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浙江仙都的導遊詞範文(精選3篇)

介紹浙江仙都的導遊詞範文 篇1

  各位朋友,大家都知道軒轅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由於不斷兼收幷蓄和發揚光大,已成爲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內在動力。縉雲仙都,相傳爲軒轅黃帝鑄鼎煉丹與馭龍昇天的地方(漢司馬遷《史記?封禪書》中已記載),縉雲黃帝文化是由歷史傳授的長期積澱和多種因素交合而形成,源於5000年前黃帝縉雲氏族南遷浙江縉雲山一帶以後,與當地先民的原始信仰結合,吸收道家、儒家等學說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古老文化。其精髓滲透了當地的政治、文化、經濟等各個領域,黃帝的蹤跡及其相關的傳說遍及縉雲的山山水水。下面我先給大家說說有關黃帝的故事。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號有熊氏,又曰縉雲氏,帝鴻氏,乃少典國君之次子。他生於壽丘,長於姬水,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當時炎帝神農氏族已經衰落,酋長們互相攻伐,戰亂不已,生靈塗炭。黃帝毅然擔負起安定天下之重任,四周許多部落紛紛前來歸附。炎帝與蚩尤爭奪黃河下游地區,被蚩尤打敗,退到河北涿鹿,向黃帝求救,黃帝欣然應允,與炎帝聯盟,在涿鹿的原野與蚩尤決戰,擒殺了蚩尤,獲得勝利。從而黃帝的威望越來越高,天下君主的地位逐漸形成。炎帝雖被蚩尤打敗,但尚存實力,他不滿黃帝成爲天下霸主,起兵反抗,於是炎黃二族發生火拼,決戰於阪泉之野,最後黃帝得勝,奠定了天下。

  黃帝即位之時,有云之應,因此設置了以云爲名的中央職官,管宗族事務的爲春官,叫青雲;管軍事的爲夏官,叫縉雲;管治安的爲秋官,叫白雲;管營造的爲冬官,叫黑雲;官中央事務的叫中官,叫黃雲。黃帝在加強國家管理的同時,又開始抓生產、治五氣、藝五種、勸民農桑,在種植、紡織、造字、造車、作樂、作舟、作弓矢、算數、築城、測氣象等方面均有發明,開啓了中華民族5000年之文明。黃帝爲尋求控制陰陽、養育百姓、富邦強國的長生之策,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渡黃河跨長江,得到崆峒山仙人廣成子與黃山仙人容成子的指點,找到了奇峯異石、山水神秀的洞天福地縉雲仙都,遂安營紮寨,在仙都鼎湖峯鑄鼎煉丹。待六六三十六天後,金丹煉成,萬衆歡騰,鸞鶴飛舞,仙樂響亮,在繚繞鼎湖峯周圍的五彩祥雲中,飛出一條五爪神龍,迎接黃帝上天。黃帝給自己的兒子與五官的大臣們交代完後事,遂馭龍登天。當神龍離地數尺時,附近的臣民見黃帝登龍昇天,也慌忙攀住龍鬚跟着上,這龍鬚哪裏經得住衆人的攀扯,紛紛斷了,並連人一起摔了下來,衆臣民不禁傷心大哭。龍鬚落地卻化成了草,人們就叫它爲龍鬚草,也叫縉雲草,現鼎湖峯腳下仍長着茂盛的龍鬚草,漢司馬遷《史記》、晉謝靈運《名山記》與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均有詳細的記載。

  好,現在我該給大家說說仙都與黃帝文化聯繫最密切的幾個旅遊主景點:

  鼎湖峯,是仙都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高170.8米,底面積2468平方米,頂部面積710平方米,面臨好溪,拔地而起,孤高屹立,直插

  雲霄,譽爲“天下第一峯”、“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筍”。更奇的是在這峯頂上還有一箇小湖,湖裏的水一年四季不竭。相傳,這就是軒轅黃帝在此鑄鼎煉丹,然後跨龍昇天而去的地方,這湖就是被鼎所壓塌而成,故稱“鼎湖”。唐白居易用“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的詩句來描繪這天下奇觀。大家看,鼎湖峯右側有一小石筍、高40.7米,小而尖,與鼎峯峯一大一小相映生輝,像依偎在成人身旁的童子,叫童子峯,傳說這就是黃帝的兒子小昊化成的,他辦完父親交待的事,也就是把父親煉成的金丹埋在崑崙山下,帝位傳給黃帝之孫昌意後,毅然回到縉雲山中,永遠和當地的老百姓在一起。我們再到鼎湖峯腳下看,這一根根長得如針,顏色翠綠的草就是龍鬚草,當地人把龍鬚草織成草蓆,叫“龍鬚席”,這龍鬚席具有冬暖夏涼、安神養性、並能防治皮膚病等特點。其實,它的藥理作用還很多,大家不妨在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去找一找。

  仙水洞,傍依鼎湖峯,洞口面溪,形如古鏡,古又稱“鏡巖”。有泉水從洞中石縫裏滲出,注於小方池中,大旱不枯竭,梅雨不溢出,水質清淳甘涼,久蓄不腐,相傳軒轅黃帝曾用此水煉丹。飲之,能健身美容,延年益壽,故名仙水,唐代著名道士周景復飲此水80餘年而仙化,唐詩人皮日休與陸龜蒙有詩爲證。我們來看投資者爲他們的詩所立的石碑。我們從仙水洞內往北50米,看步虛山下面有幾條東西走向依山而生的巖溝,如車輪壓碾痕跡,傳說這是黃帝乘龍車登步虛山的轍跡,叫“軒轅轍跡”。

  黃帝祠宇:前面這座宏偉的建築,就是黃帝祠宇,它的前身叫縉雲堂,建於東晉,作爲天下百姓祭祀黃帝的場所。唐天寶年間,唐明皇李隆基聽說縉雲山是黃帝觴百神聚四海神仙的地方,就下旨改稱縉雲山爲仙都山、縉雲堂爲黃帝祠宇,並由李白的從叔李陽冰(縉雲縣令、小篆書法家)撰額“黃帝祠宇”。我們看,現在這塊匾額就是根據李陽冰的手跡所制,其真跡石碑保存在縣博物館。宋代,朝廷崇道,下旨改爲“玉虛宮”並進行擴建,達到鼎盛時期,成爲全國道教活動中心之一。道教典籍稱仙都爲玄都祈仙洞天,屬三十六小洞天之二十九。但是,遺憾的是,到明末時,玉虛宮毀於戰火。現在我們看到的黃帝祠宇大殿是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東陽橫店古典園林建築公司承建的仿唐建築羣,它與陝西黃陵遙相呼應,成爲“北陵南祠”的格局,是中國南方祭祀朝拜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重要場所。接下去,請大家先進入主殿,朝拜一下我們的始祖黃帝,然後再參觀殿內的匾額、楹聯、壁畫及黃帝史蹟展覽館,感受一下黃帝文化的氛圍,更多地瞭解縉雲仙都黃帝文化的內涵。

  據傳黃帝在縉雲活動過的地方很多,後人爲了紀念黃帝,凡是黃帝去過的地方,均以他的名號來命名。如黃帝車輦住蹕的地方叫黃蹕,後改成黃碧(現縉雲縣新碧鎮的黃碧村、黃碧街、黃碧橋頭、黃碧塘及新建鎮上黃碧等),黃帝臨時的住屋叫黃寮,黃帝曾經坐過的石叫軒轅石(步虛山上)、蹲過的洞爲天堂洞(仙都山上主峯上)。中官的駐防在黃帝車輦附近,叫黃雲山(縉雲縣新碧鎮內孫後山),春官的駐地,叫青雲山(縉雲縣城北),夏官駐地叫縉雲山(即仙都山),秋浙江縉雲山一帶後,繼承黃帝的合宮並發展起來的。應該說這是古黃帝合宮(明堂)式的文化遺產。現在我們來到黃帝合宮建築最具有代表性的河陽古民居景點,請大家仔細觀察,慢慢地品味吧。

  河陽古民居,位於縉雲縣新建鎮河陽村,煙竈八百,人口三千,是縉雲縣西鄉最大村莊之一。河陽朱氏祖先非常重視風水文化,在民居建築上運用得相當完美。村外地形爲五龍搶珠,兩條坑水成“八”字形,把古村包圍,恰似護城河。村內明溝暗渠,出水流暢,道路縱橫交錯,條條相通。民居建築,規模宏大,動輒18間、28間、38間,亦有10間、13間等,至今尚有院落40多箇。其道壇的佈局大多采用四合院廳堂樓層式,有三面樓、四面樓之分。屋面雙披,四周青磚砌築。有的前後數幢相連,中間以弄堂、封火牆、馬頭牆分隔。弄堂兩端設雙披小門,成封閉式,具有很強的防盜防火功能。住宅分大院和伙房兩部份。大院爲戶主居住區,內有寬敞的庭院,中軸線上爲前廳、後堂(中堂)。前廳爲過廳,後堂(中堂)作半敞式,俗稱師間,後壁正中是掛名人書畫,兩側設神龕。每逢節慶,婚喪大事,院內各家多在中堂祭拜祖先,宴請賓客。庭院四周爲臥房,走廊貫穿全院,兩端設闢門、庭院天井精選鵝卵石,鋪築多種圖案,四角砌花壇種植花卉,樓層由兩廂設樓梯登臨。伙房位於大院後部或兩側,爲幫傭生活區,屬井樓式建築,有小天井,由走廊闢門進入大院。

  河陽民居不僅外觀宏偉秀麗,而且內飾的工藝也非常精湛。其雕樑畫棟、廊下、門窗、牛腿均以東陽木雕裝飾,題材以松柏、垂柳、梅花、桃李、牡丹等植物和白鶴、麒麟、奔鹿、走馬、蝙蝠等動物爲

  主,中堂兩側臥房花窗透雕,有宮室、園林、羣羊等豪華圖案,有的還鑲嵌“松柏當窗秀,芝葉入室香”,“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一類微雕楹聯,其工藝令人歎絕。

  乾隆、嘉慶年間,史稱清代盛世,河陽朱氏大財主在構築豪華民居的同時,還掀起修建祖祠之風。至今保存下來的大小祠堂有十五幢。在同一村中這一姓多祠的現象,全國罕見。其中,虛竹祠最爲壯觀和精美,據說設計雕刻畫紙在蘇州花了三年時間,後由東陽木匠精心雕鑿而成,其人物栩栩如生,走獸呼之慾出,花卉猶在怒放,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是我國建築藝術的瑰寶。

  各位朋友:黃帝文化是仙都風景區的靈魂。縉雲仙都黃帝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今天的介紹,只能使大家對仙都黃帝文化有一箇大概的瞭解,但願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謀求各位常來仙都,大家一起來進一步挖掘深化,發揚光大仙都黃帝文化。謝謝大家!

介紹浙江仙都的導遊詞範文 篇2

  各位團友:

  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參加我們杭師旅行社組織的烏鎮一日遊,現在我們的車已經行駛在滬杭高速上了,我們今天要去的就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的烏鎮,從杭州到烏鎮大約1小時的車程,下面呢,我先對烏鎮做個簡單的介紹。提到烏鎮,喜歡劉若英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從似水年華拍攝到最近成爲烏鎮的形象大使可以說劉若英跟烏鎮是結下了不解之緣。今天我們就將前往這座千年古鎮順着劉若英的思路來欣賞一下古鎮的美景。人們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烏鎮的確稱得上是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的風水寶地,從古至今誕生了不少傑出的英才。據這個鎮志記載:從宋朝到晚清,全鎮出了64名進士,161名舉人,近代更是出現了一代文學巨匠茅盾。真可謂人因鎮而興,鎮因人而名。

  既然烏鎮是這麼出名,想必大家對於烏鎮的來歷也一定非常的好奇。烏鎮在南宋以前,以現在鎮中的車溪爲界分爲烏鎮和青鎮兩個鎮。河西的是烏鎮屬於湖州府,河東的是青鎮屬於嘉興府。解放以後進行區劃調整,把烏鎮和青鎮合併統一由嘉興市管理。關於“烏鎮”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有一箇小故事:據說在唐朝時,浙江刺史李琦想割據稱王,舉兵造反,朝廷就命令烏贊將軍率兵前往討伐。這位烏贊將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打得李琦的叛軍是節節敗退。當打到車溪河畔時,李琦突然掛牌休戰。正當這個烏將軍就地安營休息時,李琦卻在當天晚上偷襲烏軍的營地。烏將軍倉促應戰,最後連人帶馬跌入李琦在橋上設的陷阱裏面了。結果當場被叛軍用亂箭射死。雖說丈是打敗了,但是烏贊將軍忠君愛國的精神卻感動了當地的所有百姓。大家爲了紀念他,就用他的姓氏來作爲鎮名。

  上面說了一些有關烏鎮的歷史,我們朋友到了烏鎮是去玩的,那麼到了烏鎮都該玩些什麼呢?無外乎是喫,穿,遊。說到喫啊,可能我們多數朋友就開始興奮起來了,畢竟民以食爲天,誰都好這一口。別急,聽小王給您慢慢的介紹。說到烏鎮的名喫,就不得不提這個姑嫂餅。聽到這個名字估計大家已經猜到了,肯定跟姑嫂關係有關。不錯,相傳啊,在明朝時候,鎮上有戶姓張的人家,世代都以做姑嫂餅爲生。因爲是獨家配方自然風味獨特,因此經久不衰生意興隆。但是張家有一箇條不成文的規定,爲了保證這個祕方世代相傳規定祕方只傳給媳婦,不傳給女兒。畢竟女兒以後是要出嫁的,就成了別人家的人。當傳到明朝這代時呢,家裏的小姑子看到母親只教嫂子做餅的方子,心裏就非常不高興。畢竟嫂子才嫁到家裏一年多,而自己在這個家裏待了十幾年了,母親都從來不提教給自己。於是呢,就處處跟嫂子過不去,有一天,正到嫂子在做餅的時候,天開始下雨了。於是小姑子就對嫂子說:“嫂子,外面下雨了,快去收衣服”。嫂子一聽就連忙往外跑,小姑子看到嫂子出去了,氣不過偷偷的抓了一吧鹽丟到了餅鍋裏。說來也巧,今天吃了張姑嫂餅的客人都說今天餅的味道很特別,比以前的好喫。嫂子就奇怪了,我還是跟以前一樣的做法,怎麼會不一樣呢。於是她自己也吃了一塊,結果感覺味道真的非常特別。 這時候小姑子,開始說話了。“嫂子如果你想知道今天爲什麼餅的味道這麼好,並且想以後天天這麼好的話就先把做餅的祕方告訴我”,嫂子拗不過她,就把做餅的方子一五一十的告訴給了小姑子。當然小姑子也很誠實的把她如何使壞的但又適得其反因禍得福的事情告訴了嫂子。因爲現在的做法是姑嫂兩個人共有的,所以就把這餅取名爲“姑嫂餅”。等會參觀完了,自由活動時大家不妨買些嚐嚐。說完了“姑嫂餅”當然就不得不說說烏鎮的特產“三白酒”了。三白酒是天然純手工製作。因爲以白米,白麪,白水爲原料,所以起名爲“三白酒”。其他的還有這個杭白菊,白水魚,紅燒洋肉。等會喫飯是大家也可以點些來品嚐一下。

  講完了喫,我們再說說穿。 藍印花布是烏鎮特產之一,俗稱“石灰拷花布”、“拷花藍布”,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用棉線紡織、黃豆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純粹手工、環保。大家可以買些小件的東西,比如愛美的女士可以買一兩個藍印花布的頭巾,小手提袋留做紀念。衣服我建議大家就不要買了,因爲現在也沒有什麼人願意去穿這些花色的衣服,其次藍印花布容易掉色。等會天熱了,穿着這種衣服一流汗搞的滿身花紋象個金錢豹式就不好了。呵呵。其他得就是些手工的棉鞋,棉拖鞋。大家自己斟酌購買。

  下面我再給大家介紹最重要的遊,讓大家把握重點,等會遊覽時做到有的放矢。剛剛說了,烏鎮是大文學家茅盾的故鄉,那麼茅盾故居自然是非去不可的。到了水鄉遊覽不外乎是看建築,品民俗。而“臨街枕水,粉牆黛瓦”是水鄉建築的共性,我們既然到了烏鎮就得看它最有特色的東西。烏鎮的建築特色都集中在鎮頭的修真觀和古戲臺上了。所以大家等會第一個景點修真觀一定不要錯過。觀裏有景點講解員給大家講解,我會大在進去的時候在門口把景點的門票發跟各位。參觀完第一景點以後,大家願意跟我一起遊覽的就跟我一起,不願意跟我一起打算自由活動的就可以自由活動了。我們再回到遊的介紹上來。俗話說的好:“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我們杭州離烏鎮估計有個2百里,所以民俗就更加的不同了。而烏鎮在民俗方面正好給我們提供了一箇觀賞的平臺。鎮裏設有江南木雕陳列館,宏泰染坊藍印花布陳列館,江南百牀館,民俗館等多箇展館,等會小楊會帶大家一一參觀。

  好了,烏鎮馬上就要到了,請大家帶上行李跟我下車。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介紹浙江仙都的導遊詞範文 篇3

  松花湖,位於吉林省境內的松花江上,與吉林市中心相距數十公里。松花湖的形狀呈長線型,從高處俯瞰,波光粼粼的水面將松花湖裝飾的如同一串閃亮的珍珠。

  松花湖風景區內主要以湖水、樹林和大山爲主。在巍峨的大山和鬱鬱蔥蔥的樹木之間,湖區碧波盪漾,湖面風平浪靜,周圍山環水繞,靜謐的就如同恬靜的中國山水畫。松花湖風景區內的植被覆蓋率達七成以上。每逢初春時節,萬物復甦,到處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炎炎盛夏之時,這裏綠樹成蔭,鳥叫蟲鳴;金秋十月,成熟的果實掛滿了枝頭;寒冬臘月,銀裝素裹,玉樹瓊花!一年四季,美景都數不勝數。因此,不管在什麼季節,都有絡繹不絕的人來這裏遊玩,欣賞美景。詩人賀敬之曾經在遊玩過鬆花湖後,頗有感觸的寫下了這樣一句詩“水明三峽少,林秀西子無,此行傲范蠡,輸我松花湖。”

  松花湖內有數十個單獨的景區,有駱駝峯、鳳舞池、五虎島等等。這些景區有的已經開放,有的正在開發之中。大家在出發之前一定要全面的瞭解這些信息,免得浪費遊玩的時間哦!景區內有很多的人工湖泊,包括東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每個湖中都有各種各樣的魚類。聞名世界的松花白魚最爲名貴,過去只有皇室才能享受到。如今,只要你來松花湖就一定能品嚐到如此珍貴的美味。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