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活着》讀後感700字(通用6篇)
關於《活着》讀後感700字 篇1
暑假中,我讀了《活着》此書。當我初次看到“活着”二字時,心中充滿了疑惑。活着是什麼?是享盡榮華富貴?是一事無成?還是遭人欺凌?這些都不是。於是我帶着滿腹疑問翻開了書。
在那個黃昏,老人福貴,向作者餘華講述了自己傳奇的一生。帶有些許無奈,又帶有些許悔意。老人的一生是坎坷的,他年輕是隻知道喫喝賭嫖,因此,他家從大戶人家變成了窮困的農民,不知哪修來的福氣,他找了一箇溫柔賢惠的妻子,就在他悔改後卻又被抓去做了壯丁,被放回來後,他本想默默的度過晚年,可他命運坎坷,本該經歷的幾代同堂,卻變成了福貴眼睜睜的看着他僅有的六位親人相繼離世,只留他孤單一人在世上獨活。
合上這藍皮書,強忍住眼淚,我心久久不能平靜。福貴的一生是一箇奇蹟,一箇所有人都不願經歷的傳奇。在那亂世中,福貴經歷了文革、自然災害和生活打擊。這麼多困難,這麼多平常人經歷不了的困難,福貴一箇人挺了下來!其實,福貴就是那個時代窮苦人民的縮影。
我懂了,我懂“活着”二字了深度了!面對死亡,最痛苦的,不是死去的人,而是活下來的生者。他們的肩上不僅多了責任,而且少了一箇替他分擔痛苦的人。但是,如果生者不肯接受現實,死者又怎能安息?所以,死者不能復生,生者要堅強的面對現實,像福貴一樣生活下去。這樣,死者纔會欣慰。
“少年去流浪,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福貴的歌聲又一次想起在我耳旁。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聲明:本網站尊重並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箇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關於《活着》讀後感700字 篇2
我很久沒有獨自靜下心來看一本書了,看一本如此純樸的小說,是餘華的作品,十萬餘字,用詞很簡練,淡淡的,好似品茶一般,回味悠長,感觸很深,或許有種刺痛的感覺。
《活着》是一本描寫死亡的書。故事講的是一箇地主的兒子叫福貴,由於好賭而輸光了整個家產,由一箇好喫懶做的富人變成一箇徹徹底底的窮人。富的時候除了具有一切富人所應有惡習外,他還要加倍;而窮的時候,甚至比所有那個時候的窮人還要窮,還要卑賤。然而,並沒有因爲他變成了一箇窮人,命運就停止了對他的掠奪,而且這種掠奪是用最殘忍的手段:死亡!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女兒、最好的朋友一箇一箇相繼死去,每一次失去,我不知道富貴是何心情,但都讓我這個旁觀者悲痛欲絕,不知所措。書中人物各種不同的死因更是讓我倍感死亡的恐怖。尤其看到他的兒子有慶爲了怕弄壞鞋子而提着鞋子光着腳走在雪地裏的時候,眼淚真的忍不住奪眶而出。我甚至有些責怪作者太過殘忍和無情,不給這樣一箇卑賤的人留下一丁點什麼。可是,書中的所有人,面對命運,他們沒有任何抱怨,也許他們根據就不懂抱怨,所有的一切,除了承受,還是承受。
“活着”在我們中國人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狂傲不羈的吶喊,也不是來自於兇殘猛烈的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忍受所能忍受的,忍受所不能忍受的,在絕望與痛苦的邊緣繼續活着,而且驕傲而堅強的活着。當讀到他的最後一箇親人苦根喫豆子撐死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福貴還有什麼活下去的勇氣了,可是此時的他早已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只是很單純地爲了活着而活着了。
“我也不想要什麼福分,只求每年都給你做一雙新鞋。”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許這就是家珍所認定的幸福。看完《活着》,很多細節都已經模糊了,可是家珍的這句話卻深深地刻在我的記憶裏,如此清晰。只有經歷過分離之苦的人才知家人團聚的真實可貴吧。我們應該感激,我們活着,我們的家人活着,所以我們幸福!
“做人不能忘記四條,話不要說錯,牀不要睡錯,門檻不要踏錯,口袋不要摸錯。”
這是福貴在農婦們聊天時插嘴說的一句話,也是他在經歷生活的大起大落之後總結的生活真諦,很簡單,樸實至極的話,卻含義深刻。“福貴”老人其實只是廣大中國農民的一箇縮影罷了,在他們身上,遺存了太多的優良品德,勤勞、善良、任勞任怨、樂觀、堅韌,正是無數像“福貴”這樣的老百姓,我們的國家才能在那無盡的災難中挺過來,他們爲國家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應該感激,我們活着,過着過去許多人的努力和付出創造的幸福生活。
另外,聰明的作者在描寫很多死亡的同時,也給與了我們很多希望,家珍重新回到徐家,福貴從軍隊逃回家裏,有慶上學唸書,鳳霞嫁給了二喜每一次家人死去後都會有新的生活的希望,雖然死亡沉重,命運多舛,但終歸多了些生的喘息;也正由於每一次新的生活剛剛開始,卻再次被命運捉弄,才顯得生命的
關於《活着》讀後感700字 篇3
星辰,在空中寂寞的亮着,那點點的冷光,訴說着黑夜:“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着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着黑夜來臨。”戰勝黑暗的光明,是生命的堅持。
《活着》其實很簡單,它只是講述了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做的事——活着,或者說更好的活着。
《活着》卻又很複雜,它將人們放置在了一箇充滿苦難的時代裏,將“活着”最寶貴的信念,完全地剖析在人們面前:以回憶的姿態,去深刻地體會“活着”,艱辛,本然,寧靜。就如林蔭下的福貴,牽着老牛,唸叨着亡故妻兒的名字,依舊充滿感情,彷彿他們從不曾遠去。
文章的主人公福貴,一生坎坷波折。當所有的親人都先他而去,親情的美好被死亡無情的撕碎,他以一種超乎想象的堅毅與執著活着,沒有被厄運打垮,扼住了生存的咽喉。
讀過《活着》,看到福貴的親人一箇個死於病痛和意外,生死別離剜割着福貴的心,福貴依舊沒有放棄,由紈絝子弟變成了有堅定信唸的人。由主人公的信念引發了我對生命的思考,對活着的感悟。
文中的活着,決不是無目的地延續生命,而是爲了心中的信念,將活着演繹爲生命的昇華,去戰勝一切失敗,痛苦,永不放棄希望。
爲了活着而活着。
當一箇人在經歷過生死困境,認識到生命的不易,當活着成爲一種信念,而非只是想着自己的功名和後人的褒貶時,人們也許就會像福貴那樣:獨自一人卻不孤寂,因爲他能從自然中所有有生命的東西身上找到生命的活力,活着的快樂;也許就可以做到,對於自己的過往,那生與死的別離處之泰然,因爲活着已成爲心中最堅定的信念,看透活着的真諦,不會因生死別離而有所動搖;也許就可以做到夕陽西下,與老牛相依的淡泊、寧靜。
活着是一種本能,是生物本源中對生命的敬畏與嚮往,活着是純淨美好的,是本真質樸的,人就是爲了活着而堅定不移地前進,不論前方是黑暗還是光明,是荊棘密佈還是鮮花綻放。人是爲了活着而活着——在活着本身面前,其他一切都不足以成爲理由。
回到現實中來吧,文中福貴的時代早已過去,福貴的生活方式早已不適合現在的社會,我們不可能像他那樣活着。我們應該做到保持本心,認清自己的目標,用盡全力去做真正有益於自己和他人的事,創造自己的價值。在一切困境面前,像福貴一樣,永不放棄,爲了活着而活着。
放下書,已是正午,秋天金色又帶些收穫氣息的涼爽的風,混着溫暖柔和的陽光落在窗沿,吹起窗簾,一陣陣起伏跌宕。心中湧起一股對生命從未有過的強烈力量,對活着的強烈信念——一切如此美好,我們有什麼理由拋下這一切輕言放棄呢?
林蔭下,一箇瘦小的老人和一頭老牛,朝着太陽,漸得漸遠。
好好的,活着……
關於《活着》讀後感700字 篇4
如果我們有更多選擇,就不會有這麼多咄咄逼人的慾望。但是我們只能沿着這條狹窄的小道,麻木地走過去。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可悲。
我也懂得做人應該積極樂觀的處世至理,讀餘華的小說《活着》,我的人生觀卻沒有特別大的改變。要說收穫,則無非是在感嘆之餘,再一次被提醒:人應該知足。
我認爲之所以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樣沒事胡思亂想,無非是因爲人的軟弱,因爲人的不懂得知足,總是想要得更多。
《聖經》中提到:天然人的生命是十分軟弱的,人的體內人的成分使人易怒,衝動,不能自制。這一點我是相信的。人的軟弱,使人面對困境時往往無力支撐自己走向新生,使自己陷於泥潭而不能自拔,使自己明知善惡卻無膽反抗。人若敢地在黑暗的曠野獨自唱着歌走路,在烈日炙烤的峭壁無聲地攀爬,在無橋無船甚至無人的野渡泅過冰冷的河面,充分顯示自己的勇氣與智慧,那麼在現實的世界裏,人的日子會有更合理的安排。
但同時,人又不懂知足。追求太多總是難以得到滿足的。未經滄桑的人總是容易在現實的捆綁中藉着心靈的不滿足幻想着換個環境,一味認爲物質的困境使自己忙於無意義的奔波,無暇顧及精神享受。於是,在不如意的現實邊緣,痛苦地接受一襲又襲虛無的衝擊。卻不曾想到,若真有一天,你活在喫不飽、穿不暖的生活中,過着看人臉色甚至隨時可能遭人毒打,隨時可能朝不夕保的日子,你還會爲曾經的生活盡不如意嗎?或許那時,更多的便只剩下懊惱和追悔了吧。
生活從來都不容易。讀了《活着》,我想,接受現實,努力成長,好好活着,活着,活着……
關於《活着》讀後感700字 篇5
我得爲餘華的《活着》寫一篇讀後感。有哪本書比《活着》更有意義,能更好地有感而發呢?是《青春之歌》,是《兄弟》還是《冷山》?《活着》,一箇悲慘的故事。雖然不會像看郭敬明的《夢裏花落知多少》時哭得稀里嘩啦的,但看《活着》會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一種不膚淺的感覺,一種看了讓人深感悲涼悽慘的感覺。這書看過很久了,但餘華那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還是令我難忘:一箇小村,一座小城。還有主人公福貴。這故事講述了福貴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兒子,娶了城裏一箇有錢人的女兒,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天都進城裏的賭館賭錢。賺得不多,輸了的不少。終於有一天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一次福貴爸上茅廁時死了。也許這是報應,他是地主,是敗家子。地主位置被一箇以前經常借錢給福貴賭博的人坐了。一貧如洗的福貴因爲爲救母病去城裏抓藥,沒想到半路上被部隊拉去當兵。在戰場上九死一生,當他幸運歸家時,女兒卻已經成了啞巴,母親死了,家裏一窮二白。福貴的兒子意外身亡;後來女兒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卻因產後失血過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時被板車壓死了;外孫子喫豆子時死了。福貴老了,故事結束了。福貴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當他看着親人離自己而去時,心底那時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鮮血都流出來了……但他卻奇蹟般地挺了過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人生。到風燭殘年之時,依然牽着一頭老牛做伴過日子。他沒有因爲親人的離去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爲活着是爲了讓死去的人安心。其實福貴並不知道什麼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這樣,經歷一下酸甜苦辣,有錢就賭一賭,沒錢就種種田。活着就是這麼簡單。人活着爲了什麼?人活着不爲什麼,只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而世上卻有成千上萬的人始終不明白,他們總以爲活着只是爲了幸福,只爲了愛情,只爲了養家,只爲了金錢,只爲了做官,只爲了別人。當他們達不到目的時就跑去結束自己的生命。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對自己前途不懷有任何希望,於是他們也選擇了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亦有些人,在碰到丁點兒大的困難時,選擇了後退,後來他們覺得退縮也不是解決方法時,於是他們也與世界說了聲再見,然後揮手而去了。小時候,我曾想過自殺。自殺,現在一想,咳!一箇驚心動魄的詞語!那是小學時,我的數學糟透了,每天都要被數學老師罰留堂。我寫的作文在語文老師的眼裏永遠都是次等貨。那段日子真令我活得心驚膽戰的,每天都期待着可愛的老師們不要當着全班五十多位同學的面對我一箇人實行鞭策,但老師們還是這樣做了。
我沒了面子,沒了自信心,沒了立足之地,沒了表現自己的機會,沒了一切。世界沒有了任何色彩。但我還有一條生命,活生生的。我想結束她,結束了她我就可以逃開一切。但當我站在家裏陽臺向下望時,當我一步一步爬上長城時,我突然發覺,我並不想死。若我想死,我早就可以跨出陽臺上的欄杆一躍而下,在長城上可以將扶緊欄杆的兩手鬆開,往後一躺……那是多麼觸目驚心哪!我不想死了。後來我找回了自信心,找回了面子,有了立足之地,大家對我有了幾分羨慕,自然有了表現自我的機會。我的心情如同擁有了一切一樣興奮。慶幸當初我沒有做愚蠢事兒啊!
關於《活着》讀後感700字 篇6
就是爲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餘華《活着》
這故事講述了福貴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兒子,娶了城裏一箇有錢人的女兒,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天都進城裏的賭館賭錢。賺得不多,輸了的不少。終於有一天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一次福貴爸上茅廁時死了。也許這是報應,他是地主,是敗家子。地主位置被一箇以前經常借錢給福貴賭博的人坐了。一貧如洗的福貴因爲爲救母病去城裏抓藥,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拉去當兵。在戰場上九死一生,當他幸運歸家時,女兒卻已經成了啞巴,母親死了,家裏一窮二白。
福貴的兒子意外身亡;後來女兒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卻因產後失血過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時被板車壓死了;外孫子喫豆子時死了。福貴老了,故事結束了…… 福貴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當他看着親人離自己而去時,心底那時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鮮血都流出來了……但他卻奇蹟般地挺了過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人生。到風燭殘年之時,依然牽着一頭老牛做伴過日 子。
他沒有因爲親人的離去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爲活着是爲了讓死去的人安心。其實福貴並不知道什麼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這樣,經歷一下酸甜苦辣,有錢就賭一賭,沒錢就種種田。活着就是這麼簡單。
人活着爲了什麼?人活着不爲什麼,只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對自己前途不懷有任 何希望,於是他們也選擇了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亦有些人,在碰到丁點兒大的困難時,選擇了後退,後來他們覺得退縮也不 是解決方法時,於是他們也與世界說了聲再見,然後揮手而去了。
《活着》講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髮”,讓一根頭髮去 承受三萬斤的重量,然後,教給我們:如何讓這根髮絲不斷裂。
我也是想過死的, 而且不止一次。
咳,自殺,如今看來多麼觸目驚心的字眼。
以往,我只要稍有不如意,每次都會那麼想:“哎呀,反正人總歸要死的,無非是遲早的事,我這麼失敗,死了算了!”就那麼想着,有時,這念頭只是一 閃而過,有時,它也會在腦中盤旋好幾日。然後,看着周圍世界不再那麼灰暗,也就不想了。
我並沒有像書評中說的那樣“流着眼淚讀完全文”,我在看完整本書的同時,也明白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明白了絕望的不存在。福貴,這樣一箇堅毅的人,在經歷了人生幾乎是所有的劫難之後,終變成了一箇風燭殘年,看淡一切的老人,他一箇人,走過人生的漫漫長路。 記得曾經看見過朱德庸的一組漫畫:上學的時候,老師考驗你的智力;上班的時候,老闆考驗你的毅力……當你老了,你以爲一切考驗都結束了,但你才發現,原來,一切都在考驗你的記憶。
那麼福貴呢,他還會去回憶那一段太過於殘忍和不堪的過去嗎?我想,他會的吧。
因爲,他已經把這整一箇人生,看成過眼雲煙。
他與他的那一頭取名爲“福貴”的牛一起,度過人生最後一段平靜的生活。
我要好好地活着,因爲,所有的挫折,與生命站在一起,又都能算得上什麼呢?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