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讀書心得(通用5篇)
《窗外》的讀書心得 篇1
十八歲多好的年齡。許多作家詩人都歌頌十八歲,這是一箇做夢的年齡。每個人都有滿腦子可憐的夢—說可憐是因爲這些夢很簡單卻永不能實現。它被電阻、牛頓定律所包圍,慢慢磨蝕,被升學的壓力、沉重的學業負擔所取代。可憐的十八歲。
“我從沒有愛過中學生活,可是,今天我卻想哭。”初高中該是一箇人最重要最深刻的記憶吧。那時懵懂的羞澀,純真的友情,簡單快樂的心情,那是我們最美好的回憶,雖然時隔多年,卻永遠不會忘記。那時我們常常被沉重的課業負擔壓抑着,爲了取得好成績,爲了考入好的大學,我們壓抑着自己的'心情,不敢放鬆絲毫。或許還有人給哪個老師去這樣那樣的外號吧,可也只敢在私下裏說說而已,在那老師的面前你還是一名好學生。
“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邊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每個人從小到大會有許多夢想,不是對最初的夢想不堅定,或許是清楚看到了自己的侷限,或許是現實的種種阻礙。曾經我想成爲一名警察,後來我想成爲成爲一名設計者,再後來我想成爲一名普通的小職員,現在我只想成爲一名教師而已。我想和孩子們在一起,我喜歡孩子那純真的笑臉。
江雁容,18歲,有着極高的文學天賦,卻對數理化永遠不開竅;感情極其敏感,渴望愛卻又缺乏愛的矛盾體。“一箇奇異的女孩子,這個小女孩,小小的女孩,純潔得像只小白鴿”。“我可以用全心來愛人,一點也不保留,但如遇挫折我也會全心來恨人。”
人的感情是很脆弱的,但他的付出遠遠大於收穫是,它也會失去,由愛生恨很簡單;要消除恨其實卻也不難,但終歸存了芥蒂,不會再像原來那樣單純了。
康南,40多歲,結過婚,妻子爲救其而死;一箇孤高自傲,不與其他老師爲伍卻受到廣大學生好評的國學老師。“一隻失去同伴的孤鶴。”
這樣的兩個人之間的愛情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是被不允許的,結果可想而知。面對學業的失敗和愛情的禁錮,江毅然走向了自殺的道路。後來經過了種種妥協爭鬥,經放棄了與康的愛情,三年後她遇到了現在的愛人並結爲夫妻。她愛他,他也愛她。可是他太多疑了,最後鬧得江離家出走。江去找康,康的朋友告訴她他們都不是原來的那個他(她)。康現在的生活很邋遢,江的婚姻是最大的障礙——想結婚容易離婚就難了。面對着來來往往的車輛,江不知道該去往何處—–。。。。。。
周子安:江的死黨,戲稱江的“情夫”,擅長吉他音樂,理科專業。經歷了一次失敗的愛情,開始不相信愛情,“愛情不過是逢場作戲而已,世界上永遠不會有真正持久的愛情。如果你對愛情認真,你就是天字第一號的大傻瓜。”最終卻也走進幸福的婚姻殿堂。
愛情,是每個人所追求的吧?!或許覺得自己還不夠好,或許只是因爲羞怯害怕而不敢說出來,覺得只要每天能默默地看着他(她)就好。當然也有大膽追求者,結果也是有喜有悲吧。
還有程心雯,江的另一箇很好很好的朋友。她永遠是那麼開心,沒心沒肺,成績雖然不優秀,卻也不會因此而讓自己過得不快樂。最後也是學業有成,愛情大豐收。
我同情江,她過得真的很可憐;羨慕周子安,雖然受過傷,可她過得還是很瀟灑;可我還是最喜歡程心雯的,因爲她活得最開心,不曾委屈了自己。
我知道自己是也只是一隻醜小鴨,變不了白天鵝。面對幸運之神的幸臨,我也只會感到恐慌。我就像一隻趴在玻璃上的蒼蠅,前途一片光明,但卻找不到出路。
在別人眼裏江是最幸福的一箇,可實際卻是最不幸的一箇。沒有人會往深裏去關心你,他們所能看到的只是表面而已。希望江能快些振作起來,依靠自己的能力尋找自己的幸福。既然有文學方面的天賦,那就好好利用。曾經我也想寫些東西,可是每次都是寫了個開始就隔那了。
新的一年,我不會再幻想那些不切實際的,不管怎樣,我都要活出最精彩的自己,就算是醜小鴨,我也要做一隻驕傲的醜小鴨!
《窗外》的讀書心得 篇2
她在愛情懵懂的年紀戀上大26歲的老師,在任何時代,恐怕都會面臨社會輿論的壓力。她卻還是任性的選擇了,書中有羅亞文讚賞說她勇敢,而其實她又何嘗不是幼稚。
後面經過母親反反覆覆的軟硬兼施,終於她還是和老師分了手,嫁於他人。婚後,她與丈夫李立維不是太幸福,她也時常懷念起老師康南。彷彿這是父母阻斷了她的真愛,是他丈夫的愛太過偏執。
但在我看來,在母親一直不斷給她洗腦的過程中,她動搖了,是她選擇了放棄,不再抗爭。母親有責任,而她也沒有起初的那份堅持了。
丈夫李立維婚後展現出不安全感,總是問她愛不愛自己,最後甚至有些瘋魔,以至不歡而散。是李立維太偏執了嘛?假設角色對調,換成是江雁容愛的多,李立維自視清高呢?敏感的江雁容恐怕會更加悲天憫人吧?沒有誰可以忍受自己的另一半心裏想着別人吧。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江雁容婚姻破裂後,找到了康南,但卻沒有相認。她想念他,以爲自己足夠執着。但見到佝僂的小老頭以後呢?她纔開始明白物是人非。
小說是虛構的,但是思想不是。江雁容經歷了婚姻之後,已然明白她跟老師永遠是不可能的,回去找到了,也是枉然。不是父母、丈夫、朋友,也不是羅亞文阻止了她,是她逐漸世俗的思想阻止了她。
江雁容顧影自憐,實際上,她同時傷害了父母,丈夫,更是傷害了康南。
《窗外》的讀書心得 篇3
這是一篇暴露年齡的書評。
我第一次讀《窗外》,大概是初中。那時候特別喜歡看言情小說,老媽怎麼罵也控制不了,偷偷摸摸的看,對愛情的憧憬是一箇理由,對家長的叛逆可能佔的比重更大。笑。老媽忍無可忍,對我說,看這些亂七八糟的小說還不如看瓊瑤的小說,文學性不說,最起碼沒有錯別字!~這大概是我爲數不多的聽媽媽話的時候。
初中的時候,我喜歡我們班的物理老師,他個子不高,長得有點小帥,有那麼點像李連杰,他抽菸,拿粉筆的手勢都像是拿煙。現在想來,那種喜歡,更多的可能是一種寄託吧,應該不是愛情。不過那時候,班裏的同學都知道我喜歡他。真是的十分純真的時代啊。我喜歡他的表現大概就是努力學習物理吧,總是希望能從他的嘴裏聽到誇獎我的話。不過,可能是嚴師的緣故,我物理考學年第一的時候,他都是在別的班級同學面前誇獎我,我從沒親耳聽到過,從沒有過。現在想來,真是遺憾的青春。
雖然當時以爲自己是偷偷地喜歡,現在想來,老師肯定是知道的。他心裏是怎麼想的呢?高興、困擾、習以爲常?!
這就是年少的愛戀,無聲無息,心裏開出一茬一茬的花兒!
看《窗外》的時候,特別羨慕這種轟轟烈烈的愛情,打心眼裏覺得愛情就應該是這樣,什麼年紀,什麼身份,都不是問題!甚至最後是不是在一起也無所謂!只要轟轟烈烈的愛過!
可是《窗外》是個悲劇,徹頭徹尾的悲劇。兩個人在愛情這首舞曲裏,節拍總是不同步。一箇人一往直前的時候,另一箇人在彷徨退縮;一箇人終於下定決心了,另一箇人又開始迷惘了。這是愛情,絕對是,但不是一箇好的愛情。好的愛情,讓人變得更好;壞的愛情,則讓人痛苦、消沉、甚至沉淪。康南,那麼好的人,最後卻變成了人們口中的怪物,這樣的愛情真的值得麼?
江太太這個人物特別的複雜,但她其實就是一箇普通的家長而已。她沒有錯,她只是以自己的心意操控着自己的女兒,她認爲她可以這兒做,她有這個權利。到如今,不也到處是這樣的家長麼?!不過,現在的孩子進步了。
就算沒有江太太這個人物,我覺得《窗外》這個故事,也將是一箇悲劇,這是人物性格決定的。只是可惜了康南!真的!我的淚,只爲康南而流!
《窗外》的讀書心得 篇4
瓊瑤的作品有很多,其中他的窗外是根據他自身的親身經歷而寫成的。瓊瑤阿姨的小說很受青少年的喜愛。作爲90後,他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甚至伴着我們的童年走過來。《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又見一簾幽夢》,這些作品都是我們記憶深處的寶貴財富。你說到我們的童年,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就是瓊瑤阿姨的《還珠格格》。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的作品依舊在我們的記憶深處,甚至對新一代青少年有着不同的影響。瓊瑤阿姨的作品,最大的魅力就在於他用細膩的筆觸寫出了人物之間的那些感情。
《窗外》瓊瑤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的一部小說,講述了女學生江雁容與男老師康南的愛情悲劇,也是一部關於初戀的經典之作。看這本小說的時候,感觸最深的就是他文章中所描寫的校園生活,看着看着,不禁讓自己也想到了自己的校園生活。收到老師,我們在一生中會遇到很多的老師,有的老師對我們很好,他會給我們帶來一生的影響,有的老師很差,他也會影響我們的很多方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高中的語文老師,她相當於是我的伯樂,發現了我這匹千里馬,她知道我的優點,她知道我應該做什麼,她發現了我的優勢,給我機會,讓我去施展自己的能力,不再埋沒自己的才華。感覺她就像我的親人一樣,時時刻刻關心着我,不僅是學習,並且是生活上,他給了我很多建議與啓示。
尤其在生活上。她的一些經歷告訴了我,一箇人的一生,要學會爲自己做選擇,隨着自己的心而走,而不是被現實所束縛。 我的語文老師,她是一位個子矮矮小小的婦女。雖然你看她個子小,但是她卻可能迸發出巨大的力量,她告訴我們,她剛開始考上的公務員,她上了一箇月的班,她發現了這個工作的無聊與枯燥。她放棄了公務員優厚的待遇,而選擇自己去學習,考取教師資格證,進入教師這個行業。當她進入教師這個行業的時候,她才明白自己內心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想要追求的是什麼?所以她就在這個崗位上堅持了十幾年,也十分滿足這個職業帶給她的快樂與成就。也許,再和她的那些同事比起來,她並沒有優厚的待遇,但是她內心是滿足的。正如他所說,人的一生要爲自己而活,不要被現實所束縛。
這部作品還談到初戀,初戀,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即使最後沒有走到一起,這一生最難忘的應該也是初戀,初戀,教會給一箇人,就是他以後在戀愛中,他如何去對待一箇人,她的戀愛觀等等,這就是初戀的重要性。 也許走進校園,你纔會發現,校園裏的情誼不止有愛情,師生情還有更多更多。
《窗外》的讀書心得 篇5
美好的愛情一直是個永恆的話題。有人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瓊瑤的小說,的確瓊瑤的小說風靡了幾代人。從早期的《窗外》到膾炙人口的《六個夢》以及紅遍大江南北的《還珠格格》都出自於她的筆下,在她的故事裏基本都是癡情的人兒,他們對愛情癡情、執着,爲了追求愛情可以拋棄世俗的偏見拋棄一切。這些個浪漫美好的愛情故事被我們傳頌,一首首耳熟能詳的主題歌曲一直被傳唱。
這本《窗外》是瓊瑤首部長篇愛情小說,據說也是描寫初戀最經典的作品之一,好像還是她的處女作。我一直對這本書比較好奇,卻總是無緣見識。所以當拿到這本書時,內心是不平靜的,想要一探究竟。
這是一箇講師生戀的故事。《窗外》是瓊瑤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的一部小說,講述了女學生江雁容與男老師康南的愛情悲劇,也是一部關於初戀的經典之作。女主角江雁容無疑是富有才情的,她說有窗子就有人,人生活在窗子裏面,她幻想着窗外的世界比窗子里美麗,作爲一箇高三的女生,江雁容未免太多愁善感了些,父母偏愛弟妹和學業的壓力,讓她漸漸地喘不過起來。同時,她又遇到了一箇同樣極富才情,感情充沛的語文老師康南,兩個人懸殊的年齡差距和地位的差別在當時不被理解,師生戀也爲他們各自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突然想起去年有部叫做《我心雀躍》的電影,故事內容像極了窗外故事的情節,可見這本書對初戀類電影的影響之深。
講真,在瓊瑤阿姨的溫暖筆下將這份少女情竇初開的情懷描述的讓人不禁浮想聯翩,瓊瑤樸實無華的文字似乎更能夠觸動我們內心深處最爲柔軟的部分,回憶起我們自己的青春和芳華,或許還能回想去自己的初戀。就像書中的江雁容一樣爲了心中掛念的人,每天看到他說句話都能開心很久。或許青春裏的愛情就應該這樣轟轟烈烈,不計後果。在這樣的故事中有你有我,我想這就是瓊瑤小說經久不衰的道理吧 !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