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讀《四世同堂》讀後感800字作文(精選3篇)

高中讀《四世同堂》讀後感800字作文 篇1

  起風了

  ——老舍《四世同堂》讀後感

  在北京一箇叫做小羊圈的巷子裏,有一棵老槐樹。

  老槐樹不知道在這裏多久了,孩子們都喜歡在槐蔭下玩耍,因爲這裏有槐豆槐花與槐蟲可以當做孩子們的玩具,還有一片樹蔭可以讓大家在暑氣肆虐的時候納涼。槐樹旁是一戶在這裏住了幾十年的姓祁的人家,一家四代都住在一起,也就是四世同堂;門牌一號是一家姓錢的人家,錢先生不喜歡出門,就喜歡在自家後院裏侍弄花草;祁家對過是李四爺的家,李四爺爲人很好,待人熱心,永遠自動地爲大家服務,對誰都願意幫忙;三號是小羊圈裏最體面的房,三號的主人,冠曉荷有兩位太太,祂們總是走在最前端……

  然後,漸漸起風了,盧溝橋事變爆發。

  不久,北平陷落這股風就像是深冬寒風一樣,在炎熱的天裏把整個北平吹得像是秋後的落葉搖搖欲墜。人們的心都涼了,李四爺站在槐蔭下和以前一樣向大家報告該怎樣準備,然後坐在那裏呆呆地看着綠色的槐蟲。

  老槐樹隨風搖曳,不說話。

  我想老槐樹可能一開始也像祁老太爺一樣,覺得事情肯定不會很糟糕,但是心中還是有些惴惴不安,當祁家老三——瑞全離開去保家衛國的時候,我可以看見老槐樹輕輕搖搖自己的枝葉祝祂好運;但是事情很快就不受控制了,三號的冠曉荷在大赤包的慫恿下跑去向日軍告密,因此錢老先生被那羣獸兵帶走關進了監獄,我可以看見老槐樹十分氣憤,恨不得自己能夠離三號的房子更遠一些,但是老槐樹不能動,祂只能嘆了口氣,然後繼續隨風搖曳……

  事實證明,三個月一切結束這簡直就是個幻想。一天又一天,老槐樹雖然可以不用擔心柴米油鹽,可以不用在意弄堂外隆隆槍炮,但是祂仍然只能看着住在小羊圈裏的人們在受苦。即使老槐樹有槐豆槐花與槐蟲,祂不能拽回越走越遠越走越歪的瑞豐;即使老槐樹有槐豆槐花與槐蟲,祂不能站出去去爲了自己的國家而與侵華日軍進行鬥爭;即使老槐樹有槐樹槐花與槐蟲,祂不能阻止那羣獸兵將腳狠狠踢向李四爺……

  三個月慢慢慢慢地拉長變成了八年,八年對老槐樹來說不算什麼,可這八年卻讓老槐樹刻骨銘心。當年在槐蔭下一期侃大山的人們一箇又一箇被時間的洪流裹挾走,逐漸沖淡了痕跡,但是老槐樹會記得祂們,記得小崔,記得孫七,記得李四爺,記祩儺太太,記得小文夫婦……

  但是在最後的最後,老槐樹定會有些欣慰,因爲這噩夢般的八年終於結束了。

  小羊圈裏,槐樹葉兒拂拂地在搖曳,起風了。

高中讀《四世同堂》讀後感800字作文 篇2

  有些人看了那些帶點愛國主義的東西總覺得彷彿是一種口號與宣傳,總覺得很假很空洞。生在這個時代,你不能怪他們。但是我相信老舍在1944年寫下這本書時他是真誠的,對北平,對國家,對未來,對中國人他是飽含着感情和希冀的。

  理想也好,愛國也好,傳統的教養和流傳下來的美德在今天看來似乎都不值一哂。小羊圈衚衕現在在哪兒呢,大概在推土機的轟鳴下變成了一地瓦礫廢墟,然後變成了一座四方的高樓,賣十萬一平。那裏有沒有祁瑞豐李四爺,有沒有冠曉荷大赤包?我不知道。似乎有又似乎沒有。但是我隱約覺得祁瑞豐看到冠曉荷可能會很親熱地打招呼,大赤包和李四也說不定在業主微信羣裏很聊得來。在這個變化的時代,再固守那些迂腐老舊的東西好像有點不合時宜了。畢竟我們要發現人性中好的東西發揚正能量,何必搞得嫉惡如仇勢利短見盯着那點短處不放呢。大家一團和氣說不定什麼時候還能幫上忙呢不是,畢竟都是住在十萬一平房子裏的人。

  祁瑞豐幸而能喫上英國飯而不用喫日本飯得以保全清白,錢默吟也幸而沒有餓死也沒有被抓得以保證他脊樑的挺直。盡忠盡孝兩難之愁百轉千回,剛烈貞節的話說出來錚錚有聲。我佩服他們。但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那麼多幸運。小崔有什麼千愁萬緒我們不知道,就糊里糊塗地被砍了頭,孫七還沒來得及說點豪言壯語就給一腳踹進活埋坑裏了。日本人那,殘暴極了。國破城亡,就爲了這你們二位先上路吧。

  大赤包李空山高亦陀,是人人唾棄的漢奸。大赤包瘋死在獄中,另外兩位不知去向,如果老舍有餘力顧及到他們想必下場不會很好。今天的大赤包,憑着她這心狠手辣不要臉不要皮和交際場上的如魚得水飯局麻將桌上的巧舌如簧,即使也下了獄可能也是在秦城。至於李空山高亦陀我毫不懷疑他們會坐在某個上市公司的老闆桌後面繼續着那一套把戲。小日本子確實可惡!

  我願意老舍不朽,繼續說着老北京的故事,讓我看到還有一些東西是不變的。然而老舍死了,像天佑一樣自溺在了太平湖,太平湖也找不到了。站在車水馬龍,霓虹耀眼的大街上,北京已經不是那個北京,中國還是那個中國。

高中讀《四世同堂》讀後感800字作文 篇3

  《四世同堂》是中國著名作家老舍的長篇小說,它講述了住在“小羊圈”裏祁瑞宣一家人在北京淪陷時期內平凡而又不甘於平凡的一段生活。

  祁瑞宣是一家之主,爲人寬厚溫和,但還有中國人的血性,他在北平剛剛淪陷的時候,將自己的三弟送出去抗戰,並且告訴學生和街坊們,中國沒亡國,他就像黑暗中的一顆星星,雖然不是很亮,卻能帶給人希望。

  錢默吟是一位詩人,因爲他的二兒子仲石摔死了一車的日本兵而遭到了日本人的毒打,回來後,變成了一位愛國詩人,他整日不斷地奔走,遊說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抗日的隊伍。

  冠曉荷,一箇徹頭徹尾的漢奸,每天想的只是如何升官發財和一些佔便宜的瑣事,靠着出賣身邊的人和事賺取些許蠅頭小利。

  這三個人,性格迥然不同,其實這就是老舍先生總結的中國人的三大性格種類。如果中國都是像祁瑞宣這樣的人,那麼日本人入侵北平就是偶然事件;如果中國人都是像錢默吟一樣的人,那麼中國決不可能被日本侵略;如果全都是像冠曉荷這樣的人呢,中國是必然要滅亡的。

  一箇民族如果沒有應有的血性,變得像綿羊一樣軟弱,任人宰割,那它註定是不會長遠的。但在整本書中,這段描寫給我的感觸最深:“他看着自己的一雙手,一雙白軟的手,他苦笑了一下,這樣的手是打不了人的。”這句話讓我看到了中國人軟弱的性格,這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但接下來的他們祁瑞宣和錢默吟做做的事情卻大出我的意料之外,在隱忍的同時,卻憑着自己的一腔熱血,默默的做着潛移默化的反抗,在周圍中國人的心中種下一顆反抗的種子,點燃一盞希望的燈火。這纔是中國人的血性所在,中華民族長存的血性所在。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