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太平湖大橋導遊詞(通用9篇)

黃山太平湖大橋導遊詞 篇1

  崖頂樹林茂密,四季野果不斷,這些果實憝透掉落崖內後,由於罕無人跡,又是一箇天然恆溫冰箱,這些山珍果實常年不變質,其味酸甜無比,神鼠貪婪野果,一直躲在崖下享受美食。

  崖內接近巷頂胡有一巨石僅憑兩個點撐在左右崖壁上。據測算懸於空中的巨石達200噸,可與黃山飛來石相媲美。20__年7月7日中午11:分,正直上空一架噴氣式飛機作加速振動大地,“轟”得一聲巨響,巨石墊地,當時崖內有來自上海復旦大學的35位遊客正在興致勃勃地觀景,以爲是炸彈或地地震,當時硝煙滾滾,恐怖之極,迅速撤離崖外,有幸的是隻有兩三人在奔跑時在崖壁上擦傷了手臂,無任何人員受傷,真是有驚無險。定神後幾位教授風趣地說,是有神鷹、神鼠的保佑,我們再回到崖內將鐵柺李大仙哪半葫蘆美灑喝掉壓壓驚。現在儘管少一了道景觀,但也排除了一處安全隱患,遊客行走於燕崖之中不必擔心飛來石落在頭上。飛來石“飛”走了,旁邊一道神象指路的“神象”因無須指路而下崗迴天庭去了。

  崖頂林木森森,雖是石灰岩爲何生長各種樹木,據林業專業人士考證樹中多達50多種,是一種罕見的自然現象。攀上崖頂來到石林景區小憩,在方圓20__平方公里的範圍內,一座起的石山似人狀物,看什麼象什麼,這一堆堆玩石潔白光滑,大大小小的洞孔多達千餘處,有神仙點化之說,有火山岩漿之說,有人工開鑿之說,有冰川遺址之說,有神人訓練一指禪之說,簡直就是一箇大迷團。這裏又是一箇極佳的觀景臺,近處湖灣似月崖彎彎,遠處一座象鼻形青山,將寬闊的湖面隔成S形,舟楫點點,漁歌互答,波光鱗鱗,水天一色,美不勝收。

  我們穿過這片茶園,順着小溪逆流而上,大約行走400米,就到太平湖奇石美的海底世界般的瑤瓏洞。這裏屬龍門鄉管轄,龍門凍柿在皖南都很出名,如果您秋冬季節來這裏,一定會品嚐到甜蜜的龍門凍柿;還有一樣美味佳餚,那就是蘿蔔燒魚火鍋,鮮美的太平湖魚,加上甜甜的山蘿蔔和溪水,用碳火煨着,味道鮮美無比。瑤瓏洞的特色就是宛如一座海底公園,有維妙維肖的海底動物,如海龜、海豚、海蜇、海狗、海象;有栩栩如生的海底植物,如海蔘、海帶、海藻等。

  大家看到的這個洞口,只不過是一座普通的石灰窯,它卻是發現瑤瓏洞的原因。民工在採石礦燒石灰打眼時,鋼釺掉入洞中,人們才知道這座大山之中遠隱藏着一箇巨大的溶洞。

  請大家再看“瑤瓏洞”三個字,按照習慣,應該從右至左排,但爲什麼這三個字是從左向右排列呢?因爲它是1996年才發現的,也許它的形成有億年,但是被世人認識只不過是十幾年的事情。瑤瓏洞分水洞和旱洞。這一股清泉就是從水洞中流出來的,四季不斷,礦物質含量十分豐富,是天然的礦泉水,水溫常年保持在20℃左右,可飲可浴。初步探明流程達20__餘米,限於條件,至今仍未開發,我們今天要遊覽的是旱洞。

黃山太平湖大橋導遊詞 篇2

  這是一間土木結構的土房子。大家可能會說,展廳一般都是寬亮、明淨、高雅的,而這裏也未免太土氣了些。其實,我們認爲,中國的陶瓷文化本源於原始和古拙中。泥土是製陶的基本的原料,所以,我們沒有刻意打造這間展廳,原汁原味,更能貼進這些陶瓷。大家看,這牆壁上陳列着70多件古陶瓷品,其出土年代、品種、色彩、大小都不相同。

  我國的陶瓷分九個時期的產品,即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夏商西周春秋時期的陶瓷、戰國秦漢陶瓷、三國兩晉南北朝陶瓷、隋唐五代陶瓷、宋遼金西夏陶瓷、元代陶瓷和明清陶瓷。看,這是……(簡要介紹主要陶瓷的年代、出土地及陶瓷特徵)。各位,這些陶器還是歷史學家劃分人類史前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中國社會到了商代才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階段。在此之前,比較能說明當時社會現狀的就是陶器。在浙江餘姚縣距今7000年的地下堆積層中出土了一隻陶型小豬,這隻小豬與現代家豬的體態十分相似,無疑是當時所飼養的真實豬的縮影。由此可見在7000年前,我國就已開始飼養家豬了。

  這是製陶工藝流程的介紹。陶瓷生產的工序是繁多的,主要包括瓷土的選採、粉碎、淘洗、配料、練泥、成形、乾燥、修坯、素燒、上釉、燒成、選瓷、包裝等十多道工序。大家再看這展廳的邊上,堆放着零零散散的製陶工具,這是木杵,是粉碎瓷土礦用的;這是獨輪車,是拉運陶泥用的……這些木船等是窯工的生活和生產用具,也堆放在這裏。

  各位遊客,我們已經看了陶坊,看了龍窯,看了陶瓷展廳,但還有一樣重要的東西沒看呢,那就是陶泥。不是什麼樣的泥土都能製陶的,不然,古代的那些陶器在外觀上、斷面上和器形上就不會那麼光滑、勻稱和規整。那麼,什麼樣的泥土才能製陶泥,大家還是隨我到上面去看一下。

  我們腳下的這條羊腸小路,就是這裏的窯工用獨輪車拉運陶泥的通道。箇中辛勞,可想而知。在六、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選用的陶土,就是現在稱之爲含有高嶺石、雲母、長石和其他粘土礦物的粘土。高嶺石是製造白陶的泥土,出產於景德鎮東西45公里的高嶺村。它的使用不僅對由陶過渡到瓷奠定了物質基礎,而且對後世我國瓷器質量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各位,我們現在已經到了龍窯寨的陶土產地。這裏土質紅軟,樹葉搖翠,空氣清新、寧靜幽美。這兒的陶土雖不是道地的高嶺土,但土質同樣優良。不要以爲這是粗糙的砂粒土,這種砂粒經水一泡,便會變得十分粘軟。粘性大,氧化鐵含量很低。氧化鐵含量低,陶器的胎骨顏色就趨向潔白,可以用更高的溫度燒成。我國原始社會的陶器含鐵量有時竟高達百分之九,而到了周代已降低到了百分之二。選擇陶土不僅要除去泥土中的砂粒和草根等雜質,而且要降低它的含鐵量。這在製陶技術上是個重大突破。

  各位遊客,今天我們遊覽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我們對古老龍窯、對中國傳統的製陶工藝、對太平湖流域的陶文化和風俗,都已經有了大致的瞭解。

  我們已在遠古的陶瓷文化中暢遊了一番。很高興能有機會給大家服務,但願龍窯寨能給大家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黃山太平湖大橋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

  歡迎你們來龍窯寨觀光遊覽!

  龍窯寨地處太平湖中心湖區,是一箇融陶瓷文化、原始風貌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的新景點。寨中三面環水,山青林幽,龍窯臥坡,陶具香古,門內的情侶松、三姊妹松,輕搖綠意,時刻歡迎中外賓朋光臨。

  大家看,這是龍窯寨的標誌物—陶輪,左邊是陶坊,上面長如巨龍、張開巨口的就是龍窯,龍窯寨名便由此而來。在講解這些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國的陶瓷文化。

  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有四大發明,造紙、火藥、指南針和活字印刷。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可是,除四大發明之外,瓷器也是我國的偉大發明,而且比國外要早一千五百多年,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遺產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瑰寶。

  陶器出現在距今約8000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中,逐漸發現泥土與適量的水混和後,就會有粘性和可塑性,可以用手隨意把它塑成各種形狀,在太陽下曬乾,泥坯變硬,可盛幹東西。當先民們把打來的野獸、山雞用泥包裹好放在火中燒烤,等燒好後再把泥敲開,發現泥經過火燒後變得堅硬,再燒到一定溫度後,不僅能盛水,而且耐火,能用以燒煮食物。這樣,人類創造的個新物質——陶器就誕生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說,人類學會製陶術標誌着人類矇昧時代的結束。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雖有塑料及金屬容器和飲具,仍無法代替陶器的位置。所以,陶器從誕生之日起,便永遠陪伴着人類。

  太平湖水域內燒製陶器的歷史可上溯到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太平湖在商周時期就有硬陶,秦漢時出現釉陶,晉宋時已有完整的陶器可考。如果你們有興致沿湖漫遊,隨手就可拾各類古陶片,運氣好的時候還能在被湖水洗出的古墓邊拾撿到完整的古陶器。

  好,說到這裏,讓我們先仔細看一下作爲龍窯寨標誌物的陶輪。陶輪是製陶原始的也是主要的工具。是人類製造的早的簡單機械裝置,是現代車牀的雛形。遠在七千年前,人類就利用慣性原理製造了陶輪。距今四千多年的龍山文化,在製陶上已廣泛採用了輪制技術。今天,我們要使一箇輪盤轉動已是輕而易舉的事了。但在六、七千年前或者更早的年代裏完成這一動作,那可算是一箇創舉了。我這麼說,大家只知道一箇抽象的概念,還是隨我到陶坊看看吧。

  這就是陶坊,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車間。裏面不大,也很簡陋,但它能把你帶回遠古時代,領略我國古人製陶的技藝和情趣。大家看這牆壁上的陶器,有罐、盆、碗、壺等,共有七、八十個,這都是來我們龍窯寨的四方遊客的作品。雖做得很簡單,但難得那份製陶的樂趣。大家再看這位製陶的師傅,他把泥放在陶輪上,用力轉動陶輪,在轉動中又利用同心圓的原理,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一邊轉動,一邊手捏、提、拉成型,成型後一邊轉動陶輪,一邊用竹刀等工具整型修坯,使內外形狀規整,以後再去燒成,這是除選淘泥、練陶泥後的套工序。(製陶師傅邊操作,邊作適當講解)。用這種輪製法做成的陶器,器形規整,器體厚薄均勻,器壁表裏大多遺有平行密集的輪紋,器底也往往遺留線割的偏心紋。大家看清楚了,呆一會每個人都可以試試。不論做得好壞,貴在參與。

黃山太平湖大橋導遊詞 篇4

  太平灣位於太平湖中部彎曲處,遊船繞過平龍山半島茶園區,前行左轉就到達著名的太平灣景區。俗話說“不遊太平灣,來了也冤枉”。此景區是太平湖上一一處具有豐富喀斯特地貌的景區,“灣內有島,島中有洞,洞中有河”的詩情畫意,景區內景點主要有燕崖石林、瑤瓏洞、月涯灣等。燕崖石林巧奪天工的太湖石構造及百餘米長的"一線天"裂隙都令遊人歎爲觀止,瑤瓏洞內鐘乳石林立,地下河貫穿全程,洞深約1500多米長.洞內有四大景觀:海底世界、雲龍宮、羣英堂、瓊瑤廳。整個溶洞是鐘乳石石筍組成的石林,是太平景區一處豐富的石林奇觀,一處有特色的遊覽點。

  燕崖是瀕臨月牙灣的懸崖峭壁,因燕老鼠(學名蝙蝠)築巢棲居其上而得名,從島上俯視太平灣,其全貌盡收眼底。湖灣其形似月,故稱月牙灣。月牙灣上方有一巨石,因瀕灣而立,故有“望月石”之稱,巨石中有一棵四季長青、木質堅硬如鐵,屬楠木科的樹種,當地百姓稱着“鐵李木”,據推斷這棵樹長在這塊低質石灰岩中有近百年之久,又被稱爲月宮中的桂花樹。燕崖內有一深近80米高30多米寬僅一米左右的巨大裂縫。裂縫內10米處向上看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均有裂縫,將上方岩石分成八個巖面,故稱“八面天”。兩條縱橫交叉的一線天,形如十字,信仰基督耶蘇的人們說是上帝造化的,堪稱一絕。有的說是四五萬年前的一次地殼運動,將岩石拉成的;有的說是西遊記中的孫大聖當年就是從燕崖頑石中蹦出來的;還有一種說法,燕崖原名叫牛形山,山中有一牛怪時常作害傷及牲口及小孩,因其躲在岩石之中,天兵天將幾次都奈何不了它,後來由雷神配合一箇大響雷將頑石劈成十字架,使牛怪無處藏身才被捉拿送往天庭伏法除卻作孽人間的一害。

  裂縫石壁陡如刀削,感到奇怪的是中部東面壁面猙獰,陽剛之氣十足,而西面潮溼潤滑,爬滿青苔,這就是陰陽面奇觀。崖壁上還有許多鍾乳,如“護崖神鷹”“鐵柺李的酒葫蘆”“松鼠下燕崖”等景觀,擁有有許多神話傳說。

  護崖神鷹保佑遊客平安與地方太平極爲靈驗。在燕崖開發成旅遊景點的初期,石巷仍是蝙蝠的理想棲息之所,飛舞的蝙蝠時常撞着遊人,雖給人三分驚嚇,卻增添了七分野趣,尤其是人將蝙蝠視爲吉祥的生靈,以碰到蝙蝠爲慶幸。數百隻蝙蝠倒掛在崖壁上,成爲別處無法見到的一道奇觀,當晨吸引了八方遊人,感到遺憾的是遊人一多,人與蝙蝠爭環境,蝙蝠也就另覓棲息之所了,現在只是“常回家看看”,只有幸運的遊客才能見到可親可愛的小巧玲瓏的蝙蝠了。

  在未成旅遊景點之前,燕崖當然是蝙蝠的大本營,當地村民都認爲燕崖是一條通向東海的神祕遂道,根本不敢貿然進入。在30多年前,一羣村童捉迷藏,有一箇七八歲的男孩鑽進了石崖,躲得全村人找了整整七天均不見蹤影,除了挖地三尺,村民們思來想去就剩下一處陰森恐怖的燕崖未找了。當時儘管晴天白日,十多個膽大的村民打着火把手持大砍刀進燕崖尋找,在燕崖內發現那個孩子熟睡在一塊石板上,旁邊還堆放着一些山查、獼猴桃,桃李等野生果實。據男孩回憶,剛入黑洞洞山崖內,軟冰冰的蛇從他的腳上竄,黑壓壓的蝙蝠一箇勁地往他身上撞,他嚇昏到了,肚子餓醒了,他看到一隻大鷹銜着一箇桃子送給他,一直依靠蒼鷹銜來的山珍野蠻果維生度日,蒼鷹並守着他的身旁驅趕毒蛇與其它侵害他的飛禽走獸,從頭看看崖壁,果然有一隻蒼鷹站立在石壁上。

  酒葫蘆是鐵柺李愛慕太平湖下游桃花潭萬家村美酒,喝得酪酊大醉丟失的。當時正值夏炎熱得難受,於是騰雲駕霧尋找一處清涼之地消暑,在雲端發現燕崖就按落雲頭入崖納涼熟睡,崖內空穴來風,勝似空調,一覺醒來幾乎誤了與何仙姑約會的時間,倉促之間忘了帶了酒葫蘆。天上一日,人間一年。當鐵柺李大仙再來尋找酒葫蘆,崖頂樹木蔽日又因他醉得兇未曾記住方位,找了一陣子未找到。心想,我是大仙吝嗇一箇酒葫蘆,葫蘆裏剩下的半瓶美酒就讓有運氣碰上的人去享受吧。

黃山太平湖大橋導遊詞 篇5

  海蟹上方的層層岩石如海浪翻滾,洗得這千年海底靈芝玲瓏剔透。我們再轉過身向右看,路旁的這一動物象什麼?海豚!是一隻維妙維肖的海豚。它在幹什麼呢?請大家抬頭向上望,它在偷看鷹龜接吻呢!上面是一隻飛鷹,下面的海龜正伸着頭。

  接下來我們去雲龍宮。請大家看宮頂,有一條神龍的尾巴。俗話說,神龍見首不見尾,平常人們所說的龍的尾巴都到那幾去了呢?原來它在這兒。今天各位有幸能夠見到龍尾,也是大家的幸運。這裏還有一天然石盤,水體清澈見底,只要在裏面洗洗手,就能給大家帶來好運。再向右看是海狗望月,八仙過海。左邊的這一隻巨大的海龜,自然就是洞中的龜王了。

  喜歡看言情小說的朋友,一定會十分熟悉瓊瑤這個名字。現在我就來到了瓊瑤廳。爲什麼叫瓊瑤廳呢?等大家閱讀了這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以後,自然就會明白。我們的前面就有龍王的神器“定海神針”,也叫小蜜傍大款,還有人說它是兩個女人愛上一個男人。加上前面這個破頭石筍,算是兩個男人與兩個女人的故事,其中一箇男人還受了傷,被打破了頭。請大家再向右低頭探望,裏面有許多美女在洗桑拿,也稱之爲“東方維納斯”。這些都是三分形像,七分神像,大家可以自由地想象。

  後我們去減肥巷。經過這條石巷,需要大家收腹、側身,大腹便便的男士和雍容華貴的肥姐,可要喫點苦了。各位不要擔心弄髒了漂亮的衣服,因爲這海底的石頭被海水沖洗得乾乾淨淨。左邊大家看象不象海帶?也有人說它是一架巨大的手風琴。現在我們轉了一箇圈,又返回到了雲龍宮,瑤瓏洞的遊覽就結束了。

  遊船出太平灣,繼續前行,下一個參觀景點是太平湖精華部分黃金島,由於這段路程較長,一路給你們灌輸了不少太平湖的方方面面的知識,下面給大家放鬆一下,聽我來唱幾首讚美太平湖的歌曲。

  一湖太平水

  一湖太平水,黃山添嫵媚,幾回見你幾回醉,別提有多美,一湖太平水,宛如夜光杯,太平二字多珍貴,千萬別碰醉。

  太平湖

  你也匆匆,我也匆匆,來到這裏卻能從容,水比明鏡,心如明鏡,這裏只有純潔的心靈,也許我是一葉孤舟,也許你是一片帆影,只要來到這太平的世界,就會得到那份安寧,你也多情,我也多情,這裏卻不會華髮早生,水也透明,心也透明,這是容易心靈相通。也許我有一天風雨,也許你有萬里前程,只要來到這太平的世界,就會共享一生太平。

  美麗的太平湖

  心不能漂泊,愛等着傾訴,久久盼着你啊,太平湖,情不再愁苦,人不再孤獨,因爲有了你啊,太平湖。你是一汪月亮初一圓到十五,你是一雙眼睛藏着深情無數,想你歲歲年年,愛你朝朝暮暮。

  春也有情韻,秋也有風度,多姿就是你啊,太平湖,喜也會歡笑,悲也會痛哭,多情就是你啊,太平湖。你是一顆明珠自會風流千古,你是一面明鏡映出黃山畫圖,想你想得好苦,愛你情到深處。

黃山太平湖大橋導遊詞 篇6

  請大家看,在我們左前方的那個島嶼就是八卦島,又名八卦城。大家都知道我國古文化中的“四書五經”中有個《易經》,八卦城就是將《易經》中的周易文化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示給大家。島上有依山勢而築的八卦迷宮,有表現周易起源的河圖、洛書,有測試運氣的乾坤陰陽井,有可以祈福的八卦鍾,還有一架幸運轉盤,等我們的遊船靠岸後,請大家上去看一看,走一走八卦迷宮,在遊覽景觀的同時,對另周易文化又會有更形象的瞭解。

  太平城是在原八卦城項目基礎上更新,提升改造的一箇集喫、住、行、遊、樂、購爲一提體的綜合性旅遊景點。整個太平城將按照老太平縣舊貌興建,共分三期工程進行,目前一期工程項目爲:沿湖觀光步道、太平牌坊樓、茶樓、太極宮、蘇記商鋪、龍門客棧、八卦地壇已基本完成。

  太平城四面環水,是太平湖中心湖區觀景島嶼之一,請看正前方的一箇小山脊,像不像一箇鱷魚嘴,我們稱之爲“鱷魚戲水”,左邊的山脈則是一條青龍(龍頭、龍頸、龍身、龍爪)活龍活現,再往左邊看,那有一排民房的山脈,就像一隻龐大的老虎趴在那裏,蠢蠢欲動。八卦上有左青龍、右白虎、後玄武、前朱雀之說,這個島正好在朱雀的位置、而朱雀則代表文化。現在我們往左邊看,前方就是太平湖大橋,它有380米,是亞洲第一單索斜拉式橋。再往右看,那座的像斗笠一樣的山峯叫陵陽山,當年李白曾到過此處,並留有詩句:“杜鵑花開春已闌,歸向陵陽釣魚晚”。登陵陽山頂,向南可見黃山北海諸峯,向北則隱約可見九華山的佛光勝境,向下看則是一湖晶瑩碧透的太平湖水,明清時期我們此地的一箇徽商大富豪蘇百萬的墓地就在此山。

  我們來看這座牌坊樓。民間相傳,歷的太平其實並不太平的,山賊出沒,烏煙瘴氣,全是因爲中間石雕上的兩個怪物(獅子頭、龍身)在作怪,俗稱陰陽二煞。它們在爲爭搶中間的一顆龍珠日夜爭戰,誰搶到它誰就能化成真龍,因此雙方都不肯善罷甘休。當時的玄宗皇帝(李隆基)聞訊後,非常擔心,因爲自己是真龍天子,於是御筆寫下“天下太平”四個字,製成匾後令一新科狀元帶到此地,豎立在雙怪經常出沒的地方,從此再也不見二怪興風作浪。(太爲至高至極,平爲寧靜致遠,一陰一陽)。於是此地是連年太平,五穀豐登。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賜名爲太平縣。太平二字有兩層含義:一爲平安祥瑞、二爲連續三年豐收。“一進爲登,再登爲平,三登爲太平。”我們建這個牌坊樓的目的一是祝廣大遊客一世平安,二是祝大家連年發財。歷曾出現過很多太平縣,如浙江的溫嶺市,四川的萬源市,山西的大同等,1914年爲統一地名全改了,只保留了我們這個太平縣,因爲這個太平縣是皇上御賜的,不過這裏的確也太平,以至於後來日本鬼子都未能涉足於此地。

  我們看到的這種上圓下方的石鼓建築門稱戶對,最初叫抱柱石,是爲了給這兩根石柱起加固作用的。後來有錢有地位的人爲了顯示身份,使用了一些高檔石料,象這一對漢白玉,上面還雕刻了一些吉祥喜慶的動物。仔細看,鳳凰麒麟,一陰一陽,一公一母,天圓地方,包括其他的徽派建築,黑瓦白牆,高低層次,文鬥武鬥,無不隱含着陰陽哲學。

  天井裏這兩塊石碑“河圖”“洛書”是八卦的起源,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起源。“河圖”爲陽,“洛書”爲陰,它們也是我國最早的歷法圖。“河圖”五方四節(東、南、西、北、中;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洛書”爲第二代曆法圖“九方八節”增加了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節。接下來,上面目前有兩個項目:一是免費走八卦,二是撞太平鍾,請大家按男左女右(陽七順行,陰氣逆行)方向上去,在八卦壇邊上集中。

  這是八卦壇,大家可按自己意願隨意選擇一箇門上來,然後按照男左女右的順序靜下心來在上面走幾圈,並隨意選擇一箇門下去,一上一下,卦象就出來了。記住,你們要看清楚上下兩面旗的顏色和字,我們會告訴你走的是多少卦,待會下去後可以到三經堂看卦,我們有太極宮的大師爲你解卦。

  這是太平鐘樓,樓裏懸一銅鐘——太平鍾,撞鐘不必拘泥於它的形式,但可以賦予敲鐘太平的蘊意。據我國古代文獻《白虎通五形》中記載:“鍾者,動也,言陽氣於黃泉之下,動養萬物也。”意思是說,鍾就是聚集在地下的陽氣;敲鐘就是把陽氣從地下喚出來,滋養萬物。“轟轟”的鐘聲是陽氣躍動的象徵。到了現代,敲鐘逐漸演變成了祈求平安和太平的一項重要活動。該鐘是爲衆生向天地許願所立。撞鐘前一定要默默許願,然後撞鐘,通過鐘聲把自己美好的願望傳播出去。太平鐘聲,鍾(終)聲(生)太平。祈求太平請撞一下,一生太平;祈求事業有成撞三下,三星高照;求子求財撞五下,五福臨門、五子登科。

  現在我們回到三經堂,大家可以根據你的卦象看卦,也可以請張卦文,我們太極宮的大師會爲你解上一卦。來到太極宮我們看到的是一箇幸運轉盤,該轉盤是根據《周易》的占卜理論,結合磁場原理設計的一箇起卦工具,是我們太平湖太平城所特有的。六十卦每卦是由六個爻也就是兩個八純卦組成。一卦稱內卦或下卦。操作程序爲:首先要在轉盤上找到自己的虛歲年齡,站在年齡數位置抱着卦桶默默地搖出一卦(內卦),然後對應轉盤上卦名手扶着轉盤(男左女右)隨意轉一圈,待轉盤停下來後對應自己所站位置的卦名就是外卦。內外卦結合主卦就出來了,然後根據《周易》理論,六親配置六神,就可以預測你所要問的人事吉凶。有興趣的遊客不妨一試。

  (一)陰陽井簡介:該井叫乾坤陰陽井,井內有銅鑼發出響聲,另有八卦圖、八門。大家可以站在一定位置,向井內投置硬幣。注意投幣時一定要用氣(天講天氣,地講地氣,人講人氣),如果你的人氣旺,擲出動硬幣滾動時間就會較長,也就容易投中,並聽到銅鑼發出響聲,預示着喜氣盈門,表示中獎。中獎者,可在本島免費卜上一卦,兩次投中者,可獲得獎品。

  (二)乾坤八卦鍾:該鐘是爲衆生向天地許願所立。撞鐘前一定要默默許願,然後撞鐘,通過鐘聲把自己美好的願望傳播出去。撞鐘次數不宜超過六次。一般來說,做生意求平安的撞五次,表示五福臨門;藝人、女人、考工撞三次,表示漂亮、美麗、火紅;士人、駕駛員等撞一次,代表一帆風順。

  (三)幸運轉盤:該轉盤是根據《周易》的占卜理論,結合磁場原理設計的一箇起卦工具,是我們太平湖八卦島所特有的。六十卦每卦是由六個爻也就是兩個八純卦組成。一卦稱內卦或下卦。操作程序爲:首先要在轉盤上找到自己的虛歲年齡,站在年齡數位置抱着卦桶默默地搖出一卦(內卦),然後對應轉盤上卦名手扶着轉盤(男左女右)隨意轉一圈,待轉盤停下來後對應自己所站位置的卦名就是外卦。內外卦結合主卦就出來了,然後根據《周易》理論,六親配置六神,就可以預測你所要問的人事吉凶。有興趣的遊客不紡一試。

黃山太平湖大橋導遊詞 篇7

  各位敬愛的旅客友人們:

  大家好!歡送來到綠色景緻名勝區——太平湖。非常幸運可能成爲你們這次旅行的嚮導員。首先請容許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導遊員王兵,大家可以叫我王導,也可以叫我小王。在我身邊的這位呢,就是我們的司機師傅,他駕駛技巧嫺熟,大家可以釋懷。在這次旅途中,假如有什麼須要的話,請告知我,我會盡心努力爲大家服務!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來到了太平湖的眼前,在參觀之前請許可我簡單的介紹一下太平湖風景名勝區。太平湖位於黃山區,被譽爲黃山的情侶,同時她也是安徽最大的人工湖,也是做作生態保護最佳的綠色風景勝地。1957年,原蘇聯國度許諾支援中國修築100個水利工程,營建陳村水庫便是其中之一,基本面分析—博文預覽。當時一起設計建築的還有浙江的新安江水庫。現在新安江水庫成了千島湖,陳村水庫改名成太平湖風景區。大家來到這裏,除了觀賞太平湖的山淨水秀外,可能也想對黃山區有個大略的懂得吧。在這簡略的介紹一下。黃山區位於皖南山區的核心,黃山154平方公里全體位於黃山區內。本地歷史長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殖生息。黃山區是一箇土肥水美,民風渾厚的小山城。本地有一民謠:。八山一水半分田,短信,半分途徑和莊園。很好的闡明瞭本地的地貌。所以啊,黃山區的經濟構造以旅遊業和林茶業爲主,地方土特產特殊豐盛,主要有黃山毛峯,太平猴魁,香菇,獼猴桃等。

  好了,前面就是黃山的情侶太平湖了。太平湖水域面積88.6平方公里,爲杭州西湖的17倍。最寬處有6公里,最深處有70米。所以啊,大家要留神了,別一失足成千古恨了。我們的遊船正處於太平湖最寬的水域,電視劇《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北上的鏡頭就是在這裏拍攝的。這裏還屢次舉行國際性賽事。如世界華僑華僑龍舟賽,中日摩托艇抗衡賽。在太平湖大橋維修通之前,這片水域還是銜接黃山到九西嶽,合肥的交通要道,由汽車,輪渡運載着南來北往的客人。自從199年,太平湖大橋建成之後,腿還的輪渡也就光彩下崗了。太平湖大橋時獨塔單索斜拉橋,全長380米,老媽,今天是母親節。—博文預覽,共4個車道,早同類橋中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請大家再向南看,那有一座長長的懸索斜拉橋與之相連的湖心島,它叫白鷺洲,太平湖精良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衆多鳥類在此棲居,有白鷺、白鷳、大雁、山鷹等。白鷺洲就是以島上本來棲身着大羣白鷺而得名。大家順着白鷺洲往前看,那就是著名就是著名的衆家山新石器遺蹟所在。水位比擬低的時候,袒露的淺灘上隨處可拾各類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鋒芒等,造型薄巧精巧,這些石器證實了太平湖地域早在5000年前就有了人類歷史文明。

  請大家順着我的手指看北邊那一道起伏有致的山巒,是不是極象一位安祥入睡的美人?這位睡麗人體態豐盈,素面朝天,微微枕着水鄉的溫順,在一箇千年的夢中等候喚醒她的王子。我們太平湖素有“黃山情侶”的美稱,既是情侶,天然有定情之物,大家看那湖岸處與碧水相銜的處所有一道金黃色的帶子,恰似姑娘頸項上戴着的金鍊,這金鍊想必就是黃山贈於他的姑娘――太平湖的定情物了。

  前面我們看到的就是黃荊景區了,這是太平湖的精華景區。區內青山綠水相映,羣島錯落有致,星羅棋佈,嫵媚嬌柔。管理有鹿島,最嚇人的鬼故事排行榜前十名—博文預覽,猴島,蛇島,還有黃金島等景點,還能夠品味到太平湖的各種水鮮,別有一番野趣。下面咱們重要要看的是有名的黃金島。黃金島位於素有“黃山情侶”之稱的太平湖精髓地段,面積300多畝。島上峯戀疊翠,山環水繞,長年濃蔭覆蔽,因而被譽爲太平湖上一顆璀燦的明珠。黃金島作爲一處新興的遊覽景點,景色別緻奇特,短信,島中有湖,湖中有島,有人稱之爲“瀛洲仙境”。島上有座映碧樓,當初請大家到“映碧樓”去看看。1993年初夏,原新華社社長穆青先生來黃金島旅行,不禁爲島上景色所沉醉,悵然題定了“映碧樓”三個大字,並撰寫了一幅對聯。這副對聯是:翡翠一湖波光萬頃乘槎恰似瑤臺客,碧峯千點白鷺數行踏歌猶憶謫神仙。即刻畫了太平湖安靜淡雅,瑰麗秀美的風景,又表白了對一代詩仙的追懷。

黃山太平湖大橋導遊詞 篇8

  太平湖是安徽最大的人工湖,也是自然生態維護最佳的綠色風景勝地。來自繁華都市的客人稱太平湖爲“天然氧吧”,到此考察的世界旅遊組織專家則稱太平湖是“地球上最純淨的綠色家園”。太平湖在解放初期還是一條流了五千年的大河,河的兩岸是山城古鎮,河的下游便是有名的青弋江。1957年,原蘇聯國家承諾援助中國修築100個水利工程,修建陳村水庫便是其中之一。陳村水庫在太平縣(也就是現在的黃山區)與涇縣交界的地方,當時一同設計修建的還有浙江的新安江水庫。如今新安江水庫成了千島湖,陳村水庫改名成太平湖。太平湖在1970年建成並開始蓄水,在此之前,搬遷了兩座縣城,一座是原太平縣城,一座是石臺縣城,原來河流兩岸的居民都搬遷移民到別處去了,古老的集鎮被淹沒水底,成了湖底老街。就這樣,流淌了幾千年的河流轉變成現在年輕秀麗的太平湖了。

  太平湖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位於黃山北麓、九華山東南,是鑲嵌在黃山與九華山之間的一顆明珠,黃山的仙水和九華山的佛水,匯成了太平湖的聖水。太平湖水域面積爲88.6平方公里,爲杭州西湖的17倍,最寬處有6公里,最深處有70米,平均水深40米,屬國家一級水質。著名詩人朔望曾這樣讚美過:“天池無此親切,太湖無此幽深,三峽無此青翠,灕江無此煙雲,富春無此高寒,西子無此胸襟,乾隆無此眼福,江南無此水程。”太平湖除了保持着原有的灌溉、發電、水產養殖等功能外,近年來在旅遊業上發展很快,確立了“兩山一湖、綠色之旅”的線路和品牌,很受海內外喜山樂水遊客的青睞。太平湖交通便利,合肥—銅陵—黃山高速公路正在建設。景區內修建有多家星級賓館,爲光臨太平湖的各界人士提供了舒適優雅的住宿環境和療養休養的寧靜場所。太平湖的中心湖區開發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的景點——八卦城、猴鹿島、龍窯寨、太平灣,另外太平湖還設有多種遊樂項目:多功能限深泳池、牽引飛傘、牽引滑水、水上摩托等。由於時間倉促,我們今天只能去……

黃山太平湖大橋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大家好!

  歡迎你們來龍窯寨觀光遊覽!

  龍窯寨地處太平湖中心湖區,是一箇融陶瓷文化、原始風貌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的新景點。寨中三面環水,山青林幽,龍窯臥坡,陶具香古,門內的情侶松、三姊妹松,輕搖綠意,時刻歡迎中外賓朋光臨。

  大家看,這是龍窯寨的標誌物—陶輪,左邊是陶坊,上面長如巨龍、張開巨口的就是龍窯,龍窯寨名便由此而來。在講解這些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國的陶瓷文化。

  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有四大發明,造紙、火藥、指南針和活字印刷。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可是,除四大發明之外,瓷器也是我國的偉大發明,而且比國外要早一千五百多年,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遺產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瑰寶。陶器出現在距今約8000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中,逐漸發現泥土與適量的水混和後,就會有粘性和可塑性,可以用手隨意把它塑成各種形狀,在太陽下曬乾,泥坯變硬,可盛幹東西。當先民們把打來的野獸、山雞用泥包裹好放在火中燒烤,等燒好後再把泥敲開,發現泥經過火燒後變得堅硬,再燒到一定溫度後,不僅能盛水,而且耐火,能用以燒煮食物。這樣,人類創造的第一個新物質——陶器就誕生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說,人類學會製陶術標誌着人類矇昧時代的結束。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雖有塑料及金屬容器和飲具,仍無法代替陶器的位置。所以,陶器從誕生之日起,便永遠陪伴着人類。

  太平湖水域內燒製陶器的歷史可上溯到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太平湖在商周時期就有硬陶,秦漢時出現釉陶,晉宋時已有完整的陶器可考。如果你們有興致沿湖漫遊,隨手就可拾各類古陶片,運氣好的時候還能在被湖水洗出的古墓邊拾撿到完整的古陶器。

  好,說到這裏,讓我們先仔細看一下作爲龍窯寨標誌物的陶輪。陶輪是製陶最原始的也是最主要的工具。是人類製造的最早的簡單機械裝置,是現代車牀的雛形。遠在七千年前,人類就利用慣性原理製造了陶輪。距今四千多年的龍山文化,在製陶上已廣泛採用了輪制技術。今天,我們要使一箇輪盤轉動已是輕而易舉的事了。但在六、七千年前或者更早的年代裏完成這一動作,那可算是一箇創舉了。我這麼說,大家只知道一箇抽象的概念,還是隨我到陶坊看看吧。

  這就是陶坊,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車間。裏面不大,也很簡陋,但它能把你帶回遠古時代,領略我國古人製陶的技藝和情趣。大家看這牆壁上的陶器,有罐、盆、碗、壺等,共有七、八十個,這都是來我們龍窯寨的四方遊客的作品。雖做得很簡單,但難得那份製陶的樂趣。大家再看這位製陶的師傅,他把泥放在陶輪上,用力轉動陶輪,在轉動中又利用同心圓的原理,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一邊轉動,一邊手捏、提、拉成型,成型後一邊轉動陶輪,一邊用竹刀等工具整型修坯,使內外形狀規整,以後再去燒成,這是除選淘泥、練陶泥後的第一套工序。(製陶師傅邊操作,邊作適當講解)。用這種輪製法做成的陶器,器形規整,器體厚薄均勻,器壁表裏大多遺有平行密集的輪紋,器底也往往遺留線割的偏心紋。大家看清楚了,呆一會每個人都可以試試。不論做得好壞,貴在參與。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