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上海外灘的導遊詞範文(通用3篇)

介紹上海外灘的導遊詞範文 篇1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上海外灘。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今天的行程就將由我爲大家提供服務,希望我的服務能得到大家的滿意,在此也預祝大家今天能玩得開心、愉快。

  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城隍廟)外的一處沿江灘地,舊時稱“黃浦灘”早在1843年上海開埠以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外灘一帶地方,於是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地爲英租界,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臨江建造起巍峨參差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築羣,並開設了110多家金融機構,這裏成了“遠東的華爾街”,到了九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來到了上海,市政府開始對外灘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像一首美妙的五線譜一樣的外灘景區,它是由“凝固的音樂”萬國建築博覽和“流淌的樂曲”黃浦江所組成。我們各位朋友觀賞這些西方古典風情的建築羣,不僅要注意它的外部的造型美。而且要把它們視爲雕塑藝術來欣賞。

  在這“凝固的音樂”樂曲上,26棟建築,樓宇的高低錯落猶如鋼琴上跳動着的琴鍵,樂曲上有序曲、三個高潮、尾聲等樂章組成。

  它的序曲部分由外灘防汛牆前的氣象信號臺所承擔,這座氣象信號臺,是“阿脫奴婆”式的古建築,它的主要功能有兩個:第一個我們各位可以看一下在它的塔頂桅杆上懸掛各形狀的標誌,這是起到天氣預報的作用,它根據徐家彙氣象臺測得的氣象信息,第天五次在在桅杆上掛不同顏色的棋子,向來往的船隻告示吳淞口外的風力和海浪等氣象信息以保證航行的安全。第二個作用我們可以再觀察一下桅杆上有一隻可以上下升降的大球,第天中午11點45分,球升到桅杆一半的高度,11點55分,又將球升到頂端,12點正時,球又降到原來位置。這個目的我不說咱們在座的各位也知道是幹什麼的了吧?對了!他就是報時臺。但是隨着現代化信息傳播科學的發展,各式各樣的鐘表數不勝數,它只能“退休”了。在1993年的10月份,在外灘綜合改造二期工程中,爲了保護這座具有八十多年曆史的古建築,由是將它在原來的位置向東北整體的平移了20米,並且對它進行裝修,使之面貌一新。夜晚,用青白色的燈光照着,如一箇巨大的通體晶瑩剔透的“玉柱”,清麗動人。

  在凝固的音樂上的高潮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由亞細亞大樓、上海總會、中國通商銀行大樓三幢大樓組成。由於時間的關係這裏着重給各位介紹一下上海總會,他位於中山東一路二號,建成於1910年,耗資45萬兩白銀。原是來是供英國僑民休閒娛樂活動的場所。大樓是文藝復興式的風格。在建築的東立面採用的是橫三段處理,又以正門爲縱軸線,左右門窗裝飾圖案對稱,整幢大樓顯得和諧勻稱而且穩重。另外我們再看大樓的第三層與第四層是用六根愛奧尼克式立柱支撐,這種柱式,柱身修長,高度約爲底徑9至10倍,柱身有條帶狀,柱頭上有捲起的旋渦狀,是“女性美”的象徵。在大樓層頂南北兩端有巴洛克式塔亭,增強了整幢建築的高度和豪華氣派。

  從遠處望來他就像一件雕塑家手中的完美的藝術品。另外大樓內部的裝修也十分曲雅、豪華。這裏有一長34米的用意大利的大理石鋪面的酒巴臺,號稱遠東最長的酒吧。大堂的北側還有一箇半圓形的鐵柵欄電梯,這部也是當時上海最早的一部電梯,現在好多的反映老上海的電視劇都是在這裏拍攝的。大樓內的裝飾仿英國皇宮格調,因此它有“皇家總會”之稱。

  緊挨着上海總彙的這個就是中國通商銀行大樓,它位於外灘六號。是一幢哥特式的建築,正門有古典式的柱廊。這就是凝固音樂的第一高潮部分。

  凝固音樂的第二高潮,是由匯豐銀行大樓和海關大樓所組成。是萬國建築博覽羣的最有代表性的建築。匯豐銀行大樓位於中山東一路11號,1923建成,1955年至1995年這四十年間它曾是上海人民政府所在地,再在是浦東發展銀行使用。這座大樓英國人自稱是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的最講究的一幢建築,它是外灘佔地最廣,門面最寬,體形最大的建築,整幢建築呈現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出現的古典主義風格,是古羅馬式的建築。大樓底層是三個羅馬石拱券大門,大樓第二層至第四層,用六根希臘式科林斯柱子。這種柱式出現在希臘時代商業繁榮的科林斯城,其柱頂上有一束樹葉和花蔓組成,似花籃形狀,雕刻華美,是“富豪”的象徵,在他的頂端還有巴洛克式尖塔,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它還有着三件稀世之寶:

  第一件是大門兩側有一對銅獅,坐北朝南一隻張着大口,坐南朝北的一隻閉着嘴,這正好有銀行資金的吐納之意。據說在英國鑄成之後就將其模型毀掉,使他成爲世界上的絕版。

  第二件是室內頂上有一幅世界上極爲鮮見的巨型馬賽克壁畫,畫面有200平方米。

  第三件是大樓大堂內有28根高13米的意大利大理石石柱,全是天然形成。其中有四要是沒有拼接的,是純天然巨石雕成的,據說世上只有六根,這裏擁有四根,可見它的價值,(另外兩根在法國盧浮宮)。使整幢大樓皇宮,它統領着附近的二十多幢建築,顯出了華麗莊嚴的風範。使得它在整個外灘建築羣中最爲引人注目。

  海關大樓建成於1927年,花去430萬兩白銀。大樓是具有折中主義建築風格。大樓頂部的大鐘,是仿英國,倫敦國會大廈大鐘式樣製造,花白銀20xx餘兩。它是亞洲第一大鐘,又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鐘。大鐘直徑5.4米,分針長3.17米,時針長2.3米。鍾內有三個最達兩噸的鐘擺,這個大鐘每週開三次,每次上發條要四個人操作一小時。另外每天在一刻鐘的時候會奏響一段《東方紅》樂曲,到整點奏響一整曲《東方紅》。

  這兩座大樓被稱爲姐妹樓是上海的標誌性建築,匯豐銀行大樓雍容曲雅,海關大樓雄健挺拔。兩幢大樓並列一起相得益彰。共同承擔了凝固音樂的第二高潮。

  凝固音樂的第三高潮由匯中飯店、沙遜大廈、中國銀行大樓三幢建築組成。這一樂章以現代主義爲主題。

  匯中飯店位於中山東路南京路口,它的正六在南京東路23號。1906年建造,它外形美觀,白色清水磚作牆面。紅磚作腰線。有“外灘美女”之稱。這裏曾是三次重要會議所在地。

  第一,1909年“上海萬國禁菸大會”。

  第二是1996年“上海國際”會議。

  第三是1911年中國17省代表召開歡迎孫中山先生回國就任臨時大總統會議。

  沙遜大廈與中國銀行大樓沙遜大廈因當時內部裝修豪華被稱爲是“遠東第一樓”。現在是和平飯店的北樓。外形象大寫英文字母A。中國銀行大樓是萬國建築博覽中唯一一箇中國人自己建造的大廈,他比沙遜大廈低60釐米,這還有一箇故事。當被中國資本家覺得在外灘全是西方列強建造的形式各異的高樓,而且反映了各國列強的雄厚的經濟實力,爲了不讓我們中國人丟臉面,於是中國官僚資本主義也決定造一箇大樓,而且要造比其他國家的都要高,於是原計劃要造34層,但是後來受沙遜大廈的業主也就是沙遜的陰撓,他說“你們們中國人是一點地位沒有的,造的樓怎麼可以比我們英國人的還要高呢?”於是打官司打到英國倫敦,結果大家是可想而知的,中國人敗訴了,後來只能造成15層,比沙遜大廈低了60釐米。

  但是中國人還是不服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樓房不讓我超過你,我在樓底上豎了兩杆國旗,這兩個棋杆比你們沙遜大廈高,這回你們應該沒話講了吧?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兩個棋杆就是鑑證。中國銀行大廈外形有中爲民族特色,樓底國角微翹,檐口用斗拱裝飾。窗框是中國錢幣的變形的形狀。凝固音樂的尾聲是由東方匯理銀行和上海大廈擔當。

  東方匯理銀行爲巴洛克式建築,整幢大樓富有凹凸感,對比強烈。現在是上海市建築保護單位。百老匯大廈具有現代主義風格是觀賞黃浦江、外灘、浦東景色的最佳處,周總理曾經陪同不少外國元首和貴賓登臨觀光。20世紀90年代,連續獲得涉外賓館“十佳安全優勝單位”稱號。

  好了,各位朋友,整個被稱爲凝固的音樂外灘的講解到此就結束了。希望能給各位留下美好的回憶。

介紹上海外灘的導遊詞範文 篇2

  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城隍廟)外的一處沿江灘地,舊時稱“黃浦灘”早在1843年上海開埠以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外灘一帶地方,於是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地爲英租界,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臨江建造起巍峨參差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築羣,並開設了110多家金融機構,這裏成了“遠東的華爾街”,到了九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來到了上海,市政府開始對外灘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像一首美妙的五線譜一樣的外灘景區,它是由“凝固的音樂”萬國建築博覽和“流淌的樂曲”黃浦江所組成。我們各位朋友觀賞這些西方古典風情的建築羣,不僅要注意它的外部的造型美。而且要把它們視爲雕塑藝術來欣賞。

  在這“凝固的音樂”樂曲上,26棟建築,樓宇的高低錯落猶如鋼琴上跳動着的琴鍵,樂曲上有序曲、三個高潮、尾聲等樂章組成。

  它的序曲部分由外灘防汛牆前的氣象信號臺所承擔,這座氣象信號臺,是“阿脫奴婆”式的古建築,它的主要功能有兩個:第一個我們各位可以看一下在它的塔頂桅杆上懸掛各形狀的標誌,這是起到天氣預報的作用,它根據徐家彙氣象臺測得的氣象信息,第天五次在在桅杆上掛不同顏色的棋子,向來往的船隻告示吳淞口外的風力和海浪等氣象信息以保證航行的安全。第二個作用我們可以再觀察一下桅杆上有一隻可以上下升降的大球,第天中午11點45分,球升到桅杆一半的高度,11點55分,又將球升到頂端,12點正時,球又降到原來位置。這個目的我不說咱們在座的各位也知道是幹什麼的了吧?對了!他就是報時臺。但是隨着現代化信息傳播科學的發展,各式各樣的鐘表數不勝數,它只能“退休”了。在1993年的10月份,在外灘綜合改造二期工程中,爲了保護這座具有八十多年曆史的古建築,由是將它在原來的位置向東北整體的平移了20米,並且對它進行裝修,使之面貌一新。夜晚,用青白色的燈光照着,如一箇巨大的通體晶瑩剔透的“玉柱”,清麗動人。

介紹上海外灘的導遊詞範文 篇3

  伴侶們:

  下戰書好!此刻我們來到上海黃浦江畔的外灘,起首,我對列位的旅行遊覽外灘暗示接待,並預祝列位旅遊舒暢。外灘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徵,是上海汗青的凝結。他齊集浮現了上海作爲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都市,國際當代化多半市的特點。又能浮現出上海作爲汗青文假名城的特點。外灘景區是天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融合的風光區,又是西方古典風情與中國當代風情相得益彰的風光區,也是中國近代文化與此刻文化交相輝映的風光區。

  外灘位於上海母親河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東方明珠景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橋,南至新開河中山東一起中山東二路地域全長約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在它西面有北京東路南京東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延安東路金陵東路等幾條各具特色的重要階梯,它們是建樹和成長外灘景區的重要支架。

  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舊時俗稱:黃浦灘。1843上海開阜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這一地域,於1845年以上海道臺頒佈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爲依據規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爲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面規定畝土地爲法租界。隨後兩國沿江開築階梯,稱黃浦路,黃浦灘路。100年後也就是1945年,爲了眷念巨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老師才更名爲中山東一起。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月,沿江修築起了二十多棟巍峨參差,各具特色的天下各國古典氣魄威風凜凜的構築。並在此地域開設了110多家銀行等經融機構,使之成爲其時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百年滄桑,上海當局於1992—1993年間對這一地域舉辦了大侷限的改革。將原本的馬路擴建成十車道的寬廣階梯,並在北面建起來造型奇異的吳淞路閘橋以此減輕外白渡橋的重負。隨後又建起了延安東路高架,使該地域的交通更爲通暢,更揭示了國際化多半市的強勁活力。沿江則建築起防汛牆和綠色長廊,種種雕塑和構築小品坐落其間更使得外灘詩情畫意。

  站在黃浦江邊的觀景臺上,江風掠面,江面波瀾粼粼,百舸爭流,江上海鷗坎坷翱翔,可一覽多半會口岸的爛漫風物。隔江而立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聳入雲宵,國際集會會議中心造型美妙,金茂大廈,中銀大廈等跨世紀的摩天大樓更是欲與天工試比高,以及南浦大橋,楊浦大橋雄偉的氣派更使外灘借得美景。酷愛的旅客們想必各人在此時已經很想一覽外灘的絢麗風物了吧,那下面由我教育各人一路賞識外灘風光區。

  酷愛的旅客門,此刻我們站在外灘的觀景臺上,西面就是聞名的:萬國構築博覽風光澤,北面可以看到綠樹成陰的綠色長廊,黃浦公園和人民好漢眷念碑也在北面。隔江遠望則能看到陸家嘴經融區的摩天大樓構築羣。下面我將重點給各人講授天下聞名的萬國構築博覽風光澤。

  各人可以看到從延安東路高架下來一向到北面的外白渡橋,在中山東一起的西面成一字排開的20多棟西方古典氣魄威風凜凜的構築,他們組成爲了萬國構築博覽風光澤。這些上海的近代經典構築源於西方的古典構築,以是要想相識它們則要把它們和西方的`傳統構築接洽起來,在較量中相識他們發生的緣故起因及特點和成果。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月,上海依附自身良好的天然前提和人文情形,出格是歷代中西方文化以及南北區域文化不絕交換融合所培育成的深摯文化祕聞,讓上海敏捷成爲其時中國以致天下的一箇突出的經濟文化中心。使上海成爲其時天下構築人人們競相示意自身代價,展示本身不風技藝的大舞臺。那時大量外國構築師的登岸,先期留學西歐的中國構築師的迴歸,給上海帶了西方先輩的構築理念和技能,雖然也使得其時製作成的上海近代構築滲出了西方構築的影響。以是其時上海的近代構築泛起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情況,留下了一大批代價連城的文化遺產。今朝爲止天下上還沒有一箇國度的都市能像上海一樣擁有云雲侷限複雜。精細,技能精深的近代構築羣。箇中萬國構築博覽風光澤就是上海最爲齊集的近代構築羣。

  好了,列位伴侶,整個被稱爲凝固的音樂外灘的講授到此就竣事了。但願能給列位留下柔美的回想。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