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活着讀書感想(通用7篇)

初中生活着讀書感想 篇1

  這篇讀後感是我兩年前寫的,而《活着》這本書是四年以前看的。記得當時先是看了張藝謀拍的《活着》這部電影,眼淚也從頭流到尾。後來又看了餘華寫的《活着》這本書,心一直是在抽涕中收縮。不經意又看到了兩年前我寫的這篇讀後感,覺得有發佈在網絡日誌上的需要了。每次接觸《活着》都會有更加深刻的感悟。《活着》作爲一部電影,張藝謀是成功的:《活着》作爲一部小說,餘華是成功的!

  兩年以前讀了餘華的小說《活着》,不知怎的,今天才寫下了讀這部小說的讀後感!可能是因爲小說的感人,也可能是因爲自從讀了《活着》以來,到今天它才讓我從小說中醒過來,從讀了小說以後的窒息中緩過來,讓我直到今天才能平靜的,一如以前沒有看過這部小說一樣平靜的去呼吸!

  《活着》是一部無法用言語去表達,用語句去記錄讀後感的感人小說!該小說講述了一位名叫福貴的主人公的人生經歷和命運!小說是樸實的,感人的!它給我帶來的影響是深刻的!記得當時讀這部小說時是在深夜,我曾用一箇通宵的時間讀完了它!深夜讀書總是很好,旁人都在熟睡之中,是那麼的安靜,安靜得我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安靜得自己彷彿成了小說的作者,正坐在福貴的身邊,聽他講述他自己的故事!小說的畫面就在我的面前,畫面只有我和他,我是那樣安靜地聽着,聽着他繼續講下去。我的心也隨着福貴的講述,有着一種和主人翁同呼吸,同命運的默契!故事是那麼的感人肺腑,使我的心隨着福貴的講述,越來越緊張,越來越難過。可以說我是含着淚聽他講完他的故事的!

  《活着》這部小說的詞藻並不華麗,語言也不優美,對人物的心理和外貌描寫並不細膩,但就是因爲這些,該小說是那麼的樸實,因爲它的樸實,使你不得不爲作者對小說的選材,對人與人之間親情,對人的命運和中國近現代歷史對人命運的主宰和影響等等,有一種抽心的痛!看這部小說時,我能聽到我的心在動,看完這部小說後,我能感覺到我的心在痛!對我個人的影響從我看完這本書到現在一直都沒有減退,更沒有消失過!一部小說用平實的語言去表達作者的感受往往比用華麗的語言去表達更難,但這部小說的作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一箇農民坐在田埂邊,用農民特有的樸實向作者講一箇故事,而作者用轉述的手法把這個故事告訴我!我是那麼認真,那麼專注地聽着,彷彿也成爲了福貴家的一員,只是幸運的一員而已,因爲我還活着,還在思索着,我不清楚在思索什麼,也許是因爲我不知道自己在思索什麼,所以就一直這樣的思索下去吧!

  看完《活着》後,並沒有去譴責,控訴這個社會,因爲我已經沒有力氣了,更多的是對福貴的尊敬和仰慕,社會顯得是如此的渺小,主人公是如此的高大!曾經看過海明威寫的《老人與海》,當時這部小說給我的感觸已經很大了,但當閱讀了《活着》以後,那種原本對《老人與海》的感觸卻蕩然無存,轉而爲之的是對《活着》的痛楚,痛得是那麼的深,那麼的愜。我驚歎的是主人公如此強大的生命力,這裏的生命力不是指主人公在沙漠或雪地那樣惡劣的環境中,能夠堅強地活了下來,這裏的生命力是指主人公在失去了全家以後,依然這樣地活下來,活得這樣的樂觀。有時精神上的生命力頑強比物質上的更可貴,更艱難!福貴不是不愛他的家人,他太愛了,因爲他們,他一直這樣地活着。家人一箇一箇在他的身邊慘死,他痛苦過,哭泣過,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放棄繼續活下去的勇氣!或許這就是爲什麼這部小說叫《活着》的原因吧!

  主人公的家人都死了,他依然活着。他買了一頭老牛,也叫福貴。福貴同人性,福貴爲福貴耕地,福貴給福貴講他以前的故事,福貴和福貴一樣的老,但他們一直這樣的活着!我彷彿在深夜看見,福貴和福貴漸漸的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方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而漆黑的深夜象風一樣飄蕩,老人唱到: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我知道黑夜正在轉瞬即逝,黎明從天而降了!或許這就是命運的所在吧!

初中生活着讀書感想 篇2

  在這四角的天空下,無數命運的碎片相互碰撞,相互交錯。在歷史的歲月中,無數的人如塵埃般被風暴湮滅,只是,仍有人在活着,活着,在命運的縫隙中前行。只因爲有美好讓他們珍惜,有記憶讓他們懷念。

  福貴,他從富貴走向貧窮,他從虛幻的世界走入現實,家破人亡,沒有了支柱的家土崩瓦解,而他,也被抓去不知蹤跡。或許這只是一箇平凡的開始,但在遙遠的地區躲避槍林彈雨的他,是否會想到,有一箇人,在每時每刻地思念他。

  家珍,這個一直默默關懷福貴的妻子,這個與他命運息息相連的女人,同樣有着堅強與執着。她一直在等待,等待丈夫回頭的那一刻,等待與丈夫共同前行的那一天,等待着他們共同活着,走向命運的歸宿。似那天空中無數流星劃過,重重撞在黑暗中掙扎的社會。無數的火光從歷史的扉頁中迸發,燃燒着那不屈的心。

  福貴、家珍,一位是暮然回首的男子,一位是堅強不屈的女子。他們都這樣地活着,這樣平凡地活着。在貧窮中,在飢餓中,在嚴寒中,每一次共同微笑,每一次互相關懷,每一次含淚回憶曾經的片段,然後笑着讓淚流下。原來,在記憶中有這樣一種力量,讓他們不再孤獨,不再畏縮。即使被命運的碎片扎得遍體鱗傷,即使生活被一次次悲哀淹沒。人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而他們卻懂得了生命的價值,好好活着。

  生活是多變的,當我們爲挫折而失落,爲困難而煩躁,爲打擊而放棄,我們是否會想到,自己的背後,有着無數人對你的關懷,對你的付出。曾經,那些在記憶中飛舞的一箇個故事,在記憶深處流淌的脈脈溫情,讓我們在一剎感動,讓我們微笑面對明天。

  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生、死,不僅僅如漲潮時的黑色巨浪,滾滾而來吞沒了沙灘上的足跡。它所期待的是一次次破繭成蝶的新生,是一道道生命的脈絡。

  是那些情感的凝聚,使我們如此堅強。一如福貴夫婦,他們沒有在時代中漸漸消失,而是用那平凡的生命,用那平凡的人生,去擁抱我們的心靈。

  抬頭去看窗外的金色陽光,澄明的天空映鑑着我們的青春。在無數美好的歲月下,有着我們奔騰的身影。

初中生活着讀書感想 篇3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傷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裏安詳,一半在空中飛揚;一半散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三毛

  午後的田野中,老人黝黑的臉在陽光裏笑得十分生動,臉上的皺紋歡樂地遊動着,裏面鑲滿了泥土,被歲月風乾了的枯乾的皮膚,因後背的弓起,在胸前皺起一道道的溝壑,儼然一棵飽經滄桑的老樹。

  一顆種子,在時間的孕育中,悄然誕生。於是,他在彷徨中,隨風漂泊,然後,在這厚重的土地上落腳,生根,發芽。他的一生,活着,就好像是慣性,他爲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爲了活着以外的事物,即使,他只是泛泛之輩。

  命運,將他的最幸福和最痛苦,都深深紮根在這片土地中。命運,讓他一生逃不開“孽子”的罪責,曾經的浪蕩不羈,年少輕狂,一夜之間,他輸光了萬貫家產,氣死了父親。命運,也讓他在艱苦的勞動中深深懺悔,重新成長。

  命運,讓他在戰火的洗禮中,在飢寒交迫中,在咬緊的牙關裏,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學會了對生命的堅持與執着。命運,也讓他在戰火紛飛中絕處逢生,奇蹟般地回到了家人身邊。

  命運,讓災難與痛苦代表了他的一生,讓他的至親至愛,一箇個記憶中鮮活的生命,相繼在他毫無防備中離開,徒留悲涼黃昏中,墳冢前,一雙顫抖着的雙手,和一雙空洞的眼眸。命運,也賦予了他一種沉重的責任,讓他在失去至親的巨大悲痛中,放棄了隨之而去的解脫,而選擇了留在這個悲傷的世界,去照顧健在的親人,去儘自己活着的責任。

  命運,也恩賜了他一路相伴的幸福,他三生有幸,修來一箇賢惠能幹的好妻子,無怨無悔,傾盡一世溫柔,陪他終老一生,以至於,他可以在她最後的日子裏,揹着她,在落日餘暉的田野中,靜靜地走着,懷舊地訴說着,欣慰地笑着,悄悄地哭着,陪她走完人生的旅程。

  命運,讓他在苦難中學會了忍耐,以至於他可以隨時從容應對,並傾盡全力讓自己以及身邊的家人好好地活下來。命運,也讓他超脫自己的苦難,用自己樸素的善良的心,來對別的生命給予同情,以至於他救下了要被宰割的老牛,來陪自己安度餘生……

  如今,當這一切不堪,一切苦難,一切幸福,一切蕩氣迴腸的記憶都隨着遠方的殘陽歸於平靜的時候,那棵老樹依然靜靜地挺立在那裏,不曾彎曲。

  他是那樣平靜,淡然地講述他的過去,沒有哭泣,亦沒有逃避。可能是那些陳舊的記憶,已被時間風乾,成一枚深紅的硃砂痣,凝在心口,揭開衣衫時,只聞到一絲淡淡的暖香,而不見那徹骨的疼痛。但是,那些過往,他講得是那麼細緻,每一箇笑容,每一滴眼淚,他都記憶猶新。從他渾濁的雙眸中,似乎能感受到,他的精神曾在命運的轉輪中顛沛流離,幾乎支離破碎,但他的靈魂卻掙扎着,不曾放棄。

  在苦難中忍耐,在忍耐中堅強,在堅強中重生,在重生中幸福,在幸福中再次迎接新的苦難。朝朝暮暮,不斷輪迴。我想,這便是活着吧。

  在老人和老牛遠去的背影中,我感到,他,就是那棵詮釋了生命的樹,站成了永恆,沒有悲傷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裏安詳,一半在空中飛揚;一半散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初中生活着讀書感想 篇4

  11月14日在校領導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蛟龍素質教育基地體驗生活。讓我們這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城市小公主、小皇帝們體驗一回農家生活,體會體會粒粒糧食中包含的辛苦。以使我們增長知識,體驗勞動的艱辛。

  看慣了高樓大廈,看慣了超市商場,這裏卻有着一種難得的樸實。綠油油的稻田,碩大的果實。當我們歡天喜地的充滿希望的來到這兒時,我們的心更開心,更興奮。這裏有一望無際的麥田,成排的樹木,鮮豔的花朵,整潔的公寓,交錯縱橫的田間小道,清新的空氣,藍天白雲之下,使人心曠神怡。

  當熱烈而隆重的開營儀式落下帷幕時,我們便很快的投入到實踐當中。同學們住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勞動,一起流汗,一起歡笑。增進了彼此的友誼,相互照顧,互相關懷,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

  經過幾天的實踐活動,我們深深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大大提高了協作能力,增長了才幹,摘掉了“小公主”、“小皇帝”的帽子,真的感覺自己長大了許多。

  我相信,我們將一生難忘基地的體驗。這次活動,我們近距離的接觸瞭解了大自然,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知識,這就是一箇城市孩子對鄉村生活的感受,我相信它會影響我一生。

初中生活着讀書感想 篇5

  面對死亡,最痛苦的不是離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這一切的生者——他們不僅肩上多了一份責任,而且身邊少了一箇一同承擔的人。

  福貴正是這樣一箇可悲的生者,他的一生其實是幾萬萬人的縮影,中國近百年來經歷的所有苦難都在他身上清晰地投射出來,他有着傳奇般的人生,但你絕對不會希望擁有那樣的傳奇。

  福貴當年是個二世祖,每日揮霍家裏的積蓄,不知哪修來的福氣討了個賢惠的好老婆,是米行的千金,可福貴依舊喫喝賭,不僅輸光了家產,還氣死了爹,老婆連同肚子裏的孩子也被孃家接走了,只剩下他和年老的娘、年幼的女兒鳳霞相依,這時的福貴才第一次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萬幸的是,家珍在產下福貴的第二子之後帶着兒子有慶回到了他身邊。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福貴在爲病重的母親抓藥的途中被抓了當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聾啞,兒子雖機靈活潑,後來也因爲縣長夫人輸血而意外死去。

  之後福貴經歷了大躍進、自然災害,鳳霞和其丈夫先後死去,鳳霞產下的一子苦根也沒有逃過命運的魔爪,最後只剩下福貴一箇人,和一頭與他同名的牛作伴,其中寓意深遠,頗有些孑然一身的蕭瑟。夕陽的餘暉裏,已然垂暮的老人駕着牛漸遠,沙啞的歌聲在土地的盡頭緩緩升起——“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合上這本沉重的藍皮書,淚已溼眼眶,讓我感慨萬千的不止是主人公經歷的種種悲慘,更因爲他經歷了這麼多,卻依然卑微地活下來,他所承擔的已遠遠超出普通人能夠想象的範圍。

  面對死亡,最痛苦的不是離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這一切的生者——他們不僅肩上多了一份責任,而且身邊少了一箇一同承擔的人。但是,正因爲如此,生者纔要更堅定地生活,那是因爲他們揹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明天。

初中生活着讀書感想 篇6

  書中淚點很多,剛開始看福貴回憶自己如何嫖賭,如何輕藐父母家人時,我恨不得他馬上就死了,就在想怎麼會有這樣的敗家子,他的妻子爲何還能容忍着和他過下去,也許這就是當時婦女的可貴與可悲吧。看到他真的敗家了,自己的老爹最後用自己的死來教育他的時候,我真的好心痛,心想,肯定該成熟了,人如果經歷鉅變之後,不能蛻變,就只能退化了。想着他日後會從一隻雞變成一隻鵝,然後變成羊變成牛等等,如何像祖宗一樣,白手起家,然後光宗耀祖。事實證明,我還是生活在21世紀的青年,不能體會舊中國的苦。當我還抱着希望生活對這位曾經我恨不得讓他死的男人溫柔些時,卻換來了勤勞善良的鳳霞,死於難產,死於醫療技術的'落後。之後送走親人的速度之快,也是我實在無法承受的,妻子家珍,女婿二喜,外孫苦根,上天到底對這個可憐的男人做了什麼啊……

  書名《活着》,不禁讓人追問,主人公活着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最開始,奢華靡醉的時候,可能就是享受了,享受嫖賭的快感,然後破敗了,活着是爲了家人,但當他先後送走了自己的父母,兒子女兒,女婿外孫,身邊再無一箇親人時,活着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餘華說,活着本身就沒有意義,有意義的是生活。當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時,我們是否也能,爲了活着而活着。

  21世紀的我們,生活變好了,卻出現了各種心理承受力極低,心理變態的人。我們喫的好,穿的好,幸福感卻低了。我們說活着爲了家人,爲了爭口氣,爲了做貢獻等等諸多意義,但也許活着真的只是爲了活着,活着本身沒有任何意義,有意義的是生活吧,如何活出你的人生。這是一箇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

  近期習得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其他的,我可以自修,還希望命運爲我多安排一些良師益友,助我成長。

初中生活着讀書感想 篇7

  初中的生活就像五味瓶一樣,不僅有酸、有甜、有苦、還有辣!

  ——題記

  小學時,我總是盼望上初中。與其說是盼長大,不如說是盼望初中的自由。在我看來,初中是一箇快樂的階段——沒有煩惱;沒有憂愁;更沒有父母的嘮叨。可當我邁進初中後,才真正的瞭解到初中生活並不像想象的那麼簡單。

  初中的學習科目越來越多;作業越來越難;知識越來越複雜;自然酸甜苦辣也體會得越來越深。

  

  初中生活很酸。

  每當考試不理想,我會恨自己不爭氣,流下後悔的眼淚;偶爾老師輕聲的詰責,我也會覺得委屈而心酸。但是,酸卻是一份生活的饋贈,每當我考試不好而心酸的時候,我就會明白:成績需要付出,努力纔會得到回報。每當我受到批評而心酸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自作自受,決不能再犯。就是這樣一次次的酸楚,讓我明白“酸不過如此”,只要牢記這句話,我將不怕受挫。

  我的初中生活,酸而有味。

  

  初中生活很甜。

  三年的同學友誼濃郁香醇,甜進心坎。從剛入學時的互不相識,到逐漸走在一起,直到無所不談。甜,就像蜜糖喫進嘴,一點點地甜到心裏。大家開心的在一起讀書、寫;在一起暢談天下大事;在一起跳皮筋、打籃球。快樂,大家分享;困難,一起擔當。幸福就是這樣吧!

  我的初中生活,甜到心底。

  

  初中生活很苦。

  爲了考上重點高中、重點大學,爲了實現夢想,我們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天剛亮就要起牀,爲的是抓緊時間背誦;晚上10點了還不肯入睡,爲的是不把今日的任務留到明天完成。白天“語、數、外、物、化”,科科都有作業;晚上秉燭夜讀,只因明天老師要將作業檢查。“唉!累死了!”想看看心愛的動畫片,卻被成堆的作業困住,無法脫身。

  我的初中生活,真累。

  

  初中生活很辣。

  身爲一名班幹部,學習、工作、勞動,樣樣都要走在前面。早自習,我拿着書走上講臺大聲的組織早讀,不知從哪個角落飄出一聲“出風頭”,這時便有種麻辣的滋味漂浮在心頭。躺在牀上,心裏也會想想“有什麼辦法能發動全班同學合作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如果真能那樣,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我的初中生活,真辣。

  初中生活就像一箇“五味瓶”,五味俱全。初中三年,我已嚐到了那其中的酸甜苦辣。然而我堅信: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只要我不停的努力學習,以真摯誠懇的態度待人,我們將一起走過酸甜苦辣的初中,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