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最好的導遊詞(精選3篇)
江蘇最好的導遊詞 篇1
“一江奔海萬千裏,兩記呼樓六百年”。這副絕妙的對聯,是南京閱江樓六百年風雨滄桑的真實寫照。登上閱江樓,放眼遠眺,但見浩瀚的大江滾滾東去,一覽無餘,彷彿鄭和下西洋以來六百年煙雨盡收眼底。閱江樓工作人員介紹說,當年鄭和龐大的船隊就是從南京下關龍江出水,浩浩蕩蕩地從這裏駛向太倉劉家港起錨地。
閱江樓風景區總面積31公頃,其中水面佔1/3,陸地佔2/3,綠化覆蓋率達85%。景區有閱江樓、玩鹹亭、古炮臺、孫中山閱江處、五軍地道、古城牆、地藏寺、五色土、靜海寺等30餘處歷史遺蹟,是一箇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的全國知名旅遊勝地。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景區閱江樓以明文化爲主題,分“統一、開放、發展”三大主體;分別展示了明朝16位皇帝造像、明朝版圖等。景區內還有瓷畫《鄭和下西洋全圖》、《江南四大名樓》雙面繡、《閱江樓記》漢白玉雕刻、閱江樓鼎、獅嶺閱江浮雕等5個“全國之最大”,立意新穎,工藝精湛,獨具特色,充分體現了閱江樓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豐厚。
南京閱江樓自開放以來,吸引了無數海內外遊人到此遊覽,除了觀賞此樓獨特的江淮風情外,對鄭和下西洋史詩般的畫卷流連忘返。有人賦詩讚美道:“鄭和當年啓國門,艨艟鼓角氣祥和。六百年後重開放,登樓再聽盛世歌。”爲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籌備拍攝的大型紀錄片《一四〇五——鄭和下西洋》,開拍儀式在閱江樓舉行。二〇〇五年七月十八日開幕的南京閱江樓大明雄風主題燈展中,將特設《鄭和下西洋》燈組,下部層層波濤翻滾變幻,上部大船林立、巨帆片片,別緻的造型設計,精工製作的船隊、人物,豐富多彩的燈光變化,再現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
江蘇最好的導遊詞 篇2
雨花臺主峯峯頂平臺上聳立的是烈士紀念碑,原碑爲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難烈士萬歲6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是集毛主席書跡而成。新建的紀念碑碑體上雨花臺烈士紀念碑8個大字由1題寫。
雨花臺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雨花臺任家山上,是由原來的安隱寺改建而成的.,1956年正式對外開放,1983年重建,爲兩層白色古典式建築,館名由1題寫。館內收集了1000萬字史料和1500件實物,展示了輝代英、鄧中夏等71位烈士的照片、遺作和輔助材料800多件。
雨花臺,三國東吳時稱石子崗、瑪瑙崗、聚寶山;南朝時,佛教盛行,傳說高僧雲光法師在此設壇講經,因說法虔誠所至,感動上蒼,落花如雨,始得名。明、清兩代,景區內的雨花說法和木末風高分別被列爲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爲江南著名風景遊覽勝地。
雨花臺風景名勝區由名勝古蹟區、烈士陵園區、雨花石文化區、雨花茶文化區、遊樂活動區和生態密林區六大功能區組成。近年來,新、復建了雨花閣、二忠祠、木末亭、乾隆御碑亭、方孝孺墓、辛亥革命人馬冢、甘露井、曦園、怡苑、梅崗等20餘處名勝古蹟和樓臺亭閣館。如今,這裏有氣勢雄偉全國規模最大的烈士紀念建築羣,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鬱鬱蔥蔥的山林,四季應時的花草,以及馳名中外的雨花石和聞名遐爾的雨花茶等,已成爲集教育、旅遊、休閒、服務爲一體的多功能風景名勝區,雨花臺風景名勝區熱忱歡迎國內外賓客前來觀光遊覽!
江蘇最好的導遊詞 篇3
尚湖公園建於1986年初,臨山孕湖,與古城渾然一體,含山川之秀,匯城鄉之交,得天獨厚,自然美色與人文景觀相融合,氣象開闊,內涵豐實。度假休閒,遊覽觀光,娛樂商貿,美食健身,四季宜人。此一景點顯示:天人合一——人與自然之和諧;返璞歸真——在自然風光中尋找自我;新舊融會——古建築移建於山水之間,得其所哉!
常熟尚湖,相傳因殷末姜尚避紂王暴政,隱居於此垂釣而得名。尚湖北依十里虞山,東鄰古城常熟,山清水秀,是國家級太湖風景區的重要景點。尚湖與虞山相映,十里青山半入城,萬畝碧波湧西門,爲古城平添了千種風情,一向爲江南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黃公望、沈周、唐寅、康有爲、于右任、柳亞子等歷代文人均有題詠傳世。直到六十年代,仍有一派古意濃重的自然風貌。
尚湖,幾千年來歷經滄桑。十年動亂,尚湖也遭劫,一萬九千畝水面被“圍湖造田”,只剩下二千多畝零星水澤。圍填之處,說是農田,其實種過幾熟以後,因地質、地勢和肥力諸多原因,多成薄地,日漸拋荒。更嚴重的是,生態環境失去平衡,湖中原有大量鳥禽不辭而別……
1985年初,市委、市政府爲恢復尚湖生態平衡和山水景觀,開發旅遊風景區,決定退田還湖。市建設委員會着手進行尚湖風景區的開發建設,請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家共同規劃設計,調集萬名民工,組成“還湖大軍”。經過半年的艱苦奮鬥,挑土125萬方,築成了長21公里的環湖大堤和1.4公里的穿湖大堤。7月23日開始放水“還湖”,於是,尚湖纔有了水面一萬二千畝。湖中有7個人工島嶼共一千畝。虞山之前的尚湖,地大水闊,包孕山川之秀。1986年,初具規模的尚湖風景區開始對外開放。
十幾年來,風景區先後投資5100多萬元。遵循邊建設邊開放的原則,先後建成並開放了由荷香洲、桔香洲共同形成的荷香洲公園和煙雨洲、漁樂洲共同形成的釣魚渚公園。荷香洲公園着重體現湖光山色、田園風光,注重植物造景、建築點綴,將人造景點與自然景觀融成一體,充分展現了大自然之美。釣魚渚公園主要以省內第二家按國際慣例運轉的高爾夫俱樂部爲主,同時設有姜尚文化區、水上森林等景點。
荷香洲公園佔地面積13.7萬平方米,爲湖中最大洲島。公園內主要景點有:一,四景園。坐落在荷香洲北部水濱,原是城南花園浜的一座清代建築,1986年以原樣移建於此。東可觀“塔亭雙影”,西有“月洞探幽”,南有“映日風荷”,北有“山色濤聲”,是觀賞山、水、城、鄉自然景色的最佳處。二,博雅堂。地處荷香洲公園之西,原是常熟城區另一座清代建築,1988年也以原樣移建於此。三,流香館。坐落在荷香洲公園內湖島上,原系張橋衛氏家祠,距今有400多年曆史,1987年按原樣移建於此。四,荷香亭。位於桃花島對面,荷花池中央,亭下荷叢中有雙龍戲珠雕塑,池邊有十二生肖雕塑、綠色迷宮等,可供遊客觀賞、遊樂、攝影。五,百獸園。地處荷香洲南部,又名動物世界。園內有上百種飛禽走獸雕塑。六,照山樓。原是明清年代尚湖湖畔的一幢古建築,新近重修,位於荷香洲公園西北臨湖處,與虞山劍閣遙相呼應,登樓既可觀賞青山碧水、鷗鷺交飛的自然景觀,又可品賞尚湖水鮮佳餚,並有多種現代娛樂設施,是集景觀、美食、娛樂和洽談商務於一體的多功能景點。七,湖橋串月。尚湖西北原有三洞的石拱湖橋一座,構造奇特,湖底亦同樣倒建一橋,橋洞成正圓形。月圓時候,橋身方向和月亮運行軌道相垂直,當月亮升至一定高度,拱橋和月影相套合,投影湖中,別有奇觀。相傳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常在湖橋飲酒作畫。原古橋已倒坍,1987年仿造於荷香洲內。
釣魚渚公園的景點有:一,高爾夫俱樂部。佔地約十萬平方米,由俱樂部會所、迷你型球場、標準球道區、水上練習場等主要功能區組成。俱樂部會所在球場的南部,是一座富有現代氣息的兩層建築,內設大堂、酒吧、球具專賣店、多功能廳、健身房、棋牌室、餐廳等。會所前廣場上有一座象徵高爾夫運動的不鏽鋼雕塑。二,姜尚文化區。用花崗岩製作的姜太公雕像坐落在釣魚渚北側。姜太公手執釣杆,正襟危坐,眼望遠方,“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表現出姜尚剛正不阿、憂國憂民的情態。三,水上森林。1987年冬,尚湖風景區在釣魚渚、漁樂洲的淺水區種植了幾千株池杉,現已成景觀,林中鳥禽雲集,水中可劃遊船。
尚湖七個洲島之一的桃花島位於荷香洲西百餘米的湖面上。放水還湖前,此處原有桃林,爲了不使放水後淹沒,便築堤圍護。放水後遂成小島。桃花島春可探花,夏可嘗桃,由於平時人跡罕至,鳥禽紛紛棲息,冬季候鳥南下,數量更多,尤以野鴨爲最。此時登島尋鳥,亦有奇趣。
十幾年來,尚湖已經初步形成了大風景區的格局。全區擁有樹木132種30餘萬株,綠化面積達1100餘畝,四季草花60餘種,牡丹園7000平方米,中日友誼櫻花園400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92.6%。近幾年中還舉辦春季牡丹會、夏季游泳野營、金秋燈會、冬季觀鳥等尚湖特色遊樂項目。景區注重植物造景,形成多處植物景觀。荷香洲內的牡丹園爲江南最大牡丹園,園內擁有八大色系3000餘株牡丹,有洛陽紅、曹州紅、姚黃、魏紫、趙粉、賽雪塔、崑山夜光、豆綠等150多箇品種,還有河南洛陽、安徽寧國、山東菏澤、江蘇鹽城、日本等地的牡丹。目前已成林的植物景觀有:山茶苑、櫻花苑、紅楓苑、海棠苑、棕櫚林、月季苑、盆景園、松柏圃等,均爲踏綠賞花的好去處。
將尚湖水面一隔爲二的穿湖大堤改造工程由東南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作方案設計,總投資2700多萬元,從20_年5月動工。主要工程項目有長228米寬13米的仿明清建築17孔石拱橋及兩端觀景臺“望虞臺”、“近香亭”等,爲尚湖增添新的景觀。
尚湖風景區的開發建設取得了明顯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幾年來尚湖的“污染源”基本得到控制,成功地將長江水引入湖中,經常換水,使水質一直保持着國家二級標準,水質之好居蘇州各湖之首。生態也日趨平衡,迴歸尚湖的鳥類逐年增多,湖中的飛禽、涉禽和游禽類達65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二級保護珍禽有中華秋沙鴨、白鸛、天鵝、鴛鴦等。近兩年的秋冬季節,來此過冬的野鴨都在萬隻以上。
來湖遊覽的遊客也逐年增多,至1999年底,尚湖共接待國內遊客和來自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海外客人共計300多萬人次,經濟收入3000萬元以上。
今天,尚湖風景區正在構築新的藍圖,它將成爲以江南山水田園風光爲特色,集“度假休閒、遊覽觀光、娛樂商貿、康復健身、美食風情”於一體的遊樂旅遊中心。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