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寧安興隆寺概況導遊詞(精選3篇)

黑龍江寧安興隆寺概況導遊詞 篇1

  1明代皇帝朱元璋開國重臣劉伯溫斬西北龍脈的傳說老少皆知。在有關史書的傳說中,記載着劉伯溫與西北黃土高原隴右明珠——榆中興隆山的許多神話故事。

  興隆山地處甘肅省省會蘭州東45公里、榆中縣西南6。8公里處。有興龍、棲雲兩山峯,主峯有東西兩峯組成,仙人峯、靈龜山皆系兩峯支脈。兩峯間爲興隆峽,有云龍臥橋橫空飛架峽谷。其脈來自馬銜山,枝連皋蘭山,東結飛龍臥虎之勢,西集瑞鳳靈龜之象。相傳此山以東1公里有座雲盤山,那裏曾經是軒轅黃帝羽化昇天的地方。人們爲了祭奠黃帝,決定在雲盤山建道觀,不料夜間有神狐將五色道旗銜至興隆山,於是便易地而建。而棲雲主峯建有混雲閣、朝雲觀、雷袒殿閣;興龍峯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淚亭等。山上曾有位道士說:“山有龍興之狀,此地必出真龍天子(皇帝),藏龍臥虎之地。”

  在興龍山與棲雲峯中間有座形似彌勒佛袒腹而坐的小山叫仙人峯,這裏青松如雲,蒼翠欲滴,鳥飛蟬鳴,宛如一處仙境。相傳很久以前,這裏還是一片大海。有一年,鎮海仙童觸犯了天規,玉皇大帝用仙仗把鎮海仙童打下天宮,鎮海仙童摔倒在地上,變成了一座大山,這就是仙人峯。龍王的兩個太子聽到,起來相勸,也變成了兩座山峯,就是現在的興龍山和棲雲峯,將仙人峯團團圍在當中。仙人峯是由神仙化成的,自然在當地老百姓心目中成了風水寶地。

  據有關史料記載:金代和元代時的榆中縣,有一箇身世顯赫的女真族世家蒲察氏,先後出了五六個當過國公、將軍之類的大官,其中金代的燕國公蒲察俊最有名。過了若干年,當朱元璋坐天下的時候,蒲察氏敗落改爲蒲氏。此後連個知縣、把總之類的文武小官都沒有了,只出了一箇精通地理勘察風水的先生,便是蒲察俊後裔孫蒲察世祿。孫蒲察世祿爲鞏昌路都元帥,金蘭會都元帥,闔州安撫使;曾孫蒲察誼,明代列爲貢生,爲榆中的賢達。

黑龍江寧安興隆寺概況導遊詞 篇2

  渤海興隆寺建築規模宏偉,清初,在中央大街東側的一座寺廟遺址上重新建寺,稱爲"興隆寺",俗稱"南大廟"。寺廟四周用玄武岩石築起圍牆,庭院中有三百多年樹齡的古榆,樹高葉茂。後又新植鑽天楊、垂柳等。庭院蔭鬱蒼翠,綠草職茵,綴以砂石小徑,顯得格外幽雅。

  興隆寺的五得廟宅,原是金代建立的石佛寺,元明時損壞,清初天聰元年在舊址重新修建。五殿均爲木製斗拱結構,朱欄迴廊,雕樑畫棟。鑲嵌在屋檐上的琉璃瓦,在陽光照耀下,金碧輝煌。

  $哈爾濱極地館導遊詞 ·牡丹江雪堡導遊詞 ·大興安嶺導遊詞 ·漠河導遊詞$

  目前,這裏已經成立黑龍江省渤海博物館。在五重殿內將分展出解放以來出土的歷史文物及元、明、清數百年間的青花瓷器和一九七五年四月出土的"舍利函"。

黑龍江寧安興隆寺概況導遊詞 篇3

  各位朋友:

  歡迎你們來黑龍江省旅遊.黑龍江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無論是哪個季節來,您都會享受到各具特色的旅遊。茫茫的林海雪原、浩瀚的原始森林、綠茵千里的溼地草原、神祕地大界江、五彩繽紛地秋季“五花山”,會使您領略到黑龍江省風光的自然、粗獷、古樸與綺麗,感受到迴歸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崇高境界。

  黑龍江省,系由境內最大的合理流黑龍江得名,簡稱“黑”。面積46萬多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4。8%,在各省中居第六位。人口3700萬,佔全國人口的3.22%。

  黑龍江省地域遼闊,土地肥沃,山川縱橫,資源豐富,經濟發達。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黑龍江經歷了曲折發展和振興騰飛的歷史進程。今天,黑龍江省已成爲雄踞北疆的國家商品糧基地、機械工業基地、石油化工和煤炭工業基地、木材生產基地。

  (獨特的區域優勢)

  黑龍江省位於東北邊陲,是我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太陽昇起最早的省份。最北端在漠河一帶,緯度超過了53°,它是中國最接近北極圈(66°31’)的地方,農曆夏至時和冬至時,在這裏可以看到北極圈的極晝極夜現象,因此被稱爲“中國的北極”。東端位置在撫遠縣東烏蘇里江和黑龍江匯流處烏蘇鎮,被稱爲“東方第一鎮”,是我國太陽昇起最早的地方,因此有中國“東極”之稱。東部隔黑龍江、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相望。西部與內蒙古毗鄰。南部與吉林省接壤。整個陸地、水面與俄羅斯之間的邊界線全場3045公里,有得天獨厚的邊境貿易和邊境旅遊的優勢。

  (多姿多彩的山林溼地)

  黑龍江省地勢北高東低,地形複雜多樣。

  大興安嶺山地,位於大興安嶺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大興安嶺,面積8.6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1400米,主要由火山岩組成。由於受古代冰川作用和現代水流侵蝕,因而山體渾圓,東陡西緩。東坡邊緣爲階地山麓,西坡成高原狀,皆有森林覆蓋,被稱爲“綠色長城”。

  小興安嶺山地,它同大興安嶺相毗鄰,東南連接三江平原,東北部緊抵黑龍江邊,面積7.7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1000米。山體和緩,呈丘陵臺地狀,盛產紅松,被譽爲紅松地故鄉。

  東南部山地,包括張廣才嶺、老爺嶺和完達山,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1000米。玄武岩地熔岩臺地經流水長期切割,行程顯著地平頂方山,花崗岩地區有無數局部山間盆地,蘊藏着深厚地煤層和近代沖積層。

  松嫩平原,位於黑龍江省西部。由松花江,嫩江侵蝕沖積而成。面積13萬多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平均海拔150米-200米,內有大片宜耕地、沼澤、湖泊和風沙地,是黑龍江省主要農牧區和溼地旅遊區。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