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導遊詞400字(精選30篇)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1
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西部草原。今天,由我來當大家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趙導。
朋友們,現在草原已經到了。大家請看,這草原的土地肥沃,長的草也異常茂盛。在天底下,看着草原非常美,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這裏到處都是小丘,這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大家看,那邊到處是馬和羊,這片草原的草長的茂盛,牛羊不愁喫,所以這的牛羊長的又肥又壯,喫起來口感極好。大家看,前面出現了一條迂迴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這條河清澈見底,能看見河底的石子,很漂亮。看,這兩隻螃蟹在石子底下鑽來鑽去,像在捉迷藏。這些
魚兒是多麼的漂亮。
蒙古人也很熱情好客。假如你是貴客,在你來的時候,蒙古人會穿上色彩鮮豔的衣服,到幾十裏外歡迎你的到來,他們騎着馬向你跑來,就像一條彩虹向你飛過來。進了他們的蒙古包,他們會爲你擺上奶茶、奶酒、奶豆腐、手抓羊肉……等豐盛的菜,來招待你。喫飯的時候,姑娘們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點兒羞澀,來給你唱民歌。喫完飯後,小夥子們表演了精彩的套馬、摔跤,你還可以騎蒙古馬。
今天,大家知道了草原的美麗,是不是很想再來呢?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2
各位遊客,朋友們:
短暫的內蒙古包頭之旅就要結束了!首先,想藉此機會代表旅行社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各位表示真誠的感謝!有你們一路的理解、支持與配合,才使我們的旅遊行程順利而愉快地完成。謝謝你們! 想說你們是幸運的,因爲在這幾天的旅遊活動中,你們遇上了好天氣、好司機、好旅行社和一箇盡心盡力服務的導遊,使大家的旅行充滿陽光、和平和安全的氣息,真是其樂融融啊! 如果給大家個機會,再回憶一下這趟旅遊,不知你們會先從哪兒開頭?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還是草原上點綴的珍珠般的小白羊?是從包頭南下在鄂爾多斯見到的浩瀚無垠的沙漠、沙漠之舟——駱駝?還是那裏的沙子會唱歌的響沙灣?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陵園?還是蒙元盛時的歌舞與美食?是神祕的喇嘛禪宇——五當召?還是蜿蜒流淌的九曲黃河?是雄臥博託河畔的轉龍藏?還是塞外西湖“南海樂園”?是森林浴中的瀑布?還是……?我想,不管是哪個景點,哪段經歷,都或多或少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並將成爲我們人生中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得幾天前我們初次相識還只是陌生人,但今天當要分手時我們已成爲要好的朋友,成爲一箇“大家庭”中的成員。一路風塵中、一路攙扶中、一路旅途中難免有照顧不周之處,還望大家多多包涵並提寶貴意見。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在你們即將踏上返程的時刻,我不由得想說:一路保重!也不由得想唱“藍色的蒙古高原……把我的愛獻給你,把我的`祝福留給你,祝福留給你”。朋友啊朋友,別忘了這裏還有冬雪、還有夏涼、還有秋實、還有春暖,還有時時等待你們的各族人民!期待着再次見到你們!最後,讓我再用蒙語說一聲:他·賽白呶(您好)、塔拉哈拉(謝謝)、巴雅爾呼日格呢(祝福你們)、百耶什太(再見)!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3
丹吉林沙漠被譽爲地球上最奇特的地貌之一,1996年德國探險旅行家鮑曼出版《巴丹吉林沙漠》一書轟動歐洲。1998年在美國召開的國際探險旅遊博覽會上,中國推出唯一的探險項目爲巴丹吉林沙漠旅遊線路。我國是沙漠較多的國家之一,沙漠的總面積約130萬平方千米,約佔國土面積的13%。丹巴吉林沙漠爲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4.9萬平方公里。
巴丹吉林沙漠雖然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有大小144個內陸小湖泊鑲嵌在沙漠中。金字塔般巴彥諾爾、吉訶德沙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與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相比,儘管撒哈拉的面積遠大於巴丹吉林沙漠,但撒哈拉是一望無際的平坦沙地,巴丹吉林則到處是高達200米至500米的沙山,所以儲沙量遠遠多於撒哈拉,它是中國沙塵暴之源。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到1人,在整個沙漠內部,僅有巴丹吉林廟和庫乃頭廟兩大居民點,丹巴吉林一詞來源的沙漠中一箇居民點的名稱。
丹巴吉林沙漠的沙丘一般表層是很薄的不足20釐米厚的幹沙,下面是溼沙,所以很多植物能夠生長在幾百米高的沙丘山腰或沙頂上,說明生長有植物部分的沙漠中有水源。
丹巴吉林沙漠西部邊緣。近年來沙漠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日均擴大0.5平方公里,並以平均每年15—20米的速度向騰格裏沙漠靠攏,目前面積已經超過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登上中國沙漠亞軍的寶座。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4
阿斯哈圖石林位於赤峯市克什克騰旗。阿斯哈圖是蒙語,漢譯爲“險峻的岩石”。它處於大興安嶺餘脈向西部草原過渡的地帶。草原上羣山呈現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徵,四周險峻,而山頂平緩起伏,冰石林在這平坦的丘陵地帶顯得格外突出。據專家分析,阿斯哈圖石林主要是由冰蓋冰川的創蝕、掘蝕和冰川融化時形成的大量冰川融水的沖蝕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叫“冰川石林”。
由於第四紀冰川長期的精雕細刻,造就了阿斯哈圖冰石林這一方神祕的獨特的自然風貌,具有華山之險峻,黃山之秀麗,泰山之雄奇。這裏山連着山,峯連着峯,山山各具特色,山山不同,峯峯各異。
阿斯哈圖冰石林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是舉世罕見的“冰石林”。阿斯哈圖石林發育類型很多,形狀千姿百態。有的像“石柱”、“石叢”、“石筍”,有的好似“石塔”、“石牆”,還有的像“秀女望月”、“比薩斜塔”。
阿斯哈圖石林形態多變,很少有雷同形狀,而且渾厚粗獷,在荒野中突兀而立,十分觸目。當地百姓看得久了,看出名堂,於是石林中便有了成吉思汗拴馬柱、神劍石、南天門、神女石、姐妹石等名稱。
阿斯哈圖高山聳立、流水潺潺、奇石怪異、風純木秀,令遊人和攝影愛好者流連忘返。一處石景,從不同的方位觀賞,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在不同的光照耀下,會產生不同的聯想和想象,這時,你會爲大自然的偉大和神奇感慨萬千。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5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讓曬,內蒙古是一箇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它自古以來就是以北方民族爲主的民族聚居的家園。早在炎黃時代,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就已活躍在歷史舞臺上。黃帝曾北逐葷粥。夏朝,葷粥與夏爲鄰,有着密切的聯繫,商朝,甲骨文大量記載了在今山西、陝西境內和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的土方、鬼方等北方民族及其與商朝的經濟文化聯繫。
遊客們都知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的上部,有一快狹長的橫跨東北、華北、西北的區域。這個區域就是遼闊、美麗、富饒的內蒙古自治區。在這遼闊的土地上,有茂密的森林、豐美的牧場、肥沃的農田、廣闊的水面、衆多的野生動物和無盡的地下寶藏,素有”東林西鐵、南糧北牧、遍地礦藏”之美稱。它的土地面積有118。3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2.3%。
這裏的草原有呼倫貝爾、科爾沁、錫林郭勒、烏蘭察布、鄂爾多斯、阿拉善。現在我來到的是草原。這裏的天比別處的更明朗。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的草原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它正在向我們招手。
前面的蒙古包是遊牧民族的住處。我們的蒙古人民是非常好客的,不管是否相識,他們都會熱情地接待。
內蒙古還有”歌鄉舞海”之稱。歷史上著名的《蒙古密史》、《江格爾》等著名的文學作品,現在大家喜歡的《吉祥三寶》,都出自內蒙古。
內蒙古不但景美,人也美。確確實實的是人傑地靈啊!好了,我們已經到了內蒙古大草原,再等一會兒,你就可以喫到本地有名地奶豆腐、手抓羊肉,可以喝到奶茶了,怎麼?饞了,那就隨我一起進蒙古包吧!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6
吉蘭泰鹽湖位於阿拉善左旗吉蘭泰鎮境內,距巴彥浩特鎮北102公里,是我國境內陸中型鹽湖之一,是開展工業旅遊、鹽湖洗浴的理性場地。吉蘭泰鎮是阿拉善左旗北部地區商貿物流中心,全鎮管轄面積4618平方公里,鎮區規劃面積1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萬餘人。吉蘭泰鎮是阿拉善盟重要的鹽化工業基地,20_年建成了吉蘭泰工業園區,20_阿拉善盟確立了把吉蘭泰建成全國最大的鹽化工業基地的戰略構想。
“吉蘭泰”系蒙古語,意爲六十。鹽湖總面積120平方公里,鹽層覆蓋面積60平方公里,整個鹽湖呈橢圓形盆地,鹽層平均厚度3-5米,最厚達5.94米,總儲量一億一千四百多萬噸,這裏出產的食鹽,通稱“吉鹽”,以顆粒大、雜質少、味道濃等特點文明遐邇。鹽滷中除含量最多的氯化鈉以外還含氯化鎂、氯化鉀、硫酸鈉、硫酸鈣等多種化學成份。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7
美林谷生態旅遊區位於喀喇沁旗美林鎮內,從赤茅一級公路可直達景區,西距北京299公里,承德87公里,東距赤峯90公里。美林谷景區總面積90平方公里,是一箇自然形成,以原始次生林和亞高山草甸爲主體景觀的旅遊度假勝地。
美林谷森林密佈,氣候涼爽,雨量充沛,景色宜人,谷內野獸出沒,百鳥棲息,歷史上就是木蘭圍場的一部分。谷內既有奇峻陡峭的山峯怪石,又有衆多的山泉河流,著名的錫泊河便發源於此。她流經峽谷時彙集了景區內多處泉流,水流量達每秒0.4平方米左右。由於長期地質運動和高山流水的下切作用,該區域形成了19處坡積裙和高山溼地衝積扇,它們環形分佈於背風向的山腳下,水草豐美,鳥語花香。走進這裏,你便有如貼近了大自然的肌膚,聽到了大自然的呼吸,晃如走進了世外桃源。谷內最著名的景區爲韭菜樓和滴水壺。自錫伯河源頭沿山而上,進果樹窪,上百花坡,登白樺嶺,過石板天橋,便可見一樓型石峯,峯後大片沖積平原上長年生長着叢叢山韭菜,韭菜樓便因此得名。美林穀風景區由北京美林正大投資集團投資10億元興建,屆時將成爲華北地區獨具神韻的自然風光旅遊風景區。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8
河套是黃河中上游兩岸的平原、高原地區,因農業灌溉發達,又稱河套灌區。河套平原通常是指內蒙古高原中部黃河沿岸的平原。一般講的河套平原主要指陰山以南的黃河沖積平原,包括前套平原和後套平原。前套平原主要指內蒙古包頭、呼和浩特一帶的平原,南北朝時稱“敕勒川”,五代時叫“豐州灘”,明朝以後稱“土默川”;後套平原指烏拉山以西至巴彥高勒的平原。廣義的河套平原還包括內蒙古磴口與寧夏青銅峽之間的“西套”,即通常所說的銀川平原。現在,河套平原多指前套和後套平原,而不包括銀川平原。銀川平原和青銅峽以南的中衛平原則合稱寧夏平原。
河套平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又稱後套平原。通常是指內蒙古高原中部黃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賀蘭山,東至呼和浩特市以東,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又稱河套地區。
黃河在此先向東北流,後轉向東流,再折向南流,形成馬蹄形的大彎曲,稱爲河套。平原爲黃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東西沿黃河延展,長500千米,南北寬20~90千米。面積約2.5萬平方千米。河套平原海拔900~1200米,地勢由西向東微傾,西北部第四紀沉積層厚達千米以上。山前爲洪積平原,面積佔平原總面積的1/4,餘爲黃河沖積平原。地表極平坦,除山前洪積平原地帶坡度較大外,坡降大多爲1/4000~1/8000。可分3部分:賀蘭山以東的稱銀川平原,狼山以南的稱後套平原,大青山以南的稱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9
丹沙漠被譽爲地球上最奇特的地貌之一,1996年德國探險旅行家鮑曼出版《巴丹沙漠》一書轟動歐洲。1998年在美國召開的國際探險旅遊博覽會上,中國推出唯一的探險項目爲巴丹沙漠旅遊線路。我國是沙漠較多的國家之一,沙漠的總面積約130萬平方千米,約佔國土面積的13%。丹巴沙漠爲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4.9萬平方公里。
巴丹沙漠雖然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有大小144個內陸小湖泊鑲嵌在沙漠中。金字塔般巴彥諾爾、吉訶德沙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與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相比,儘管撒哈拉的面積遠大於巴丹沙漠,但撒哈拉是一望無際的平坦沙地,巴丹則到處是高達200米至500米的沙山,所以儲沙量遠遠多於撒哈拉,它是中國沙塵暴之源。巴丹沙漠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到1人,在整個沙漠內部,僅有巴丹廟和庫乃頭廟兩大居民點,丹巴一詞來源的沙漠中一箇居民點的名稱。
丹巴沙漠的沙丘一般表層是很薄的不足20釐米厚的幹沙,下面是溼沙,所以很多植物能夠生長在幾百米高的沙丘山腰或沙頂上,說明生長有植物部分的沙漠中有水源。
丹巴沙漠西部邊緣。近年來沙漠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日均擴大0.5平方公里,並以平均每年15—20米的速度向騰格裏沙漠靠攏,目前面積已經超過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登上中國沙漠亞軍的寶座。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10
九龍灣位於卓資縣西北部,在旗下營鎮和紅如鄉境內,南距京包鐵路僅6公里,西距呼和浩特30公里,東距集寧市110公里。九龍灣蜿蜒曲折,因其自然形態宛如九條龍橫臥在大青山間而得名。
九龍灣全長15公里,寬約7公里,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屬大青山分支。九龍灣旅遊區以其山、溪、瀑、泉而著稱。這裏山崖陡峭,鬱鬱蔥蔥的樺樹林將大山裝點得分外妖嬈。剛勁挺拔的松柏體現了大山的精神,清澈透明的泉水遍佈山林,四季長流,匯成小河穿山而瀉。良好的生態環境,使九龍灣水草豐茂,牛羊成羣。同時也成爲山禽野獸的棲息地,狐狸、狍子、獾子、青羊、羚羊、猞猁、鹿等名貴動物經常也沒在山間。滿山遍野的山杏、山桃、黃花、蕨菜、油蘋蘋、面果果、林檎檎、痠麻子、山黑棗等野菜野果,可使旅遊者大飽品福盡情享受。
九龍灣旅遊區名勝景點多達20多處,其中最有名的是龍泉潭,最奇特的是榆樹石,最陡峭的山是青羊圈山,最神祕的洞爲密汁洞,最古老的廟爲召廟。九龍灣以層層疊疊的森林爲背景,以懸崖滅壁爲屏障,以奇花、異草、泉水、瀑布、山溪爲點綴,構成一幅半觀的塞外桂林”景色。其中,大青山五梁之一的神水樑上,有一神水暖泉座落在樺林與松林間每年家歷五月十三牧民們都要來此取水、祭敖包。相傳喝了神水”,可保四季平安,延年益壽。九龍灣旅遊區由五房子頂、青羊圈山、神水梁、五塔亥、召廟灣、自然草場和人工養鹿場等幾部分組成。近年來,隨着旅遊事業的不斷髮展,九龍灣增設了蒙古包、游泳池、餐廳、客房、小賣部等服務設施,成爲旅遊業的後起之秀。
原始森林和現代旅遊設施的完美結合,使九龍灣成爲新的旅遊熱點,每到夏秋季,大批遊客都要來這裏領略大自然的風光,體驗牧人的生活。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11
扎蘭屯秀水山莊,位於內蒙古扎蘭屯市區北8公里——臥牛河畔秀水風景區。山莊內建有俄式、歐式木屋、蒙古包 、別墅、賓館、人工湖、養魚池。山莊內空氣清新,自然景觀使人心曠神怡。經過558級登山臺階到達臥牛山頂峯,可將秀水風景區和扎蘭屯市區的風光盡收眼底。人可在秀水山莊住宿,進行野餐、垂釣、登山、水上觀光等多種活動。
扎蘭屯秀水山莊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大興安嶺東麓,素有塞外蘇杭之美譽的扎蘭屯市區北8公里,臥牛河畔秀水風景區。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這裏依山傍水,臥牛河在莊內蜿蜒環流,垂柳依依,景色十分宜人。是夏季消暑、旅遊渡假的理想去處。
秀水山莊經過幾年來的發展建設,目前是國家3A級景區,是扎蘭屯市旅遊定點接待單位。莊內建有俄式、歐式木結構房屋10座、東北風格建築3座、功能齊全別墅1座、草原風格蒙古包5座、1000平方米賓館1棟,400平方米花窖1棟、人工湖養魚池7千多平方米、天然河水游泳池20xx平方米,還有佔地4000平方米的農家種植養殖園,構成秀水山莊觀光旅遊的民俗風情區、休閒娛樂區、旅遊渡假區、田園風光區等項目。
山莊具有一次性接待旅遊600人就餐,120人住宿和會議的能力。遊客還可通過上山臺階登上200多米高的臥牛山觀賞秀水的迷人風光和綠樹環抱的扎蘭屯市區。在此住宿可領略到闢暑聖地的涼爽,同時還可親身體驗一下蒙古族風情的敬酒、獻哈達、品嚐手扒肉和農家風味的’“三烀一炸”使您留連忘返。
到秀水山莊旅遊,這裏是迴歸大自然之旅,在這裏您可盡情擁抱大自然,安安靜靜地與大自然對談,這裏的山、水、花、草、樹木是您永遠的情人。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12
基爾果山天池是柴河風景區的主要景點,它位於扎蘭屯市基爾果山上,距柴河鎮以西40公里。它與駝峯天池、犴溝天池等組成了柴河景區的天池羣,而基爾果山天池是其中景色最爲壯觀、秀美的一處天池景觀。
方圓約1.5公頃,水深不可測,是個靜謐神奇的所在。這裏叢林茂密,沼泉如織,車不能行,人跡罕至,長年爲犴、鹿、獐、狍所擁有。圓圓的一泓湖水,宛如一輪滿月,鑲嵌在幽林羣嶺之間。“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人說西湖之水美在水光瀲灩,這裏可比西湖水,更以幽靜爲絕。湖畔四周羣山如障,風不能入,平靜的水面如磨光的琥珀,光滑中泛出五彩瀲光,儼如一幅刀筆精良的套色木刻。
這裏又靜得出奇,只有山鳥偶爾飛過的鳴叫聲。天池有一箇顯著的特點,它即沒有入口,也找不到出口,而且水量常年保持平穩,豐雨時節水面不漲,枯雨時節水面不降。天池水含鹽鹼量高,常有鹿、犴、狍、獐等獸趁黃昏前來舔喫鹽鹼。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13
玉龍沙湖面達1萬餘畝,湖中有十幾座沙島,十分獨特。
布日敦湖一萬多畝的淡水資源,盛產?、鯉、鰱、草、大銀魚等十二種魚類,在湖北面一望無際的大沙漠邊緣,平地聳立起一座奇形怪狀的石山,山上的怪石和樹木千姿百態,有鴿子石、鵪鶉石、蘑菇石、罈子石、陰陽石,個個活靈活現,惟妙惟肖。
湖西南部的黃花山和西北部的大黑山,像兩面巨大的屏風一樣矗立着,山有上駝佛、仙人指、龍門等奇峯怪石。
草原與沙漠爭輝,構成了一道獨特的自然風景線。
還有古樸的民族風情,有優美動人的蒙古族歌舞,有風味獨具的蒙古族食品,有特色濃郁的蒙古包,還有傳統的草原“那達慕”盛會和祭敖包的隆重慶典。盪舟湖上,置身草原,舉步沙漠,放眼遠瞻,碧水、白沙、錦鱗跳躍,大漠孤煙,雄偉壯觀。
布日敦乳製品廠爲您提供豐富的純天然奶食品,純奶釀製的蒙特醇奶酒爲您提神助興。
該旅遊區建有旅遊紀念品商店一處,有種類蒙古族服飾、用品近百種,可供遊客選購。旅遊區出產的吉祥甘露礦泉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深受遊客好評。
今年又新建高檔住宿蒙古包10個,解決了景區住宿難的問題。娛樂項目上,新增沙漠乘駝、沙地越野等娛樂項目,新建高檔賽馬場一處,新開發了浩道圖山景區。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14
遊客朋友們,歡迎大家來到東烏珠穆沁草原。東烏珠穆沁草原素有“歌海跤鄉”的美譽。這裏是蒙古長調的發祥地,曾經創作出了《寶格達青格斯》、《額日特查干》等優美動聽、深沉高亢、節奏舒緩的蒙古長調歌曲,世代流傳,至今不衰。這裏還是搏克的故鄉,摔跤健將的搖籃。早在清朝康熙五年(1666),東烏珠穆沁草原上的搏克健兒,就在全國一千多名跤手參加的那達慕大會上一舉奪冠,1940年曾征服過日本相撲名將。百年來,一代代搏克名將,跳着“的伯”(搏克手入場時邊走邊跳的一種儀式),從這裏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東烏珠穆沁旗有着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考證,春秋戰國時代東胡等遊獵部落就活動於此。
元代是該地區的興盛時期,屬嶺北行省濟南王部(合赤溫后王封地)管轄地。明代韃靼、奴兒干等部族相爭,後被烏珠穆沁部落佔據。
烏珠穆沁,系蒙古語,意爲葡萄山之人。明朝時,元太祖十六世孫陀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其子博迪阿拉克繼之,其弟之子翁液都喇爾號所部曰“烏珠穆沁”。
東烏珠穆沁旗地大物博,礦產和野生動植物等資源十分豐富,可以說“天上地下都是寶”。它地處中國四大天然草原之一的錫林郭勒草原腹地。這裏牧草品種優良,草原植被達九百種。這裏還盛產烏珠穆沁牛、烏珠穆沁馬、烏珠穆沁肥尾羊和烏珠穆沁白絨山羊等。來到東烏珠穆沁大草原,不做客蒙古包實爲憾事一樁。蒙古包內部空間分配十分嚴格,有爐竈區、祭神區、主人區、男人區、女人區之分,而且傢什廚具都有固定的位置,是不可以隨意擺放或移動的。爐竈位於蒙古包的正中央,乃是神聖之所在;祭神區位於爐竈的西北部,因爲西北方向是蒙古人所最崇尚的方向,所以就於此擺放神龕,祭祀祖先;主人區位於爐竈北側,一般來客是不能隨便進入的,只有年長者或是尊貴的客人才能被邀請入座,以示主人對客人的尊敬;男人區位於爐竈的西側,這裏擺放一些放牧狩獵的工具;女人區則位於爐竈的東側,主要擺放一些廚具奶具等。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15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
吉爾果山天池位於扎蘭屯市基爾果山上,距柴河鎮以西40公里。它與駝峯天池、犴溝天池等組成了柴河景區的天池羣,而基爾果山天池是其中景色最爲壯觀、秀美的一處天池景觀。方圓約1.5公頃,水深不可測,是個靜謐神奇的所在。這裏叢林茂密,沼泉如織,車不能行,人跡罕至,長年爲犴、鹿、獐、狍所擁有。圓圓的一泓湖水,宛如一輪滿月,鑲嵌在幽林羣嶺之間。“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人說西湖之水美在水光瀲灩,這裏可比西湖水,更以幽靜爲絕。
湖畔四周羣山如障,風不能入,平靜的水面如磨光的琥珀,光滑中泛出五彩瀲光,儼如一幅刀筆精良的套色木刻。這裏又靜得出奇,只有山鳥偶爾飛過的鳴叫聲。天池有一箇顯著的特點,它即沒有入口,也找不到出口,而且水量常年保持平穩,豐雨時節水面不漲,枯雨時節水面不降。天池水含鹽鹼量高,常有鹿、犴、狍、獐等獸趁黃昏前來舔喫鹽鹼。關於基爾果山天池還有一箇“寶鏡變天池”的美麗傳說相傳,一羣仙女耐不住天宮的寂寞,便飛到人間遊玩。當她們看到柴河流域風光美麗如畫,勝似仙境,便紛紛飄落於此。她們在清澈見底的河水裏游來游去,嬉戲玩耍。盡興之後,她們對照圓鏡梳妝打扮起來。梳妝打扮完畢之後,一箇一箇拖着長長的彩裙飛走了。
過了一會兒,一箇年輕美貌的仙女又飛了回來,原來是回來尋找遺忘的寶鏡的。仙女飄來飄去,尋不到寶鏡,戀戀不捨便欲歸去,突然發現自己的寶鏡遺落在大山頂處,已經變成了一座鑲嵌在山頂的天池。天池平滑如鏡,水光瀲灩,圓圓的泓湖水,宛如一輪滿月,清清楚楚倒映着羣山的倒影。美麗的仙女看得呆了,久久不忍離去,直到衆姐妹多次催促,才戀戀不捨地飛回了冷寂的天宮。從此,大興安嶺東麓羣山峻嶺之中,便有了這座美麗的“天池”。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16
韭菜樓風景區,位於喀喇沁旗西部與河北省交界處,山形東北平緩,西南陡峭,主峯海拔1860米。由於山高林茂,泉水從山腳處冒了出來,順溝而下,一路上匯聚着其它山泉,形成了滾滾奔騰的河流,這就是錫伯河的源頭。清代,韭菜樓屬木蘭圍場。因爲森林茂密、水草豐美,從康熙皇帝開始,木蘭圍場闢爲習武狩獵、避暑遊玩場所,現在在韭菜山頂有時還可以見到殘瓦碎陶、箭簇矛頭等遺物。
再往前走是百花坡,這裏盛開的鮮花主要有石竹子花,淺黃色的癩毛子花,還有純紫色的高烏頭花,藍白色的山蘇子花,爭奇鬥豔,奼紫嫣紅。過了百花坡轉過陽坡小窪,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邊的修長挺拔的白樺樹,這就是著名的白樺嶺。
走出白樺嶺,我們看山樑上立着的一塊長有雙耳的奇石,說明韭菜樓的主峯就要到了。從山下仰望,山頂呈平臺狀,南北各有一峯,南高北低。北峯腳下的“駱駝石”、“石門巖”、“椅子石”等景觀,與對坡林海中的幾處石丘隔谷相望,天然成趣。
北峯頂部有處醒目的石巖,一東一西,對峙而臥,東巖偉岸奇崛,西巖小巧別緻,上邊有兩個石筍,似一對脈脈含情的戀人在竊竊私語,所以被稱爲情侶石。
最美當屬“南樓”風光,走過彎曲的小路,直奔高十幾米、長五十餘米的石峯,就上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天橋”。“天橋”寬不到一米,窄不盈一尺,對人的膽氣既是一種壓抑又是一種挑戰。
過天橋不遠處,在懸崖峭壁上,有一天然洞穴,叫做“鴛鴦洞”,據傳在很多年以前,有一對不甘父母之命的戀人,不畏世俗,攜手逃人這深山,毅然跨過天橋,隱人林間,靠野菜野果在這“鴛鴦洞”內度過一箇甜蜜而美好的蜜月。
在距南樓北峯一里之遙的地方。生長着一片片的山韭菜和筒蔥,是天然的綠色食品。“韭菜樓”就是因在樓頂似的山巔生長着田園裏的韭菜而得名。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17
達來諾爾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境內,面積119413公頃,1987年經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年晉升爲省級,1997年被批准爲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爲丹頂鶴、大鴇等珍稀鳥類及內陸溼地生態系統。
本區集湖泊、溼地、草原、沙地、殘丘山地等多種生態系統爲一體,由北向南形成了玄武岩臺地棗湖積平原棗湖盆低地棗風成沙地依次排列的景觀格局。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孕育了內蒙古高原上著名的內陸湖泊生太系統,境內有大小湖泊22個,其中最大的達來諾爾湖面積22833公頃。衆多的湖泊、河流、沼澤及溼草甸等構成了佔保護區總面積35.8%的多樣的溼地生態系統,因而被列爲亞洲重要溼地。
保護區內多樣的生態環境條件孕育了豐富的物種資源,據調查,種子植物有434種;脊椎動物中有魚類21種,鳥類133種,哺乳類15種。基中被列爲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有白鸛、黑鸛、丹頂鶴、大鴇、玉帶海雕等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大天鵝、白枕鶴、灰鶴等18種。本區是丹頂鶴、大鴇、大天鵝等珍稀鳥類的繁殖地和南北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目前爲止發現的世界上丹頂鶴繁殖的最西界,具有極爲重要的保護價值。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18
滴水壺景觀掛於美林鄉敖包梁一側的石崖立壁上,高約30米,因雨水滲水積在山腹彙集而成,長年滴水不斷,峭壁頂上一塊壺型巨石凌空懸臥,斜墜如倒水,故得名滴水壺。
滴水壺一年四季,變幻莫測,春秋兩季,滴水不止,一里之處就可聽到叮咚悅耳、有韻有致的滴水聲。夏季的滴水壺最爲壯觀,此時滴水壺水量充沛,形成了小瀑布,從崖頂上一瀉而下。這珠璣的組合,水流的跌落,雖沒有“忽聞雷聲殷前川”的雄姿蓋世,卻有“溫柔是我力是我”的生動秀美。遠遠望去,潔白水簾,飄飄然然,揚揚灑灑,如綢緞飄舞,如仙袂飄舉,如淑女浣紗,好一幅美妙的水景圖,讓人陶醉。冬季滴水壺則結成數丈冰掛,似壁銀簾,重新迴歸渲泄後的平靜和爆發後的沉默中。滴水壺的四周也充滿生機和驚奇,滴水壺川溝谷狹長,寬約30米,周圍天然次生林資源豐富,針闊樹種繁多,秋霜過後,黃、綠、紫、紅,各色紛呈,絢麗多彩。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19
大家好!我是這次旅行導遊,大家可以叫我“董導”。我們即將遊覽美麗富饒又神奇呼倫貝爾大草原,感受什麼是“藍天綠地”,什麼是“綠色淨土”。
呼倫貝爾大草原位於大興安嶺以西,由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地勢東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間,總面積約93000平方公里。這裏生長着120多種營養豐富牧草,是中國現存最豐美優良牧場,豐美水草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污染,有“牧草王國”、“最純淨草原”美稱。
走近草原放眼望去,一碧千里,滿眼皆是綠色,中間點綴着白色羊羣,猶如一幅巨大綠色畫卷,無邊無際,在草地上走走,空氣十分新鮮,有一種說不出來奇妙感覺。大家也可以冬季來這裏旅遊,冬季呼倫貝爾是冰和雪世界,這裏美景讓你彷彿置身童話般世界,每年12月這裏都會舉辦冰雪節,有冰上捕魚、馬拉雪橇、觀駱駝等活動。
來到草原,一定不要忘記去呼倫湖。關於呼倫湖和貝爾湖還有一箇傳說:從前,草原上有一對情侶,女孩能歌善舞,才貌雙全,名叫呼倫;男孩力大無比,能騎善射,名叫貝爾,他們爲了拯救草原與妖魔奮勇搏殺,最後女孩變作湖水淹死了衆妖,男孩爲了尋找女孩勇敢投湖,於是他們雙雙化作了世世代代滋潤草原呼倫湖和貝爾湖。
站在湖邊一眼望去,看不到邊際,如海一般遼闊。在湖邊常常會遇到剛剛還是晴空萬里轉眼間風雲突變,下起了大雨,可西方太陽並未褪去,這就是“太陽雨”,一面是電閃雷鳴烏雲翻滾,一面是陽光明媚嬌紅醉臉,這時你會看到呼倫湖上穿高高架起一座彩虹橋,草原正以最隆重禮節向你祝福呢!
草原上人極爲好客,一座座蒙古包裏,主人們正歡歌樂舞,迎接着大家到來,一會大家可以在草原上騎馬、騎駱駝,看賽馬、摔跤比賽和烏蘭牧騎演出,喫着草原風味“全羊宴”,參與晚上特色篝火晚會,讓大家盡情體驗獨特草原風情。
多餘話不多說,大家要細細品味呼倫貝爾大草原無限樂趣,祝大家旅途愉快!玩得開心!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20
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導遊。
現在我們是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的鄂溫克少數民族分佈地。今天我們來看草原。
看,這是內蒙古大草原的小丘與平地,小丘與平地全都是綠的。這裏的空氣比別處更清鮮,是一箇天造地設的天然氧吧。你再看一看溫順的小綿羊,還有高大的蒙古馬,騎上去試跑幾圈,你就不忍心下馬了。有人說內蒙古草原到處綠色,可實際不是這樣,看看河岸邊吧!有小花,有紅的,有藍的,有黃的,有紫的,有白的,有粉的,五彩繽紛,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開放,還有明如玻璃,清澈見底的小河,小河上倒影着五顏六色的花兒,花兒上沾滿了河水,其真是別具特色,美不勝收的奇景,內蒙古大草原有多麼美,大家知道了吧?
現在我們來到蒙古包裏,大家可以去品嚐品嚐內蒙古的特色手抓羊肉,還有的就是加有羊奶釀的奶酒,和奶豆腐,我來介紹一下手抓羊肉,奶茶,還有奶豆腐。這三樣蒙古族同胞的重要食品,手抓羊肉,咱們的蒙古族同胞習慣用刀把羊肉切成大塊,煮熟了喫。喫的時候用到割,用手抓。奶茶可不是我們常喝的珍珠奶茶,而是摻和着牛羊奶的茶,是內蒙古同胞招待客人,敬客最重要的飲料。奶豆腐,當然也不是豆腐了,,它是用牛奶製成的凝固食品,盛在盤子裏用來當招待客人的點心,比如奶酪,它也是叫奶豆腐的。這些東西都是內蒙古同胞的特色食品。
好了,今天的旅遊就到此結束。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21
滿洲里市中俄邊境旅遊區是國家級AAAAA景區,佔地面積500萬平方米,由套娃景區和國門景區組成,彙集中國紅色文化、俄羅斯風情文化精粹,是一箇集旅遊景觀、酒店餐飲、演藝娛樂於一體的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基地。
套娃廣場景區是中俄邊境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唯一以俄羅斯傳統工藝品──套娃形象爲主題的大型綜合旅遊度假景區,是以滿洲里和俄羅斯相結合的歷史、文化、建築、民俗風情爲理念,集喫、住、行、遊、購、娛爲一體,被譽爲“國內最具特色的俄羅斯風情園”。
景區由主題園區、主題娛樂、主題酒店三部分組成。主題園區的建築以俄羅斯代表性建築爲藍本,比例縮小後再現於園區內,擁有以莫斯科紅場爲建築元素的景區入口和遊客中心、以聖彼得堡喋血大教堂爲外觀的俄羅斯民俗體驗館、以伊薩基輔大教堂爲建築形象的中俄友誼展覽館,以及將俄羅斯特色建築按原比例建設的俄羅斯工藝品及特色食品加工直營店等;景區擁有獨具特色的異域風情文化演藝場館及現代化體驗主題娛樂場所及設施,內設享譽世界的俄羅斯大馬戲演藝劇場、球幕飛翔影院、夢幻全息芭蕾舞劇場、套娃俄蒙演藝餐廳、印象套娃實景演藝及高科技室內外遊樂場等;套娃主題酒店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套娃建築,房間總數1千餘間,是內蒙古地區規模最大的旅遊特色度假酒店。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22
是的,今天由我給大家作沙漠之旅的導遊,定會讓大家收穫驚人的喜悅。巴丹沙漠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西部和額濟納旗東部一帶。東西長約270公里,南北寬約220公里,總面積爲4.71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的第三大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這裏海拔一般在1200—1600米之間。作爲沙漠世界最高峯,必魯圖沙峯海拔高度爲1617米,相對高度500米,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的最高沙峯絕對高度高出70多米,號稱“金字塔沙山”。巴丹沙漠以流動沙丘爲主,約佔83%。
沙漠邊緣爲沙丘相連的沙丘鏈地形,起伏較低,對比高差25—50米;沙漠中心爲複合型沙山,相對高度爲200—500米,堪稱世界“沙丘之王”和沙丘相對高度之最。這裏還有被譽爲“世界鳴沙王國”的鳴沙山,發出的響聲猶如牛吼機鳴,聲傳數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鳴沙區。沙山間有窪地、鹽湖,但面積都很小,周圍綠洲上生長海韭菜、芨芨草等,爲主要牧場。奇峯、鳴沙、湖泊、神泉、寺廟爲巴丹沙漠之“五絕”。兩年前,在國家旅遊局、中國科學探險協會聯合開展的探險旅遊網絡調查活動中,由阿拉善盟旅遊部門推薦上報的巴丹沙漠被首批確定爲沙漠探險旅遊地之一。
這次活動,旨在引導探險旅遊活動規範化發展,以保障廣大探險遊客的安全。國內探險遊被分爲山嶽探險、沙漠探險、峽谷(洞穴)探險、漂流(潛水)探險和高原探險五大部分。全國共確定17個探險旅遊地(或項目),其中內蒙古有2處,除巴丹沙漠外,另1處是庫布其沙漠。巴丹沙漠以其絕對優勢高居中國沙漠探險旅遊地之首。朋友們,讓我們在這最具神奇色彩的大漠深處享受沙漠探險、瀚海觀光的樂趣吧。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23
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導遊。
現在我們是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的鄂溫克少數民族分佈地。今天我們來看草原。
看,這是內蒙古大草原的小丘與平地,小丘與平地全都是綠的。這裏的空氣比別處更清鮮,是一箇天造地設的天然氧吧。你再看一看溫順的小綿羊,還有高大的蒙古馬,騎上去試跑幾圈,你就不忍心下馬了。有人說內蒙古草原到處綠色,可實際不是這樣,看看河岸邊吧!有小花,有紅的,有藍的,有黃的,有紫的,有白的,有粉的,五彩繽紛,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開放,還有明如玻璃,清澈見底的小河,小河上倒影着五顏六色的花兒,花兒上沾滿了河水,其真是別具特色,美不勝收的奇景,內蒙古大草原有多麼美,大家知道了吧?
現在我們來到蒙古包裏,大家可以品嚐品嚐內蒙古的特色手抓羊肉,還有加有羊奶釀的奶酒,和奶豆腐,我來介紹一下手抓羊肉,奶茶,還有奶豆腐。這三樣蒙古族同胞的重要食品,手抓羊肉,咱們的蒙古族同胞習慣用刀把羊肉切成大塊,煮熟了喫。喫的時候用到割,用手抓。奶茶可不是我們常喝的珍珠奶茶,而是摻和着牛羊奶的茶,是內蒙古同胞招待客人,敬客最重要的飲料。奶豆腐,當然也不是豆腐了,,它是用牛奶製成的凝固食品,盛在盤子裏用來當招待客人的點心,比如奶酪,它也是叫奶豆腐的。這些東西都是內蒙古同胞的特色食品。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24
各位旅客:
各人好!
我叫錢心妤,本日我將帶各人到內蒙古明確一番哪裏的奇異風物和風氣習慣。一會我們到了景區呢,各人就可以體驗一下蒙古族的下馬酒,旅行一下蒙古包,品嚐一下蒙古的美食。請各人在旅途中留意安詳,不要亂丟垃圾,各人跟我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呼倫貝爾人接待來賓都必用瓊漿相待,以表達本身好客的神色。聽說,下馬酒是從成吉思汗期間傳下來的。其飲法是:起首用左手端乘酒銀碗,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彈向天空,稱爲“敬天”;然後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彈向地面,稱爲“敬地”;再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向前線平彈,稱爲“敬祖先”;最後雙手端碗,一飲而盡,雖然假如你其實不勝酒力,也可用脣抿一下再交還到主人的手中。意爲“青天永安、大地永安、人生永安快樂”之意。各人要記着這些步調,不要失了規矩。好,我們就要到目標地了。
到草原了,這幾位伴侶就是蒙古住民。你們也看到了,這些圓形衡宇就是蒙古包,也叫氈房。蒙古包構築怪異、明快,既適用又雅觀。草原廣漠,風雪大,圓形蒙古包阻風力小,包頂不積雪;因爲逐水草而居,常常遷移,蒙古包拆、搭利便,省時省力。
跟我來,我們一路進入蒙古包。各人或者對蒙昔人的衣飾感樂趣,我來先容一下。打扮概略分爲細軟、長袍、腰帶和靴子四個部門。婦女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寶石、金銀製成。男人冬季多戴尖頂大耳的羊皮帽,夏季多戴提高帽或禮帽。蒙古族男女老小都喜好穿長袍,穿長袍時腰帶是必備的,靴子尖稍向上翹起。
此刻,我們不要辜負了蒙古摯友的一番盛意,來品嚐品嚐草原的美食。蒙古首要飲食有烤羊腿、手抓羊肉、奶菜、哈達餅、肉乾、馬奶酒等等。來說說手抓羊肉,相傳它有近千年的汗青,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服法有三種,即熱喫、冷喫、煎喫。特點是肉味鮮美,不膩不羶、色香俱全。各人逐步品嚐。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25
內蒙古赤峯市克什克騰旗位於內蒙古高原東部,大興安嶺山脈南緣,渾善達克沙地東端,是三大地貌區的結合部,有“塞上金三角”之稱。在這兩萬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彙集了草原、湖泊、林海、沙地、石林等多種自然景觀,被稱作內蒙古風光的“百寶箱”。
阿斯哈圖石林位於赤峯市克什克騰旗。阿斯哈圖是蒙語,漢譯爲“險峻的岩石”。它處於大興安嶺餘脈向西部草原過渡的地帶。草原上羣山呈現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徵,四周險峻,而山頂平緩起伏,冰石林在這平坦的丘陵地帶顯得格外突出。據專家分析,阿斯哈圖石林主要是由冰蓋冰川的創蝕、掘蝕和冰川 融化時形成的大量冰川融水的沖蝕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叫“冰川石林”。
由於第四紀冰川長期的精雕細刻,造就了阿斯哈圖冰石林這一方神祕的獨特的自然風貌,具有華山之險峻,黃山之秀麗,泰山之雄奇。這裏山連着山,峯連着峯,山山各具特色,山山不同,峯峯各異。
阿斯哈圖冰石林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是舉世罕見的“冰石林”。阿斯哈圖石林發育類型很多,形狀千姿百態。有的像“石柱”、“石叢”、“石筍”,有的好似“石塔”、“石牆”,還有的像“秀女望月”、“比薩斜塔”。
阿斯哈圖石林形態多變,很少有雷同形狀,而且渾厚粗獷,在荒野中突兀而立,十分觸目。當地百姓看得久了,看出名堂,於是石林中便有了成吉思汗拴馬柱、神劍石、南天門、神女石、姐妹石等名稱。
阿斯哈圖高山聳立、流水潺潺、奇石怪異、風純木秀,令遊人和攝影愛好者流連忘返。一處石景,從不同的方位觀賞,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在不同的光照耀下,會產生不同的聯想和想象,這時,你會爲大自然的偉大和神奇感慨萬千。
阿斯哈圖石林附近是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有山岡、森林、草原,景色很美。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26
秋,收穫的季節,金黃的季節——同春天一樣可愛,同夏天一樣熱情,同冬一樣迷人。每個城市的秋天的景色都是一樣的美。但是,我還是喜歡我的家鄉——扎蘭屯的秋天的景色。早晨,整個小城都被一層薄薄的霧籠罩着。這霧像輕紗,像雲彩;掛在樹上,繞在屋脊,漫在山路上,藏在草叢中。
一會兒像奔湧的海潮,一會兒像白鷗在翻飛。早晨有些涼意,風把落葉吹在了地上,黃色的樹葉在地上玩耍。從遠處一看,像一條黃色的地毯。中午,大地換上了金色的外衣,格外的美。下午,沒有一絲風,樹也不搖了,葉兒也不落了,一切都很平靜。夜晚,景色異常地美,小城裏閃爍着五顏六色的彩燈,彩燈把每棵黃色的樹都照成彩色的了。涼風習習,秋天的夜晚正適合出來散步。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天一樣羞澀,也不像夏天一樣火熱,更不像冬天一樣內向。我愛秋天!更愛扎蘭屯的秋天!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27
內蒙古曾是恐龍等爬行類動物生息的樂土,併成爲當現代界馳名的恐龍化石產區。我們要愛惜身邊的每一塊綠地,掩護身邊的珍惜動植物。
二月三日清晨,我們乘火車來到了呼市。剛出站,我們便直奔內蒙博物院,想一睹哪裏出色而又完備的汗青文物。
站在展廳內,那弘大的情況吸引了我的眼球。內蒙古博物館的’展廳大樓造型別致,極具民族特色。樓頂塑有凌空疾馳的駿馬及藍天白雲,象徵着內蒙古的吉利與起飛。
我們先來到太古天下館,就看到有很多小講授員。他們操作假期課餘時刻進修,進步綜合素質。恐龍展館是最讓我沉迷的。恐龍展廳分爲一層及地下一層共兩層。在一層與地下一層的中間陳列着一具餬口在白堊紀早期的龐大的恐龍化石骨架 ,它身長26米,高達12米,體重逾60噸,是亞洲最大的恐龍,稱爲“查干諾爾龍”。在這具化石骨架旁邊的館內尚有許多人造的恐龍,他們還會發出一億年前恐龍的啼聲,能讓人們感覺到一億年前恐龍各人庭弘大情況。地下一層是餬口在恐龍時期的形態各異的動物化石,如猛獁象、披毛犀、鸚鵡嘴龍、鴨嘴龍、原角龍、會飛的似鳥龍、翼龍和長有羽毛的恐龍以及恐龍蛋。這一發明展示了恐龍變鳥類的也許。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28
客歲的暑假,我感想內蒙古大草原是何等的瑰麗。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白色的蒙古包、高壯的駿馬、成羣的牛羊,尚有那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在蒙昔人的餬口中佈滿了美。
蒙昔人喫是離不開羊的。烤全羊、燉羊肉、熬羊奶,都是蒙古族的特色菜。
蒙昔人異常好客。他們把你請入蒙古包後,老是要給你端上大碗大碗的馬奶酒、奶茶,還要留你喫午時飯。午飯異常豐厚,最重要的就是烤全羊或煮全羊了,這些都是貴客才氣喫上的。大嚼着羊肉,大口喝着馬奶酒、奶茶,會認爲很是恬靜。
喫飽喝足,大人們便在包內措辭,這時蒙古族小伴侶便會帶你去騎馬。騎着那潔白的駿馬,在草原上馳騁,認爲本身異常的帥,那會覺的本身不行一世!
騎馬到山坡上向遠處望:牛羊恰似一顆顆珍珠,河水就像一條玉帶,嵌在這塊綠油油的大地毯上。牧民哼着長調,甩着馬鞭,清閒自如,牛羊低着頭啃着綠綠的青草,興奮地搖頭晃腦,樂的直甩尾巴。河水又青又亮;清的可以看到水中的小魚,亮的叫人老遠就可以望見。
抬頭躺在草地上,清風吹着你的衣襟,清冷清冷的;看着天上的白雲,一朵接一朵的從你面前飄過,瓦藍瓦藍的天空,讓你的神色分外的清新。
瑰麗的內蒙古,瑰麗的大草原,你是生我養我的處所,我決不會健忘你!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29
內蒙古赤峯市克什克騰旗位於內蒙古高原東部,大興安嶺山脈南緣,渾善達克沙地東端,是三大地貌區的結合部,有“塞上金三角”之稱。在這兩萬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彙集了草原、湖泊、林海、沙地、石林等多種自然景觀,被稱作內蒙古風光的“百寶箱”。
阿斯哈圖石林位於赤峯市克什克騰旗。阿斯哈圖是蒙語,漢譯爲“險峻的岩石”。它處於大興安嶺餘脈向西部草原過渡的地帶。草原上羣山呈現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徵,四周險峻,而山頂平緩起伏,冰石林在這平坦的丘陵地帶顯得格外突出。據專家分析,阿斯哈圖石林主要是由冰蓋冰川的創蝕、掘蝕和冰川 融化時形成的大量冰川融水的沖蝕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叫“冰川石林”。
由於第四紀冰川長期的精雕細刻,造就了阿斯哈圖冰石林這一方神祕的獨特的自然風貌,具有華山之險峻,黃山之秀麗,泰山之雄奇。這裏山連着山,峯連着峯,山山各具特色,山山不同,峯峯各異。
阿斯哈圖冰石林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是舉世罕見的“冰石林”。阿斯哈圖石林發育類型很多,形狀千姿百態。有的像“石柱”、“石叢”、“石筍”,有的好似“石塔”、“石牆”,還有的像“秀女望月”、“比薩斜塔”。
阿斯哈圖石林形態多變,很少有雷同形狀,而且渾厚粗獷,在荒野中突兀而立,十分觸目。當地百姓看得久了,看出名堂,於是石林中便有了成吉思汗拴馬柱、神劍石、南天門、神女石、姐妹石等名稱。
阿斯哈圖高山聳立、流水潺潺、奇石怪異、風純木秀,令遊人和攝影愛好者流連忘返。一處石景,從不同的方位觀賞,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在不同的光照耀下,會產生不同的聯想和想象,這時,你會爲大自然的偉大和神奇感慨萬千。
蒙古導遊詞400字 篇30
草原上的蒙古人都很好客。不論是不是親戚故舊,認識不認識,到蒙古人家裏做客,都會受到熱情的接待。
走近營子,首先聽到的是狗叫。蒙古人喜歡養狗。狗不但有護畜作用,還能傳遞信息。狗一叫,孩子們會首先跑出來,之後,回去向大人彙報看到的情況。如果來的是長輩,全家人都出來迎接。迎客人前,服裝都會穿戴整齊。
主人中有長輩和老人時,客人要在營子外下馬,牽着馬進營子。客人是長輩或老人,主人要接過馬繮拴在馬樁上。晚輩要向剛見面的長輩問候請安。
按蒙古人傳統,來家就是客,一律茶、食招待。除非客人忙得等不及燒茶,也得要品嚐點奶食品才能上路,如果到一箇蒙古人家裏而什麼也不喫就走,會被認爲是對主人的不尊敬。
獻茶敬酒照例以長輩、老人爲先。有時也會爲了表示對客人的尊重而先客後主,客人接過來茶碗來要放在長者面前。獻茶要站起身雙手奉上,不能坐着獻茶。晚輩如果是男性,敬酒時作單跪姿勢。
客人喫過茶,先向長輩一一敬酒,長輩們接過第一盅酒,照例說幾句吉祥的話,用太陽指蘸酒彈酹。這時客人應該向老人獻上禮物,分糖果給小孩。
客人獻過禮物,主人家的家長開始給客人敬酒。如果家長年高輩長,一般會由少輩人代替。晚輩忌諱在長輩面前喝酒吸菸,但必須接過酒杯並酹酒之後,將杯放在桌子上。如果客人好喝酒,長輩便會藉故迴避,給機會讓同輩人飲酒娛樂。多麼好喝酒的老人,也不能同青年人一道飲酒。即使大規模喜慶,也必須按年齡、輩分、地位、性別分開坐。避席的長輩待年輕人飲到差不多時返回,與客人共同斟滿一杯酒放在桌子上,大家開始用飯。如果主人以整羊席待客,則先由長者動刀割肉。和客人一起喫飯的,必須是家庭主事人。
如果客人辭行,全家人會都來送別,有時主人家的老太太會用牛奶酹祝。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