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精選17篇)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1

  秋高氣爽的季節裏,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龍潭山,欣賞它那美麗的景色。

  站在山角下,我就被那氣勢雄偉的大門所吸引,上面刻着七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龍潭山遺赴公園。

  穿過大門,我們來到了龍潭山的書簡廣場,一幅六米多高的巨大書簡展現在石壁上,上面刻着乾隆帝1754年到龍潭山親筆題寫的詩詞。置身在這個廣場上,我彷彿穿越到古時的龍潭山。

  沿着山路向上走去,可以看見鬱鬱蔥蔥的各種樹木和各色各樣不知名的小花,它們隨風擺動,好像在向我們揮手打招呼。偶爾還可以看見忙碌的小松鼠,它們有的在喫東西,有的在和小夥伴嬉戲,還有的在樹與樹之間穿梭……可愛極了。幸運的時候,還可以看見勤勞的啄木鳥在給大樹診病。

  繞過茂密的樹林,我們來到了“龍潭”,它又被人們稱爲“水牢”,水牢周圍被一片小樹林包圍着,當狂風吹過時,它的水面也沒有一絲波紋,它的旁邊立着一箇石碑,石碑上刻着“龍潭印月”四個大字。想象着在夜晚,月光倒映在水面上,那平靜的水平泛着月光,一定是風清月皎景色怡人。

  告別“龍潭”,我們向山頂走去,站在山頂,俯看松花江,像一條長龍,周圍羣山環繞、高樓林立,眼前的美景讓我沉醉,更讓我興奮。

  我愛我的家鄉——吉林,但我更愛家鄉的美景龍潭山。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2

  潭四壁以花崗石條壘砌,呈長方型,東西長52.8米,南北25.7米,水深約10米,水深而碧,無漲無落,終年不涸,吉林八景中的龍潭印月即指此處。與水牢相距250米處,有一圓形石砌深坑,俗稱早牢,是高句麗時期古城堡儲存軍需物資的地窖。山城頂峯,俗稱"南天門",在此可一覽江城全景。位於城市東部、松花江東岸,因山上有龍潭古池而得名,是一箇以森林爲主要景觀的公園。

  龍潭山山勢綿延陡峭,是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山上有上百萬株樹木,其中僅百年以上的古樹就有130多株。此外,山頂上至今仍保存有1500多年前的高句麗遺址。[1]

  龍潭山山勢挺拔雄偉、巍峨壯觀。山上古樹參天,草大蔥鬱,風影幽雅,是個理想的旅遊勝地。最高峯俗稱“南天門”海拔388.3米,登峯遠眺,江城盡收眼底。山上有一座渤海時期的古城 遺址,遺有山城城垣、“水牢”、“旱牢”,城牆憑藉山勢,沿山脊夯土碎石築 成,牆壁最高處10米,最矮僅1米餘。城垣上寬1至2米,基寬10米左右。周長 2396米。山城的正南和正北各有一門,東西南北四面都有瞭望臺。“水牢”,亦 稱“龍潭”,位於山城西北隅最低處,呈長方形,東西長22.8米,南北寬 125.75米,深9米多,四周用花崗岩石塊砌成,“水牢”是當時山城的蓄水池。 “旱牢”,位於山城西南隅的較高處,呈正圓形。“旱牢”直徑10.6米,深3米 左右,是山城內儲備物資的倉庫或囚禁犯人的囚牢。山上還有清乾隆時建的觀音堂、龍王廟、關帝廟等,統稱龍鳳寺。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八月初九,清 高宗純皇帝愛新覺羅·弘曆,東巡吉林時,曾遊覽了龍鳳寺,祭禮了龍潭,併爲觀音堂正殿書寫了“福佑大東”匾額,封一棵28米多高,挺直無曲、枝葉翦齊的 黃婆羅樹爲“神樹”。此後,每年春秋兩季,清駐吉林的文武官員在吉林將軍率領下,都要到龍潭山祭禮“龍潭”與“神樹”。民國年間,“神樹”萎殘凋謝了山上有建於公元4—5世紀的古城遺址及水牢、旱牢,還有建於清代的龍鳳寺、龍王廟、關帝廟等古建羣,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龍潭山是吉林市的四大名山之一,龍潭山公園依山而建,是吉林市最大的市區風景名勝公園,也是中國自然生態保護較好的城市森林公園之一,具有較高的保護、利用和開發價值。

  龍潭美稱在龍潭山上有龍潭山公園和高句麗時期的古城龍潭山城,龍潭山城已被列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吉林省著名風景區。龍潭山就是因龍潭山城和城中龍潭的傳說而得名的。

  關於龍潭的由來,至今還流傳着一段動人的神話故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龍潭山周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們漁獵耕織,安居樂業。有一天,忽然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從天上降下一條孽龍,落到山間水池中。從此,老百姓們稱水池爲龍潭,山也被叫做龍潭山了。這條孽龍經常呼風喚雨,發大水禍害山下的老百姓們。有一年孽龍又發大水,淹沒了山下的莊稼和房屋,老百姓們四處逃命。一箇叫徐小妹的女孩也被洪水沖走,其父林翁拼命追趕,好不容易游到女兒身邊。正要救起女兒,忽然一隻受傷的燕子掉在林翁面前,林翁先救了燕子,再看自己的女兒卻不見了蹤影。林翁及老伴失去獨生女兒,痛不欲生。這時被救的燕子突然開口說話了,她安慰了老兩口一番,並認林翁夫婦爲父母。因燕子生長在龍潭,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爲龍潭燕。爲除孽龍報達林翁夫婦救命之恩,龍潭燕決意飛往南海仙山求師學藝。三年之後龍潭燕功成歸來,率領衆燕子打敗了孽龍,從此龍潭山下的老百姓們又過上了太平日子。

  龍潭山公園景色公園充分利用森林公園優勢開展了端午踏青遊園會、朝鮮族民俗遊園會、滑翔、滑雪、廟會等羣衆性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江城人民的業餘文化生活。龍潭山現已開發出春花、夏蔭、秋葉、冬雪四大自然景觀。

  龍潭古池是一處由泉水形成的潭,俗稱“水牢”,潭呈長方型,四壁以花崗石條壘砌,是1500多年前高句麗北疆古城堡的貯水池。與水牢相距250米處,有一圓形石砌深坑,俗稱“旱牢”,是高句麗時期古城堡儲存軍需物資的地窖。

  龍潭山公園最著名的景觀當屬“龍潭”,龍潭位於山的西北最底窪處,有板石砌成階路送出你到潭邊。龍潭藏於山窪林蔭深處,寒氣襲人。 龍潭東西長 47米,南北寬22米,潭水呈墨綠色,水面佈滿浮萍,顯得深不可測。龍潭山上植被豐盛茂密,整座山有各種樹木 140萬株,百年古樹和珍貴名木就有百餘株。每年一到秋天,那原來綠色的山,轉眼就變成了色彩斑斕的五花山了。你看那紅的感烈,黃的富有,紫的凝重,綠的深沉,紅綠參差,黃紫斑駁,遠遠望去像一幅重彩油畫高懸於天地之間。公園裏的林木、牌樓、水榭、亭臺都使人心曠神怡,樂不思歸,徜徉其間,腳下踏着厚厚的落葉,陽光從林隙間瀉下來,一束又一束組成光簾,真是一幅絕妙景色。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3

  大家好!我叫悅悅。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去龍潭山遊覽,請您隨身帶好貴重物品,注意安全。

  遊客們,我先介紹一下吉林遠近聞名的龍潭山。

  龍潭山公園是是中國著名城市森林公園,它位於吉林省東北地區,松花江東岸,佔地234公頃,始建於1957年。因山上有古池“龍潭”而得名,現在尚存1500多年前修建的高勾麗古城遺蹟。一會兒我們進去的時候,會看到更詳細的介紹。

  看!我們已經位於龍潭山了。龍潭山山勢雄偉,呈臥虎形西東走向。西路峯巒陡峭,拔地而起;東路綿延遠去,沒於羣之中。龍潭山被近百種,一百二十餘萬株喬、灌木所覆蓋其中百年以上古木有一百三十餘株,不愧是森林公園。

  遊客們,現在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龍潭山中的龍潭,亦稱水牢。

  在龍潭山高勾麗城西北角最低處,是古人利用泉眼修建的貯水池。因爲,傳說有一條孽龍被所在潭中,鐵鏈系與潭邊一棵大樹上,傳說有人拉動鐵鏈,立刻就會風雲變色,潭水翻騰。故稱“龍潭”。龍潭四壁以花崗石條壘砌,呈長方形。東西長52.8米;南北25.7米,水深約10米。潭水主要以山上的雨水和積雪聚集而成,又因泉下有泉眼,故水深而碧,無漲無落,終年不固。每當浩月當空,倒影盪漾湖心,吉林八景“龍潭印月”即指此處。

  與水牢距離250米處,是一圓形石砌深坑,稱其“旱牢”,其實是高勾麗時期古城堡儲存軍需物資的地窖。

  好了,我們這次“龍潭山一日遊”就到次結束了,請大家玩好,歡迎大家常來遊玩,一定會收穫更多知識的,謝謝!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龍潭山遊玩,我是這次旅遊的導遊,你們可以叫我“王導”。很高興能爲大家服務,希望我能讓您愉快地度過一天。

  龍潭山公園位於吉林市東部,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中國有名的城市森林公園,海拔388米,全山被近百種120萬株樹木所覆蓋,古樹有130多株。山上有泉積水成潭,名“龍潭”龍潭山因而得名。

  下面,就讓我們來走進龍潭山古池吧!龍潭古池是一處泉水形成的潭,俗稱“水牢”,是1500多年前古城的儲水池,與水牢相距250米處,有一處“旱牢”,是古池的地窖。

  龍潭山還有一箇故事那,很久很久以前,龍潭山五穀豐登,人們安居樂業。有一天,天山降下一條龍落到潭中,那龍常呼風喚雨,讓山發大水,有一次大水沖走了一箇叫“徐小妹”的女孩,她父母救了一隻燕子,確發現女兒不見了,燕子認他們二老爲父母,它爲了打死惡龍,飛到仙山求師學藝,當它成功歸來時,領着衆燕打死了龍,把它鎖在池底。老百姓們又過上了好日子。

  下面是登山時間,您有兩個小時的登山時間,大約半個小時可以登上南天門在那可以看見吉林所以的景色。登山時要注意穿旅遊鞋,女同志不穿裙子,照相時不要擠,互相禮讓。

  很高興和您度過美好的一天。謝謝您之前的合作,謝謝,再見!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龍潭山遊玩,我是這次旅遊的導遊,你們可以叫我“王導”。很高興能爲大家服務,希望我能讓您愉快地度過一天。

  龍潭山公園位於吉林市東部,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中國有名的城市森林公園,海拔388米,全山被近百種120萬株樹木所覆蓋,古樹有130多株。山上有泉積水成潭,名“龍潭”龍潭山因而得名。

  下面,就讓我們來走進龍潭山古池吧!龍潭古池是一處泉水形成的潭,俗稱“水牢”,是1500多年前古城的儲水池,與水牢相距250米處,有一處“旱牢”,是古池的地窖。

  龍潭山還有一箇故事那,很久很久以前,龍潭山五穀豐登,人們安居樂業。有一天,天山降下一條龍落到潭中,那龍常呼風喚雨,讓山發大水,有一次大水沖走了一箇叫“林小妹”的女孩,她父母救了一隻燕子,確發現女兒不見了,燕子認他們二老爲父母,它爲了打死惡龍,飛到仙山求師學藝,當它成功歸來時,領着衆燕打死了龍,把它鎖在池底。老百姓又過上了好日子。

  下面是登山時間,您有兩個小時的登山時間,大約半個小時可以登上南天門在那可以看見吉林所以的景色。登山時要注意穿旅遊鞋,女同志不穿裙子,照相時不要擠,互相禮讓。

  很高興和您度過美好的一天。謝謝您之前的合作,謝謝,再見!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6

  水上公園是天津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位於市區西南,面積150多公頃,1950年興建1989年新評爲津門十景之一,景名龍潭浮翠,是天津市民和中外遊客遊樂休息的好場所

  沿堤漫步遊覽園中景點,進門北側有近兩百米長廊橫臥長廊以北是兒童運動場沿桃柳堤西行,可到公園中心的文化廣場隔水可望芙蓉水榭和湖濱軒穿過五曲橋,在一座土山上有一座高27米建築別緻的眺園亭它是全園的制高點登亭一望,整個水上公園的風光盡收眼底西湖的湖心島玉橋琵琶島與對岸的登瀛樓遙遙相望從眺園亭下來,向南過雙曲拱橋,經登瀛樓寥廓天,就可遊覽公園最南部主要景點動物園動物園中展出着異獸珍禽100多種,最爲精彩誘人猴園裏,大猴小猴攀援戲耍,爭喫遊客投給的蘋果猩猩館裏,大猩猩有時對人怒吼 兇猛的山魈也許對人作一箇難看的咧嘴笑臉非洲大象,用長鼻子捲起青草送進嘴裏喫着長頸鹿高昂着頭,在欄院中給遊人投來友善的目光非洲河馬俯臥池中只露出難看的鼻子眼睛獅虎山中的非洲獅東北虎在籠中走來走去,偶爾怒吼一聲,似乎震得山搖地動熊院裏,笨頭笨腳的大熊直立身體,張開大嘴接食着遊客丟下的麪包塊兒熊貓館裏,大熊獵捧着竹枝葉嚼食着珍禽園裏,大孔雀見到穿着花衣裙的少女,便要展開羽屏與之比美,祝君吉祥在這珍稀動物的王國裏,人們將忘疲倦和煩惱

  離開動物園往回走的時候,人們也許會想,水上公園的景名爲什麼叫龍潭浮翠原來這片湖水名叫青龍潭當地民間神話傳說是主管大青河的青龍因爲給乾旱的天津衛南一帶耕去播雨,拯救百姓而觸犯了龍王,被龍王在李七莊上空斬掉龍頭,青龍的一腔清泉傾瀉在這裏,形成一箇碧藍的大水潭從此人們叫它青龍潭,青龍潭建成公園後,水上諸島堆藍疊綠,水面荷葉浮翠飄香,因此景名龍潭浮翠不僅恰當,而且優美生動

  龍潭裏有龍舟作爲遊覽船.當看完動物園出來時,乘坐龍舟,觀賞湖景,那是很愉快的龍舟有兩條,長15.4米,寬3.66米,船殼高1.05米龍頭龍尾與船殼爲一體,玻璃鋼材料製成,龍背上有一座木結構仿古建築亭廊亭廊兩端是兩個樓亭亭頂塗着黃漆,仿琉璃瓦廊內頂圍彩繪各種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中間有一幅四龍戲珠圖,亭和廊的建築風格像宮闕一樣,金碧輝煌船頭是兩根金龍盤繞的柱子龍角龍鬚龍眼十分生動船中有60個座椅船以電瓶爲動力,無污染和噪音,遊客坐在椅上,一邊聽音樂,一邊憑欄觀賞拱橋紅蓮島碧波莊神戶園諸景七分鐘便駛完航程.乘龍舟舒適安全,令人領略了水上風光特色,快樂地度過美好時刻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7

  週末,我們興奮地來到龍潭公園。

  龍潭風景區位於柳州市南部,是4A級旅遊景區,是集南方喀斯特自然景觀、民族風情和文化以及亞熱帶喀斯特植物景觀於一體的大型風景區。我渴望這個已經很久了。

  龍潭公園一湖兩池,樹木蔥蘢,四面環山。最大的是鏡湖,其次是龍潭和譚磊,按高度依次是譚磊、龍潭和鏡湖。雷龍二灘,常年恆溫,是山裏的地下泉水,一年四季都可以游泳!在譚磊附近,有“祈雨臺”和“祭祀臺”。唐代著名作家、柳州刺史柳宗元在這裏祈雨,寫了《唐磊祈雨》。

  鏡湖沿岸不遠處是一片花海,玉蘭花、桃花、櫻花盛開。山裏到處都是。公園內還巧妙地點綴着“鼓樓”、“龍潭風雨橋”等民族建築,蔚爲壯觀。鏡湖上的“龍潭風雨橋”是一座仿古鋼筋混凝土廊橋式建築,感覺有點假。龍潭風雨橋據說是在三江城陽風雨橋的基礎上設計建造的。

  再往下,你將到達鼓樓。鼓樓是四角形的塔體結構,飛檐重樓亭,玻璃裝飾,葫蘆頂,莊嚴肅穆;裏面有一箇景觀長廊,盤旋而上,懸掛着“風格鼓”,既體現了侗族人民打鼓警示人們聚集的意圖,又滿足了遊客登高望遠的願望。

  龍潭公園真的很美。這裏有山有水。期待下次再來!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8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海之星旅遊團,我的名字叫張洺語,今天就由我來給你們做小導遊,我今天要帶領你們去的地方是位於吉林市的龍潭山,在此之前,我先來給你們介紹一下龍潭山吧。龍潭,它位於龍潭山古城西北隅最低處。潭水清碧如鏡,潭外樹木蔥蘢,水位從不下降,即遇旱年也不幹涸。“龍潭印月”被列爲吉林八景之一。龍潭名稱來自傳說和神話。

  歷史資料中記載着這樣一箇神話:很早很早以前,龍潭山附近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人民安居樂業,漁獵耕織各得其所。忽有一日,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從天上貶下一條青龍,來到這山中水池。從此水池被稱爲龍潭。可是這條青龍,來到凡間,繼續作孽,經常發大水,淹沒莊稼和房屋,老百姓被逼四處逃命。有一箇叫林小妹的女孩,被水沖走,她父親林翁游到女兒身邊正待要救,又發現一隻燕子落水,林翁舍女救燕,燕子得救了,女兒卻被孽龍掠走。林翁夫婦失去親生女兒,甚是悲痛。這時,得救的燕子忽然開口說話,她認林翁夫婦爲父母,安慰二老一番,就決意飛往南海仙山學藝,待功成後回來爲百姓報仇雪恨。因此燕長在龍潭山,人們便親切地叫她爲龍潭燕。龍潭燕走後三年,林翁率衆鄉親持斬龍劍和千環鐵鏈,去鎖孽龍,但未成功。這時,恰好龍潭燕功成歸來,率領衆燕,銜石填潭。孽龍則派白花蛇把林翁掠進龍潭,妄圖引誘龍潭燕來救,好一網打盡。龍潭燕見救命恩人遇難,悲痛欲絕。幸得人蔘老人的幫助,龍潭燕率衆燕斬妖闖潭,終於鎖住了孽龍,救出了林翁,使龍潭山百姓重見天日。這些動人的傳說和神話雖然不是事實,但它反映了古代江城人民的豐富的想象力和征服自然、戰勝自然的強烈願望。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心動了呢,是否也想去龍潭山看看美麗的景色呢?那就跟着我們出發吧。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9

  吉林市龍潭山,位於吉林市區東部,西臨松花江,佔地202公頃,最高峯“南天門”海拔388.3米,相對高差194米。龍潭又名水牢(鎖龍井),山上有建於公元4―5世紀的古城遺址及鎖龍的水牢*(鎖龍井)、旱牢,還有建於清代的龍鳳寺、龍王廟、關帝廟等古建羣,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潭山在吉林省吉林市東部,它與朱雀山、玄天嶺、小白山合稱吉林四大名山。這裏風景幽美,是個旅遊、度假勝地。 龍潭山是以位於西北角山麓一箇稱爲龍潭的秀麗水池而得名。龍潭約長五十三公尺,約寬二十六公尺,深九公尺。疊石爲堤,水清見底,每當皓月懸空,倒影盪漾湖心,那就是教人流連忘返的“龍潭印月”。龍潭又名水牢(一種鎖龍井),相傳古時有條孽龍給鎖在潭底,鐵鏈繫於潭邊一棵大樹上,有人拉動鐵鏈,立刻就會風雲變色,潭水翻騰。

  潭東南有株古樺樹,高三十公尺,兩人不能合抱,軒昂挺直,清乾隆帝北巡至此,封爲“神樹”。附近有龍王廟、關帝廟、龍鳳寺等古建築,可供遊覽。龍潭山頂巔,有一座高句麗古城,城牆高十公尺,城基寬十公尺,周長二千四百公尺,形勢雄偉,是古代的軍事城堡。居高臨下,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古城四隅各有一平臺,南平臺地勢最高,俗稱南天門,置身其上,能夠讓你把吉林市的全部勝景景物盡收眼底。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10

  龍潭山公園是中國著名城市森林公園,位於吉林城東北,松花江江岸,始建於1951年,圓山上有古池”龍潭”而得名,主要景點有,修築於1500年前,尚存的`高句麗、古城遺址、龍潭、旱粟等。龍潭山山勢雄偉,呈臥龍形西東走向,西邊峯巒陡崤,蒼山翠綠,拔地而起,東路綿延逶迤,掩映於羣山之中,龍潭植被很好,草木繁茂,有近百種,120株喬、灌木生長,其中百年以上的草木就有130餘株。春天蒼松翠柏,楊綠吐綠,綠蔭迎地;夏季萬木蔥蘢,花草滿地,秋季輕風送爽山分五色,各有姿色,冬來白雪茫茫玉樹瓊水,松柏長青。

  一年四季景色變幻不同,吸引人們的注意。龍潭山中的龍潭,又名水牢,在龍潭山高麗城西北角處,是與古人利用泉眼修建的貯水池,傳說有條孽龍被鎮在潭中,故有其名,潭水主要由雨水或積雪流聚而成,因潭下有泉眼,池水才永不幹涸,潭四壁以花崗石壁砌,錢方形,每當皓月當空,寒潭碧澄,夜月當空,倒映潭心,素有”龍潭印月”之美名。

  龍潭山有一處放建於公元4—5世紀的軍事城堡,爲高句麗古城,雄踞懸崖壁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爲古代一處重要的軍事城堡,依稀可辨昔日容貌,古城西南角處,有一用花崗岩石塊壘築,至於盤巖上的圓形池,周壁如削,深爲3米,雨後亦不積水,俗稱”旱牢”,疑爲古代儲存物質的地窖。龍潭山公園不僅擁有幽雅別緻、奇峯異石的自然的景觀,還有歷史人文遺蹟,再加上動人的傳說,令遊客人慕名而來,留戀忘返。

  龍潭山得名由來清朝皇帝乾隆,玩膩江南名山大川,心血來潮想逛逛塞北,於是率領文武官員來到船廠附近,見船廠周圍羣山起伏,松花江”亡”字形,猶如把船廠捆住,於是龍心不悅,問愛卿和坤,和坤大加讚揚,以圖取悅皇帝,宰相劉慷則直言,船廠猶如被江水攥在手心,插翅難飛,所以它爲降龍伏虎之地,同和坤臥龍藏虎之說不同。皇帝聽聞所言,一笑說”此是龍潭虎穴,打道回府”,事後得知,真有土匪潛臥欲截駕,幸虧乾隆沒去船廠,自此,人們把吉林北面山叫龍潭山,把吉林叫做降龍伏虎之地!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11

  龍潭山公園是中國著名城市森林公園,位於吉林城東北,松花江江岸,始建於1951年,圓山上有古池”龍潭”而得名,主要景點有,修築於1520xx年前,尚存的高句麗、古城遺址、龍潭、旱粟等。

  龍潭山公園是中國著名城市森林公園,位於吉林城東北,松花江江岸,始建於1951年,圓山上有古池”龍潭”而得名,主要景點有,修築於 1520xx年前,尚存的高句麗、古城遺址、龍潭、旱粟等。龍潭山山勢雄偉,呈臥龍形西東走向,西邊峯巒陡崤,蒼山翠綠,拔地而起,東路綿 延逶迤,掩映於羣山之中,龍潭植被很好,草木繁茂,有近百種,120株喬、灌木生長,其中百年以上的草木就有130餘株。春天蒼松翠柏,楊綠吐綠,綠蔭迎地;夏季萬木蔥蘢,花草滿地,秋季輕風送爽山分五色,各有姿色,冬來白雪茫茫玉樹瓊水,松柏長青。一年四季景色變幻不同,吸引人們的注意。龍潭山中的龍潭,又名水牢,在龍潭山高麗城西北角處,是與古人利用泉眼修建的貯水池,傳說有條孽龍被鎮在潭中,故有其名,潭水主要由雨水或積雪流聚而成,因潭下有泉眼,池水才永不幹涸,潭四壁以花崗石壁砌,錢方形,每當皓月當空,寒潭碧澄,夜月當空,倒映潭心,素有”龍潭印月”之美名。龍潭山有一處放建於公元4-5世紀的軍事城堡,爲高句麗古城,雄踞懸崖壁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爲古代一處重要的軍事城堡,依稀可辨昔日容貌,古城西南角處,有一用花崗岩石塊壘築,至於盤巖上的圓形池,周壁如削,深爲3米,雨後亦不積水,俗稱”旱牢”,疑爲古代儲存物質的地窖。龍潭山公園不僅擁有幽雅別緻、奇峯異石的自然的景觀,還有歷史人文遺蹟,再加上動人的傳說,令遊客人慕名而來,留戀忘返。

  龍潭山得名由來 清朝皇帝乾隆,玩膩江南名山大川,心血來潮想逛逛塞北,於是率領文武官員來到船廠附近,見船廠周圍羣山起伏,松花江”亡” 字形,猶如把船廠捆住,於是龍心不悅,問愛卿和坤,和坤大加讚揚,以圖取悅皇帝,宰相劉慷則直言,船廠猶如被江水攥在手心,插翅難飛,所以它爲降龍伏虎之地,同和坤臥龍藏虎之說不同。皇帝聽聞所言,一笑說”此是龍潭虎穴,打道回府”,事後得知,真有土匪潛臥欲截駕,幸虧乾隆沒去船廠,自此,人們把吉林北面山叫龍潭山,把吉林叫做降龍伏虎之地!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12

  潭四壁以花崗石條壘砌,呈長方型,東西長52.8米,南北25.7米,水深約10米,水深而碧,無漲無落,終年不涸,吉林八景中的龍潭印月即指此處。與水牢相距250米處,有一圓形石砌深坑,俗稱早牢,是高句麗時期古城堡儲存軍需物資的地窖。山城頂峯,俗稱"南天門",在此可一覽江城全景。位於城市東部、松花江東岸,因山上有龍潭古池而得名,是一箇以森林爲主要景觀的公園。

  龍潭山山勢綿延陡峭,是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山上有上百萬株樹木,其中僅百年以上的古樹就有130多株。此外,山頂上至今仍保存有1500多年前的高句麗遺址。[1]

  龍潭山山勢挺拔雄偉、巍峨壯觀。山上古樹參天,草大蔥鬱,風影幽雅,是個理想的旅遊勝地。最高峯俗稱“南天門”海拔388.3米,登峯遠眺,江城盡收眼底。山上有一座渤海時期的古城 遺址,遺有山城城垣、“水牢”、“旱牢”,城牆憑藉山勢,沿山脊夯土碎石築 成,牆壁最高處10米,最矮僅1米餘。城垣上寬1至2米,基寬10米左右。周長 2396米。山城的正南和正北各有一門,東西南北四面都有瞭望臺。“水牢”,亦 稱“龍潭”,位於山城西北隅最低處,呈長方形,東西長22.8米,南北寬 125.75米,深9米多,四周用花崗岩石塊砌成,“水牢”是當時山城的蓄水池。 “旱牢”,位於山城西南隅的較高處,呈正圓形。“旱牢”直徑10.6米,深3米 左右,是山城內儲備物資的倉庫或囚禁犯人的囚牢。山上還有清乾隆時建的觀音堂、龍王廟、關帝廟等,統稱龍鳳寺。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八月初九,清 高宗純皇帝愛新覺羅·弘曆,東巡吉林時,曾遊覽了龍鳳寺,祭禮了龍潭,併爲觀音堂正殿書寫了“福佑大東”匾額,封一棵28米多高,挺直無曲、枝葉翦齊的 黃婆羅樹爲“神樹”。此後,每年春秋兩季,清駐吉林的文武官員在吉林將軍率領下,都要到龍潭山祭禮“龍潭”與“神樹”。民國年間,“神樹”萎殘凋謝了山上有建於公元4—5世紀的古城遺址及水牢、旱牢,還有建於清代的龍鳳寺、龍王廟、關帝廟等古建羣,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龍潭山是吉林市的四大名山之一,龍潭山公園依山而建,是吉林市最大的市區風景名勝公園,也是中國自然生態保護較好的城市森林公園之一,具有較高的保護、利用和開發價值。

  龍潭美稱在龍潭山上有龍潭山公園和高句麗時期的古城龍潭山城,龍潭山城已被列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吉林省著名風景區。龍潭山就是因龍潭山城和城中龍潭的傳說而得名的。

  關於龍潭的由來,至今還流傳着一段動人的神話故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龍潭山周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們漁獵耕織,安居樂業。有一天,忽然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從天上降下一條孽龍,落到山間水池中。從此,老百姓們稱水池爲龍潭,山也被叫做龍潭山了。這條孽龍經常呼風喚雨,發大水禍害山下的老百姓們。有一年孽龍又發大水,淹沒了山下的莊稼和房屋,老百姓們四處逃命。一箇叫徐小妹的女孩也被洪水沖走,其父林翁拼命追趕,好不容易游到女兒身邊。正要救起女兒,忽然一隻受傷的燕子掉在林翁面前,林翁先救了燕子,再看自己的女兒卻不見了蹤影。林翁及老伴失去獨生女兒,痛不欲生。這時被救的燕子突然開口說話了,她安慰了老兩口一番,並認林翁夫婦爲父母。因燕子生長在龍潭,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爲龍潭燕。爲除孽龍報達林翁夫婦救命之恩,龍潭燕決意飛往南海仙山求師學藝。三年之後龍潭燕功成歸來,率領衆燕子打敗了孽龍,從此龍潭山下的老百姓們又過上了太平日子。

  龍潭山公園景色公園充分利用森林公園優勢開展了端午踏青遊園會、朝鮮族民俗遊園會、滑翔、滑雪、廟會等羣衆性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江城人民的業餘文化生活。龍潭山現已開發出春花、夏蔭、秋葉、冬雪四大自然景觀。

  龍潭古池是一處由泉水形成的潭,俗稱“水牢”,潭呈長方型,四壁以花崗石條壘砌,是1500多年前高句麗北疆古城堡的貯水池。與水牢相距250米處,有一圓形石砌深坑,俗稱“旱牢”,是高句麗時期古城堡儲存軍需物資的地窖。

  龍潭山公園最著名的景觀當屬“龍潭”,龍潭位於山的西北最底窪處,有板石砌成階路送出你到潭邊。龍潭藏於山窪林蔭深處,寒氣襲人。 龍潭東西長 47米,南北寬22米,潭水呈墨綠色,水面佈滿浮萍,顯得深不可測。龍潭山上植被豐盛茂密,整座山有各種樹木 140萬株,百年古樹和珍貴名木就有百餘株。每年一到秋天,那原來綠色的山,轉眼就變成了色彩斑斕的五花山了。你看那紅的感烈,黃的富有,紫的凝重,綠的深沉,紅綠參差,黃紫斑駁,遠遠望去像一幅重彩油畫高懸於天地之間。公園裏的林木、牌樓、水榭、亭臺都使人心曠神怡,樂不思歸,徜徉其間,腳下踏着厚厚的落葉,陽光從林隙間瀉下來,一束又一束組成光簾,真是一幅絕妙景色。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13

  龍潭風景區是我國4A級旅遊景區,位於柳州市區南部,是一箇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觀、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風情文化、亞熱帶岩溶植物景觀爲一體的大型風景遊覽區。我對此嚮往已久。

  龍潭公園林木蒼翠、羣山環抱、自成屏障,聳立於一湖二潭周圍,最大的是鏡湖,其次是龍潭,雷潭,按位置高度則依次是雷潭,龍潭,鏡湖。雷龍二潭常年恆溫,爲大山之地下泉水,一年四季可以來游泳!雷潭附近有“禱雨文碑亭”、“祭臺”,唐代着名文學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爲民禱雨於此,着有《雷塘禱雨文》。

  沿鏡湖前行不遠是花的海洋,玉蘭花、桃花、櫻花爭相開放。滿山遍野。公園還別具匠心地點綴了“鼓樓”、“龍潭風雨橋”、侗寨等民族建築,蔚爲壯觀。靜臥鏡湖之上的“龍潭風雨橋”是仿古鋼筋混凝土廊橋式建築,感覺有些假假的。龍潭風雨橋據說是以三江程陽風雨橋爲藍本設計、建造而成。

  再往下,就到了侗族的鼓樓。鼓樓爲正四邊形塔樓結構,飛檐重閣、琉璃裝飾、葫蘆頂、端莊肅穆;內設景廊,盤旋而上,上懸“款鼓”,既體現侗人擊鼓示警聚衆之意,又應合遊人登高望遠之心。

  龍潭公園真是美麗,這裏有山有水,期待下次再次來玩!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14

  龍潭山公園是著名城市森林公園,位於吉林城東北,松花江江岸,始建於1951年,圓山上有古池”龍潭”而得名,主要景點有,修築於1500年前,尚存的高句麗、古城遺址、龍潭、旱粟等。龍潭山山勢雄偉,呈臥龍形西東走向,西邊峯巒陡崤,蒼山翠綠,拔地而起,東路綿延逶迤,掩映於羣山之中,龍潭植被很好,草木繁茂,有近百種,120株喬、灌木生長,其中百年以上的草木就有130餘株。春天蒼松翠柏,楊綠吐綠,綠蔭迎地;夏季萬木蔥蘢,花草滿地,秋季輕風送爽山分五色,各有姿色,冬來白雪茫茫玉樹瓊水,松柏長青。

  一年四季景色變幻不同,吸引人們的注意。龍潭山中的龍潭,又名水牢,在龍潭山高麗城西北角處,是與古人利用泉眼修建的貯水池,傳說有條孽龍被鎮在潭中,故有其名,潭水主要由雨水或積雪流聚而成,因潭下有泉眼,池水才永不幹涸,潭四壁以花崗石壁砌,錢方形,每當皓月當空,寒潭碧澄,夜月當空,倒映潭心,素有”龍潭印月”之美名。

  龍潭山有一處放建於公元4—5世紀的軍事城堡,爲高句麗古城,雄踞懸崖壁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爲古代一處重要的軍事城堡,依稀可辨昔日容貌,古城西南角處,有一用花崗岩石塊壘築,至於盤巖上的圓形池,周壁如削,深爲3米,雨後亦不積水,俗稱”旱牢”,疑爲古代儲存物質的地窖。龍潭山公園不僅擁有幽雅別緻、奇峯異石的自然的景觀,還有歷史人文遺蹟,再加上動人的傳說,令遊客人慕名而來,留戀忘返。

  龍潭山得名由來清朝皇帝乾隆,玩膩江南名山大川,心血來潮想逛逛塞北,於是率領文武官員來到船廠附近,見船廠周圍羣山起伏,松花江”亡”字形,猶如把船廠捆住,於是龍心不悅,問愛卿和坤,和坤大加讚揚,以圖取悅皇帝,宰相劉慷則直言,船廠猶如被江水攥在手心,插翅難飛,所以它爲降龍伏虎之地,同和坤臥龍藏虎之說不同。皇帝聽聞所言,一笑說”此是龍潭虎穴,打道回府”,事後得知,真有土匪潛臥欲截駕,幸虧乾隆沒去船廠,自此,人們把吉林北面山叫龍潭山,把吉林叫做降龍伏虎之地!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15

  我來介紹一下龍潭山公園。

  水池四壁用花崗岩條砌成,呈長方形,東西長52.8米,南北長25.7米。水深10米左右,綠色,不漲不跌,常年不幹涸。這就是吉林八景中龍潭封月的地方。距水牢250米處,有一圓形石坑,俗稱早期地牢,是高句麗時期古城堡中存放軍需物資的地窖。山城之巔,俗稱“南天門”,江城全景盡收眼底。位於城東,松花江東岸,以山上的古龍潭池命名。這是一箇以森林爲主要景觀的公園。

  龍潭山是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其上有數百萬棵樹,其中有130多棵百年以上的古樹。此外,山頂上還有1500多年前的高句麗遺址。

  龍潭山挺拔雄偉。這座山是一箇理想的’旅遊目的地,有高聳的古樹,茂密的草地和優雅的風景。最高峯,俗稱“南天門”,海拔388.3米,俯瞰河流。山上有渤海古城遺址,留下了山城城牆、“水地牢”和“旱獄”。城牆是沿着山脊用夯土和礫石建造的,最高的牆是10米,最短的牆只有1米多一點。城牆寬1到2米,底座寬10米左右。周長2396米。山城南一門北一門,四面八方都有天文臺。“水牢”,又稱“龍潭”,位於山城西北角的最低點。呈長方形,東西長22.8米,南北寬125.75米,深9米多。它被花崗岩包圍着。“旱獄”位於山城西南角較高的地方,呈右圈。“幹監”直徑10.6米,深度約3米,是山城存放物資的倉庫,也可以說是關押犯人的監獄。還有觀音寺、龍王寺、關帝廟等。,建於清朝乾隆年間。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八月九日,清帝的純帝愛新覺羅弘曆,登臨龍鳳寺,拜謁龍潭,爲觀音寺正殿題寫《大東》匾,封一棵高二十八餘米,直而無彎,枝葉齊整的黃婆羅樹爲“神樹”。此後,每年春秋兩季,以吉林將軍爲首的清廷駐吉文武百官,都要去龍潭山祭奠“龍潭”和“神樹”。民國時期,“神樹”凋零。有公元4-5世紀修建的古城遺址、水地牢、旱獄,有清代修建的龍鳳寺、龍王廟、關帝廟等古建築,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龍潭山是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建在山上的龍潭山公園是吉林市最大的城市風景公園,也是全國自然生態保護較好的城市森林公園之一,具有較高的保護、利用和開發價值。

  龍潭山有龍潭山公園和高句麗時期的古城龍潭山城。龍潭山城被列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吉林省著名景點。龍潭山以龍潭山城傳說和城中龍潭命名。

  關於龍潭的起源,還有一箇動人的神話。傳說很久以前,龍潭山四周氣候宜人,莊稼豐腴,老百姓安居樂業。有一天,天突然黑了,電閃雷鳴,一條龍從天而降,掉進了山潭裏。從此,世人稱池龍潭,山龍潭。這條惡龍常呼風喚雨,洪水害山下百姓。有一年,惡龍再次氾濫,淹沒了山下的莊稼和房屋,百姓逃命。一箇叫林曉梅的女孩也被洪水沖走了,她的父親翁琳拼命追趕她,最後遊向她的女兒。正要去救她的女兒,突然一隻受傷的燕子落到了翁琳的面前,他先救了燕子,但隨後看着她的女兒卻不見了。翁琳和他的妻子失去了他們唯一的女兒。當獲救的燕子突然說話時,她安慰了這對老夫婦,並認出翁琳和他的妻子是父母。因爲燕子生長在龍潭,大家都親切地叫她龍潭燕子。龍譚豔爲了拯救大林和他妻子的生命,決定飛往南海的仙山,尋求教師的技能。三年後,龍潭燕下班歸來,帶領燕子戰勝了尼龍。從此,龍潭山的人們又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龍潭山公園風景公園充分利用森林公園的優勢,開展端午節、韓國民間遊園會、滑翔、滑雪、廟會等羣衆性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江城人民的業餘文化生活。龍潭山發育了四大自然景觀:春花、夏陰、秋葉、冬雪。

  龍潭古池是泉水形成的水池,俗稱“水牢”。水池是長方形的,池壁是用花崗岩條砌成的。它是1500多年前高句麗北疆古城堡的蓄水池。離水牢250米處,有一箇圓形的石坑,俗稱“旱牢”,是高句麗時期古城堡中存放軍需物資的地窖。

  龍潭山公園最著名的景觀是“龍潭”,位於山西北最低的窪地,有石板做的臺階送你去池中。龍潭深藏在綠樹成蔭的山溝裏,寒氣襲人。龍潭東西長47米,南北寬22米。池水墨綠色,水面覆蓋着浮萍,深不可測。龍潭山上植被豐富茂密,全山共有樹木140萬株,其中古樹名木100餘株。

  每到秋天,原本翠綠的山變成五彩繽紛的五花山。看紅色的感覺,黃色的財富,紫色的尊嚴,綠色的深度,參差不齊的紅綠,斑駁的黃紫。遠遠望去,像是一幅掛在天地之間的重彩油畫。公園裏的樹木、拱門、水榭、亭臺樓閣讓人心曠神怡。腳下踩着厚厚的落葉走來走去,陽光從森林的縫隙中灑下來,真是一種美妙的景色。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16

  遊客們:

  大家好!我叫。今天,我帶你去參觀龍潭山。請隨身攜帶貴重物品,注意安全。

  遊客們,我先介紹一下吉林著名的龍潭山。

  龍潭山公園是著名的城市森林公園。它位於吉林省東北部,松花江東岸,佔地234公頃。它建於1957年。以山上古池“龍潭”命名,至今仍有1500多年前修建的高句麗古城遺址。我們稍後進去的時候會看到更詳細的介紹。

  快看!我們已經在龍潭山了。龍潭山雄偉壯觀,呈臥虎形東西走向。西路陡峭,平地起;東路綿延很遠,不在人羣之中。龍潭山覆蓋近百種,120多萬株喬灌木,其中百年以上古樹130餘株,不愧爲森林公園。

  遊客們,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是龍潭山的龍潭,也叫水牢。龍潭山高句麗城西北角最低點,是古人用泉水修建的水庫。因爲,據說池子裏有一條惡龍,鏈子拴在池子旁邊的一棵大樹上。據說如果有人拉鍊條,情況會立刻變色,水池會翻騰。所以叫龍潭。龍潭的牆是用花崗岩條砌成的,呈長方形。東西長52.8米;南北長25.7米,深約10米。水池主要由山上的雨雪組成,由於泉下有泉水,水深光亮,不升不降,常年不穩定。每當天上有月亮,湖心有倒影盪漾,吉林八景“龍潭封月”,就是指這個地方。離地牢250米,是一箇圓形的石坑,叫“旱獄”,其實是高句麗時期古城堡裏存放軍需物資的地窖。

  好了,我們的“龍潭山一日遊”快結束了。請自便。歡迎您經常光臨。你一定會獲得更多的知識。謝謝!

2024年吉林龍潭山公園的導遊詞 篇17

  各位遊客大家好,首先對各位的到來表示最衷心的歡迎。今天我將榮幸的作爲導遊帶領各位去參觀吉林。我先介紹一下吉林遠近聞名的龍潭山。

  龍潭山公園是是中國著名城市森林公園,它位於吉林省東北地區,松花江東岸,佔地234公頃,始建於1957年。因山上有古池“龍潭”而得名,現在尚存1500多年前修建的高勾麗古城遺蹟。一會兒我們進去的時候,會看到更詳細的介紹。

  看!我們已經位於龍潭山了。龍潭山山勢雄偉,呈臥虎形西東走向。西路峯巒陡峭,拔地而起;東路綿延遠去,沒於羣之中。龍潭山被近百種,一百二十餘萬株喬、灌木所覆蓋其中百年以上古木有一百三十餘株,不愧是森林公園。

  遊客們,現在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龍潭山中的龍潭,亦稱水牢。

  在龍潭山高勾麗城西北角最低處,是古人利用泉眼修建的貯水池。因爲,傳說有一條孽龍被所在潭中,鐵鏈系與潭邊一棵大樹上,傳說有人拉動鐵鏈,立刻就會風雲變色,潭水翻騰。故稱“龍潭”。龍潭四壁以花崗石條壘砌,呈長方形。東西長52.8米;南北25.7米,水深約10米。潭水主要以山上的雨水和積雪聚集而成,又因泉下有泉眼,故水深而碧,無漲無落,終年不固。每當浩月當空,倒影盪漾湖心,吉林八景“龍潭印月”即指此處。

  與水牢距離250米處,是一圓形石砌深坑,稱其“旱牢”,其實是高勾麗時期古城堡儲存軍需物資的地窖。

  好了,我們這次“龍潭山一日遊”就到次結束了,請大家玩好,歡迎大家常來遊玩,一定會收穫更多知識的,謝謝!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