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寒假《海子的詩》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初中生寒假《海子的詩》讀後感範文 篇1

  讀海子的詩,但是大多數都是一種難以名狀的快感,難以用語言和文字表述,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把這種快感用文字表達出來。希望你再看完我的文章之後,最起碼明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什麼意思,它究竟是在什麼地方打動了你?海子以及海子的詩歌,想必大家很多人都有一定的瞭解。但是我想最好還是先介紹一下他。 他說;“我的詩歌理想是在中國成就一種偉大的集體的詩。我不想成爲一箇抒情詩人、或一位戲劇詩人,甚至不想成爲一名史詩詩人,我只想融閤中國的行動成就一種民族和人類的結合,詩和真理合一的大詩。”

  這句話的背後有煌煌300首高質量的抒情詩歌和一系列的詩劇和長詩。這些作品經他的友人整理,被命名爲《太陽》七部書。大家可以想一下,“書”這個深不可測的名詞,可以成爲一種形容詞,只有總結了人類經驗構成的大作,才能夠成爲書。比方說:《新舊約全書》、《亡靈書》等等。從這個角度,暗示出對海子的詩的一種很特殊的理解。廢話少說,直插正體。“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先看全詩第一段。從明天起,做一箇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一首十分獨特的詩作。它平白如話。好像詩人,就是你的好朋友,在告訴你他今後的打算。無論什麼人,尤其是在朗誦的時候,一定會被這首詩打動,但說不出爲什麼。這就是一種境界。北大教授姜濤在分析海子的詩時,稱這種境界爲“顯示出了一中對語言性質的特殊敏感,並把這種敏感轉化爲一種創造性。”

  首先從標題上講,“春暖花開”四個字,大家不太會用吧?太濫俗了。感情表達得非常直白,讓人不大能接受。一般人在寫作的時候,都不會使用“春暖花開”、“奼紫嫣紅”之類的詞彙,似乎這是你修飾性詞彙量貧乏的標誌。更不要說是寫詩了。海子卻大無畏的將這些“大俗”的元素引入詩歌,作爲標題,本身就給人一種撞擊和一種撲面而來的新鮮感。一下子確定了整首詩的抒情基調。我們從矛盾的特殊性抽象出普遍性來,打破所謂“詩意”與“非詩意”的界限,將“日常用語”、“大俗的修辭”、“日常名詞”納入詩歌體系之中。這是海子的拿手好戲。正如海子本人所說“詩歌是一場烈火而不是修辭練習。”

  再而開頭第一句“從今天起……”,我們經常這樣說,比方說我,經常作計劃,經常用這種句式來表達自己的痛改前非。有一次成功嗎?沒有。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這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句式。冠之以幸福,這給我們的感覺恰恰就變成的幸福的一種不可能感。但是這個語調卻是天真的,似乎他正在憧憬着未來的希望。悲劇,悲劇,出來了。幸福本身這種東西在這個句式中已經被毀滅,再加上一種天真的憧憬,這不是悲劇是什麼?魯迅說的。再看下面,“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個人認爲這裏的“餵馬”、“劈柴”、“糧食”、“蔬菜”等等的詞彙,並沒有太多的象徵意義。只是把上面的“幸福”日常化、具體化、親切化。尤其是“糧食和蔬菜”,都是被一般的詩歌,甚至帶有抒情的載體說排斥的。在詩中出現的,往往是“玫瑰、丁香、橡樹”等高貴、天生帶有抒情性的詞彙。郭敬明最喜歡用“香樟”,這些植物,天生下來就是爲人所觀賞的,觀賞是建立在溫飽以上的一種審美。“糧食和蔬菜”是有關喫喝拉撒的植物。但正如孔子所說“食色性也”,往往這些詞彙才能真正激發出人內心原始的一種共鳴。這裏不得不提到的是海子的“麥子”。“麥子”是海子詩歌的一箇重點意象。競相書寫“麥子”一度成爲詩歌的風尚,有人戲稱爲“麥子大豐收”。它的抒情短詩大多以鄉村經驗爲北京展開,用抒情文字構造一箇質樸、夢幻的世界,主要的意象爲天空、河流、土地、黑夜、麥子、村莊等具有原型意味的元素性形象。

初中生寒假《海子的詩》讀後感範文 篇2

  讀海子的詩歌,我能莫名的感動,不知不覺被海子詩裏透漏出的對生命,對自然的熱愛所深深折服。記得剛剛讀《活在珍貴的人間》時,我莫名的哭了。確實是這樣啊,我們活在人間,活在自然中。享受着自然賜予我們的一切。裏面的這樣幾句話,我覺得所述道理尤爲深刻。他說: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太陽強烈,水波溫柔,一層層白雲覆蓋着,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徹底乾淨的黑土地,活在這珍貴的人間,泥土高濺,撲打面頰,活在這珍貴的人間,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讀完這首詩,我覺得生命是如此溫暖、純潔而親切。活着是幸福的,能感受自然是幸福的。

  給我印象最深,感觸最多是他的大愛,博愛的思想。我覺得當今世界正是缺乏這種思想,人人都爲了自己的有一點蠅頭小利,忽視了人際關係的培養,忽視了熱愛這個世界。所以當我讀到《五月的麥地》時,我徹底理解了海子,感受到了他的個性。《五月的麥地》是海子的一首現代詩歌。這首詩寄託着海子的烏托邦的理想,他希望四海之內皆爲兄弟,大家相親相愛,互尊互敬,並且過着甜美的生活。他說:全世界的兄弟們,要在麥地裏擁抱,東方,南方,北方和西方。海子的內心世界是十分複雜而矛盾的。現實與理想、物質與精神,在他的詩歌中,呈現出一種不和諧的對抗狀態。“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可以理解爲海子心目中的理想世界,這個世界單純而美麗,浩淼而開闊。這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美好境界。

  海子的詩歌還有好多,好詩也還有好多,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舉了。讀後會很有感觸的,建議大家去讀。也許我還讀不懂海子,但從他身上我確實明白了許多,改變了許多。關於海子的臥軌,歷年來總是衆說紛紜,我不知道該信服哪一種說法。我只知道,我喜歡的海子,就是那個喜愛自然,心中有着大愛的詩人……

初中生寒假《海子的詩》讀後感範文 篇3

  我從小就很喜歡散文詩歌之類的,尤其是比較文藝一點的。以前讀過一遍《海子詩全集》,記得當時感觸特別多,但時間一長,記憶也有些模糊了,最近又抽出時間來讀了一遍,感觸頗多。

  海子原名查海生,生於1964年3月24日,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臥軌自殺,年僅25歲。在詩人短暫的生命裏,保持了一顆聖潔的心。他曾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國70年代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

  我最喜歡的是海子的短篇詩歌,這些抒情短詩涉及的範圍極爲廣泛。閱讀海子的這些詩歌,我能深切的體會到海子對生命存在的那種錐心泣血的體驗和對太陽、河流、草原、大地、歷史這些本原意象的癡迷。在海子的詩裏,有對珍貴的人間生活的眷戀,有對“幽深而神祕”的存在的沉思,有對愛情來臨的幸福禮讚,也有對失去愛情時的痛苦憑弔。當閱讀《活在珍貴的人間》、《你的手》、《寫給脖子上的菩薩》、《草原上》、《海子小夜曲》時,那些熱烈而洶湧的詩情就撲面而來。但這似乎還不是海子詩歌最動人的地方,要體會海子最具個性和才情的詩歌內涵,就需要閱讀《亞洲銅》、《麥地》、《麥地與詩人》、《五月的麥地》、《祖國》、《黎明》等詩。

初中生寒假《海子的詩》讀後感範文 篇4

  喜歡海子的詩,喜歡那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看到詩人對於生命 的熱愛與痛惜。喜歡海子的詩,喜歡詩人筆下的陽光、麥地、房屋、鐘鳴以及太多太多的美好意象,那些率真的文字,流淌出不可卒說的自然美感。喜歡海子的詩,喜歡那一首最廣爲流傳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曾記得高中的語文課上,一遍遍誦讀這首詩,真的能夠給我帶來深刻的歡愉。但我畢竟不是詩人,可以“從明天起,做一箇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但我可以,從今天,從這一刻起,做一箇幸福的人。從今天起,做一箇幸福的人,不再神經質地只戴白色頭花,不再緊盯一張張雪景的照片默默地發呆,放眼我的世界,是如此繽紛閃耀。

  從今天起,做一箇幸福的人,隨心所欲,暢所欲言,在鏡頭前,我可以盡情地笑。

  從今天起,做一箇幸福的人,不再孜孜不倦地咀嚼以往的點滴不幸,不再去做那些遙不可及的夢,而是享受今天,相信前方的路上會有溫暖的曙光。

  從今天起,做一箇幸福的人,和每一箇好朋友通個電話,發個短信,告訴她們我的幸福。

  然而此時此刻,我卻越發感到自己並不懂得詩人筆下幸福的實質。正因爲越是美到極至的東西越含蓄地難以琢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也似乎成爲只存現於詩中的無法企及的幸福極至。春暖未必花開,光陰的故事中,我們錯過了太多花開的爛漫。透過歲月的大喜大悲,我們已無暇顧及花兒綻放的一刻,單純地認爲只有濃郁的奼紫嫣紅纔是幸福的場景,豈知綻放前的漫長等待本身就是幸福的所在。錯過花開的剎那並不可怕,無論是縱情怒放還是無聲凋謝,年年歲歲,總有輪迴的花期作證。

  是的,我要從今天起,做一箇幸福的人,終於明白,幸福不是錦衣玉食,虛度光陰,而是用短暫的生命吟唱不朽的詩篇;幸福不是高高在上的“一覽衆山小”,而是在哪怕最低矮的山腳“更上一層樓”。

  從今天起,做一箇幸福的人,不會聽着“花開就一次成熟我卻錯過”黯然心碎,而是辛勤耕作,守望下一次花開的燦爛。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