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工作示範崗經驗交流材料

  首先感謝機關黨工委給我們大家提供了這麼一箇非常好的相互學習和交流的機會。

  我來自人事局,在人才服務中心工作。能夠被評爲區機關工作示範崗,我感到很榮幸,同時也感到不安、責任與壓力。榮幸的是自己一年來的工作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肯定;不安的是我覺得自己還有不少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壓力在於被評爲示範崗後覺得應在工作中有更高的標準來要求和約束自己,更加關注周圍的領導和同事身上衆多的優點、長處、閃光點,以便於我學習、借鑑、提高;責任是在於有義務進一步做好本職工作,無愧於這一稱號。

  機關黨工委要求撰寫先進事蹟,實事求是地說,我感到很難寫,考慮了幾天也無從下筆,一方面是因爲自己的文筆水平很一般,總結、歸納、提煉能力不強,另一方面感到自己並沒有什麼值得寫的“先進事蹟”。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機關工作人員,僅此而已。做好自己的份內事,份內工作、盡到職責,問心無愧,這就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前不久聽到我的一位老領導在一次禮儀致詞時諄諄告誡自己的子女:善待自己,善待別人,聽了以後覺得很有道理。如果能真正做到善待自己、善待別人,就能學會換位思考,爲他人着想,爲他人服務,就會做好工作,在平凡的日子裏體會到工作、生活和生命的意義。

  近年來,我在人才需求調查、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高層次人才引進、人才供求信息公益性平臺建設等方面儘自己的努力開展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得到了局領導和上級人事部門的肯定,我負責的人才服務中心也在今年4月份被評爲江蘇省人事系統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下面我從五個方面向大家彙報近年來所做的一些主要工作和體會。

  一、開拓創新。傳統的人事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已不再適應信息社會高效、快捷的發展需要,提高人事信息工作水平,是人才人事服務部門的重要工作,也是企事業單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大中專畢業生對政府部門提高服務質量、簡化辦公流程、提高辦事效率的要求。針對我區缺乏有形人才市場的客觀現實,初我主動向局領導提出建立人才網,化有形爲無形。爲此我與職稱科負責同志積極謀劃,不辭勞累,多次赴外地學習取經,博採衆長,反覆研究網站架構與版面設計,共同創建了無錫人才網。網站以公益性爲宗旨,把服務放在首位,立足於幫助企業選好人才,幫助畢業生就業,用專業性服務做好企業與人才的對接,促進了我區緊缺人才的引進與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動,進一步密切了與廣大企事業單位、社會公衆的聯繫。網站開通一年以來,爲保證網站的正常運行,我定期不定期走訪了全區1042家規模企業,及時收集用人需求,爲全區256家骨幹企業發佈了1530個招聘崗位,爲427名專業技術人才和畢業生推薦了就業崗位,日均瀏覽量1200人次,累計瀏覽量45萬人次。人才網已成爲我區企事業單位、大中專畢業生找人才、找工作、評職稱的重要信息平臺,提升了人事部門信息化服務的水平,充分發揮了政府人才服務機構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主渠道和橋樑紐帶作用。

  二、優質服務。作爲窗口單位的負責人,我注重團結和帶領科室全體人員在營造“服務更優、效率更高、態度更好、形象更佳”上下功夫,不斷強化公僕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牢固樹立法治意識,發揮了一箇基層黨員幹部應有的作用。我市某區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對外地高校大專生人爲設置了就業門檻,致使這些畢業生一年之內無法落戶,也無法辦理社保手續,結果被二十名學生聯名投訴,給這個單位的整體形象帶來了負面影響。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們對於我區企業單位緊缺的工科類技能型外地大專生不設置任何條件和門檻,只要用人單位經過考察面試同意接收,我們主管部門一律開闢綠色通道,隨到隨辦,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被區團委授予“青年文明號”窗口單位。

3頁,當前第1123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