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讀後感1000字(通用5篇)
《三十六計》讀後感1000字 篇1
暑假前媽媽給我買了一套《三十六計》,一共四冊。暑假期間,我利用每天完成作業後的時間從第一冊津津有味地“喫”了起來。
《三十六計》一聽書名就知道是三十六個計謀,這三十六個計謀又分爲六套,分別是“勝戰”、“敵戰”、“攻戰”、“混戰”、“並戰”、“敗戰”。雖說《三十六計》的經典地位不如《孫子兵法》,但其知名度卻不遜色於《孫子兵法》,諸如“反間計”、“走爲上策”等膾炙人口,婦孺皆知。《三十六計》裏面也有許許多多的經典故事,比如“日軍瞞天過海偷襲珍珠港”、“宋太祖智殺敵臣滅南唐”等,而且還有原文註釋、按語註釋、傳世典故、用計錦囊、計謀典範的一些介紹,讓這些故事更加通俗易懂。我最喜歡《三十六計》裏的“諸葛亮巧退婚”,內容是:諸葛亮的嫂子想讓諸葛亮成親,但找了許多人家諸葛亮都不滿意,因爲恩師黃承彥的女兒很有學問,他想娶他的女兒黃正英爲妻,但嫂子不同意,說她太醜,最後諸葛亮寫了一封“退婚書”給黃家,這是一首藏尾詩,其實詩裏真正表達的意思是“我志難移”,過了三天,黃正英便和諸葛亮成了親,嫂子這才恍惚大悟,原來諸葛亮是用了瞞天過海的計謀把黃正英娶到了家,嫂子終於被他倆的真情所感動,也同意了這門親事。讀完以後,我從心底不由地佩服諸葛亮真是足智多謀啊!
通過讀《三十六計》 裏的小故事給我的啓發是: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如果遇到難題,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做出不同的判斷,多思考,眼光放遠一些,不要鼠目寸光,只顧眼前。平時列好學習計劃,把學習當做一件艱鉅的任務來攻克,多動腦筋 ,隨機應變,不能一成不變,死搬硬套,找到適合自已的好的學習方法,就能輕鬆的完成。
《三十六計》讀後感1000字 篇2
媽媽給我買的是《三十六計》連環畫,因爲裏面的古代故事太長了,太難懂了,所以沒讀完,但我把目錄全讀完了,我喜歡“打草驚蛇”“空城計”“上屋抽屜”“反客爲主”“隔岸觀火”“聲東擊西”“偷樑換柱”“無中生有”“調虎離山”“樹上開花”的計策,還有第三十六計“走爲上計”。
我在動畫片上也碰到過三十六計的計策。
最會使用“笑裏藏刀”“趁火打劫”的是灰太狼,比如灰太狼用炮彈攻打羊村,在着火的時候,趁機抓羊就是“趁火打劫”。
喜羊羊經常使用的是“金蟬脫殼”,有一次,灰太狼來羊村抓羊,看到喜羊羊的鈴鐺,使勁兒一拽,竟然是隻戴着喜羊羊鈴鐺的大狗熊。
《開心寶貝之開心超人大作戰》動畫片裏也經常有三十六計,有一箇壞人用的“拋磚引玉”的計策,他想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後綁架了幼兒園的小孩子,逼好人拿出東西。但是他失敗了,因爲開心超人和他的夥伴們把他打敗了。他的計策沒有得逞。
我感覺三十六計很有趣,讀起來很好聽,還很有用,我們要多用三十六計做好
《三十六計》讀後感1000字 篇3
說到《三國演義》,大家一定知道”三十六計“,對於”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欲擒故縱“,它們背後的故事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想說說我讀《三十六計》的感受。
我讀的《三十六計》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共三十六計。現在同學們所背的成語:欲擒故縱、調虎離山、釜底抽薪、指桑罵槐、聲東擊西、暗度陳倉等等都出自於三十六計的故事。
我讀完《三十六計》,不僅暗發感慨:”在古代,要是把三十六計運用得爐火純青,那不就是天下無敵了?“同時,我也有了疑問:”三十六計這麼厲害,到底是誰編寫的呢?“通過查找資料,我得到的答案是——據說,”三十六計“出自《南齊書·王敬則傳》:”譚公三十六策,走爲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爲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後人沿用這一說法,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也有:”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直到明末清初,引用此種說法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羣書,編撰成了《三十六計》一書。但此書爲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切考證。
哦,我心有所悟:原來《三十六計》是這麼來的啊!看來要想把三十六計掌握得爐火純青還不是那麼容易。《三十六計》雖然是古人戰爭時期所用的書,但從另一箇角度看,它教會了我們要學會運籌帷幄,纔會決勝千里,取得成功。
《三十六計》的精彩內容,讓我想到了做遊戲。於是乎,在我和朋友的商討下,發明了名爲”三十六計“的遊戲。遊戲至少需要四人或四人以上,可以通過”石頭剪子布“來決定誰當”大敵“,其他人扮演聯盟的”小國“。當”大敵“快要抓住一名玩家時,同學只需喊出三十六計中的一計並保持一箇姿勢不動,”大敵“就無法抓他;這時另一名同學用手拍被定住的同學,喊出”解“,被定的同學便可恢復行動。兩個人一起被定住時,可以互相擊掌(成爲”聯盟“),也可以恢復行動。如有一名同學被”大敵“抓住,雙方便交換身份。(遊戲中每人喊出三十六計中的計謀之一,儘量不要重複)這個遊戲我和同學們玩的可是熱火朝天,大受歡迎。
《三十六計》讀後感1000字 篇4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三十六計】,這本書的每一篇故事都有着不同的計謀和不同的智慧門,這本書在我的人生的路途上有了很大的影響。
我在《前言》中,看到了這樣一句話:“《三十六計》是一部堪稱”益智之薈萃、謀略之大成“的兵學奇書。”是啊,《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的兵家寶藏,它所蘊含的哲理對於今天的社會生活仍然具有較爲普遍的指導和借鑑意義。《三十六計》繼承了前人兵法的優秀傳統,六套計策,可以通覽其要。不管處境順逆,都可以從中吸取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領略艱難成就的韜略智慧。
我的這本《三十六計》共分爲六套計,分別爲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和敗戰計,每套計還分爲六個計,總共三十六計。這本書詳細說明了每種計的首次運用的戰例、原始文字的解語、用計的例說和按語的解釋。
我之所以喜歡讀這本書,是因爲古代人用計取勝的故事引人入勝,讀來津津有味。這些計策運用都極其巧妙,可以讓我陶醉其中。我很欣賞古代軍事家,他們設計出如此足智多謀的計策,來與敵人周旋。
《三十六計》這本書實際上是關於思想方法的書,只要運用得當,各個領域都能夠借鑑。我讀完之後感覺學到許多,但還沒有真正理解其精髓。不過,有一箇啓示給我深刻的印象:要解決問題,不能死板地只從一箇方面想,要多角度全面地看待問題,並可以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三十六計》讀後感1000字 篇5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半書,他的名字是《三十六計》,這是一本凝聚了中國五千年卓越的軍事思想和鬥爭經驗的智謀全書。我讀過瞞天過海、圍魏救趙、以逸待勞、笑裏藏刀和借刀殺人等等,我最感興趣的就是笑裏藏刀了。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講一講吧!
從前秦國和吳國是對頭,有一天,秦國的公孫鞅帶兵去吳國進攻,到了門口,一位士兵不小心踩到了機關,吳國的公子卯說:”又有不怕死的來攻城了?“,公孫鞅說:”吳城果然堅固“。突然一位士兵說:”吳國的守城將是公子卯。“公孫鞅聽了大喫一驚!因爲公子卯和公孫鞅是多年的老朋友,於是公孫鞅就寫信給公子卯,說:”看我們多年的朋友份上,兩國戰爭和平,咱們好好聚一聚吧, 你定時間,我定地點。“其實,公孫鞅是想在附近埋好埋伏早點把公子卯一網打盡。公子卯等啊等啊,終於等到了那一天,公孫鞅提前到了一步,把埋伏先埋好了。公子卯來了,他續完舊,公孫鞅就說:”這裏花草樹木又多又好看,真是個藏埋伏的好地方啊!“公子卯說:”是啊,是啊!“接着又來了一句:”啊!“公孫鞅說:”上!“公子卯說:”你真是個叛徒,騙了我的感情!“從此,公孫鞅霸佔整個吳國。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箇道理:不要輕易地相信別人;或者他和你說完話,你要考慮一下再答應他。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