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精選29篇)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1
親愛的遊客們:
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張,可以叫我小張,也可以叫我張導。請不要在牆上、古代物品上刻畫,也不要亂扔垃圾哦!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它是明代和清代的皇宮,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羣,被譽爲五大宮之首。
故宮開始建造於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06年至1420年。
你們看!故宮的四個漂亮的大門,我來告訴你它們的名字吧!正門名爲午門,俗稱五鳳樓。午門一般只有皇帝纔可以出入呢!狀元、榜眼和探花的人只可以從此門出入一次。後門“神武門”,明朝爲“玄武門”,因爲玄武是古代四神獸之一。清代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爲“神武門”。“東華門”與“西華門”是個“對門”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一座,橋北還有三座門。
快點兒,快點兒,快點兒去太和門吧!太和門裏有三座大殿,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你們自己去看看吧!二十分鐘之後記得回來找我哦!
看!那兒是內廷,內廷就是皇帝、皇后和妃子們生活的地方。快去看看吧!因爲內廷比較長,所以拿着你們手中的地圖,三十分鐘後我們在御花園裏碰面哦!
御花園裏鳥語花香,草木茂盛。各位家長注意孩子的安全,不要讓他們爬假山。還有不要折鮮花和小草哦!
哦,我們到出口了。好了,我們這次的故宮遊玩到此結束了。如果下次還想來北京故宮要記得找我哦!在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哦!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北京故宮!這裏又稱紫禁城,是明朝兩代的皇宮,爲我國現在最大最富貴的古建築羣,面積達15500平方米,房屋9000多間。故宮四周圍有10米高的城牆,牆外四角各有一座華麗奇特的角樓。
從午門進入紫禁城,然後沿着中軸線依次參觀內金水橋,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乾明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參觀完御花園,可以通過御花園左側的門進入東六宮依次參觀儲秀宮,翎坤宮,永壽宮,鹹福宮,長壽宮,太極殿,然後出內右門回到乾明廣場,東行進入內左門,可依次參觀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乘乾宮。參觀完東六宮可沿東長慶門,然後再進入皇極門,可以參觀皇極殿,寧壽宮,扮戲樓,暢音閣,養性殿,乾隆花園,貞妃井,最後出貞順門西行出神武門就可以離開故宮了。
今天我能給你們當導遊我感到非常榮幸,我跟着大家一起遊覽了美麗的北京故宮,高興的度過了一天。希望你們再來北京故宮的時候再請我當導遊,我會更好地講解美麗的故宮的。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宋,我剛做導遊不久,所以請大家見諒我手裏拿着導遊詞哈,在接下來的幾天當中,我將陪伴大家共同遊覽北京的名勝風景,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夠是您對北京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時也希望您能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好,現在我們就開始今天的遊覽行程吧。
在建造過程中,徵集了全國10萬名能工巧匠和民夫50萬人,我記得是100萬人,肯定是導遊詞出錯了,不好意思,我們繼續,而建築材料都來自全國各地,比如漢白玉石來北京房山,金磚來自蘇州,石灰來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盤山,殿基所用的精磚石來自山東臨清,松木多來自東北,而楠木多來自四川、雲貴、浙江等地,可見當時工程的浩大。
故宮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宮的藍圖而修建的,佈局規劃遵循了《周禮·考工計》的都城設計禮制:前朝後寢,左祖右社。大致分爲南北兩個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則爲後寢。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爲中心,文華殿和武英殿爲東西兩翼,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而後寢則是以乾清、交泰、坤寧這後三殿以及東西六宮、御花園爲中心,外東路、外西路的建築爲主,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後宮皇妃居住、祭祀的地方。左祖右社是這樣佈局的:在午門外東側是皇帝祭祖的場所太廟,西側則是祭社稷的場所社稷壇。
按照這種佈局建築而成的故宮就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統治時間總共長達五個世紀。由於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築羣體,所以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中,成爲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羣。現在在北京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被梁思成先生稱爲偉大的中軸線,全長8.5公里,南起永定門,北到鐘樓,其中包括故宮在內的皇城就佔了三分之一。這條中軸線也叫做龍脈,線上的景山是內城的中心點,也是故宮的鎮山。
我們有時候還把故宮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恆星分爲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稱爲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象徵爲天上的紫宮。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備森嚴,不許庶民百姓接近,是絕對的禁地,又稱爲禁宮,所以這裏也被叫做紫禁城。這裏共有四道門,分別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而紫禁城的正門就是午門,因爲在羅盤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門也是南大門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從漢代的門闕形制演變過來。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4
遊客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故宮。大家還記得我嗎?對,我就是上次帶大家去頤和園和兵馬俑的金牌小導遊—董禕晨。來到故宮大家肯定都會去太和殿保和殿,這種皇權集中的地方遊覽。但今天呢,我們要另闢蹊徑,去看一下故宮裏面文化氣息最濃郁的地方。出發!
大家看,這就是午門。也是紫禁城的正門。午門的名字跟十二地支,有着很大的關係,並且它凹字型的建築風格,是的陰陽文化與皇權結合的體現。
過了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呢就是故宮裏面唯一的河流,它從故宮的西北方向流來,在羅經天盤中,西北方向屬於乾位代表天,所以呀這條河流就叫做金水河。河上的那五座石橋代表的則是天下人都恪守法則—三綱五常。
來,大家接着跟我走。看,這就是故宮裏面最大的石頭–雲龍階石,它有二百多噸重。上面刻畫着九五之尊,九五這組數字,正是來自於的《周易》。
大家看見那座巫山了嗎?景山。就是當年崇禎皇帝上吊的地方。老北京城在東南西北中五個地方,都放置了一箇鎮物。景山呢就是中央那個鎮物。
說了這麼多,大家對這幾個地方都有瞭解。所以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兩個小時後到午門集合,祝你們遊覽快樂!BYE!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你們好!
歡迎你們來到北京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DAVID。
山頂洞人文化遺址位於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上,距市區50公里,是聞名世界的古人類遺址,素稱“北京人之家”。
“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約25-60萬年前的早期人類,他們曾在龍骨山的石灰岩洞穴里居住留下了大量遺物、遺蹟和骨骼化石,特別是大量的用火證據,證實了“北京人”當時已能用火取暖、熟食和嚇退野獸,爲研究人類進化提供了生動而力的實證,除“北京人”遺址外,在這裏還發現了距今約10萬年前的“新洞人”化石和約2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化石及其它脊椎動物化石遺址,構成了一箇天然的生物史和人類史“博物館”。
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屬晚期智人。因發現於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遺址頂部的山頂洞而得名。1930年發現,1933~1934年中國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進行發掘。與人類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飾物,並發現了中國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質時代爲晚更新世末,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爲距今18865±420年。
山頂洞分爲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洞口向北,高約44部分米,下寬約5米。上室在洞穴的東半部,南北寬約8米,東西長約14米。在地面的中間發現一堆灰燼,底部的石鐘乳層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燒炙,說明上室是山頂洞人居住的地方。在上室文化層中發現有嬰兒頭骨碎片、骨針、裝飾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處,深約8米。發現有3具完整的人頭骨和一些軀幹骨,人骨周圍散佈有赤鐵礦的粉末及一些隨葬品,說明下室是葬地。下窨在下室深處,是一條南北長3米、東西寬約1米的裂隙。發現了許多完整的動物骨架,推測它們是在人類入居以前,偶然墜入這個天然”陷阱”之中的。
在山頂洞堆積中發現的脊椎動物化石共54種,其中哺乳動物有48種,大多數屬華東、內蒙古和東北地區的現生種,絕滅動物只有洞熊、最後斑鬣狗和鴕鳥3種,僅佔動物總數的12.1%。由此表明山頂洞是晚更新世末的洞穴遺址。
山頂洞的人類化石共代表8個男女老少不同的個體。由頭骨縫的癒合程度和牙齒的生長情況看,其中5個是成年人,包括男女壯年和超過60歲的老人,1個是少年,1個是5歲的小孩,1個爲嬰兒。
山頂洞人的體質已很進步。頭骨的最寬處在頂結節附近,牙齒較小,齒冠較高,下頜前內曲極爲明顯,下頦突出,腦量已達1300~1500毫升。這些特徵和現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約爲1.74米,女性爲1.59米。
關於山頂洞人的種族,德國體質人類學家魏敦瑞曾認爲老年男性頭骨的測量指數很像西歐的化石智人,如克羅馬農人,但根據形態觀察,又可確定是原始的蒙古人種。女性頭骨之一屬於美拉尼西亞人類型;另一具則屬於愛斯基摩人類型。甚至認爲這些不同種族的成員組成了一箇家庭。中國古人類學者的研究認爲,老年男性頭骨幾乎所有的面骨測量指數都和現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種相近,而遠於西歐的化石智人。從形態方面觀察,頭骨的許多特徵,如鼻骨較窄,有鼻前窩、顴骨突出並且較直,以及有下頜圓枕等,都屬於蒙古人種的特徵。女性頭骨之一,由於人工變形,不能作分析種族的正常依據。但其面骨部分的主要測量數值和指數,都接近現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種,其相似程度大於與現代美拉尼西亞人相似的程度。所有的形態特徵也都更接近於蒙古人種。另一具女性頭骨的測量結果表明,她是與愛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和中國人有密切聯繫的原始蒙古人種的代表。她比以上兩具頭骨具有更爲顯著的蒙古人種的典型形態特徵。
山頂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種,但個體之間尚有一些差別,表明當時蒙古人種正在形成之中,一些形態細節尚未充分形成。但有的學者認爲,種族形成的時代比山頂洞人要早得多。
山頂洞人的石器數量很少,總共25件,都不具代表性。砍斫器只有3件,用砂岩礫石打製而成。刮削器都是用燧石或脈石英石片製成的,其中一件凹刃刮削器製作較精緻。兩極石片(或稱兩端刃器)多爲脈石英,兩端有石屑剝落的痕跡。這種石片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很多,山頂洞人沿用了同樣的方法製作工具。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骨針,針身保存完好,僅針孔殘缺,殘長82毫米,針身微彎,刮磨得很光滑,針孔是用小而細銳的尖狀器挖成的,它是中國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的縫紉工具。還有1件赤鹿角,枝叉被截去,表面經過刮磨,尖頭殘缺。有人推測可能是做矛頭使用的。
山頂洞人的裝飾品非常豐富,有穿孔的獸牙、海蚶殼、小石珠、小石墜、鯇魚眼上骨和刻溝的骨管等。穿孔獸牙最多,有125枚,除1枚虎門齒外,餘者爲獾、狐、鹿、野狸和小食肉類動物的犬齒,均在牙根部位兩面對挖成孔。有的因長期佩帶,孔眼已磨光變形。其中5件出土時呈半圓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項飾。穿孔海蚶殼3個,在鉸合部以下處磨穿成孔。製作得最精巧的是7顆小石珠,原料爲白色石灰岩,形狀不規則,大小相近,最大的直徑爲6.5毫米,孔眼由一面鑽成,珠表面被染成紅色。它們都散佈在頭骨附近,可能爲頭飾。石墜系用天然的橢圓形黃綠色岩漿岩小礫製成,兩面扁平,其中一面經人工磨過,在中央對鑽成孔。還發現1件鯇魚的眼上骨和4件骨管。前者在邊緣處鑽一小孔,局部染成紅色;後者用鳥骨製成,管體光滑,有摩擦痕跡,表面有短而深的橫溝,多少不等但排列一樣,顯然是爲了接系其他飾物特意刻出來的。
山頂洞人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現在當地的情景相似。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山下有廣闊的草原。虎、洞熊、狼、似鬃獵豹、果子狸和牛、羊等生存於其間。山頂洞人以漁獵和採集爲生,在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野兔和數百個北京斑鹿個體的骨骼,應是他們狩獵的主要對象。在遺址裏還發現鯇魚、鯉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說明山頂洞人已能捕撈水生動物,把生產活動範圍擴大至水域,這標誌著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
山頂洞人的石器雖然不典型,但骨器和裝飾品製作得十分精美。他們掌握了鑽孔技術,不僅會一面直鑽,而且能兩面對鑽。在鯇魚的眼上骨和直徑只有3.3毫米的骨針上鑽出細孔,表明技術已相當熟練,製造鑽孔工具的技術已達到相當水平。山頂洞人掌握了磨製技術。儘管這種技術僅用於製造裝飾品,但卻爲以後新石器時代磨製工具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山頂洞人還懂得用赤鐵礦粉末染色的方法,這使得裝飾品更加鮮豔美觀。鑽孔、磨製和染色技術,都是以前時期所沒有的,這些新技術的運用顯示出人類生產技能的提高,也使生活內容更加豐富。骨針的出現意味著當時已會縫紉。縫綴起來的獸皮既可搭蓋住所,抵禦風寒,也可掩護身體。而裝飾品的出現,則表明山頂洞人已經有了審美觀念。山頂洞人將死者埋葬在下室,說明他們已經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有人認爲屍體上及周圍的赤鐵礦粉象徵血液,人死血枯,加上同色的物質,是希望死者在另外的世界中復活。
山頂洞人也使用火。根據他們已經掌握的摩擦和鑽孔技術來推斷,山頂洞人能夠人工取火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6
女士們、先生們:
我叫王__,大家叫我小王就行了。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參觀,我感到很高興。這裏就是聞名世界的故宮博物館,簡稱爲故宮,就是昔日的皇家宮殿。
北京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爲“紫禁城”(歷代宮殿都象“象天立宮”,以表示君權“受命於天”)。由於君爲天子,天子的宮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宮”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宮始建於明永樂四年年),永樂十八年年)建成。歷經有清兩個朝代24個皇帝。故宮規模宏大,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間,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羣。爲了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故宮有一條貫穿宮城南北的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上,按照“前朝後寢”的古制,佈置着帝王發施令,象徵政權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後三宮(乾清宮、交仄殿、坤寧宮)。在其內廷部分(乾清門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條以太上皇居住的宮殿和以太妃居住的宮殿—慈壽宮爲中心的次要軸線。出於防禦的需要,這些宮殿建築的處圍築有高達10米的宮牆,四周有角樓,外有護城河。
故宮御花園,原名宮後苑,今俗稱御花園,佔地一萬二千平方米。以欽安殿爲中心,園林建築採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佈局緊湊,古典富麗。殿東北的堆秀山,爲太湖石疊砌而成,上築御景亭,每年重陽節帝后在北登高。
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爲“世界文化遺產”,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
朋友們,因爲時間倉促,這次對故宮的介紹就到此結束。下次有機會再帶大家詳細的參觀。謝謝合作!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7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我是萬全旅行社的導遊,大家叫我趙導遊就行了。今天,我們要去列入世界遺產的一座宮殿——北京故宮。
各位遊客,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氣勢雄偉的古代宮殿—故宮了。大家看這四面就是宮牆,而且宮牆四面都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爲午門也就是故宮正門,北爲神武門,東爲東華門,西爲西華門,這四個“門”的角樓都是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
現在請跟我一起去故宮中最大的宮殿太和殿看看!這裏是明、清皇帝召見百官、發號施令、舉行慶典的地方。全殿面闊11間,進深5間,外有廊柱,殿內外共立72根大柱。殿高35米,殿內淨空高達14米,寬63米,面積2377平方米,爲全國最大的木構大殿。
規劃嚴整,氣魄宏偉,極爲壯觀,這就是我國的故宮。無論在平面佈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屬無與倫比的傑作。它標誌着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着500餘年前我國在建築藝術上的卓越成就。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或自行參觀,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故宮環境。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爲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氣勢雄偉的古代宮殿故宮了。大家看,這四面牆就是宮牆了,而且宮牆四面者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爲午武門,東爲東華門,西爲西華門,宮牆四門的角樓都是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
再來看看文華殿。它是明代皇太子讀書處。乾清門是故宮中外朝和內廷的分界處,由此向北便是內廷。朝清宮是明、清皇帝住的地方。大家知道嗎?《還珠格格》這部電視劇就是故宮拍的。
現在我們來到了紫禁城的後花園–御花園,這裏是帝后們的休閒娛樂的場所。大家可以在這座名字叫堆秀山的假山前拍照留念。
現在請各位隨我去參觀交泰殿。各位請看,這座四角攢尖頂的大殿叫交泰殿,這座建築是明清兩朝皇后過生日時舉行壽慶活動的地方。
遊客們,接下來的時間就讓你們遊賞吧,但要記住哦,垃圾請不要亂扔,以免破壞這美麗又雄偉的世界遺產。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來到“世界遺產”——北京故宮。今日能當大家的導遊我感到非常榮幸,我將竭誠爲大家服務,讓大家度過美妙的故宮之旅。
各位伴侶,這裏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線四射。各位請看!在10米高的城牆上屹立着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象五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建成於公元1420年,位於端門之北,宏偉壯麗。
故宮第一進院落,就在我們面前,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徵五德,即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妙的品質爲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裏就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聽完了一以上那些介紹,你應當對北京故宮有些瞭解了吧!可能你還不知道吧,連皇帝的’住宅都是那麼井井有條!
遊客們,我感謝你們來到故宮,故宮是中國的,也是全人類的,讓我們共同疼惜她,享受她,一睹她宏偉壯美的景色!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10
大家好,歡迎來到故宮參觀,我姓陳,您們叫我陳導就行了。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的概況,之後介紹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和。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我國重要的歷史保護文物,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紫禁城的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北極星在中天,故宮正好對着北極星,天人對應;第二種是:因爲故宮是紫色的,又是禁城,所以故宮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開始營造這座宮殿,到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
在之後五百多年裏,共有24位皇帝在那裏生活居住。紫禁城周圍有高10m的城牆和寬52m的護城河。城南北長961m,東西寬753m,佔地面積達72萬。
故宮建築佈局沿中軸線向兩側展開,宮殿建築總面積達163,000。太和殿是皇上召集大臣上朝和商議國家大事的地方。自1420年建成後屢遭焚燬,又多次重建,這天看到的是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的。太和殿建築面積2377,相當於50個教室,高35.05m,相當於10層樓那麼高,爲紫禁城內規模最大的殿宇。
太和殿裝飾十分豪華,殿內金磚鋪地,設有寶座。說是金磚,但是金磚不是用金子做的,金磚是專供宮殿使用的一種高質量的鋪地方磚,產自蘇州、松江等地,選料精良,製作工藝複雜。因其質地堅細,敲起來發出金屬般聲音,故名金磚。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臺,稱爲丹陛,俗稱月臺。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大家往太和殿兩側看,是不是有很多箇大水缸?它是幹什麼的呢,對了,是滅火的。大水缸的下面有一箇凹槽,是因爲冬天水會結冰,往凹槽裏放火把就能不讓水結冰。
太和殿是故宮裏最總要重要的宮殿,許多歷史決策都是從那裏出去的。太和殿後是中和殿,是皇上上朝前休息的地方。保和殿位於中和殿後,是殿試的地方。考試的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稱爲磅眼,第三名是探花。不知皇帝端坐在上上面,考生是不是會緊張的發抖。皇帝把殿試安排在宮殿內,可見皇帝是多莫重視殿試。
故宮後半部分是皇帝和妃子們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乾清宮是後宮最大的宮殿,是皇上的寢宮。宮內寶座上方懸“正大光明”匾,據傳皇帝把自己立的太子名字放在“正大光明”匾後,用這種方法確定皇位繼承人,減少爲爭奪皇位自相慘殺。
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宮,它是唯一一座在中軸線上的妃子的寢宮,也是距離乾清宮最近的,體現了皇后在後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一箇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有一箇成功的女人”這句話在那裏得到了印證。在坤寧宮前有個小的宮殿交泰殿,它是皇后在千秋節日收賀禮的地方。我們參觀的只是中軸線上的重要宮殿,中軸線的.後面是御花園,兩旁還有一些宮殿,前半部分是以太和殿爲中心,後半部分是一些妃子和宮女的寢宮。此刻解說完畢,請大家自由參觀。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11
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們:
你們好!
大家好,我叫龐煜劍,也可以叫我龐導,下面我當導遊吧!大家看,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故宮,故宮有兩個名字,除了故宮以外,還叫紫禁城。它位於北京市中心,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72萬平方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物。
數一數,故宮的一共有多少間?你一定數不過來吧?故宮一共有9999間半的房間呢?故宮有許多的殿,比如太和殿、中和殿、乾清門、養心殿等。這裏是保和殿,大家向上看,保和殿爲重檐歇山頂面闊九間。在原來是舉行冊立皇后、皇太子等大典時皇上更衣的地方。
大家一定看到我的手指的那一座樓吧?那就是坤寧宮。在明朝,坤寧宮是皇后住的地方。清朝滿族的習俗,將其改爲祭神的場所,把冬暖閣作爲皇上大婚的洞房。出坤寧宮北行,我們來到的是御花園。它的門於東西六宮相通。這御花園規模宏大,長130米,寬90米。
主要建築欽安殿正處在中軸線上。明朝時。這裏秋季大享及祭祀的場所,清代改爲了寺廟。這裏的大石堆是疊山堆秀,在那時是帝后嬪妃重陽登高的地方。與御花園是以建築爲的宮廷花園,山石樹木安排有序,奇花異草爭奇鬥豔。參觀完了故宮,大家一定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吧!
讓我一起保護它吧!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12
女士們、先生們:進了故宮,大家首先看見的就是人……爲什麼這麼多人來到這裏呢?因爲明朝永樂年間,一百萬勞工花了十四年的時間修築起來的故宮是世界是最大的宮殿,非常有名,每天都有數萬名遊客來這裏觀光。
故宮的面積約是天安門廣場的兩倍,比凡爾賽宮殿還大,是日本平安神宮的十倍左右。故宮的歷史開始於570年前,請大家把思緒拉回到570年前來遊覽故宮吧!
這個建築是故宮朝南的正門,叫作午門。午是正晌午時的午,是位於正中的意思。午門的下面,有五個拱門,正中間的門只有皇帝才能出入,即使地位很高的大臣,也只能使用兩側的門;地方上的諸候只能使用最兩端的小門。這些都是根據身份,等級來嚴格規定的。過去,只有皇后在結婚的時候,才能從午門進入一次,其它女性一律禁止出入午門。當然現在是誰都可以進啦。過去對皇帝的心腹都是這樣嚴厲,一般百姓就更不用提啦。連靠近故宮都不行。所以,這個故宮又被稱作紫禁城。紫是紫色的紫。過去有天帝之子,老子住的地方當然也得是紫色的宮殿才中!於是,用了個紫字。禁就是禁止入內的禁字,也就是禁止隨便進放的意思。
這正中的路是皇帝專用的。這條但是故宮的中軸線,也是整個北京城的中軸線。北京的主要建築大多都沿着這個中軸線而建,兩邊的建築也多是對稱的。皇帝的宮殿位於這中軸線的中間,顯示着”普天之下,唯我獨尊”。這條路是用大理石鋪成的。請看,這大理石路比兩邊的路高出一塊兒來。當皇帝將走這段路時,還要在上面鋪上地毯之類的東西,這樣就高了。所以縱然皇帝身材短小,在這上面一走,也顯得高大偉岸!
皇帝是了不起的”爺們兒”,這中間的門也是了不起的”爺門兒”。每當皇帝經過這中間的門時,都要敲響大鐘、大鼓伴奏纔行。皇帝就這樣邁着步子: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真戳威嚴無比!皇帝打心眼兒裏感覺到:看!還是老子偉大!下面,我們大家也假裝當回皇帝,體會一下皇帝走路的感覺吧!(在太和門前)這個建築叫太和門,是故宮裏最大的木製大門。在這個大門的前面,放有一對獅子,這是明代用青銅的。獅子強悍,吼聲震天,使百獸懼怕,放在這裏,代表着皇帝的威嚴。那裏有個石頭做的像郵筒似的東西,那是大臣,諸候求皇帝時,要寫申請書放在裏邊,由皇帝的僕人轉達給皇帝:”萬歲,此人求見,可以嗎?””好。””是,遵命。”就可以有進了。如果皇帝獄:”不行!”那求見的人就會被攆走。和它相對稱的那邊,還有一箇石頭做成的東西,它的形狀像一箇大印,象徵着皇帝的權力。也就是說:老子的權力堅如磐石,不管世間有何變動,老子的權力永遠不變!(經過太和門之後)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是故宮內最大的建築物,並且是過去北京城最高的建築物。
皇帝下令:任何人的房子也不能高出老子的房子。所以京城只好建了平房,北京過去曾被稱爲”平房之都”,下邊的廣場是太和殿廣場,爲什麼要建這麼大的廣場呢?如果不建這個廣場或是建個小廣場,那麼,人們就不會感覺到太和殿的雄偉壯觀。只有建這麼大的廣場,站在這裏向對面看去:藍天之下,黃瓦生輝。再加上下面白色的石臺,給人以豪華絢爛之感。舉行大典的時候,皇帝坐在太和殿正中的御座;文武百官跪伏在廣常那時還要往石臺上的大鼎裏放入綠葉松枝燃燒,弄得煙霧繚繞,太和殿直就像雲中樓閣一樣,文武百官仰望着雲中樓閣呼萬歲,坐在御座上的皇帝感覺是多麼良好,就可想而知啦。(在太和殿廣場)儘管故宮周圍有十米高的城牆和52米寬的護城河,皇帝還是擔心有人挖地道鑽進故宮暗殺他,嚇得睡不好覺,,絞盡腦汁想了個辦法,就是把廣場用十五層磚橫、豎交叉地鋪嚴實了,才終於放下心來。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權力鬥爭是何等激烈!當然在大典時,文武百官三呼萬歲,但皇帝還是懷有戒心:這裏面,這傢伙,那傢伙,說不定哪個傢伙想暗殺老子,不注意哪行!這廣場的磚層大約有三、四米深。(在太和殿的石臺上)這個由石頭做成的東西叫嘉量,嘉量是當時的標準度量衡,表示皇帝公平處事,誰半斤,誰八兩,心裏自然有數。對面還有一箇石頭做成的東西,叫作日晷。發音和日記一樣,但不是日記,是用來看時間的石頭表。
皇帝的意思是:重量和時間的基準都在老子這裏。那邊有鶴和龜,”千年仙鶴,萬年龜”,是長壽的象徵。不過,中國和日本不同,是顛倒過來說的,叫作”萬年仙鶴,千年龜”。爲什麼說法不一樣呢?大概是過去日本的留學生在中國學了詞句之後,乘船歸國途中,由於船的顛簸使頭腦產生混亂,記顛倒了。還有許多例子,如:日本講良妻賢母,中國講賢妻良母;日本講平和,中國講和平;日本講—法政大學,而在中國叫作政法大學。文章的意思完全一樣,但只是順序不同,大概就是乘船顛簸所致。那鶴和龜不單是一種裝飾物,也是一種香爐。它們的背都蓋着蓋兒,每當大典時,就把蓋掀起來,放入檀香燃燒,那煙就從它們的嘴裏緩緩溢出,就好像它們都在吞雲吐霧一樣。請大家從石臺上回頭看廣常我們進了故宮之後還沒有看見過樹。爲什麼在這麼寬闊的地方連一樹都不種呢?……不是爲了防止暗殺,而是爲了製造氣氛。
如果種了樹,鬱鬱蔥蔥一片綠,鳥兒在上面又唱又叫的,就會呈現出生活的氣息。如果不種繹,就會產生莊嚴的氣氛。我們來想像一下:過去大臣、諸候要見皇帝時,全都得從天安門走着進來,走在寬闊的路上看着高大的建築,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大臣、諸候就會越走越感到壓力沉重,當走到皇帝面前時,就會自然地雙腿打着哆嗦跪下來了。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箇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三歲時當上皇帝的,他即位時的御座就在太和殿的正中。現在開始五分鐘自由活動,五分鐘後在那涼快的地方集合。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這次旅遊的導遊李。我很榮幸能夠帶領大家去故宮旅遊。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氣勢雄偉的古代宮殿—故宮了。大家看這四面就是宮牆,而且宮牆四面都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爲午門也就是故宮正門,北爲神武門,東爲東華門,西爲西華門,這宮牆四“門”的角樓都是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
現在請跟我一起去故宮中最大的宮殿太和殿看看!這裏是明、清皇帝召見百官、發號施令、舉行慶典的地方。全殿面闊11間,進深5間,外有廊柱,殿內外共立72根大柱。殿高35米,殿內淨空高達14米,寬63米,面積2377平方米,爲全國最大的木構大殿。
我再給大家介紹介紹其他的宮殿吧!
現在我們來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爲帝王去太和殿途中的演習禮儀之地。保和殿,是皇帝宴請外藩王公貴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處。我們再來看看文華殿。它是明代皇太子讀書處。乾清門是故宮中外朝和內廷的分界處,由此向北便是內廷。乾清宮是明、清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的地方。慈寧宮就是皇上住的地方。你們看過《還珠格格》這部電視劇嗎?它就是在故宮裏拍的。
規劃嚴整,氣魄宏偉,極爲壯觀,這就是我國的故宮。無論在平面佈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屬無與倫比的傑作。它標誌着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着500餘年前我國在建築藝術上的卓越成就。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可是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故宮環境。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
你們好!
歡迎你們來故宮遊玩。我叫李依璋,大家可以叫我李導或小李。今天由我帶領大家一起探索世界遺產——故宮。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故宮吧!故宮位於北京中心,舊稱紫禁城。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彩畫。
現在我們在故宮內庭最前面是乾清宮。乾清宮是內庭正殿,高20米。殿正中央是寶座,內有“正大光明”匾。乾清宮是封建皇帝寢宮,清康熙前此處爲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史和召見臣下。
現在我們來到了坤寧宮,在故宮中間是坤寧宮,雍正後,西暖閣爲薩滿祭祀地。其中東暖閣爲皇帝大婚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二帝,均在此舉行婚禮。還有許多殿比如:東六宮、交泰殿、西六宮……
好啦,我介紹就先到這裏,請大家慢欣賞遊玩。還有大家記住哦!在瀏覽時不亂扔垃圾,不觸摸物品,不踩踏一草一木,這樣才能欣賞到有着歷史氣息故宮。祝大家玩得開心,玩得盡興。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15
各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故宮,我是來自河南油田的王導遊,下面的時間就由我帶大家去細細遊賞美麗的故宮。
故宮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築羣。看,此時這是故宮朝南的正門,叫做午門。午門的下面有五個拱門,正中間的門只有皇帝才能出入,即使地位很高的大臣,也只能使用兩端的小門,地方上的諸侯只能使用兩端最小的小門,一般的百姓連靠近故宮都不行,但是此刻誰都能夠進啦!
瞧!這個建築叫太和門。是故宮裏最大的木製大門。在這兒放着一對獅子,它強悍、威武、高大,代表着皇帝的威嚴。
正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是故宮內最大的建築物,並且是過去北京城最高的建築物,你們覺得它高嗎是的,它此刻一點也不高,因爲北京發展很快,高的建築物比比皆是。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16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宋,在接下來的幾天當中,我將陪伴大家共同遊覽北京的名勝風景,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夠是您對北京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時也希望您能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好,現在我們就開始今天的遊覽行程吧。
我們有時候還把故宮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恆星分爲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稱爲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象徵爲天上的紫宮。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備森嚴,不許庶民百姓接近,是絕對的禁地,又稱爲禁宮,所以這裏也被叫做紫禁城。這裏共有四道門,分別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而紫禁城的正門就是午門,因爲在羅盤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門也是南大門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從漢代的門闕形制演變過來。下端有高12米的墩臺,正中的墩臺上面有門樓,兩側還設有鐘鼓亭,東西兩側突出的部分叫觀,上部各有廊廡13間,兩端還建有重檐攢尖方亭。中央的廣場叫闕。在明清兩代,這裏是朝廷舉行頒朔大典和獻俘典禮的地方。正中開了三道門,兩側都有掖門,這種做法稱爲“明三暗五”。五個門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門是皇帝專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可以從這裏入宮,科考三甲也可以從這裏入宮;平時,文武百官走左門,宗室王公走右門;掖門只有在大型活動的時候纔開,三品以下的官員按照文東武西分別通過東西掖門,外國使節要從西掖門纔可以入宮;在殿試的時候,考生分單雙號,從東西掖門中通過。
進入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內金水河,它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上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就是內金水橋了。內金水河的作用不僅是故宮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築和滅火的主要水源,同時還起到了點綴景觀的作用,使太和門廣場在雄渾中不失秀美。
在太和門兩旁還有兩道門,就是德昭門和貞度門。每逢皇帝出宮,都要在太和門換車,而且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也要從太和門進入皇宮。在光緒四年的時候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在光緒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門突然被火燒燬了,可是大婚當天皇后要從這裏經過,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尋找了能工巧匠,連夜用綵綢還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門,才使得婚禮如期進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門才重建完成。
過了太和門我們就進入了太和殿廣場,它面積有3萬多平方米,在每年的元旦、冬至、還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動的時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廣場舉行隆重的朝禮。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17
尊敬的遊客們!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大家叫我於導遊就行啦。
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是北京故宮,大家下車時請保管好隨身物品準備下車,請不要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注意安全。這就是故宮,又叫紫禁城,它坐落於北京市中心,爲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的建設是以南京故宮爲藍本,從大江南北征調能工巧匠,經歷了20xx年的時間才建成了故宮。
請大家走上臺階往下眺望,就可以看見故宮的全景了。故宮的平面是一箇正方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佔地面積約72萬多平方米。大家請跟我來看一看四面築有的城牆,它們周長3428米,牆高7.9米,底部寬8.62米,上部寬6.66米。大家請往上面看,上不外側築有雕刻,內側砌牆宇。大家請隨我來,請看牆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禦系統。大家請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看,宮城闢有四門,南面有午門是故宮正門,北面有神武門又叫玄武門,東面是東華門,西面是西華門。
大家往前走看到的就是太和殿了,太和殿爲故宮第一大殿,俗稱金鑾寶殿,在北京故宮的中心部位,與中和殿和保和殿合稱“故宮三大殿”。太和殿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現存建築是康熙三十四年所修的,明清兩代皇帝即位、大婚、冊立皇后以及元旦賜宴等大典均在此舉行。
今天我們遊覽就到這,希望大家有時間去細細遊賞其他宮殿。
謝謝!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18
大家好,我叫吳小倩,大家叫我吳導吧!現在我們要遊覽舉世無雙的北京故宮。
你們看,我們來到了雄偉的故宮,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羣,爲我們國家最大的古建築羣。它使建於明永樂(公元1420xx年),20xx年才完工呢,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好了,我們現在準備去大殿裏,請遊客朋友們跟上隊伍,千萬別掉隊,否則走丟了,就找不到我們了!”好,現在跟隨我進入大殿,故宮有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大殿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遠望猶如神話的瓊宮仙闕。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皇上舉行大典的地方,這座殿高28米,東西63米,西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瀝粉金漆的潘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後面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中和殿是皇上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潘王公的場所。遊客朋友們先休息一下,觀賞下這三個大殿,可以摸一摸,等下我們去內延,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爲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上平日辦事和妃子居住的地方。“
好了,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祝大家玩得開心”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19
遊客們,大家好!
今天我們參觀了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又稱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它建於公元1406年,歷時14年,共有24位皇帝登基。我們現在的位置是故宮博物院最著名的三座寺廟: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太和殿是最華麗的建築,又稱“金鑾殿”,殿高28米,寬11間,深5間,共55間。有86根大柱,氣魄雄偉穩重。殿內中間是一箇兩米高的小平臺,擺着金漆雕龍寶座。盤龍金柱矗立在兩側,座後是精緻的圍屏。整個大廳裝飾得金碧輝煌。太和殿是皇帝舉行儀式的地方,新皇帝登極,以及元旦、冬至、皇帝生日,都在這裏舉行慶祝儀式。太和殿後面的中和殿是一座方形的殿堂。殿內雕刻着許多金龍,金光燦爛。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儀式前,休息一下,演習一下禮儀。保和殿是三大殿的末殿,大殿全部木結構,內檐彩畫,都是明代萬曆年間的`原物。殿內還設有寶座,每年除夕,皇帝在這裏賜宴處藩王公。三大殿是故宮的中心。太和殿南端。太和門東西兩側有一組建築。東側是文華殿、文淵閣、傳心殿和內閣,東側是清史館,旁邊是紫禁城東門——東華門。故宮的後半部分叫內廷,以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爲中心,東六宮、西六宮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
這次旅行到此結束,非常感謝您的支持,歡迎提出寶貴建議,謝謝!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20
大家好,我是小導遊王,今天我要帶大家一起參觀聞名世界的故宮。
遊客朋友們,我們已經來到了故宮,它又叫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
故宮總共有四個門,南邊的是午門,北邊的是神武門,東邊的是東華門,西邊的是西華門。
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是太和殿。
它是故宮三大殿之首,建在五米高的漢白玉臺基上。
殿高36米,寬63米,面積2380平方米。
大殿正中,兩米高的’臺子是金漆雕龍寶座。
清明兩代皇帝即位、誕辰以及春節、冬至等慶典均在此舉行。
繼續向前走,就到了中和殿,皇帝有事去太和殿之前,到這休息,接受大臣的朝拜。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保和殿,它也是三大殿之一。
清朝每年的除夕和元宵會在此宴請皇親和大臣。
今天的旅行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21
大家好!
歡迎來到北京。北京有許多名勝古蹟。這一天,我帶你參觀了著名的故宮。我是你的導遊。我叫胡。你可以叫我胡導,但請放心,我絕對不會給你胡導。這是我們的司機,也姓胡。因此,這次訪問將由我們的“二胡”組合提供服務。
我們現在正在去故宮的路上。我先給你介紹一下故宮。此時的.故宮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堪稱世界上最宏偉的古代建築羣,已有近600年的歷史。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紫禁城的建築佈局分爲外朝和內庭。外朝是皇帝舉行儀式、召見大臣的主要場所,內廷則是皇帝處理日常事務和后妃、年輕王子生活遊玩的地方。故宮有9000多座宮殿,宏偉壯觀。
好了,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停車場。請跟我去故宮。在進門之前,我想提醒大家,在處理祖先留下的這些珍貴文物時,要珍惜,不要損壞。
最後,祝大家參觀愉快。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22
尊敬的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劉潤清,接下來,就由我來說說遊覽萬里長城的注意事項吧。1安全是遊覽萬里長城的生命線,我們堅決反對爬野萬里長城。2慢一些爬萬里長城,留意周圍的提示語,保證自己的安全。3不論上去還是下來,都要低下身段,降低身體重心,以免發生危險。
登上了萬里長城,站在八達嶺上向下望,一輛輛汽車變成了“螞蟻”,行人變成了黑色的小點,在“螞蟻”之間來回穿梭,好似變成了“小人國”十分有趣。向東望去,萬里長城盤旋在連綿起伏的山嶺中。稍微高一點的地方是烽火臺,那是古代打仗的時候用來傳遞信息的“信號站”
萬里長城是有方磚和條石搭建而成的,每一塊石頭都是經過了無數勞動人民的雙手才慢慢成爲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氣魄雄偉的萬里萬里長城。萬里長城兩旁還有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
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自秦始皇開始,修築萬里長城一直是一箇大工程,秦始皇是用了二十分之一的勞動力呢!可見,沒有大量的勞動人民是不可能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好了,被刺旅途到此結束了,歡下次再來光臨。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23
大家好!
我叫朱,是大夥的導遊,大夥可以叫我朱導。
我們今天來到的地方是大家都知道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歷史古蹟-北京故宮歷史博物館。
故宮博物館始建於1406年,建成於1420年,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又稱紫禁城,在北京城中心。佔面積72萬多平方米,宮殿有樓閣9900餘間。是明、清兩代皇帝的住所。城四周各設一門,南面的正門是午門,北門叫神武門,東門叫東華門,西門叫西華門。據說,造就故宮就召集了全國著名的工匠23萬人左右,民夫100萬人,由此可以知道故宮多少大,有多少壯觀。故宮整個院落分爲兩大部分,即“前朝”和“後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爲主。“後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爲主。
大家請看,這座建築物就是午門,午門又稱五鳳樓。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門都要懸掛燈賜食百官。到了清代,這個活動就取消了,此外,國家凡有徵戰凱旋時,皇帝都要在此接受獻俘典禮,皇帝親征也從午門出駕。關於戲曲舞臺上“推出午門斬首”的說法,實際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在午門廷杖,好,我們再往前走。
現在我們已來到了太和殿廣常這是銅香爐,這裏一共有18個,代表清朝18個剩東西兩側各有一隻銅製的仙鶴和龜,是代表長壽的象徵。看,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內級別最高的建築,只有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時才使用,象徵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太和殿正面有12根大柱,東西約63米,高35米。整個大殿雕樑畫棟,一條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大紅柱子上,這些龍姿態不一,刻畫的栩栩如生。整個宮殿也非常豪華富貴。殿內有2米高的平臺,上面雕刻着9條金龍的寶座。後面有金漆圍屏,前面有御案。殿頂形式爲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就連大殿正脊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處處顯示“第一”。
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大家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大家跟我來一起參觀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各位朋友,這座大殿是故宮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後一座大殿,叫保和殿。這座大殿被稱爲清代的國宴廳及科舉考常
現在我們來到了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宮分爲中殿、東暖閣及西暖閣三個部分。正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臨時按見大臣的地方,殿中設有皇帝寶座及御案,正中掛着一塊“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訓,作爲治國、修身、平天下的基本準則。東、西暖閣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現在請各位隨我去參觀交泰殿。各位請看,這座四角攢尖頂的大殿叫交泰殿,這座建築是明清兩朝皇后過生日時舉行壽慶活動的地方。在大殿後牆匾額上有“無爲”二字,那裏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意思是希望後代能夠以德制國,施以仁政,以圖國家長治久安。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紫禁城的後花園–御花園,這裏是帝后們的休閒娛樂的場所。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等一會兒大家可以在這座名字叫堆秀山的假山前拍照留念。
故宮博物院還珍藏着近百萬件以明清宮廷文物及宮中舊藏爲主體的歷代傳世珍品,像世界知名的《清明上河圖》《五牛圖》。現在,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文房四寶館、珍寶館、鐘錶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大家照相完後就可以分別進到這些館裏面去參觀,但要記住一定要遵守故宮博物館的各項規定,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文物,要注意以下事項:
1.不準破壞文物.在牆上亂圖亂畫.
2.不準破壞環境及隨地吐痰.
3.要注意安全,迷路了要即使打電話和我聯繫
下午四點要在午門集合,現在解散。
很高興今天能爲大家講解,那麼接下去的時間就交由你們各自安排。另外,請愛護我們的文化遺產,不要隨意破壞他們,謝謝。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24
各位遊客:
你們好!
我是這次旅遊的導遊馮奕嘉,我很榮幸能夠帶領大家去故宮參觀旅遊,希望我能帶給大家最好的服務。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氣勢雄偉的古代宮殿–故宮了。大家看這個四面就是宮牆,而且宮牆四面都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爲午門,也就是故宮的正門,北爲神武門,東爲東華門,西爲西華門,這宮牆四門的角樓都是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
現在請跟我一起去故宮中最大的宮殿太和殿看看!這裏是明、清皇帝召見百官、發號施令、舉行慶典的地方。全殿面闊11間,進深5間,外有廊柱,殿內外共立72跟大柱。殿高35米,殿內淨空高達14米,寬63米,面積2377平方米,爲全國最大的木構大殿。我再給大家介紹其他的宮殿吧!
現在我們來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爲帝王太和殿途中的演習禮儀之地。保和殿是皇帝宴請外藩王公貴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處。我們再來看看文華殿,他是明代皇子讀書。乾清門是故宮外朝和內廷的分界處,由此向北便是內廷。乾清宮是明、清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的地方。慈寧宮就是皇上住的地方。你們看過還珠格格這部電視劇嗎?它就是在故宮裏拍的。
規劃嚴整,氣魄雄偉,極爲壯觀,這就是我國的故宮。無論在平面佈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屬於無與倫比的傑作。它標誌着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着500餘年前我國在建築藝術上的卓越成就。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可是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故宮的環境。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25
大家好!我姓楊,大家就叫我楊導遊吧!我們今天要往的目的地是北京故宮,祝願大家旅遊愉快。
大家知道嗎?故宮是用了多少年才建成的?明朝永樂年間,勞動人民用了十四年的時間才修築成現在的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非常有名!故宮的面積是廣場的二倍,比凡爾賽宮殿還大,是日本平安神宮的十倍左右,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爲了我們的故宮,請大家待會在瀏覽時做個文明人,不要亂扔紙屑,不要隨地吐痰,謝謝大家的配合!
故宮又稱紫禁城。大家知道它爲什麼叫紫禁城嗎?由於古代的人們以爲和“紫氣東來”這個詞語有關。傳說老子出函谷關,有紫
氣從東至,被守關人看見,不久老子騎着青牛而來,守關人便知這是聖人。守關人請老子寫下著名的《道德經》。因此紫氣便被以爲具有吉祥含義,預示着聖賢和寶物出現。杜甫的《秋興》詩曰:“西看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涵關。”從這以後古人就把祥瑞之氣稱爲紫雲,傳說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稱爲紫海,將神仙稱爲紫泉,將城郊外的小路稱爲紫陌。紫氣東來,象徵吉祥,由此可知紫禁城的“紫”大有來關。天子居住的地方,防禦森嚴,平常百姓難以接近,所以爲紫禁城。
故宮裏的龍可多了!故宮裏的龍各式各樣,姿態不一,數也數不清,假如讓你數數這裏的龍,你會記住了前面而忘記了後面。不信,你試試?!
今天大家過得開心嗎?希看我的服務能爲您帶來方便。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26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叫朱子奇,是大夥的導遊,大夥可以叫我朱導。今天,我們要觀光世界遺產北京故宮。
在旅遊前,請允許我提出幾個進故宮應該注意的事項一、請不要抽菸。二、請不要亂丟垃圾。三、請不要隨意離開隊伍,以免掉隊。好,現在就開始遊故宮吧!
我先介紹一下故宮:故宮舊稱紫禁城,始建於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公元一四零六年到一四二零年。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封建皇朝的統治中心。紫禁城周長3400餘米,城牆高10米,城牆下寬8。6米,上寬6.66米。
現在我們來到了故宮後面的御花園裏。這裏樓臺亭閣,翠綠蒼松,點綴着奇花異石,趣味盎然。遠遠望去,一重重黃色的琉璃瓦,一道道深紅色的圍牆,加上漢白玉欄杆和樑柱裝飾,令人感到故宮規模宏偉,氣象萬千。
好了,親愛的遊客朋友們,本次北京故宮之旅就圓滿結束了。我希望各位若干年之後還能來找我,我一定爲大家再次講解,朋友再見。我微笑地向遊客們告別。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27
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是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羣,爲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羣。它始建於明永樂四年(公元1460年),厲時十四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後在此登基。歷史很悠久。紫禁城佔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都是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標誌着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築上的卓越成就。
我們到了,大家請下車。您看,這就是故宮裏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都有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金碧輝煌的彩畫。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柱子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後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接下來我們去故宮博物院吧。跟大家說,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據統計總共達1052653件之多,統稱有文物100萬件,佔全國文物總數的1/6,其中有很多是絕無僅有的國寶。在幾個宮殿中設立了歷代藝術館、珍寶館、鐘錶館等。故宮博物院裏有一套清代金銀珠雲龍紋甲冑,通身纏繞着16條龍,形狀生動,穿插於雲朵之間。甲冑是用約60萬個小鋼片連結起來的,每個鋼?片厚約1毫米,長4毫米,寬1.5毫米,鑽上小孔,以便穿線連結。據說,爲製造這套甲冑,共用了4萬多箇工時。
接下來請各位慢慢欣賞故宮。注意有帶小孩的家長看好孩子,請大家互相照顧。要保護珍惜文物。祝大家玩得開心,再見!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28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叫吳,大家叫我吳導吧!現在我們要遊覽舉世無雙的北京故宮。
你們看,我們來到了雄偉的故宮,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羣,爲我們國家最大的古建築羣。它使建於明永樂(公元1406年),14年才完工呢,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好了,我們現在準備去大殿裏,請遊客朋友們跟上隊伍,千萬別掉隊,否則走丟了,就找不到我們了!好,現在跟隨我進入大殿,故宮有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大殿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遠望猶如神話的瓊宮仙闕。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皇上舉行大典的地方,這座殿高28米,東西63米,西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瀝粉金漆的潘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後面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中和殿是皇上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潘王公的場所。遊客朋友們先休息一下,觀賞下這三個大殿,可以摸一摸,等下我們去內延,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爲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上平日辦事和妃子居住的地方。好,今天的活動到此結束!祝大家玩得開心。
關於北京故宮導遊詞 篇29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我是星星導遊社的導遊王景瑤,也能夠叫我小王。我們這天遊覽地方是故宮,期望能夠和大家度過完美的一天。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堪稱當今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很多人慕名來到故宮,就是爲了欣賞中國古代建築的輝煌與帝王的奢華。
故宮始建於1406年,1420年竣工。這片堪稱世界最宏偉的宮殿建築羣,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建築面積有15.5萬平方米,內有大小院落九十多座,房屋980間。都是用上等木材、琉璃瓦頂、青白的石座與各種金碧輝煌的彩畫交相輝映,盡顯出故宮的富貴榮華。故宮很大,它的龐大往往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範疇。
東華門,午門、西華門、神武門分守故宮東南西北4個方向。故宮內部可分爲“外朝“與“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宮、交泰殿、坤寧宮爲中心,是皇帝與后妃的住所。後人不遠千里迢迢來到這座紅色城池前瞻仰、遊覽、觸摸、感懷……
好了,這天我的導遊就到那裏結束了,下面請大家自己觀賞這美麗的風景吧!但是大家必須要記住,請大家不要亂扔果皮,謝謝配合。445分鐘後,請大家來那裏集合,願你們開心快樂。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