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彙報材料(通用3篇)

考察彙報材料 篇1

  9月23日至9月27日,在管委會組織下,去成都、陝西咸陽參觀學習美麗鄉村建設,實地探訪了當地美麗鄉村建設示範xx村、花鄉、金花、xx村。使我受益匪淺,拓寬了視野。不單單是整潔的村莊環境、良好的公共服務,更有秀美的田園風光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無論是他們的創新理念還是對特色鄉村文明的挖掘和提升,尤其是他們對美麗鄉村建設的那種責任和激情,都深深的觸動了我。

  每到一處都仔細詢問了當地美麗鄉村建設的機制和體制,規劃管理及對生態環境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情況,並與當地老百姓交流美麗鄉村建設的心得與經驗。實地感受到了xx村、金花、花鄉、xx村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切實瞭解當地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推進情況。不論是抱團取暖的金花,還是發展集體經濟的xx村,不論是發展農家樂旅遊文化的花鄉還是富有文化底A和共管共治的xx村,這些村莊都有它們的共同點。

  一是因地制宜,挖掘村莊自有的古文化內涵,非常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尊重民俗民風,結合村莊的特色文化脈絡,打造出符合本土文化的農村景觀。

  二是以美麗鄉村爲有力抓手,爲發展特色經濟文化旅遊搭建平臺。如xx村以村集體企業帶動鄉村發展,花鄉集體打造風格獨特別農家樂、民宿、休閒等產業,金花以花卉集中種植。使美麗鄉村建設與發展生態旅遊能有機結合相輔相成。

  三是美麗鄉村建設注重建管並舉。一方面要立足於改變村容村貌,使村莊佈局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加強對環境的管理與維護,如xx村他們的理念是以人改變環境,環境改變人的做法,村容村貌使人耳目一新。

  這些村莊通過一系列的規劃、整改、提升,在青山秀水的基礎上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令人流連忘返,讓人直觀感受到了一是發展速度快,農民的收入水平均是在繼續高速度的增長,表明發展的潛能巨大。二是城鄉無差別。所到之處有一箇非常直觀感受,就是城鄉一體化,城鄉無差別。三是建設水平高。感覺都是高標準,又風景如畫。四是精神風貌好,與時俱進精神無處不在。五是幹部羣衆觀念新、思路活,當地之所以能夠取得大發展、快發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於這些地方的幹部羣衆觀念新、思路活,能夠在紛繁複雜的大環境中找準定位,以超前的思維、嶄新的理念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實現了大發展、快發展。

  以上是我這次去成都、咸陽學習參觀後所有的心理體會,既有對美麗鄉村建設的更深認識,也有對今後工作的思考。具體總結如下:

  一、做好美麗鄉村建設的工作要求

  對我們鄉鎮幹部而言,要發揮好政府與羣衆之間的紐帶作用,作好美麗鄉村建設的宣傳工作,真心實意邦助羣衆,尊重羣衆。按規劃要求改善提升居住環境,做到實實在在做工作,持之以恆抓落實。

  二、做好美麗鄉村建設的工作目標

  在具體工作中,要結合本地實際既要強調爲民辦事,更要把握節奏力度,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不僅是做好水、電、路、綠化等基礎設施,同時也要着重於提高羣衆發展能力,紮實推進鄉村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提高羣衆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三、做好美麗鄉村工作要創新

  要用新的眼光和思路來開展新形勢下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要善思考需要我們用科學理論、理性智慧來認真思考工作大局,尤其是要吸收新理論、新觀點,學習他們的好經驗、好辦法以服務的觀點來調整我們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通過這次學習,既開闊了視野又學習了經驗,幾個村莊的飛躍發展,已爲美麗鄉村建設墊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有自信的信心,迎頭趕超,在黨工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區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出一條符合我區實際的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之路。

考察彙報材料 篇2

  端午節期間,中央文明辦舉辦全國文明村鎮“愛我國家 圓夢中華”主題文藝展演。整個演出設計成四個篇章,將端午節慶氛圍、地方文化特色、文明村鎮建設與“愛我國家,圓夢中華”的主題有機結合。關防鄉黨委政府組織轄區內文明單位收看了電視直播,廣大幹部羣衆反響強烈。

  在端午節發源地—湖南省汨羅市,節目展示了各地端午特色文化,深度挖掘了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節目《楚風》,通過舞蹈與詩詞朗誦的形式再現了屈原的一腔愛國熱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建設美麗鄉村就需要屈原這種求索精神。

  四川北川,在汶川地震中受災嚴重,通過“四好村”創建工作帶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北川凝聚大愛力量展示了新的.風貌。安吉,浙江北部的一箇生態縣城,領銜制定了《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國家標準,積極拓展農村文明鄉鎮、文明村、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文明庭院創建,依託美麗鄉村建設,不斷美化人居環境。如寧波按照“提升城鄉品質、建設美麗寧波”的要求,打造“三美鄉村”;溫州深入開展“環境美、風尚美、人文美、秩序美、創業美”的“五美鄉村”建設,培育了一批美麗鄉村品牌。同時突出以移風易俗爲重點開展鄉風評議活動,組織羣衆評議文明鄉風和不良風氣,引導農民羣衆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講法治,廣泛開展村規民約修訂工作,樹立文明新風尚。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開展得卓有成效,農村環境面貌進一步改觀,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鄉風文明得到大力弘揚。

  從上述兩個地方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學到許多經驗:一是要緊密依靠羣衆。羣衆是精神文明創建的主體,也是精神文明創建成果的締造者和享受者,依靠羣衆,創建工作接地氣了才能凝聚力量,提升羣衆的精神文明水平,服務精神文明創建;二是要整體佈局。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是一箇系統工作,不是一箇部門、一箇單位三五天就能創建出成果,而是需要多箇部門、多箇單位通力協作,集體發力、持續堅持才能出成績;三是要突出地方特色。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內涵,突出地方的創建特色,在能在全國2473個文明村鎮中做出自己的特色,起到示範帶領作用。

  我鄉在今後的精神文明創建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中,要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培育新型農民、優良家風、文明鄉風和新鄉賢文化,努力使鄉風民風美起來。要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提高村莊佈局、村落規劃和民居設計水平,整治髒亂差、建設潔齊美,努力使農村人居環境美起來。要大力推動農村文化繁榮發展,加快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大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保護好農耕文明、鄉土文化,努力使農民文化生活美起來。

考察彙報材料 篇3

  9月4日,金華援疆指揮部組織援疆教師和醫生參觀部分援疆項目。實地探訪了由金華援建的美麗鄉村建設託乎拉鄉庫如力示範村文化禮堂,使我深受觸動和啓發。

  我的第一感受,不單單是整潔的村莊環境,秀美的田園風光,更有健全的公共服務和熱情洋溢的精神風貌。無論是他們的建設理念,還是對特色鄉村文化的挖掘和提升,以及對美麗鄉村建設的那種責任和激情,都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鑑。

  走進託乎拉鄉庫如力村,明媚的陽光下,五顏六色的花朵中,綠樹掩映的生態文明新農村,像山水畫一樣,美得讓人陶醉。戶戶門前花草點綴、核桃樹遮蔭,置身其中,我彷彿回到了江南水鄉,深感心曠神怡。

  這裏的房屋設計突出地域特色和鄉土氣息,裝飾風格、外觀、色彩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村容整潔環境美,注重完善美化亮化配套設施,修建花壇,安裝綠籬,建成文化牆,完成水廁改造,修建了垃圾集中收集點、填埋點,達到了民居美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衛生潔化、路燈亮化的效果。

  我們走進文化禮堂,幾個孩子正在美麗的音樂下,歡快地跳舞。“現在大夥空餘時間跳舞、唱戲、讀報,還可以參加各種健康有益的活動,生活充實和諧多了。”從羣衆的聲音裏,不難發現,隨着農村環境的改善,羣衆的生活幸福指數明顯提高了。

  通過美麗鄉村建設,轉變農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通過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創建羣衆喜聞樂見的精神家園。通過潛移默化,把生態、潔淨、健康、文明的理念滲透到農業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斷地改變和提高農民的.價值取向,不斷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 臨走時,我對陪同參觀的村幹部說:“你們的村莊太美了,我太喜歡了,我可以買一套住在這裏嗎?”他憨厚地笑了。他不知道很多年前,我曾經來過南疆,今昔天翻地覆的鉅變,讓我真切地感到黨和政府對新疆的關愛。

  我很高興自己成爲援疆大潮中的一員,我相信援教的這一年半,我會有所作爲!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