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600字(通用27篇)

黑龍江600字 篇1

  眼前這座山就是藥泉山。藥泉山噴發年代大約在 30 萬年以前。火山海拔 355。8 米,高出 地面 60。8米,藥泉山雖然小,但堪稱爲本區火山的標準形態。登山的路有二條,一條是南 坡的石階路,另一條是西坡的水泥路。順西路可乘車直達鍾靈寺。這座寺就是鍾靈寺。鍾靈寺是我省規模較大的寺廟,它始建於 1929 年。據說當年有一箇和尚雲遊四方,發現這裏風水極好,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遂率領衆僧侶雲遊化緣,歷經 11 年努力,終於建成了鍾靈寺。當時的鍾靈寺有 5 層大殿,108 尊銅佛和14 名山 8 勝景壁 畫,有僧侶 40 多爲。鍾靈寺建成後,一時間成爲方圓幾百裏的佛教中心,山上終日香菸繚 繞,鐘鼓不絕。日本侵華時期,侵略者爲補充軍用物資,強行拆除了寺中的銅像,使鍾靈寺毀於一旦。 眼前的鐘靈寺,是 1990 年有關各方集資 20__多萬元重建的。現在寺內奉有釋迦牟尼,觀 音菩薩,哼哈二將,四大天王,彌勒佛,韋馱,文殊,普賢,十八羅漢等佛像。目前,鍾靈寺已成爲方圓幾百進而內的一箇佛教中心,也是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的一箇重要景點。 (溫泊飛花)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五大連池獨具特色的景觀–溫泊。在這附近有一箇溫泊羣, 較大是我們 面前的水面,它長 200 餘米,寬 50 餘米左右,深約 2 米,是一箇常年積水的清池。

  在北疆滴水成冰寒冬,當氣溫下降以零下 30-40 度時,人們頭上戴着皮帽子,身上穿着棉大衣,脖子圍着毛巾,還覺得冷,隨口吐出的唾沫,着地便凍結成冰塊兒。但是,這個溫泊卻恰恰相反,水面波光粼粼,過冬的野鴨嬉戲於水中,自然自在,悠悠然,這些均可稱之 爲北疆的奇中之奇。 溫泊終年不凍。在最冷的"三九"天裏,它的一般水溫爲8-11 度,南部水溫偏低,爲 4-5 度,北部則高達 14 度,在這咫尺之地,氣溫之差竟達 50 度左右,似乎是一箇難解的謎, 不能不使人感到驚奇。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地球是一箇龐大的熱庫,它蘊藏着大量的熱能,即地下熱水和地熱 蒸氣。地層一有空隙,它們就衝出地表。據地質水文工作者推測,在溫泊北部方向的石龍熔岩臺地下,有個地熱出口,熱水從此冒出後,與玄武岩中冷水混合,然後,又潛入溫泊,使 這裏的水溫常保護在 0 度以上,四季不結冰。

黑龍江600字 篇2

  接待各人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爲各人先容一下!

  白龍洞全長515米,可撫玩374米,洞底冰體包圍平滑如鏡,呈路線式斜坡狀,洞的止境有兩個傳說是鎖白龍的龐大熔岩石柱,因此民間傳爲“白龍洞”。

  白龍洞是以霜雪爲主的熔洞,洞內全長515米,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地下冰河,今朝已開拓出365米,尚有150米屬於探險區,洞內四序溫度爲零下12℃。它是我國今朝發明的最長的火山地下熔岩地道。

  水晶宮位於西焦得布山的樺樹林中,這裏一年四序結冰,如同冰雕玉砌的一樣,因此,人們稱之爲冰洞,也譽爲水晶宮。水晶宮全長150多米,深23米,洞內均勻溫度爲-5℃,洞壁是各類奇形怪狀的熔岩,洞頂是低垂下來的熔岩鍾乳。更爲美好的是如玉的霜花遍佈洞內,晶瑩剔透,清潔素雅,腳下萬載寒冰,終年不化,“三伏賞冰雪”是五大連池異景之一

  “溫泊”是奇麗的石龍河邊上的一顆明珠,它是一處盆景式的火山異景,也是情形磁療最抱負的地區。溫泊的水溫常年保持在零上14℃閣下,縱然在地面溫度零下40℃以下,溫差54度以上時,如故不凍,熱氣騰騰。在地理前提完全溝通的一箇水域內,三處景觀不同很大,各不溝通,令人稱奇道絕。溫泊由"源頭泊"、 "隱祕泊"、"瑤池泊" 三個小型湖泊構成。

  西龍門山海拔581.4米,山體均爲植被所包圍,山坡是茫茫的熔岩石塘,組成了五大連池火山羣中迂腐景觀的一絕——龍門石寨。其原始叢林鬱鬱蔥蔥,遮天蔽日,也是野活躍物餬口的樂土,是科學探險的最佳行止。

  “北藥泉”是礦泉康體養生區的北園,也稱爲“益身園”,有九個主景點,在這裏可以品嚐到與南泉差異的另一種口感礦泉水,還可以撫玩到以北方古典園林爲主的構築。這裏總面積約四平方公里,由熔岩臺地、溼地風物和藥泉湖、藥泉河構成的水陸領悟的景觀區。

  “南藥泉”又名長命園,與北藥泉隔道相望,並稱“南北泉”,是五大連池重碳酸礦泉水的水源地。“南泉睡覺、北泉利尿”,指的就是南泉水能治血液、神經疾病,正是:“求醫不問藥,高手不計貧。天公應故意,此處送瘟神。”南藥泉總面積2平方公里,一條彎彎的藥泉河從石孔橋下輕輕流過。這個園區首要由:飲水廳、藥泉溼地、神泉舊址、神鹿傳說、藥泉河、南洗泉等景點構成。

  黑龍山,亦名老黑山,氣魄磅礴,宏偉壯觀,居五大連池景觀之首!獨立於五大連池景區正北,主峯海拔516米,傲居十四座火山之首。山勢高聳險要,植被蒼鬱蔥蘢。山上東北角鉅細紛歧隨處火山熔洞,洞外綠蔭掩映,洞內熔岩倒掛,如磯如珠。形態變化多端,景色千姿百態。黑龍山,太古所賜,無窮美景,可謂一幅多彩多姿的汗青最美畫卷。

黑龍江600字 篇3

  濱江溼地公園旅遊風景區,就位於松花江兩岸,幅員面積40平方公里。西、北臨松花江與呼蘭區腰浦鎮爲界,東、南以22.4公里江堤爲界與巨源鎮接壤,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截流後,淹沒區形成了多島、多河、多湖、多灘的溼地獨有風景。

  這裏河道蜿蜒,蘆葦、香蒲蕩幽深,綠草繁盛,叢林連片;野生的菱角、荷花、雞冠米、枝葉繁茂,青翠欲滴;江面白鸛、灰鶴、江鷗、野雞、野鴨、大雁、釣魚郎近百餘種鳥禽,棲息繁衍;野生的鯉魚、鯽魚、鯰魚、三花五羅等魚在湖泊裏嬉戲暢遊;藍天下,溼地中的島嶼、河道、江灣、沙灘、湖泊錯落有致,遙相呼應;江風下,空氣清新溼潤、蘆葦蕩、香蒲蕩綠波盪漾,蒲香滿天與松花江溶爲一體。

  當松花江的水位升至116米的時候,這裏的湖面更加寬廣,形成江湖相連的壯觀景象,形成城市最大最有特色的溼地自然風景區。濱江溼地公園初步設計旅遊風景區20處,主要包括十里龍亭、老殿宮灘、龍王島、牛郎島、織女島、銀簪島、望星島、漁家灣、河神島、百鳥灘、觀鳥臺、蘆葦蕩、香蒲蕩、菱角泡、月亮島、金沙灘浴場、露天宿營地、雁歸樓、江河灣水上公園、相思島。

黑龍江600字 篇4

  在我們東北一直有這樣的一句話"大東北三件寶,人蔘貂皮烏拉草"這三寶是怎麼回事呢?聽我漫漫到來~

  這幾天我們遊覽的時候,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黑龍江的姑娘都很漂亮,小夥子都很帥.

  爲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爲黑龍江獨特的氣候條件所造就.那就是–冷,所以很多人對身體的健康和穿什麼樣的衣服很在意.黑龍江還有個特點就老人的壽命都很長,這也和飲食有很大的關係.那就是喜食人蔘.

  人蔘是一種多年生本野生植物,是珍貴的中藥材,是東北地區最古老的的貢品之一,它具有補虛損,延緩衰老的神奇功效,古往今來在東北地區,伴隨人蔘的生長/採集,留傳着許許多多的神奇的傳說和奇風異俗.

  人蔘喜歡寒冷溼潤,一般生長在腐蝕質肥厚,排水條件好,沒有強光照曬,庇廕度適宜的山坡林下,說來也十分神奇,東北的冬天大地冰東三尺,可人蔘的根卻可以安然的過冬,可以存活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長白山脈是人蔘的的重要產區,黑龍江省的張廣才嶺就是長白山的餘脈,所以,也是野人蔘的產地.

  貂是東北人狩獵的對象之一,所以它的皮就成了三寶之一,遠在三千多年前滿族人的祖先就捕貂做裘皮衣.漢代以後貂皮價格倍增,後來也成爲朝中的貢品之一.清朝初年,貂皮不是很貴,可後來被定爲朝服以後,就大漲了.用貂皮做出來的衣服既漂亮又暖和.

  烏拉草是一種生長在沼澤地或河邊裏的三楞草,曬乾後用棒槌打成絲,塞在烏拉鞋裏.這種草雖然不是很名貴,但對東北的滿族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種草現已經成爲博物館裏的文物,成爲了歷史.所以人們說的"人蔘貂皮烏拉草"那是東北"老三寶"如今的新三寶是"人蔘貂皮鹿茸角"

  鹿茸和鹿角不完全是一種概念,因爲春天割下的"嫩鹿角"才叫"鹿茸"才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它具有教強的滋陰不腎,抗衰老的功效,是上乘的保健品.

黑龍江600字 篇5

  火山口森林位於鏡泊湖西北約50公里,座落在張廣才嶺海拔1000米的深山區,這裏是一片長滿紅松、紫椴、黃菠蘿、水曲柳、黃花松、魚鱗松和落葉松等珍貴樹種的原始森林,面積達66900多公頃,是一座天然的綠色寶庫,馳名中外,是世界著名的"火山口地下森林"。國家將地下森林和鏡泊湖區12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共同列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鏡泊火山大約一萬年前爆發,形成了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10個火山口,經千萬年滄桑變化,成爲低陷的原始林帶,故稱火山口原始森林。此種現象頗爲少見,由於其環境的特殊性,它不僅成爲美妙的風景區,而且成爲中外地理學家、歷史學生物學家理想的科研基地。

  三號火山口是十座火山口中最大的一處,直徑達500多米,深達200多米,遊人可借人工臺階下至火山口中部尋幽探勝。坑底林木蔚然深秀,雲煙繚繞,陣陣冷氣夾着清香撲面襲來,使人神志飄忽,不知天上人間。近年來,這裏又開發出古冰洞、古蓮池。古冰洞中寒冰千年不化,紅蓮盛放的季節,山谷間荷碧水清,清香陣陣。

  位於黑龍江省寧安市境內,距市中心92公里,東南毗鄰鏡泊湖國家風景名勝區,東靠唐代渤海國遺址。森林蓄積量100萬立方米,景區面積8965公頃,其中水面417公頃,是一箇以湖光山色爲主的自然風光旅遊勝地,是集森林生態環境、森林保健功能、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生態公園。

  距今一萬年前,火山噴發形成了七個直徑大小不等的火山口及岩漿流淌形成的地下熔洞羣。在原生裸地上形成的闊葉紅松林是森林演替的頂極羣落,俗稱“地下森林”,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公園內的小北湖,同鏡泊湖一樣都是典型的高山偃塞湖。

  公園內不僅名勝景點多,自然景觀奇特,而且動植物門類齊全,已被國家列爲珍稀保護動物的鳥類有15種,佔全省總數的70%;獸類10種,佔全省總數的27%。已被列爲世界瀕臨保護鳥類紅皮書的中華秋沙鴨,全國僅200只,小北湖就佔40只。在小北湖生長的荷花 ,被專家確定爲黑龍江紅蓮 ,距今已有一億三千五百萬年,被稱爲“生物界的活化石”。

黑龍江600字 篇6

  去年寒假,我們來到了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冰城——哈爾濱。一下飛機,一股刺骨的寒風撲面而來,媽媽趕快給我戴上帽子、手套,又用圍巾把我圍得嚴嚴實實。我真正感受到了零下三十多度的氣溫是多麼寒冷。

  晚上,一輪明月掛在天空,映在厚厚的積雪上,大地一片銀白。喫過晚飯,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興致勃勃地和媽媽來到公園,觀賞嚮往已久的冰燈。

  首先映人眼簾的是氣魄雄偉的“中華世紀壇”。我們依次登上了幾十米長的冰梯,走向“中華世紀壇”。走了五六分鐘,我們來到了“中華世紀壇”邊。我雙手摸着晶瑩透亮的冰塊,仔細觀察。只見“中華世紀壇”是由一塊塊冰砌成的,做工精細,加上彩燈點綴,彷彿真的一樣。接着,一條“巨龍”出現在眼前,那就是蜿蜒的“萬里長城”。我一口氣爬了上去,只見上面燈火輝煌,俯視四周,一座座亭臺樓閣盡收眼底,五顏六色的冰燈多姿多彩,造型各異的冰雕晶瑩剔透,我彷彿置身於冰清玉潔的仙境。“啊,太美了,太神奇了!”這美妙的景色令遊客讚不絕口。照相機的閃光燈不停地閃爍,爲陶醉於美景之中的一張張笑臉,留下了永久的紀念。

  “看,‘喜馬拉雅山’!”我循聲望去,只見被譽爲“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瑪峯”,巍峨挺拔,屹立於冰雪之中,使人肅然起敬。它象徵着中華民族奮發向上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我頂着嚴寒一步步攀登上去、看着連綿起伏的“羣山”,我又戀戀不捨地從全長250多米的冰雪滑道滑到了“布達拉宮”腳下。據說,“布達拉宮”整個宮殿都是用松花江的冰塊雕砌而成的,看上去絢麗多彩,富麗堂皇。緊接着,我們又參觀了用冰雕塑的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築,賞玩了冰燈跳棋、冰球等冰燈藝術,美不勝收的景緻使我忘掉了旅途的疲勞。

  回去的路上,我不禁感慨萬千,勤勞智慧的哈爾濱人用大自然賜予的天然資源,把本無生命的冰雪變成一件件充滿靈氣的精美藝術品,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給哈爾濱人帶來了驕傲和自豪!

黑龍江600字 篇7

  楊子榮烈士陵園位於海林市區東山,1993年被命名爲黑龍江省青少年教育基地,1994年被命名爲黑龍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5年被國家民政部列爲紀念建築物重點管理單位,每年前來瞻仰、祭掃、拜謁的人達十餘萬人次。

  楊子榮烈士陵園從1947年2月至今,經過六次遷建、擴建,目前已初具規模,佔地8.5萬平方米,分紀念館區、烈士墓區、遊樂園區、植物園區四個部分。在紀念館的前院,矗立着楊子榮烈士的漢白玉雕像,像高3.1米,象徵着楊子榮犧牲時年僅31歲。

  紀念館建築面積爲450平方米,有六個展廳,共展出楊子榮烈士遺物30多件,有關林海雪原剿匪事蹟的畫像、照片、展品130餘件,威虎山山區模擬沙盤一架,全面介紹了楊子榮的英雄事蹟和傳奇故事。

  由紀念館後院拾級而上,131級臺階直通墓地,寓含英雄爲開創百年大業而犧牲,犧牲時年僅31歲。兩側蒼松翠柏,四季常青,象徵烈士英靈千秋永駐萬古流芳。

  烈士墓區佔地4500平方米,矗立正中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碑高10米,碑座有三層石欄,碑的背面刻有解放戰爭中在林海雪原犧牲的42位烈士的名字,碑的後面並列着楊子榮、馬路天烈士墓。

  遊樂園區佔地一萬平方米,內設滑梯、籃球場、爬杆、鞦韆等體育鍛煉和娛樂設施,是供遊人休息、市民晨練的場所。植物園區佔地7.1萬平方米,植有十幾種耐寒樹木,突出了東北園林的特點。

黑龍江600字 篇8

  下面我們要出發前往照例腦公園觀賞冰燈,大約二十一點返回九點,在路上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公園的情況,兆麟公園是哈爾濱冰雪節中心會場,佔地面積7萬平方米,該公園建於二十世紀初,曾是紅十字董事花園,是哈爾濱市歷史最久地公園。三十年代改名爲“道里公園”,後因李兆麟將軍被害後葬於園內,爲紀念這位抗日民族英雄,於1946月8月15日命名爲“兆麟公園“,它是一座綜合性的公園,以花草樹木爲主,每年冬季1—2月都在這裏舉行冰燈遊園會,自從1963年第一屆至今20___年已經舉辦了28屆,冰燈市流傳在我國北方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就地取材於松花江心地天然巨大地冰塊,動用鋸,鑿,烙鐵等工具將天然地冰也彩色地燈光巧妙地結合起來,通過雕塑,建築和造景,使園林形成一箇冰雪藝術整體,成爲哈爾濱冬季特有的冰景奇觀,爲什麼哈爾濱的冰燈這樣出名呢?是因爲它是取自松花江裏的天然冰,冰塊晶瑩透明,所以作出的冰燈是特別漂亮,所以文明國內外。

  那麼哈爾濱人們爲什麼會做冰燈呢?在最原始的時候,冰燈是漁民們在捕魚的時候發明的,每到冬季,松花江上都要結一層厚厚的冰,如同罩上一個嚴嚴實實的大蓋兒,這時恰好事捕魚的最佳季節,因爲只要你在冰面上鑿一箇洞,洞會透進光亮和新鮮空氣,這時趨光性很強的魚爲了呼吸新鮮的空氣就會聚攏過來,就會鑽進你下在冰窟窿裏的網中無法逃脫,這種捕魚方法如果到了晚上能在早開的洞口點上一盞燈,效果會更好。但在那時還沒有任何的防風的工具,由於天氣寒冷風又大,這就需要一箇高度透明的反封燈罩,但那時還沒有玻璃,於是勤勞智慧的漁民們苦心鑽研,奮力攻關,終於研製成功了冰制的燈罩,這種冰燈罩可不是天然的冰雕成的,而是用水桶壁結了2釐米厚左右的冰以後,在上面的薄冰上鑿一箇洞,把中間剩餘的水倒淨,然後用火沿着水桶上壁四周一烤,使桶和冰分離,於是一箇晶瑩透明的冰制燈罩就製成了,把它往蠟燭上一罩,九成了最原始的冰燈,這就是今天您所看到的冰燈的雛形和起源。

黑龍江600字 篇9

  鐵西森林公園位於黑龍江省密山市太平鄉北部的鐵西林場內。方(正)虎(林)旅遊公路或七(臺河)密(山)旅遊公路都可到達。距密山市區58.5公里。森林公園屬山嶽生態自然風景區。因山中古榛子繁茂獨特而得名。

  森林公園總面積20平方公里。區內有300米以上山峯30餘座,其中代表性山嶽主峯海拔500米。榛子山奇松怪嶺,榛被茂密彎延曲折,10萬平方米的荷花塘,53萬平方米的人工水庫,塔頭湖河塔,天然游泳池,自然野生垂釣池,是黑龍江省東部集山、水、花、草、魚、野生飛禽爲一體,以秀、峻、幽、靜著稱的一座山水相依的自然生態園。森林公園即是科考、野營、教學的重要場所,又是旅遊觀光、避暑度假、療養的理想勝地。

  這座佔地面積12萬畝的森林公園,羣山環繞,溪水潺潺,景色秀美,是黑龍江省第一家由農民投資建造的。昔日的荒山禿嶺、窮溝亂壑的不毛之地,經當地人的艱苦墾荒、不懈努力,植下青松2萬畝,開發良田4000畝,栽植荷花800畝,攔堤蓄水,依山造湖,成爲人們休閒避暑療養的勝地。主要景觀有榛子山、榛子園、原始松樹林、白樺林、塔頭水庫、森林浴場、荷花塘、人工瀑布、塔頭湖河塔、庫心島、多種風情別墅園區等。

  20多年來,鐵西村投資1300多萬元,進行生態旅遊、觀光農業的綜合立體開發。現已建成的濯晦池、塔頭湖、森林浴場、狩獵場等,吸引着大批中外遊客前來觀光,爲鐵西村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

黑龍江600字 篇10

  "褶曲湖山幾復灣,雲落清波若鏡天,北亭觀瀑聞濤吼,南流遊船入山環,水轉風回疑無路,舟去途開別有天,此行一程九十里,入景新奇得大觀。”—這便是家鄉風景秀麗的鏡泊湖。它宛如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鑲嵌在祖國北疆的翠屏之上,以其別具一格的湖光山色和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著稱於世。我雖然嚮往氣勢宏偉的長城,讚美俊俏挺拔的石林,但我更喜歡鏡泊湖秀麗的風光。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一起去鏡泊湖遊覽。

  來到湖邊,只見湖水被青山綠水環抱着。湖面波光粼粼,美麗極啦!我們乘坐輪船來到對岸,接着乘坐索道車到了公園。

  一進門,便看見“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國風光勝江南。”十四個醒目的大字,寫得真好啊!我心裏暗暗讚歎:以前的鏡泊湖比不上我們現在的鏡泊湖。接着,我和媽媽進了公園大門,還未看見瀑布,就以聽見瀑布發出的澎湃洶湧的聲音,那聲音好像是隨那陣陣襲來的山風,陪他飄蕩過來吹進山林裏我急上前去–啊!看見瀑布啦,那一瀉千里的水簾真美麗,就好像是一座珍珠屏障水碰擊在岩石上,濺起的水珠晶瑩剔透,這是陣陣輕風吹來,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看到這裏美麗的景色,我問到“媽媽,這湖是人造的吧?”“不!”媽媽回到,這是大自然神奇力量創造出來的。在一萬年前,由於地質運動、地殼運動和火山爆發頻繁,將這裏變成了巨大的天然堰塞湖,並注入了大量的水,就形成了現在的鏡泊湖,這裏還保留了許多的歷史遺蹟,想原始森林就是最好的證明。現在站在這瀑布面前,覺得大自然是不是很偉大能創造豬這樣美麗的景色!

  鏡泊湖的美味佳餚更是一絕,尤其是這裏的魚,各類各樣,當然最著名的當然是大馬哈魚啦!美味無比啊。

  美麗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一轉眼到了該回去的時間啦,從瀑布回去的時候,才發現什麼是人間天堂,太陽西下,美麗的黃昏感覺到了天堂原來真的存在,不肯回到人間一樣,但美麗的背後總會是會傷人的,就好像歌詞裏的,黃昏會給人一種灼傷的感覺。

  回到家裏,我還沉浸在那美麗的景色之中不願回過神來,媽媽告訴我明天還得上學這纔回到人間的感覺。美麗的鏡泊湖從原來的默默無聞,到現在風景名勝,其變化是大自然神奇的力量,鏡泊湖的改變,我心目中的人間天堂。

黑龍江600字 篇11

  現在請各位回過身來,看左右兩邊,分別是鐘樓和鼓樓,佛家弟子講究晨鐘暮鼓,從早上敲鐘開始到晚上撞鼓結束一天佛事,也稱功課。每早每晚要各撞108下,爲什麼呢?對此持有兩種看法,第一種是說,一年有12個月、24個節氣、72侯,古代五天爲一侯,按360天計,一年分72侯,大家加一下,是不是正好是108?那麼另一種說法是衆生界有108個煩惱,撞一下就解一箇煩惱,常言道: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若大家有機會不妨親身嘗試一下。

  “遠燒香,近拜佛”請各位隨我入前殿一彌勒天王殿,各位團友,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位笑口長開,大肚寬懷的佛像,他叫彌勒佛,根據佛教說法彌勒佛是釋迦牟尼的“法定”接班人,不過它要在56億萬年後才能降臨人間,菩渡衆生,所以彌勒佛就是人間崇拜的未來佛,我們現在看到的彌勒佛,大耳垂肩,橫額方面,一副喜眉善目的笑模樣,眼前皆是有緣人,相親相近,怎能不滿腔歡喜?有道是,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世間可笑之人,看到他,天下還能有什麼不能寬懷的呢?來來來,讓我們在彌勒佛前拜一拜願各位萬事如意,笑口常開!面前的相對而立,各個好似我國古代的將軍,這就是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他們手持的法器通過諧音和聯想分別象徵着“風調雨順“,手持青鋒寶劍的是守護南方的增長天王,“峯”和“風”同音,手持琵琶而沒有弦,需要調音,表示“調”的是東方的持國天王,守護北方的多聞天王,手持雨傘顯示“雨”,而西方廣目天王手繞纏龍,降魔降妖,保護衆生,他是羣龍之首,衆龍都順從他,合起來就譽爲: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黑龍江600字 篇12

  虎屬食肉目,貓科,豹屬,是由古食肉類進化而來的。在第三紀早期,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有數箇分支:其中一支是古獵豹,貫穿各地質時期而進化爲現今的獵豹;一支是犬齒高度特化的古劍齒虎類;一支是與古劍齒虎類相似的僞劍齒虎類;最後一支是古貓類。古劍齒虎類和僞劍齒虎類分別在第三紀早期和晚期滅絕,古貓類得以倖存,其中類虎古貓就是現今虎的祖先,後來古貓類又分化爲三支:真貓類、恐貓類和真劍齒虎類,後二者均在第四紀冰河期滅絕,只有真貓類倖存下來,並分化成貓族和豹族兩大類羣而延續至今,現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員之一。

  虎只分佈於歐亞大陸,世界上的虎都屬於一箇種,分8個亞種。因人爲的影響,虎的分佈區逐步縮小,虎的數量也急劇下降。巴釐虎、裏海虎、爪哇虎分別於上世紀3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絕種,其餘的5個亞種也瀕臨險境。產於我國的東北虎和華南虎也已極度瀕危,所以1989年頒佈實施的《野化動物保護法》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備忘錄》把虎作爲一類保護動物嚴格予以保護,從而進一步確定了對老虎所有亞種的保護地位。

  東北虎在我國的東北地區曾廣泛分佈,但近30多年來,東北虎的分佈區已大縮小,到八十年代初僅見於東北部山區(張廣才嶺和老爺嶺)。東北虎是典型的森林中棲息的動物,它生存的環境主要是針闊葉混交林或原始闊葉林,它也經常到高草灌叢中尋找食物或者在山脊、山頂有石砬子的地方活動。

  老虎是夜行性動物,多在夜間出來活動,而白天大多躲在隱蔽的地方休息,所以人們白天看到的老虎多是正在睡懶覺。老虎活動最頻繁的時候是在清晨或者黃昏,但在嚴寒的冬天,白天老虎也出來尋找食物。色彩斑斕的東北虎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分外耀眼,尤現虎之威武,如果天公作美,還可見到罕見的"霜虎奇觀"。

黑龍江600字 篇13

  黑龍江省河流縱橫,湖泊奇異。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18條。

  主要水繫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和綏芬河水系,以及烏裕爾河與雙陽河內陸水系。

  主要河流有:黑龍江,它是我國第三大河流,其長度在世界河流中排第8位,它有南北兩個源頭,南源蒙古國境內,流經中國、蒙古、俄羅斯,在黑龍江省境內流暢1890公里。松花江,源於吉林省長白山天池,全場1900多公里,在黑龍江境內流暢831公里。牡丹江,源於長白山脈牡丹嶺,全場725公里,在黑龍江省境內流長382公里。烏蘇里江,上游有兩個源頭,東源出於俄羅斯境內的錫赫特嶺,西源於興凱湖,全長950公里。綏芬河,源於吉林省老爺嶺附近,流長258公里,上游75%在黑龍江省境內。此外,還有嫩江、呼瑪河、拉林河、烏裕爾河、呼蘭河和撓力河等。

  黑龍江省主要湖泊有興凱湖、鏡泊湖和五大連池。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東部中俄邊境上,面積4380平方公里,屬於我國境內的約1068平方公里;興凱湖北面還有一箇小興凱湖,面積爲145平方公里,生產白魚。鏡泊湖,是我國第一大山地堰塞湖,面積爲37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盛產“湖鯽魚”。五大連池,是我國着名地冷水酸礦泉,200多年前由火山爆發形成的火山堰塞湖,有“天然火山公園”之稱。

  (四季分明的氣候)

  黑龍江省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東長下短,四季分明。下機涼爽宜人,午晚溫差大。春秋時間較短。年平均氣溫從北向東南由-5℃至4℃,全年有5個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從北向東南由-30。9℃,逐漸上升至-14。7℃,氣溫最低的漠河縣爲-52。3℃;最熱的月份爲7月,平均氣溫從北往東南由16℃逐漸升到23℃。上述氣候的特點,使黑龍江省既適於開展夏季避暑旅遊也適於開展冬季冰雪旅遊。

  (豐富的物產資源)

  黑龍江省境內生態條件複雜,植物種類、植被類型多種多樣。全省共有高等植物約183科2200多種。植被類型以森林爲主,其面積佔全省面積42。9%,其中原始森林佔三分之二,木材蓄積量居全國第一位,是我國主要木材基地之一。食用、藥用植物1000多種,其中龍膽草、人蔘、刺五加、黃芪等16種名貴藥材被列爲國家保護資源,產量和質量都居全國首位。礦產資源107種,以煤、石油和黃金爲主。松嫩平原有相當豐富的石油資源和煤炭資源。黃金儲量也很豐富,目前已探明的儲量居全國第二位。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鉬、鉛、鋅、銅、石墨、耐火黏土等礦藏。在動物資源中,有路棲脊椎動物498種,鳥類374種。在這些動物中,既有馳名中外的東北虎、丹頂鶴,也有世界上的鹿科動物-馬鹿,還有猞猁、紫貂等。這些珍貴稀有動物,均屬國家重點保護種類。

黑龍江600字 篇14

  桃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黑龍江省中部,紅松的故鄉—大興安嶺的西坡南麓,松嫩平原北際,呼藍河上游源頭,是伊春市的西南門戶。風景區所處的桃山林業局,東與朗鄉林業局接壤,南臨通河林業局,西與雙豐林業局相鄰,北靠鐵力林業局。

  地理座標:東經128°04'——128°42',北緯46°40'——47°11'。境內自西向東有綏佳線國鐵穿過,風景區有國鐵桃山站接送旅客。鐵路、公路交通方便,四通八達。兩條國防公路貫穿本區,一處經鐵力市可直達伊春市,出境南岔可直達佳木斯市,兩條國防公路西行可直達省會哈爾濱。

  地質地貌

  風景區境內地貌骨架爲上古生代海西寧運動華西里隆起褶皺構造帶,由花崗岩、玄武岩構成。成土母質主要是花崗岩的風化物。山土母質一般較粗,主要是殘積或被積母質;含石塊或砂質,陡坡上的粗粒花崗岩,長形成粗骨石質母質;河岸窪地和溝谷階地是沖積或淤積的沉澱物,含有卵石的沙土層或混有沙質的重壤粘土、母質。桃山風景名勝區屬小興安嶺西坡南部低山丘陵地帶,地貌成起伏波狀,整個地貌爲丘陵低山區。

  氣候資源

  風景區地處北溫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司機氣溫變化較大。年平均氣溫爲1.10C。最冷約爲1月,平均氣溫爲-23.30C,最低氣溫爲-42.6C,皆因西伯利亞強寒流侵襲所致。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1.10C,最高氣溫爲320C。全年無霜期113天。

  水文特徵

  全年降雨量爲664毫米,6-9月降雨佔全年的77%,最多年份降雨曾達876毫米。境內地表水主要靠降水形成,其特點是徑流大,年度分佈不均。從流量上看,水量豐富,但是由於年內水量部俊和無徑流調解工程,直接可利用的水量,只佔全年徑流量的2-4%。風景區處松花江支流呼蘭河上游發源地帶,全境河流均爲松花江支流水系。主要河流有呼蘭河、白河、柳河、喇叭河、小東溝河等。河流總延長510公里,可利用水資源達5億噸。

  土壤

  風景區境內主要有5個土類,即:暗棕壤、草甸土、沼澤土、泥炭土、白漿土。其中暗棕壤分佈最廣,在海拔250-1429米範圍內的山之上、中、下部的各個坡向均有分佈。草甸土祝願分佈在溝谷邊緣,河岸階地和山間低地處,海拔高程爲227-395米的範圍內。而沼澤土、泥炭土主要分佈在海拔高210-380米的河流兩岸低窪積水的地帶;白漿土分佈於漫崗緩坡草地處。

  植被

  風景區內的地帶性植被爲紅松闊葉林,主要組成以紅松爲主,半生多種溫性闊葉樹種,多達10餘種,其中一些第三紀孑遺種,如:水曲柳、黃檗、核桃楸等;林內藤本植物如山葡萄、北五味子、狗棗、獼猴桃等,呈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具有亞熱帶景色,同時還伴生一些“歐亞針葉林區”的寒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既有南方(亞熱帶)景色,又有北方(寒溫帶)植物類。

黑龍江600字 篇15

  可落荒而逃的白龍還是好比臘月的大蔥——皮幹葉枯心不死,它又在別處興風作浪,連續作惡,於是黑龍又沿着另一條江開始追繳,這條江的兩岸長滿了松樹,那時的松樹是開花的,並且是雪白的花。“喫一塹,長一智”的白龍聞訊後就騰雲駕霧到了高空偵察,不巧黑龍游到那裏,那裏的江水就變成黑色,所以就暴露了目標,於是白龍就採取了“避其鋒芒,擊其惰歸”的戰術,當黑龍疲憊不堪的時候連連出擊打得黑龍防不勝防,只有招架之勢,無還手之力。於是爲了掩護黑龍得軍事行爲,這條江兩岸得盛開得白皚皚得松樹花就紛紛落在江面上,罩得嚴嚴實實,黑龍有了松樹花得掩蓋,白龍就再也無法掌握黑龍得行蹤,最後黑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取得了決定性得勝利,一敗塗地的白龍一頭扎進了五大連池在也不敢出來了。從那以後黑龍江地區就年年五穀豐登,國泰民安了。可是松樹卻從此再也不能開花了,爲了紀念爲正義之戰做出巨大犧牲的松樹花,人們把這條江命名爲松花江。

  當然這是個美麗的傳說,但這個寄予了古代勞動人民沒好願望的傳說卻告訴我們一箇道理,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

黑龍江600字 篇16

  黑龍江導遊詞大全 各位團友大家好:您一路辛苦了!首先我代表____旅行社歡迎各位團友來黑龍江省旅遊。我是咱們這個團的導遊員,我叫陳彤,大家可以叫我“小陳”或“陳導”。爲我們開車的師傅叫劉剛,劉師傅已經有十幾年駕駛旅遊車的經歷,技術十分嫺熟。我和劉師付非常願意爲大家提供滿意的服務。同時我們也衷心希望各位團友在黑龍江玩的開心、愉快。

  我們馬上要到達的第一站是今晚入住的酒痁,車行大約需要十五分鐘的時間,下面我利用這段時間向您介紹一下我們黑龍江省的概況。

  黑龍江省位於我國的東北部,是我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太陽昇起最早的省份。我國的最北端就在黑龍江省的漠河一帶,那裏被稱爲“中國的北極”。我國的最東端在烏蘇里江和黑龍江匯流處,那裏了是我國太陽昇起最早的地方,因此被稱爲中國的“東極”。黑龍江省簡稱“黑”,它的名字是因爲省內最大的河流叫黑龍江,因此而得名的。黑龍江的版圖形似一隻振翅欲飛的天鵝,因此,天鵝是富饒美麗的黑龍江的象徵。我們黑龍江省的土地面積45萬多平方公里,在全國各省中居第六位。說起黑龍江的特徵呢!可以用一箇“大”字來概括,這裏有中國最大片的森林,有中國面積最大的溼地——大家熟悉的扎龍自然保護區就在這裏,這裏有世界上最大的界江——黑龍江,有亞洲最大的界湖——興凱湖,有亞洲最大的火山堰塞湖——鏡泊湖,有中國最大的火山地貌景觀——五大連池風景區,有世界上最大的雪堡——牡丹江雪城堡,

黑龍江600字 篇17

  漠河,又稱墨河,據說是因河水黑如墨而得名。漠河位於我國最北端,隸屬於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東臨塔河,西南接內蒙古額爾古東臨塔河,西南接內蒙古額爾古納左、右兩旗,北至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與俄羅斯阿穆爾州、赤塔州隔江相望。由於地理位置獨特,資源豐富,天象奇特,有“金雞冠上之璀燦明珠”的美譽。

  到漠河是傍晚,落日的餘輝佔據着這個邊陲小城的建築與人流,使人看上去有種靜諡的感覺。忙碌了一天的人們緊蹬着自行車,行色匆匆。街道兩旁新栽下的樺樹還沒有長成材,有幾處過火林木還完整保存着,爲的是讓人們不要忘記那段難忘的經歷。

  小城漠河是在1987年那場特大森林火災中毀於一旦的,那時我每晚守着電視看新聞聯播。那時的漠河是神祕的。後來,一位曾參加過那次滅火的朋友告訴我:有位級別很高的礦長路過有火情的林區,吉普車被指揮部就地徵用,礦長和祕書也被編入撲火隊伍。事後才知道該礦長是“三八式”的老幹部,還是省人大代表,但他一點怨言也沒有,他理解“救火如救命”的林區規矩。還有一次,朋友所在的滅火部隊迷路了,偏離了大部隊幾百里路遠。這時來了一架軍用直升飛機,人們手拉手排成一隊“一”字型,飛機就設法指路。如果是需要救援物資,可以手拉手圍成一箇“0”型,飛機就會空投乾糧、水壺、軍大衣和簡易帳蓬,以解燃眉之急。後來知道,那次的大火,把漠河燒得只剩下一片瓦礫。

  此刻,我站在寬闊平坦的停車場,驀地感覺要對這座新興小城重新評估一番,至少它和我想象中的漠河完全兩樣。透過街道兩旁高大林立的建築,讓人感到這座小城愈來愈新潮了。走近市場,可以聽到嘈嘈雜雜的叫賣聲。店鋪裏、地攤上,商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彷彿置身於商品的森林中。抑揚的吆喝聲和商品本身的魅力,使得遊客流連忘返。

  在這裏,你可以看到神色專注的老人在路旁下棋,全然不顧身邊的繁榮景象。窈然清純的姑娘和瀟灑文雅的小夥雙雙對對在你眼前閃過,大概急着去卡拉OK亮亮歌喉,展示一下青春風采……在這裏,你已經看不出南北的差異。南方人喫的、玩的、用的這裏都有,許是小城人拋棄了舊有觀念,恍然間悟出了自身的價值,要讓這方世界鮮活亮麗起來。

  當地旅遊局的老劉告訴我,漠河四季如畫,反差鮮明。春天花開遍野,醉人心扉;夏至時節,晚霞與黎明同在,午夜如同白晝,戶外可讀書看報;秋天森林盡染,野果山珍遍地,美不勝收,食不勝食;冬天漫長更富有詩意,林海、江河、大地、人家,銀裝素裹,無限神奇。

黑龍江600字 篇18

  1明代皇帝朱元璋開國重臣劉伯溫斬西北龍脈的傳說老少皆知。在有關史書的傳說中,記載着劉伯溫與西北黃土高原隴右明珠——榆中興隆山的許多神話故事。

  興隆山地處甘肅省省會蘭州東45公里、榆中縣西南6。8公里處。有興龍、棲雲兩山峯,主峯有東西兩峯組成,仙人峯、靈龜山皆系兩峯支脈。兩峯間爲興隆峽,有云龍臥橋橫空飛架峽谷。其脈來自馬銜山,枝連皋蘭山,東結飛龍臥虎之勢,西集瑞鳳靈龜之象。相傳此山以東1公里有座雲盤山,那裏曾經是軒轅黃帝羽化昇天的地方。人們爲了祭奠黃帝,決定在雲盤山建道觀,不料夜間有神狐將五色道旗銜至興隆山,於是便易地而建。而棲雲主峯建有混雲閣、朝雲觀、雷袒殿閣;興龍峯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淚亭等。山上曾有位道士說:“山有龍興之狀,此地必出真龍天子(皇帝),藏龍臥虎之地。”

  在興龍山與棲雲峯中間有座形似彌勒佛袒腹而坐的小山叫仙人峯,這裏青松如雲,蒼翠欲滴,鳥飛蟬鳴,宛如一處仙境。相傳很久以前,這裏還是一片大海。有一年,鎮海仙童觸犯了天規,玉皇大帝用仙仗把鎮海仙童打下天宮,鎮海仙童摔倒在地上,變成了一座大山,這就是仙人峯。龍王的兩個太子聽到,起來相勸,也變成了兩座山峯,就是現在的興龍山和棲雲峯,將仙人峯團團圍在當中。仙人峯是由神仙化成的,自然在當地老百姓心目中成了風水寶地。

  據有關史料記載:金代和元代時的榆中縣,有一箇身世顯赫的女真族世家蒲察氏,先後出了五六個當過國公、將軍之類的大官,其中金代的燕國公蒲察俊最有名。過了若干年,當朱元璋坐天下的時候,蒲察氏敗落改爲蒲氏。此後連個知縣、把總之類的文武小官都沒有了,只出了一箇精通地理勘察風水的先生,便是蒲察俊後裔孫蒲察世祿。孫蒲察世祿爲鞏昌路都元帥,金蘭會都元帥,闔州安撫使;曾孫蒲察誼,明代列爲貢生,爲榆中的賢達。

黑龍江600字 篇19

  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蘿北縣。從鶴崗市區乘車路經鶴蘿高速公路,在68公里處北行、走蘿北至伊春嘉蔭公路34公里處的興東村進入黑龍江三峽國家森林公園。該公園距鶴崗市區100公里、距蘿北縣34公里。森林公園內的黑龍江三峽屬黑龍江與山峯構成峽谷型自然風景旅遊區。20xx年開始向遊人開放。

  黑龍江三峽國家森林公園面積爲85.7平方公里。由太平溝林場溼業區、望雲峯滑雪場、嘉蔭河口、名山島、嘟嚕河溼地等構成。黑龍江自西向東而流,龍江三峽水路全長45公里。黑龍江三峽保持原始豐富的自然植被,有紅松、白松、樟子松、落葉松、地柏等針葉樹林和槐、樺、柳、榆、楊等闊葉樹林及豐富的名貴中藥材、山野菜。森林裏有大小動物黑熊灰狼、野豬野兔、獐狍野鹿、狐狸黃鼬、獾子松鼠等。黑龍江的水深流急與蜿蜒曲折連綿起伏的大山構成了中俄界江上恢宏氣勢。黑龍江三峽有龍門峽、金龍峽、金滿峽組成。龍門峽和金龍峽之間套有龍頭峽、龍騰峽、龍鳳峽三個小峽。由於黑龍江是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江,對岸是俄羅斯猶太自治州。在這裏遊人可領略到“遊中俄界江和龍江三峽,攬兩國三域風光”的特殊感受。黑龍江三峽不僅山高險峻、江水奔流,而且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特別完好,展現着原始的自然江山景觀。

  龍江三峽國家森林公園是以界江、峽谷、森林、冰雪、溼地、人文歷史爲依託的生態旅遊佳地。中俄界江,尤以黑龍江三峽最爲著稱。龍江三峽位於黑龍江中游蘿北江段,西起嘉蔭河口,東至太平溝興東滾兔嶺山下。水路長度45公里,在這裏,黑龍江水將內外興安嶺一分爲二,形成三段峽谷。即龍門峽、金龍峽、金滿峽。金龍峽中又內含三段小峽谷,即龍頭峽、龍騰峽、龍鳳峽,由此組成了“大峽套小峽,峽中又有峽”的奇特風光。被譽爲具有長江的風光,灕江的秀色,泯江的磅礴,是黑龍江旅遊風景線上最爲奇觀,最爲獨特的自然山水畫廊,也是黑龍江COOL旅遊帶中的黃金旅遊勝地。龍江三峽兩岸山巒起伏、古木參天、雲蒸霞蔚、水質清澈;天然大森林,樹種豐富,是全國第二大紅松母樹林。林間有獐、狍、熊、鹿等珍貴野生動物,還有山野菜及藥材等植物;幅員遼闊的大溼地,泡澤遍佈,葦草叢生,還有丹頂鶴、天鵝、黑鸛、白鷺等十幾種珍禽。

黑龍江600字 篇20

  朋友們:

  歡迎你們到大興安嶺地區遊覽觀光。

  大興安嶺地區是我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的地級行政區。它東依連綿千里的小興安嶺,西臨一望無際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南達遼闊肥沃的松嫩平原,北靠波濤滾滾的黑龍江,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邊境線長達792公里。大興安嶺地區地理座標魏東經121°11′~127°10′,北緯50°10′~53°33′,南北長365公里,東西寬355公里,總面積8.46萬平方公里。

  大興安嶺山地丘陵連綿起伏,海報高度700~1300米,境內最高峯大白山,海拔1628米。主要支脈伊勒呼裏橫亙在本區中部,由西向東延續230公里,使大興安嶺明顯的行程南坡北坡之分,使黑龍江和嫩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嶺北以低山丘陵爲主,是森林分佈的主要地帶。據勘查,大興安嶺林區活力木蓄積7.3億立方米,是全國最大的木材生產基地。興安和谷沖積帶,現有可耕地面積45萬公頃,荒山草原200萬公頃,還有大面積可改造的溼地。

  大興安嶺可謂是天人的野生動植物園,森林中繁衍生息着黑熊、駝鹿等獸類50餘種,榛雞(飛龍)、野雞等20餘種,以及大馬哈魚等珍貴魚類20多種,水獺、紫貂等毛皮珍貴的野生動物10語種。有興安杜鵑、野玫瑰、山芍藥、黃芪、五味子等野生植物和中草藥材400多種,構成了一箇色彩斑斕的天然百草園。

  大興安嶺有着豐富的礦產和水資源。現已探明的礦藏有金、錳、鐵、銅等30多種,黃金儲量126噸,煤炭地質儲量1232億噸。截至1999年底,全區擁有開採金礦10餘座,生產能力達到10萬兩,是我國的重點黃金產區。

  大興安嶺地區是政企合一地區,目前大興安嶺地區行署、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合署辦公、現轄三縣四區、十個林業局。行政公署和林業集團公司所在地加格達奇是大興安嶺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是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城市,素有“綠海明珠”、“林海碼頭”和“北國林都”之美譽。全地區共有漢、滿、回、朝鮮、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22個民族,54萬人口。

  大興安嶺以其獨特的地緣優勢,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遍地寶藏的資源爲歷代旅行家和探險者所青睞,在大力發展社會注意商品經濟,推進林區旅遊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全區54萬人民熱情地歡迎您來大興安嶺旅遊、觀光、投資、考察。

  祝您在大興安嶺旅行愉快。

黑龍江600字 篇21

  極樂寺–現在我們就去參觀東北最著名的佛教聖地極樂寺,極樂寺是由北方名僧天台宗第四十三代親傳的弟子炎虛法師創辦的寺廟,1920__年動工修建,1920__年落成,1920__年開光電力,站地面積57000多平方米,它既是佛教徒參藹朝拜地北方佛教聖地,也是中外有人觀賞遊覽的名勝所在,已被列爲全國重點開放寺廟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極樂寺名字究竟是怎麼來得呢?因第一罈說法的內容是阿彌陀佛經,又因發起人陳飛清信奉淨土宗,都與極樂淨土相關聯,“極樂寺”廟名就由此而來。極樂寺的整體設計形式佈局和建築結構,均保留了我國寺院建築的風格和特點,寺院座北,面南,臨街,首先映入菸蒂的是鐘樓和鼓樓,廟庭內,橫向分左中右三個序列,中軸線上依次爲彌勒天王殿,大雄寶殿,西方三聖殿和藏經樓,東,西院落分別建有禪房和齋房。如此這般排列有序,左右對稱的院落,可以使來訪的參觀遊客和信徒們有秩序的、有層次的觀賞全部院落,好了,車前防洪澀的妙語就是極樂寺了,請大家隨我一起體會一下這種意境吧!大家請注意兩點事項:第一,妙語殿堂內不許攝相拍照,院落內可以。第二,進入殿堂內不允許踩門檻,傳說妙語殿堂內的門檻下睡着善神,所以大家腳下留情,在這裏我們要進行30分鐘的參觀。各位團有請隨我入廟。

  首先大家集體隨我向後轉,廟門正額上方浮刻“極樂寺”三個一米見方大大字,筆力蒼勁渾厚,落款有“民國十三年七月南通張謇”字樣,張謇是清朝末年江蘇南通的最後一科狀元,後來“下海”辦實業,成爲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

黑龍江600字 篇22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中國嗾泉水之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五大連池觀光旅遊。很榮幸能陪伴大家領略神奇的火山風光,並希望我的導遊能爲您提供優質的服務。

  五大連池名勝風景區,坐落在訥謨河畔,面積1060多平方公里。風景區主要由14座新期的和老期的火山、5個火山堰塞湖(五大連池)、60多平方公里的 “石龍”(玄武岩臺地)和具有很高醫療保健價值的低溫冷泉構成。這裏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山凝秀、水含幽、熔岩巧疊、藥泉神奇,被譽爲我國天然火山公園,翻開的火山教科書和著名旅遊療養的勝地。

  五大連池的14誶火山呈“井”字形排列,名稱是:藥山泉、臥虎山、筆架山、南北格拉球山、東西焦得布山、莫拉布山、尾山、東西龍門山、小孤山、黑龍山和火燒山,其中有12座火山噴發年代較久遠,最早的可達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兩座較年輕的火山是黑龍山和火燒山,在1719-1720xx年間噴發形成,史書《黑龍江外記》、《寧古塔記略》均有文字記載。在火山噴發的同進,滾滾的熔岩把訥謨爾河的支流–白河攔腰截成五段,形成了五個彼此相連呈串珠狀的火山堰塞湖,既頭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人們稱之爲五大連池。五個池間有境河溝通,縱長 20多公里湖面可達40餘平方公里,總容量爲1.7億多立方米。五池盈盈碧水,點綴在14座火山之間,與廣闊的玄武岩臺地融合在一起,繪成一組奇特的山、水、石景觀。

  五大連池不但火山自然景觀獨特,而且還蘊藏着豐富的具有神奇療效的礦泉水。

  關於五大連池的礦泉水,有一箇美好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五大連池一帶,古樹參天,野草茂密。一位鄂倫春獵人,尋找射中的一隻梅花鹿。鹿帶着箭傷在前面跑,獵人循着血跡在後面追。這隻鹿不往深山裏跑,卻跑進一箇池子裏,獵人覺得有些稀奇,站在巖邊觀看,只見鹿在不裏一邊洗傷口,一邊用舌頭舔,上岸後,血不流了,健步跑進深山。獵人到泉邊用手捧起水喝了一口,頓覺精神振奮。以後,獵人只要有點小病小災,就到泉邊飲水治療,都是水到病除。從此,人們都把這泉水奉爲“聖水”,以後的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人們都到此飲“零點水”。據說,飲到“零點水”的人可以消災祛病、益壽延年。

黑龍江600字 篇23

  風光秀麗的鏡泊湖婉如一顆璀奪目的明珠鑲嵌在祖國北繮上,它以獨特的樸素無華的自然美聞名於世,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人。

  鏡泊湖,歷史上稱阿卜湖,又稱阿卜隆湖,後改稱呼爾金海,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稱忽汗海,明志始呼鏡泊湖,清朝稱爲畢爾騰湖。今仍通稱鏡泊湖,意爲清平如鏡。鏡泊湖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張廣才嶺與老爺嶺之間,即寧安市西南50公里處,距牡丹江市區110公里,它是大約一萬年前,

  約在第四紀的中晚期火山爆發,玄武岩漿堵塞牡丹江道而形成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泊。湖深平均爲40米,由南向北逐漸加深,最深處達62米,湖身縱長50公里,最寬處9公里,最窄處枯水期也有300米,全湖分爲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四個湖區,

  總面積90。3平方公里。由西南至東北走向,蜿蜒曲折,呈S型,湖岸多港灣,湖中大小島嶼星羅棋佈,而最著名的湖中八大景卻猶如八顆光彩照人的明珠鑲嵌在這條飄在萬綠叢中的緞帶上。這最著名的八大景是-吊水樓瀑布,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牆砬子、珍珠門、道士山和老鴣砬子。鏡泊湖原始天然,風韻奇秀。山重水複,曲徑通幽。動人的傳說,更爲這北方的名湖,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黑龍江600字 篇24

  此外,黑龍江省邊境口岸最多,已開放對俄一日遊和多日遊,每年出入境旅遊者幾十萬人次,是全國對俄旅遊的熱點地區之一。

  託旅遊資源優勢,黑龍江省確立了以冰雪、森林、溼地、草原、界江、湖泊、火山地貌和現代農業爲主打的生態旅遊產品,輔之都市風光、少數民族風情和邊境遊,行程了以哈爾濱爲中心的“O”字形旅遊圈,並向東部牡丹江、雞西、北部伊春、黑河、漠河、東北部佳木斯、西部大慶齊齊哈爾等地區輻射的“K”字形旅遊線和“L”字形黑龍江界江旅遊線。推出冰雪遊樂、滑雪、森林湖泊避暑、狩獵、蒸氣機觀賞、騎馬、垂釣、觀鳥、漂流及都是觀光、邊境遊、民俗風情遊等50餘條旅遊線路。

  近年來,黑龍江省旅遊接待能力和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已成規模。目前,黑龍江省交通形成完整網絡。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黑河等市已開通國際、國內航線60餘條;開通鐵路有旅遊列車十幾對次,公路四通八達。接待設施日臻完善,現有星級飯店百餘家,旅行社200餘家,完全可以保證遊客的接待服務,使遊客玩得高興、住得舒心、行得便捷。

  朋友們,黑龍江省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旅遊項目豐富多彩,只有親臨其境才能體驗到其中無窮魅力。

黑龍江600字 篇25

  黑龍江省地處東北要塞,外力的騷擾相當頻繁,康熙皇帝決定在黑龍江建立水師,這個水師統轄齊齊哈爾、巴彥、松花江、呼蘭四個水師營。這四個水師營分別活動在黑龍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其中,呼蘭水師營的營地就在太陽島一帶,歸呼蘭府管屬,指揮權直接歸黑龍江水師。從軍事力量說,呼蘭水師營屬中等規模的一箇水師營,共有水師兵丁180多人,比齊齊哈爾水師營的人數少得多。但這個水師營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作戰十分勇敢,深得朝廷的讚賞,那時,除了呼蘭是府縣的所在地外,太陽島四周都是十分貧窮的漁村。而太陽島因爲是水師營的營地,艦船來來往往,軍人進進出出,顯得十分熱鬧。康熙二十八年(1690年),爲了平息外力的入侵,呼蘭水師營奉命從太陽島出發,開着艦船順松花江而下,入黑龍江後溯流而上,攻打當時經常稱霸一方、經常掠奪我邊民財產、騷擾我國北方邊境的雅克薩人.這一役大獲全勝,一舉攻克了雅克薩人的省府克薩城堡。呼蘭水師營的營地也聲名鵲起。這可以說是太陽島最早的繁榮。

黑龍江600字 篇26

  1992年中國作爲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公約的締約國在國際公約上簽字。1993年國務院下達了《禁止虎骨和犀牛角貿易的通知》,由於國家政策的調整,銀行拒絕向"貓科中心"貸款。因爲沒有資金,虎的飼料問題無法解決,使東北虎的保護工作和一度陷入了困境。爲了對瀕危的東北虎進行更好的保護和更進一步的科學研究,1996年元月成立了黑龍江東北虎林園,開發利用東北虎的旅遊觀賞價值,走以虎養虎的道路,用旅遊收入支持保護、科研和野化訓練工作,所以我們說每位參觀者都是在間接地爲保護東北虎捐款,您的愛心一定能得到回報。

  IUCN的物種生存委員會的重引入專家組,1995年制定的"重引入指南"中指出:"大多數哺乳動物和鳥類的生存,必須嚴格依賴於其積累的經驗和幼年所學的知識。"這就要求圈養種源放歸自然之前必須進行野化訓練。東北虎林園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飼養東北虎的種羣,而發展的最終目標就是將其放歸自然。因此,在最大限度地模擬野生東北虎棲息生境的條件下,進行東北虎的野外生存訓練,將有助於恢復東北虎的野性,識別獵物、捕食技能和生存能力。通過近七年的不斷摸索和實踐,東北虎林園在廣大科研和飼養人員的不懈努力下,終於探索出了較爲成功的半散放條件下東北虎的飼養管理和野化訓練的模式,虎的種羣數量逐步擴大。從建園初期的二十八隻擴大到現在的300多隻,而且使人工飼養的東北虎在自身的生存能力、野外適應能力、奔跑速度、捕食技能等方面都達到了一箇較高的水平,爲今後"放虎歸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東北虎的放歸是中國政府向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但要實現這個目標任重道遠。首先要在自然界恢復東北虎的棲息地;第二要在棲息地內恢復虎的食物鏈體系;第三還要經過養成虎人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 東北虎學名爲"西伯利亞虎",起源於亞洲東北部,即我國東北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有300萬年的進化史。它與世界上裏海虎、孟加拉虎、蘇門達臘虎、爪哇虎、巴里虎、印支虎、華南虎等7個亞種比較,身長體重,兇猛強悍,稱爲"王中之王"。其它亞種均爲東北虎向地球其它地區擴展分化出來的。

黑龍江600字 篇27

  後來,每逢新春佳節和元宵節,人們又把它加以裝飾,成爲供人觀賞的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清代《黑龍江外紀》裏對此有過詳細的記載:“上元,城中張燈五夜,村落婦女來觀劇者,車聲徹夜不絕。有鏤五六尺冰爲壽星燈者,中燃雙炬,望之如水晶人。”其時,冰燈在我國南方一些地方也相繼出現過。乾隆、嘉慶年間,四川詩人張問陶曾寫過一首專門描寫冰燈的詩,題名就叫《冰燈》,詩云:

  黑夜有炎涼,冰燈吐焰長。

  照來消熱念,鑿處漏寒光。

  影溼星沉水,神清月裏霜。

  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螢囊。

  古時,冰燈的製作技術比較簡單,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冰燈要遠遠比這複雜得多,它是以冰爲載體,集園林、建築、雕塑、繪畫、舞美、文學乃至音樂等多學科爲一體的獨特的冰雪造園藝術,同時應用形、色、聲、光、電、動等現代科技,創造出玲瓏剔透、五彩繽紛的藝術世界。它融合了華夏民族悠久的歷史、中外建築和民俗風情等廣闊領域裏的文化,是世界民間藝術寶庫中一朵絢麗的奇葩。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