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的概念教育學心得體會(通用3篇)
幼小銜接的概念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1
簡而言之,爲了能讓孩子們順利度過幼小銜接這個關鍵階段,迅速適應小學生活。我認爲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前做好準備:
一、幼兒園方面:
(1)逐步培養孩子們的任務意識。進入大大班以來,幼兒園老師會佈置一些家庭作業。這樣,孩子步入小學後,不會感覺學習負擔較重,會讓孩子們從思想上提前接受作業的準備;
(2)爲了使孩子能更好的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幼兒園大大班集體活動時間稍微有所延長,在集體活動時間裏引導孩子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讓孩子在心理上對時間概念有所準備。
二、家長方面:
(1)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孩子開始上學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沒有必要過度緊張。作爲家長,應該幫孩子調整作息時間、學習和生活習慣,要創造環境讓孩子認識到,上學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
(2)以身作則,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榜樣!榜樣!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別人以任何東西”;也就是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爲家長,我們一定要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以起到以身作則的示範作用;
三、孩子方面:
(1)知識準備,在步入小學階段之前,孩子們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會寫自己的名字;開發語言潛力;具備初步的數理邏輯能力。謝校長特別強調家長不必在兒童入學前就讓他們學習大量的知識,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比如可以不失時機、不拘形式地向孩子灌輸學校的種種事情,如“學校裏有許多小朋友”、“學校裏有好多老師和好多書,他們將教你好多有用的東西”
(2)習慣養成,培養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學與幼兒園在環境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幼兒園階段,老師會時刻關注寶貝們的喫飯、睡覺等生活方面,相反在小學階段,更多的是依靠孩子們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爲了使孩子們逐步適應學習生活,我們應該提前多多培養準小學生的自我服務能力,比如管理自己的學習用品,整理書包,自己安排課間的時間(喝水、入廁、遊戲等)。在培養這類自我管理的能力時,家長應注意及時配合幼兒園在家裏進行培養和加強。
總而言之,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他們成長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箇重大轉折。那麼如何讓幼兒愉快地進入小學,自信獨立地面對小學生活,進入小學後能夠儘快適應一年級的學習,需要家長、幼兒園和小學需要共同努力。通過今天的幼小銜接會議,相信我們一定會有了更新的認識,讓迷茫的家長會找到了更加清晰明瞭的方向,陪伴孩子們順利度過幼小銜接這一段特殊的時期。
幼小銜接的概念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2
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五個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主題是“幼小協同科學銜接”。爲深入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導家長爲幼兒做好生活常規、學習品質、社會交往等方面的入學準備,宣傳提前學習、片面準備的危害,緩解家長“跟不上”的擔憂,我園按照縣學前教育科的要求,於5月19日向全體家長髮放了《寧陽縣20_年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宣傳材料》。
此次縣學前教育宣傳月材料圍繞宣傳月的主題,從教育性質、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方面介紹了幼兒園和小學的不同。強調了幼小銜接的必要性,同時提供瞭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幼升小”的“斷奶期”的具體做法,最後請家長、幼兒園要共同努力,重視幼小銜接,要做到“孩子就是孩子;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長的力量;積極的態度會幫助我們,也會幫助孩子們;適應是一箇過程,要允許孩子入學有個適應過程”。
我園將以此次發放宣傳材料爲契機,圍繞宣傳活動的主題,通過家長會、家長園地、致家長的一封信等爲家長提供一些幼小銜接的注意事項、策略、方法等。在園內可通過主題教育活動幫助幼兒認識文具、整理小書包,同時組織幼兒參觀小學,舉行幼兒園、小學聯誼活動,激發幼兒上小學的願望。相信我們的愛心接力會讓孩子們從各方面做好準備,順利適應小學生活。
幼小銜接的概念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3
每個小朋友都有着自己的優點,也有着自己的缺點,但是我們不能因爲別人的缺點,就去否定他人的優點,更不能以此爲樂,取笑別人。星星是我們班新轉來的小朋友,星星平時有點慢吞吞的,經常需要老師多次的提醒,班裏的孩子也慢慢地覺得星星真的好慢啊!一天上午孩子們在喫中飯,一箇小朋友走過來悄悄跟我說:“樂樂在叫星星’笨蛋’”,我聽到後非常生氣,我立刻請樂樂站起來,我問樂樂:“你剛纔說了什麼?”樂樂一臉茫然地說:“沒說什麼啊!”聽到這裏我更加生氣了,我說:“你叫星星什麼?”樂樂低下了頭沒說話。
孩子們都喫完飯,我請孩子們坐下來,我們一起談論了樂樂犯的錯。我說:“今天我聽到了一箇不是很好聽的話”孩子們都問:“是什麼?”我說:“不太好聽的話,張老師不想讓你們聽到”我問樂樂:“你爲什麼這麼說星星?”樂樂說:“我覺得他真的有點笨”我說:“你覺得他哪裏笨了?”樂樂說:“我也不知道”我說:“星星一點都不笨,星星學的本領只是有點慢,而且星星認識很多的字你認識嗎?”樂樂說:“我只認識一點點。”我說:“那你比星星認識的字少我能說你笨嗎?”樂樂說:“不能”我說:“既然這樣,那你知道自己哪裏錯了嗎?”樂樂說:“我不應該說星星是笨蛋,對不起星星!”我跟所有的孩子說:“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有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和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當我做的不好的時候別人說我是笨蛋,你覺得心情怎麼樣?”小朋友們說:“我覺得不好”我說:“對的,我們都沒有權利去叫別人笨蛋。老師也沒有權利,老師也不會叫你們笨蛋,因爲我覺得這樣做是錯誤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能幹的地方,也有不擅長的地方。不管是老師還是孩子都要學會等待,學會理解,教育孩子不正像牽着蝸牛去散步嗎?在這個艱難跋涉的學習和成長的道路上,孩子要付出艱苦的努力,要經受無數次的錯誤,挫折和失敗,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他們正處於身心發展時期,是非觀念淡薄,自我控制能力較弱,良好的道德品質正在形成,缺乏恆心和意志力,缺乏喫苦精神,這要求我們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遵循孩子身心發展和認知規律,因才施教,尊重個體差異,尊重孩子精神面貌的缺點,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濃厚興趣和做事的積極性,把握表揚的藝術,讓孩子隨時體驗成功的喜悅,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小事做起,重視量的積累,逐步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培養孩子獨立性和生活能力,“不怕慢,只怕站”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善於思考,敢於質疑,持之以恆,勇於探索的良好學習習慣。
牽着慢慢的蝸牛去散步是很累的一件事情,但是誰沒有慢過呢?試着去認識蝸牛的優點,慢慢陪着蝸牛一起走,欣賞沿途的風景不是更好的一件事情嗎?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