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書店讀後感1000字作文(精選5篇)
島上書店讀後感1000字作文 篇1
這本書講了書的故事,島上書店,書店老闆,出版社業務員,寫書的作者,失竊的書,還有無數的書名貫穿全書;這本書講了閱讀的故事,書中每個章節的題記是主人公的讀書筆記,還有許多與讀書相關的片段,一段段關於閱讀品味的談話;這本書更了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溝通,講了愛如何改變人的故事。
兩個愛書的男女因爲閱讀品味一致而情投意合,相互愛戀,克服重重困難在一齊。因爲愛一箇棄嬰,一箇孤僻的男人不再封閉自己,不再憤世嫉俗,他開始敞開心扉,與其他人去交流,去建立關係,於是他看到了人們的善意,交上了貼心的朋友,也將書店的生意越做越好。
這本書讓我看到愛與被愛,付出與理解在我們生命中佔據着多麼重要的位置,也讓我看到無人爲孤島,人們是如何透過愛相互關聯的。它能拯救陷於孤獨絕境中的我們,它能讓我們感受到存在本身的完美,它也許也是我們活着的好處之一。
我相信,這本《島上書店》愛書之人會喜歡,普通讀者也會喜歡,它具備搞笑又動人的故事,真實感人的情感,優美活潑的語言,多元豐富的內涵等諸多好書元素。故事從一開始就十分扣人心絃,讓人一路讀下去,充滿閱讀的快樂。我在旅行的路上,在夜晚的燈下都不忍放下這本書。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孫仲旭老師參與了此書的翻譯,感謝他的付出,我們纔有機會讀到優秀的譯作。
很喜歡書中主角A·J。費裏克說的一句話,將之作爲本文的結尾。“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只要我們還活着,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所愛的人。所有這些,我認爲真的會存活下去。”
島上書店讀後感1000字作文 篇2
嘉布莉•麗文的《A.J.的書店人生》對我個人而言,是一本關於愛的小說,愛及文學,愛及書店,愛及身邊至親、朋友。擴大而言,有如《圖書館學刊》給它的評價:“這是一本關於生命、救贖以及第二次機會的小說。有趣、溫柔、感動人心,不時提醒着我們閱讀與愛的理由。”
故事的主人公艾傑,和第一任妻子妮可在大學相識(在書中死於車禍),進入研究所前兩人結婚。妮可想當詩人,攻讀二十世紀女詩人研究的博士學位;艾傑的博士論文題目是愛倫•坡作品中對於疾病的描述;但是他從未喜歡過且發自內心的鄙視。於是妮可建議他開書店:
艾傑說:“再多說一些。”
妮可說:“你知道嗎,我的家鄉沒有一家書店。”
艾傑說:“真的!艾利斯島看起來就像是個應該有書店的地方。”
妮可說:“一箇沒有書店的地方,根本算不上是什麼地方。”
於是兩人放棄博士學位,動用妮可的信託基金,搬到她的家鄉,開了間島嶼書屋,比電影《海角七號》更浪漫,更溫馨:我的家鄉沒有圖書館,但是它有一家書店。
儘管艾傑愛書並且擁有一家書店,他其實並不喜歡作家。艾傑覺得作家多是邋遢、自戀、儍氣,而且通常令人討厭。一旦他成名後,又有自大的傾向。書中天地寬,不是作家選擇艾傑,或者是他要侍候作家,舉辦新書發表會,就是艾傑選擇作家。這樣的工作態度,使得島嶼書屋成爲有特殊文學品味的獨立書店;當地也沒有第二家書店。
某年聖誕節,艾傑母親送他一臺電子閱讀器,他認爲這比大型連鎖書店更糟糕。艾傑的再婚妻子愛蜜莉亞勸他:對一箇熱愛閱讀的家庭來說,這是份完美的禮物,很多書店都在找出銷售電子閱讀器和傳統紙本書籍的方法。是的,兩者之間共榮共存,而不是誰取代誰。現在提倡電子閱讀器的紙媒或電子媒體,是否覺悟自己最後會被獨大的電子閱讀器銷售渠道兼併?原先的幫兇,只有成爲獨大者的墊腳石。假如我們也只有一家亞馬遜,這樣的閱讀生態有趣嗎?
艾傑讀過羅德•達爾的《書商》,有一句寫給瑪雅的感言:“它對我深具意義,而我做得越久(賣書。沒錯,當然了,不過如果不要太多愁善感的話,活着也是),我就越相信這是人生可能的目的。爲了與人連結,我親愛的小書呆子,只是爲了連結。”
就像島嶼書屋是一間維多利亞小屋,門廊上掛着褐色的招牌,上面寫着:“沒有人是孤島;一書一世界。”艾傑因腦瘤過世,書屋後來由他的好友藍亞克斯警官和亡妻的妹妹伊思美接手。同時從事出版社圖書銷售、再婚的未亡人愛蜜莉亞,將島嶼書屋的記錄留在她的客戶筆記最重要的位置:“有這種書店,我很有信心說出版業能夠延續很久。”永遠生生不息,傳承下去。
島上書店讀後感1000字作文 篇3
我也想有一家那樣的書店,一箇建在寂靜小島上的書店,那個書店是屬於我自己的精神領地,也是島上很多人的精神樂園。
這本書的筆風淺淺淡淡,卻讓人那樣喜歡,想象那孤獨的愛麗絲小島上有個安靜的,慘淡經營的書店,老闆是一箇孤僻的男人,他的名字叫A.J,這個男人生活毫無樂趣,每天靠喫各種速凍食品、讀書度日,完全活在由書構建的世界裏。看到他的第一次故意醉酒,我甚至都想不出他的一輩子該怎樣過下去了,感覺生活似乎沒有出路,充滿絕望和冰冷!
可是一切的故事,纔剛剛開始,一箇意外而至的生命成了他生活的轉機,那個可愛的坐在書架中間的小小女孩,用她的童稚和咿咿呀呀溫暖了這個堅硬的男人。他以爲這只是一箇短暫的相逢,他怎麼可能去養大一個小孩子,可是小姑娘就那麼親近的愛上了他和他的書店,令他無法捨棄,最後他選擇了留下小姑娘瑪雅,因爲這個可愛的小姑娘,書店變成了小島上那些媽媽們喜歡去的地方,媽媽們不相信一箇單身男人可以照顧好可憐的小女孩,她們把照顧瑪雅當成了一項事業,儘可能的多去書店,這樣,書店裏的人慢慢的多了起來,而A.J爲了瑪雅開始在書店購進他不喜歡的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各種繪本,同時爲了拉近和媽媽們的距離,開始購進她們喜歡的書,並從她們那兒獲得養兒育女的經驗。不知不覺間,A.J從過去那個孤僻的男人變成了一箇可以讓人接近的男人,心腸也慢慢地變軟了。
所有讀書的人內心都有一種渴望,渴望遇到同樣愛書的人,因爲每一次的閱讀都是靈魂的一次奇妙旅行,而這種奇妙的感受渴望與他人的分享,只有分享才能讓那種美好的感覺持續發酵,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爲分享的對象,需要同樣愛書的人,需要知音,但尋找知音的過程卻是漫長和無望的,我們只能等待遇見,卻完全沒有方向。阿米莉亞作爲出版社的銷售代表,是一箇並不美麗卻勤奮又執着的姑娘,她熟悉出版社的每一本書,雖然第一次來到島上的推銷並不順利,那個不近人情的書店老闆A.J給阿米莉亞留下了很壞的印象,可是這個姑娘四年不懈的堅持卻最終成全了他們彼此的尋找,那就是共同對書的愛好。雖然在愛的追逐中,還有那麼多的困難,但是從讀到A.J發現自己對阿米莉亞的愛的時候,我就是懷着一種愉悅的心情在閱讀了,我堅信因爲閱讀而產生的愛情一定是珍貴而默契的,猶如茫茫人羣中尋尋覓覓好不容易發現的那一抹亮色,內心的驚喜無以名狀,而這種驚喜也一定是彼此的。我堅信當A.J發現自己的情感時,阿米莉亞也必然是有感覺的,所以,小島的孤立、冬天的封閉、輾轉的重逢,這些都不足以障礙他們的愛情,多好,從此有一人可以如你愛書一般愛你、愛書,可以分享,可以陪伴。
“瑪雅知道她的媽媽把她留在小島書店,但是也許每個小孩在某個歲數都會遇到這種事。有些孩子被留在鞋店,有些被留在玩具店,還有些被留在三明治店。你的整個人生都取決於你被留在什麼店裏。她可不想生活在三明治店。”這個可愛的姑娘並沒有因爲媽媽的離去而傷悲,反而成了書店所有轉變的契機。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在想象一箇搖搖晃晃徜徉在書海中的小小姑娘,“她的手滑過雜誌,把放書籤的旋轉貨架轉了一下。早上好,書籤!早上好,書本!早上好,書店!”小姑孃的每天都是這樣開始,聞書的味道、研究畫、研究書,最後以愛書爲標準來評價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喜歡瑪雅,喜歡瑪雅成長的環境,喜歡瑪雅有一箇愛書的爸爸引導她的閱讀和成長。還在不斷的想象,這樣的養育,是不是我也可以試試?哈哈–
這是一本令人溫暖的小說,而且恰恰發生在我最喜歡的地方–書店,那個書店坐落在愛麗絲小島上,這個島上的居民幾乎彼此都認識,只有旅遊旺季的時候,纔會來很多遊客,天啊!這簡直就是我可以想象出來的最美好的世外桃源了,有書讀,有很多如同親人般的鄰居,大家守望相助,處處可見熟悉的面孔、暖心的問候。
我相信瑪雅是上天看到 A.J生活的無望時,送來拯救他的那個美麗的小天使,還有那個聰明能幹的姑娘阿米莉亞一定也是老天爺送給他的禮物,他們讓A.J學會了愛,學會了柔軟,愛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因爲內心的愛,A.J把書店變成了島上居民溫暖的聚集地,而每一次的讀書會也成了大家相聚的節日,共同的閱讀,成爲了人與人交流溝通的捷徑,小島上連警察也變成了讀書人。我始終相信愛讀書的人內心世界一定是美好的,因爲他們在乎精神的純淨,所以,我同樣可以了見那個冬天會斷了渡船的小島,定是美好的令人沉醉。
島上書店讀後感1000字作文 篇4
《島上書店》是最近非常火的一部作品,所以我也湊單買了一本,然後花了兩天時間,一口氣讀完了它。
作者加布瑞埃拉•澤文,美國作家、電影劇本編劇。年輕並極富魅力,深愛閱讀與創作,爲《紐約時報書評》撰稿,現居洛杉磯。畢業於哈佛大學英美文學系,已經出版了八本小說,作品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她的第八本小說《島上書店》在20xx年以史無前例的最高票數,獲選美國獨立書商選書第一名。
A.J.作爲愛麗絲島上唯一書店的店主,他喜歡讀書而又冷漠孤僻,不喜歡各種賣弄花哨的書,不喜歡童書,不喜歡名人傳記,也不喜歡來島上游玩的遊客。他爲了自己的妻子來到這個陌生的島上開了這家書店,可是一場車禍卻奪去了他深愛的妻子。然而,他的不幸卻並沒有就此結束,首先在一次醉酒後他丟失了唯一一本值錢的書籍,雖然他並不喜歡那本書的內容,但無礙於它價值連城;之後,一位母親又在他的書店裏留下了一箇女孩兒便自殺身亡了。
然而,正是這個名叫瑪雅的女孩兒改變了這個孤僻古怪的中年男人。在決定撫養這個瑪雅的那一刻,他不再是那個因爲中年喪妻而混喫等死的書店老闆,而是一箇慈祥可愛的父親,是這個女孩兒讓他重新找回了封閉多年的愛,讓他重新連接了這個世界,讓他重新找到了新的人生伴侶。
整本書讓我最喜歡的部分是瑪雅在參加比賽時寫得那篇短篇小說,它體現一箇小女孩兒對於自己親生母親的美好幻想,也表達了自己對於母親深深的思念。她有一位好媽媽,沒有把他留在三明治店裏,而是留在了書店,讓她可以天天享受讀書的快樂。
可能小說的結局固然不是那麼美好,但是卻寄託了作者濃濃的愛意。正如加思·斯坦所說的那樣:愛與被愛的能力、付出與接受的意願,能拯救陷於孤獨絕境中的我們。
島上書店讀後感1000字作文 篇5
之前一向在猶豫要不要買這本書的。一般來說,我不愛買那些暢銷榜名單上的書,因爲覺得無趣,過於通俗。對於書,有時還是很挑剔的。書架裏擺着一層專屬於青春文學系列的書,那是我中學時期的取向,如今默默地擺在書架裏,於我,代表着一箇時代的結束,因爲我就應不會再去看了,也不愛看外國翻譯過來的小說。
很簡單,因爲英文翻譯成中文以後,那些文字和語言顯得如此枯燥與空白,就好像菜裏沒有了鹽。我也很厭惡各種怎樣都記不住的英文名,這讓我無法搞懂人物關係和劇情的發展。所以說,《島上書店》這本書是我多年以後,讀的第一本外國小說。
起先是在舅舅那裏借來看的,便籤夾在書的後篇部分,不明白他是沒有看完,還是因爲明白了結局不願看完而停留了在那裏。當我讀完整本後,我後悔了,停在便籤所在的位置就好。很巧,便籤所夾位置的後部分,男主人公A·J患上了癌症並死去了,以前有過幸福的女主人公最後離開了島上書店,能夠說是杯具。而之前的部分,說的正是A·J在經歷事業中落與喪妻之痛的人生低谷後所得的幸福,來之不易的幸福,那是喜劇。
至少我會認爲結局會像韓劇裏的主人公一樣皆大歡喜,大家都找到了各自的幸福,永遠地並完美地生活了在一齊,看來作者沒看過韓劇。也許也正是因爲這樣的結局,島上書店纔有了真正的好處。在女主人公和孩子都離去了以後,在大家紛紛擔心書店何去何從的時候,警官和他的後妻,也就是男主人公的前妻姐,最終接手了這個島上書店。
也許島上書店的好處就在於無論如何,島上必須要有書店,無論主人是誰,島上書店必須要存在下去。爲什麼因爲島上書店是一箇充滿了愛和產生愛的地方!有書店的存在,愛就會一向存在下去,對,就是這樣貌的。
讀這本書的時間花得有些長,沒有囫圇吞棗般地看完,看得有些慢,幾乎都把每句話很認真地看了一遍,甚至會翻到前面的部分看一遍,就剩沒有做標註了,因爲我不喜歡在書上畫。很多話都寫得個性暖心,看着看着就會覺得有一雙大手突然間把你的心捂熱了,溫暖無比。
有一句話我個性喜歡:想瞭解一箇人,你只需要問一箇問題——你最喜歡哪本書很有道理的樣貌,然後我把這句話發到了朋友圈裏,各式各樣的回覆,但是很準!書裏總是有許多點會莫名讓我個性興奮,比如,每一章節就像個短篇小說一樣組成一整部長篇小說,恰巧男主人公很喜歡短篇小說;裏面的每一個人都像是主角一樣,哪怕是生活糟糕透了,幸福還是會降臨的;書裏的每句話都好像心靈雞湯一樣,暖暖的,蠻有道理的。
我很喜歡阿米莉亞,男主人公A·J的最後一箇妻子,如果能夠的話,很想和她做個朋友。隱隱約約中,我在阿米莉亞身上看到了作者,也可能作者就是原型,是我看到作者的相片以後發現的。
阿米莉亞對書的熱愛與挑剔,讓我看到了另一箇自己。無論是對書還是音樂,我都很挑剔,只要是我喜歡的,不管是什麼途徑,我必須要找到。很多人總是說我爲什麼成天買這麼的書,很簡單,對我而言,沒有什麼比書更爲值錢,哪怕不喫飯也要省下錢來買書,這就是我。
我也更加堅定了,沒有什麼比興趣相投更爲重要的,就像阿米莉亞和A·J,哪怕初次見面很糟糕,沒有什麼所謂的一見鍾情。我不相信這些東西的,我相信:人與書是一樣的,要讀下去,纔會更瞭解。
最後明白爲什麼這書會在暢銷榜單裏了,也明白爲什麼這麼多人會喜歡上這本書。讀完,一向在回味着書中的每一箇細節,如果做心電圖的話,可能會看到我的心臟像波浪一樣跳動着。"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箇世界。"書,永遠不會過時。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