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讀書心得有感大全(精選3篇)
高二讀書心得有感大全 篇1
名著《簡愛》講敘了一箇名叫簡愛的女孩的故事,她沒有爹也沒不娘,過着貧苦的生活。可她堅信:雖然我不能夠選取財富,但我能夠選取人生!她努力地學習工作,努力的生活最終擁有獨立的財產和心愛的人。一幕幕的情節都催人淚下,使人更加堅強。我開始懂得了人生的真諦。我試着勇敢堅強的生活,儘管很辛苦很忙碌,也有時很拼命,卻充實完美。
女主人公簡·愛從小失去父母,寄養在舅母裏德太太家裏,那時小小的簡·愛不明白爲什麼自我百般努力去做個好孩子,仍難以討舅媽的喜愛。她爲此迷茫,痛苦,之後,她得知有個進學校的機會,便努力爲自我爭取,儘管這意味着10歲的她將孤身上路,獨自奔赴渺茫的前途,但對學校和對新環境的渴望讓她不再畏懼,是勇氣爲簡·愛贏得了人生的第一次轉機。
簡·愛所上的羅沃德慈善學校實行所謂懲罰身體,拯救靈魂的殘酷教育,生活及其艱苦,但簡愛忍耐了下來,努力學習知識,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段生活給了簡愛豐富的才學,也奠定了她堅持一生的簡樸生活方式和純真的思想境界。
畢業後的簡再次鼓起勇氣迎接新生活的挑戰。她應聘到桑菲尓德莊園當家庭教師,在那裏,她感受到了愛的力量。不一樣於平等、溫暖的友情。這份突如其來的感情以往因爲兩人地位的懸殊,讓簡·愛既興奮又焦慮,但她相信在真愛面前,地位和虛名都不值得一提。然而命運開了個殘酷的玩笑,就在簡·愛答應了羅切斯特先生的求婚時,一樁隱瞞了十五年的祕密使婚禮成爲泡影,感到被欺騙、被剝奪尊嚴的簡痛苦萬分,毅然出走異鄉。
最讓人感動的還是當她回到桑非爾德府,發現那裏已成了廢墟,聽說羅切斯特爲了救別人被壓斷了一隻胳膊,眼睛也瞎了時,她不顧一切地找到羅切斯特,去安慰他,照顧他,還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他,跟他幸福地生活在一齊。多麼純潔、多麼高尚的感情啊!
整本書寫的就是簡愛一箇灰姑孃的人生經歷。一方面,她在追求自我的幸福,不甘心命運的安排;第二個方面,她又在捍衛自我的人格和尊嚴。這個故事,能夠說是一箇灰姑孃的的奮鬥史。她在追求一箇基本的權利:平等。
名著《簡愛》這本書還告訴我們依靠自我的正直品德和聰明才智,只要堅忍不拔地艱苦奮鬥,勇往直前,是能夠衝破重重險阻,達到自我的目的的。簡愛的自尊自愛、自立自強、正直善良的品質讓我敬佩,不正是我們所需要學習的嗎?
高二讀書心得有感大全 篇2
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箇假期的午時,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着書上的字體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打動了我:四歲喪父,跟隨痛哭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爲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着阿廖沙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之後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壓死了……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箇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裏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常常爲一些小事爭吵、打架……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有一箇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默默地教他做一箇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我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漸漸地明白了一些道理。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歡樂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
,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爲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而打架爭吵之類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地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別。我們每一天生活在蜜罐裏,被甜水泡着……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研究衣食住行。但擁有着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爲,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當悔過自我以往的奢侈,我們應當不再浪費,我們應當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此刻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爲長輩着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當開始滿足自我的幸福生活。爲了以後,爲了將來,爲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
高二讀書心得有感大全 篇3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着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着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我輕輕翻開了“老人與海”,讓思緒隨着老漁夫揚起的帆在叵測的大洋中遨遊。
這部書講述了一箇名叫聖地亞哥的老漁夫,連續八十四天一無所獲。第八十五天一大早老人獨自把小船劃出老遠,出乎意料地釣到了一條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他從未見過或聽說過的巨大的馬林魚。他以頑強的毅力和過硬的技術與它周旋了兩天兩夜,最終抓住機會將它刺死。在返航途中,血腥味吸引了許多鯊魚,老人與它們進行了殊死搏鬥。極度的疲勞更加削弱了缺少武器的老人的戰鬥力,儘管老人殺死或重創了前面的幾條鯊魚,但夜裏鯊魚成了羣,搶光了老人的魚肉。最終精疲力盡的老人拖着森森白骨回到岸邊。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最負盛名的一部作品,曾榮獲1953年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稱讚作者是“精通現代敘事藝術,文筆有力,自成一體,這在近作《老人與海》中得到了證明。”然而,我認爲這部作品大獲成功的關鍵在於它刻畫了人性中永遠不能被打敗的堅強。
應對遠比自我強壯有力的對手,老人並沒有選擇退縮,而是調集手頭僅有的物資爲保衛戰利品與鯊魚奮力一搏。也許這一羣又一羣打不完的鯊魚贏了,因爲它們奪走了全部魚肉,但我堅信老人永遠沒有被打敗,因爲他在這場與整個大自然的惡戰中已經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無論他所處的環境多麼險惡,應對的敵人多麼強大,身邊的物資多麼缺乏,他都沒有向命運低頭或放棄爲夢想奮鬥。“我會誓死奉陪到底”“人不是爲失敗而生的”這兩句嘹亮的口號體現出了他在逆境中爆發出的可怕的巨大能量。聖地亞哥是精神上的聖者,夢想上的贏家,他在這場心靈之戰中完勝!至於物質上的利益,能夠忽略不計了。
老人的鋼鐵意志讓我聯想到了體內埋藏着幾百塊彈片的作者;聯想到了慘遭臏刑的軍事家孫臏;聯想到了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又丟了手稿的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他們告訴了人們人性的強悍和生命的硬度,他們是永遠不能被打敗的英雄。
人生的道路荊棘叢生、溝壑縱橫,數不清的困難正等待着我們。應對它們我們必須拿出人類意志中硬的部分,毫不畏懼地前進,正如聖地亞哥所言:“一箇人能夠被毀滅,卻不能被打敗。”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