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怎麼寫400字(通用22篇)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1
在一篇篇辛辣的諷刺話語中,我彷彿看到了舊時被科舉毒害的懷才不遇的人們對封建頑固禮教的不滿、憤怒的吶喊。
《儒林外史》,中的周進令我印象很深。剛出場時,周進已經六十多歲的老童生。在汶上縣做了三年西席,學生顧小舍人都進學成了秀才,他再無資格繼續教下去,淪落到薛家集觀音庵私塾中來坐館餬口,飽受秀才梅玖和舉人王進的嘲弄和冷遇。不久,他被生活所迫替一羣商人當賬房,飄過貢院,觸景生情。大半生追求功名利祿卻求之不得與所受過的夾雜着悲憤的情緒一下子全部發泄出來,化作一廂老淚縱橫,一頭撞在號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讀到那裏,我不禁心感酸楚,周進只就是一箇代表,世上以前有多少人被封建禮教毒害,又有多少人去鑽令人費解的深奧古經而耽誤青春,使得人性蕩然無存,尊富鄙貧,社會不得安寧!
周進道:“若得如此,便就是重生父母,我周進變驢變馬也要報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幾個頭。(l)可見他已深陷科舉毒害中,不得自拔。這就是一種社會“濃厚”的風氣。
自此,周進的人生陡然發生了喜劇性變化。如果說從前沉淪落魄受盡冷眼,此後可謂春風得意一帆風順。中舉人,中進士,做御史,做學道,一路升到國子監司業。他節節高升的仕途更加顯現出世態醜陋,這就是對整個士人階層和市民社會的批判。
周進用錢買來了監生,讀一箇叫范進的老童生的文章。正因無事可做,便多讀了幾遍,這才領悟到文章玄機多,變化妙,加上遭遇與自己甚就是相似,立刻產生共鳴。從字裏行間也體現出對考場監生的諷刺:他們囫圇吞棗,漫不經心,不識人才。
其實,從辛辣的諷刺中,我還讀到了欣慰的一點,就就是已經有人開始意識到危害,並且想要革命去改變現狀,這就是思想的昇華。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2
抿一口茶,心情略微激動地開始閱讀一本書 《昆蟲記》
很奇怪的感覺,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祕的大自然。明顯感覺到法布爾的看法與大部分的人不同。大部分的人覺得:蜘蛛有毒,而且會致人與死地。但在法布爾的手中合理正確的角度上把許多昆蟲的特點、愛好、外形、生存等等寫的栩栩如生。他把他看見的所有蟲子,包括爬行的、飛行的、會變色的等等都寫了進去。並把這些昆蟲的一生給寫了出來,讓人清清楚楚地知道這個蟲子有毒沒毒,或對你有什麼幫助,你都知道。
書中充滿了驚奇,充滿了情趣,通過這本書我瞭解了昆蟲世界的真面目,更讓我發現了大自然中蘊含着的各種科學真理,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法布爾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昆蟲世界是多麼的奇妙啊!
瞧!雪地忙忙碌碌的瓢蟲,優雅翻飛的蝴蝶,身影矯健的蜻蜓,還有那樹上狂熱唱歌的蟬和那盡興彈琴的蟋蟀。彷彿就在眼前似的。使我印象最深的昆蟲是:食糞蟲屎克螂。它會把糞做成小圓球滾回家的傢伙。看了才知道,原來這些傢伙運糞球的時候居然是倒着走的,爲了不引人注意通常還挑難走的路回家,除了要克服漫漫長路上的艱難險阻,還要時時刻刻留神可能來搶奪勞動果實的攔路劫匪或裝扮成搭檔的騙子。功虧一簣是常事 好不容易搬到家裏,暫時放一放,先把藏匿的洞挖好,誰知什麼都做好以後糞球不見了,在家門口被偷了,可是它並沒有受命運的打擊而沮喪,它搓搓雙頰,伸伸觸角,吸吸空氣,然後飛向附近的斜坡又開始覓食了。
《昆蟲記》,帶給我的啓示是:要熱愛大自然,不傷害昆蟲們;在作者法布爾的身上我們因學習他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再艱苦,也要爲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3
作者憎惡的“死水”不僅僅是路旁的一箇臭水溝,而是有更深刻的象徵意義。從詩人聞一多創作、發表、出版<死水>的有關情況可看楚“死水”象徵的社會現實:
一、從<死水>的創作時間看,“死水”是美國社會的象徵。<死水>創作於1925年4月的芝加哥,華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穢和罪惡。這樣的“死水”,不正是美國社會最真實的寫照嗎?
二、從<死水>的發表時間看,“死水”象徵的是北洋政府。1926年3月18日,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發生。聞一多先生懷着滿腔義憤,聲援學生的愛國鬥爭。他選擇此時發表<死水>,正是用以表達自己對北洋政府的深惡痛絕。也就是說:這個北洋政府已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裏斷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讓它見鬼去吧。
三、從<死水>詩集出版時間看,“死水”象徵的是黑暗的中國現實。1927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聞一多先生對於祖國的美好希望破滅了。1928年,他編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詩集,取名“死水”出版,封面與封底,採用的是通盤的黑紙。整個封面封底散發着憂鬱、沉悶的氣息。人們看到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詩集,心中就會浮起“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的詩句。這個時候,在聞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徵的是黑暗的中國現實。
詩歌中反映的厭惡、失望是作者理想中美麗的祖國形象在現實面前碰壁後產生的一種過激情緒。而隱藏在揭露醜惡的背後,是對祖國無比強烈的眷戀之情和爲祖國利益而獻身的決心。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4
黑奴的悲慘,和人們對於奴隸的不屑並且惡毒而造成的。這種現象在很多書內有所體現,《湯姆叔叔的小屋》可以說是代表作了。
《湯姆叔叔的小屋》全書以湯姆的命運爲主線,寫了一箇黑奴的一生。湯姆一出生就是黑奴,長大後因爲主人欠債而無奈被賣出。但他遇到了可愛又善解人意的小伊娃,伊娃的爸爸花重金買下了他。但不幸的是伊娃和男主人接連着去世了,家裏剩下的唯一能做主的女主人從來沒有對他正眼相待過。於是,可惡的女主將其賣給了一箇莊園的主人,在那裏,湯姆幫助兩個嚮往自由的女工逃跑。而他,卻依然忠心耿耿地留下了。當喬治少爺趕來贖回他時,他已經奄奄一息了。
其實這本書內最打動我的是伊萊薩帶着孩子逃跑時的情景,那一段的細節描寫十分細緻,讓我覺得眼前都是一片血紅。光着腳跳過浮冰,這對於一箇虛弱的女子來說,幾乎不可能做到,但她做到了。是什麼樣的情節讓她變得這麼勇敢?除了她對孩子的愛,還有一箇重要的原因–恐懼。這是對債主的一種恐懼,她一定知道如果此時被抓會被打的體無完膚,所以她選擇了放手一搏。
伊萊薩沒了命似的逃跑,兩個女工費盡心思地逃跑,這也顯現出社會對於黑奴的瞧不起和輕視,正是這種輕視,使得湯姆忠心耿耿卻慘遭厄運。
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或許伊娃的笑臉和小喬治的諾言,給了他堅持到最後的力量吧。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5
我讀了《夸父追日》的故事,我覺得夸父有偉大的理想、敢於實踐,還有偉大的奉獻,這三個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故事的大概是這樣的:夸父他不喜歡黑暗,而喜歡光明,所以,他就去尋找光明,他要把太陽永遠固定在天上。在一天夜裏,夸父他拿起手仗,抬腿一跑,就跑了兩千裏,跑到了虞淵,也就是太陽落下去的地方。陽光照在他身上,陽光在他身上的時候,喉嚨直冒煙,彎下腰去和黃河和渭河裏的水,但是兩條和裏的水都和光了以後,還是沒有止住渴。夸父又向北面的大湖奔去,可是,還沒有到,就倒下了。就在他倒下的時候,最後一縷光明照在了他臉上,他遺憾的看着太陽,倒下了。夸父倒下以後,他的手仗變成了桃林,他的身體變成了一座大山。那鮮美的桃子帶給後來尋找光明的人解渴。
我覺得,我們要像夸父一樣奮勇向前,有偉大的理想,敢於實現理想。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6
讀《夸父追日》我才知道:夸父不喜歡黑暗,他喜歡光明,《夸父追日》讀後感400字。他看見太陽每天都是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接着就是漫長的黑夜。
一直到第二天早晨太陽才又從東方升起,夸父便決定去追趕太陽,把太陽抓住,想讓它永遠的固定在天上,想讓大地一直充滿陽光。
夸父追到了太陽那兒,忽然間,夸父的喉嚨乾的直冒煙。於是,夸父俯下了身子,把黃河、渭河的水喝的一滴不剩。可他還是渴,就向北方跑去,想喝大澤裏的水。
可是,夸父還沒有到大澤,他就像一座大山一樣的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爲他的倒下而發出了巨響。夸父看着西沉的太陽,嘆了一口氣,把手杖向前一扔,就閉上眼睛長眠了。
第二天早上,太陽普照大地的時候,昨天倒在原野上的夸父,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邊,是一片鮮果累累的桃園,是夸父的手杖變的。樹上有鮮美的桃子,可以爲追尋光明的人解渴,讓他們精神百倍,奮力前行!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7
提起雷鋒叔叔,爸爸媽媽這一輩人總是會油然而生一股敬意,因爲他們是在雷鋒精神的影響下長大起來的。雷鋒就是他們的偶像,心目中的英雄。而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雷鋒叔叔離我們很遙遠,雷鋒叔叔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都不太清楚。
上個星期,學校給我們佈置了一箇作業,要我們讀《雷鋒日記》,並寫下讀後感。一回到家,我就上網找到《雷鋒日記》,並饒有興致地看起來,誰知一看就入了迷。隨着閱讀的深入,雷鋒叔叔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漸漸地清晰起來,我彷彿看見一身軍裝的他正笑眯眯地向我走來。雷鋒叔叔公而忘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他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因爲他初中畢業就參加工作了,所以文化水平不高,爲了更好地爲人民服務,雷鋒叔叔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利用一切空餘時間自學。有一次,他到電影院看電影,因爲機器故障,電影沒有按時放映,他就掏出書本來看。他就是這樣爭分奪秒地學習的。他說: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用力擠,總會有的。
看完雷鋒叔叔的光輝事蹟,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我也很想多學點知識,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可是我就是不肯用功。我太貪玩了,電腦遊戲、悠悠球對我太有吸引力了。每天一回到家,就想上樓去玩電腦遊戲。能完成作業就不錯了,從來就不想去複習功課。爸爸媽媽時常催促我學習,可我總是把爸爸媽媽的話當做耳邊風。
讀了《雷鋒日記》,我受益匪淺。我明白,學習要靠自覺,要勤奮,要刻苦。我以前消磨浪費了太多寶貴的時間。今後我要學習雷鋒叔叔刻苦鑽研的“釘子”精神,擠出時間學習,把過去浪費的時間補回來。也希望不太愛學習的同學也去認真讀一讀《雷鋒日記》,相信他們也會從中受到不少的啓發和教育的。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8
昨天,我讀了一箇故事——《夸父追日》。這裏面講述了一箇震動人心的故事。
古時候,有一位大英雄,名叫夸父。他的身材很好,爲人很正直,所以人們都喜歡他。那時候,很多人向太陽神祈求一箇願望,讓太陽走得慢一點,這樣他們纔有更多的時間做工。看到這樣,夸父幫他們跟太陽神講。但是太陽神不要聽他的話,讀後感《《夸父追日》讀後感400字》。因此他決定要把太陽追回來。在追太陽的時候,因爲口很渴,所以他死了。當太陽看到這動人的情景後,便放慢了腳步,把白天變得長了一點。
一開始讀這個故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別是夸父的性格。他具有堅貞不屈的精神。在碰到困難,也就是他覺得口很渴的時候,還繼續追太陽。如果我是他,我可能不要這樣做。對我來說,他也是一箇捨己爲人的人。他很關心別人,會把一生的精力奉獻給人們,他是一箇那麼好的人。
可是,我偶爾也會想:爲什麼他感到口渴的時候他還追太陽?爲什麼要危害自己的生活呢?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認爲他很笨,對不對?不管怎麼說,從故事中,我們可以學到:當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堅持不懈,努力地試一試纔有可能成功。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9
每讀完這篇文章,心中總要憧憬好一會兒,時間也似乎是停留了,停留在了那美好的童年時光……
這是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寫的是魯迅童年的生活和學習,回憶中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並不是簡單的勾勒,卻也沒有濃濃的筆墨,而是流露着童年的快樂,甚是打動人心。
“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這些景色,不僅讓魯迅回味,更讓我心動。我想魯迅的童年,是多麼快樂,多麼幸福,甚至有點懷疑魯迅童心未泯。而當魯迅上學後,也並非不快樂,而讓人覺得是另一種趣味。“先生,‘怪哉’這蟲,是怎麼一回事?……”這是魯迅的話,讓人看了,先是一笑。並不是笑魯迅的無知,而是對他求知的肯定和讚賞吧,再者是一思,那就是對“怪哉”的思慮了。能讓人深入其境地去感受這篇文章,我覺得是最大的成功。
魯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是年過半百,可其中流露的感情,是那麼真摯,彷彿就在眼前,看在眼裏,刻在心裏。我想,這不只是因爲實有其事,更重的是魯迅對童年的懷戀和憧憬。
撲蝴蝶、捉鳴蟬、採荷蓮……這是誰沒有的童年?課堂開小差、收藏愛書、問一些無厘頭的問題……又有誰的童年沒經歷過呢?可是,又有多少童年留在心底?又有多少童年被遺忘?童年,留不住,最後只灑落在記憶的長河上。
人生固然是美好的,可怎樣去感受,怎麼去理解這些美好呢?文章雖然沒有提到任何的觀念,可是卻不禁讓人深思,對童年的深思,對人生的深思。或是記憶,或是懷戀,總是美好的,就算是曾經瑕疵。悠悠童年,承載着太多的美好和思念,我們真應當去好好感受。
我再次拿起了《朝花夕拾》,讀起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像是走進了百草園,走進了三味書屋,走進了童年……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10
自從我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夸父沒必要那刻苦的追趕太陽,因爲太陽是永遠都不會離開我們的,啊!原來夸父不喜歡黑夜,我也覺得他也不喜歡黑夜,那夸父不想想到了黑夜太陽就要休息,夸父是每天都看到太陽在天空,那要是每天都是白天,那我們還用不用休息了,我真是太討厭夸父了,因爲每天都追趕着太陽,煩不煩呀!也不知道太陽散步很久了之後就回去休息,那要是太陽每天都不休息那不是該累死了,夸父一點都不瞭解太陽!
但是我還是覺得夸父很刻苦,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夸父就已經追到那兒了,那樣的速度是多麼的快呀!
但是一抓住了太陽,那要是太陽幾年都不休息的話那還怎麼照射大地呀?夸父還想到了黑夜太陽躲到哪裏去了,肯定是休息了。
我更覺得夸父實在是太傻了,因爲夸父那麼有情有義的追趕太陽卻自己犧牲了,那要是不那樣追趕太陽自己還能活很長時間。
我們也不喜歡在黑暗生活,夸父的做法也是對的。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11
利用暑假,我好好學習了《弟子規》。《弟子規》裏教我們許多良好的習慣、品質,對我們與人、親友、社會交往,培養良好的品質有着很大的幫忙。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當我讀到只一句時,對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不怎樣明白,於是便好奇地翻開這句的解釋:讀書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信道、眼到、口到。這三到都要實實在在地做到。讀書是正在讀這一段就不好想到別的一段。這段還未讀完,不好應爲沒有興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別的一段,而東翻西閱,比坑定寫信來,按部就班地讀完。讀書是要有規範,讀一本書或一門功課,要有比較寬裕的期限,但是不能正因時刻剩餘,等期限快到了纔開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誤事情,因此一規劃好就要開始趕緊用功。原來是這意思。看來,《弟子規》中的文言文字雖少,但表達的意思卻很深奧,值得我們去學習,探究裏面豐富多彩的人生哲理。
平時,我在寫作業時經常分散注意力,一會兒玩筆,一會兒喝水,一會兒想別的事。記得有一次,我汗流浹背地走回家,喝了水,吃了東西后,就急忙打開語文評價手冊來訂正。沒有仔細看原文,草草地看了題目就盲目地把答案寫了下來。結果,第二天老師批改完後發下來,我打開本子,上方寫着三個鮮紅而又醒目的字:看原文。我只好仔細的熟讀原文。“找到了,找到了。”就是這句,我高興地說。看來,只有認真仔細地明白、思考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完美。
《弟子規》裏還有着許多“規矩”,等着我們去學習,去明白,去體會。
《弟子規》裏這些“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做起來卻不容易,如果我們認真去踐行,給父母開來的快樂是無限的,給自己帶來的收穫也是巨大的,因此,我們從小就要養成好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將來,必須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12
《湯姆叔叔的小屋》講述了十九世紀的美國,有一箇心地善良的黑人奴隸,人們都叫他湯姆叔叔。作爲奴隸的湯姆爲了幫肯塔基州農場主亞瑟?謝爾比因欠債而失去其田地籌集急需的資金,被迫賣給了海利。後來海利又把湯姆叔叔賣給了伊娃小姐。
伊娃小姐去世後,伊娃小姐的母親又把逆來順受的湯姆賣給了他的最後一箇主人———雷格。雷格是一箇十分狠毒的人,湯姆叔叔爲了保護一箇黑奴,被他最後一箇主人雷格打死了。書中我感受到了湯姆叔叔不僅忍受着剝削帶來的痛苦,還始終堅持着自己的信仰,到了最後連他的敵人也不得不敬重他。從湯姆叔叔身上,我學到了捨己爲人的精神,湯姆叔叔寧肯犧牲自己也不出賣別人。
湯姆叔叔一生都相信上帝,堅信自己的信仰,即使在面臨自己悲慘的命運時始終如一。伊娃小姐的善良也讓我印象深刻,伊娃小姐對黑奴們很好,尊重他們,從不打罵他們,把黑奴當作自己的親人,伊娃小姐快要去世時還關心着這些黑奴的命運。從伊娃小姐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純潔和善良。希望大家一起都來看看這本會讓人受到啓發和激勵的書吧。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13
看名著看的是種內在的精華,如果你深入了這本書裏面,其實會發覺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在裏面。閱讀是種精神的享受,是靈魂的昇華。對於名著尤其如此,希望大家多學習,多多閱讀名著,對自己提高修養都很有幫助!
每次,翻開手中的這本《昆蟲記》,閱讀到書中作者潛心研究昆蟲、觀察昆蟲的一幕幕時,我總是會被他所折服,《昆蟲記》是一部不朽的傳世佳作。文章的語言淺顯易懂,爲我們介紹了昆蟲世界的各種趣聞逸事,是一部集知識、趣味、文學、哲理於一體的散文集。這本書精選了有關紅螞蟻、蜜蜂、蝴蝶、螳螂、金步甲、蜘蛛等各種較爲在生活中常見的昆蟲,讓我在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中學習了科普知識。
那麼,我就說書中的建築大師迷宮蛛吧。迷宮蛛也叫作圓網蛛。它是個無與倫比的紡織工人,它用蛛網來獵取那些自投羅網的小蟲子們,坐享其成,可謂“得來全不費工夫”啊!它的身體是灰色的,胸有兩條寬闊的黑色飾帶,飾帶中間夾着白道子和褐色的斑點,不過到快要產卵的時候,圓網蛛就要搬家了,它結的絲囊色澤鮮亮、外觀富麗精緻。
在圓網蛛產完卵後,它最偉大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大約在九月中旬,小蜘蛛們卵化出來了,但它們要在這個袋子裏過冬。歲月無情,母蜘蛛的食量漸漸小了起來,體力也不足了,雖然如此,它還能維持四五個星期的壽命。但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它繼續拖着蹣跚的步子不停地巡視。最後。在十月底的時候,它用最後的一點力氣替孩子們咬破巢的牆壁,精疲力盡地死去了。
讀到這裏,我覺得母蛛盡了一箇最慈愛的母親所應盡的全部責任,我十分感動,母蛛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母蛛偉大的精神讓我想起一句名言:世上最偉的力量就是母愛。
想到自已的母親,在我的成長道路上,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她總是鼓勵我,幫助我,我要感謝她。將來,我也要向她對我一樣地對她好。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14
今年暑假,我看了《昆蟲記》一書,我獲得了許多收穫,
這本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從事研究昆蟲學,他用了一生的精力,長期在荒山野嶺收集了成千上萬種昆蟲的資料,如:昆蟲的生活習性和成長過程等等。最後撰寫了科學巨着《昆蟲記》。
看完了這本書,我認識了捕食高手螳螂、愛美的被管蟲、快樂的蟋蟀、挖隧道的礦峯、不會迷失方向的蜜蜂、環境清潔工綠蠅、有兩顆毒牙的狼蛛、“小鬼”恩布沙、喫枯露菌的甲蟲、捕食蒼蠅的捕蠅蜂、嬌小的赤條蜂、喜好唱歌的蟬……
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昆蟲就是松毛蟲了!它們也叫“列隊蟲”,至於它們爲什麼叫“列隊蟲”呢,你先好好想想,再來看我的答案吧!看!第一條松毛蟲走到哪,其餘的就跟到哪,
它們排着整齊的隊伍,中間沒有一點兒空隙。它們總是單行排,無論第一隻松毛蟲走的路彎彎曲曲、打轉,後面的松毛蟲依然照做。就算是在原地打轉了幾天幾夜,它們也都照着第一隻松毛蟲做。松毛蟲走路是都會一邊走一邊吐絲,這些絲都是讓它們回家時會更方便。現在知道他們爲什麼也叫“列隊蟲”了吧!。瞧!這些小昆蟲是多麼的有趣呀!
通過看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在昆蟲世界也有許多好媽媽,它們爲自己的兒女們到處尋找食物,就算在去世之前,也時刻爲自己的兒女們着想。比如捕蠅蜂媽媽,它的孩子會越來越大,食量也越大,捕蠅蜂媽媽就得出遠門給寶寶找食物,如果找不到,寶寶就會捱餓。直到寶寶完全長大,繁忙的媽媽纔可以鬆口氣。我的媽媽也一樣,她每天辛苦地工作,照顧我們,時刻爲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操勞。
聽完了我的介紹後,你已經迫不及待地要來看這本書了吧?說不定你的收穫比我還要多呢!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15
大家好你們還記得我嗎,對了我就是李高潤,今天我讀了張老師給我們發的大語文書上的《夸父追日》。
我先給你們講一講夸父追日的故事吧。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箇叫夸父的人,他很高很大,他的腰圍比一百個西湖還大呢!就別說他的身高了就算是一千個西湖豎過來然後在加上一千個泰山也不如他高,可是夸父有一箇實現不了的愛好就是希望太陽永遠在天上,那樣的話,我們就會被渴死的,對了夸父我因爲是個笨拙的巨人想不到夸父既然跑的風一樣快,一站眼的功夫就能跑兩千米,要是我們人類走的話那需要走上幾百天呢!他的胃口也是十分驚人,他既然能把黃河裏的水全喝沒了呢,還不解渴,就這樣夸父他不斷的墜崖追就這樣,跑呀跑眼最後夸父活活的累死了,它的身體變成了很多的高山還有桃園,只要是快富死在那裏的地方,哪裏的他自就會越長越大,啊,夸父真是個爲人力造福的大好人呀!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16
想必大家都讀過《弟子規》吧,《弟子規》裏的資料蘊藏着許多道理,只要我們反覆回味,就會有許多體會了。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好慢吞吞、很久纔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讀到那裏,我覺得自己沒有做到……關於愛情的簽名
有一次,媽媽一箇人在家裏大掃除,而我在做媽媽佈置的“海量”作業。經過兩個小時的“拼搏”,我最後把“海量”作業給消滅了。沒想到,我剛剛寫完作業,媽媽就叫道:“阿怡,幫媽媽洗洗拖把吧!”我聽了,說:“媽媽,我剛剛纔把作業給做完,手都麻了,你又叫我去洗拖把,我很累啊!”媽媽說:“我幹了一天的活,可把我給累壞了,叫你去洗拖把都不肯去。唉!”我聽了,又說:”下次大掃除我就和你一齊幹活,這總行了吧!”媽媽聽了,說:“唉!算了,你還是好好學習吧!”
此刻回想起來,我覺得自己很對不起媽媽。媽媽期望我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就什麼家務活都不讓我幹,全部家務一向都是她做的。此刻,媽媽很累很累,叫我幫她洗個拖把,我都不肯。唉,媽媽上班回來已經很累了,回到家她還要忙個不停,我又何曾幫過她幹過一點活呢?平時,我在看電視的時候,她叫我回去複習,不好再看電視了,我都是慢吞吞地去做,有時甚至不聽呢,淨和她“唱反調”。媽媽處處都爲我着想,可我根本就沒當一回事呢!但是,我此刻決定改變自己,要做一箇好孩子!
今後,我必須會做個懂事、聽話、勤勞的好孩子,學會幫媽媽分擔辛苦,讓媽媽不再爲我的學習操心。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17
“讀”,是指在文章開頭交代讀了何人何文,有何感發點;“感”,是在“讀”的基礎上,通過聯想談自己的感受。而讀後感,一般採用兩種形式:一是邊述讀(交代所讀內容)邊發感;二是先述讀後發感。
寫好讀後感,除了掌握基本的文體知識外,還必須把握五個寫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第一,要研讀原文。
只有研讀好原文,才能對原文的內容主旨有較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從中有所感悟。這是學生寫好讀後感的基礎。
第二,確立感發點。
也就是文章的理論基礎或中心論點,又是寫文章的“入手處”,千萬不能馬虎。選好了這一“入手處”,文章會寫得不僅感動自己,也能感動別人。
第三,述讀與發感。
述讀,包括所讀文章的出處、篇名及作者的交代,用簡潔的話概括有關文章的內容和總體感受,也可提出明確的感發點,也有開頭交代一下所讀作品寫作背景的,目的是使讀者明白這篇讀後感的由來,要發什麼感。
第四,讀後感的結尾
結尾可概括中心,總結全文,或提出問題,發表看法,發人深思。“文無定則”、內容決定形式,根據不同類型的讀後感可採用不同的結尾形式。
第五,寫讀後感常見的毛病。
①讀原文多,“無感或感少”,喧賓奪主。有的同學寫讀後感,主體部分完全是複述原文的情節,或加進幾句不痛不癢的評述,這些都違反讀後感的最基本要求。
②評述原文多,“感而發,牽強附會”,這類文章混淆了讀後感與文學評論的界限,把無關緊要的內容勉強地扯在一起,也是有些同學最易犯的一箇毛病。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18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現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箇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着你生活的崗位……"
這就是雷鋒的釘子精神,也許現在我們不能感受到它的偉大之處,甚至認爲雷鋒是一箇"傻"的人,但當讀了他的日記之後,便能瞭解到雷鋒是一箇多麼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國家的人.
時至今天,四十多年過去了,雷鋒精神曾激勵過多少青少年,胸懷遠大志向,活躍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各條戰線無私無畏,赤誠忠心地像雷鋒那樣奉獻壯麗的青春,雷鋒已經成爲"爲人民服務"的楷模,開創社會主義新風尚的標兵,這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嗎
不僅我們受到雷鋒精神的影響,連不少外國人都受到了這股"風"的影響.一箇美國商人如此說道:"雷鋒精神是人類應該有的,應把雷鋒精神弘揚到全世界.要學習雷鋒對待事業的態度,學習雷鋒刻苦學習的釘子精神,學習雷鋒關心人,愛護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質."
西方人和我們一樣,給予雷鋒最高的表彰,雷鋒精神與上帝共存.
無論時空如何變化,無論日月星辰如何變幻,那些決定人類向前發展的基本要素是沒有變的.所以雷鋒精神以超越時空的力量成爲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19
學校發給我們一本《弟子規》小書。開始我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不懂什麼意思。這天,在老師的指導下又把《弟子規》拿出來認真地讀了一遍,原來《弟子規》是中國傳統聖賢教育的書籍,它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的思想道德理念傳承給我們。使我們懂得了什麼叫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勤儉節約,寬容超多,什麼是親情,友情等等……
以前我不懂得孝敬父母,常常惹父母生氣。有一次,媽媽把飯做好以後放到桌子上,喊我喫飯,我被精彩的電視劇迷住了,沒有答應。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喊我喫飯,我不耐煩的回答:“你們去喫嘛,我一會再來,喊我幹什麼嘛。”媽媽說:“飯快涼了,快點來喫吧!”我還是等電視劇完了之後纔到飯桌上去喫飯。還有一次,媽媽正在廚房裏幹活,叫我幫她把地掃一掃。我根本就沒有理她,只是在電腦上盡情的打遊戲。媽媽過了一會又喊了:“你把地掃了沒有啊?”我還是沒有聽見。媽媽生氣的說:“你這孩子,沒有聽見我叫你嗎!”
這天,我讀了《弟子規》的入則孝,我很後悔。尤其是有看見後面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說“父母叫我們,就應及時回答,不好慢吞吞的。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者推辭偷懶。”反思我自己的行爲,羞愧之心悠然而生。勇於承認錯誤是一種美德,此刻,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
《弟子規》是一面鏡子,我要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箇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20
傳說古代有個叫夸父的人,他曾經跟太陽賽跑。他拿着木杖,死命的追趕太陽。途中,他感到異常地焦渴,便喝乾了黃河和渭河裏面所有的水,卻仍無濟於事,於是便往北想去渴一箇叫大澤裏面的水,但是他還沒有走到那裏就在半路里渴死了。
夸父是一箇有決心、有毅力的人。他死命地追趕太陽,從不放手。這種堅定不移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但是夸父也是一箇不自量力的人,和太陽賽跑,想比太陽跑得更快?不可能!
上一個暑假的時候,我打算每天寫一篇日記,結果只寫了16篇就覺得沒有意思了。有一次,我下決心要把整個房間都打掃一遍,結果只收拾了一些書就不想再幹了。等等。
這些事情都是因爲我沒有毅力的表現。但是我卻知道取長補短的道理,我想我應該學習夸父身上的那種堅定的毅力,讓自己能夠在做事情時變得持之以恆起來。
夸父或許是人民心中的英雄,或許是後人的笑柄。但是夸父逐日這個故事正是人類征服大自然的過程中堅定信心的真實寫照。
夕陽如血,照耀着大地。有一箇身材高大的人,流着汗水,咬着牙齒,死命的追趕着天空中的太陽。他的身後有一大串腳印,清楚地記錄下了這位英雄所走過的每一步……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21
不久前,我看了《儒林外史》這部書。看完以後,我的感觸很深。
《儒林外史》就是清代小說,共有五十六回,就是吳敬梓寫的。小說的後半部就是作者在三十六歲(1736)託病辭去徵辟以後陸續寫成的。
《儒林外史》展示了封建科舉制度下士大夫的種種心態,進兒諷刺了士人的醜惡靈魂,深刻揭露了整個封建制度的腐朽糜爛,不堪救藥。吳敬梓以他的生花妙筆,描繪出一幅18世紀中國社會多彩的風格畫卷。
吳敬梓在小說中寫到的范進,周進、牛布衣、馬二先生、匡超人、杜少卿的命運,並非別人的問題,而就是他看到了歷史的凝滯。正就是藉助於對科舉的內心體驗,因此他才極爲容易地道破舉業至上主義和八服制藝的種種病態。作者所寫的社會俗相,不僅僅就是作爲一種文化心理的思考,同時,更多的就是作了宏觀性的哲學思辨,就是靈魂站立起來之後對還未站起來的靈魂的調侃。因此我們也看到了吳敬梓的小說的一箇鮮明特徵思想大於性格。
在《儒林外史》第一回寫的就是: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
在爭名奪利的元朝末年,諸暨縣出了一箇嵌崎磊落的人,此人七歲時,父親便早早地離開了人世,他的母親做些針線活,供給他到村學堂裏去讀書。他爲了報答母親,發奮、用功的唸書。之後,成了流芳百世的名人。此人便就是:王冕。
王冕自幼好學勤奮,但只因家境貧窮,讀不起書。他的母親把他叫到跟前,對他說:“兒子啊,不就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只就是你父親早早去世了,我一箇寡婦人家,社麼都不會。如今年歲不好,柴火又貴。我們只能靠我做些針線活勉強餬口,實在就是沒錢供你唸書啊!如今沒辦法,只能讓你到隔壁去放牛,每月能夠賺幾錢銀子,還有現成飯能夠喫,明日你就去吧!”王冕知道家裏的難處,便答應了。
第一天,王冕便來到秦家放牛,秦老爺對母子倆十分客氣,而且之後十分照顧王冕。這讓他們十分感動。
王冕在休學後,並沒有放下讀書。他經常在有空時拿自己的工錢去書販那裏買兩本舊書看看。
讀後感怎麼寫400字 篇22
星期四,我看了《誦讀經典 品味越韻》中的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詩文。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主要講了:屋主壽鏡吾是紹師興城裏有名的塾。他20歲中秀才,在自己家中設館授徒,以教書爲業。他制定學規,從嚴治教,每年收學生不超過8人。他對學生要求嚴而有度,待人以寬和爲懷。發現有學生不認真讀書,到後院去玩時,他只是大聲叫道:“人都到哪裏去了?”待到大家陸續的回來時,他也只是瞪幾眼,督促大家讀書而已。他也備有戒尺,但不常用,學生有違反塾師的也只是在學生手心上輕輕地打記下以示懲戒,不像別的塾師,要把學生的手心拗彎,將手背頂住桌角用力痛打,以示師威。教學之餘,他常以讀書自娛。每當學生放聲朗讀課文時,他便吟誦自己心愛的古賦,而且搖頭晃腦,顯得十分投入,也很有點幽默感。放學時,他會親自把學生送出大門,站在石橋上觀察良久,看學生在路上是否有打鬧的情形,直到學生走遠,他才放心地踱回書房……
一切感受都令人回味,作者以一箇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文章表現了作者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熱情,希望能自由自在的玩耍,不希望被父母,家奴管着。
有空時我還要看看《誦讀經典 品味越韻》中還有什麼有趣的童年樂趣。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