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景點景區導遊詞(通用7篇)
九華山景點景區導遊詞 篇1
大家好!旅途勞頓一路辛苦,首先歡迎各位來到靈山佛地九華山觀光禮佛,我叫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導,是安徽旅行社的一名導遊,請允許我代表我們旅行社及其本人和司機向各位致以最真誠的問候,願九華山所供俸的大願地藏王菩薩保佑各位閤家安康萬事如意有求必應!我小王能夠在茫茫十多億人海中與各位相逢這是一種緣份,以九華山的說法這是佛緣,所以我非常珍惜這段緣份,會盡心盡力的爲各位服務,如果各位有什麼問題儘管向我提出來,我將在我的權利範圍之內盡我最大的努力爲各位解決,讓各位在九華山玩的開心,遊的放心,這也是我最大的心願,預祝我們有一次安全、順利、滿意、愉快的九華之旅。九華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以佛教文化和綺麗的自然景觀爲特色,是首批國家級重點名勝區之一。在20__年時榮獲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旅遊示範點。它與清涼佛國五臺山、光明佛國峨眉山、海天佛國普陀山並稱爲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九華山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的西南部,北臨長江、南望黃山、東靠太平湖、西接池洲市,景區總面積120平方公里,山上最高峯十王峯,海拔1342米。九華山峯氣勢雄偉,宋王安石讚譽“楚越千萬山,雄越此山兼”,九華山古名陵陽山,唐朝以前以“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峯蠻異狀,其數有九”故名“九子山”。唐天寶年間(736—756年),詩人李白曾三上九華,先後在《改九子山爲九華山聯句》和《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兩詩中,寫出了“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峯。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等名句,在詩中他把九子山的九太主峯,比作盛開的蓮華。因古漢語中“花”通“華”。於是在天寶十三年(752年),九子山更名爲九華山,山名一直沿用至今。
九華山靈秀的自然景觀瑰麗,境內奇峯峭石、飛瀑流泉、竹海松濤,清幽秀麗,漂渺奇異,春日,滿山芬芳、百鳥合鳴;夏日,佳木繁蔭,穀風清涼;秋日,風霜高潔,別有情趣;冬日,瓊樓玉宇,超然空靈,給人以“四時之景,而了亦無窮”的感覺。
九華山不僅以奇峯峭石、飛瀑流泉清幽秀麗的自然美景而聞名。更是以“地藏菩薩道場”而著稱於世,然而最早在九華山進行的宗教活動並不是佛教,而是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早在西漢元時五年(前11—前105年)九華山就有道場建立,並列入道教“七十二福地”裏的“三十九福地”。東晉隆安五年(401)天竺國(今印度)僧人杯渡錫九華初建茅廬,到了唐開元年間(719年)新羅國[今韓國]僧人金喬覺,於24歲渡海來唐,他雲遊了許多名山大川,到過南京的寶華山、貴池齊山等,最後他來到九華山,見九華山秀麗、清幽便決定留在山中求法修道。金喬覺在九華山苦修了75年,於唐貞元十年[794年]農曆7月30圓寂,壽止99歲,佛弟子依照浮屠之法將金喬覺蓋缸三年,三年後開缸發現他遺體綿軟,臉面如生,骨節轉動有如金鎖般響聲。各種跡象與佛經上所說的地藏菩薩極爲吻合,衆僧認爲金喬覺就是地藏菩薩的轉世,因金喬覺俗家姓金,佛教徒們便尊他爲“金地藏”,其肉身在九華山神光嶺上的肉身寶殿裏供奉,後經歷代君工的推崇香火逐漸興旺起來,到了明、清兩代更是鼎盛,當時全山有寺院達300多座,僧尼達5000餘人,香火之盛甲天下,素有“東南第一山”“蓮華佛國”等美譽。
在期間由於政局動亂,在極左思想總衝擊下,有的寺院被拆毀,有的年久失修倒塌,有的被佔用,在“破四舊,立四新”的浪潮中,不少僧尼被迫還俗和外流,自1984年後,中央落實宗教政策之後,祗祈園寺恢復了叢林,提倡信仰自由,僧人當家作主,調動僧尼“自己管自己”的積極性,推動弘法利生事業。目前九華山現存寺院99座,其中96座寺院爲全國重點寺院,分別是:化城寺、祗祈園寺、甘露寺、百歲宮、肉身殿、上禪堂、旗檀林、天台寺、慧居寺,僧尼達到千餘人。九華山寺院建築風格獨特,九華山屬花崗岩山地地貌,地形的複雜,建築用地狹窄,因受地理氣候環境因素的制約,山上寺院的建築改變了傳統的形式,因地制宜,佈局靈活,以懸崖峭壁,巨巖山洞或自然起伏的臺地山坡爲基礎,巧妙地運用不同規則的地形,精心構築富於空間變化,層次分明,外觀峻險古樸,內部則曲折迷離,多數寺院於民居相連,遊人很難分辨,體現了僧俗共修,古人曾讚道“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
九華山以他獨有的佛教文化著稱於世,除其供奉的地藏菩薩確有其人外,不腐肉身更使九華山名聲大振,從唐至今,先後共出現了十五尊真身,不幸時被毀九尊,現今保存6尊無瑕、大興、慈明、仁義、明淨等真身,有僧有尼,數量之多實爲罕見,九華山地處長江南岸,氣候溫和土地溼潤,爲什麼這此僧人圓寂後遺體不腐呢?目前尚無科學診斷有待於後人揭開神祕的面紗。
九華山物華天寶,特產豐富,有香菇、木耳、石雞、九華毛峯、黃精,其中九華毛峯又名“地藏茶”,屬高山雲霧茶,細如雀後,形如佛手,湯色黃綠清亮,香氣持久,相傳由金喬覺當年從家鄉新羅(今韓國)攜來茶種,種在神光嶺上,長年雲霧滋潤,茶葉殊佳,是九華山最古老的佛茶,1915年曾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如今九華山茶廠採製的各種名優綠茶,因其價廉物美而供不應求。“黃精”是一種中草藥,吸取黃土之精華,一年長一節,十年一尺,實爲罕見,據《本草綱目》記載,黃精又名雞頭參,太陽草,主要有補血補腎、治高血壓及排毒養顏,據考證九華山的真身菩薩生前常以採黃精充飢,苦心修行,唐代杜甫詩曰:“掃除白髮黃精在,君看他年冰雪融。”可謂是“北有長北山人蔘,南有九華黃精”,是贈送親友之佳品。
各位!快到九華街之前,我把一些注意事項對大家說一下,由於九華山地處皖南山區,各方麪條件有限,賓館的硬件設施還未達到標準(如冬天凍水,夏天停水,旺季房間緊張等),但是酒店的服務衛生請大家放心,多數酒店都依山勢而建,山上長年雲霧籠罩,一年之中有一百八十天是雨水天氣,房間內相對來說潮氣比較大,請各位多多諒解了。請在旅途中牢記,1、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安全第一;2、進入猴羣區不要逗玩猴子,以免被猴子襲擊。進寺院時請注意:1、寺院的門檻不能踩,也不能坐在上面;2、法器和佛像不能隨意摸,殿內禁止攝影拍照和大聲喧譁;在敬香時,隨時留意香火,注意防火;如果您在我們安排的行程外自由活動的話,請您記好下榻酒店的名稱和方位,貴重物品保管好。好啦!現在我們已到了下榻的酒店了,請各位拿好自己的行李物品進房,半小時後在大廳集合,午餐後正式開始我們的九華之旅,最後預祝各位九華之行圓滿開心!
九華山景點景區導遊詞 篇2
各位團友:
大家好!
歡迎來參加此次九華山的旅行。我是中國太和旅行社的導遊員李強,大家叫我小李就好了!今天大家的到來讓我感到非常的喜悅,同時呢,也希望我的服務能可以讓大家感到滿意。站在我旁邊的這位就是我們這次旅遊活動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有十幾年的駕齡。駕駛技術非常的嫺熟。大家可以把兩顆心交給我們,把放心交給我們的王師傅,把開心交給我,讓我們一起共享此次的旅程。
各位團友,我們的旅遊車正行駛在進山的佛光大道上。由於此地到九華街還需要很長一段的時間,在這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九華山。九華山主要位於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是安徽兩山一湖的北部的重要景區。風景區的面積120平方千米。九華山保護範圍內174平方千米,現爲國家5A級風景旅遊區。全國文明的旅遊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譽爲國際性的佛教道場。
安徽九華山風景秀麗南朝時因此山高出雲表,且其數有九,人們稱之爲九子山,唐代大詩人李白瀏覽九華山,觀九峯出蓮花,寫下“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的詩句。九華山爲花崗岩名山。其主峯十王峯海拔1342米,是九華山幾景十分美麗的地方。
安徽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這一,與海天佛國普陀山,光明佛國峨嵋山,青蓮佛國五臺山一起稱爲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公元7世紀新羅國王子航海東來,訪遍名山最後選擇了九華山,苦修數十載,其死後,肉身不腐,“靈蹟事現”人們認爲金喬覺是地藏王菩薩的化身,九華山從此被認爲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地藏王也從此被稱爲金地藏。
好的,現在呢,我們的旅遊車已經到達了九華街的入口處,請大家拿好自己的物品準備下車進入景區。
各位遊客,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高9米,跨高8。5米的九華聖境門坊,大家知道橫額上“九華聖境”四字是誰題寫的嗎?不錯,這是康熙皇帝御書的。穿過門坊,是不是有一種進入聖地的非凡之感呢?
朋友們,現在呢,我們來到的就是九華山最早的宮殿式寺廟——祗祈園寺。祗祈園寺現爲國家重點寺院、九華山唯一的子孫叢林寺院,是典型的組合式建築。它的山門偏離了大殿中軸線,這外置的山門可不是建造時的大意,而是有講究的。據說呀,這樣一是爲了避邪;二是門向要朝着開山祖寺化城寺。並且,在祗祈園寺前院牆上還有一條時刻“泰山石敢當”五個大字十分醒目,據說也是爲了避邪鎮妖,這也是祗祈園寺獨有的。祗祈園寺法相莊嚴、完整,是全閃之最。寺中供有大肚彌勒、四大天王、韋陀菩薩、十八羅漢等尊像。其中最爲莊嚴的要屬大雄寶殿中供奉的12米高的藥師佛、阿彌陀佛、釋迦摩尼佛三尊大幅。寺內佛、菩薩、羅漢塑像排列規範,工藝精湛,形象逼真。
祗祈園寺始建於明代,規模居九華山四大叢林之首。九華山佛教協會在此多次舉辦大型傳戒、講經法會和祈禱和平、息災法會,現每年舉行水路法會和舉辦焰口等佛事活動千餘臺,爲全山佛事活動中心之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化城寺,化城寺是九華山開山始寺,現爲全國重點寺廟,是上個世紀70年代後期闢爲歷史文物館。展覽內容分爲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展出金地藏生平事蹟;第二部分展出珍貴歷史文物。部分經書可謂是鎮寺之寶。
寺前有放生池,據傳是金地藏率衆徒弟修建化城寺時挖的。池前是化城廣場,廣場上建有紀念金地藏母親的娘娘塔。接下來我們將要去的就是上禪堂。上禪堂位於神光嶺南的半山腰,爲全國重點保護寺廟。上禪堂有三最:香火最平、風景最佳、寺院最麗。電視劇《西遊記》曾在此拍攝。
遊覽過了上禪寺,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家最好奇的肉身寶殿。肉身寶殿又名“地藏墳”,始建於唐貞觀元年,原來是一座三層石塔,安葬的是金地藏肉身,所以俗稱肉身塔。因爲塔基之地曾現金光,後人便將此地取名爲神光嶺。肉身寶殿的特色可以概括爲“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大家請跟着我進入大殿,請看那邊的橫額上寫的十六個金字,“衆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爲空,誓不成佛。”是地藏菩薩誓願。其實,地藏菩薩本來可以成佛的,但是他願意到六道輪迴中最苦難的地獄去廣度衆生,地獄一日不空,他就一日不成佛。在未來佛彌勒佛出生之前承擔普度衆生的重任。肉身寶殿是九華山的象徵。每逢地藏法會,人山人海,盛況空前。
大家注意了,馬上我們將要乘坐纜車前往百歲宮,請各位注意安全,有序排隊。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就是百歲宮。百歲宮又名百歲庵,現爲國家重點寺廟,供奉海玉和尚肉身。建築上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形成了五層走馬通道。寺與周圍峯、石、洞融爲一體,殿宇與山體有機結合,巧奪天工。百歲宮建築是九華山古寺建築的代表,深受中外遊人好評。各位遊客,今天的九華街景區的遊覽活動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有服務不周到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
九華山景點景區導遊詞 篇3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就是世界重要的旅遊勝地,也就是國際重要的佛教道場。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登上九華山後,對其讚歎不已,認爲天下名山均不能與九華山爭長。李白曾三上九華山。九華山的特點就是山奇峯秀,佛寺衆多。這座名山自漢代就沉積了許多歷史文化,被譽爲“蓮花佛國”,今天,朋友們就去看一下這個“蓮花佛國”。各位朋友,現在朋友們的位置就是位於芙蓉峯下海拔600米的九華街,這裏就是全山的接待中心,沿着街道向前走朋友們就來到了九華山的開山主寺_化城寺,據佛經中記載:一次釋加牟尼與小徒下鄉佈道,走了很遠,小徒飢渴交加,坐在地上不起來了,這時佛祖手指前方說:前有一城,速去化齋。徒弟立馬就來了精神。其實所謂化城就就是佛祖點化而來的。
還有,在進寺之前要注意一下幾點:一就是在走進寺廟的時候要一腳跨過門檻,寺廟的門檻就是佛祖的肩膀,大家一定不要踩上去,二就是不要在裏面大聲喧譁或將紅塵中的玩笑話帶入廟中,三就是請大家不要隨意觸碰僧人的法器。好,朋友們走進化城寺。化城寺……
接着就到了肉身寶殿,請大家看一下扁額上的的字:月身寶殿!爲什麼叫月身寶殿呢?因爲在以前月和肉就是通假字,所以現在很多形容人身體部位器官的字都會有一箇月字旁。
肉身寶殿的建築非常有特色,“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這肉身即就是地藏王金喬覺的肉身,唐元貞十年,金喬覺在九華山修行75年後99歲圓寂,3年後開缸,其遺體綿軟,顏面如生,撼其骨節有金鎖般響聲,依佛經中所示,乃菩薩應世,遂尊爲地藏王菩薩。
走進肉身殿,可以看到門楣上懸掛着地藏大願:衆生渡盡,方證菩堤;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薩又被稱爲大願菩薩。相信有大願菩薩的庇佑,各位今後也一定能好運常伴。
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峯就是九華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說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羣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麼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竹喧,令人陶醉。周圍的岩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據說其瑰麗景色不亞於在泰山日觀峯看日出。因此“天台曉日”被列爲“九華十景”之一。
好了,各們朋友,短暫的九華山之旅就這樣匆匆結束了,希望大家心願達成來九華山還原時,我還能爲大家服務。
九華山景點景區導遊詞 篇4
各位親愛的遊客,大家好,我叫王兵。首先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蓮花佛國九華山風景區。有一句說得好,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今天大家能歡聚在一起,估計大家的前世都在不停地回頭。小王也很珍惜這一次難得的相遇,你們能到九華山一遊,這是與佛有緣,與山有緣,也是與我有緣。很高興成爲你們的導遊,願我的真誠,能換來您滿意的微笑。
首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九華山風景區。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南朝時,因此山峯巒異狀,酷似童子,其數有九,被成爲九子山。唐代李白遊山時,觀九峯狀如蓮花,寫下了“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從此人們便稱這座山叫九華山了。它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並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公元7世紀,也就是唐朝時,新羅國(也就是今天的朝鮮半島)王子金喬覺航海東來,在九華山駐紮下來,辛苦修行數十載,99歲圓寂,據說三年後開缸時,他是“顏面如生,肉身不腐”。被認爲地藏菩薩“靈蹟示現”,從此九華山被闢爲地藏菩薩道場。
現在我們進入的是九華街景區,大家首先就看到一座石門坊,門坊是端莊典雅,它是由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高9米,大家可以看到橫額上鐫刻着的“九華聖境”四個大字是康熙皇帝親筆御書,過了門坊呢,下面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橋了,這座橋修建於乾隆年間,是一座單孔石拱橋,迎仙橋、迎仙橋。顧名思義,過了這座橋呢,咱們就從凡界到了仙境,在這裏呢,大家就隨我一起踏上這座古橋,我們一起步入仙境吧。
大家看,過了橋正面就是祗園寺的大殿,祗園寺是國家重點寺院,規模是九華山四大叢林中最大的一座。 “叢林”意思是許多僧衆志同道合,彷彿許多大樹似的,大家同住一處,一齊修行。
九華山景點景區導遊詞 篇5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們蓮花佛國—-九華山旅遊!
下面呢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九華山
我們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是我們安徽省”兩山一湖”黃金旅遊區的主要景區。這裏景色秀麗,古剎林立,與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臺山,浙江的普陀山並稱爲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
我們的九華山呢其實原來並不叫九華山。在唐朝的時候叫九子山,因爲九華山山峯秀麗,高出雲層的山峯有九座,因此叫做九子山。天寶年間,詩仙李白曾兩次到過此地,先後寫下”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等千古佳句,九華山之名因此而得並且一直用到了今天。
九華山宗教活動歷史悠久,道教最先在九華山發展,佛教更加興盛。在唐朝開元年間,新羅國王子金喬覺航海東來,遍訪名山,最後選在了我們的九華山修行。夜間露宿在山上的山洞裏。渴了就喝山上的山泉水,餓了就喫山上的野生植物,黃精。最後在他99歲的時候圓寂。
佛教界認爲他生前苦行,圓寂後與佛經裏所記載的地藏菩薩相合,尊爲地藏菩薩應化,因他在未出家的時候姓金,所以大家都稱爲金地藏。九華山也就自此被闢爲地藏菩薩的道場。唐代後,九華山佛教聲明漸著,經過歷朝歷代的修葺,到清代全山寺院已經有150多座了。祗圓寺,東崖寺,百歲宮,甘露寺四大叢林,香火之盛甲天下。改革開放以後,古老的佛山舊貌重輝。現有寺院90多座,僧侶600多人。是一箇特色鮮明和有重要影響的佛教聖地。
下面我們進入的是九華街景區,首先就看到一座石門坊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是仿清的徽派建築。橫額上鐫刻着康熙皇帝御書的“九華聖境”四個大字。中門兩柱南北下方雕有石獅。門坊端莊典雅。過了門坊呢下面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橋了,這座橋是修建於乾隆年間,是一座單孔石拱橋,在這裏呢大家隨我一起踏上這座古橋我們一起步入仙境之中!
大家看,過了橋正面就是祗園寺的大殿。祗園寺是國家重點寺院,規模是九華山四大叢林裏最大的了。也是唯一的一座叢林寺院,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客堂,講堂和藏經樓等十餘座單體建築組成,是典型的組合式建築。它的山門偏離了大殿中軸線,大家知道這是爲什麼嗎?因爲啊歪置山門是頗有講究的,一來呢是爲了辟邪,二來是門向朝着開山祖寺化城寺。大雄寶殿琉璃碧瓦,飛檐翹角,地位十分突出。在寺廟的前院牆上有一條石刻“泰山石敢當”5個大字十分醒目,大家來猜猜看這是做什麼用的啊?
呵呵,既然大家猜不出來那我就公佈謎底啦,這個呢是我們祗園寺獨有的,是用來辟邪鎮妖的,大家記住了嗎?好,現在我們遊覽下一個景點。
朋友們:現在我們上車,我陪各位去參觀閔園景區。爲什麼叫“閔園”呢?據傳唐代這裏有一戶姓閔的,產業豐盈,這方圓百里都是閔員外的。金地藏初來九華山時曾向閔公借地,”一袈裟地”的故事流傳至今。後來閔公父子皈依佛門,閔氏沒有後代,於今九華山沒有一戶姓閔的人家。
九華山景點景區導遊詞 篇6
各位團友,大家好!
歡迎來參加此次九華山的旅行。我是中國太和旅行社的導遊員李強,大家叫我小李就好了!今天大家的到來讓我感到非常的喜悅,而且也希望我的服務能可以讓大家感到滿意。站在我旁邊的.這位就是我們這次旅遊活動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有十幾年的駕齡。駕駛技術非常的嫺熟。大家可以把兩顆心交給我們,把放心交給我們的王師傅,把開心交給我,讓我們一起共享此次的旅程。
各位團友,我們的旅遊車正行駛在進山的佛光大道上。由於此地到九華街還需要很長一段的時間,在這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九華山。九華山主要位於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是安徽兩山一湖的北部的重要景區。風景區的面積120平方千米。九華山保護範圍內174平方千米,現爲國家5A級風景旅遊區。全國文明的旅遊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譽爲國際性的佛教道場。
安徽九華山風景秀麗南朝時因此山高出雲表,且其數有九,人們稱之爲九子山,唐代大詩人李白瀏覽九華山,觀九峯出蓮花,寫下"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的詩句。九華山爲花崗岩名山。其主峯十王峯海拔1342米,是九華山幾景十分美麗的地方。
安徽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這一,與海天佛國普陀山,光明佛國峨嵋山,青蓮佛國五臺山一起稱爲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公元7世紀新羅國王子航海東來,訪遍名山最後選擇了九華山,苦修數十載,其死後,肉身不腐,"靈蹟事現"人們認爲金喬覺是地藏王菩薩的化身,九華山從此被認爲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地藏王也從此被稱爲金地藏。
好的,現在呢,我們的旅遊車已經到達了九華街的入口處,請大家拿好自己的物品準備下車進入景區。各位遊客,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高9米,跨高8。5米的九華聖境門坊,大家知道橫額上"九華聖境"四字是誰題寫的嗎?不錯,這是康熙皇帝御書的。穿過門坊,是不是有一種進入聖地的非凡之感呢?
朋友們,現在呢,我們來到的就是九華山最早的宮殿式寺廟——祗園寺。祗園寺現爲國家重點寺院、九華山唯一的子孫叢林寺院,是典型的組合式建築。它的山門偏離了大殿中軸線,這外置的山門可不是建造時的大意,而是有講究的。據說呀,這樣一是爲了避邪;二是門向要朝着開山祖寺化城寺。並且,在祗園寺前院牆上還有一條時刻"泰山石敢當"五個大字十分醒目,據說也是爲了避邪鎮妖,這也是祗園寺獨有的。
祗園寺法相莊嚴、完整,是全閃之最。寺中供有大肚彌勒、四大天王、韋陀菩薩、十八羅漢等尊像。其中最爲莊嚴的要屬大雄寶殿中供奉的12米高的藥師佛、阿彌陀佛、釋迦摩尼佛三尊大幅。寺內佛、菩薩、羅漢塑像排列規範,工藝精湛,形象逼真。
祗園寺始建於明代,規模居九華山四大叢林之首。九華山佛教協會在此多次舉辦大型傳戒、講經法會和祈禱和平、息災法會,現每年舉行水路法會和舉辦焰口等佛事活動千餘臺,爲全山佛事活動中心之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化城寺,化城寺是九華山開山始寺,現爲全國重點寺廟,是上個世紀70年代後期闢爲歷史文物館。展覽內容分爲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展出金地藏生平事蹟;第二部分展出珍貴歷史文物。部分經書可謂是鎮寺之寶。寺前有放生池,據傳是金地藏率衆徒弟修建化城寺時挖的。池前是化城廣場,廣場上建有紀念金地藏母親的娘娘塔。接下來我們將要去的就是上禪堂。上禪堂位於神光嶺南的半山腰,爲全國重點保護寺廟。上禪堂有三最:香火最平、風景最佳、寺院最麗。電視劇《西遊記》曾在此拍攝。
遊覽過了上禪寺,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家最好奇的肉身寶殿。肉身寶殿又名"地藏墳",始建於唐貞觀元年,原來是一座三層石塔,安葬的是金地藏肉身,所以俗稱肉身塔。因爲塔基之地曾現金光,後人便將此地取名爲神光嶺。肉身寶殿的特色可以概括爲"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大家請跟着我進入大殿,請看那邊的橫額上寫的十六個金字,"衆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爲空,誓不成佛。"是地藏菩薩誓願。其實,地藏菩薩本來可以成佛的,然而他願意到六道輪迴中最苦難的地獄去廣度衆生,地獄一日不空,他就一日不成佛。在未來佛彌勒佛出生之前承擔普度衆生的重任。肉身寶殿是九華山的象徵。每逢地藏法會,人山人海,盛況空前。
大家注意了,馬上我們將要乘坐纜車前往百歲宮,請各位注意安全,有序排隊。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就是百歲宮。百歲宮又名百歲庵,現爲國家重點寺廟,供奉海玉和尚肉身。建築上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形成了五層走馬通道。寺與周圍峯、石、洞融爲一體,殿宇與山體有機結合,巧奪天工。百歲宮建築是九華山古寺建築的代表,深受中外遊人好評。各位遊客,今天的九華街景區的遊覽活動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有服務不周到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
九華山景點景區導遊詞 篇7
各位朋友,此刻我們的位置是位於芙蓉峯下海拔600米的九華街,那裏是全山的接待中心,沿着街道向前走我們就來到了九華山的開山主寺x化城寺,據佛經中記載:一次釋加牟尼與小徒下鄉佈道,走了很遠,小徒飢渴交加,坐在地上不起來了,這時佛祖手指前方說:前有一城,速去化齋。徒弟立馬就來了。其實所謂化城就是佛祖點化而來的。
還有,在進寺之前要注意一下幾點:一是在走進寺廟的時候要一腳跨過門檻,寺廟的門檻是佛祖的肩膀,大家必須不要踩上去,二是不要在裏面大聲喧譁或將紅塵中的玩笑話帶入廟中,三是請大家不要隨意觸碰僧人的法器。好,我們走進化城寺。化城寺………………
之後就到了肉身寶殿,請大家看一下扁額上的的字:月身寶殿!爲什麼叫月身寶殿呢因爲在以前月和肉是通假字,所以此刻很多形容人身體部位器官的字都會有一箇月字旁。
肉身寶殿的建築十分有特色,“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這肉身即是地藏王金喬覺的肉身,唐元貞十年,金喬覺在九華山修行75年後99歲圓寂,3年後開缸,其遺體綿軟,顏面如生,撼其骨節有金鎖般響聲,依佛經中所示,乃菩薩應世,遂尊爲地藏王菩薩。
走進肉身殿,能夠看到門楣上懸掛着地藏大願:衆生渡盡,方證菩堤;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薩又被稱爲大願菩薩。相信有大願菩薩的庇佑,各位今後也必須能好運常伴。
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峯是九華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說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羣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僅有巴掌那麼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竹喧,令人陶醉。周圍的岩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據說其瑰麗景色不亞於在泰山日觀峯看日出。所以“天台曉日”被列爲“九華十景”之一。
好了,各們朋友,短暫的九華山之旅就這樣匆匆結束了,期心願達成來九華山還原時,我還能服務。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