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後感700字(精選24篇)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1

  最近我讀了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昆蟲記》這本書。昆蟲學家法布爾把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小昆蟲都表達的活靈活現。他把那些小昆蟲怎樣築巢、怎樣捕捉食物,那些小昆蟲身上的顏色、形態,等等,都寫得一清二楚。他還把可怕的蜘蛛、噁心的綠蠅、兇狠的螳螂寫得栩栩如生。在這些昆蟲裏面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孔雀蝶和螳螂。

  大孔雀蝶是一種爲愛而生的蝴蝶。這些漂亮並且大的像鳥一樣的蝴蝶,好像從來都不知道去尋找食物喫。它們會花費自己的一生,來尋找自己的配偶,其實它們的生命也只有短短的幾天。因爲它們只知道愛,卻不知道像別的蝴蝶那樣在花叢中吸吮花汁,所以它們自然而然就不會長壽。但是兇殘、毒辣的螳螂可就沒有像大孔雀蝶擁有那麼多愛心了,也絕對不會那麼的溫柔。不過螳螂長着苗條的身材,而且再配上淡綠色的皮膚和紗一樣的翅膀,顯得特別優雅。很久以前,農夫們看見螳螂總是仰望着天空,兩隻手也高高舉起,就像是在祈禱一般,因此都稱它爲“祈禱的女神”。

  可是人們卻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外表看上去像是女神一樣的昆蟲,竟然是一箇兇狠手辣的殺手。只要有其他昆蟲從它的身邊經過,不論是什麼樣的昆蟲,也不論是故意的侵犯還是無意路過的,螳螂都會立刻氣勢洶洶的衝上去。

  螳螂都是愛喫活的昆蟲的。軟頸、大刀和鋸齒是螳螂最具殺傷力的三大武器。在所有昆蟲中,只有螳螂的頸部是軟的。但是它的兇惡和殘忍是人們想象不出來的。因爲,螳螂不僅僅喫其它的昆蟲,還會喫自己的親朋好友。還有更驚人的,那就是雌螳螂會把自己的丈夫給吃了!

  真沒想到,大自然裏還會有自相殘殺的事情發生。真不知道,大自然裏還會有哪些我們沒有發現的可怕的、驚奇的事情!法布爾他觀察某種昆蟲,一觀察就是幾個小時,幾天,或更長的時間。他遇到困難時堅持不懈,用一生的時間寫完《昆蟲記》,他的這種可貴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我們只有用心去品味這本書的精華,才能對他所研究的昆蟲有更深一層次的認識。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2

  《昆蟲記》是一部由法國著名昆蟲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用畢生精力所寫的傳世佳作。打開這部著作,就如同走進了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昆蟲世界,讓人大開眼界!

  以前,我對昆蟲並不十分喜愛,尤其對一些長相怪異的昆蟲更是敬而遠之。然而,當我看到《昆蟲記》,立刻被書中生動的語言深深地吸引。在法布爾對昆蟲生活習性的細緻觀察和刻畫下,一箇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小蟲子形象躍然紙上,妙趣橫生,我的眼前不時浮現出一幅幅昆蟲活動的場景: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鑽出地面,換來一箇月在太陽之下的歌唱;螳螂善於用“心理戰術”讓敵人驚慌失措;狼蛛的兩顆毒牙是它的“殺手鐧”,可以立刻致獵物於死地,而狼蛛的寶寶從小卻不喫食物而以太陽的光線爲能量……看到這些鮮爲人知的昆蟲生活習性,讓我不禁感嘆昆蟲世界原來有這麼多的奧祕啊!同時,我也感受到昆蟲與人類其實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它們同樣會有喜怒哀樂,同樣會爲生存而努力拼搏。雖然一些昆蟲的生命非常短暫,但它們仍然會辛勤地勞動、繁衍後代,活得非常精彩,讓人油然而生對昆蟲的憐愛之情。

  讓我們足不出戶,在文字中與昆蟲親密接觸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真是非常了不起!在學過的課文《裝滿昆蟲的衣袋》裏,就講述了法布爾從小對昆蟲非常着迷,經常把昆蟲裝進衣袋仔細觀察和研究的故事。他從不理會別人的嘲笑,也從不向困難低頭,他用畢生的精力穿行於昆蟲世界,記錄昆蟲的生命過程,讓更多人瞭解和喜愛昆蟲。他的這種孜孜以求、鍥而不捨的探索和鑽研精神讓人敬佩!

  小小的昆蟲,蘊藏着大大的學問。大自然充滿着無窮的奧祕,等待我們探索和發現。今後,我要以法布爾爲榜樣,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並且養成勤於觀察的好習慣,做任何事情都要勤奮努力,堅持不懈!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3

  法布爾是法國一位著名的科學家、科普作家。今天,我懷着無比喜悅的心情讀完了他寫的《昆蟲記》,我感到十分震撼。

  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傾注了畢生精力探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生活習性和特殊本領,寫成了《昆蟲記》這部令人震驚的著作,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敬仰和愛戴。因此,獲得了巨大成就。

  法布爾能夠受到萬人敬仰,是不容易的。他出身於農民家庭,家境貧寒的他靠自學先後取得多箇學位。一貧如洗的法布爾沒有向任何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爾一生最大的興趣,盡在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着的科學真理之中。

  我多麼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一箇又一箇的奧祕,爲人類造福啊!然而,同法布爾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法布爾能在困境中研究昆蟲,可我學溜冰的時候,才摔了一跤,就不想溜冰了,有時還把溜冰鞋偷偷扔掉。

  讀過《昆蟲記》,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在生活和學習中,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爲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4

  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我領略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之處。

  有許多昆蟲看起來讓人很不舒服,但其實它們的工作是很有價值的。儘管它們沒有因此得到公正的對待,它們卻仍舊默默地工作着。

  當你在路邊發現一隻死老鼠時,走近些你就會看到它身上聚集着螞蟻和蒼蠅,看起來挺骯髒可怕的。

  我通過讀《昆蟲記》這本書時發現,事情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這些昆蟲這樣忙碌,是在爲這個世界做清潔工作呢!

  “綠頭蒼蠅”有金綠外套,非常漂亮,還有一對紅色的眼睛。

  它們聞到動物死屍的氣味時,會立即走到那兒產卵。幾天後,動物屍體變成液體,裏面還有幾千條尖頭小蟲子。

  它們把動物屍體變成液體後,被泥土吸收,從而再爲別的生物提供養料。

  如果屍體沒經過“綠頭蒼蠅”的處理,它會漸漸風乾,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纔會消失,而且會傳染疾病。

  所以,你可以不必像對待蚊子那樣去拍死它,將它趕出門外就可以了。

  要知道在房間外面,它們是大自然的功臣,它們可以使我們的土壤更肥沃,從而形成新的一輪良性循環。

  《昆蟲記》這本書讓我領略了大自然的很多奇妙之處,讓我瞭解昆蟲,我還慢慢地喜歡上昆蟲了呢!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5

  做一箇留心觀察大自然的人

  ——讀《昆蟲記》有感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叫《昆蟲記》,它能帶你走進奇妙的世界,

  讓你做一箇留心觀察大自然的人,讓你對昆蟲有更深的瞭解。 讀過之後,我感慨萬千。也有許多喜歡的篇章,但是我最喜歡的還

  是《螢火蟲》這篇文章。我給你講一講裏面的內容吧!

  螢火蟲有六隻短短的腳,而且非常清楚怎樣使用這些腳,它用

  碎步小跑的昆蟲。雄蟲到了發育完全的時候,像真正的甲蟲一樣,長着鞘翅。雌蟲卻終身保持着幼蟲的形態,享受不到飛躍的歡樂,不過雄螢火蟲在沒到交尾的成熟期前,形態也是不完全的。螢火蟲還有斑斕的色彩,身體粟棕色,胸部呈紅色,環形服飾的邊緣上還點綴着一些紅顏的小斑點。

  別看螢火蟲外表弱小,可它卻是個食肉動物,是獵取野味的獵

  人,而其在獲取獵物的時候,手段是罕見的惡毒。它的獵物通常是幾乎沒有櫻桃大的蝸牛。螢火蟲那麼小,它怎麼樣獵取食物的呢?我來告訴你吧。螢火蟲在喫獵物之前,就像人們奇妙的外科手術一樣,先給獵物注射一針麻醉藥,是它安靜地睡在那裏。之後把蝸牛殼當成飯碗一樣,好好的品嚐一頓。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不要被食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要留心觀察大自然。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6

  《昆蟲記》中詳細介紹了許多昆蟲,介紹了它們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着作,因爲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的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蟲“爲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爲兒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爲“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對昆蟲有着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的《昆蟲記》也讓我在讀時彷彿自己就是一隻在旁觀的昆蟲。每一隻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如:“已經慌了神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爲上策’這一招忘到腦後去了。”在讀《昆蟲記》時,我甚至能想象昆蟲在活動的畫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祕的大自然。蟬再歌唱,蟋蟀再管理家務,蜘蛛再捕獲食物……神祕的自然中也有這麼有趣的事物,我對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細的一面。

  法布爾再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一定遇到很大的困難,但是再大的困難也沒有擋住他探索的道路,我歎服法布爾爲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7

  閒暇之餘看兒子的課外書法布爾的《昆蟲記》,不僅聯想起小時候與昆蟲的一些趣事。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像蟬這種昆蟲,是既可以當做一種玩具又可以當做美食的。我們小時候把蟬的幼蟲叫做“神仙”,大概是覺得它像神仙一樣不定什麼時候從地裏鑽出來,所以起了這個名字,蟬叫它“知了”因爲 它整天“知了;知了”的叫個不停。夏天的傍晚,三五個夥伴一起來到田間的樹下,打着手電筒找剛剛從地裏鑽出的“神仙”,它們或剛剛從洞裏慢慢爬出來,或已到樹邊的草莖上,或已爬到粗糙的樹幹上,準備蛻皮完成到 “知了”的過程。夥伴們仔細的找,找到了就興奮地放進隨身帶的小瓶裏,還有的放在手裏把玩,那種它用帶毛刺的爪子抓你手心又有點痛又有點癢的感覺特別舒服。回到家把它們洗乾淨後放到一隻碗裏,用開水一燙然後放 點鹽,第二天的中午做菜前用油煎一煎,啊!等在一旁的我們早饞的哈喇子流出來了,那種感覺現在的孩子是體會不到的。

  有時我會留一隻“神仙”放在睡覺的蚊帳裏觀察它蛻皮的過程,記的剛蛻皮的“知了”牢牢地抓在空殼上,身子有些嫩黃,翅膀像是翠綠的薄紗,隨着時間的過去,慢慢的身體開始變黑、變硬,翅膀也變成透明的了,天 亮後它就可以飛行可以歌唱了。

  夏天的中午我們是不午睡的,樹上“知了、知了”的叫聲吸引着我們,從家裏抓一把麥子放在嘴裏細細的嚼,用水將裏面的麩子洗出來,又粘(zhan)又粘(nian)的麪筋做好了,找一根又細又長的竹竿,將竹竿的一頭 裹上麪筋,對準樹上正酣唱的知了悄悄湊上去,只聽知了的叫聲一下變了聲,翅膀撲棱着早牢牢的粘在竹竿上……當然也有粘不準的時候,“知”一聲,撒你一臉尿一下飛走了。那時的我們也比較皮,曾將知了的腹部類似音 響的地方扎破,它就不叫了變啞了,知道聲音是從那裏發出的,知了也可以煎着喫,不過味道就差些了。

  黑褐蟻是螞蟻裏最常見的。它就是我們在庭院裏,在道路上經常看到的匆匆忙忙地爬來爬去的黑糊糊的螞蟻。他們經常齊心協力把大塊食物搬回家。我最討厭的是蠻不講理的兵蟻,因爲兵蟻偷懶,喜歡打架。他經常把黑褐蟻的媽媽咬死,並霸佔他們的家!

  現在的孩子玩具成山,美食成堆,自然也遠離了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動植物,前幾天和兒子參加一箇婚宴,上了一道菜——金蟬臥雪,兒子只對下面的“雪”(炸粉絲)感興趣,而懼喫上面的金蟬,兒子!你可知道,就 是它曾帶給媽媽多少兒時的歡樂以及多少至今美好的回憶!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8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箇生動的昆蟲世界。

  當我繼續閱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爾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覆推敲實驗過程與數據,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

  昆蟲學家法布爾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巨着《昆蟲記》,爲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爲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爲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爲"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歎服法布爾爲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9

  讀完了這部由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文學家

  法布爾所寫的這篇《昆蟲記》,我既感受到生物界的生動,也感受到了它作爲科學百科的嚴謹。然而,我感受最深的是這本書所體現出的作者不斷探索和求實的科學精神。

  “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而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美麗的一枝。一直以來,人們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斷探究人類未知的謎,拓展人類對大自然、科學以及對人類自身的認識。《昆蟲記》這部書正是人類對昆蟲世界的一次深刻的探索,爲我們構築了一箇迷人的,多姿多彩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是一本描述昆蟲的習性、產卵、捕食、勞動與死亡等方面的科普書,它以樸實的文字和幽默的敘述,爲我們刻畫了一箇生動的昆蟲的大千世界。比如: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先生把《昆蟲記》稱爲“講

  昆蟲生活”的楷模。這都是法布爾不斷探索真理的科學精神。

  他的這種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不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學習法布爾嚴謹的科學精神,不斷地探索真理,並且做到堅持不懈,爲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斷努力奮鬥!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10

  我最近閱讀了《昆蟲記》這本書,這本書的內容十分精彩、好看,它是由法布爾親身所看、所聽、所悟寫出來的。

  現在我來介紹一下這位作者吧。法布爾是法國的博物學者、作家。他從小就喜歡昆蟲,漸漸地,對昆蟲有了迷戀,最後進入到癡迷的狀態。正是因爲這些他每出版一卷,都轟動一次世界。在19xx年時他出版了第十卷,那時他已八十三歲。後來有人推選他爲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但委員會來決定時,他便與世長辭了。

  這本書寫了蜘蛛、螢火蟲、天牛、松毛蟲、蟬、甲蟲等許多昆蟲。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十分嚴謹,就比如蟬吧:法布爾要觀察金蟬脫殼的時候必需趴在樹上一動不動,因爲如果你輕輕一動,蟬就會飛走,找個更安全的地方開始脫殼,他爲了觀察蟬花了三年的時間。再比如說:綠蟈蟈兒喫什麼這個問題吧,法布爾先給蟈蟈兒喫素食,卻發現它們吃不了多少。這成了他心中的難題。有一天他無意之中找到了答案。一天清晨,他出去散步,發現有一隻蟈蟈正在喫蟬的肚腸。無論蟬怎麼掙扎,它絲毫不放鬆,它將頭伸入蟬的肚子裏,一小口一小口地把肚腸拖出來喫掉。之後法布爾捉了幾隻蟬放在養蟈蟈的盒子裏,幾天之後蟬的頭、肚腸被喫得乾乾淨淨。由此可見法布爾觀察身邊一點一滴都十分認真。讀後感

  《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布爾觀察昆蟲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死亡的描述,無不滲透着人文關懷,並以蟲性反觀人性。本書充滿了對生命關愛和萬物讚美之情。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想是:昆蟲的世界和人類息息相關,只要我們去觀察、研究它們,對我們人類會有一定的幫助。讓我們留心觀察身邊的一點一滴吧!

  這本書充滿了活力,大家也閱讀一下《昆蟲記》吧!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11

  集昆蟲學和文學稟賦於一身,熔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昆蟲學家法布爾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爲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

  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爲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爲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爲"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祕。

  我歎服那神祕的大自然,更歎服法布爾爲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昆蟲記》中所描述的昆蟲,大概也不是十隻手指頭所能數得來的,所以我也不能多說,但是有幾種令我震撼許久的生命,在此非提不可。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12

  前段時間,媽媽從圖書館裏借來《昆蟲記》這本書,精彩的內容讓我愛不釋手!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法布爾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三個大牙,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喫完,每頓就可喫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爲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箇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麪包,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返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是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情。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着大學問呢!

  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的深刻體會。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13

  因爲喜歡,所以熱愛。我因爲喜歡看書,所以熱愛閱讀。法布爾因爲對蟲子的世界感興趣,所以他用一生的時間去研究它們、記錄它們。每一份喜歡都是那麼美好,正是因爲這份喜愛才有了《昆蟲記》。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它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吸引着我,還記得第一次讀《昆蟲記》,我就被小小的昆蟲世界裏無限的祕密驚訝到,在小蟲子獨特的王國裏我着迷不已。今天再一次讀《昆蟲記》,又一次被小小的精靈們所吸引,我在蟲子小小的世界裏一遍又一遍地穿行。遇見了正在脫殼的蟬,漂亮的孔雀蛾,還有捨近求遠築窩的迷宮蛛媽媽。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這迷宮蛛媽媽了。這小小的蜘蛛是織網高手,因結漏斗狀網而得名。她們結網很不容易,但是爲了寶寶的安全,寧願捨棄原來的家,捨棄完好無損的網,去很遠的地方重新築窩,用來迷惑敵人。產卵期間一直在旁邊保護着自己的寶寶。十月底,寶寶即將出世,這位偉大的媽媽用最後的力氣替孩子們咬破封着的窩,讓他們順利出生,自己則筋疲力盡地死去。看到這裏,我心裏好難過,用力吸下鼻子,忍住眼裏的淚水。我以前挺害怕蜘蛛的,可是看了迷宮蛛的故事,我好佩服這小小的蟲子,她脆弱卻又堅強,她渺小而又偉大。

  大自然中所有的生命從繁衍到死亡都很艱辛。我想,就像母雞呵護小雞,媽媽保護孩子,對所有生靈來說,母愛都是種本能。但正因爲是本能,所以更覺得偉大。在這小小的昆蟲世界裏,這份母愛讓我動容。

  因爲熱愛,所以堅持。每次讀《昆蟲記》都讓我驚訝,一位作家用他的一生來觀察蟲子,這份堅持讓我敬佩。法布爾對小小的蟲子的尊重和熱愛也讓我深受啓發,我想我也會一直閱讀,把喜歡看書變成生活的習慣。

  一蟲一世界,一書一人生。我喜歡這本書,哪怕再看幾百遍我也不厭倦。我喜歡閱讀,哪怕一直徜徉在書海我也不厭煩。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14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作者展現了一箇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看的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爲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爲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箇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的時候,我總想不到有什麼題材。不過又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了,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頂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返回,再搬回窩裏,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只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凡事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才能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事仔細觀察就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着“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15

  暑假期間,我讀完了由法國傑出的昆蟲家、文學家法布爾所著的《昆蟲記》。這是一本記錄昆蟲生活習慣、生活居所以及它們與家人親切的互動和愛護自己的寶寶的故事。可以看出,此書的作者熱愛生活,熱愛昆蟲,熱愛大自然。與作者相同的是,我也喜歡昆蟲。“一箇人,可以這麼有毅力,真不容易!”看着這本如此厚的書,我不禁感嘆道。

  在《昆蟲記》裏,我最喜歡的是螳螂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如果不看它那致命的捕獵工具,螳螂其實也不可怕:苗條的身材,身穿着俏麗的上衣,渾身呈現優雅的淡綠色,還有那長長的酷似沙羅的翅膀,真像一位美少女。

  我也喜歡螢火蟲。從外表來看,它似乎是一箇純潔善良而可愛的小動物,但實際上,它是一箇善於獵取山珍野味的獵人。而且,它的捕獵方法十分兇惡,加上它的外表也像其他一些昆蟲一樣具有一定的欺騙性,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哦。

  我還喜歡遂蜂。其實遂蜂也是蜜蜂的一種,只不過我們常見的蜜蜂多在露天環境中築巢,而遂蜂卻深居地下洞穴中。蜜蜂從來都是勤勞的象徵,遂蜂也不例外。遂蜂忙着幹活兒時進進出出景象煞是好看,通道太狹窄,容不下兩隻同時進出,所以其他遂蜂則在門口按先後次序排好,不擠不擁,等輪到自己才進入。第一隻一鑽入地下,第二隻便緊隨其後,然後第三隻,第四隻,一隻一隻地快捷地跟着鑽入地下。它們配合真默契!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哦。

  《昆蟲記》裏還有許多其它的昆蟲,如螞蟻、蝴蝶…….法布爾對它們一視同仁,都很喜歡,並沒有一絲討厭的感覺。可以看出,他真的十分愛昆蟲,也特別愛大自然。一箇特別討厭昆蟲的人,會寫出這麼富有哲理的書嗎?能有這麼堅持不懈的精神嗎?不會的!所以,法布爾是我們的榜樣——熱愛大自然的榜樣。

  法布爾的這種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不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學習法布爾嚴謹的科學精神,不斷地探索真理,堅持不懈,爲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16

  在語文老師的推薦下,我去新華書店買了幾本世界名著。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這本由法國著名作家法布爾撰寫的《昆蟲記》,通過作者美好的童年回憶,我很快被帶到寶地荒石園,走進了那神祕的昆蟲世界。

  聽!歌唱家蟬小姐在樹枝上歡快地一展歌喉。看!美麗的小闊條紋蝶成羣結隊地在花園裏翩翩起舞。遠不止這些呢!昆蟲的世界多姿多彩,還有充滿着團隊精神的松毛蟲;和平相處、互幫互助的椎頭螳螂;勇敢勤勞的天牛幼蟲……這些昆蟲都是我們的大自然“小老師”,它們一箇個輪流給我們上課,授予我們許許多多的知識和道理。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在野生環境中對昆蟲的仔細觀察,通過自己的想象、思考,寫出了一篇篇生動鮮活、細緻感人的觀察報告,彙編成書。書裏處處洋溢着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使我讀得津津有味、興致盎然。

  此外,作者也給我解開了困惑我以久的問題,那就是草原上有許多牛、馬、羊等牲畜,他們每天要在草原上遺留無數的糞便,爲什麼草原還依然綠草如茵、風光無限呢?原來是因爲聖甲蟲把這些糞便做成糞球運回家了。

  來,讓我們一起在昆蟲的世界裏探索、發現吧!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17

  最近,我讀了法國作家——法布爾寫的《昆蟲記》。這本書是作者懷着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用五十餘年的時間深入到昆蟲世界,用畢生的精力對昆蟲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實驗,真實、細微、詳實的記錄了昆蟲的本能特徵而寫成的。

  《昆蟲記》讓我真實地領略昆蟲的世界奇妙、認識了不一樣的昆蟲生活。我們平時一看見蒼蠅就恨不得把它打成稀巴爛,但在《昆蟲記》中它們的幼蟲會分泌消化液溶解一些小型動物的屍體,如:鼴鼠、老鼠,然後吸食。如果沒有它們,世界上就會佈滿各種各樣的動物屍體。我們平時聽見糞金龜、蜣螂就覺得噁心,因爲它們老圍着各種糞便轉,其實它們是自然界的清潔工,如果沒有了它們,世界上可能就得臭氣熏天。

  讀了《昆蟲記》,我不僅學到不少昆蟲的知識,而且眼界變闊寬了。我在水塘邊看到2只蜻蜓追逐飛舞,我會告訴身邊的人這是蜻蜓在交配、繁衍後代,我們不要去驚擾它們。毛毛蟲喫食植物的葉子,以前我認爲它是大害蟲,但現在我知道它將化成五彩的蝴蝶,爲世界增添無盡色彩,也爲植物傳播花粉。

  我終於領悟到了“各種生命都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真諦。那些讓人厭惡的小昆蟲是自然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謂的害蟲也有對世界不可磨滅貢獻。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18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一部不朽的傳世佳作,在書中,他把昆蟲對自己的生活產生的影響,還有昆蟲的生活都詳細地寫了出來。

  一提起昆蟲,我就最不喜歡蜜蜂了,因爲蜜蜂曾經一直繞着我團團轉;還有一次,蜜蜂直接飛到我耳朵邊上來了,我還以爲蜜蜂要蜇我,嚇死我了。法布爾的書裏寫了三種蜂,分別是採脂蜂、隧蜂和胡峯。這三種蜂也會蜇人,特別是胡峯,觀察它們若是被胡峯發現了,可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不過,法布爾並沒有過多地寫出它們的壞,而是寫了它們做地下巢穴的手藝有多麼精湛。哎,從這裏我就該學學法布爾。

  在書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螽斯的奇異婚戀這個故事了。因爲自從螽斯夫人把那個授精袋喫下去了之後,我就一直很好奇,它們螽斯家族究竟是怎麼繁衍後代的呢?可惜書上沒有講。

  在法布爾的書裏,各種各樣的昆蟲們作爲演員和主角,上演着由大自然贊助的節目,它們表現得多棒啊!迷宮蛛在自己的節目快接近尾聲的時候,咬破了孩子們的房間,好讓它的孩子們爬出來,盡到了一箇最慈愛的母親所應盡的全部責任;聖甲蟲帶着一箇比自己的身體大好幾倍的重糞球硬要往斜坡上走,摔了不知道多少次後才醒悟過來,選擇走安全的平地了。哎,這個牛脾氣!螳螂不知從哪兒弄來的武器,把自己打扮成一箇全副武裝的戰士……每個昆蟲都有自己的節目,都有自己的趣事。在《昆蟲記》裏,我還看見就因爲法布爾抓了一隻雌的大孔雀蝶,到了那天晚上就有一大堆雄大孔雀蝶飛到他的家裏來,讓他家裏的保姆又驚又怕。那羣大孔雀蝶已經把法布爾的家佔領了,好可怕。

  法布爾把一生心血融入到這本《昆蟲記》裏,我卻無法完全體會。我只能儘量多看看這本書,才能對法布爾所研究的昆蟲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19

  這天我從圖書角拿了一本書他叫《昆蟲記》我就開始看了起來,這本書是法布爾所寫的一部着作,法布爾是一位法國傑出的文學家。法布爾是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與試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法布爾刻苦鑽研,犧牲了自我的私有時光去觀察昆蟲比如說: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

  我在書上查了一下,其實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實並不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箇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爾沒有向貧困屈服,他情與自修,精心選取研究方向堅持不懈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成果。就像我們語文老師說的那樣:命運給他的“是一副爛牌”,他經過自我的努力之後才能夠打成一副好牌。

  我這個人是十分喜歡探索植物或動物,但是我不像法布爾那樣記錄下來我只是十分喜歡探索,奧祕。

  當我讀完法布爾的《昆蟲記》以後,我的感受十分深,因爲他不僅僅僅充滿了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理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啓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爲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20

  四年級暑假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昆蟲記》,我因爲不愛看而擱在書架許久。有一次姐姐說喜歡看《昆蟲記》,我纔想起我的《昆蟲記》。於是,我便囫圇吞棗地讀了起來。

  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法布爾自幼喜歡昆蟲,長大後便開始研究昆蟲,刻苦鑽研後寫下了這本《昆蟲記》。這本書中講了許多的昆蟲故事:天牛、花金龜、白蠍自殺······法布爾不斷的觀察,不停的寫作,他到了終年也不忘寫作,那是他已經97歲了,眼睛也花了,十分令人可憐。

  法布爾對昆蟲的激情是久升不下的,他對一切自己喜歡的事物一直持之以恆,不放棄,最令人感動的是他在臨終前說了一句感人肺腑的話:“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多麼平凡而又偉大的品質啊,一箇人能在臨終前說出這樣的話,代表這個人臨終前想做到的事自己認爲沒有做完。從中我明白了一箇道理: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樣平凡的,我們要把平凡的一生用有趣的事情充實起來,不要讓自己的一生平平凡凡無聊厭煩地度過。人的一生雖短暫,但我們要在短暫的一生中讓自己快樂,把自己的一生用在自己喜歡的興趣上,好好利用一生。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21

  有這麼一箇人,他擁有一塊地,一塊拼了40年來之不易的地。他沒有用這塊地做棟豪華的房屋,讓自己疲勞的雙手雙腳得以平靜;他沒有用這塊地做棟能直插雲天的大樓,讓自己40年的付出得到回報。他而是用這塊地來保護大自然的一切一切,同時探索着昆蟲的奧祕,寫下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着作——《昆蟲記》,而那個人便是——亨利·法布爾。

  法布爾用他那閃爍着光芒的眼睛和手中充滿想象力的筆,把一隻只不起眼的昆蟲寫成了擁有人一樣性格的靈性動物,似乎它們也會笑,也會哭,過着和人一樣的生活,都有着自己的個性。如:勤勞的蟬、貪喫的捲心菜毛蟲、兇殘的狩獵者、樂觀的蟋蟀……但給我印象深刻的,確實會剪葉片的樵葉蜂。

  樵葉蜂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地道里陰暗、潮溼,它便用自己與身俱來的特點在植物的葉子上剪下小圓片,保衛自己的家園。你看,昆蟲的智慧已經突破我們人類的想象了吧?

  《昆蟲記》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這本書中蘊含的知識無窮無盡,法布爾的智慧更是讓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今天,讓我們也去仔細挖掘身邊所有不知道的事,探索大自然的奧祕吧!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22

  法布爾是法國着名的作家和生物學家,他一生寫過二百多篇《昆蟲記》。我早聽說《昆蟲記》名揚天下了。那天,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昆蟲記》,我喜出望外,心裏樂開了花。剛拿到《昆蟲記》,它就像一塊奶油蛋糕深深地吸引着我。因爲裏面的昆蟲不但有趣而且生動:有可憐的鳴蟬、膽小如鼠的蛐蛐、可怕的狼蛛、五毒之首的蠍子、勤勞的蜜蜂、長毒刺的黃蜂……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些昆蟲的家庭生活、捕獵技巧和外貌特徵等。

  就說那可怕的狼蛛的產卵和母愛吧!狼蛛是節肢動物,身體主要分頭、腹兩大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之一。狼蛛有一箇又小又圓的頭,頭上長着八隻眼睛和恐怖的毒牙,還有八隻長毛的長腿;腹是產卵用的。狼蛛真令人望而生畏啊!一年夏季的一天,法布爾在一叢迷迭香的花下見到一隻挺着巨大肚子的狼蛛,這表明它既將臨產。法布爾見了馬上用捏子小心翼翼地把狼蛛夾起,輕輕地放入一箇既透明,底部又放着泥土的大瓶子裏,留作觀察。幾天後,狼蛛開始產卵了。只見它先在地上織了一張網,大小相當於一隻手掌。蛛網很粗糙,也不成形,卻相當穩固,接着,母狼蛛吐出一些更結實的絲,織成一箇圓狀的白色球體。上面留了個小口子;再把胎部對準小口子,產下一粒粒金黃的卵;;產完後,狼蛛把口子封上。最後,它把那張不成形的網用腳踹到一邊,把卵袋往身上一背,卵帶就成了它的無價之寶。狼珠媽媽把它的“寶貝丸子”保護得嚴嚴實實的,無論行路、休息、捕獵、逃跑,狼蛛媽媽與它的卵袋每分每秒都不離開。如果卵袋意外脫落了,狼蛛也會飛速地拾起卵袋。狼蛛的母愛真深啊!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23

  我們這個世界是五彩繽紛的,總是充滿了各種有趣的事情。我原來以爲只有人類的世界纔是多彩的,現在我發現了一箇更多彩的世界,那就是昆蟲世界。暑假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書,就是昆蟲學家法布爾用畢生精力寫的《昆蟲記》。在這本書裏,法布爾向我們講述了許許多多的昆蟲趣事,包括它們的習性、特點,覓食和婚俗,這是那麼的奇妙的事情啊!

  讀着這本書,我感覺到自己和法布爾一起在院子裏、在田野裏、在山上一起觀察着、研究着昆蟲們。我們扒開草叢,聞着泥土的氣息,拿着放大鏡,和昆蟲們熱情的交談着。你看!在初夏,屎殼郎正奮力地滾着糞球、蟬蛻掉了殼正在大聲的高歌……

  但我同時也傾聽到了昆蟲們的控訴,人類亂砍亂伐,已經造成昆蟲的生存空間在縮小,大量的灌木叢消失了,昆蟲們失去了家園;人類頻繁的使用農藥,昆蟲們常常因爲人類的農藥而死於非命,昆蟲們過着有今天沒有明天的生活;人類憑藉自己的喜好隨便滅絕某一種昆蟲,人類完全不懂,每一種昆蟲的存在都有它的規律,人類沒有權力去終結任何一種生物。如果從外星球來一箇生物來隨意滅絕我們,我們是何感想呢?昆蟲的世界和人類的世界一樣平等,它們是互相聯繫,互相依存的。如果我們失去了昆蟲世界,我們人類的世界也將不存在了。爲了昆蟲、爲了我們人類的生存,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愛護環境!

昆蟲記讀後感700字 篇24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名叫:《昆蟲記》。它的作者是法國着名昆蟲學家——法布爾。

  法布爾是一箇非常熱愛昆蟲的人。從小她就把口袋塞得滿滿,塞滿很多昆蟲。每次,他把昆蟲帶回去的時候。他的父母都會一致反對,老是說:你總弄昆蟲,就不怕小手中毒嗎?於是,他帶昆蟲的時候,都會找一箇地方把它藏起來,再抽空研究昆蟲。這本書主要從昆蟲爲本,裏面蘊含着豐富的昆蟲知識。比如說,你不知道的昆蟲,你不知道某個昆蟲名字。哦,對了,還有昆蟲的的學名和他的資料等等呢!只要是關於昆蟲的,裏面都會有。

  這本書,最適合於五年級的學生讀。如果你很喜歡或很好奇,也可以去書店裏買一本回去,在家裏讀一讀。我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去了書店,我在找我喜歡的書,找啊找,找了好久,終於我看到了一本很可愛的昆蟲在書的封面上。啊,真可愛!我好喜歡呀!就拽着媽媽把這本書買了下來。我的臉上充滿了笑容。

  很快,就到了家。我立馬跑下車,飛快的跑到了屋裏。剛到門前,我就看到了一箇昆蟲。但是,我並不認識它,然後,我靈機一動,就想起了我買的那本書。嘿,《昆蟲記》,我想了一下,它肯定會告訴我的。

  我翻開一看,嘿,還真有。這下,我可樂了,飛快的去告訴媽媽,我們買的書可真有用。一回來就用上了,真是太好了。這上面不光有它的名字,還它的的資料還有學名等的有關資料。這本書真是太好了!

  這一件事,不光給了我一箇知識,更讓我懂得了昆蟲所在的重要性。

  同學們,看到了嗎。我剛買上的書,立馬就派上了用場。還增加了知識呢!你也不妨買一本看看喲!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