秀、民風淳樸,基礎設施良好,是全市文明創建和省、市、園區美好鄉村建設示範村。隨着文明村創建和美好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我村立足本村實際,不斷推進生態文明村建設,堅持富民、爲民、育民爲根本,在創建文明村,建設美好鄉村道路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我們的做法是:

  一、堅持富民強村,提高農民生活抓質量。

  創建文明村,經濟是基礎。我村兩委一班人堅持富民強村不動搖,牢固樹立爲民、富民意識,千方百計爲村民致富找財源、開財路,採取“三個同步”的形式增加村民收入。一是大力發展村辦和民營企業,讓村民就近增加收入,近年來我村先後引進外部資金6000多萬元,興辦了江南鋼鐵、銅材加工、機械加工、種籽儲備庫、糧油工貿公司等民營企業24家,爲本村解決富餘勞力584人。年增收入1000多萬元。二是建立勞動服務保障體系,組織村民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幾年來,組織690人在示範園區和蕪湖開發區上班,年賺回務工收入1300多萬元。三是推行土地流轉,實行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讓村民直接增加分紅收入,我村引進神農種業公司、南京蔬菜公司等單位,同他們簽定了優質糧油生產合同和雪菜、大白菜、韭菜生產加工合同。全村優質糧油種籽面積達20xx多畝,全村經濟作物植面積達1500畝,村民收入的提高推動了文明村創建工作。目前全村95%的農戶用上了液化氣,安裝了電話,95%的農戶安裝了有線電視,家用電器普及率達100%,小汽車達385輛。

  二、提升農民道德素質,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提高村民素質,培育新型農民,是我村文明創建工作的一箇重要內容,我村把“四到位”列爲堅持以人爲本抓創建的重要抓手,突出親民、育民這個根本,推進和諧村發展。一是組織健全到位,我村先後成立了文明創建、社會治安、民事調解、計劃生育、村莊規劃、民主理財、美好鄉村建設、黨員議事會、村民理事會等組織,實行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做到各項工作有制度、有計劃、有措施、有檢查。這些組織的成立,有力地調動了廣大羣衆參與本村管理的積極性,也爲我村的文明創建和美好鄉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設施建設到位,爲了使廣大村民有一箇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20xx我村投資15萬元,新建14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室,添置了桌椅、報刊、圖書、文體器材和電器設備,設立了黨員電教室,青年活動室,科普室,人口學校,老年活動室,室外籃球場,健身廣場,室外乒乓球檯等科教文化場所,20xx年投資237萬元新建了鳳凰山農民公園和文化大院。在全村安裝了23個25W的大喇叭,使全村廣播音響覆蓋率達100%,近三年又投資45萬多元對本村小學和幼兒園進行了整修,新建了佔地60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衛生院,村衛生院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美好鄉村的基礎設施基本滿足了村民就近參加學習、活動的需求。三是宣傳教育到位,爲了使廣大村民積極支持文明創建,主動投身美好鄉村建設,我村始終堅持宣傳教育不放鬆,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標語等形式宣傳文明創建、美好鄉村建設、法律法規,好人好事和科技知識,在主要村莊設立了宣傳欄、公示欄,宣傳“八榮八恥”、文明公約、村規民約、文明村民三字歌等。充分利用“三會一課”即“黨內民主生活會”、黨員主題教育活動、村民代表會議等形式,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和村民代表積極投身文明創建和美好鄉村建設,開普法教育課,培訓800多人次,舉辦計劃生育、農業科技知識、新型農民培訓、外出務工講座、文化體育活動多期,參加人員達1100多人次。四是評比表彰到位,幾年來,我村先後在全村開展了一系列評比表彰活動,激勵廣大村民爭當文明村民,爭創文明家庭。在黨員幹部中,我們把“四考四評”、“兩先兩優”、“雙培雙帶”和“一正常、四帶頭”作爲評價黨員幹部的標準,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增強黨組織的戰鬥力。在廣大村民中,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科技示範戶”、“計生模範戶”和爭當好媳婦、好公婆活動。通過開展評比活動,全村85%的黨員帶頭致了富,750戶受到市、縣、園區、鎮和村裏的表彰獎勵。幾年來,我村通過抓“四到位”,有力推進了全村文明創建工作,全村幼兒、小學入學率達100%,計劃生育符合率達100%,火化率達100%,羣衆參加合作醫療率達100%,困難戶羣衆求助率達99%,養老保險達93%,全村社會治安、安全生產穩定有序,封建迷信得到有效遏制,鄰里關係、人際關係逐步改善,村容村貌大爲改觀,村民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廣大村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

  三、加強環境建設,美化村容村貌。

  加快生態村建設和村莊整治,是我村開展文明創建和美好鄉村建設的兩大主題,幾年來,我村緊緊圍繞這兩大主題,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點,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快了建設力度。我村生態村建設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制定了建設規劃,通過近10年的建設,現已形成了路相連、渠相通、電成網、樹成行、田成方、樹成片的基本框架,全村綠化率達34.8%,主幹道硬化率100%,農田排灌率達100%,標準化用電率100%,全村村村通水泥路總長達18公里,組組通車、戶戶通路,95%的農戶用上了衛生乾淨的自來水,100%的農戶用上了衛生廁所,溝塘淨化率80%,牲畜圈養率達80%,無公害種植面積達95%,全村家家戶戶庭院花果飄香,村容村貌整潔。曾被評爲安徽省十佳生態村,馬鞍山市綠化園林先進單位,全國綠化千佳村,今年正在申報國家生態村。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莊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我村兩委一班人認真分析本村實際,召開全村黨員幹部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定了村美好鄉村建設的總體規劃,從20xx年初開始,我村先後整治了鳳凰、甘村、尹祠、小廟四個規劃點村莊,突出以村莊整治爲重點,推行了道路硬化、環境潔化、村莊綠化、居住舒適化、管理民主化、村風文明化爲標準展開舊村整治行動。今年又將鳳凰村莊進行了平改坡,新建休閒活動廣場、文化牆等建設,使鳳凰村莊繼續成爲全市美好鄉村建設示範點。今年美好鄉村投資總額達340多萬元。經過整治後的四個規劃點村莊建起了籃球場、健身廣場、文化活動室、科技信息室和醫療室,100%的農戶安裝了有線電視,建設了“三橫三縱”水泥路,安裝了路燈,道路兩旁種植了花草,家家戶戶實行了牲畜圈養、垃圾袋裝、柴草集堆,污水集中排放,村頭巷尾樹起了宣傳欄、公示欄、路牌、文明標牌等。20xx年被列爲省美好鄉村建設試點村。我村的美好鄉村建設本着有利於節約土地和農田區域化生產;有利於機械化作業;有利於水電管理;有利於羣衆參加文體活動;有利於社會治安防範的原則。圍繞“六個化”目標抓整治。採取治理村莊亂佔亂建;治理生產資料亂堆亂放;治理房前屋後亂擺亂搭;治理禽畜亂棚亂跑;治理污水和塘泥,五項措施保證六個目標的實現。我村在村莊整治過程中推行四個“一點”即村民自籌一點,村裏投入一點,企業贊助一點,向上爭取一點的辦法籌措建設資金,不搞強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採取引導、發動、民主決策的辦法,推進美好鄉村建設。使全村達“經濟社會發展、羣衆生活安康、環境整潔優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務配套,人與自然和諧”的標準,使本村的廣大村民過上和諧安康的幸福生活。

村工作彙報材料 篇3

  第一季度已經過去了,回顧今年的第一季度是一箇不尋常的三個月,在鎮委鎮府和村支部的領導下,局領導的支持下,我們具體做瞭如下工作:

  一、調查研究摸清村情民情。

  初到會龍村駐村,首先是瞭解情況。這一階段主要是開展走訪活動。瞭解村的基本情況以及各自然村基本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等。走訪農戶、詳細瞭解羣衆生產、生活情況及思想動態。摸清羣衆心裏想什麼?最想幹什麼?最困難是什麼?最顧慮是什麼?收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並走訪五保戶、低保戶、困難戶,繼續完善局支持建成的養殖場項目。

  二、與駐村單位縣地稅局搞好關係,爭取他們對村工作的指導和支持。

  今年是縣地稅局駐會龍村的第四年,1月26日下午,縣地稅局人教股溫爲國到會龍村進行工作調研,瞭解局支持建成的養殖場項目,他對養殖場的發展也提出了寶貴意見。1月27日上午,駐村單位縣地稅局在蘇恆榮副局長帶領下一行七人,帶上米、油和慰問金。對會龍村的特困戶和老黨員,進行春節慰問。讓特困戶感到駐村單位,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懷。

  三、做好村今年“兩委”換屆選舉工作。

  根據上級的佈置,20xx年全省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我們重點是根據鎮的佈置,協助村做好村“兩委”的選舉工作。我們按照鎮制定的選舉的法定程序,選舉村民選舉委員會,制定選舉工作實施方案,組織人員開展工作,保質、保量地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四、繼續大力協助落實計劃生育政策。計劃生育歷來是駐村工作的重點,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在全體村幹部的努力下完成上級下達的季度任務,包括完成結紮和上環的人數,發放純二女戶及獨生戶每月80元的補助金。

  五、協助局支持建成的`養殖場項目發展

  通過傳遞最新養殖信息,提供有價值的意見等方式協助局支持建成的養殖場項目發展。

  六、認真抓好自身建設,自覺經受鍛鍊和考驗,謙虛好學,虛心向農村幹部學習,嚴格自律,廉潔奉公,以突出的成績和良好的作風,贏得農民的信任和支持,真正使駐村鍛鍊的過程,成爲我們工作組磨練意志、豐富經歷、增長才幹、提高素質的過程。

  七、有計劃地寫駐村的工作生活情況,對有意義的要寫成新聞爭取發表,並計劃在網上開博客與人分享心得。

  以上工作是第一季度比較有代表性的工作,也是村近期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歸功於鎮委、鎮府和村支部的領導和局領導的支持,我們只不過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面對第二季度我們要更加努力地去完成工作。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