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奉獻精神的心得感悟(精選3篇)

黨課奉獻精神的心得感悟 篇1

  “工作20多年,我有378個星期天在義務勞動,有18個春節在廠裏度過……”這是9月3日,攀鋼退休職工丁愛譜在綜合服務中心清香坪退管所和梨樹坪社區聯合舉辦的“聽丁愛譜講奉獻故事”專題黨課上的發言。

  爲紮實開展“跟着郭明義學雷鋒活動”,攀鋼綜合服務中心組建了包括清香坪退管所“愛譜連鎖”志願者服務分隊在內的9支志願者服務隊伍,旨在爲攀鋼的離退休人員和社區居民服好務,爲攀鋼的改革發展穩定凝聚正能量。

黨課奉獻精神的心得感悟 篇2

  近日,根據市處黨委的統一安排,我中心全體黨員在市處聆聽了處黨委書記王寧同志的專題黨課。通過王書記的講解,中心全體黨員對新形勢下如何發揚奉獻精神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認識。

  王書記從爲什麼講奉獻到奉獻的標準再到怎樣發揚這三個層次,深入淺出的講解了新形勢下如何發揚奉獻精神的深刻內涵及其實踐意義;從把握公路發展的大局爲着力點,立足公路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新標準,結合公路系統的實際工作現狀,闡述了世界觀、權利觀、事業觀的論點。中心全體黨員聆聽後,決心要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此次黨課精神,把奉獻精神融入進平常的工作中。在日常工作中要勇挑重擔、敢於擔當、善於創新,用三嚴三實的標準要求自己,做人講奉獻,做事求實效,切實通過科學的管理、規範的操推動檢測中心技術能力發展,用講奉獻、比貢獻的精神去引領中心職工思想的發展潮流。

黨課奉獻精神的心得感悟 篇3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箇老師必須熱愛學生才能教好他們。在她的眼中,沒有教育不好或者不可教育的孩子。關心和愛護學生,是貫穿於霍老師整個教育實踐過程中的一條紅線,“全心全意愛自己的學生”是她一生的座右銘。霍懋徵老師愛每一箇孩子,相信每個孩子都可以成才。她強調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塑造靈魂者要先做到心靈美,這是真、善、美的先決條件。霍懋徵正是憑着這份真摯的愛,在她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做到了不讓一箇學生掉隊。

  “在我的教育裏,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麼偉人還大。”霍懋徵老師這樣尊重學生。作爲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而好惡之而褒貶之,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視爲“朽木”。有的教師口誅之餘,施以體罰,更是辱人之舉。任何一種體罰都是使學生肉體痛苦,它不僅於事無補,反教學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們會摔破罐,撐破船。罰非愛,害也。作爲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記住一句話:“我們奮鬥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動武,意味着教師自身的失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爲,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一箇教師只有熱愛學生,纔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纔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纔會自覺自願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爲人師表、廉潔從教。

  “以學生爲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學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願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對學生是極大的精神激勵。我從教育中體會到:尊重學生的實質就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脫出來,

  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讚美,善於交流,成爲學生成長的夥伴,成爲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成爲“孩子們的同志和朋友。 在學生心靈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愛心去澆灌,必將伴隨其生命的成長豎起人格的參天大樹。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我想,教師所從事的就是這種葉的事業——平凡而偉大。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教學工作,班裏的學困生較多,如何才能找準切入點,關心、幫助、引導他們,使他們發揮所長,成爲優秀的學生是我在今後工作中的一箇努力方向。教書不僅僅是傳遞知識,更重要的目標是育人。作爲教師我們一定要認真把握課堂德育目標,用心傳承文明。向霍懋徵老師學習,用真愛去教育學生。把自己的愛分點給孩子,懂得激勵,激勵每天他們都是一箇新的自己;懂得賞識,賞識每一箇他們都是可塑的人才;懂得參與,參與到他們的每分每秒;懂得期待,期待每一箇孩子都可以成材;懂得給予,給予他們自己所能給的。某天,也許會發覺,自己的學生也懂得了愛,懂得了與別人分享愛。霍老師提出精講多練,向課堂要質量要求。這更是值得我學習的。她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想想自己以往的教學方法,如果每一節課都能像霍老師那樣認真鑽研,積極思考,探究出巧妙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麼學生將會更喜歡我任教的學科,學生的成績也會迅速上升的。可是,有時侯只是有美好的想法,但卻是始終落實不到行動上。尤其是每一節課都要仔細琢磨,精心設計,並且一直堅持下去。

  有教無類、一視同仁、尊重理解、賞識激勵是她對待學生的準則。這也正是霍老師晚年,每逢節假日,衆多學生絡繹不絕地來看望她的原因。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以霍老師爲榜樣積極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師德師規,用愛去感染、教育每一箇學生,做學生心中的好老師。

  愛的教育確是一門深而活的學問,愛的教育將是一本大書,讓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霍懋徵,用愛的實踐寫下自己一生珍貴而值得回味的一頁吧。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