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師德師風心得體會(通用3篇)

大學生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1

  這不是我一時興起想說的話,而是此次師德學習之後的強烈的感受,這樣的心得體會,不單單是因爲此次的學習,而是本人整個教育生涯的感觸,因爲這次的學習,一股腦地說出來了。從很早以前,本人就意識到,作爲一箇教書育人的老師。

  其實充其量就是這些學生們人生之初的一箇園丁,給他們澆澆水、施施肥、修剪修剪枝葉,能做的真的不是很多,不過要說對學生們影響很大的,還是我們這些老師自己的爲人處世,如果我們都是一羣有師德的老師,那我們影響下的孩子,長大了也會有我們的影子,會是一箇正直善良的人,反之亦然。

  如果培養我們這些老師的師德呢?我以爲還是得加強我們自身的修養。

  “修養”二字,寫起來雖然容易,但做起來實則很難,很難。在生活中,不管是我們這些做老師的,還是其他不是做老師的人,難免都會因爲一些自己的私己私利而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錯誤,甚至還不能稱爲錯誤,是人性之本能吧!然而,當這些私心雜念出現之時,我們這些做老師的,就得用“老師”這個頭銜來約束我們自己,來加強我們自身的“修養”了。

  愛人是根本,耐心恆心同等重要。這幾個字真是寫起來再容易不過了,然而我們做起來卻得捫心自問。愛,是教育事業的頭等要事。一箇老師,如果沒有愛,沒有愛人的能力,沒有一顆活潑潑的愛心,那麼這個老師又如何把自己的學生教育成一羣有愛的人呢?

  這些學生長大了一定要用愛去面對這個世界,用愛去過好自己的人生,如果因爲老師的影響,這個孩子沒有愛呢?這是一件極其可怕的事情,也是一件我常常用來在職業道德上約束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成爲一箇有愛的人,帶出來的學生纔有可能有愛。

  耐心和恆心也是一樣的,用不着的時候,不覺得這兩點多重要,真到學生需要用到的時候,學生一定會回想起自己過去的老師缺乏這兩點的。

大學生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2

  師德是一箇教師的靈魂,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更是每一位教師的立身之本。我校本次思想紀律作風整頓活動的主要目標是通過作風整頓,使全校教職員工愛崗敬業意識增強,組織紀律更加嚴明,教育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使學校各項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作爲一名普通初中教師,在本次作風整頓中通過認真反思自已思想和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自查自糾,對照檢查。

  一、存在問題

  1、缺乏依法執教意識。作爲一名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對於個別經常違反校規校紀,屢教不改的學生,總是心躁氣急,大聲訓斥,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他們,最終使師生關係形成僵化對立局面。經過認真反思,我深刻地認識到這是一種嚴重傷害學生自尊的表現。這樣不僅損害了人民教師作爲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輝形象,而且嚴重違犯了依法執教的職業要求。

  2、關心學生不夠到位。因爲受身爲男性教師的身份侷限,性格缺乏細心和耐心,對學生要求過於嚴格。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往往採取宏觀管理,對於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常常不注重細節,考慮不到特殊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和貧困生的具體困難,因而讓部分學生感受不到老師的溫情和關愛,更是難以做到嚴慈相濟,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

  3、終身學習理念不強。對於終身學習理解不夠深刻,在平時的教學中,滿足於自己的現狀,缺乏強烈的求知慾望。總覺得自已懷揣本科學歷,從教十多年,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足以勝任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因而不善於鑽研業務,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累積新鮮的語文知識,虛心向同行取經、交流,做事保守,甚至不懂的問題不敢低頭想別人請教,業務水平提高緩慢。

  4、開拓創新精神欠佳。在語文教學中,備課不下功夫,簡單地把備教案等同於抄教案,教案只用於應付學校檢查,上課時常信口開河,離題萬里,或者照本宣科,只向學生傳授陳舊僵化的死知識,甚至忽視了學生創新意識的滲透,創新能力的培養,嚴重違背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原因分析

  1、缺乏對教育法律法規的深入學習,尤其對《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耒陽市教師“十不準”》等法規和文件的深入學習和深刻理解,因而陷入固步自封甚至違背依法執教的地步。

  2、對崇高的教育事業和高尚的教師職業認識不深,缺乏熱情,總覺得現在教師工資和其他行業比起來少的可憐,人家作息是朝九晚五,教師作息卻是朝六晚九,心理失衡,總認爲工作對得起良心就行了,何況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沒良心的“白眼狼”,上街遇見老師連話都不問,缺少對老師的起碼尊重,所以時常認爲對學生關心那麼多對幹什麼。

  3、一方面對終身學習認識不透徹,總覺得當前體制下,即便是活到老,學到老,知識再多,能力再強,老爸不是李剛,你家不是銀行,也是白搭。另一方面是教師工作繁重,時間緊張,精力不足,況且對繼續深造經濟負擔難以承受,真可謂“有想法,沒辦法”,甚至爲現實中“購買兩本書還是扛回一袋米”的問題難以抉擇,無可奈何。

  三、改善措施

  通過思想作風整頓,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思想的落後和淺薄,視野的狹窄與庸俗,知識的陳舊與膚淺。我決定,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一定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努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深入學習領悟教育法律法規和各種重要文件的精神實質,認真貫徹依法執教。在管理學生中,堅決做到爲人師表,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看待,從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關心每一位學生。深入鑽研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不惜金錢,犧牲休息時間把終身學習當終身大事來對待,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教學藝術。

  一、初中教師師德反思

  國家要強就必須要有強的接班人,要培養高質量、高規格的人才,就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教師的師德,教師的師德決定了教師的素質,教師的素質又決定了教育的質量。因此,加強師德建設工作是時代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隊伍建設的總樞紐,也是搞好教育戰線行風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成敗與否的關鍵。

  1.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古往今來,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遷,教師的基本的職業道德本質上沒變.工作是瑣碎平凡的,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穫。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應當能守得住自己的陣地。

  2.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

  幹一行愛一行,教師要熱愛學生,瞭解學生,循循善誘,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世風日下的當今,想要守住自己的底線並不是易事,而能抵制住誘惑並不足夠還要願意付出。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

  爲了所謂的私已利益對學生粗暴強管的方法是目光短淺且事半功倍的事,人與人只有有了關愛和平等,纔可能進行其它的情感上的溝通,而能做到這些需要我們教師首先能愛上自己的職業,才能爲其奉獻自己的愛心。

  3.更新觀念、努力創新是師德的新發展

  傳統意義的傳道、授業、解惑是對爲師者業務職能的概括,今天教師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從“傳道”者轉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從“解惑”者轉向發現問題的啓發人,從“授業”者轉向解決問題的參與人。

  要讓學生從分數的奴隸變爲學習的主人。要從以“教”爲出發點轉變爲以學生的“學”爲出發點,教爲學服務,教不是統治學生學、代替學生學,而是啓發學生學、引導學生學。課堂要成爲學生學習的用武之地,成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發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薰陶的場所。教師應是教練員,不是運動員,要讓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去學習、去實踐。

  二、轉變教育理念,實施差異教育

  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以剝奪學生個性爲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最不可取,所以即使競爭也要講良性競爭,而不能不擇手段。

  三、以身作則、爲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爲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爲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爲重要。學高爲師,德高爲範。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爲習慣的養成。教師要模範履行師德規範,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響學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從而成爲一箇有公民意識的人,一箇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箇真善美的人。高尚的師德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子曰:“其身正,不令而從。”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於言教。這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爲人師表”,首先就要特別強調教師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要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爲學生做出表率。教師要成爲追求真才實學的榜樣。教師不能滿足於先學於學生,而且要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具有勇於創新、不斷進取的精神,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形勢的快速發展,高科技的突飛猛進,讓人感覺到一停止學習,就會落伍。當今的時代,人們只有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才能獲得生

  存的社會位置。教師不但要保持自身一種勤奮學習的能力,還要把這種學習能力無私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四、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昇華

  在科學和技術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經常處於學習狀態,人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後於實踐的要求。所以,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幹、邊幹邊學、終身學習、不斷進取”的觀念。

  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素質,師德爲本。我要努力成爲“政治堅定、思想過硬、知識淵博、品格高尚、精於教育、善於育人”的好教師。

大學生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3

  作爲一名教師,師德師風是我們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而且在實踐中,它是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我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深深地認識到了師德師風的重要性,同時也有一些體會和感悟,現在分享給大家。

  首先,作爲一名教師,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教育理唸的清醒和正確。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業,其目的不僅是爲了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爲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未來的發展潛力。因此,我們不能僅僅追求學生的成績,更不能將教育作爲一種賺錢的手段。我們應該始終保持對學生的熱愛和關注,耐心傾聽他們的需求和問題,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

  其次,我們要時刻保持良好的職業操守。作爲一名教師,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要體現出高尚的師德師風。我們要始終保持教學的專業性和嚴謹性,嚴格遵守教學紀律和規範,堅持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同時,我們也要保持良好的個人形象和品德修養,時刻爲學生樹立正面的榜樣和引導。

  最後,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教育是一箇不斷進步和創新的行業,作爲教師,我們必須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不斷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總之,師德師風是教師最基本的準則和標準,它關係到教育事業的前途和發展。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時刻保持警醒和謙虛,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和能力,全心全意爲學生服務,爲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