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安徽導遊詞(通用3篇)
經典安徽導遊詞 篇1
大別山導遊辭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我要代表_旅行社歡迎各位的到來!我是大家的導遊,我叫__,可以叫我__。我右手邊的這位是司機趙師傅。今天將由我們爲大家服務,這一路上,如果你們有什麼需要或要求請儘管提出,我們會竭盡所能的幫您解決,願我們的服務能過讓你們渡過一段愉快美好的旅程。話說歷史上有劉鄧挺進大別山,在大別山譜寫了血與火的壯麗史詩。那今天就讓我帶領各位踏上這片紅色的土地,抒發我們對這片土壤的情懷。說到大別山,我就想問問大家,知不知道它爲什麼叫大別山呢?其實呀這裏面有一箇動人的故事。傳說在洪荒之世,天地渾然一體,億萬生靈被擠壓在昏暗的天地之間。後來有一座山訇然升起,用他的的脊樑把蒼天高高撐起,萬物生靈也得以獲得光明。由於這座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天和黑夜,使天地有別,便取名爲大別山。當然它只是一箇傳說,其實從地理位置上看是因爲它分開了長江、淮河兩大水系,隔開了吳國、楚國兩地,使南北兩地的氣候環境和民俗風情有別,所以才叫做大別山。
大別山除了是中國紅色革命的發源地和根據地外,其實它還是一箇旅遊、避暑、度假的勝地。這裏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已經被開發爲“大別山生態旅遊區”。在這裏不僅可以讓你飽賞奇峯、怪石、雲海之神奇,還可以讓你盡情領略天堂秀水的風韻。1996年5月大別山被正式批准爲國家森林公園。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分設天堂寨大別雄風自然風光遊覽區、青臺關古關名剎遊覽區、薄刀峯避暑休閒遊覽區、九資河田園風光遊覽區和天堂湖水上樂園五個景區。這些景區各具特色,又渾然一體,盡顯大別山的獨特神韻。
天堂湖山水環繞,風景秀麗,並隨風雲變幻而各得其妙,深得“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意境。青苔關風景區地處大別山主峯之北的鄂皖交界處,佔地106平方公里,是一箇以訪古覽勝、觀光休閒爲主的風景區。薄刀峯風景區位於天堂寨西側,佔地面積30平方公里,植被蓊鬱,並且歷史文化悠久。九資河田園風光遊覽區則是以古國遺風和農藝景觀爲主。
今天我們遊覽的是天堂寨大別雄風自然風光遊覽區。景區內最神奇的景觀便是山!行於天堂山中,層巒疊嶂,彷彿溶於萬山懷抱之中。或見孤峯獨秀,拔地而起;或見雙峯對峙,一爭高下;或見羣峯林立,遮天蔽日。攀援而上,遙見羣山爭雄競秀。有的如同猛虎長嘯,有的神似雄獅怒吼,有的仿似靜坐彌勒,有的如臥佛天堂。形態逼真,令人歎爲觀止。天堂睡佛、哲人觀海(徐公崖)、大別神龜被人們譽爲“天堂三絕”,更是蔚爲奇觀。天堂寨溝壑縱橫,曲折幽長,澗中泉石錯落。溪畔林木聳翠,鳥語花香,盡顯自然本色。
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就是神仙谷,神仙谷長約1500米,寬30—40米,以壑幽、水秀爲主要特點。它美景如畫,充滿了神奇色彩。神仙谷傳說是太上老君所鍾愛的地方。大家看這塊巨石,巨石上天然生成似平臺,叫做天台。巨石下有以深洞,洞前有一水池。水池上有一箇兩級相連的瀑布,相傳池中有一對鯉魚被太上老君的仙氣所感染,遊入不遠處的雙龍潭,聽老君誦經傳道。雙龍潭實爲天堂九井中最大的兩口井,且兩井相連,兩潭之間有一巨大平臺,即”誦經臺”.此即太上老君誦經佈道之道臺。每當老君潛心佈道時,兩鯉魚也潛心聆聽,日久皆羽化成龍。修成正果,所以後人稱此二井爲“雙龍潭’。
大家眼前的這個洞,相傳是太上老君的起居飲食的地方,所以人們稱之爲仙人洞。仙人洞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洞內有10平方米左右的空處,靠洞內有一牀狀的巨石,相傳是太上老君下榻之處。不遠之處有傳說太上老君下棋的“仙弈洞”。洞的前面有一壯麗景觀——‘雙龍出谷’,神仙谷河水自此被一巨石一分爲二,從其兩側潺潺流下,似兩條銀龍歡快地奔出山谷而去,氣勢格外宏偉。
大別山主峯旅遊線一帶或孤峯獨立,或雙峯對峙,氣勢非凡。主要景點有小華山、哲人峯、佛光崖等。現在我們所到之地就是哲人峯。哲人峯海拔1518米。大家請細看,這個峭壁高約100米,酷似一箇大頭顱,闊額濃眉,高高隆起的鼻樑,肉質豐厚的嘴脣,形態逼真,栩栩如生。你看它凝思北望,彷彿在思索着一箇重大的哲學命題。這就是天堂三絕之一的‘哲人觀海’。這朋友們,山路崎嶇,請大家小心路滑,注意安全。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佛光崖,佛光崖海拔1609米,因偶爾能看到神奇的佛光而得名。這裏自古就是佛教聖地,有“老寺廟”、“彌勒佛寺”等遺址。眼前羣山形態各異,千姿百態,像一箇個仙人在這裏碰頭聚會,因此叫做“羣仙聚會”。這裏呀,有座山非常特別,形狀就是一山三佛,有睡佛、彌勒佛、和尚三個石佛,其中“天堂睡佛”被譽爲天堂三絕之一。
我們沿着鄂皖兩省邊界處的山脊繼續爬,就可以到達大別山的主峯,山脊一起一伏,長而平緩,山脊上有一石形如一隻龜,遂命名爲“大別神龜”,它也是天堂三絕之一。好了,各位遊客,經過我們的長途跋涉,我們就來到了大別山的主峯——天堂寨的山頂。天堂寨海拔1729.13米,素有“中原第一峯”的美稱。
在這兒,環視天下,則可見十萬大山擁拜於下。向北可望吳地安徽的千山萬水,南眺荊楚大地的無限風光。凌晨觀日出好似置身於九天之外,傍晚看日落則如在仙宮信步。每當雨過天晴,早晨登峯觀雲海更是氣象萬千,可惜呀,我們沒有好的時機,不能一同欣賞這種美景了,如果下次您有機會再來大別山,一定不要錯過這美景哦!
好了,遊客們,時間已經不早了,請大家和我一起下山吧,下山的時候還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經典安徽導遊詞 篇2
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所處的大地構造位置,屬於華南地質板塊與揚子地質板塊的結合部,處於“江南古陸”北緣。抬升、冰融、沖刷、剝落、溶蝕—大自然漫長的地質演變,賜予了牯牛降謎一般的神奇、夢一般的畫卷。牯牛降自然景觀古樸原始,集雄、奇、險、幽於一身,奇松、怪石、飛瀑、雲海和佛光爲牯牛降風光“五絕”。
清晨牯的牛降,用氣象萬千形容一點也不爲過。當人們大多還在夢鄉時,第一縷陽光已經喚醒了牯牛降。羣峯突雲破霧,迎接新一輪朝陽。有霧的清晨,霧氣蒸騰,橫無際涯,如千軍萬馬,呼喊衝殺,蔚爲壯觀。
牯牛降首先奇在牯牛降的松,鋪天蓋地的牯牛松,蒼勁挺撥,鬱鬱蔥蔥,有的樹冠如華蓋,有的乾枝似虯龍,或似怪獸張牙舞爪,或似仙女輕舒廣袖。一日日,一天天,默默無語的牯牛松,期盼着人們欣賞的目光。
牯牛降以峯爲體,花崗岩奇峯林立,絕壁千仞,怪石嶙峋。形態各異的石頭,或獨自成景,或與青松相伴。飛來石、天狗望月、烏龜拜壽、二仙弈棋、王母梳妝、中華石、渡仙船—一塊塊石頭形神兼備,讓人想象無窮。牯牛降峽谷衆多,深幽曲折,跌宕起伏。谷內怪石遍佈,瀑布成羣,十步一小瀑,百步一大瀑。景區大小瀑布達百餘處,衆多瀑布中,尤以九龍池羣瀑爲代表,從倪村入口,沿河而上,遠見瀑布從山間跌落,潭深水急,終年不涸,清幽深邃。三龍瀑水流湍急,落差數丈,幾經轉折,形成一瀑三折。七龍瀑布在九龍池瀑布中最具特色,山溪從兩峯之間奪路而出,浩浩蕩蕩,勢若奔馬,聲若洪鐘,噴霧飄雲,瀠回直瀉,真可謂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鍾天地之靈秀,牯牛降精華所在的觀音堂景區,羣山逶迤,竹海松濤,澗泉淙淙,是牯牛降的核心景區。牯牛湖碧波瀲灩,青翠的山峯與碧綠的湖水互爲映襯,山因湖而妖嬈,湖因山而嫵媚。船在湖上,人在畫中,令人心曠神怡。
沿湖畔棧道進入峽谷,潺潺的水聲不絕於耳,清澈澄碧的潭水,水花飛濺的瀑布,洗盡了心中的煩憂,衝去了塵世的喧囂。
牯牛降氣候溫暖溼潤,四季景色獨具魅力,春山如夢初醒,淡妝含羞;夏山碧綠青蔥,滴翠生涼;秋山萬嶺紅遍,層林盡染;冬山玉樹瓊花,分外妖嬈。二十世紀的一箇春天,當代嶺南畫派巨擘楊善深,著名畫家、美國華人藝術家協會會長蔡楚夫先生,相約來到牯牛降。相見恨晚的楊善深先生即興賦詩道:“何處桃源許問津,移家便作避秦人。洞門一片紅雲影,遮住中原逐鹿塵”。
安徽導遊詞大全合集4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琅琊山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宋仁守慶曆年間,朝廷腐朽,權貴當道。原在朝遷中做官的歐陽修主張革新時政,且不避謗,敢於揭露官吏陰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誣告他。會守聽信饞言,將歐陽修貶謫滁州。
慶曆一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來到滁州,認識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並很快結爲知音。爲了便於歐陽修遊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歐陽修親爲作記,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記》。從此,歐陽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樂飲酒,"太守於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幫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歐陽修不僅僅在此飲酒,也常在此辦公。有詩讚曰:"爲政風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醉翁亭落成後,吸引了不少遊人。當時的太常博士沈遵便慕名而來,觀賞之餘,創作了琴曲《醉翁吟》(一曰《太守操》),歐陽修親爲配詞。此刻馮公祠前面的一副對聯"泉聲如聽太守操,海日已照琅琊山",便是說的這件事。事隔數年之年,歐陽修和沈遵重逢,"夜闌酒半",沈遵操琴彈《醉翁吟》,"宮聲在迭","有如風輕日暖好鳥語,夜靜山響春泉鳴"。琴聲勾起了歐公對當年在亭是遊飲往事的追憶,即作詩以贈。醉翁亭初建時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屬在其旁建同醉。到了明代,開始興盛起來。相傳當時房屋已建到"數百柱",可惜之後多次遭到破壞。清代咸豐年間,不止個庭園成爲一片瓦礫。直到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觀察使薛時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復了原樣。
琅琊山是皖東第一名勝,爲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24大文化名山之一,中華百座名山之一,安徽省五大風景區之一。風景區內丘壑林泉、寺宇、亭臺、古道、古關隘均以其蔚然深秀,清幽淡雅而得天獨厚。境內大小山峯九九八十一座,層巒起伏,溝谷深邃,溪流潺湲,森林茂密。其高可眺、邃可隱、清可濯、幽可憩、芳可採、麗可詠的自然景觀,逐漸構成了中外遊人嚮往的琅琊山“八名”(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文化勝境。
一箇四外雲遊的和尚到了滁州,見到西山風景如畫,就在山上蓋了座叫“西山寺”的寺院。還收留了一箇叫超然的小和尚,小和尚長的古靈精怪的,但是卻很不開竅。和尚教超然忘好了幾個月的經,結果,連“阿彌陀佛”四個字都只記得兩個,而且其中還有一箇字念走音了。念成了“摩陀”。老和尚一氣之下,就一箇人下山雲遊四方去了。大半年後,老和尚聽說滁州蝗蟲成災,心裏犯愁了,擔心超然就回到了寺院,結果看到小超然長的高大了,壯實了!一點也沒有受到蝗災的影響!之後才明白原先小超然一向在煮石頭喫,煮出來的石頭黃得象杏子,軟得象芋子,甜得賽桃子。
第二天,老和尚說:“超然呀,你唸的‘摩陀經’,是真經,你成了佛啦。從今在後,我們都念‘摩陀經’,這寺院也叫‘摩陀寺’吧。”
從此後,摩陀寺的香火一天旺似一天,人們也就把西山改叫“摩陀山”了。光陰似水,日月如梭。一眨眼,到了西晉末年。那時山東有位琅琊王,名字叫司馬睿。他被八王奪權鬧得性命難保。只好收拾打扮往南逃難。一路上,白天藏身荒廟,夜晚揀着小道一腳高一腳低地趕路。這一天,來到摩陀山下一個破草棚子裏住下。沒想到因爲連日的奔波勞累,琅琊王心口疼病半夜裏犯了,疼得他頭上身上冷汗直冒,臉色跟紙一樣黃,在棚子裏翻身打滾直到天亮。碰巧,摩陀寺一箇挑水和尚望見了,慌忙跑回山上。不一會就從山上端來了一碗香茶,讓琅琊王喝下。
過了一時三刻,琅琊王伸伸膀子挺挺腰,覺得心口也不疼了,身上也有勁了,一點病也沒有了。
琅琊王對和尚說:“多謝師傅救命之恩。我這心口疼病從小就有,犯起來沒有十天半月不見輕,藥草吃了不知多少,病卻越來越重。不知師傅用的是什麼神藥有這樣的奇效”
“出家人,行善爲本。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施主不必多禮。適才的香茶乃是用本山石頭與各樣草藥煮成的,什麼病都能去根。”“怎樣,山上的石頭也能治病”
琅琊王哪敢說出實話呢,就胡編了一套說:“我姓劉,叫劉順。家住山東鉅野縣。因爲要到江南投親訪友,半路上短了盤纏錢,只好一路忍飢受寒。我想在那裏找些活幹幹,等湊足了錢再去江南。”
和尚對琅琊王說:“放心,放心。施主只要不惜力氣,來到滁州你就不愁喫穿了。這地方有句話:‘滁州地養窮人,一條扁擔兩根繩’。你看這摩陀山上有柴,有草,有藥材,兔子、山雞滿山轉,是座寶山阿。”
琅琊王司馬睿往山上一看,果然有男男女女在砍柴剜藥打山棗,從綠樹中傳來一陣陣山歌聲。從此後,琅琊王就裝成個打柴漢子住在山中,一邊集合四方兄弟,一邊在山中集糧屯兵,日夜操練。沒過多久,司馬睿帶領人馬浩浩蕩蕩打過長江,在建業城建立了東晉王朝,司馬睿成了第一個東晉皇帝。有一天,東晉皇帝司馬睿帶領文武百官從建業來到滁州觀賞西山摩陀寺風光。司馬睿想起當年自己在這兒落難得救、屯兵聚糧的往事,便吩咐傳下聖旨:將山上寺院擴建百間,改“摩陀寺”爲“琅琊寺”,改“摩陀山”爲“琅琊山”。他還命御醫住在琅琊山蒐集山中百草,編成《琅琊草木篇》,廣傳天下,救四方百姓疾苦。
安徽導遊詞大全合集5
各位遠道而來的朋友們大家好:
大家一路辛苦了,歡迎大家來天柱山旅遊觀光!天柱山景區因爲你們的到來而倍添光彩!我是來自安徽旅行社的導遊,我叫王萍,三橫一豎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導.坐在我們旁邊的着位呢,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可是一位有着多年駕駛經驗的老司機了,所以大家坐他的車可以儘管放心!在今天的遊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向我們提出來,我們將盡可能爲大家解決.好了,最後,我提前預祝大家本次天柱山之旅愉快!
車過旌駕橋,我們就進入了天柱山的南哨——三祖寺景區.三祖寺景區是天柱山人文景點最集中、文化品位最高的一箇文化精品景區。我們將在這裏感受到天柱山神祕的宗教文化和帝王文化,觀賞到具有歷代書法藝術長廊之稱的國家重點文保單位摩崖石刻羣。
話不多說,我們現在就出發吧。很快我們就到野人寨景區了!野寨是“野人寨”的簡稱。這樣依山傍水、風景如畫的地方怎麼取名“野人寨”呢?這裏有兩個動人的傳說:一說是很早以前,這一帶常有野人出沒,傷害人畜。當時的一位縣令決心犧牲自己,解救民衆。他帶上好酒好菜,深入野人洞中,陪野人喝酒,命人用生鐵水將洞口凝住,和野人同歸於盡。其二,說是在南宋末年,本地土豪劉源率十萬義兵在天柱山抗元。他自號“劉野人”,在谷口扎的第一寨命名“野人寨”。劉源抗元前後十八年,最後被內奸出賣壯烈犧牲。後人爲紀念他,野人寨的名字延用至今。
現在我給大家一箇小時的休息時間,大家可以隨意拍照,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那我們一箇小時後見吧!
一箇小時的時間過的可真快啊,不知道大家玩的開心與否!好吧,現在我們繼續我們的遊程吧!。我們現在來到了三祖寺前的廣場了。抬眼望去,紅牆黛瓦的寺院建築,被綠樹翠竹包圍着。整個山形宛如一隻振翅欲飛的綵鳳,覺寂塔就建在鳳冠上,東西兩側逶迤的山崗呈環圍合抱之勢,恰如鳳翼護衛着莊嚴佛地。常言道:“遠看山包寺,近看寺包山。”三祖寺,全稱“三祖山谷乾元禪寺”,是中國禪宗三祖傳經布法的場所,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3年,國務院批准公佈爲全國漢族地區重點開放寺廟。
三祖寺的建築羣,沿着鳳形山的山勢自下而上依次架造。從山門一直通向祖師殿,全都處在一道中軸線上。燒香禮佛,應從山門進入。三祖寺的山門,也叫三門殿。正門名“般若門”,即“智慧之門”;東邊門名“解脫門”,意爲擺脫煩惱業障的束縛而獲得自由,也稱“自由之門”;西邊門名“精進門”,意指在去染濾淨的修行過程中,要不懈地努力,也稱“勤修之門”。門楣上,懸掛着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乾元禪寺”匾額。
進了山門,大家看到殿堂兩邊,站立着5.5米高的“金剛力士”各一尊。佛教漢化後,這兩尊像按《封神榜》中的“哼”、“哈”二將的形象來塑造的。
穿過山門殿,步上“通天階”。三祖寺因山勢陡峭,一路上去,有360級臺階。大家不妨從現在開始數一數,“通天階”高差15米(60級)。
經典安徽導遊詞 篇3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羅田縣!我們這幾天將要去遊覽的是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
說到大別山,我想大家的第一個反映就是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壤,是革命根據地。無數革命先輩們在這裏留下了戰鬥的足跡。其實,大別山還是一箇旅遊、避暑、度假的勝地。這裏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已經被開發爲“大別山生態旅遊區”。在這裏不僅可以讓你飽賞奇峯、險嶺、怪石、雲海之神奇,還可以讓你盡情領略天堂秀水的風韻。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羅田縣北部高山區,公園分設天堂寨大別雄風自然風光遊覽區、青臺關古關名剎遊覽區、薄刀峯避暑休閒遊覽區、九資河大別山田園風光遊覽區、天堂湖水上樂團等五個景區,公園總面積300平方公里,公園常年降雨量1350mm,平均氣溫16.4℃。現有野生植物1487種,動物634種。一九九六年五月林業部組織專家組對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資源進行了綜合考察和評審,一致認爲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並正式批准爲國家森林公園。
大別山橫臥中原,逶迤綿亙,素以雄、奇、險、幽而聞名於世,主峯天堂寨海拔1729米,號稱“中原第一峯”,位於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北角,主峯周圍無限風光,競顯風流。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以中山山嶽地貌,原始森林景觀爲特徵,融民俗風情、農藝景觀、歷史人文景觀於一體,待開展避暑度假、旅遊觀光以及會議、科教休養、健身等活動的綜合型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89%,根據國家風景資源評價委員會評審,公園各景區景點中,上上景佔12.7%,上景佔54.9% ,中景32 .9% ,上上景和上景之和達67 .6% ,定性評定等級爲勝景,定量評價結果爲80.82分,綜合評價公園景色等級爲勝景。
大別山橫跨湖北羅田縣東北境內,逶迤綿長,素以雄、奇、險、幽聞名於世。頂峯天堂寨位於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北角,高1729米,號稱“中原第一峯”。天堂寨史稱多雲山,大自然霧海使它蒙上了一層厚重的神祕色彩。
一、山景
天堂美景數主峯爲最,登上主峯,可見十萬大山擁拜於下,北望中原,南眺荊楚;在主峯西側,九道箍與和尚堖引人注目,一道高几百米的懸崖峭壁,酷似一大腹便便的和尚,笑容可掬。在摘星峯上向東北方面遠眺,一支山脈到此戛然中斷而成一萬丈懸崖,每逢春夏之時,無數石燕結伴飛來,棲身於懸崖壁縫之間,飛翔于山野叢林之上。
此外,筆架山、拇指山、架上金盆、仙人觀景、含風洞、觀音洞、考慮洞、仙人牀、石棺、捨身崖等名勝風景皆令人留連忘返。
二、秀水瀑布
天堂寨森林公園不僅可以讓你欣賞奇峯、險嶺、怪石、雲海之神奇,還可以品味天堂秀水之風韻。在海拔1700多米的主峯上,有一泉眼,終年不絕,清澈甜爽,泉眼前有一平米的小池名曰“天池”;天堂水的神奇還在於“山中一日雨,到處是飛泉”,最著名的有天堂瀑布、百丈崖瀑布、雲崖瀑布。
三、動植物
天堂山森林公園方圓52平方公里,有植物550多種,珍稀植物有三光杉、香果樹、厚朴、珍珠黃楊、劍葉海桐、墨蘭、雲錦杜鵑、葉上珠、石玉蘭;珍稀動物有修蟒、香獐、狸貓、娃娃魚等。
四、歷史
古有李成之亂、陸遜追曹、徐壽輝起義、王鼎率蘄黃四十八寨抗清、馬朝柱天堂聚義、太平軍浴血奮戰松子關,今有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陳少敏、張體學轉戰大別山。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五個景區也各具不同特色,這些在這幾天的遊程中我將一一爲大家講解。
聽了我的解說,你們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參觀大別山森林公園呢?不用急,我先在就帶大家一起進景區參觀!今天我們主要是遊覽天堂寨景區!
天堂寨景區
我們現在就來到了天堂寨風景區!
天堂寨是大別山主峯,號稱中原第一峯。公園內最神奇的景觀便是山!景區以山雄、壑幽、水秀而著稱。行於天堂山中,層巒疊障,仿若溶入萬山懷抱之中。或見孤峯獨秀,拔地而起,直刺蒼穹;或見雙峯對峙,壁立千仞,一爭高下;或見羣峯林立;遮天蔽日,氣勢磅礴。攀緣而上,遙見羣山爭雄競秀,千姿百態。有的如同猛虎長嘯,有的神似雄獅怒吼,有的仿似靜坐彌勒,有的如佛臥天堂,有的好像巨型筆架。形態逼真,令人歎爲觀止。
天堂睡佛、哲人觀海(徐公崖)、大別神龜被人們譽爲“天堂三絕”,更是尉爲奇觀。天堂寨溝壑縱橫,曲折幽長,競顯深奧之形。澗中泉石錯落,鳥語喃喃。溪畔林木掩映,翠竹藏幽,盡顯自然本色。天堂水色秀麗,碧波流長。這裏的水以清澈透明、甘甜滋潤而稱著。景區內溪流蜿蜒曲折,縈迴于山谷之中,常呈幽邃、深奧之形,時而流水穿山破巖,揮灑自如,似銀河傾瀉,如玉練常舞,噴珠濺玉,吞吐瓊漿,造就了美妙絕倫的瀑佈景觀。時而澗流瀟然舒緩,時而迂迴輾轉,碧綠澄清,波光粼粼。谷中流水,大堰如鏡,小潭似珠。堰潭相連,鏡珠相嵌,清純透明,幽雅絕俗。
天堂寨景區以山雄、壑幽、水秀而著稱。
①山雄:行於天堂山中,層巒疊障,仿若溶入萬山懷抱之中。或見孤峯獨秀,拔地而起,直刺蒼穹;或見雙峯對峙,壁立千仞,一爭高下;或見羣峯林立;遮天蔽日,氣勢磅薄。攀緣而上,遙見羣山爭雄競秀,千姿百態。有的如同猛虎長嘯,有的神似雄獅怒吼,有的仿似靜坐彌勒,有的如佛臥天堂,有的好像巨型筆架。形態逼真,令人歎爲觀止。天堂睡佛、哲人觀海(徐公崖)、大別神龜被人們譽爲“天堂三絕”,更是尉爲奇觀。
② 壑幽:天堂寨溝壑縱橫,曲折幽長,競顯深奧之形。澗中泉石錯落,鳥語喃喃。溪畔林木掩映,翠竹藏幽,盡顯自然本色。
③水秀:天堂水色秀麗,碧波流長。這裏的水以清澈透明、甘甜滋潤而稱著。景區內溪流蜿蜒曲折,縈迴于山谷之中,常呈幽邃、深奧之形,時而流水穿山破巖,揮灑自如,似銀河傾瀉,如玉練常舞,噴珠濺玉,吞吐瓊漿,造就了美妙絕倫的瀑佈景觀。時而澗流瀟然舒緩,時而迂迴輾轉,碧綠澄清,波光粼粼。谷中流水,大堰如鏡,小潭似珠。堰潭相連,鏡珠相嵌,清純透明,幽雅絕俗。
神仙谷
這兒就是神仙谷,它美景如畫,充滿了神奇色彩。神仙谷傳說是太上老君所鍾愛的和活動頻繁的地方。大家看,塊巨石,巨石上天然生成一平臺,叫做天台。巨石下有一深洞,洞前有一水池,水池上有一兩級相連的瀑布,相傳池中有一對鯉魚被太上老君的仙氣所感染,遊入不遠處的雙龍潭,聽老君誦經傳道。雙龍潭實爲天堂九井中最大的兩口“井”,且兩井相連,兩潭之間有一巨大平臺即“誦經臺”。此即太上老君誦經佈道之道臺。每當老君潛心佈道時,兩鯉魚也潛心聆聽,日久皆羽化成龍,修成正果,所以後人稱此二井爲“雙龍潭”。
仙人洞
大家眼前的這個洞,相傳是太上老君的起居飲食的地方,所以人們爲它取名叫仙人洞。仙人洞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洞內有10平方米左右的空處,靠洞底還有太上老君下榻的石牀,這是太上老君的仙人竈,在不遠處還有太上老君下棋的“仙奕洞”,在仙人洞旁邊還有“雙龍出谷”。神仙谷河水至此被一巨石一分爲二,從其兩側潺潺流下,似兩條銀龍歡快地奔出山谷而去。
哲人峯
大家現在所看到的就是被人們譽爲“天堂三絕”之一的哲人峯。大家請細看,這個峭壁高約100米,酷似一碩大頭顱,闊額濃眉,高高隆起的鼻樑,肉質豐厚的嘴脣,凝思北望,彷彿在思索着一箇重大的哲學命題。這裏的建築,統一爲明清式。大多都是依山就勢掩映佈局。相當具有山寨特色。山路崎嶇,請大家小心腳下,注意安全。這裏看似不起眼,其實呀它具有相當有利的軍事條件。
在解放戰爭中,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我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歷史轉折點。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劉鄧大軍,依照黨中央的戰略方針,以超人的膽識和氣魄人魯西南強渡黃河,躍進大別山,勝利的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大反功的序幕。到10月中旬,劉鄧大軍已控制了長江北岸江防150多公里。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哲人峯的峯頂了,在這兒,環視天下,則可見十萬大山擁拜於下。向北可望中原,南眺荊楚山水盡收眼底。凌晨觀日出好似置身於九天之外,傍晚看日落則如在仙宮信步。每當雨過天晴,早晨登峯觀雲海更是氣象萬千,茫茫雲海,層層煙流,青黛色的羣山,像白浪淘天的大海中的漁舟,時隱時現,又似條條蒼龍翱翔起舞,吞雲吐霧。景色壯觀,令人歎爲觀止。可惜呀,我們時間有限,不能一同欣賞這種美景,如果下次你有機會再來大別山,一定不要錯過這景色哦!
摘星峯
這邊就是摘星峯,故名思意,我們已經快到天邊了。它兩面都是萬丈深淵,只有一條石徑攀援而上,其險境程度令人處目驚心。山脊上長滿了千年古松,松樹的根皆攀崖而生,向人們展示其巨大的生命力。摘星峯頂上的幾塊巨石,獨立於峯頂之上,彷彿天外飛來之物。
如果站在摘星峯上向東北方向遠眺,還有一險景會躍入你的眼簾。一支山脈至此戛然中斷而成萬丈懸崖,與其他處不同的是,此處每逢春夏之時,便有無數石燕結伴飛來,棲身於懸崖壁縫之間,飛翔于山野叢林之上,人稱石燕崖。
昨天我們遊覽了天堂寨風景區,今天我們的旅遊形成是這樣安排的,上午我們將去遊覽青苔關景區和九資河景區,下午我們再去遊覽薄刀峯風景區。
青苔關景區
這裏是青苔關風景區,它是古今軍事、交通要地,歷史悠久而聞名於世,古時有青苔關、岐嶺關、翁門關,關上古城稱“老城”,近代國民政府軍構築石城稱“新城”,爲羅田北通之鎖鑰,具特殊的地理位置。還有龍盤山莊原始森林、筆架山奇松險嶺。
九資河景區
接着我們來到了九資河風景區,九資河景區以古國遺風和農藝景觀爲主。
一、九資河鎮春秋戰國時期爲鳩鷀國,古風遺留,民俗風情別具特色。
二、田園風光美不勝收,一層層梯田夏日滿眼碧波,秋天金黃色稻浪翻滾,更爲吸引人的是田更上的一棵棵烏桕樹,葉色隨季節的變化而由翠綠變至火紅,遙望象一把把向天燃燒的火炬,與黛青色的遠山,山間白雲、蘭天、小鳥、小河旁浣衣的村姑相印成趣,組成一曲美妙無比的田園風光圖
薄刀峯風景區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薄刀峯風景區,它位於大別山主峯天堂寨西側,原名鶴皋峯,是羅田縣乃至鄂東有名的避暑勝地。因其高聳入雲,巖壁陡峻,側看形如薄刀,故取名薄刀峯。海拔1404.2米,景區面積30平方公里,自古以地勢險要著稱。景區歷史悠久,人文景觀十分豐富。現存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爵主廟遺蹟”、有南宋時期的“獨尊古寺”、有元朝時期的“銅鑼峭壁”、有元末明初的“鶴皋古寨”、還有明朝時期的“獻旗嶺”、“搖旗崗”、“歇馬亭”、“就義場”等人文景觀。相傳魏晉南北朝時,巴水蠻田氏的一支曾聚居於此,常遠掠長江沿岸富豪。南宋時建成鶴皋寨,至今“鶴皋寨”3個大字在寨門上仍清晰可見。
薄刀峯西北經銅鑼關、松子關與河南相通,東北經天堂寨與安徽毗連,西南居高臨下,西至麻城26公里,南到團風、浠水邊境50公里。山上古寨遺蹟處處皆是,主要景點有搖旗崗、歇馬亭、獻旗嶺、羅漢現肚、牛脊嶺、錫鍋頂、鋸兒齒、半山寨、五垸寨、洪家寨、銅鑼關、栗子關、棋盤石、爵主廟等。山上風光旖旎、景色迷人,是避暑的好去處。
薄刀峯景區以峯險、石怪、松奇而見長
一、峯險:薄刀峯原名鶴皋峯,因其峯高聳入雲,鶴鳴九天,聲聞於外而名之。諸峯中部的牛脊嶺,山峯奇拔,形如薄刀刺天。“身入雲霄足壓刃,下視青天萬里開;盡騰莫訝不知險,曾觀仙境下凡來。”
二、石怪:薄刀峯石景以臥龍崗爲最,此處怪石嶙峋,百態千姿,山作屏風石作臺。螃蚌石含珠吐玉,笑天哇(石)仰天長笑,犀牛石望月思鄉。“鬼斧神工施巧幻,猿梯鳥道絕塵寰。”
三、松奇:薄刀峯貧瘠的裸岩地貌是奇松的生長之地,由於長期受風力的影響,使之形成獨特的形態。峭壁間,陡崖上,黃山松飽經風霜,傲首從容。或如孔雀開屏,或如神鹿回頭,舒展灑脫。迎風搖曳,可謂奇觀。
景區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達90%,常年降雨量爲1450mm,平均氣溫16.4攝氏度。景區現有賓館5座,木屋別墅3處,接待牀位600餘張。有歌舞廳7家,大小會議室6間。景區投資400萬元建成鄂東第一索道。開發了攝影照相、體閒娛樂、購物及綠色食品加工等項目,形成了喫、住、行、遊、購、娛一條龍服務體系。
薄刀峯古老而又年輕,如今她正煥發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笑迎四海賓朋前來觀光旅遊,休閒避暑,獵奇探險,科研考察,尋求品味大自然原始、古樸、神祕的野趣,更歡迎前來投資開發,共圖發展。
天堂湖景區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大別山的最後一箇景區——天堂湖景區。
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江浙有蘇杭,湖北有天堂”,凡來過大別山的人誰都不會忘記天堂湖。
天堂湖位於九資河和大地坳之間,這是一箇長約10華里,寬約一華里的人工湖。遠遠望去,整個湖就像一塊巨大的長方寶鏡鑲嵌在薄刀峯、天堂寨、筆架山等諸峯腳下,亦如蜿蜒的銀帶飛舞在羣山之中,勾勒出一幅山水掩映、雲霧繚繞、村舍錯落的風景畫。
天堂湖景區以高峽出平湖而令人留連忘返。天堂湖湖面狹長,水域寬廣,環湖山光水色,風景迷人,船行其間水天一色,微風吹過碎銀滿地。
乘車沿風景區東面的公路,經艾弧坪直下約7公里就可到達天堂湖大壩所在地大地坳鄉。登上壩堤,最醒目的自然是那微風輕掠、波光粼粼的水面,水面上碧水漣漪、遊船飛渡,畫舫徐行,鳥兒凌撲,水下魚蝦嬉戲,龜鱉漫遊……處處給人一種生意盎然之感。
乘上機動小船,放眼湖區周圍景色。東西天堂寨、筆架山拔地而起,蒼茫巍然;西面薄刀峯,三省堖流雲飛渡;南面雞鳴尖、狗耳尖,沉碧潮湧;北面青苔關、翁門關橫截東西,湖區附近,有著名的仙人堖和美女峯,把人帶入一箇浮想聯翩的夢幻世界。湖水邊數十里地更是山山入畫、景景有情,依山傍水的農家小院、渙紗姑,是不是讓你們感覺走進了山水畫、田園詩?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不僅自然風光優美,而且人文景觀也十分豐富,古有鳩鷀之役、李成之亂、陸遜追曹、傅高立寨抗元,徐壽輝起義稱帝,王鼎率蘄黃四十八寨抗清、馬朝柱天堂聚義、太平軍浴血奮戰松子關,以及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陳少敏、張體學等前輩轉戰大別山留下的遺蹟遺址,參觀遊覽價值極大。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規劃總投資3.21億元,目前各景區共已建成了功能齊全的賓館、旅社8個,高中檔牀位1200多箇,新開展景點60多處,遊覽線路10條。並開通了程控電話,基本形成了喫、住、行、遊、購、娛一條龍的服務體系。
大別山是一座古老的山脈,如今正在渙發前所未有的表春活力,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正在敞開她喧鬧的懷抱,笑迎四海賓朋前來觀光、遊覽、考察、探險、品味大自然原始古樸、神祕的野趣,更歡迎前來投資開發,共圖發展。投資合作形式不限。
好了,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游完了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謝謝大家在這幾天中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時也希望大家對我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多多包涵並提出寶貴的意見。最後,歡迎大家的再次到來!
精選5篇安徽導遊詞4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黃山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屯溪老街歷史悠久。歷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橫江、率水三江匯流之地的一箇水埠碼頭髮展起來的,這也就是今天屯溪老街所在的位置。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橋在橋頭緊連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棧,這裏就是老街的發祥地,也是屯溪的發祥地。
老街的形成和發展與宋徽宗移都臨安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當時,宋都大興土木,大量徽州木材和工匠沿新安江被運輸和徵調到杭州。後來,這些工匠歸返家鄉後,便模似宋城的建築風格建造店鋪,所以這些沿襲宋代風格的建築被稱爲"今日宋城"。
伴隨着徽商的發展和水運交通的發展,屯溪老街不斷趨向綜合型的商業街。元末明初,一位名叫程維宗的徽商在屯溪老街興造了47所店鋪,除部分自營業外其餘作爲客棧,招徠客商,存放貨物,促進了山區與外界的物資交流;清朝初期,老街發展到鎮長四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綠茶,外銷興盛,茶號林立,茶工雲集,各類商號相繼開放,街道從八家棧逐年抽東延伸,形成老街;在民國初年,屯溪老街已有滬杭大商埠會。
老街的建築羣繼承了徽州民居的建築傳統風格,規劃佈局,建築形式具有鮮明的徽派建築特色。建築體量不大,色彩淡雅、古樸。即白粉牆、小青瓦、鱗次櫛比的馬頭牆,構成了徽派建築羣體美。整條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有相望,街深莫測,是我國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
爲了使街道與山水及后街等生活環境相溝通,老街有一些寬窄不一與街道交叉的巷弄。
老街店屋多爲單開門,一般爲兩層,少數三層,且都是磚木結構,以樑柱爲骨架,外實砌扁磚到頂,每座樓兩旁都有高封火牆,牆上蓋瓦;店面門楣上佈滿徽派木雕,戲劇人物栩栩如生,新安山水淡淡隱現;樓上臨街木欄與裙板,並安置有各種花窗,十分典雅;建築平面有沿街開敝式和內開天井式,即臨街爲可靈活裝卸的排門,卸去排門,店堂全部展開,便於營業;內開天井即用天井採光,天井四周房頂的雨雪水均歸落天中,謂“四水歸堂”,是經商人圖聚財之義而產生的。
老街街面的房屋均爲前店後坊,前店後倉,前店後居或樓下店樓上居。由於老街保留了江南城鎮古老的風姿。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