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讀後感精選範文1000字(通用3篇)

高中生讀後感精選範文1000字 篇1

  大自然以山水風光展示着它的美,音樂中以流暢歡樂的音符傳遞着它的美,語文中以一箇個文字構造着它的美,美術中以絢麗的色彩搭配着它的美,科學中以每個小實驗的奧祕詮釋着它的美,數學中以巧妙顯現着它的美……由此可見,生活中處處都是美。

  雖然這些美有着各自各種各樣的風韻,但是,一顆純潔善良的心是最美的,難道不是嗎?閱讀了《與美同行》這本講述着美的故事的書後,帶我認識了周圍的美,使我對美感受頗深。給我印象深刻的是《與美同行》裏的這篇小故事——《替子還債的誠信老爹》。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吳乃宜的老人,XX年8月10日,超強颱風“桑美”登陸浙江蒼南,老人的三個兒子消失在茫茫大海里,只有二兒子在滔天巨浪裏死裏逃生,而且還有買漁船欠下的80多萬元“天價”債務,如此沉重的債務,這對一箇年過八旬的老人來說,是個多麼巨大的打擊啊!可是,吳乃宜很堅強地面對,通過三個兒子的人身保險和變賣漁船,共計得款54萬元,他全部用來還債,自己一分一毫都沒有留下來。6年來,吳乃宜和他的老伴想方設法的攢錢,攢的細碎的零錢湊成了50元或100元后,馬上讓兒媳替自己還債,然後繼續幹農活,織漁網,一張漁網賣不了多少錢,但吳乃宜依舊辛勤如故的織漁網、賣漁網。

  有人不理解他們的行爲,紛紛問他:“兒子們都死了,你爲什麼還要辛苦地替他們還錢呢?”

  我帶着疑問,迫不及待地翻到了下一頁。“兒子們借來的都是鄉親們的血汗錢,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只要我活着,一定一分不少的還。”多麼震撼人心的一席話哪,震撼了我,相信也震撼了不少的人吧!我覺得吳乃宜的這一生是非常值得的,因爲他做到了誠信這一點,很多人都難以做到,所以他被人們敬稱爲“誠信老爹”,這是生活中的“誠信美”。

  我上網查閱了吳乃宜的個人資料,原來他是溫州蒼南縣霞關鎮三澳村人,生於1929年1月,現已84歲高齡的吳乃宜被評爲“XX年感動溫州十大人物”。失去兒子的痛,化爲替子還債的願。他一生清貧,但也是十分富有的,誠信,便是吳乃宜平生最大的財富。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意思就是人如果不誠信,不知道他還有什麼事可以做好。從古至今,留下了多少關於古人誠實守信的佳話。誠信很簡單,可有時也恰恰是最難做到的。

高中生讀後感精選範文1000字 篇2

  讀了《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我感悟到我們向雷鋒學習,就要從做好每一件小事開始,從身邊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撿起地上的一片紙屑,你就是一箇愛清潔的環保小衛士;幫助身邊有困難的老人,你就是一箇有愛心的人;珍惜每一分鐘,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你就是一箇愛學習的標兵;見到老師,問一聲好,你就是一箇懂文明,講道德的人;過母親節時,你送給媽媽一束康乃馨,或爲她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獻上一曲動聽的歌等等,來表達你對媽媽的愛。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的具體表現。

  這一切,不僅讓別人得到了快樂,你自己同樣也享受着快樂的。

  讀了《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我還體會到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也值得我學習!無論做什麼事都是擠時間鑽研!我以前學習馬馬虎虎,能偷懶的地方就偷懶。

  自從瞭解到雷鋒叔叔爲工作、學習都非常認真、刻苦鑽研時,我也暗下決心認真學習,爲祖國效力讀好書,做一箇有能力、出色的人!把學習看成一種樂趣,爲自己的將來而讀書。

  讀《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有這麼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的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爲人民服務是做不完的!我們應用有限的生命爲人民多做些好事,有益於人民的事,這樣生命纔有價值和意義。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聽上去很偉大,行動上做一箇有道德的人並不難。

  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相信,一天、半天、一小時、一分鐘,甚至就在那麼一秒鐘,只要持之以恆的去做一件件有道德的事,你終將會成爲一箇有道德的人。

  讓我們像雷鋒叔叔一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時時刻刻爲他人着想,去爭做做有道德的人吧!

高中生讀後感精選範文1000字 篇3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一篇小說,剛進入書店,就被老舍這個名字吸引住了。於是就選中了一本《駱駝祥子》

  初讀《駱駝祥子》後就感覺祥子是一箇命苦的人,他雖然有一顆想要賺很多錢的心,每次都計劃着要怎樣賺錢,然而命運就是要和他開玩笑,每次他快要實現賺錢的夢想時都會因爲某些事情而破壞了他的計劃,最終因爲打仗而拾到了兩匹駱駝,因此祥子的外號就叫駱駝了。

  再次讀了《駱駝祥子》裏面有這樣一句話一直讓我印象很深刻: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不知道陪人家送了多少回賓;不知道何時何地會想起他自己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裏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由此可見,祥子在未打仗之前是如此的積極,有夢想,然而打仗之後,是如此的墮落。這改變祥子的唯一的原因就是封建教育的無效,封建社會的人性的本質。

  老舍用祥子一人的遭遇來講述了當時社會的情況,因爲教育的無用,大部分的人都是愚昧無知的,導致整個社會死氣沉沉,哀聲一片。

  祥子是不幸的,出生於那個時代,然而我們90後是很幸運的,不要面臨着東躲西藏,沒有戰爭的威脅,而且還接受着高等的教育,但雖然我們有個很好的環境,我們的同學卻不知道好好的珍惜,好好的利用,反而在這麼好的條件下惹事生非,不積極進取,甘願墮落,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

  雖然我自己沒有像有些同學那樣叛逆,但是,我心裏明白,我不是一箇好學生,因爲我在學習上就甘願墮落,老師想拉我一把,我還不領情,死命地往後退,剛開始的豪言壯志,如今已全都拋之於腦後,現在想想真覺得可笑,那是不切實際的,通俗一點講我那就是叫自大,我高估了自己的實力,現在我明白過來了,教育對我們來說是何等的重要,不知道現在反思還來不來得及。

  祥子是好夢想的,要強的,這值得我們學習,但在遭遇突變之後,他沒有反抗,沒有掙扎,只是隨波逐流,他麻木了,他沒有了自己的主觀意識,他不知道他現在要幹什麼,也許這不是祥子的錯,而是那個社會的錯。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