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600字範文(精選5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600字範文 篇1
高中的時候看的這本書,好多東西都不記得了,但是當時窩在被窩裏哭的一塌糊塗,我不知道誰錯了,但是沒有一箇人幸福,每個人都不是壞人,每個人都那麼不幸
梁俊碧錯了嗎?她很不討人喜歡,但是她沒錯,丈夫跟妹妹生了女兒,她無奈之下撫養成人,確給不了她母愛,這個立場,換誰能給愛呢,她有着中國婦女根深蒂固的東西,這讓她不可能跟丈夫離婚,那個年代也非常非常少人離婚,他只是一箇守衛自己東西的傳統婦女,不可愛甚至討人厭,但是她不是壞人
梁冰玉錯了嗎?她有着那個年代的熱血和無知,孤身在國外,身邊唯一熟悉的就是姐夫,是人都會想依靠吧,在絕望的時候人往往會做出很多喪失人性的事情,她就是在那樣絕望的時候成了姐夫的女人,何況那個年代絕對的男權還沒有崩塌,二女一夫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她無知不夠堅強但是她也不是壞人
韓子奇這個倒插門女婿,在強勢妻子的淫威下本就軟弱,他既保護不了愛情也保護不了女兒,做的一切都是偷偷摸摸的,他軟弱不男人,但是也不是壞人
韓天星隱忍 安靜 樸實,也因爲他的隱忍安靜毀了自己的愛情,娶了別的女人,他給不了那個女人愛情,但是他懂得他的好,他總是默默的,他知道新月不是他親妹妹,母親不愛新月,但他默默的對妹妹好,他不勇敢 不爺們,但是他很好
沒有一箇壞人,但是悲劇就那麼不可阻擋的發生了,因爲沒有一箇壞人,不知道把氣撒在誰身上,不知道該怎樣做能夠阻擋這一切,沒有一箇人做過一件不可饒恕的事情,每件事都有理可依,所以悲劇才那樣的不可逆轉,讓人有心無力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600字範文 篇2
《穆斯林的葬禮》。它是我最喜歡,也是另我感動最深的一本書,至今,我還對它記憶憂心彷彿昨天還在看這本書呢!
生命的輓歌總有一種愛讓人淚流滿面,總有一種情讓人無言以對,韓新目一箇唯美的易碎,或許從易碎種,才讓我永久的回味書中所述的純潔的愛情與無畏的生命。無意間看到這本書,無意間看了它,卻再也無法從中拔出來,一任淚流滿面,它不煽情,但卻感人,感人至深,我一口氣讀完它,但只是在想悲哀爲什麼總是揮不去,我被他深深的吸引了,它讓我看到人性的弱點,人生的無奈,更重要的是由愛而襯托出生命的價值!這本書裏,兩條軌跡穿插着前行—“月”與“玉”,兩允人,不同的人生的道路,不同,但又那麼的相似,是悲字溢滿心頭的苦澀,或是被感動良久的悲楚,命運無情,生命也是如此的脆弱,我真想用我的眼淚來祭奠這白紙黑字,着無盡的愛。梁冰玉,韓之奇,上一代的愛情沒有幸福,有誰能體會。看着小心越可愛而安詳的臉龐,而斷然離去的冰玉的心情呢?更有許多感受,當他重回故居爲了女兒,卻只能面對一片連墳都難以發現的“墓地”的悲楚呢?正義,何以能讓你生,或是滅呢?正義站在新月身邊,但同時死神也降臨,正義有時候是那麼脆弱連同脆弱的生命,一併離去,爲什麼?爲什麼?復仇失去了理智,上一代的一箇悲劇,一箇宿命,有輪迴到下一代的身上,時代的悲哀已將一切掩埋,沒人理解這樣的家庭。
曾受戰火的洗禮,靈魂和呻吟毀滅的人?逃離了戰火,梁冰玉猛然的發沉:比戰爭更恐怖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一箇穆斯林家庭,三代人的興衰,那麼無力地控制着人生,那麼有力的詮釋着生命,人生仇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清無畏……人生從來沒有輪迴度過了人生才完成了人生。
正如歷史,他是人的足跡,但並不是所有留下足跡的人都敢於正視自己的歷史?生命的輓歌,在逝去之時唱起…。易人拉欣的流浪,至後來的韓志奇流浪,本來就是一種悲哀,女兒的離逝,正如那含苞帶放的花蕊。花還未開,花枝失折了。永遠不能彌補。葬禮時一切的終結,也是一切的起點。沒有人知道,葬禮的哀歌在爲誰而唱,爲誰而熄?一條是私怨不停的不歸路,一條是愛恨分明的死衚衕,韓子琪而韓子琪,就這樣被生命捉弄,新月與子淇兒女之間無盡的愛。但也無法改變決定的事實。或許新月一開始就錯了,韓新月與楚豔潮,更是一箇錯誤,在那戰火連天的年代,放不下浪漫—即使在東北大圓內未明湖畔!她的師生戀只能走向死忙,生命在宿命前是那麼的無力。即使有楚老師深情的呼喊,點燃她生的希望,也不能改變現實,冷酷的“母親”韓子琪投入仇人門下,我只是深感佩服,而一絲一毫之前也飄然入心,直到讀到新月之亡,已經不住流淚,爲什麼生命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久久沒有爲一本書感動了,是他讓我找到了一份純真的感動,哪一點希望那一份愛,以及那一縷生命,生命的輓歌爲誰而唱,生命的輓歌爲誰而鳴。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600字範文 篇3
第一次接觸霍達的文字還是高中年代,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放長篇小說《補天裂》,真沒想到她是位女作家,文章如此有氣勢。
《穆斯林的葬禮》被拍成過電影,但據說反響不佳。那是自然,我認爲小說改編的電影一般都會較小說的感染力遜一籌。
這本小說發生的年代跨度在20世紀上半葉,在文革時期打住,是一出徹徹底底的悲劇,在伊斯蘭教的襯染下神祕又理想,在大躍進、文革的背景下人性雖然有所扭曲,但卻無法掩飾那深沉、強烈、持久的愛。
小說中的人物,新月是那麼的純潔、完美,她和楚雁潮的愛情是那麼地無暇、悽美,在現在這個浮躁,一切以金錢爲衡量準則的世界上,顯得甚至有些不可能地可笑!
但看完我還是無可救藥地被深深感動了,好久都覺得自己活在夢裏,原來人的感情可以這樣的濃郁,讓我們平時已經習慣了的快餐式的唐璜般的愛情都無地自容!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600字範文 篇4
《穆斯林的葬禮》很長很長,整整三天,我都沉浸在它的痛苦或快樂中不能自拔。初次看到他的封面,便被“葬禮”二字深深震撼,這該是何等的悲傷,才能託得起葬禮的凝重!
這篇小說中,最悲情的人物便是梁君璧。兒時的她,有愛她的父母,有親愛的妹妹,還有溫柔的子奇哥哥,就算雙親去世,還有相依爲命的妹妹,韓子奇也是愛他護她的丈夫。可當丈夫從英國歸來,他手中挽着的卻是自己的妹妹,她徹底崩潰,她開始變得瘋狂。她遭遇了不幸,她便使更多的人遭遇不幸。她讓最愛的兒子錯失所愛,她讓活潑的新月含恨而終,相依爲命的妹妹與她反目成仇,最愛的丈夫離她遠去,珍寶齋的百年基業因她化爲灰土。他的親人子女因她人生變得一片混亂,可她又何嘗不是一箇可憐人呢?
其次,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冰玉的自由奔放與新月的活潑靈動,她們是一對相似的母女,都有着新式的思潮,有敢於衝破世俗的勇氣,然而,現實卻是多麼的無奈!冰玉與韓子奇在英國相依爲命,找到了命中的真愛,可他們的愛卻不被世俗允許,在姐姐的逼迫之下,她只能遠走他鄉,被迫與骨肉至親分離。新月與楚雁潮愛的真誠,愛的熱烈,卻被楚雁潮的漢人身份生生阻斷,他們的愛最終也只能在新月死後無奈畫上句點。
韓子奇,終生追逐着玉,爲了玉,他娶了自己師傅的女兒梁君壁,爲了玉,他不惜拜僞君子蒲綬昌爲師;爲了玉,他不惜丟下子女獨自前往英國;爲了玉,他放棄真愛;爲了玉,他對妻子言聽計從,間接毀了自己和子女的幸福。他的一生都在追逐着玉,卻不知在這過程中他早已丟失了幸福。
一切似乎都是那麼的不完美,悲情的讓人想要落淚。但這本書的可貴之處,便是讓我們在悲情之外看到了希望,在黑暗之中看到了光亮。
那一箇個鮮活而又飽滿的人物,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而那一段段悽美的愛情悲歌,正是對那個時代深情的控訴,韓子奇一生爲玉癡狂,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對如玉般的純潔明淨的追求。
小說最終以葬禮結束,我想,是否可以看作作者對未來的美好期盼,黑暗的舊社會在葬禮中必將消失殆盡,光明的新世紀必將來臨。
月魂玉魄於百年之外悠悠而來,留給我們的是深深的感動,深深的思索。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600字範文 篇5
最先知道這本書時,是初中的語文老師推薦的。但那時並沒有很大的動力去讀它,直至高中,同學的強力推薦,才猛然想起它。聽完同學簡單的解讀,就迫不及待拿起它,翻開了它,就久久不能釋手。即使讀完了,也在久久的回味。
《穆斯林的葬禮》是回族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說,曾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作者給全書設置了一箇帶有神祕色彩的宗教背景。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爲線索貫穿整部小說,講述了一箇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興衰,三代人的命運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很厚的一本書,拿在手上,感覺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讀完之後,心裏沉甸甸的。穆斯林的葬禮,展現奇異而又古老的民族風情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品性,是值得我用時間和心靈感受的。從這本書中,我更真切地感受到“擁有生命,便是最大的樂趣。”與書中主人公比起來,我們不是幸福很多嗎?最起碼,我們還活着,還擁有着生存的權利,這樣說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抱怨生活,抱怨命運呢?也許,你的人生之旅正面臨着難以逾越的鴻溝。也許你現在的人生之路正充滿荊棘,但無論境遇如何,都要學會瀟灑一些吧!珍重生命!
在這本書裏,你能看到生命的無奈,但你更能看到生命的價值。穆斯林,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箇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詞。而在這個詞的背後,更多的是宗教。而宗教這兩個字,更容易讓我們聯想起那些奇怪的儀式。於是,人們對它的葬禮會產生一種神祕感,作者就這樣把我們引入她的圈套。我在這穆斯林的葬禮的描述中一步步領略了人生的哀歌。我真的想用我的眼淚來祭奠白紙黑字裏的主人公。正義,你爲何而生,爲何而滅?有許多這樣的故事,公平不在正義的一方,而《穆斯林的葬禮》裏的正義就在主人公的身邊,可它是那樣的微弱,以至於產生了誰也不想看到的結局。復仇使人性失去了理智,在遙遠的未來,宿命同樣的落在了下一代人的身上。
很平常的封面,一彎月牙,一行迴文,看不出有何奇特,感覺就是很普通的一本書,數十萬字,不長不短。初看時,思緒總是斷斷續續的,唯一的映像,就是兩個不同時代相互交錯的篇章結構。再次接觸時,才深深地醉在作者的字裏行間。當我在爲新月的死默默哀傷時,內心更是被她爲愛情的勇敢所折服,新月是那麼的美好,以至讓所有人都相信她的人生是圓滿的,那純真的愛情爲她生命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她知足,她感恩,她是這樣,我希望我也能如此!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