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景色的導遊詞(精選3篇)

北京景色的導遊詞 篇1

  各位朋友,現在我爲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頤和園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始建於金代,位於北京西北郊,距市區15公里,佔地面積290公頃。景區主要由昆明湖和萬壽山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水域面積佔全園的3/4。整個園林分爲三個功能不同的區域,即以仁壽殿爲中心的政治區;以玉瀾堂、宜芸館及樂壽堂爲中心的生活區;以長廊、昆明湖、蘇州街等爲主體的遊覽區。頤和園將全國的美景及著名建築融爲一體,集南北造園藝術之大成,達到“雖爲人做,苑如天成”的藝術效果。jxy.com.tw

  早在金代的時候,這處園林既不叫頤和園,也沒有這麼美,只是一處帝王遊獵的天然園囿,當時的山叫金山,上面建有金山行宮,水域叫金海。元代改山爲甕山,水域爲甕山泊。明代時這一組山水被稱爲好山園,已經出現了“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美景。清代是它的全盛時期,乾隆皇帝爲了給其母慶賀六十大壽,不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後修建了不少建築,特別是長廊的修建更是神來之筆。乾隆皇帝把昆明湖挖成壽桃形,寓意向其母獻壽,又把甕山改名爲萬壽山,並把此處園林稱爲清漪園。

  凡事有興必有衰,1860年,英法聯軍入京,將清漪園、圓明園在內的“三山五園”燒成一片焦土。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重修園林,並改名爲頤和園,取“頤養沖和”之意。但好景不長,八國聯軍又一次將頤和園付之一炬,慈禧太后於再次重建,由於財力有限,只恢復了萬壽山前的景觀。解放後,人民政府多次對園林進行修繕、保護,頤和園又恢復了往日的風采。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目錄》,現在我們去參觀一下仁壽殿。

  各位,這是仁壽門,門口有兩塊太湖石,人稱“豬猴石”,據說是孫悟空和豬八戒被派到這裏來爲皇家看家護院。走進人壽門,看到的並不是仁壽殿,迎面是一塊高大的太湖石,它是起到一箇“障景”的作用。這是我國古典園林中造景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起到屏風的作用,避免院內景物一覽無餘,失去含蓄之感。剛纔我們講過了,頤和園是集南北園林之大成,故又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典範之作,多次、多處成功地運用了各種造景方法,待會兒我再一一向各位介紹,請各位先隨我來。

  再看看院中的這隻銅鑄的怪獸,人稱“四不象”,你看它鹿角、龍頭、獅尾、牛蹄,別看它長相怪異,可是本領高強,能避火,又是一種仁義之獸,既是“仁獸”,故在“仁壽”殿前,真是找對了地方!您也許會問,剛纔你說“真是找對了地方”,莫非這“四不象”原來不在此處?您說的不錯,“四不象”原有一對,是乾隆年間鑄造的,原來放在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另一隻被侵略軍所毀,真是令人惋惜。

  在大殿前還陳列着銅製的龍、鳳、香爐、太平缸等。特別是龍鳳的位置與其它地方的陳設位置不一樣。在古代帝王的宮殿、園林內的龍鳳等吉祥物,其陳列方式應該是龍在上,鳳在下;龍在內,鳳在外。在這裏卻成了“鳳在中央、龍陪兩旁”的格局,是哪個大膽之人所爲?不是別人,就是在這座大殿內垂簾聽政、發號施令的女主人——慈禧皇太后,好象在向人們說:“誰說女子不如男?”

北京景色的導遊詞 篇2

  北京植物園是一箇集科普、科研、遊覽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是國家重點建設的植物園之一。

  北京植物園在海淀區香山公園和玉泉山(西山臥佛寺附近)之間,1956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是集植物科學研究、植物知識普及、遊覽觀賞休憩、種質資源保存、新優植物推廣等功能爲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植物園。其規劃面積400公頃,現已建成開放遊覽區200公頃,由植物展覽區、名勝古蹟區,科研區和自然保護區組成。園內引種栽培植物10000餘種(含品種)近150萬株。佔地900畝左右。收集栽種植物3000餘種,是目前我國北方最大的植物園,也是專門從事植物引種馴化理論研究和實驗的科研基地。全園以植物展覽溫室爲中心,共13個展室,栽有1500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石頭花、光棍樹、舞蹈蘭等珍貴植物。

  北京植物園由植物展覽區、名勝古蹟人文景觀、自然保護區和科研區組成。

  植物展覽區包括觀賞植物區(專類園)、樹木園、盆景園、溫室花卉區。觀賞植物區由牡丹園、月季園、碧桃園、丁香院、海棠園、盆景園、木蘭園、集秀園(竹園)、宿根花卉園、芍藥園和正在籌建中的梅園等11各專類園組成;樹木園由銀杏松柏區、槭樹薔薇區、椴樹楊柳區、木蘭小檗區和懸鈴木麻櫟區、泡桐白蠟區組成。名勝古蹟遊覽區由臥佛寺、櫻桃溝、隆教寺遺址、“一二·九”紀念亭、梁啓超墓、黃葉村曹雪芹紀念館組成。園內引種和栽培植物56萬餘株,5000餘種,鋪草90萬平方米。園內有科研樓、科普館。臥佛寺始建於唐代,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和展示着世界罕見的元代銅鑄的釋迦牟尼臥像,櫻桃溝林木茂密,是規劃中的自然保護區。曹雪芹紀念館展示了曹雪芹的生平及其在西山著書《紅樓夢》的場景。

  北京植物園是北京市園林局指定的新優植物引種、馴化、繁育基地。現今的北京植物園已初具規模,正在發揮着越來越大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越來越受到市民的喜愛。

  20__年1月北京植物園被評爲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__年3月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雙認證並是首批認證的精品公園,20__年在首都文明行業考評中取得優異成績。植物園正以優美的環境、優良的秩序、優質的服務和優秀的文化迎接着國內外賓客。

  北京植物園(簡稱南園)擁有各類植物3000多種,主要參觀點是溫室展覽區,內有13個展區,植物1500多種。其中熱帶植物佔1000多種,有棕櫚植物、熱帶水生植物、王蓮室、多漿植物室、藥用植物室、工業原料植物、蘭科植物、芳香植物、熱帶果樹及柑桔類植物等。這裏的樹木園佔地7萬平方米,內有我國稀有樹種銀杉,還有美洲的紅杉、斯里蘭卡的菩提樹等。這裏還有專類花園和國家植物標本館。

  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於1998年3月28日動工興建,20__年1月1日開始接待遊人,展覽溫室建築面積9800平方米,佔地5.5公頃,是目前亞洲最大,世界單體溫室面積最大的展覽溫室,其面積比昆明世博會溫室還大一倍,堪稱中國建築史上的大手筆。

  溫室分爲熱帶雨林室、沙漠植物室、蘭花、鳳梨及食蟲植物室和四季花園等,展示熱帶、亞熱帶植物3100餘種,展示獨木成林、絞殺、板根、老莖生花等奇特現象。展覽溫室是進行植物科普教育的基地,也是進行植物資源保護和科學研究的主要場所。作爲北京市邁向國際化大都市的標誌性工程,展覽廳溫室正日益發揮着巨大的社會效益。

  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是北京市迎接建國50週年的重點工程,位於植物園中軸路西側,建築面積17000平方米,佔地5.5公頃,投資2.6億元。展覽溫室建築設計由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承擔,以“綠葉對根的回憶”構想爲設計主題,獨具匠心地設計了“根莖”交織的傾斜玻璃頂棚,彷彿一片綠葉飄落在西山腳下。展室植物布展設計由北京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承擔。展覽溫室地下基礎於1998年3月底動工修建,主體鋼結構和玻璃幕牆將於1999年5月完成,20__年元月1日對外開放。展覽溫室劃分爲四個主要展區:熱帶雨林區、沙漠植物區、四季花園和專類植物展室。展示植物3100種60000餘株,爲羣衆提供觀賞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學習科學知識、具有較高品位的遊覽點。同時,又是進行園藝研究和國際交往的場所。展覽溫室工程榮獲全國第十屆優秀工程設計項目金質獎,20__年度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北京市第十屆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大型展覽溫室植物引種與設計的研究”課題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被評爲北京市九十年代十大建築。

北京景色的導遊詞 篇3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很高興成爲你們的導遊,我叫,大家叫我陳導或小安都可以,我會盡自己全力爲你們服務。故宮位於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故宮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俱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羣,成爲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故宮有很多古老的殿,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現在我們來到了故宮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廣場,這裏就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太和殿象徵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我國現存木結構大殿的傑出典範之作。太和殿始建於公元1420年,當時叫奉天殿。後來,該叫皇極殿。清順治皇帝登基後,重修三大殿,並將皇極殿改爲太和殿。

  太和殿高裝飾用的彩繪爲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殿頂形式爲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就連大殿正脊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處處顯示“第一”,那是皇帝認爲“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體現。

  好!這裏可以拍遠處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個影。

  各位朋友,北京故宮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們細細遊賞、拍照。但是要注意不要亂扔垃圾那些,祝你們玩得開心!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