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傳有感600字(精選7篇)
讀水滸傳有感600字 篇1
文/周詩涵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樑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李逵明知蔡太師給的是毒酒,而他無需死,爲了與宋江作伴,甘願自殺,這也是忠。
魯智深是我認爲的這一百單八將中最爲敬佩的,也是最忠的人,他最初的出場就是爲了維護社會安定,振救人於水火,然而這也是他的職責,服務於老種經略相公,打死了鎮關西,不得不出家當個和尚,這是忠,在戰場上奮力廝殺,爲平定方臘做出貢獻,這也是忠,明不願被招安,但既然頭領一開口,魯智深也服從了,這是對朋友忠。忠心有些時候並非是自己的期望,但這是自己兄弟。
對於義氣,依然是魯智深,最爲首當其衝,爲了林沖的性命,他不惜逼迫公差,與高俅作鬥爭,雖然不滿宋江的招安,然而聽說宋江有難卻奮起來救這邊是義氣。
義,可以解釋爲正義。一箇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箇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真的不怕死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爲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箇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爲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他的靈魂被社會中醜惡污染了
魯智深的聰明,正是在於忠義兼備,自古忠義難兩全,可魯智深做到了,愛憎分明,見義勇爲,扶危濟困,嫉惡如仇,慷慨大方,仗義疏財,也正應了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讀水滸傳有感600字 篇2
文/徐諾亞
這個暑假我參加綠色閱讀節活動閱讀了水滸傳,在這中間得到了一些啓發。
書中最後,宋江未走自己的路,而是向宋朝皇帝招了安,從而走上了末路,最後英雄好漢們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在悲劇中結束了。
但是,歷史上有許多人物走上自己的路,獲得了成功。
偉大的達爾文幼年沉醉於大自然中,父親因此十分生氣,讓他去學神學,但是他選擇了走自己的路,他對神學的“神造論”十分的不滿。經常利用平時的空餘時間去聽自然科學講座,並對生物學產生了深厚的興趣,1831年12月17日是,以博物學家的身份坐船環遊了世界,之後發表了《物種的起源》,成爲一名偉大的博物學家。
我國着名的天才軍事家粟裕大將,1948年毛主席讓他來江南打仗,他說不行,他走自己的路,在江北把國軍的主力消滅,他立下了軍令狀,在江北消滅國軍10萬人以上,結果在第一場戰役—-七戰七捷,就消滅了國軍9萬人之多,在後期的豫東、淮海,消滅了10萬人,滅了蔣家王朝,獲得了成功。由此可以看見,走自己的路,只要不斷的去追求,不斷的爭取,向着自己的目標前進,這纔可以成功,我們也要吸取宋江失敗的慘痛教訓,不可以輕易離開自己的“路”。
讀水滸傳有感600字 篇3
文/王佳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着之一。讀了水滸傳這本書後,我認爲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傳奇故事,它真實的描寫了北宋時期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過程。
在書中,奸臣當道,貪官橫行的北宋,一百零八將各有不同的原因和情況,先後聚義,紛紛被逼上樑山,豎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劫富濟貧,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花和尚魯智深是一位粗中有細,直率,又俠骨柔情,是條真漢子;武松出身平民,他疾惡如仇,爲打抱不平報殺兄之仇,屢次遭人陷害,終於造反。同時,他在打虎時的表現出的勇敢,冷靜沉穩也讓人佩服,使自己名揚天下;吳用滿腹經綸,足智多謀,見宋江被害,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
讀了水滸傳,讓我瞭解了我國古代歷史。它展示了北宋的政治文化與社會景觀,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梁山好漢們的反抗精神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多箇好漢都應奸臣所害,真是可悲。
水滸傳不僅有生動的情節,還有豐富的細節描寫,的確是一本耐人尋味的好書。
讀水滸傳有感600字 篇4
文/範舒琪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着之一,在這個暑假裏,我閱讀了這本書!北宋末年,奸臣當道,一百零八位好漢被逼上樑山有: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九紋龍史進;黑旋風魯達;智多星吳用;豹子頭林沖;宋江、武松……
他們“替天行道”、劫富濟貧。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武松,他武藝高強,有很多的英雄事蹟,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武二郎醉打蔣門神》,武松替哥哥報了仇,被髮配孟州牢城,經過十里坡,結識了張青和孫二孃夫妻二人。張青和武松結拜成兄弟,武松來到牢城,認識了被蔣門神欺負的施恩。武松聽了施恩的遭遇,決定幫他奪回酒店,武松喝了三十多碗酒,來到了快活林,先到了蔣門神的店裏搗亂,店小二慌忙逃走去通知蔣門神,武松正好在大路口撞見了蔣門神,舉起兩個拳頭在蔣門神臉上虛的晃了一下,轉身便走。蔣門神大怒,追了過來,被武松飛起一腳,踢中小肚子。蔣門神頓時捂住肚子,蹲了下去。武松右腳又飛起,踢在蔣門神額角上。蔣門神往後便倒。武松追上一步,提起拳頭往蔣門神臉上打。武松這套拳腳叫:“玉環步、鴛鴦腳”,是他平身的真功夫,非同不可,直打得蔣門神躺在地上求饒。施恩重整店面,開張買賣,因爲武松爲他爭了這口氣,對武松也格外敬重。
他們勇於反抗、見義勇爲的精神,讓我敬佩!也給我帶來了許多的道理,我應該再多讀讀幾遍!
讀水滸傳有感600字 篇5
文/盧紀凡
兒時曾因無聊,而捧起水滸這本又大又厚的書,那時看的是漫畫版,或是白話文,大多時只是注意其情節的變化,僅僅只是欣賞字裏行間透露的俠氣,令人心生敬佩。現在麼,當時扣人心絃的情節已然忘卻,只是模糊的記得,有一百零八個好漢,魯智深、林沖什麼的。現今的再次閱讀,以爲是回顧,卻不想我竟是相當於在讀了一本書,與兒時的記憶、書本帶來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所以,是思維的方式不同了?所以閱讀的層次更深了些?我不清楚,看下去吧,說不定若是一年後我再看一遍,會有更多的不同見解。
魯智深帶於我的印象極深,他是一箇粗手大腳的花和尚,卻也豁達不羈、具有江湖氣概的灑脫英雄。以前只覺得他粗魯,只會耍槍弄劍,甚至一度以爲他是個壞人,而現在認爲他是個大豪傑。他在野豬林裏遇見董超、薛霸,欲殺之,卻因爲林沖的勸阻而放下手中的屠刀,可見他是一箇重情重義、樂於助人的人。還有一次,金家父女身陷險境,他果斷摸出銀子救濟父女倆,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李忠卻是死死不願掏錢出來,後來不情願的拿出的錢,魯智深又還了回去。他很仗義,雖然希望別人也與自己一道施捨恩惠,但也不勉強,更不會讓沒有同情心的人掏出錢來做不願做的事。
“水滸”是水邊的意思,我不知道施耐庵爲何要取這個名字,但是也能略猜到一二,此名定是與一百零八名好漢的“義”是分不開的。
閱讀一本書,不是僅僅因爲它是名着,而是要明白深層的含義。對於在亂世間的水滸英雄,果斷贊,爲俠義,更爲中國文學歷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而自豪。
讀水滸傳有感600字 篇6
文/徐寧
《水滸傳》講述了一箇一百零八好漢因各種原因在梁山上起義的故事。他們爲百姓打抱不平,卻遭到了朝廷奸臣的迫害,最終被逼上了梁山。
在許多人眼裏,他們是賊寇,但是他們確是比某些官員更正義的人。他們只殺該殺的人,他們重情重義,劫富濟貧。原本梁山寨主是晁蓋,後因在曾頭市被史文恭的毒箭射中,逝世了。臨走前,他說:讓捉住史文恭的人做寨主。宋江大哭一場,山寨不可一日無寨主,衆人推舉宋江做寨主。宋江只得答應,並說誰捉住史文恭誰就做寨主。後來梁山好漢又施計將玉麒麟——盧俊義逼上了梁山,做了副寨主。宋江一人打破了曾頭市,盧俊義捉了史文恭,衆人將他剖腹挖心,祭奠晁天王。宋江推舉盧俊義做寨主,衆人不肯,只得通過比賽決定,宋江勝了,做了寨主。宋江一夥受了招安,破遼、平田虎、捉王慶。一百零八將毫無損傷,卻在征討方臘時損傷慘重。好不容易活下來的卻也被朝廷奸臣賜毒酒而死。
也許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不會參加這些戰爭,無法向梁山好漢那樣爲國捐軀。但是我們卻可以從一些小事中體現自己的正義。比如在看到老人過馬路時過去攙扶,也許這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但卻可以帶給別人溫暖。同時我們也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不能像《水滸傳》中高俅等人那樣陷害別人。讓我們一起伸張正義吧!
讀水滸傳有感600字 篇7
文/麻卉欣
不記得是幾年前看過的《水滸傳》,現在又拿出來重溫。
本書記述了以宋江爲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樑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箇“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箇“義”字。
一箇“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箇“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一箇“義”字。由此可見,一箇“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箇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爲正義。一箇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箇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爲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箇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爲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忠義,對於誰來說都很重要,但是真正做到忠義又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也許,這正是我們缺少的,不如別人的。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