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暑期新教育培訓心得體會(通用3篇)
教師暑期新教育培訓心得體會 篇1
今年暑假8月26日,我參加漢濱區教研室組織的新教育培訓,這次培訓的內容包括:以專業的情懷做老師、讓每個孩子都擁有一生有用的好習慣—新教育實驗的每月一事、構建“學成導航”教學範式爲提高教學有效性奠基、打造課堂文化設施人文教育。在培訓學習過程中,我認真地觀看和聆聽了每個專家對教育教學的精闢見解所作的講座,認真做好筆記。回來又自主學習,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讓我又一次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行爲進行了反思,這讓我在教學方面又有了新的體會和收穫。
讓我最受感動的是李兵老師講的讓每個孩子都擁有一生有用的好習慣。李兵講到新教育實驗是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爲起點,以十大行動爲途徑,以幫助教師和學生過完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的十大行動包括:聆聽窗外聲音、師生共寫隨筆、營造書香校園、培養卓越口才、構築理想課堂、創建數碼校園、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師、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使我眼睛一亮。帶給我的更多是憧憬,是信心,是思考……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過一種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作爲一名教師,不爲學生爲誰?在此理念下,我們要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無聞地奉獻。新教育實驗認爲教育是爲了一切的人,爲了人的一切。教育就是爲了學生,爲了學生的發展。創建和諧社會是眼下人們說得最多一箇詞,創建和諧社會,教育應發揮怎樣的功能?教育要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教育生活。只有這樣纔是真正的教育,只有這樣纔是和諧社會的教育。
新教育的十大行動中“營造書香校園”讓我感受頗深:一箇不讀書的教師,窮其終生,也只能一箇教書匠;而有着一定文化底蘊的教師,教學時間未必太久,年齡不一定多大,卻能夠脫穎而出。由此可見:我們教師應該多讀書,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爲一箇知識淵博的人。學生學習知識、學習生活的主要陣地是課堂。課堂生活的質量直接關係着學生生活的質量和學校教育的成敗。因此,構建理想課堂應該是所有學校共同的、永恆的追求。
通過這次學習,我認爲今後要加大教師的專業閱讀、寫好教學隨筆、教育隨筆,在學習中提高、在工作中提高、在反思中提高,這樣,我們的教育纔會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
教師暑期新教育培訓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我們數學組進行了,關於暑假八月十八日新教育的培訓的心得體會交流。其中我們組上的成員都積極的進行了討論。學習海門的課堂實際以後,我們覺得我們在教學上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很多!
在這次活動中,我親眼目睹,親耳聆聽,親身感受,收穫了曾未有過的豐盈和充實: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不斷的更新,我的視野得到極大的開拓,我的內心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聽海門教師學習之前,我感覺新教育的確不錯,可以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可以使學校提升教育品質;可以使學校成爲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可以使學校成爲“新教育共同體”的“精神家園”和共同成長的“理想村落”,真好!可是內心深處卻又感覺新教育離自己很遙遠,高不可及,不過是頻頻出現在書本上和報道中的名詞而已,跟自己好像沒有多大的聯繫,但是經過這幾天不斷地學習(聆聽報告和觀摩課堂教學),我的認識有了很大的轉變,原本那些既專業又深奧的文字也彷彿都有了靈性,一下子變得親切、生動、豐盈起來。於是我對“讀千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忽然間,如醍醐灌頂,新教育原來是如此精彩,如此充滿魅力,足以讓你不顧一切愛上她,矢志不渝追隨她。這就是你啊,新教育!
儘管經過八個多小時酷熱中的聽課,我卻沒有想象中的疲勞,因爲我已經與我日思夜想的“新教育”見面了,心中滿是歡喜,期盼儘快看到那個全新的世界——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會讓我感到耳目爲之一新,精神爲之一振,心靈爲之一顫的,去真切體會做教師的那種美妙感覺,走近自己爲之不斷追尋的教育生活,想到這裏,我心中積鬱已久的苦悶消失了,我看到了前方的光明,明確了行進的方向,眼前頓時豁然開朗起來。
教師暑期新教育培訓心得體會 篇3
以前對新教育的理解是淺層次的,片面的認爲是朱永新教授創立的符閤中國特色和國情的素質教育,通過李鎮西博士對“新教育”近三個小時的深入解讀,我瞬間如醍醐灌頂,頓悟了許多。
一、理解了新教育的精髓。新教育並非橫空出世,它是教育的“歸真返璞”和“與時俱進”。李鎮西博士有一段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裏。他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我的理解是新教育中的“新”是把已有的好的教育理念和當下的教育背景結合後的融匯與貫通,更是繼承、發展和創新。作爲一線教師要深入學習新教育理論,並把理論運用到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如:用心爲孩子們營造一箇溫馨有愛的教室,和孩子們一起開啓一天中美好的晨讀時光,和孩子們一起寫下成長的話語,引導孩子們熱愛生活、關注社會等。某天,等孩子們長大了,留在他們的記憶裏不只有作業和考試,還有一段有詩、有書、有畫、有夢想的溫馨回憶。同時,教師自己也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理解了“教師”一詞的真正含義。回顧十幾年的教書生活,圈子的固化讓我變成了活脫脫的一箇教書匠,忙碌的工作讓我漸漸忘卻了成長。李鎮西博士風趣幽默的話語,真切感人的教書育人場景,深深打動了我,聆聽了李老師的教書育人故事,發現之前我所做的只是一箇教書匠做的事,和真正意義上的教師有差距。李老師說:“新教育最大的價值就是人的價值。”他是一箇真正有孩童視角的,站在孩子立場上去思考問題的好老師,不僅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纔有今天的桃李滿天下,我想他是幸福的。最近,深入學習了新教育理論後,我重新給自己定位,在以後的教育生活中,要做一箇蹲下身子去認真傾聽孩子心聲的老師,真正把孩子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努力做一箇真正意義上的好老師。
三、教育理想被喚醒。回想十幾年前,我也是一名懷揣教育理想的追夢人。歲月的打磨和教育環境的日新月異讓我漸漸發現理想被一點點的磨滅,有時好像迷失了前進方向的尋路人。爲此我常常苦惱不已,偶爾也想發個牢騷。近距離走進李老師的教育生活,認真聆聽他的教育智慧,我如夢初醒。他說:“教師要尋找職業的幸福,努力追求心靈自由。”此刻,我的教育理想重新被喚醒了。李老師的經歷讓我重新去審視自己,一箇教師要想成長,任何時候都不能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甚至找各種藉口阻止自我成長。在煩躁浮華的社會里,讓自己靜下來,把教書育人當成自己的愛好。有人說:“當下的教師有何幸福感可言?”著名作家畢淑敏說:“幸福是需要提醒的。”同樣,作爲教師要學會尋找職業的幸福,更要學會享受職業的幸福。如:在最美的人間四月天,帶領可愛的孩子們到郊外認識大自然,擁抱大自然。看着一張張天真爛漫的笑臉,我們也彷彿回到了久違的童年,這難道不是教師獨有的職業幸福嗎?遇到調皮搗蛋的孩子,靜下心來聆聽孩子們的心聲,學會接納和包容孩子們的一次次小錯誤。用母性的光輝去溫暖孩子,這也是教師獨有的幸福。教師的職業幸福無處不在,需要我們用心去尋找、去發現。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