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悲劇優秀讀後感(精選10篇)

偉大的悲劇優秀讀後感 篇1

  曾經,他們在雪地裏踏下艱苦而無畏的腳印。

  曾經,他們在南極點上插下了沒有一絲喜悅的國旗。

  曾經,他們在暴風雪中閉上了那還年輕的雙眼。

  他們,令人爲之感動的五位英雄!

  接受了任務,無疑是接受了死亡,但斯科特卻認爲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也許,是爲了他那美麗的祖國吧,因爲五人都愛着自己的國家,所以雄心勃勃地踏上了去南極點的旅程,但人生不可能一路順風,那耀武揚威的挪威國旗,在一瞬間打破了他們的喜悅和驕傲。明明這麼拼命,這麼的努力,但還是落得個失敗的下場,沒錯,世界就是這麼的不公平!不公平到不僅不給他們第一的位置,還拿去了他們的生命,兇猛的暴風雨中,他們悲傷地死去,只留下那保存着他們的記憶的日記本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他們五人的做法很傻很可笑吧?不!恰恰因爲這,顯示他們人格在偉大。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傻傻地去幫別人做事,是他們以爲除了功名,還有更重要的東西誠信。茨威格說得對: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就算沒有成功,那又怎樣?就算毀滅自己,那又怎樣?他們的靈魂是那麼的不屈不撓,那麼的偉大而高尚,它將永遠不會變質,永遠不會在人們心中消失。我們都記得,他們那偉大的悲劇

  時光飛逝,現在,我們已無法感受到那五位英雄的悲傷,但,讓我們來看着他們的影子,那並沒有成功的卻依然被傳誦已久的影子。想想自己,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一旦撞上失敗就會灰心喪氣。可是,就算失敗了又如何呢?人生的努力了,便不會有遺憾。人不一定要有所偉大的成就,即使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但你那堅持不懈,努力拼命的可以讓所有人感動!人生,重在過程,而不是在結果。

  再見了,偉大的英雄們。

偉大的悲劇優秀讀後感 篇2

  南緯90度,冰雪覆蓋的南極點,神祕而又美麗。它吸引了一批批爲之瘋狂且勇敢的探險家,而他們不是知難而退就是葬身冰原,一度成爲駭人聽聞的死亡地帶。

  但在1911年底,挪威探險家阿蒙森與英國探險家斯科特一行人爲了國家的榮譽,在南極展開了一場富有戲劇性的角逐。但由於阿蒙森首先出發,且斯科特准備不足最終還是被阿蒙森捷足先登。

  斯科特面對這辜負了他雄心壯志、美好心願的南極點,他們毫不後悔,有的只是悲愴與無奈,並且斯科特甘心爲對手阿蒙森坐業績作證,且這一事業正是他所熱烈追求的。

  他那誠信的紳士風度與坦然面對成功與失敗的無比高尚的人格,贏得無數人之敬佩。

  當然他們堅毅執著爲事業而獻身的英雄氣概使他們在歸途中與死亡作鬥爭,當他們一箇個倒斃時,沒有一箇像孬種,都是響噹噹的漢子,生得光榮,死得偉大!

  並且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使他們在關鍵時刻爲了保護同伴而勇於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考慮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記的始終是別人,他最後的遺書不是爲死後的沽名釣譽,而完全是愛的真情流露!他懷着一種熱烈的愛而沒有絲毫的恨離開了那個冰冷的世界!

  斯科特在與大自然的搏鬥中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的心靈禁受了考驗,變得無比崇高,是有價值的美。正應如此他才被人們銘記在心,甚至作爲自己的榜樣,他雖然離開了人世間,但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偉大的悲劇優秀讀後感 篇3

  讀了茨威格著作的《偉大的悲劇》後,我頗有感受,它使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是無窮的!

  以前,我認爲,探險這一事業存在巨大的風險。在我瞭解的探險事例中,覺大部分的探險家都光榮的以身殉職。從此,我就很畏懼這一職業,我覺得它很危險……

  但瞭解斯科特的故事後,我的內心被深深地觸動了——他在面臨“不能成爲第一個發現南極點的一批人”的失敗後,選擇面對事實,並和他的隊友們團結互助,想走出困境。可最後,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員在歸途中悲壯覆沒。

  一箇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這難道不是一箇偉大的悲劇嗎?

  從高峻的山峯到深邃的海底,從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裏有奧祕,哪裏就有人類的足跡。此時此刻,我萌發出許多的疑問:“爲什麼人類會追求探險?”,“探險對一箇人又有什麼作用呢?”,我想我的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探險,既是人類對未知的探尋,也是人類對自身的挑戰。其間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敗的悲壯。探險過程中的任何艱難險阻,都抑制不住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擋不了人類邁向全新領域的腳步。因爲人們想追求的不只是刺激與榮譽,也追求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它能磨鍊人的意志,也能使人的心靈變得純潔、高尚。

  雖然斯科特離世了,但他所要傳達的精神我們已經領略了,不是嗎?

  我們應該學習斯科特勇於探索的精神,闖進一箇嶄新的世界!

偉大的悲劇優秀讀後感 篇4

  冰雪覆蓋的南極,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勇敢的探險家。19xx年底,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和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在南極展開了一場富於戲劇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這場角逐後,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員在歸途中悲壯的覆滅。勝利和失敗,又有了新的定義……

  一箇月的差距,註定了一箇成功,一箇失敗。“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如此殘酷的現實,必須接受的現實。不僅如此,斯科特還要在世界面前爲另一箇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還是他所熱烈追求的。他的誠信,令人敬佩的紳士風度,這時充分的顯示出來。

  而當他們在歸途中與死亡抗爭,一箇個倒斃時,沒有一箇孬種,都是響噹噹的漢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壯。

  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無私的愛,在那一刻,暴露無遺。

  “力拔山河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當年項羽敗了,後人卻冠以英雄二字。因爲他至情至性,當得起這二字。今日斯科特一行人敗了,我們仍稱之英雄。他們的品質,令人折服。

  一箇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擊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偉大的悲劇優秀讀後感 篇5

  這一篇課文是記錄斯科特一行人去南極點探險,在路上遇到種種困難,受到的種種痛苦。

  他們知道在他們到來之前,挪威人已來過了。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都不是。但他們依然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爲另一箇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這是多麼偉大啊!

  食物與燃料都不夠他們用,在回家的路上,危險增大了 10 倍,這使他們感到十分可怕。在回家的路上,同伴們一箇個死去,最後還剩下 3 個人,他們決定不再邁步走去,而是驕傲地在帳蓬裏等待死神的來臨。

  一箇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這段說明了,雖然在厄運中搏鬥毀滅了自己,但也是偉大的悲劇,是高尚的。

偉大的悲劇優秀讀後感 篇6

  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這個名字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中。不僅他,還有他的隊友們,那種最初的激動,到最後的絕望,這途中的感受不言而喻。我們可以想象,一片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中就只有他們幾個人在走,他們心裏的那種無助、失落、不知所措的心情一直迴盪在他們心中,但他們沒有一箇人把心中的苦傾訴給自己的同伴,而是自己默默地忍受着、承擔着。這種精神上的壓力是非常人所能忍受的,以至於讓埃文斯精神崩潰。

  而騎兵上尉勞倫斯奧茨爲了不拖累同伴,獨自去面對、走向死神,給隊友們以更多生的希望,而要做出這一決定,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但他的隊友們並未能如他所願,而是最終以體力不支而倒在返程的路上。

  斯科特臨死前的感悟可能比某些人一輩子的感悟都多。因爲只有在這種從未被人聲衝破過的寂靜之中,他纔會悲壯地意識到自己對祖國、對全人類的親密情誼。作者的這句話說得多好。一箇人如果連拿出讓自己領悟、反省的這麼一箇時間都沒有的話,那這個人這一生算是白活了。一箇人只有在靜下心來,在極度的寂靜之中,自己想一想,反省一下自己。這務必會讓這人感受良多,會讓人的思想昇華。

  偉大的悲劇這個標題一點也不過分,因爲它充分地彰顯了斯科特一行人的頑強求生意志,但卻事與願違。用他們的話來說:或許這就只能是一箇偉大的悲劇。

偉大的悲劇優秀讀後感 篇7

  生命是一條崎嶇的路,總有一些坑坑窪窪,正因爲坎坷崎嶇,我們才能勇敢地去尋求平坦的大路。

  一天,斯科特一行人懷着急於衝向終點的激動心情啓程了,他們個個熱情高漲。而當他們看到在勝利之前,終點卻是插着阿蒙森的勝利旗幟,他們的心情無比地沮喪,悲哀。

  1月18日,他們到達了終點,沒有一箇人興奮和歡呼,而是失望,他們有些責備自己。但他們改變不了現實,他們只能是帶着落寞與失望踏上歸途。

  回來的路上困難重重,他們面臨着危險,他們隊伍中的奧茨犧牲了。只剩下羸弱不堪的人,但惡劣的天氣致使他們沒有了任何希望,他們只好在帳篷裏等待死神的到來。

  他們沒有到達自己的目標,之前的努力已化作灰塵,隨風而去,但他們必須接受現實,他們最終一箇個悲壯的死去。

  一場偉大的悲劇就這樣結束了,我爲他們深深的悼念……

  如果你能看到生命暗淡無光的一面,你就應該看到生命絢麗多彩的一面。沒有陰霾籠罩的陰鬱又哪來陽光燦爛的晴朗。

  生命的路途中少不了悲劇。哲人說,在絕對的光明中和在絕對的黑暗中一樣,什麼都看不見。

  因爲有了不幸,我們才倍加珍惜幸福。因爲有了淚水,我們才倍加珍惜微笑。

  因爲看到了生命追求的殘缺,所以我們才用整個人生來尋求偉大而完美的生命。

偉大的悲劇優秀讀後感 篇8

  讀了斯科特給英國公衆寫下的一封絕命書後,我就被他那堅強勇敢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

  課文裏,我知道了斯科特一行人在痛苦的打擊下,繼續向南極衝鋒。但由於南極的寒冷、絕望的心情、貧乏的資源和無力的身體使他們長眠於白雪之下我心裏產生了震撼,但我讀了斯科特寫的信後,這震撼就愈加強烈。

  信裏描寫的重重困難震動人心;克服困難的勇氣令人敬畏;克服後的歡喜令文字都活躍起來;失敗後的挫敗彷彿令書面都抹上一層灰塵,卻將他們的大無畏的精神反襯的爍爍發光!

  我突然發現這種精神無法用文字來表達,所以,我只能將自己的心裏話說出來。

  我很遺憾,也很無奈。爲什麼這樣忠誠、勇敢、堅強的人不能活久點,讓他們繼續貢獻國家?爲什麼上天這麼嫉妒這些有才能的人?而我的疑問顯得那麼無力,我無法知道答案。我也爲不能對這些英雄表達我的敬仰之情而感到遺憾。

  所以,我們要在心裏銘記這些英雄。銘記他們的精神,銘記他們的貢獻

偉大的悲劇優秀讀後感 篇9

  偉大的悲劇,是天空下得飄絮,在南極的天空中飄搖,凍結在凜冽的風裏。

  對於死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是生命的凍結,還是生命的堅貞,是肉體的腐爛還是靈魂的光燦?

  斯科特等人在南極的聖土,升起了亞軍的國旗,讓凜冽的寒風殉葬了自己的身軀。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而他們一行人的死,豈不是身壓泰山,氣鎮五嶽。他們爲了祖國的尊嚴,爲了民族的榮譽,斷然以身殉職,這也許是他們死得其所吧,既然是死得其所了,那也就不是枉死,他們是驕傲的死。

  這是偉大的悲劇,是南極洲得飄絮,當他們把科學的種子,送到聖土之際,也是預示着自己的離去,用那樂觀的心緒,與自然作最後的抗拒,太陽已經落去,黑夜昭示着憂鬱,當死神向他們拂去,望着來時的足跡,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接受嚴冬的襲擊,安詳的睡去,這幾朵盛開的飄絮,幸福的睡在嚮往的白裏。

偉大的悲劇優秀讀後感 篇10

  讀《偉大的悲劇》總有對人一種心靈的震撼,奧地利作家茨威格通過兩個南極考察分隊失敗一方的描寫,再次證明,悲劇的力量纔是最偉大的力量。

  設立在南極南緯90的科學實驗站取名爲阿蒙森斯科特站。這是爲了紀念人類歷史上最早到達南極點的兩名科學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帶領探險隊離開英國,前往南極。1911年10月,他們在新西蘭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陸,準備在當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極點。可是就在這時候,他們得到消息說,挪威人阿蒙森率領另外一支探險隊正向南極進發,要和他爭奪第一個揭開冥頑的地球的祕密的榮譽!於是,斯科特一行於11月1日匆忙出發,去爭取國家的榮譽。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結果是阿蒙森隊捷足先登,於1911年12月14日到達南極,而斯科特隊則於1912年1月18日纔到達,比阿蒙森隊晚了將近5個星期。最後,阿蒙森勝利而歸,成功的旗幟永遠飄揚在南極點上,而斯科特等5名衝擊南極的英雄,因爲南極寒冷天氣的突然提前到來,飢寒交迫,體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與嚴寒搏鬥了兩個多月,最後長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茨威格爲何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卻充滿激情地爲失敗者斯科特書寫這悲壯的一幕?

  這可以從文中找到答案:一箇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作爲一位偉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絕不主要是事業的成功者,而是許多歷史事件背後給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啓迪。按照這個價值標準,茨威格當然認爲給斯科特作傳會更有意義,會給人長久的思考。

  斯科特一行在與阿蒙森的競爭中失敗了,但他們勇於承認失敗,並願意在世界面前爲另一箇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如果將此事置於一箇愛耍賴、不守信用的人面前,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探險是人類的不朽事業。事實上,沒有對探險的執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氣,是不可能從事這項事業的。而當他們在歸途中與死亡抗爭,一箇個倒斃時,沒有一箇孬種,都是響噹噹的漢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壯。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後一息,考慮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記的始終是別人:朋友、同伴、妻小,還有他的祖國和人民。他最後的遺書不是爲死後的沽名釣譽,而完全是愛的真情流露;信寫得如此鎮靜,絲毫不像一箇行將離世的人。斯科特是懷着一種熱烈的愛而沒有絲毫的恨離開了那個冰冷的世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探險需要團結協作精神,在關鍵的時刻爲了保護同伴,有時要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這一點斯科特和他的隊員都做到了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