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臺暑期實習報告範文(精選3篇)
電視臺暑期實習報告範文 篇1
還沒到電視臺實習之前,我覺得電視臺很神祕,有種遙不可及的感覺。在假期生活中,我想充實自己,學習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所以我有幸去了電視臺新聞中心實習。
我在x區電視臺實習記者,在實習的二十幾天裏,我逐漸明白當好一箇記者的不易,也知道了電視臺背後的工作者對電視節目默默的付出。在實習期間,我總結了一些實習的心得:版權所有
一:實習前做好準備
實習前做好準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實習前應做好兩手準備。
一是去實習之前,就應該問清楚所實習的單位是需要什麼證件或者證明之類的,都要事先準備好。不然,在報到的當天就可能丟三落四的,弄得自己很狼狽。同時也會給對方一箇不好的印象,認爲你沒有做好準備的功夫。
二是在即將實習的時候,花一些時間在網上查看你要實習欄目的大致流程,製作方式,收視情況等等。當欄目的編導在爲我介紹他們的節目形式和製作方法時,我已經能夠跟他有個比較好的交流了。 在後期方面,我會看一些這方面的書。因爲我畢竟還大一,很多專業知識學校還沒教,所以自己必須先學習。
二: 儘快融入到集體之中
無論是實習還是以後工作,我覺得儘快融入集體是決定你學習進度快慢的一箇重要環節。我記得我第一天去時,被分配到《第二直播室》實習記者。當我自我介紹完後,就在那裏發呆了半天,辦公室裏的人都在忙着做自己手中的工作,無心搭理我。我想在那裏坐着也不是辦法,看着比我早到的實習生和欄目組的人打成了一片,所以當記者們手上有活幹的時候,就很自然的把他叫去幫忙。
觀察了一天,我得出了兩個結論:首先,應逢人就問好,要熱情有禮貌。無論是編導,主持人還是清潔的阿姨,我都會主動的問好。第二,我會很用心地記住別人的名字, 211 985大學名單,第二次見面地時候,馬上能準確的叫他,並打招呼問好。
第二天,我就順利地融入了大夥之中。之後,記者們手頭上有活幹,需要幫忙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的帶上我了。
三:每個人都是你的老師
自己是實習生,即便他們跟自己同齡也是自己的老師。他們的工作經驗比我們多,實戰經驗豐富,而且他們對整個新聞的流程又是那麼的熟悉,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多學習。
而且對人要有禮貌,不要怕喫虧。
在實習的時候,我看見有個實習聲格外的忙,電視臺的哥哥姐姐們都想讓他幫忙,好象那個實習生什麼都會似的。看見他工作時時,我就會去偷師,像他學習。例如,剪輯片子時,我們在學校都是用的premie re,而電視臺是用的大洋的非編系統,雖然感覺上大同小異,但還是有一些差別。所以,他在製作室採片子,聽同期聲,和剪輯片子時,我都會在旁邊。當我全部熟悉之後,我會去試着剪輯,讓他在旁邊監督。就這樣,我在他那裏學到了很多後期製作方面的知識,我真的很感激他。
電視臺暑期實習報告範文 篇2
20xx年的六月底到七月下,我在電視臺公共頻道做實習生。其間的辛苦索然也好,歡喜雀躍也罷,本不足爲外人道。但做一下回想與總結,總也是好的。雖然有交作業的壓力,但是自願的成分,畢竟大一些。也算是多虧了作業的壓力,使我的這個不起眼的願望,有機會得以實現,因爲我總是一箇懶散慣了的人,如不是有學分壓着,說不定總結一事,便付諸流水了。
去年的時候,我曾有過一次短暫的實習經歷。是在平度的一家叫中星廣告的小公司。平度是青島市轄下的鄉級市。小城不大,一共只有不足十路的公交,每一路都會分東線西線,繞着小城轉來轉去,最後都在汽車總站匯合。我的高中三年就在這個小城裏度過。
去年的實習,一共只進行了10天。那家小公司,或者稱作家庭作坊更妥當一點。公司里加上我一共只有3人。說是公告公司,也只是個打印和雕刻店罷了。除了都是爲了讓別人看見,公司做的事情,根本和廣告不沾什麼邊。在跟着老闆外出給客戶裝門頭的時候,沿路看着這個不大的小城裏,街頭巷尾,大大小小,廣告公司不計其數。心中惻然,顯然,廣告一詞,已經被人用扁了,看扁了,理解扁了。實習這十天,除了認識了幾種雕刻材料,幾乎一無所獲。比起實習,上下班路上的趣聞與租房居住的新鮮,是更讓我受益的事情。十天過後,我開始相信,實習實在無用。
到現在爲止,我的這種看法仍然無甚改觀。區區數十天,究竟能學到什麼呢?消磨時間罷了。
早在四月份的時候,班主任說可以推薦四五個人到電視臺去做非線編,可能會很辛苦,時間也要充足纔行,覺得可以的報個名。我考慮了一下,一來我對非線編存有好奇,二來覺得多掌握一項求生技能畢竟是好的,未來就業也好寬一點,三來爲了免去暑期找實習地點的麻煩,四來學校這邊,院宣傳部的工作幾乎已經結束,時間不會很衝突。於是便報了名。
到電視臺大樓機房裏,看到在大機器上忙碌的一羣人,看到非線編的操作感覺很複雜,心中惴惴然,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熟練掌握。到學習起來的時候,發現其實不比PS難學多少。要說有什麼讓我不滿的是,總覺得一行的女生們有些三心二意,老是沒有時間來做實習,我又沒有膽大到一箇人前來,後來趕上期末考試,就更力不從心。如此拖拖拉拉,到期末考試結束,總共只去了三次。
到六月底的時候,期末結束,回家的忙着回家,我們一行,加了一箇熊驍,亦開始了正式的暑期實習生涯。
整個暑期實習期間,關於工作,無甚可說。我本就覺得實習本身並不會給我帶來太大的用處,何況這次是和許多同學一同前來,其實和平日學習無甚兩樣。倒是在不經意之間的一些細節,有時會讓我頗有感慨。於是便把實習中一些較爲深刻的想法做以記錄,比起無聊的上班過程,更可回味。
一、關於公交和生命。
有時候會想,所謂生命與時間,究竟可貴在什麼地方呢?每次坐公交的時候,只能看向窗外,雖說坐公交本來就是在做一樣目的明確的事情,本身就是意義所在,但畢竟身體機能上多有空閒,會有一種無所事事的感覺,像是白白浪費時間,浪費生命。總覺得這個時候應該乾點什麼不同的事情。於是最開始的時候是讀書。可是,車上讀書確實不是什麼安逸的差事,眼珠累得不行,四百多的近視,讓我對我的雙目更是愛惜不已,所以作罷。後來仔細想了想,不能讀書,也就只能睡覺了。雖然每次睡醒總是腰痠背痛,但是總算是覺得補償了一下自己的大腦,不至於總是讓她處於清醒狀態。後來睡了幾次後,竟成了一種習慣,一上了車就開始瞌睡,至於每次都要靠女生們把我叫醒纔不至於坐過了站點。所以每次一上車,女生就開始聊天,我就開始睡覺,下車後就每每被女生們所嘲笑,睡相啊,睡姿啊什麼的。
但像坐公交的時候一樣,在無所事事的時候,怎樣更加合理地利用生命,難道不是我們要好好面對的課題嗎?
二、關於時光流逝的恐慌,和我的野心?
休息日起牀後,我一般會讀會兒書,上會兒網,但更多會感到手足無措。按說讀書應該和上網不同。讀書的話畢竟會比上網有價值的多得多。但不知道爲什麼,讀書的時候,也會有因爲時間流逝產生的恐慌感。和上網一樣。感覺在自我辜負,自我耽擾。這是何苦呢?但有些事情,事關心境,所觸所感,畢竟不能收發由心。反正每個無事可做的一天,總是會如此糊里糊塗的過。每每會自責,自己的自制力實在是差勁之極,所以很佩服自制力超強的人。有了自制力,何愁大事不成?這麼說好像太過威武了點,似乎有着不可琢磨的野心似的,我是一箇有野心的人嗎?我問自己的時候覺得似乎不是。
三、關於讀《中國人史綱》。
實習期間,抽空讀完了柏楊先生的《中國人史綱》。最大的收穫,是感覺得到自古以來,人們說“以史爲鑑”,但是,讓我看來,歷史是不是可以爲鑑,尚待商榷。因爲你可以看到,無數口中以史爲鑑的人物,往往重蹈覆轍。歷史的功用,雖然尚不明朗,但是,歷史是不可以不讀的。由此,你可以窺見整個民族的成長以及品性的養成種種。你可以更加深入的解讀一箇民族。
四、關於娛樂一臺與娛樂節目主持人。
實習期間,現場看了一期娛樂節目的錄製,也算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只是可惜的是衛視畢竟不是湖南衛視。近年來湖南衛視做的很成功,娛樂一臺的定位十分明確,花樣百出的娛樂節目亦是十分出彩。但我所擔憂的是,娛樂氣息太甚,難免品味不足。事到如今,湖南衛視已經是大陸娛樂的代表,如若轉型顯然必定失敗。湖南衛視娛樂一臺地位的奠定,讓它的聲望達到了頂峯,也使得它顯現出低品低智的險情。有品位的娛樂節目畢竟難做。
還要說的是,湖南衛視有着一羣國內最優秀的娛樂主持人。說起來,娛樂節目主持人曾經是我小時候的夢想,那個時候喜歡看快樂大本營,何炅幾乎是我的偶像。但是後來慢慢發現,快樂大本營啊,天天向上啊,實在是無趣的緊。無非是請了人來,誇獎他誇獎他誇獎他。所以就覺得娛樂節目的主持人,實在是一箇很辛苦的差事,因爲你必須不停地誇獎一箇你並一定不贊同的人,誇獎你並不一定贊同甚至覺得噁心的行爲。
五、關於爲人性情所決定的實習風格。
我們這浩浩蕩蕩的一行六人,性格不同,實習風格亦可明顯看出些差異。我們六人分組後,丹萍與我跟着曼曼姐,是同門師兄妹。實習的時候,與她在一起的時間最多。我與丹萍的不同在於,她是一箇可以隨時開口的人。在學非線編的時候,如有疑惑會立時便問,疑惑立去。而我卻一定會自己摸索,自己去解決困惑,直到萬不得已。倒不是在誇我身體力行,其實我也想像丹萍一樣,有疑惑就問嘛,我一直覺得這纔是最最常態的做法。但我總是會莫名其妙的開不了口,當真是莫名其妙。我到現在亦是搞不清楚爲什麼。只知自小如此。難改。
而謹慎小心,則是我和丹萍所共有的特點。但是有時候覺得丹萍有些太杞人憂天,這一點上,我可以小勝一籌。但這其實是男生和女生的差別,無他。
說起來,我與熊驍的差別會更大些。我覺得熊驍是一箇可以立時融入環境的人,坦白一點,就是覺得他有些把自己不當外人。所以,他雖比我實習晚,但是卻會和老師們混得比我熟。這一點其實我相當羨慕。因爲作爲工作的話,我身上總會存在一些壓力,總會顧忌自己行爲是否得當,以免引人不快。熊驍不會。他會直接向別人表達自己的要求,甚至不滿,我絕對不會。這方面上,他比我性情更真。與他比起來,我是膽小的。
但是熊驍的缺點在於“健忘”。我們經常聽他說,我今天要怎樣怎樣,明天要怎樣怎樣。但是時間一到,便是今天也沒怎樣,明天就更不提了。每每如此,讓我們覺得既可愛,又好笑。
總的說起來,這次實習生涯最大的益處,只在學會了做非線編。但我們所學的內容,因爲只是爲了做《拍案驚奇》這個節目,所以許多地方,都很有針對性,並說不上是系統全面。所以,實習下來,做這個節目是足夠用了,但是,要做其他的,還要再費思量。
又因爲每天只跟在這個欄目的幾個人身邊轉來轉去,也算不得什麼人際交際。亦未曾長過多少見識。只是看這一羣技術人員,只要在規定日期前做完自己的任務,不至於導致播出延誤,時間支配自由,愛來就來,愛去就去,倒也頗爲自在。但長此以往,不免覺得,這種自由,也只是被禁錮在一箇更大的牢籠裏罷了。
但我又明白,茫茫衆生,又是有多少人,能超脫此種自由之外呢?剛從學校畢業的時候,總會志氣滿滿,便迫不及待投奔到這個牢籠中去。只要進去了,出來便難了。雖知如此,也免不了隨波逐流,否則,拿什麼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呢?一箇人的溫飽問題可以解決,但是生存問題卻會永遠存在。
實習之後,便是大三,大學光陰,倏忽一半已逝。工作的問題,慢慢變成實質,我們都能感覺出來。我不想加入朝九晚五,熱愛雙休,憎惡週一的這一羣人。我想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愛做的事情。到現在爲止,我對廣告的熱情,並且不像以前那般高了,但我知道,我還需努力纔是。不情願又能怎樣呢?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怎會是那與衆不同的十之一二?
但,雖然我對現實有些悲觀,但是好在我不曾對未來放棄過希望。畢竟我還有些時間來自我努力,總覺得自己開始真正長大。人的見識,果然是要有年紀的積澱纔行。覺得這兩年來,大一輕狂,大二輕浮,現在總算有些成熟穩重。我想,經過這兩年來的見聞,經過這次實習,我是有了一些了悟的。所以,此後便要一邊努力研究些廣告,早爲現實做些準備,一邊便是要爲我自己的理想,筆耕不掇了。事情做得如何,便看接下來的這一年了。如有成績,可讓自己滿意,那邊是成功了,如若不然,我終究會是個空有理想,志大才疏的小子罷了。
以上,便是我在此次暑期實習之中與之後的所感、所想、與所得了。雖然也許與老師們所期望的有所不同,但經驗感受之類,總是會因人而異。我只是把自認爲,拿出來可供一談的大小事情,做了一下記錄,雖不一定圓滿,但亦是我的一份成果了。
電視臺暑期實習報告範文 篇3
20xx年這個暑假對於我來說永遠都是難以忘懷的一段日子,我有倖進入到合肥電視臺欄目組實習。當7月10號我第一天踏進合肥電視臺的大門時,心中懷揣着些許忐忑與不安,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順利的融入到工作之中,能否得到周圍人的認可。但是接下來一箇月的實習生活卻完全打消了我心中的顧慮,在這裏,我不僅從同事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和他們成爲朋友,更重要的是,實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讓我經歷了一箇逐漸成熟的心路歷程,這將是我一生的財富。
1. 初識電視專題片、電視新聞:
剛接到要去合肥電視臺實習的通知時,心情很忐忑,因爲之前沒有接觸到電視新聞;而就報刊新聞而言,我的稿件寫得也不如自己的同學。
6月20日,我和本班的張志逸同學一起來到位於天鵝湖畔的合肥市新廣電中心。經人引薦,我們來到合肥電視臺生活頻道欄目組辦公室。整個欄目組正式員工有40餘人,整體工作狀態比較緊湊。
起初我所在的是欄目。這是一箇調解糾紛類型的專題類節目。初到這裏的第二天,我和自己的老師一起跑一箇關於遊樂園傷殘事件的選題。採訪完畢後,老師讓我寫了一篇稿子,但是最後沒有用我的稿件。電視稿件和報紙上的新聞不太一樣,表達上比較口語化。但其實寫一篇好的電視稿並不簡單。
過了一段時間,我大概明白節目由口播、配音、同期等不同的部分組成,加上冠名廣告、宣傳片、中插等時長共15分鐘。
剛開始大家說到電視節目時,都覺得它很簡單,不像報紙一樣只能通過精當的文字來表現事件。而電視節目有聲音有畫面,只要將記錄到的東西直觀地呈現給大家就可以了。然而真正接觸到電視新聞時才發現,正是因爲既有聲音又有畫面,安排、製作起來才相當困難。在採、拍結束後也需要寫一箇綜合運用所有素材的稿件,當然稿件中也需要寫好節目配音、口播等等。
剛去臺裏的很長一段時間,由於業務不熟悉,很少出門採訪,欄目的老師告訴我選題是一箇很重要的部分,也是一箇節目流程的開始。於是我便開始從這裏做起。然而當時我覺得,作爲一檔調解糾紛的節目,選題只是很小的一箇方面,合肥這麼大的地方到處都有糾紛,做出節目來纔是真正的重要。而在實習結束的今天,我明白了想要做出一檔好的節目來,攝像再好,稿子寫得再好,都不能做出觀衆想要看到的東西。
2. 現場採訪
在電視臺不久,我被調到了51591欄目組的另外一箇節目,顧名思義,這是一箇讓百姓說話的民生類節目,主要是讓爲百姓提供平臺來反映家庭瑣事,當然也有對當下一些便民信息、最新政策的反饋。相對於而言,這算是比較常規的電視新聞,每個新聞成片的時長在兩分鐘左右。在這裏外出採訪頻度比較高,也正是在這段時間,漸漸接觸到並熟悉整個成片的流程。
在最初做採訪時,自己並沒有概念,尤其是在做街頭採訪的時候,隨時可能要面對不同性格和態度的採訪對象,這時候自己既要明確採訪主題,設置好問題,又得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做採訪也不是個輕鬆的工作,耐心、反應能力都要好才能做出令自己滿意的效果。 記得有次天鵝湖死魚事件,我和說話站的一位記者採訪時,總會在採訪前說一句,“您好,我們來採訪一下您關於事件的看法”採訪結束後記者向我提出,採訪時沒有必要說明來意,直接問問題。像我這樣的問,一開始就給別人施加了一定壓力,影響受訪者以正常的狀態接受採訪。
在的每一期節目前,都會有一箇記者出鏡,爲片子做引。這個出鏡經常是在採訪現場就做,對出鏡記者的即時構思能力以及概括能力、表達能力都做出了很高的要求。
3. 攝像:
攝像是我生活中的愛好,也在實習期間最爲嚮往的工作。然而長期以來,我所接觸的攝像模式和業已形成的觀念中,攝像是一門獨立而簡單的工作。把攝像機一架,人只要站在旁邊,保證記錄持續而不中斷,任務就算完成了。而真正開始接觸攝像的時候,才真正感覺到它的不簡單,當然其間也有很多樂趣。就是這麼一臺不大的Panasonic P2機器,讓我對攝像有了比較深入的瞭解。
初拍時,總覺得到每一箇環境下都需要調整攝相機設置,操作起來不太方便。開始我只能拍攝一些定格的空鏡頭、簡單的對話。每一次外拍都會遇到問題,也在老師的指導下一一糾正。如保證畫面端正以牆角線爲基準,在搖鏡頭時要有起幅落幅等等。久之便養成了及時調整設置的習慣,如灰片、白平衡、對焦,在很短的時間內調整完畢。
一般來說,剪輯新聞時空畫面只需要3-5秒,但是初拍時我會將畫面錄到8秒以上以求得剪輯時的效果。從定格的鏡頭到推拉搖移,以及調焦的畫面,學習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在漸漸成長,並且特點越來越鮮明。
就畫面而言,是能與所要表達的事件以及要交代的環境有密切聯繫,一般情況下得保證畫面內有人物及其肢體或者要表現其心理活動;有遠景,有近景,有特寫。
對於正面採訪,要注意站位,畫面角度,不出現冗餘的雜物。也要在採訪對象出現帶感情或者比價生動的描述時,抓住眼睛、手部的細節,給以特寫。
拍攝中很多的問題都是在剪輯時才能發現。例如,畫面偏se,也許在攝像機取景器中看起來還可以,但是拿到電腦中就會發現比較嚴重的偏se;就構圖而言,拍攝時也要注意讓主體儘量被框在安全線以內,以保證播出時不會出現主體顯示不全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實習拍攝期間,經歷了多次偷拍的情況。有一次去個工地的住宿間採訪時,相機對着窗戶,是逆光比較嚴重的場景,但我只打了全自動就進去拍了,回來剪片時發現幾乎所有畫面都是偏暗偏藍,效果非常差。之後每有偷拍,在製作節目的時候我都會記錄下其間的不足,並在下一次儘量避免。最終總結出了大致的注意事項:將鏡頭往回拉到底,保證畫面框住儘可能多的場景,包括人物、環境;如果條件允許,需要查看鏡頭和聲音是否正常。當然在這之外,還要保持冷靜,不被別人輕易發現自己是在偷拍。
從一開始的不自信到漸入佳境,所經歷的過渡期比較長,也正是這段時間,我從攝像原理到構圖有了逐步深入的瞭解。在一次一次的鍛鍊中熟練操作機器,並保證鏡頭的穩定,我想這些,是理論永遠無法替代的東西。
4. 電視節目稿件
正如前文所說,電視節目稿件是一箇相當重要的部分。寫稿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寫出文字,而是安排好一切素材,當然,也不能沒有中心沒有編排地隨意寫。在這中間,思考需要十分精細,且要考慮時間和邏輯上的雙重線索,用來安排節目進度,考慮到拍攝到的畫面的運用。
統籌所有素材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寫稿時需要回憶採訪現場記錄了哪些話語和畫面。我也嘗試了用心去寫好一篇稿件。自己做的一期非法行醫的選題,當事人情感真摯,內容豐富,也是自己認爲拍得比較好的一篇,最後的成片的確十分感人。實習結束前的最後幾篇稿件,我都是在採訪結束後先聽自己拍到了哪些東西,做下記錄,然後寫出包括導視、口播和配音等整個稿件。
最興奮的一刻莫過於自己的編撰的文字被主持人有聲有色地讀起來。文字稿件是我最初的弱項,實習結束後也留下不少遺憾,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將加強對新聞事件要點的提煉,合理地安排一篇稿件。
5. 電視節目編輯和後期
合肥電視臺節目素材的編輯及後期效果基本上都是由大洋D3-Edit完成的。而剛來到臺裏時,我並沒有接觸過任何同視頻製作有關的東西。
起初,我只能用這裏的軟件打唱詞。所謂唱詞,就是我們所見到的電視下方的字幕。打唱詞這無疑是一箇簡單卻消磨時間的工作,而且經常遇到一些比較麻煩的情況,比如受採訪對象言語邏輯混亂,或者滿口方言不易辨認,都需要耐心對待。我也學會在打唱詞時,一邊觀看記者們編好的成片,從中學習攝像技巧、構圖以及後期效果的製作等等。
接着,我學會拿着寫好的稿件去挑選相應的同期聲,剪下來放到故事板裏面;再到自己剪輯配音,貼上畫面。處理新聞畫面,一般3-5秒一箇;處理採訪同期時,同一景別下的銜接使用,也可酌情使用閃白。爲同期貼畫面時可以將畫面至於同期之上軌,以免破壞原軌道,不便於以後的編輯,等等。
最後,我終於能獨立完成一篇電視稿件的編輯,做出成片。每次做完都會從頭到尾地將自己拍攝、製作的成片一看再看,從中找出問題,也學習各記者們的製作特點,思考一種完美呈現素材的方法。例如,在專題片中,適當添加一些懸疑或者表達情感的音樂,就會感染到觀衆,引人入勝。
6. 關於整體流程及綜合
剛開始着手工作時,老師總強調要儘快熟悉節目流程,才能在總體上有個精準的把握。總體與部分關係密切,而在做每一步工作時,統籌整個流程顯得十分重要。在我看來,整個節目實際上是一箇還原事實的過程,經過提煉、精簡、排序來達到節目效果。所以,細節和整體的工作都要做好。
從最開始對電視攝像沒有任何概念,到試着拍攝畫面,再到獨立完成全部拍攝任務;從清唱詞,到剪同期,再到後來,能加上配音,貼上畫面,交片。這樣的過程,需要自信,相信自己能做得好,也因此惡補攝像技巧,加緊學習後期。
做電視新聞類節目需要的是“能拍、能寫、能編”的全能人才。這次實習過程中對各個部分都有接觸,的收穫是完全明白了從選題到後期完成以及交片的全過程,回想起來,進入狀態的時間有點長,但並不突兀。也終於學會將帶有自己名字的作品輸出到文件,拿給同學們看。
7. 社會實踐的收穫
剛開始和《百姓說話站》的老師一起出去拍一箇與合肥小區“樓道革命”有關的選題。在採訪兩個領導時,我站在旁邊看老師如何取景、構圖等時,結果老師當時有點生氣地讓我坐在一邊。回電視臺時老師向我解釋說,那不是學東西的時候,而是作爲一名真正的記者做採訪的時候,不攝像的話就在旁邊做場記。在臺裏時也儘量不要閒着,找新聞線索,學習編節目。那時我有些明白了:要把自己當作一名真正的記者,時刻都要做一箇真正的記者該做的事。
合肥暴雨的那幾天,我們冒雨來到安徽大市場旁的下川橋、市府廣場等很多地點採訪,幾次回到電視臺裏都已天黑;正式擔任攝像工作以後,幾乎每天都是睡眠不足,經常躺在採訪車內就睡着。正是從這些小事中間,我明白了一種職業所承載的業務素質和精神。 另外,我也一改自己不愛說話的缺點,學會主動交流,真誠待人,和電視臺的記者們處理好人際關係,並肩工作。和這些有趣的人們在一起,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也經歷過幾次幸苦拍攝製作,可最終節目因各種情況無法播出的情況。以前坐在電視機前隨意看完每條短新聞或者專題片,最多隻瞭解大致內容,而從未考慮過這短短的幾分鐘裏面包含了多少人的協作,從採集素材到最終成片,可能經過了許多困難的環節,受到了許多阻撓。
8. 結語
在合肥電視臺實習的這兩個月,常是酷熱難耐的天氣。到了八月以後,同學們都相繼離開實習崗位,留下我在電視臺繼續工作。好在逐漸進入了狀態,越來越感覺到自己完全屬於這個團體,每天有致地拍片,編輯。
七月底的時候,院長來到電視臺看望新聞班的同學們並舉行了座談會。席間,新聞頻道的領導對實習生提到幾點建議,如加強對社會、經濟等學科的學習,以及提倡理性、深入的思考,對我們很受用。
接下來我們將步入大三,繼續學習專業知識。相比前兩年有些怠惰,且不明方向的學習,相信現在的自己已經能做出很好的判斷,在步入社會前的最後兩年時間裏,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