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人生》讀後感作文800字(精選3篇)
高中生《人生》讀後感作文800字 篇1
花了兩天的時間,把路遙的《人生》一書看完了,看完後非常有感觸,感覺自己的心靈好久沒有這樣被觸動了。
“人不能因爲虛榮要拋棄做人的原則”,這是書中光棍老漢德順對主人公高加林說的一句話。高加林因爲被別人“走後門”而失去了自己民辦教師的職位,自己轉爲正式教師的夢想也隨之破滅。後來又因爲“走後門”而一路青雲直上,但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走後門”一事被人告發,自己飛黃騰達的夢想又破滅了。
而揭發此事的人正是克南的母親,她恨他奪去了自己兒媳婦。他爲了自己能夠去大城市發展,爲了自己的聲譽和地位,拋棄了巧珍這塊“金子”。他只看到黃亞萍的溫柔與才華,卻忘記了是誰在他最失意最落魄的時候關心她,給他勇氣。純樸善良的巧珍雖然沒讀什麼書,大字不認識幾個,但是對高加林的愛卻是真摯的。
但是高加林卻因爲和她沒有共同語言,最後放棄了她而選擇了能和他談論十四種新能源的黃亞萍。他這個決定註定要讓他後悔一輩子,就算他沒有被揭發,而是隨着黃亞萍去了大城市,黃亞萍此時雖然深愛着他,但是誰能保證到了大城市裏後不會變心呢,那裏比他優秀的男人大把,誰知道她會不會像拋棄克南一樣拋棄他呢。但是巧珍不一樣,他要是選擇了巧珍,巧珍會一輩子死心塌地的跟着他過一輩子的。
後來巧珍也很嫁人了,嫁給了莊稼人馬拴。高加林知道此事,才後悔當初沒有聽父親和德順老漢的話,本來已經得到了一塊金子,卻像土圪一樣給扔了。
如此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着我,也給上了一課:人的一生中會遇到無數的選擇,一但選擇錯誤,失去的東西也就永遠失去無法再擁有它了。一箇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就算得到了也會失去更多的東西。
高中生《人生》讀後感作文800字 篇2
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是以高考落榜青年高加林的工作、生活、愛情起起落落描寫的,讀後引人思考。
小說是描寫一位叫高加林的青年,高考落榜,回村教了三年書後,由於村書記的兒子三星高考落榜無事可做,而把高加林擠下來,不再教書回村務農。這對於高加林來說,是一箇重大的打擊!因爲他的理想是遠大的,根本就不在農村!現實的生活讓他鬱悶,使他有些喘不過氣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愛慕他多年的姑娘劉巧珍向他發出了愛的信號。雖然劉巧珍不識字,但是她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她對加林的愛戀和對愛情的執著感動着加林,他們之間有過一段對於巧珍來說終生難忘的、刻骨銘心的愛情!
然而正當巧珍憧憬着美好的愛情的時候,加林的生活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有了巨大的轉折!原因是由於加林的二叔從部隊轉業回來工作,二叔手下人馬佔勝爲討好高加林二叔,弄虛作假爲加林悄悄地辦了工作去城裏。
高加林到城裏工作了,他積極主動,能吃得了苦,這時候他的才華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然而這時候,他遇到了曾經愛慕他的,而他也愛慕着的高中時的女同學黃亞萍,在黃亞萍的追求或者說還有要帶加林去大城市的誘惑下,高加林便作出了與劉巧珍分手的決定!迅速與黃亞萍開始了熱情浪漫的愛情。
可能是應了“樂極生悲”吧,正當高加林工作有起色,愛情正熱烈之時,高加林工作弄虛作假的事情暴露了。原因是高加林與黃亞萍熱戀,黃亞萍的前男友張克南的母親揭發了高加林的事情。她認爲是高加林搶走了黃亞萍,他要報復高加林,她要讓高加林身敗名裂。這樣導致高加林工作和愛情一無所有,再一次回到農村。
當高加林回到農村,知道巧珍已經匆匆地出嫁!直到這時候高加林纔想起將黃亞萍與劉巧珍進行對比,這時候已經很明確自己心裏真正愛着的是劉巧珍!是啊,往往是通過對比才能知道誰更適合於自己,可是高加林爲什麼沒在提出與劉巧珍分手時慎重考慮呢?當時他爲了虛榮而拋棄了生活的原則,受到了生活的嚴厲懲罰。小說在結尾德順老漢幾句富有哲理的話語,讓高加林又對生活有了信心,他要堅強的活下去!
高加林的性格:他在挫折面前,萎靡不振,甚至和自己慪氣;當處於順境時候就忘乎所以,這是他的性格缺點;但是高加林在教書時候腳踏實地教書,到城裏工作受到重視時候,他的才華和那種喫苦耐勞全部展示出來。這就是一箇年輕人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現象。德順老漢對高加林的真誠開導和教誨,讓我們每個年輕人都受益匪淺,可以說,作者筆下德順老漢很可敬,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老人家。
高中生《人生》讀後感作文800字 篇3
在兒時談及長大時的人生夢想時,我們會憧憬着給自己描繪不止一箇夢想藍圖。可長大之後,當看到現實的殘酷,夢想與現實起衝突時,有些人便停滯不前,或給自己設了限,不敢奢望做更大的夢。其實,人生不止一種打開方式,不止一條路,人生有N種可能。
到底有多少可能?一箇叫艾力的小夥子給出了他的答案“84000”。在他最新隨筆集《人生的84000種可能》中,他說:“每一分,會醞釀84000個念頭;每一天,會創造84000個機會;每一生,會面臨84000種可能。下一秒會發生什麼,由你自己選擇。”
艾力何許人也?可能看過《奇葩說》的觀衆會有所瞭解。他是《奇葩說》最直辯手、100%正能量男神,同時也是新東方最年輕集團演講師。在演講的舞臺上,他激情四射,風趣幽默,煥發着青春風采。他的人生很精彩,他是“34枚金幣時間管理法”創始人,國際大型會議雙語主持、青年作家,不同的職業,不同的角色,他都演繹得風生水起,多姿多彩。
俞敏洪、馬東、高曉松等知名人士給艾力客觀實在的評價:“艾力追求的是陽光下乾淨清白的成功。”“艾力是那個每天不斷推着石頭上山的人,我甚至不願意用傻傻的堅持形容他的執着。”“傻”這個原本的貶義詞,卻成爲他職場成功,成就夢想的褒義詞。
《人生的84000種可能》分爲“獨自成長”“職場跨界”“說話力”“時間管理”“生活中”五部分。內容涉及職場、人生、感悟。艾力以自己最真實的人生經歷,來與各位一起分享人生路上的得與失,成與敗,感與悟。同時,他又以自己與生活中的平凡人爲視角,來闡釋職場成功之道,鼓勵當下年輕人不要甘於平庸,而要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詩與遠方。
《擁抱卓越,接受不完美》告訴我們人生沒有完美,但可以努力接近完美。《當所有人說不可能》別太在意別人的說法,不必在乎別人的嘲笑,當個“聾者”,遵循內心的想法,做自己要做的事。堅持做自己認爲對的事,做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不計得失,不問收穫。《你不再只是一枚螺絲釘》一文,對於當下,在職場中那些“老油條”來說,也是一種警示,不提升自己,不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只有被時代所淘汰。“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做更大的夢”“無跡方知流光逝,有夢不覺人生寒”更是對年輕人的寄語。
當然,艾力成功的背後也曾經歷過苦澀與挫折。他經歷過親人的突逝,品嚐過一無所有的失敗感,深陷絕望,可又從低谷中爬起改變,走出困境,成就全新的自己。
別人的故事、人生只能借鑑、模仿,自己纔是自己人生的主宰,努力過好每一天,爲心中的夢想踏實付出,相信,你也會擁有讓人意想不到的美好人生。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