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隔離生活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在校隔離生活心得體會範文 篇1

  1月30日,湯陰縣隔離區的育才學校高三學生王柯,通過湯陰縣委宣傳部給編輯發來了他寫作的《隔離生活有感》:

  曾經的我以爲疫情離我們很遠,遠到根本不會在我們這個小縣城發生,而事實卻是它真的發生在了我們的身邊。

  1月8日,我們開啓了我們的隔離生活,我們被連夜拉到了隔離點進行隔離。剛到隔離點不久,就在我們之間發現了確診病例,我們不由得惶恐。

  每個人在可愛的“大白”的引導下閉門不出,不與其他人接觸,時刻注意着自己是否發燒,一旦發燒立即上報。我們也深知疫情的嚴重性,也知道“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道理,一旦有一箇人被感染,就會給醫護人員以及自己身邊的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1月27日,我們收到了屬於“大白”們給我們準備的新年大禮包,紅紅的包裝,有了過年的味道了。大禮包內有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喫的小零食,這是我們在枯燥的隔離生活中收到的驚喜之一。

  其他的驚喜還有,在我們隔離期間,我們竟然收到了一瓶可樂,自在隔離點隔離以來,飲料幾乎忘記了是啥味道,而今,這瓶來之不易的可樂就這樣由可愛的“大白”們送給了我們,讓我們的隔離生活充滿了驚喜。

  隔離生活中我們沒有往常的恐慌,因爲我們有“大白”們的日夜守護,有他們的關心,以及他們給我們的小驚喜。我們在隔離點隔離的生活中,我們和醫護人員之間已不僅僅是簡單的醫患關係了,有的是我們之間的友誼,有的是我們一同抗疫的決心,有的是我們一起迎接春暖花開的願望。冬天很長,但我們知道,春天總會到來,不是嗎?

  沒有一箇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箇春天不會到來。唯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隔離生活本枯燥無味,但有了“大白”們的陪伴,生活變得多姿多彩,他們日日夜夜的守護,我們皆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每天的一次核酸採集,每天三餐的配送,每天兩次的體溫統計都是他們在做,我們有他們無微不至照顧,我們何懼!寒冬終將過去,希望就在眼前,讓我們靜待春暖花開時!

  最後,祝願醫護人員們身體健康,幸福美滿,工作順利。你們真的辛苦了,我們愛你們。

  曾經我聽別人給我說大學千萬別去選醫學專業,醫科書特別厚,還特別難學,那時的我根本不瞭解學醫的意義,以及醫生的職責。

  而現在看到你們奮戰在一線,努力與疫情抗爭,期待勝利的春天的到來。我想此刻我才明白了學醫的`意義,也堅定了我要努力奮鬥,考上醫學院的決心,你們是我們的英雄,是我們的榜樣!

在校隔離生活心得體會範文 篇2

  住校對於我們這些城市中長大的孩子來說是新奇的,因爲是平房,條件簡陋,每天晚上宿舍大院的門一關,這裏邊就變成了我們的天堂,在這個“天堂”裏也就發生了許多讓我現在想來仍感到十分興奮的事情。

  “枕頭仗”便是其中非常精彩的一件。所謂“枕頭仗”,顧名思義,就是那枕頭來打仗。忘記是誰打響第一炮的了,好像是有一位仁兄一次開玩笑拿着枕頭打另外一箇人,後來就是混戰,結束後,大家都感覺這種方式很過癮,於是,就成爲了我們的保留項目。晚上下了自習以後回到宿舍,“枕頭仗”的時間便開始了,十個人各自拿着自己的枕頭當作當武器,在宿舍裏開始了撒野,因爲枕頭打在頭上並不會造成什麼後果,我們也就玩的特別開心。“枕頭仗”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說白了就是你願意打誰就打誰,很過癮。大多數時間開仗是從一、二個人的嘴仗開始的,然後衆人就參與了其中,逐漸演變成混戰;有時候也是一開始就是亂打,沒有原因,大家一商量“開打吧?”“開打!”於是,混戰就開始了。

  戰鬥的雙方是沒有固定分組的,基本上是五個對五個,由於實力的參差不起,所以最後也很難分出勝負。但有幾次是大家一起對付一、兩個人,那一定是惹起了衆怒,下場自然也是慘烈的,往往打到最後是顧頭不顧腚了,自然大家也就很開心!在一段時間裏,只要兩句話不投機,解決的方式往往就是一頓枕頭,很原始也很科學。每次戰役結束後,氣喘吁吁的大家還要互相遞根菸抽,很講同志的友誼。一開始“枕頭仗”還是我們宿舍內部鬥爭,但不多時,我們就不滿足於自己練兵了,於是,旁邊9號宿舍就被無辜的捲入了戰鬥,發展到後來,“枕頭仗”又演變成“搶被子”,這就自然引起了宿舍管理員的警惕,於是,幾天以後,“枕頭仗”也就自生自滅了,爲此,我們在有一段時間下晚自習回到宿舍都感到莫名的失落。其實管理員大可不必這麼警惕,我們是斷然也不會去他那裏搶被子的,這一點,還是肯定的。

在校隔離生活心得體會範文 篇3

  在家呆了很長的時間準備考公務員,今年的公務員有許多的專業限制,我只有報那些專業不限的。

  可是當5月26號考時,行政能力測試考的不好,我在時間上沒有把握好,以至做題時間不夠。其實我並沒報多大的希望,可是畢竟準備那麼長時間,付出和得到的不成比例,心裏還是會有種失落的感覺,下午考過試提前交卷就直接做車回去了。在堂姐家喫過晚飯就回去了。

  回家看着爸媽有點失望的樣子,其實我媽並沒說什麼,當時心情的卻不大好,心裏不好受,和當年高考分數下來一樣,喝了一瓶啤的洗洗早早就睡了。半夜朋友發來短信安慰我,當時我並沒說什麼,說我會調整好的沒關係,其實她壓力也挺大,我不想她因我而擔心。

  那幾天心情不大好,可是還得爲下次考試做準備,沒辦法,爲了生活。走的哪天早上老媽說了很多到校照顧好自己的話,我聽的煩,說話語氣有點重了,老媽說的話使我很慚愧的。其實我不想那樣的語氣對老媽說話,實在是因爲壓力大心情不好,其實老媽對我是最好的,兒行千里母擔憂,我現在還體會不到做人父母的那種感覺,以後一定會對爸媽好點,好好孝順他們。

  爲了我他們太辛苦了,有時真的感到自己太對不起他們了,老媽爲了能爭30一天那麼熱的天幫人家載樹,鋤草打藥水,掙得錢被我這次來校全部帶來了,現在用父母的錢有種犯罪的感覺,父母靠種田供我到現在,可是我還沒工作。

  我一直很努力,但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壓力是來自各方面的,家人朋友,有時真覺得喘不過氣來。不過在這個非常時期還有個朋友與我共勉,這是我最大的安慰!

在校隔離生活心得體會範文 篇4

  一年就這麼匆匆地來,匆匆地去了。就像那枝葉間的水霧,我們眼看着它慢慢凝聚,可是還未成一顆露珠,卻又急急地掉了下來。一年的生活,有人依然滿懷鬥志和激情在拼搏和奮鬥,有人爲煩惱和憂愁而鬱悶,沮喪,當然,更多的人平淡地走過了這一年。對於前兩種人,我表示欽佩,因爲他們在爲最初的夢想而堅持不懈的奮鬥,他們是勇士;對於第三種人,雖然我並不知道他們爲何“平凡”,但我卻對他們的“平凡”十分嚮往,是的,我嚮往這種平凡的人生,因爲它能給我寧靜。凡世的喧囂讓人倍感疲憊,我們渴求寧靜而不能得,這是我們身處凡世的無奈。我曾久久困惑於此,但天幸我遇到了知音,爲我解惑人生,“我們天性寧靜,但身處凡世,不必執着於苦念,可於凡世之中成就一番偉業以寄託夢想而心境依然不變”,這就是對人生之惑最好的解答,有一句話最好表達這種意思,“樂思於夢想,樂活於現實”。

  也許對這已逝的一年的時光,有人感到疲憊而絕望,有人感到樂觀而昂揚,我卻是無比的平靜。這一年於我似如一杯平淡無味的白開水,我既沒有留下什麼痕跡,也沒留下什麼遺憾,一年就這麼過去了,但我過得很充實,我的夢想依然在我心中,我依然爲之奮鬥,也許有時會看到我在頹廢地呼喊,也許有時會看到我在疲憊地沉默,但我想我更多的時候是在一條荊棘遍佈的路上平靜而孤單地走着,我喜歡獨處,因爲獨處可以給我寧靜,而只有在寧靜的心境下我纔可以思考,我思考人生,思考一切。

  我曾無數次地大聲疾呼我的非凡,但我現在明白了我的愚蠢,我只是一箇很平凡的人,我雖然在某些方面顯得很另類,但這只是每個人都可以有的一種修爲。我曾看過一箇佛教理論的宣傳片,雖然我並不信仰佛教,但對博大精深的佛學我深表欽敬。不是因爲純粹的佛學理論,而是這些高深的文字裏蘊含着對人生精妙的解釋,助我解讀人生。佛說人之一生可分爲十二道輪迴,每個人的生生世世都在這十二道輪迴裏輪轉不息,若不看破紅塵俗世,則永遠也無法從這輪迴中超脫出來。

在校隔離生活心得體會範文 篇5

  五中的校園,充滿快樂的笑聲,讀書的熱情,和一股積極向上的信念,我就是這校園中的一份子。

  早晨,剛進入校園的學生,他們的生活開始充滿鬥志;午時,他們學習熱情的火光,在無限的燃燒着;傍晚,他們學業結束了,看到了一天中勝利的光芒。

  校園的生活是充實的,上課鈴響,學生都將飽滿的學習熱情釋放出來,迎接新的挑戰。下課鈴響,同學們在操場間活動,如那新生的鳥兒,彷彿他就是下一個劉翔,姚明。有些同學還在溫習這堂課所學的知識,彷彿他就是下一個愛因斯坦與愛丁頓。校園內的學生的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滿了樂趣和鬥志,讓外來人都認爲這裏的學生都不願服輸,不願比任何人差。

  校園的生活是精彩的,那婀娜的舞姿;激動的比賽;愈難愈興奮的奧賽題,受益匪淺的文章;更有有趣的文章。

  校園的生活是充滿挑戰的,只要一不小心,不認真,就會被別人遠遠地甩在後面。思維是隨時都緊張的。

  校園的生活還有老師的相伴,當你遇到困難無方法解決而煩惱的時候,老師就會引導你,最終戰勝困難;但你傷心難過時,老師就在你旁邊傾聽你的心靈

  校園的生活是苦辣酸甜的,學習是累,卻可以從中體會到甜的滋味,嚐到勝利的甜頭,還能鍛鍊意志;在嬉戲中,是快樂的;在做題中,能鍛鍊自己的心志。

  校園的生活是有情感的,朋友的有愛,老師的關愛,隨時幫助者我們,患難見真情,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的手,當你心灰意冷時,有他們在身邊,一切困難都如螞蟻一般的渺小。

  校園時時處處都充滿了色彩,時時處處充滿了歡笑,因此我要說:“我愛我的校園,我的校園獨一無二!”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