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工作心得(精選6篇)
醫護人員工作心得 篇1
抗“疫”英雄白衣戰士
在春節前後,武漢突然發生了一起重大“疫情”——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先是發生在武漢,然後,蔓延到了中國,蔓延到了晉城,蔓延到了我們的身邊,讓每個人都陷入了災難之中。隨着“疫情”的“到來”白衣戰士們也開始站在自己的崗位上,保護着人們的生命,雖然“疫情”在不斷加重,但是,他們依然沒有停下醫學的腳步,依然在努力不停的救治着被病毒感染的每一位病人。因爲病毒在不斷的傳染,白衣戰士們的不停救治,使他們已經極度疲勞。但是,他們的意志還在堅持,他們的意志還沒倒下。
隨着武漢市被感染的病人在不斷增加,但是,一箇個健康的病人是從白衣戰士手中辛苦的救出來的。他們犧牲自己保貴的時間,去救治被感染的病人,日夜操勞,每天的休息時間很少,只能休息二三個小時,而且還不是舒服的休息,而是穿着自己厚厚的不被傳染的工作服,戴着口罩和醫用眼鏡,日日夜夜的穿在自己的身上,休息時躺在木板上,靠在窗戶上,坐在椅子上,沒有被子。正因爲那不舒服的樣子,和病毒做鬥爭的堅強的意志力,每天辛勤的工作,纔有我們美好的生活,才使病人逐漸的健康。
他們堅強的意志,與病魔做鬥爭的勇氣,在前線敢於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一定要珍愛生命。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醫護人員工作心得 篇2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年輕幹部責無旁貸。__,部長在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要組織動員廣大黨員踐行初心使命、強化責任擔當,做到哪裏有疫情、有羣衆,哪裏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領導,哪裏就有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年輕幹部作爲黨員隊伍中的新鮮血液,要積極響應號召,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在抗“疫”一線接受考驗、經受鍛鍊,當好“護航員”“網格員”“服務員”,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要立足崗位,當好抗“疫”一線“護航員”。立足本職崗位,履職盡責,奮發作爲,建功立業是新時代年輕幹部承擔的歷史使命。廣大年輕幹部要切實增強全局觀念,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恪盡職守,及時成立抗擊疫情阻擊先鋒隊、黨員志願服務隊,設立黨員先鋒崗,嚴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絕不擅離職守、絕不臨陣退縮、絕不應付了事、絕不自行其是,在本職崗位上履職盡責、在管轄區域內護航羣衆健康、在疫情防控中擔當使命。
要勇擔責任,當好抗“疫”一線“網格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廣大年輕幹部要守好“一畝三分地”,以村(社區)爲單位,以網格爲基礎,採取全覆蓋、地毯式、拉網式等方式,逐戶逐家走訪,全面做好重點疫區返回人員排查和車輛登記工作。對排查出的重點關注人員,尤其是湖北、武漢等地走親訪友、旅遊等人員,要逐一建檔造冊,儘快弄清弄準相關人員數量,確保“村(居)不漏戶、戶不漏人”“不漏一車、不漏一人、不漏一項”,及時掌握疫情、及時制定措施、及時採取行動,確保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在構築疫情防線中守好一方陣地、維護一方穩定、確保一方平安。
要銘記初心,當好抗“疫”一線“服務員”。從“學校門”步入“機關門”,從學生跨入公務員行列,作爲一名年輕幹部首要任務就是當好人民羣衆的“服務員”。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廣大年輕幹部要把疫情防控作爲檢驗初心使命的“試金石”,積極發揮抗“疫”一線“服務員”作用,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通過電話瞭解、微信聯繫、羣衆反饋等形式,幫助隔離人員加油鼓勁、解惑釋疑、疏導心理、化解情緒,熱情周到地爲他們解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缺米、缺面、缺油、缺菜等實際生活困難。及時聯繫和配合醫務人員爲其測量體溫、詢問了解身體健康狀況,一旦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身體不適症狀,要第一時間護送其到指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醫護人員工作心得 篇3
護士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是指護士護理病人中的信息傳遞、交流和理解的過程,是護士做好心理護理的主要表現形式和手段,是完成護理任務的重要保證。但臨牀上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護士與患者之間的溝通非常有限,爲更好地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護患和諧,筆者就護患溝通失敗的原因作如下分析。?
1 護患失敗的原因?
1.1 觀念差異是護患溝通的障礙;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觀念認爲醫生是上級,護士只是被動執行醫囑進行操作,對護士沒有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指導的要求,致使護士缺乏與患者溝通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護士不願溝通或很勉強進行溝通,甚至怕引起衝突而採取不與患者溝通的消極態度。?
1.2 溝通信息的偏差;護士使用方言或較多的專業術語,往往使患者不易理解或產生概念上的誤解;在分析病情,評價治療效果時,過多使用“沒事”“肯定會”“不會”等不負責任或模棱兩可的話,容易造成患者誤解或斷章取義,從而影響溝通效果或根本無法溝通。還有護士在工作緊張、繁忙,工作量大時急於求成,與患者溝通時不注重方法,技巧、速度太快,給患者過大的信息量,超過患者的承受力,致使患者難以接受,再有溝通信息認識的差距也是造成護患溝通失敗的原因之一,如在進行住院評估時,問到病人的文化程度時,問:“你有文化嗎?”“你哪畢業的?”造成患者無法回答,影響溝通結果。?
1.3 對溝通時機掌握不適宜;護士與患者進行溝通時,不重視對方的想法和反應以及對此的理解程度,只考慮自己能夠完成工作,如入院宣教等;溝通內容與日常護理操作相分離,缺乏靈活機動性,甚至在患者病重或病痛不安,難以接受外來信息的情況下,不合時宜地自顧自地進行說話,從而達不到溝通的效果。?
1.4 護士自身知識不足或缺乏溝通技巧;個別護士本身對護理工作不感興趣,不能主動學習專業知識,且對專科護理知識缺乏全面深入的瞭解和掌握,當患者諮詢問題或對病情、治療等感到恐懼和焦慮時,護士不能得心應手地運用所學知識爲患者解惑釋疑,做好心理疏導和健康指導工作,也不能進行有效溝通。?
2 護患溝通的方法?
2.1 護士首先應在儀容儀表上給病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儀表整潔端莊,舉止得體語言動作表情上表現出對患者的友善同情和溫和如站立迎接,主動問候,使用尊稱,熱情接待和介紹,給病人的渴望以滿足,痛苦以安慰,恐懼以保護,處處體現慈愛、關懷和體貼,把握說話的語調、語氣、語速,使病人產生親近感,即提高病人接受治療護理的情緒,也爲今後的溝通,交流打下基礎。?
2.2 護士要瞭解不同病人的知識背景,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文化和職業,性別選擇談話內容與方法,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解釋疑難,多應用開放式談話方式,鼓勵病人陳述,並用點頭“嗯”表示接受或重複病人的陳述等方式鼓勵病人。對病人的提問不可急於回答,應先瞭解病人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或問題,以便獲得某些人有意義的資料。對一時不能解答的問題不可斷然拒絕,可請病人稍等,告知我一會來幫你解決或對不起,我幫你查一下等語言並付之行動。?
2.3 環境是保護患者康復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它直接影響着患者的情緒,護士與病人交流多在病房,且24小時觀察瞭解病人,關心他們的一事一物,故在完成護理工作時,時刻爲患者創造一箇清潔、安靜、舒適、安全的休養環境,在治療處置時時刻關注病人,瞭解其病情進展感受,及時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在評估病情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時間,環境對病人的病情、治療、預後方面的問題要有科學依據,不可主觀臆斷,根據病情變化及時修改醫囑,這樣可取得病人的信任,從而促進雙方的溝通且談話內容應通俗易懂。?
2.4 護理人員應加強自身業務知識和溝通技巧的學習,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用精湛嫺熟的護理技術使患者對護士產生依賴性和安全感。?
2.5 學會換位思考,由於雙方所處位置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所以患者對護理工作有意見時,護士要抱着理解對方的態度。與病人進行心理交換。儘量消除誤會,使病人從護士的語言上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對偶爾對護士出現的冒犯、敵意,不信任的語言要容忍,禁批評訓斥、善於對病人安慰鼓勵,體會對方的心理。護士也應學會角色轉換,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使病人心情愉快的接受治療。
總之,護患溝通是護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減少醫療糾紛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斷了解掌握病人的思想情感及心理需求,加強與病人的溝通協調,搞好護患關係,才能保證病人的身心健康。
醫護人員工作心得 篇4
護士的工作崗位神聖而崇高。身穿白大褂在崗履責,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夠做好方方面面的事務。不僅講究工作效率,更要講究工作質量,注重工作效果。我認爲,護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實真正做好卻又不是件易事。這項工作有其自身的職責和內在的標準,各位護士做起來因自己年齡大小、工作經驗、履責態度、個人性格等因素,雖然也能在工作職責和工作標準範圍內完成任務,但效率和質量卻是千差萬別,有的護士完成了硬件工作(如量體溫、打針、發藥等)之後,安心無事地歇之辦公室;有的護士做了硬件工作之後,又做了大量軟件工作(如給病員以更多的真、善、美的精神性東西)。“硬”有範圍有尺度,“軟”則沒有指令性的規約。那麼,護士在崗履行職責,怎樣能夠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創造性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達到最佳工作效果,讓病員安心、放心,並積極配合醫院治療?雖然沒有千篇一律的格式,但有規律可循。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引發了我對護士崗位意識的確立,對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促進作用問題的思考!
《責任意識》
責任心纔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工作上的“心”(責任心)到位,即捧着一顆心來,在上班時用心去做,不夾私心離班,這樣專“心”之致,才能做好護理工作。身爲年輕的護士,對剛接手的工作有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只要有這份心,相信自己定會早日勝任此項工作。如果缺乏責任心,無論是新護士,還是老護士,都不會做好護理工作的。事物有因果關係,即有因纔有果,護士工作也存在因果性的一面。工作是靠人做的,護士工作要達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最佳效果,必定要求護士本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有正確的意識指導自己去履行職責。有好的開端,纔會有好的結果。歪打正着的事是有,但不具有普遍性。護士工作切忌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之念,“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歪打是不會正着的。加強責任意識才是最佳出發點。當然,工作中也會有好心辦錯了事,這很正常,“對護士來說,護理工作有個業務水平、經驗多寡、病員配合、他事阻礙等,使之方法不得力,或者不到位。這些屬外在原因,是客觀造成的,非主觀所致,這種”錯“容易被防止和克服。如果不該出錯而因責任心不強出了錯,性質就變了,就不屬正常範圍,所以,責任意識對護士來說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必須自我內修、點滴養成這種意識。
醫護人員工作心得 篇5
萬里無雲的天氣,忙裏偷閒的瞥了眼窗外,收回目光的瞬間被一束向“我方”移動的火紅所吸引,再定睛仔細看了下貌似是我們科的病人,沒時間再進行思考的我又匆匆推着治療車去了病房。
等我再次回到值班室,就看見6牀小朋友的媽媽捧着一簇火紅的鮮花踱步到我前面,方纔想明白過來原來那團火紅就是她的,我就已被她挽着胳膊進了醫生辦公室,原來她是想表達她的感謝之情,看着她用不太標準,甚至生硬、語調搞笑的漢語表達着對我們兒科全體員工的感激時,我笑了,沒有任何因爲覺得滑稽而歡笑的成分,而是因爲她的理解、支持、感謝而欣慰。聽着她說:“謝謝你們,現在兒子生病了,能在這跟前住院,再不用往縣上跑了,喫飯、照顧不管幹什麼都方便不少,而且不管是醫生還是護士都很好、也體貼人,除了給娃娃們看病還想着法兒逗他們,讓他們高興,有些時候我們都很沒辦法,真是謝謝你們……”
我想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只要你真心、你誠意,那麼你用心付出的每一舉、每一措他們都是看在眼裏的、也會記在心裏。自兒科病房成立以來像這樣的感謝我們接受了很多次,我相信還有更多的病人將這份感謝放在了心中,將我們每一次微不足道的付出都記在心中,然後認可我們、支持我們的工作。
“讓患兒得到家的溫暖”是我們兒科全體醫護人員的座右銘,也是我們一直堅持在做的行動,於成立不久的兒科而言,患兒家長的信任、支持和感激就是健康茁壯成長的沃土,尤其那鮮活的讚譽更讓我們鬥志昂揚。
醫護人員工作心得 篇6
在銀行工作也已經有了x年了,今年的工作也已經完成一大半了,隨着時間的流逝自己的工作也在一點一點的完成,在銀行工作是一件非常舒適和謹慎的工作,我也在自己的工作過程當中,在一點一點的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和工作能力,上半年的時間和工作也都已經過去了,伴隨着上半年的過去後的就是下半年的時間和工作的來臨,在下半年的工作當中,我也會繼續努力加油的,認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保證自己的工作可以順利的開展,出色的完成。
上半年的工作相對而言是比較輕鬆的,儘管銀行的工作非常的繁瑣和複雜,但是我依舊可以在自己的工作當中,在開展工作的時候足夠的謹慎和細緻,認真的完成工作,保證自己所處理的問題和工作都是非常的順利和完美的,經過上半年的工作,我也認識到了很多的東西,也有很多的體會。在這半年的工作當中,我也在一點一旦的完善自己,儘管自己當中也出現了一些的錯誤,我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當中,我都還有很多的地方需要自己去認真的彌補和完善的,但是自己在出現問題的時候都會第一時間將自己的錯誤改正,彌補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缺陷,保證自己的工作能夠在自己的手下完成的非常的順利。
總之,上半年的工作還算是出色,也沒有出現過任何的錯誤,更是沒有出現任何自己的原因導致的工作上的失誤,或是因爲自己在工作上的’錯誤做法導致銀行遭受到損失,但是現在回想起來自己這六個月的工作,其中有一段時間,自己在工作當中的狀態也不是非常的穩定,常常會出現分神和不在狀態的時候,那段時間自己也感到非常的迷茫,不知道自己還要不要在這個行業這個工作崗位繼續下去,所以很多的時候,自己都感覺在工作的過程當中沒有任何的鬥志,我剛進入到銀行開始認真的工作的那種拼搏的力量也不復存在了,但是我很幸運的是自己遇到了一羣很好的同事和領導,一點一點的點醒我、激勵我、鼓舞我,讓我重新對自己的事業和工作有了念頭,也幫助我重新的愛上了自己的這份工作,對工作和銀行都充滿了熱愛。
半年的時間並不算很長,但是卻是自己在銀行工作的所有時間裏,最珍貴的一段時間,在之後的半年,乃至自己之後的所有的時間裏,我都會認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對工作保持絕對的熱愛,朝着自己所期待的樣子去努力。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