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行山大峽谷的導遊詞(精選5篇)

山西太行山大峽谷的導遊詞 篇1

  太行山大峽谷地處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東麓的林州市西側,南北長100華里,東西寬2.5華里,海拔800-1739米,相對高差達1000米以上,境內斷崖高起,羣峯崢嶸,陽剛勁露,臺壁交錯,蒼溪水湍,流瀑四掛,峯、巒、臺、壁、峽、瀑、嶂、泉姿態萬千,是北方山水風光的典型代表。

  這裏羣山拱翠,流泉碧潭,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鍾靈毓秀的風水寶地。商代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曾在王相巖居住與生活;東漢末年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削髮爲僧隱居王相巖;明代河北肥鄉神道趙得秀在王相巖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在王相巖修築別墅,安度晚年;三國曹丕曾在蟻尖山屯兵立寨,謀劃大業;北齊神武帝高歡、明代名將左良玉在桃花洞統帥兵將,南征北戰。

  境內有三九嚴寒桃花開的桃花谷,三伏酷暑水結冰的太極山,千古之謎豬叫石三大奇觀。有太行之魂王相巖,潭深谷幽仙霞谷,晉普龍洞小洞天,原始森林太極山,亦真亦幻仙台山,鬼斧神工魯班門,華夏—絕桃花瀑,太行平湖南谷洞(劉秀湖)八大景觀。

山西太行山大峽谷的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恩施大峽谷遊覽。恩施大峽谷位於長江三峽附近的鄂西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鄉和板橋鎮境內,是清江大峽谷中的一段。峽谷全長108千米,總面積300多平方千米,被譽爲“世界地質奇觀,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館”,現爲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華中科技大學著名的旅遊與建築專家張良皋教授實地考察對比後認爲:若與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論壯觀,恩施大峽谷與之難分伯仲;若論風景之秀美、景觀之豐富、層次之多樣,恩施大峽谷則遠勝於科羅拉多大峽谷。這裏的峽谷山峯險峻,山頭高昂,有仰天長嘯之浩氣;谷底的清江水質清幽,令人有脫胎換骨之感受。沐撫大峽、小龍門6平方千米的範圍內就有200米以上的獨立山峯30餘座;靜水清江,虹橋臥波、青山倒影,讓人產生海市蜃樓的幻覺;沿清江乘船順流而下,雲霧繚繞,白鶴翩躚,情景交融,彷彿置身於浩渺悠遠的世外天地之間。

  各位朋友,壯美無比的恩施大峽谷有五大奇觀:

  一是清江升白雲。與大多數名山的雲海顯得閒散無序不同的是,沐撫大峽谷裏從清江上升起的雲海像一條騰飛的巨龍,蜿蜒曲折,延綿百里,形態豐潤,美不勝收。

  二是絕壁環峯叢。喀斯特地貌一般情形是有絕壁者無峯叢,有峯叢者無絕壁,沐撫大峽谷不僅兼而有之,而且面積大、品位高。有四面絕壁凹陷於叢峯之中的,也有四面絕壁突出似凌架於叢峯之上的,世界上目前尚未發現類似奇景。

  三是天橋連洞羣。洞穴羣落是大峽谷中又一特點。據不完全統計,大峽谷沿線有大小洞穴200餘個。如板橋的熱雲洞,有石壁相隔形成兩個洞口,一洞通熱風,一洞出冷風,冷熱交融煙霧繚繞;而且洞內的大廳可容納數萬人;更有天橋匹配,水天相諧,人物相映,猶如仙境。

  四是地縫接飛瀑。恩施大峽谷內的雲龍河地縫全長7.5千米,最深達75米,地縫怪石遍佈,五彩斑斕,古木蒼翠,碧流潺潺,尤其是地縫兩岸的數條飛瀑流泉,令人震撼而神怡。

  五是暗河配豎井。中法探險隊歷經十年考察宣佈,奉節龍橋河至恩施大峽谷的地下暗河全長50千米,爲世界之最。僅暗河之上的豎井就有108個,形似著名的新疆坎兒井,非常壯觀和罕見。

  各位朋友,請看這是雲龍地縫,至少形成於5千萬年前,全長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寬15米。兩岸陡峭,飛瀑狂瀉、縫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聯莽莽清江。通過系統、科學、詳細、深度的規劃設計,打造一箇以原生態自然山水風光爲主、科普探險拓展爲輔,集主題山水觀光、深度地質體驗、拓展探險運動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態遊覽區。其總體規劃佈局爲“一核一帶一區”,聯結峽谷自然山水綠色空間。

  各位請看,這是恩施大峽谷客運索道,它是湖北省恩施州第一條單線循環脫掛抱索器索道。索道線路沿雲龍河峽谷西側山坡上行,通過倒灌水上方經小樓門“踏浪亭”南側埡口到達上站。索道線路全長2284米,線路高差792米。設計運輸量爲每小時20__人。

  各位請看,這是絕壁長廊,又叫“絕壁棧道”,始建於20__年10月,全長488米,118個臺階。沿着棧道遊覽,一路可以欣賞大武陵風光。該棧道共有七道彎八道拐,寓意是路七彎八拐,心始終如一。

  各位請看,這是鞠躬松是恩施大峽谷的五大奇觀之一的一箇代表。在喀斯特地貌裏,有絕壁者無峯叢,有峯叢者無絕壁。而在這裏兼而有之,不得不說是個奇蹟。黃山的“迎客松”,天下聞名,迎客松是張開雙臂笑迎天下游客。大峽谷這棵松卻代表我們好客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向遠方的遊客深深地鞠個躬,既表示歡迎,又代表恭送。

  各位請看,這是“一炷香”景觀,高約150餘米,最小直徑只有4米,此地的岩石的抗壓強度是800公斤每立方厘米,它風吹不倒,雨打不動,傲立羣峯之中千萬年,守護着這片神祕的土地。他近觀猶如男根,展示着他威武的雄姿,儼然成了大峽谷中的鎮谷之寶。從地質學上講,由於長江水系、清江水系長期交錯的影響,不斷地侵蝕,不斷地衝刷,才形成如今陡峭的石柱,由於保存極度困難,所以地球上類似細長的石柱並不多見,而最長最大的莫過於此。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甘堰塘返程中心,遊客朋友們在此乘坐景區換乘車返回到恩施大峽谷遊客接待中心,也可乘車遊覽恩施大峽谷雲龍地縫景區後再乘車至接待中心,結束愉快的旅程。

山西太行山大峽谷的導遊詞 篇3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在這美好的季節,很高興與您相約在美麗的恩施,我是您此行的導遊。今天,我將陪同大家遊覽能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相媲美的恩施大峽谷!

  大峽谷概況

  恩施大峽谷位於恩施市屯堡和板橋境內,屬於清江大峽谷的一段,正處於恩施一利川一長江三峽旅遊黃金線上,318國道橫穿景區,距恩施市區30公里。峽谷以龐大著稱,險峻神奇,山頭高昂,有仰天長嘯之浩氣,水質清洌,有脫胎換骨之感受。奇山、異水、怪洞、珍禽數不勝數。

  萬米絕壁畫廊,千丈飛瀑流放,百座獨峯矗立,十里深壑幽谷,這些絕美、奇美、雄美、優美的景色與原始森林、梯田山莊、遠古村寨構成一副雄偉壯觀、古樸和諧的景象。

  若與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論壯觀,清江大峽谷與之難分伯仲;若論風景的秀美、景觀的豐富、層次的多樣,清江大峽谷的恩施段則遠勝於科羅拉多大峽谷。不僅如此,這裏還是巴文化發源地,人文特色濃郁,而科羅拉多大峽谷僅有少數印第安人居住。大峽谷主要景區集中在前山和後山。

  前山是2.1~2.5億年前形成的三疊紀地層,氣勢恢弘、棱角分明;後山是2.5~2.9億年前形成的二疊紀地層,景觀秀麗,形態圓潤。前山和後山景觀風格各有所長,目前已開發出來最主要的是前山七星寨景區。

  大峽谷特色

  壯美無比的恩施大峽谷空間宏偉開闊,景觀層次豐富,山體變化多端,清江河谷深切,與五嶽奇觀相比它具有顯著的五大特色:

  一是清江升白雲。與大多數名山的雲海顯得閒散無序不同,恩施大峽谷由於有清江的凝聚,從清江裏升起的雲海像一條騰飛的巨龍,蜿蜒曲折,延綿百里,形態豐潤,美不勝收。

山西太行山大峽谷的導遊詞 篇4

  中國林州太行大峽谷地處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大峽谷東麓的林州市,南北長100華里,東西寬2。5華里,海拔800~1739米,境內斷崖高起,羣峯崢嶸,陽剛勁露,臺壁交錯,蒼溪水湍,流瀑四掛,峯、巒、臺、壁、峽、瀑、嶂、泉姿態萬千,既是“北雄風光”的典型代表,也是旅遊觀光、休閒養生、避暑度假、尋古探幽、繪畫寫生和戶外運動的好地方。

  景區內有濃廕庇日、綠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懸崖,千奇百態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練似銀的瀑布,碧波,盪漾的深潭,雄奇壯麗的廟宇,引人入勝的溶洞,令人神往的傳說。

山西太行山大峽谷的導遊詞 篇5

  各位團友、各位遊客:大家好!

  太行山大峽谷位於山西壺關縣東南部,西北距長治市45公里,距太原市250公里,東距河南省林州市30公里,旅遊區面積93平方公里,林草覆蓋率74.9%,共有景觀400餘處。是山西省重點建設的旅遊區之一。

  太行山大峽谷自然風光旅遊區以五指峽之奇、龍泉峽之雄、王莽峽之秀、紫團洞之幽繪成了一幅壯麗畫卷。景區內四時之景異彩紛呈,春來鳥語花香,夏至萬花競嬌,秋日紅葉滿目,冬季堆銀掛玉。

  景觀奇妙有趣,有綠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懸崖,千奇百態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練似銀的瀑布,碧波盪漾的深潭,雄偉壯觀的廟宇,引人入勝的溶洞,令人神往的傳說。置身其間或拾階而上,時見濃廕庇日,溪水潺潺;時聞飛瀑瀉銀奔騰轟鳴,珍禽異獸飛鳴長嘯。

  駐足山間,可仰望星月遊移,奇峯變幻;站立山巔,可俯瞰雲海蒼茫,彩霞沐日,日落日出。太行山大峽谷的自然風光可謂鬼斧神工,令人歎爲觀止。太行山大峽谷不僅自然風光得天獨厚,而且人文景觀名勝薈萃,自古以來,吸引着無數封建帝王、文人騷客,前來遊歷、觀光。

  一代梟雄魏武帝曹操揮師北上,曾留下千古名句《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崔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爲之摧……”;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周遊列國至紫團山中,隱居習字;……這裏還留下了唐朝代大詩人李白的《北上行》、杜甫的《憶昔行》、白居易的《初入太行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紫團參》、當代作家趙樹理的《遊紫團洞》等不朽名作。這些讚美大峽谷雄渾、豪邁、幽雅、古樸的風情,成爲遊蕩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樂章旋律的一部分,匯合成一曲風從太行來的詠歎調。

  20__年10月23日,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發佈。評選出的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分別是:雅魯藏布大峽谷、金沙江虎跳峽、長江三峽、怒江大峽谷、瀾滄江梅里大峽谷、太魯閣大峽谷、黃河晉陝大峽谷、大渡河金口大峽谷、太行大峽谷、天山庫車大峽谷。

  紅豆峽

  太行山大峽谷紅豆峽自然風景區,位於山西省壺關縣境內,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是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和中國最美十大峽谷。

  由於境內生長着寓意相思的珍稀樹種“紅豆杉”故被譽爲“中國情峽”。

  紅豆峽雄奇險幽,集北方陽剛粗狂與南國陰柔和美於一體,可謂匯千峽之秀,納萬種風情。這裏有雄山秀水,直壁斷崖。

  整條峽谷由億萬年前造地運動形成,斧砍刀削,絕壁對峙,河谷高斷,瀑潭疊出,岩層豐富,化石衆多。

  這裏林木蔥鬱,生態完好,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0%,彷彿一座天然氧吧。在峽谷深處的裙褶形溝坡上,成片生長有2萬餘株天然紅豆杉,這在我國北方地區實爲罕見;方圓2.5平方公里的石樹公園,奇石林立、樹木參差、石樹相依,渾然天成,獨具特色,爲專家學者拍案叫絕;峽谷內還開發建成極具觀賞價值的雜果園和植物園,是情侶幽會、休閒觀光的好去處。

  這裏有鄉村人家,田園風光絕佳。民風淳厚,民俗淳樸,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如詩畫卷,不失爲都市人返樸歸真的理想境地。

  這裏有商煙隋磚,文化底蘊厚重。穿峽而過的白陘古道是上黨古八陘之一;建於隋代和明代的滴谷寺、九連寺,遺址尚存,壁畫、石刻、碑碣等遺產頗豐,是探索、考察、研究史前文化、古代歷史和佛教文化的現實教材。

  此外,這裏還有紅豆峽保衛戰炮臺遺址,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通過對以上資源的初步開發,紅豆峽自然風景區已成爲集自然生態旅遊、地質古道旅遊、宗教民俗文化旅遊、休閒娛樂旅遊、攀巖探險旅遊、愛國主義教育旅遊等一系列旅遊項目爲一體的旅遊勝地。

  峽谷山水共天祥地和,紅豆情思品和諧溫馨。紅豆峽美,美在自然;紅豆峽奇,奇在珍稀;紅豆峽幽,幽在深邃;紅豆峽秀,秀在玲瓏。這裏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充分體現的是陰陽比和、古今結合、人與自然和諧。主要景點有七仙峪、三疊潭、紫雲嶺、鋸齒嶁、龍眼泉、滴谷寺、石樹苑、紅豆谷、植物園、鵝掌溝等。沿峽入境,如墜畫廊,千峯競秀,萬木爭奇,清流潺潺,飛瀑迭迭,湖光山色,五彩紛呈。正如詩人所贊“此景本應在天上,醉佛失手落人間”。遊客至此,可攀崖賞紅豆,一線天中游,幽谷觀奇景,湖潭戲青波,擺渡思古韻,隔岸唱情歌,享受的是和諧、和美、和合,體味的是溫情、溫馨、溫暖。紅豆,讓人心心念念,情意綿綿!紅豆峽,讓人物我兩忘,魂牽夢縈

  八泉峽

  八泉峽風景區因主源有八道大水同出一地故得八道水。20__年旅遊開發時,又依峽谷中部又有兩處八泉,三處泉數均合“八”數,易名太行八泉峽。

  太行八泉峽,是太行山大峽谷羣中品位最高,內涵最豐富,結構參差,氣勢宏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箇景區。它南起橋上古橋,北至石子河畔,東負梯腦山脈,西連石河沐岑脊。

  境內:海撥最高的山峯達1700餘米,澗壑最低處僅600餘米,相對落差達1100餘米,總面積170平方公里。

  峽谷全長11公里,流城面積60.3平方公里。泉源300餘處,飛瀑30餘條,主源八道水流量1m3/秒。

  現已開發面積爲32.14平方公里,依地理位置及內容設置,共分四大景區,十大景點,百餘個景觀,四大旅遊項目。

  四大景區爲:“偉人峯、伯陽山景區,梯腦山景區(雲崖棧、大瑤窪、天上人家),八道水景區、石河沐山脈景區”。

  旅遊項目爲“地上看、水中游、天上觀、雲中行”。而分佈在石河沐、梯腦山兩條山脈之間的古村、古寨、古寺、古廟及山林景觀、古代戰爭遺蹟等90餘處景點景觀尚待開發。

  俯瞰全境,東西兩側山巒起伏,中間溝谷斷壁對峙,呈南北走向模臥其趾,由南往北漸次抬升,山峽珠聯恰如一條騰飛的翼龍。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