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經驗彙報材料(精選3篇)

工作經驗彙報材料 篇1

  現在的學生思想活躍,情感豐富,知識面廣,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時,應體現以關心、理解、尊重、信任爲主要表現形式的情感因素,並以此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努力學習,爲實現共同目標而奮鬥。

  一、充分理解學生,體現拓寬渠道、雙向溝通的原則

  教育心理學表明,理解可以給人以友善,經人以安慰,給人以鼓舞,給人以心理上的平衡。學生,生理、心理發展尚未成熟,對理解的需求顯得極爲強烈。因此,班主任必須拓寬教育渠道,提高心理溝通藝術,才能取得相互間的理解,做到:

  (1)相互信任,在坦誠相見中求理解;

  (2)主動接觸,在細心觀察中求理解;

  (3)充分尊重,在平等相待中求理解,教育者和學生相互尊重,互相平等,學生才能話好講,有言敢發。

  二、全面關心學生,體現主觀能動、結合實施的原則。

  關心,是情感激勵的首要因素。教師應當時時處處,爲學生着想,對待學生的困難,盡力幫助。對待學生的憂思,熱情化解,真切的關心他們體貼他們。這樣必然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情,人間的溫暖,從而激發強烈的親情感。在關心、幫助學生的同時,引導他們看到自身在班級體中的地位和責任,在學習、活動中,自覺擺在主人翁的地位。積極、主動的參與思考,獨立的、有主觀的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三,充分尊重學生,體現因人制宜,有疏有教的原則

  充分尊重學生既可密切聯繫師生感情,又是可煥發學生創造熱情,激發奮發向上,銳意進取心理。但是,現在的學生知識面寬,思想活,對人生、思想、前途、事業、社會等,都有所思考,在考慮過程中,對什麼是尊重也存有錯誤認識,若是對他們的設計,不管理正確與否,都全盤接受;

  四、充分信任學生,體現情理相濟,造就提高原則

  對學生的志趣、權利、個性予以充分的信任,可以使他們保持歡快的、進取的`精神狀態,產生高度負責的責任心理。但要注意對學生的信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化的簡單器重上,更應關注學生良好品德、意志的磨練,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因此,班主任在充分信任學生的同時,還要做到:一要引導學生不失自信心理,正確評價自我。自信,是努力學習、奮發進取的前提。二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理想和信念,從而加強自身思想品德,能力等方面的修養,不斷完善自我。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習慣

  寧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而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也不要考一百分的“壞蛋”,品德是評價一箇人的首要因素,德育工作也是班級管理的有效保證。我對學生的品德教育內容主要有:孝敬父母、尊老愛幼、誠實待人等。教育學生在家適當做些家務,幫家長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從而增加家庭間的親情氛圍。最重要的是要誠實。我班有個麻超鈺,不知從什麼時候學會了撒謊,而且說起來振振有詞,隱蔽性很強,我現在還在慢慢對他進行“思想改造”,他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但仍然需要努力。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首先是行爲習慣。讓學生知道,應該養成哪些好習慣,比如講衛生、講文明、懂禮貌等。要養成好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時需要我身體力行。就拿講衛生來說,開始我一看見教室裏地上有垃圾,我就親自撿起來丟到垃圾桶裏,並對孩子們說:“你們好意思讓老師來撿垃圾嗎?”次數多了,很多學生就不好意思亂丟垃圾了,教室比原來乾淨多了。在平時,我常常教育他們要尊老愛幼,團結同學。從學會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禮貌語言做起,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使他們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在此期間,我一方面是樹立典型,對於班裏的好人好事及時表揚,適當獎勵。另一方面,我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做榜樣,感化學生。因爲教育的過程是一箇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着學生。我們必須“美其德,慎其行”才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只有學生喜歡老師,信任老師,纔會接受老師所推行的教育思想。

  學習習慣也很重要。不論是課堂作業還是家庭作業,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自己檢查,不要過分依賴老師或家長,經過一至兩個學期的訓練,很多學生都養成了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此外我還注重培養學生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讀書不僅能拓寬知識面,還能陶冶情操。學校開展的古詩文誦讀活動,我認爲很好,我積極地在班裏實施着。通過這個活動,學生的表達能力有了提高,並營造了一種學習氛圍,讓他們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自覺讀書的好習慣。關心、理解、尊重、信任是增強師生之間情感的紐帶,溝通師生間心靈的橋樑,構築良好師生關係的保證。願教師與學生之間能永攜關心、理解、尊重、信任之手,營造和諧的教育環境。

工作經驗彙報材料 篇2

  經歷了20xx年中考畢業班的網課過程,從CCtalk,釘釘直播再到視頻會議的嘗試、總結、再嘗試、再總結的過程,對於新的20__年中考新的疫情網課,顯得不再是那麼被動、那麼倉促,新的教學模式下,也漸漸有了幾點簡單的反思與總結。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學生和家長曾經經歷了相應的網課經驗,部分同學和家長本身對網課存在牴觸甚至排斥情緒。所以轉變認知評價顯得尤爲重要。作爲一名班主任,深知學生在校在家的生活與學習狀態,所以在網課開始之前必要的`線上交流、線上家長會和線上班會就顯得尤爲重要,促進家長轉變觀念,積極配合學校的日常網上教育教學工作和學生日常作業監督督促工作,同時與學生約法三章,無論結果如何,充實、積極、樂觀、努力地度過畢業班的每一天,無論在哪裏上課,夢在前方,路在腳下。三方合力是網課進行下去的基本保障。

  網課需要儀式感

  換位思考一箇問題:如果你自己在家一箇人,面對外出上班不在家的父母、甚至還有在旁搗亂的弟弟妹妹們,或者同伴向你發出玩遊戲的熱情邀請,或者QQ羣一羣小姐妹又在叮叮的聊着八卦,你將如何保持定力繼續線上學習?現實和網絡世界中有太多誘惑,青少年又處在開始獨立認識自我但是自我自控力和辨別能力偏弱的情況下,網課之前給予學生儀式感和相應鼓勵也顯得尤爲重要。日常家常、溫故知新、班級口號、班歌、小組口號都能重新給學生塑造一種重回課堂的氛圍,給人一種集體生活的歸屬感與安全感。

  尊重是交往的起點

  師生之間彼此尊重是師生交往的起點。網課拉開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空間距離,所以說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沒有之間的直接、效率和便捷,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太多負面情緒的宣泄不僅會耽誤本節課日常教學過程,更能影響教師自身的身體健康,得不償失。所以在網課期間本着師生之間彼此尊重、相互促進、教學相長、合作共贏的理念合理有序高效地完成日常教學活動。

  疫情對於教育是一場挑戰,也是一次新的機遇。面對新出現的問題、我們總是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曾經想過,隨着VR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模擬課堂也會走進教育世界,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的理念更會深入人心。作爲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方式,貫徹教育思想,待到碩果累累時,正是人生價值實現之時。

工作經驗彙報材料 篇3

  幾年來我校始終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領德育工作,堅定不移地推進以“德興校”的戰略方針,堅持以人爲本,創新德育工作方式,把全員育人作爲重點,以德育活動爲主體,以學科教學爲主陣地,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在人文化的教育環境中陶冶高尚的情操,逐步提高人文素養和道德修養,形成科學的世界觀、高尚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促進了學生和諧發展。

  一、全員參與,打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全員育人制”以一種“全人”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提倡教師在關注學生學業進步的同時,注重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的培養,使學生成長爲一箇自尊、自信、寬容的人,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校自實施全員育人制以來,通過教師、學生、家長等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得到明顯提高,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確保德育工作落到實處。

  學校成立以校長爲組長,書記、副校長爲副組長,校委會成員及班主任、政治教師爲成員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施行四條主線,確保工作落實:校長──政教處──年級主任──班主任組成的管理育人主線,由校長──教導處──教研組長──任課教師組成的教書育人主線,由黨支部書記──團委──學生會組成的組織育人主線,由校長──總務處──工會──後勤人員組成的服務育人主線,多渠道安排部署,增強協調功能,確保德育工作落到實處。

  2、建設高素質的班主任隊伍

  班主任的工作是培養人、教育人、塑造人的工作。班主任的工作要跟上時代,是德育工作的生命力所在。爲此我校每學期組織兩次班主任培訓會。組織學習優秀班主任的工作經驗報告。許麗麗老師是師生心目中最優秀的班主任,曾獲得泰安市骨幹班主任稱號,她的事蹟最有說服力,每次開學初我們都要請她做一次經驗交流會。通過學習優秀班主任的經驗和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創造性,進一步推進了我校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

  3、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增進了家校聯繫

  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高新區的快速發展,學生家長都忙於掙錢,缺少與孩子溝通,只知道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缺少對孩子學習和生活的指導,致使一部分學生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爲此我們學校成立了班級、級部、學校三級家長委員會,每學期定期召開兩次家長培訓會。我們組織了學生和家長、老師一起觀看鄒越老師的演講,《讓世界充滿愛》的教育活動,從而引導師生以自己微細的觸角去捕捉每一箇感動的瞬間,凝結成愛的結點。我們還請來了“關工委”的專家——聞欣老師,爲家長們做了一次生動的報告。通過培訓提高了家長們的社會責任感,扭轉了他們的片面認識,糾正了他們的一些不良做法,拉近了教師和家長的關係、促進了家長和學生的交流,更重要的是爲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爲構建和諧教育環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石!

  二、以學科教學爲主陣地,大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課堂教學是實施德育最基本、最主要的渠道,教師要根據本學科的任務和特點既引導學生接受相應的專項文化知識又要培養學生道德素質,真正做到教書育人。語文學科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積極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激發培養學生愛祖國、愛自然、愛生活的真摯情感,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單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薰陶,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體會人間真情,激發愛親人、愛生活的情感。政治教師教育學生在努力學習科學理論的同時,注意陶冶情操,養成良好行爲習慣,把個人成才同祖國前途、社會需要結合起來,形成愛黨愛國、關心集體、尊敬師長、勤奮好學、團結互助、遵紀守法的好品質。美術課,我們一改“畫畫”這一單調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製作手抄報,從內容、款式、色彩方面力求新穎。這類課堂的重視,使學生學會了創造、學會了合作、學會了互相幫助。其它學科亦是如此。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我們努力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自主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成長、享受幸福,激發潛能和求知慾。爲了解家鄉規劃,感受家鄉鉅變,展望家鄉美好未來,我校每學期都要帶領新生到高新區規劃展示中心進行參觀。使學生全方位瞭解高新區的歷史、變遷、文化、城市建設、經濟發展和遠景規劃,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自己所生活的城區的`熱愛,促進了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更使學生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知識。同時我們還組織學生到鳳凰湖公園、天頤湖、天澤湖等實地感受家鄉鉅變。在這裏同學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欣賞眼前的美景,感受家鄉巨大變化,洋溢着無以言表的喜悅,增強了建設美好家鄉的信心,樹立了爲家鄉的明天發奮讀書的決心。

  三、開展校園活動,全方位提高學生思想品質

  1、爲幫助學生儘快適應學校生活,引導學生在人生新起點上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訓練學生遵守紀律,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鍛鍊學生的意志力,幫助學生學會生活,學會與人相處,做一名優秀的新時代學子,每學年開始,學校都開展新生入校軍訓活動。學校與附近的部隊取得聯繫,由部分軍官負責訓練。在訓練場上他們以嚴格的要求領着學生跨越一箇又一箇障礙。在休息和交流的時候,他們和藹可親,講述現代科技在軍事領域的重要性,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2、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爲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內容之一。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圍繞學校德育要求,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較爲明顯的效果

  ①積極開展專題講座,心理宣傳落實到位。

  ②多種形式結合,心理諮詢強勢輻射。

  ③整合教育資源: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紮紮實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各種喜聞樂見的活動來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學校各種設施,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3、學校注重校園文化的軟件建設,加強精神文化建設。

  (1)徵集格言警句: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羣策羣力、精心編寫和摘選,評選出富有特色的學校語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折枝花濺淚,踐草鳥驚心”這些標語既來自課本,又源於生活,易於學生接受。

  (2)、我校定期舉辦手抄報、演講比賽、徵文比賽、藝術節等活動。這些活動不但豐富了同學們課餘文化生活,而且增進了同學之間的默契和團結合作的能力,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集體榮譽感,更讓同學們在活動中體會到快樂。

  (3)學校以愛國主義教育爲主線,以思想品德和良好行爲習慣養成爲重點,開展了形式多樣、時代鮮明的主題班會。例如:“樹形象,強素質——做合格中學生”,“緬懷先烈,珍惜幸福”另外,我們每學期還組織兩次“班容班貌”評比活動,重大節日期間,我們組織相關專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教育。

  4、爲進一步增強在校學生的法律意識,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活動,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我校圍繞“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這個主題,在全校範圍內開展“法在校園”法制教育宣傳週活動。邀請龍泉派出所所長等到我校作專題報告。極大地培養了全校學生的愛國守法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爲推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通過幾年的努力,我校教風學風踏實嚴謹,教學活動井然有序,師生風貌文明誠信,校園環境整潔優美。素質教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都是“德育爲先,以人爲本”辦學理念結出的碩果。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強化德育意識,堅持不懈地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使德育管理科學化、特色化,使學校健康持續的向前發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將永不停歇求索的腳步。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