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讀後感800字範文(精選3篇)
雷雨的讀後感800字範文 篇1
讀完《雷雨》,此時正是夜闌人靜的時候。
關上臺燈、閉眼,眼前似乎還是出現一幕幕叫人不知感慨還是感動的情景。
一切源於情又止於情。第一代的恩怨債孽卻由第二代繼續承受。倘使當初周樸園沒有爲了名利狠心拋下魯侍萍和魯大海,周萍和四鳳這段不該來的愛情也就不會來,瀿漪和周萍的這段瘋狂而又心酸的感情也不會存在。而這一切究竟是誰的錯?
四鳳,侍萍,周萍,周衝,他們不該是這樣的結局啊!本來應該是一段很美好的愛情,卻在最後被套上了亂 倫的枷鎖,本來應該是一段很親密的母女情,卻爲了兩段不該來的愛情而處在了痛苦的深淵。一切的美好啊,爲什麼終歸支離破碎?不該死的死了,不該瘋的瘋了,舊社會,令人心酸的下層人的命運,何故如此?舊社會的黑暗,上層人士的腐朽終究導致了無數悲劇的發生。
我依然在想,不僅僅是舊社會,即便是現在,這樣的情況也依然在發生。也許現在會比舊社會光明的多,可是仍有那麼多的人仗着自己有錢有勢,處事橫行霸道,任意妄爲?犯法了,他們的錢可以買通律師,買通法官,然後可以不負任何責任,拍拍屁股走人,還裝出一副受害者的委屈相,扔下真正的受害者捶足搗胸,哭盡人間的不公。這樣的人他們的心難道就不會滴血嗎?而這樣的人也終究會遭到報應的吧!呵,命運,如何的作弄了這世間的人,一切的人與事彷彿盡在它的掌握之中。
我又想到了魯大海,這個個性鮮明,決不向黑暗的上層勢力低頭的青年人。他意氣風發,愛憎分明,對於一切的不平,他敢於挑戰,堅定的意志和一直堅守的原則,也讓他對上層人士嗤之以鼻。他不甘於那種“啞巴喫黃連——有苦說不出”的下層人民的一貫作風,更不屑於魯貴那種奉承拍馬,狐假虎威的神奇,他願意爲自己以及其他所有礦工的公平挑戰周樸園,他要爲自己和其他人贏得他們應有的回報,他憎惡黑暗,也敢於挑戰黑暗,這樣的年輕人正是舊社會所有懂得反抗的人的真實寫照。他們頑強,他們堅持,在所有人都在無際的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朝更加黑暗的深淵走去的時候,只有他們在黑暗中摸索前進,找尋光明的所在。
雷雨的讀後感800字範文 篇2
在《雷雨》中,不斷地對命運發出質疑和恐懼的是魯侍萍——這個苦命的勞動婦女。
——哦,天哪。我是死了的人!……怎麼會?–哦,天底下地方大得很,怎麼?熬過這幾十年偏偏又把我這個可憐的孩子,放回到他–他的家裏?哦,好不公平的天哪!
——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爺們。這是我的報應,我的報應。
——所有的罪孽都是我一箇人惹的,我的兒女都是好孩子,心地乾淨的,那麼,天,真有了什麼,也就讓我一箇人擔待吧。
作者自己也說:《雷雨》所顯示的,並不是因果,並不是報應,而是我所覺得的大地間的“殘忍”,這種自然的“冷酷”……我念起人類是怎樣可憐的動物,帶着躊躇滿志的心情,彷彿是自己來主宰自己的運命,而時常不是自己來主宰着……
我不太同意作者的意見。我認爲,如果不想控訴不合理的社會,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俗話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這些人的悲劇命運,幾乎都是他們自己一手造成的。周樸園造的孽少嗎?淹死童工,殺工人,拋棄侍萍,虐待蘩漪……蘩漪呢?自私狹隘,與丈夫之子亂倫……周萍,與繼母苟合……魯貴,勢利狡詐卑鄙下作……
年輕時候的魯侍萍和今天的四鳳,不能否認在內心深處充滿着對資產階級的嚮往。魯大海曾說四鳳:“你們有錢人的世界,她多看一眼,她就得多一番煩惱。你們的汽車,你們的跳舞,你們閒在的日子,這兩年已經把她的眼睛看迷了,她忘了她是從哪裏來的,她現在回到她自己的家裏什麼都不順眼啦。”可是她是個窮人的孩子,她的將來是給一箇工人當老婆,洗衣服,做飯,撿煤渣。這樣的生活未嘗必然痛苦。上學,唸書,嫁給一箇闊人當太太,那是一箇小姐的夢!做這樣的夢,是她悲劇命運的根源。所以我說,這母女兩人的命運,也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周衝的死,有些意外,如果是真實的生活,他並非必死不可。他的死,只能是作者的安排,讓這個純潔的生靈從骯髒的地方告別。並且,即使他死了,他死於高尚的行爲(救人)和純潔的情感(救愛人),我們應該懷着崇敬的心情,而不是同情他,可憐他。
魯大海靠自己的勞動生活,也許生活的道路歷盡坎坷,但是,他一定是充實而快樂的(如果不會想起那些親人的悲劇),他極有可能成爲一位工人領袖,或者新四軍裏的一位勇敢的戰士。
所以我說:命運攥在自己的手中,好命運要靠腳踏實地的勞動來爭取。
雷雨的讀後感800字範文 篇3
周樸園,故事的源頭,作爲一箇舊社會的資本家,言行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圖和陰險狡詐。假如當初他沒有拋棄魯侍萍,那魯四鳳、繁漪就不會出現,那麼周萍的兩段戀情就不會發生,那麼慘劇也不會發生。可這只是個假設,事實上因爲他的貪婪,他的無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導致悲劇的發生,但是到了最後,魯四鳳、周衝、周萍死了,魯侍萍、繁漪瘋了,魯大海不見了,唯獨他完整無缺。可我們知道事實上他失去了一切……
那麼周樸園到底愛不愛魯侍萍呢?從一直隨身帶着的舊傢俱一直保留着夏天關窗的習慣,到幾十年都一直穿着的舊襯衣,都可以看出,樸園對侍萍仍有感情,可事實樸園愛的是他印象中三十幾年前那個美麗溫柔的侍萍,而不是出現在他眼前的這個女人。周樸園所期望的是“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實際上它是一箇醜陋的、混亂的家庭。妻子繁漪與他感情不和,處處與他針鋒相對,並且與大兒子周萍有私情。二兒子表面上對他畢恭畢敬,實際又敬又怕,不願與他多接觸,周樸園在這個家裏,空有家長的尊嚴卻享受不到夫妻、父子間的真情。所以當年那個侍萍自然成了他感情上的依託。他的所作所爲,只是爲了填補自己空虛的心,當他思唸的侍萍出現在他面前時,他慌了陣腳,資本家的勢利、狡詐暴露無疑。他認爲侍萍會來勒索他,害怕侍萍向他算舊帳,害怕自己的名譽和財產受到威脅。這樣,一前一後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便把他的嘴臉暴露了出來,鮮明的性格躍然紙上。
曹禹最喜歡繁漪這個角色,但他沒有刻意美化她。 她的發瘋是她唯一的下場,因爲她的性格和當時的社會格格不入。一箇佔有慾如此強烈的女人在失去一切希望後,她只能瘋。我也很可憐她,兩個男人都拋棄了她。而她只是在自以爲是的愛情中毫無頭緒地磕碰,也許她只有這個下場,也是因爲作者憐惜她,確實她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可憐的女人!
矛盾的衝突穿插在文章的字裏行間,每個人也由矛盾的驅使找到了自己應有的下場,似乎唯獨周樸園的例外,可我還是不明白,他爲什麼苟活。試問如果有一天地球大爆炸,到底是死的人可憐,還是活着的人可憐呢?他看着身邊的人都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那最受煎熬的就是他了,可能曹禹先生要的就是這個感覺吧!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