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實習報告的格式(精選3篇)
精選實習報告的格式 篇1
(一)畢業實習報告基本要求:
1、報告應有封面,封面應有專業、班級、姓名、實習單位、實習起止日期等。正文完成後,要與學院統一的封面進行裝訂成冊。
2、文字要求:文字要工整通順,語言流暢,基本無錯字,不準請他人代寫。 3、圖表要求:圖表要美觀整潔,佈局合理,不準徒手畫,必須按國家規定的繪圖標準繪製。
4、字數要求:畢業實習報告字數不少於20xx字。
5、頁面設置:紙張大小:A4打印紙;縱向打印,頁邊矩2.5cm其他默認。 (二)畢業實習報告格式:
1、封面:寫明實習課題題目、專業、班級、姓名、實習單位等。
2、中文摘要(格式見模板):摘要內容應一致,摘要應具有獨立性,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其內容應保留原論文的主要信息,即不看論文全文就能獲取必要的信息。
3、目錄:應是實習報告的提綱,也是實習報告組成部分的小標題。。
4、正文:是實習報告的核心。寫作內容可根據實習內容和性質而不同,一般可包括下述內容。
(格式是“一、;(一);1、;(1)……” 以此類推;段落標題相應加粗;插入居中頁碼1 、2 ……)
(1)實習背景 :(介紹實習目的和意義,工程的概況及背景,實習單位的發展情況及實習要求等。)
(2)實習內容:(實習內容力求結合生產實際和以具體工作爲背景)
(3) 實習總結或體會: (實習總結是專業知識在實習過程中的應用;對用人單位崗位需求的適應情況。同時也是對實習的體會和最終結論,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複;要求對本人在實習過程中的不足以及進後努力的方向)
精選實習報告的格式 篇2
一、實習目的:
測量學是一門很需要實踐經驗的課,在平時上理論課的時候,學生缺乏對實際儀器的操作。短學期的實習,通過控制網的建立、地形點的測繪、手繪成圖,提高學生對於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爲以後工程實際測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實習設備:
全站儀、水準儀、花杆、三腳架、水準尺、羅盤儀:
三、實習內容:
1. 水準測量:根據已知水準點的高程,測量其他水準點的高程;
2. 導線測量:通過測角和量距,求出各導線點的座標;
3. 碎步測量:根據控制點,測定碎步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 繪圖。
四、實習步驟:
1、水準測量:水準測量是利用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藉助於帶有分劃的水準尺,直接測定地面上兩點間的高差,然後根據已知點高程和測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點高程。
2、導線測量:
(1)導線測量概述:
導線從一組已知控制點出發,經過幾個點,又回到起始點上,形成一閉合多邊形,成爲閉合導線。由於測量了多邊形的各內角及邊長,閉合導線也具有檢核作用。
(2)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
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包括:踏勘選點及建立標誌,測角,量邊等。此次實習,由於有了全站儀,在踏勘選點建立標誌後,測角量邊的工作不用在用經緯儀測量,實習當中,確定測站點座標,輸入全站儀當中,直接得到水平角與導線邊長。
導線測量內業計算:將得到的數據記錄到表格當中,進行方位角計算,角度閉合差調整,以及座標閉合差調整,最後得到各個控制點的座標及邊長。
3.碎步測量:
(1)碎步點的選擇
對於地物,碎步點選在地物輪廓線的方向變化處,連接這些特徵點,便得到與實地相似的地物形狀。對於地貌來說,碎步點應選在最能反應地貌特徵的山脊線,山谷線等地性線上。 碎部點測量
觀測時將全站儀架立在控制點上,輸入測站點、後視點座標和儀器高度。生成新的座標系,將全站儀最準碎部點,測量得出碎部點座標數據。
4.繪圖:
將得到的座標數據記錄到圖紙上,由專門的畫圖人員負責將碎部點連線成圖。
五、實習心得:
爲期五天的測量實習已經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深刻明白了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性。測區是我們包玉剛圖書館及周圍地段,不過,讓我們值得慶幸的是,在這個已經步入炎熱的時節,老師給我們提供了方便,就是自己選擇時間去做實習,所以我們起早貪黑,這樣還算可以,不那麼熱。感謝老師!
測量學首先是一項非常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箇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繫起來,這就是工科的特點。測量學是用來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麪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麪點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現在這個信息的社會里,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爲地球信息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信息。構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數據庫和測量成果信息系統。因此測量成爲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測量學的分類也有很多種,比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作爲土木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我們所學的測繪學基礎就是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
通過這次實習,不僅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鍊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我們是熟悉了水準儀、全站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全站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於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於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溫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於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於可變動誤差來源)。知道瞭如何避免測量的數據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要作到:(1)要選擇精度高的測量儀器。(2)提高自己的測量水平。(3)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第三,除了熟悉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之外,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部”的工作原則,並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檢核,不進行下一步工作”。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測量實習的,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我們在這次的實習中,也瞭解到了要想很好地進行測量,首先必須要掌握過硬的基本理論知識,要有實幹精神,每個組員都必須親自實踐,而且要分工明確,工作也可以交換來做,還需要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實習測量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沒有錯誤,我們應該不氣餒,繼續一次又一次的重測,重計算,一次次地練習,一次次得提高測量水平,我們不斷在經驗中獲得教訓。而且也多虧了老師的指導,我們實習之初,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多虧的老師的耐心講解,才使我們解決了不少測量中的難題。也多虧了不同組的幫助,相互借鑑經驗,使我們的實習順利展開、結束。
我們在實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難,在我們實習之初,我還有點擔心自己不會測,測不好,擔心只有五天的測量時間,自己不能按時的完成任務,但是,經過我們小組的反覆測量,我們的團結、默契,克服了測量中的種種問題,結果提前完成了任務。在測量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應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並非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2)在用水準儀和全站儀測量的過程當中,有的過程出現了大的誤差,經過我們的重新測量計算,誤差範圍也減小到了可以允許的範圍裏。
(3)還有就是計算問題,計算必須由兩個人完成,一箇初步的計算,一箇檢驗,不過,在此過程當中,也還是出現了計算錯誤的問題,我們在不斷的重複檢驗之中算出了正確的數值,儘量讓誤差減少到了最少。比較難的還是檢驗校覈,不過,我之所以認爲它難,也是因爲在此之前不是很會計算它,在這次實習中,我又重新瞭解它的計算方法,現在也能自己把它計算檢驗出來了,頓時覺得校覈也並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麼難。
(4)最後的困難就是畫圖的部分了,雖然畫圖是交給一箇同學完成的,但是我們整個組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爲只要一箇環節出了錯,圖就不可能畫出來。我們畫圖之初,最先是把六個控制點的座標畫出來,然後繪圖員就畫的圖書館,當我們還在沾沾自喜的時候,卻被告之需要重畫,而且有的座標也有一定的誤差,我們就不斷的在檫了畫、畫了檫的過程中如此往復,不斷精益求精,測繪圖的一點一滴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知道了團隊精神是如此的重要,無論是少了中間的哪一環都無法完成任務,任何一箇步驟、環節,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錯,一步錯步步錯,因此,測量學纔是“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部”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因此,測量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團隊的合作。
就整個實習測量來說,我們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不過這其中也體現了我們還有許多的不足,希望在以後的學習中記得這次的經驗教訓,精益求精,力求能做到更好!同時感謝老師的精心安排與指導!
精選實習報告的格式 篇3
一、測量實習時間:xx年4月22至xx年5月3
二、測量地點:南昌工程學院宿舍樓
三、實習目的:
a.鞏固課堂教學知識,加深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b.通過實習,熟悉並掌握三、四等控制測量的作業程序及施測方法。
.掌握用測量平差理論處理控制測量成果的基本技能。d.通過完成控制測量實際任務的鍛鍊,提高獨立從事測繪工作的計劃、組織與管理能力,培養良好的咱也品質和職業道德。e.熟悉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的工作原理。
測量實習任務:完成控制測量任務;測繪1:500比例尺地形圖一幅;一座建築物的放樣。
實習要求:
1.掌握水準儀、經緯儀等一些基本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四等水準測量和水平角度計算和處理方法;
3.掌握水準儀,經緯儀測設的基本方法。
四、實習情況簡介
經學校安排(經自行聯繫),本人從xx年4月22日至xx年5月3日上崗實習,嚴格要求自己做好這實習工作,積極的配合,參與。大致情況如以下時間安排:
實習期間每天工作安排:
4月22日:測量實習動員會議、測量準備工作(測量道具的領取、測量場地的選定、測量任務、時間及人員的安排)
4月23日——4月25日:控制測量(含布點、觀測及計算)
4月26日—-4月28日:四等水準測量及計算
4月29日—-5月3日:地形圖測繪(測圖前的準備工作、碎部測量、地形圖的檢查與整飾等)碎步測量(測設數據的量算、實地放樣、放樣後的檢核);實習成果資料的整理和裝訂;撰寫實習報告、實習考覈、返還儀器工具、交實習成果。 (測繪圖爲40cm*50cm比例尺爲1:500的地形圖一張)
五、小組成員:
組長:樂羣敏 成員:羅曉軍 曹濤 楊旭煥
實習內容
控制測量
一、控制點的佈設
首先踏勘測區,熟悉測區情況,擬定佈設方案。具體佈設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相鄰導線點之間應通視良好,便於測角和量距。
2、控制點應選布在道路交叉口等位置,使其最大程度的發揮作用,即在控制點上儘可能多的看到碎步點。
3、點位應土質堅硬(或在水泥路面上),便於保存和尋找,不可將點選布在窨井蓋等活動物體上。
4、導線邊應長短適宜,並儘可能避免由長邊突然轉到短邊,以減小因望遠鏡調焦而產生的誤差。
5、點位選定後建立標誌和標記,水泥路面用油漆畫標誌,在附近地面或牆角或電線杆上標記點號,便於找點。
二、高程控制測量
方法:四等水準測量
技術要求
測量的方法:
(1)水準儀架在兩個控制點的中間,距離兩點大致相等。在前後兩點各立水準尺一把。
(2)望遠鏡對準水準尺並推動,再將水準儀調平,調節三個腳螺旋,使得圓水準器旗袍居中,然後微調傾螺旋,從左邊的窗口看到水準管的氣泡閉合。
(3)調水平微動螺旋,使得十子絲在水準尺上測得後視讀數和前視讀數並記錄下來。
(4)三腳架架腿抬高或降低,重新測量後視讀數和前視讀數並記錄下來,測得高差不得超過5mm,否則重測。
三、起始方位角的測定
選一通視良好、便於量距的邊作爲起始邊,用羅盤儀測定此邊的方位角。
四、水平角測量
方法:測回法
注意點:觀測時儘量照準目標點測釺的底部,以減弱目標偏斜對水平角的影響。
角度測量的方法:
(1)經緯儀架在控制點上,用腳螺旋進行對中,再伸縮架腿調節圓水準氣泡居中,然後調節腳螺旋使得水準管氣泡也居中。通過對中器觀察是否對中,否則反覆調平。
(2)望遠鏡調成盤左,對準左面的目標並制動,調節微傾和微動螺旋,使得十字絲瞄準目標,把配置度盤的按鈕拔出,記下讀數。順時針轉動照準部,對準右面的目標並制動,讀出右面的讀數,記錄讀數。
(3)望遠鏡調成盤右,對準右面的目標並制動,調節調節微傾和微動螺旋,是的十字絲瞄準目標,把配置度盤的按鈕拔出,記下讀數。逆時針轉動照準部,對準左面的目標並制動,讀出左邊的讀數,記錄讀數。
(4)兩次測量角之差不能超過24秒,否則重測。
五、水平距離測量 距離測量的方法:
(1)用前面的方法將全站儀對中整平,再進行定線。 (2)然後用望遠鏡瞄準棱鏡中絲測出相應實習測量的長度。
(3)往返各測一次,兩次距離的相對誤差不能超過1/3000,否則重測。 六、內業計算 控制點的高程計算:
高程控制計算的精度要求:高差閉合差≤±6nmm或≤±20Lmm (n爲測站數,L爲水準路線長度) 導線點座標計算:
導線計算中的技術要求:方位角閉合差≤±60"n(n爲角的個數)。 導線座標相對閉合差≤1/20xx。
測繪地形圖
一、圖紙準備
領取聚酯薄膜圖紙,用膠帶紙固定在圖板上。將控制點展繪到圖紙上,控制點展繪後必須進行檢核,要求兩兩控制點間的圖上量取距離與座標反算距離之差不超過±0.3毫米。
二、碎步點的選擇
碎步點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徵,碎步點應選在控制點周圍能反映地物平面形狀的特徵點,如房角、道路交叉口以及獨立地物的中心等,在一些凹凸較多的房屋,也只是在其主要的轉折角設點,連接這些特徵點,便得到與實地相似的地物形狀。測繪碎部點的視距一般不超過60米,次要點可適當延長,但不應超過120米。
三、經緯儀測繪法
觀測時先將經緯儀安置在測站上,繪圖板安置於測站旁,用經緯儀測定碎步點的方向與已知方向間的夾角,測站點至碎步點的距離和碎步點的高程,然後根據這些數據和比例尺八碎步點的位置展繪在圖紙上,並在點的右側註明其高程,再對照實地描繪地形。 操作步驟如下:
1)安置儀器。安置儀器於測站點,測定豎盤指標差,量取儀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準一控制點,作爲零方向,設置水平度盤讀數爲零。
3)立尺。立尺員依次將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徵點上。
4)觀測。轉動照準部,瞄準點1點的標尺,讀取水平度盤讀數;又讀上絲和下絲讀數,計算式間距;再讀中絲讀數,豎盤讀數。
5)記錄。將所測讀數依次填入手簿。
6)計算。按視距測量公式方法用計算器計算出碎步點的水平距離,高差和高程。
7)展繪碎步點。(碎部點的高程計算到0.01米,圖上註記到0.1米,小數點與註記點位不共用同一點。高程註記應在:道路交叉中心(有控制點地方除外)、窨井蓋旁、球場、較大的草地、樹林等。) 實習任務很重,我們必須每天認真做好,必須按時來測量,雖然沒有人來監督我們,但我們還是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必須遵守紀律,不彎道早退。不管是天氣有多熱,我們都飽滿激情的進行測量。認真計算,如果超出誤差範圍之外,我又得從新測量,我們不怕煩,只求測得準確。
實習體會
測量學實習應該是我們經歷過最辛苦,但卻最賣力的一次實習。在這次的實習中,我們付出很多,當然也收穫了很多。 通過這次實習,我真正的體會到了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性。鍛鍊了很多測繪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練了儀器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的矯正過程中,瞭解瞭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掌握了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步”、“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即使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第一天由於對儀器的操作都已經生疏,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才正式開始測量。在接下來的將近幾天的實習時間裏,我們也陸續遇到了一些問題。像是由於儀器不精準導致誤差過大的問題,以及由於障礙物遮擋無法瞄準尺子等一系列問題。雖然剛開始我們的進度比較慢,但由於我們分工明確,充分利用可利用的時間,再加之每天“加班加點”的“工作”。最後還是比較高效率地完成了本次實習的測量任務。當然,我們也要感謝秦菊方老師對我們的指導,在炎熱的天氣下,老師依然騎着她的自行車知道我們的實習,因爲有了她的指導,使我們避免了許多容易出錯的地方,更有效率的完成了我們的實習。在碎部測量的過程中,我們有一箇控制點畫錯就得把那一片地方的點全部重測一遍,儘管如此,全組人員都還是很認真的繼續艱苦的測量工作,在太陽下中扛着重重的儀器做着單調的測量。我們習慣了早上6點起牀,扛着測量儀器外出測量的生活時,我們不再聽到之前的牢騷。爲了保證測量的精確度和測量的時間進度,減少行人和車輛對測量工作的影響,我們總是早早的起牀,帶上“傢伙”到測量場地開工!幾個上午我們都是測量到接近12點才收工。中午回到宿舍,我們並不能清閒下來,一張張原本的空白數據表等着我們去計算、校驗。要是數據滿足條件還好,比如我們小組第一天測量的距離超出容許範圍外的誤差,只好準備第二天更好起牀,重新測量原本屬於第一天的工作。在下午短暫的補充睡眠之後,當其他專業的同學下午下課,準備享受豐盛晚餐之時,我們再次扛着儀器,在太陽下山之前再次出工測量。在夏天的傍晚,每當太陽下山,天色暗下之時,已是晚上7點多了。放回儀器,學校食堂已不可能再有飯喫,我們只得叫外賣喫。原本以爲晚上的可以放鬆下來休息了,可事實並不是這樣,我們還需對一整天的工作進行一番總結,並制定好第二天的工作計劃,提高小組工作效率,確保進度的完成。記得有一天的晚上我們在繪圖時出現問題,對於測量出來的角度大於180度按照書上的公式是計算不出來我們想要的結果,我們組只能再次研究書本,總結經驗,在2個多小時的討論後終於知道怎麼解決問題,這些東西老師在平時上課是沒有講到的,我們只能在實踐中去發現,在實踐中去學習,在實踐中去總結。值得我們欣慰的是,在全組成員的努力下我們還是能圓滿的完成本次測量的實習。
通過此次測量實習,我除了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總能發現許多問題,在這次測量實習中也同樣存在。首先,我認爲,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對儀器的使用上,課本上介紹儀器使用的知識都比較抽象,到了真正實踐中的時候,我們未能很好把書本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此外,在此次測量實習中,讓我再次認識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只有大家相互很好的合作纔有可能完成最後的成果。任何一箇人的一點點粗心大意都可能直接影響整體的工作進度,甚至使之前的工作都前功盡棄。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箇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我認爲此次的測量實習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能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而這些,就是在測量之外的收穫。總的來說,這次實習讓我體會到外業的艱辛和內業的耐心還有工作的細心。它鍛鍊了我的各方面能力,而這些能力,我相信將使我終生受益。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