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景點導遊詞2024(通用12篇)
合肥景點導遊詞2024 篇1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安徽合肥。我是大家的導遊_×,大家可以叫我×導。
現在呢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合肥的情況。用二十個字便可以概括合肥“一箇中心,二段歷史,三大特色,四大名人,五大景點”。這具體的分別指什麼呢?下面您就聽×導給您娓娓道來。
這“一箇中心”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就是指合肥市安徽省旅遊中心城市。“二段歷史”是指公元2_年的三國和公元1952年在這裏成立了安徽省省會。“三大特色”呢指合肥是歷史悠久的古城、新興的科教名城和美麗的濱湖新城,也正因爲此。,合肥市一座既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四大名人”是包公、李鴻章、劉銘傳、楊振寧。“五大景點”是指包公園、李鴻章故居、三河古鎮、豐樂生態園和徽園。由於時間限制呢,咱們今天下午就去合肥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景點,包公文化園。
遊客朋友們,在到達包公祠之前呢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包拯:包公,姓名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生於999年,卒於1062年,享年63歲。有關包拯清正廉潔、鐵面無私、執法如山的故事,民間流傳很多,世人尊稱他爲“包青天”。爲了紀念這位剛正不阿的清官,後人陸續建成了包公祠、包公墓等一批紀念性的建築物,形成了今天的包公文化園,大家請隨我來。
我們現在所在的就是包公祠前了,它是包拯的家祠,全稱爲“包孝肅公祠”。迎面的一座白底黑框照壁牆,正堂兩側各臥石獅一隻,雌雄各一。包公祠的正殿爲五開間,正中安放着一尊高八尺的古銅色包公坐像,你看他一手執笏,一手握筆,高大威武,正氣凜然,兩邊分別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大護衛的站立塑像,上方高懸着三方迴文匾額,正中間是“色正芒寒”,兩邊分別是“清風亮節”和“廬陽正氣”。大家再看,坐像左側陳列的是爲老百姓所熟悉並熱情傳頌的龍頭、虎頭、狗頭三口銅鍘。
遊客朋友們,出了包公祠,大家可以看到東面的那座六角亭,就是廉泉亭了。亭內有口古井,據說凡清官好人喝了安然無恙,但贓官不孝之人飲此井水,便覺頭痛不止,且無藥可救,所以稱爲廉泉井。
再到包公墓看一看,大家小心臺階,這是一座比較完整的古代名臣陵園。進入墓園大門,我們可以看到一箇高4.2米,寬10.5米得大型照壁,上面刻有“包孝肅公墓園”六個蒼勁有力的'楷書大字,照壁後面是子母雙石闕。闕,是古代宮殿陵墓的肅穆場所前的高臺建築。古人入闕必得下車,以示禮敬。我們再往前走,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專供祭祀用的享堂。享堂內設有神龕,供奉着包拯的神位,神位前的供桌上設有香臺,供瞻仰祭祀者進香叩拜之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仔細觀察一下。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的遊覽到此爲止……萬分感謝你們對我的支持,謝謝!
合肥景點導遊詞2024 篇2
各位團友:
大家一路辛苦了,歡迎大家來新四軍軍部舊址旅遊觀光!我是來自安徽旅行社的導遊,我叫王萍,三橫一豎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導.坐在我們旁邊的這位呢,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可是一位有着多年駕駛經驗
的老司機了,所以大家坐他的車可以儘管放心!在今天的遊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向我們提出來,我們將盡可能爲大家解決。
下面我要帶大家進行參觀的是一箇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在參觀之前,就由我先給大家講述一下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大概情況。
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是座落在安徽省涇縣24公里處的雲嶺鄉羅裏村。 1937年“七七”事變後,南方八省14地區紅軍游擊隊改編爲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同年12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武漢成立,並於1938年8月2日進駐雲嶺,直至1941年元月“皖南事變”發生。軍部在雲嶺近三年時間裏,是新四軍向華中敵後發展的關鍵時期。在葉挺、項英領導下,新四軍將士活躍在大江南北,英勇抗敵,創建了衆多的抗日根據地。作爲這一時期的新四軍軍部,爲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國革命史冊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新四軍軍部舊址便是當年新四軍軍部在雲嶺駐紮時期留下的。
紀念館現保護的舊址點有:軍部司令部、軍部大會堂、修械所、政治部、教導隊、戰地服務團,中共中央東南局、烈士墓、葉挺橋等十處,並新增了《雲嶺碑園》、葉挺銅像廣場、輔助陳列、專題展覽等設施。館內現存各種珍貴圖片、文物、資料達4000餘件。結合復原陳列和輔助陳列,以不同的形式再現當年新四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豐功偉績,以及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悲壯一頁。
各位團友,下面的時間就請大家跟隨着我的步伐,一起去踏入這片神聖的紅色領地,讓我們一起去瞭解這段歷史。願今天的參觀能給您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記憶。現在我們要參觀的是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館。大家知道,在中國人民偉大的抗日戰爭中,有一支被稱爲鐵軍的部隊,它就是新四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四軍,從1937年至1945年,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創建了橫跨五省包括八個戰略區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形成了與華北八路軍南北呼應的戰略態勢,爲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爲銘記新四軍堅持華中抗戰的豐功偉績,弘揚我黨我軍的光榮傳統,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1986年10月在當年新四軍重建軍部所在地–鹽城建立了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館。紀念館館區面積佔地約70畝。 現在,大家已經來到了新四軍紀念館。這是紀念館廣場,廣場東西兩側屹立着兩組高浮雕組合羣像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種墨園,種墨園原來是座地主宅院,建於清末,有3進47個房間及一座花園組成,整體呈現船型。軍長葉挺、副參謀長周子昆等新四軍將領及國際友人史沫特萊、音樂家任光都曾在這裏居住、辦公。1939年春,周恩來同志視察新四軍軍部時曾下榻葉挺軍長的辦公室。
葉挺不僅是著名的軍事家,還是一箇文人。另外他還是一位造詣頗深的攝影藝術家,在戎馬倥傯中,葉挺同志拍攝了很多作品。這裏還有當年他爲沖洗照片而設有的暗房。這裏的“葉挺將軍攝影作品展”和“葉挺將軍生平圖片展”,作品畫面樸實自然,時代氣息濃郁,真實的再現當年的烽火歲月,是新四軍軍史中不可多得的寶貴史料。其中攝影作品大部分是葉挺任新四軍軍長期間在皖南拍攝的。現展出作品是有葉挺的次子代表全家捐獻的。
接着我們去大夫第,大夫第建於清末,樓上樓下共64間房間,另有院落、門樓、腳屋10餘間。副軍長項英在樓房底層居住、辦公。參謀處設在此屋廳堂,並在此召開過參謀工作會議。1998年5月,項英同志誕辰100週年之際,“項英同志生平圖片展”正式展出,讓廣大觀衆瞭解項英同志革命的一生。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是軍部大會堂,大家跟我這邊走,新四軍軍部大會堂舊址,也是現在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所在地。它原是雲嶺的“陳氏宗祠”,建於清康熙七年(公元1468年)。是涇縣最大的兩座祠堂之一。 1938年8月2日,新四軍軍部遷至雲嶺,這裏即作爲新四軍軍部大會堂。是軍 部召開大型會議,開展文化娛樂活動,舉行軍民聯歡和舉辦戰利品陳列展覽的主要場所。1939年春,周恩來曾在此給新四軍指戰員作過重要報告。陳氏宗祠的後 進新闢爲《新四軍在皖南》陳列展。該展20xx年榮獲全國十大精品陳列獎。
我們的旅程馬上要結束了,小王也要跟大家說再見了。臨別之際沒什麼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個字吧。首先第一個字是緣,緣分的緣,俗話說“百年休的同船度”和大家的共處就是"百年休的同車行"!接下來這個字是原諒的原,在這幾天中,小王有做的不夠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這裏說聲抱歉。再一箇自就是圓滿的圓,此次行程圓滿的結束多虧了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在此小王說聲謝謝了!最後一箇字還是源,財源的源,祝大家的財源猶如新安江水連綿不絕,也祝大家身體好,工作好,心情好,今天好,明天好,好上加好,給點掌聲好不好。
合肥景點導遊詞2024 篇3
大家一路辛苦了,歡迎大家來三河古鎮旅遊觀光!我是來自安徽旅行社的導遊,我叫王萍,三橫一豎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導.坐在我們旁邊的這位呢,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可是一位有着多年駕駛經驗的老司機了,所以大家坐他的車可以儘管放心!在今天的遊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向我們提出來,我們將盡可能爲大家解決。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下三河古鎮的概況。
三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自古水陸通衢,車船輻輳,百貨交通,商賈雲集,甚是繁榮,曾於1949 年設市,當時人口5.6萬,被譽爲皖中商品走廊,是典型的中國水鄉古鎮。21世紀的三河正在締造新的輝煌,
三河,座落在巢湖岸畔,地處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處,位於安徽省城合肥至黃山、九華山的旅遊黃金線上,距合肥35公里,因環鎮而抱的豐樂河、杭埠河與流貫鎮內的小南河合而爲一而得名。鎮內五里長街,古建築飛檐翹壁,雕樑畫棟,青石板路光滑清澈,見證着三河所經歷的風雨歲月;鎮外,河湖環繞,稻花飄香,碧波萬里,風光瀲灩,一派“‘春秋’古鎮,皖中水鄉”的美麗風光,形成了“外環兩岸、中峙三洲”的獨特地貌。三河是具有2500多年的水鄉古鎮,史稱“鵲渚”,是全國文明村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安徽省最佳旅遊鄉鎮,安徽省環境優美鎮,合肥市“新十景”之一。
三河,以水鄉古鎮爲特色。源於水,靈於水,活於水,盛於水,水是三河的靈魂。2900米小南河穿鎮而過,潺潺流淌,清澈見底,河上古橋橫跨,水中游船盪漾,河邊垂柳拂水,岸上卻是古老的徽派建築羣和百鋪相連的古大街,前門店鋪,後門碼頭,依河傍水,河街相連,再現了一幅現代的“清明上河圖”。
朋友們,當你身處此地,思緒是不是穿越了時空,彷彿來到了明清乃至更久遠的時期啊。古西街原長500來米,曾號稱"五里長街"。三河鎮在古時交通閉塞的環境下,具有水路交通便捷的得天獨厚的優勢,使這裏的商業經濟一時得到空前的繁榮。曾經店鋪林立,各地的貨物源源不斷運到三河,再輻射到十里八鄉,古鎮真正成爲"皖中商品走廊"。這條西街上就有"天安樓"、"吳恆興"、"同興隆"等十幾家頗有名氣的商家。特別是靠近西街小埂一帶,曾經繁華一時。沿街有大毛竹巷、小毛竹巷、專賣巷、沿河西巷、百貨巷、書店巷、人民巷、清水巷、喬三巷、合衆巷等十個巷子,故又有"五里十巷"之說。修復後的古西街全長爲1500米,正在恢復的店鋪、茶樓、商行約400來家。我們不妨去參觀幾幢至今保存尚好的古建築。穿過小橋咱們就來到了古南街。古南街共有七條小街,街街都鋪有青石板路。據說民國時期,有一箇叫孫自合的三河人,挨家挨戶收糧收錢,集資鋪就了這青石板路。在當時這青石板路給三河人帶來了方便,如今成了古鎮三河的一大特色。
在小南河上有許多橋,這些橋不但古韻猶存,而且座座橋名都有着傳奇的故事。架在小南河上的這座橋,叫做國公橋,據說是古代一位國公修建的。還有鵲煮廊橋,三縣橋,望月橋,天然橋等等。其中最具風格的是鵲渚廊橋,也是三河唯一的廊橋。大家可以看到,這座橋長22米,寬2.7米,橋上豎有12根立柱,撐起兩層飛檐翹角式的長亭。橋兩邊建有美人靠,供遊人坐在橋上觀風景。橋兩頭裝有四根四方青石燈柱,是專爲夜晚來此遊覽觀賞夜景的遊人而設的。
那好,就由我來告訴大家吧,他們是古街、古橋、古巷、古炮臺、古民居、古城牆、古茶樓、古戰場。咱們現在行走的街道就是古西街。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街的兩側都是古民居,這些民居大部分都是建於明清時期的。粉牆黛瓦,飛檐翹首,古樸典雅,呈現一派徽派建築風格。
三河街多,巷子也多,大巷小巷共26條。在衆多巷子中,最爲出名的要數南街的一人巷。因爲它是古鎮三河最古老最悠長的巷子,進出只容一人通過。大家看,這就是一人巷了。大家抬頭再看看天,此時猶如一線天。走,大家進去走走吧。巷子的盡頭有間民房,那是楊振寧博士客居過的地方。遊客朋友們,這便是楊振寧在三河時的故居了。楊振寧的母親羅孟華女士是三河人。1937年11月,合肥淪陷,楊振寧隨着母親到三河讀書,就客居在這間簡陋的民房裏。他每天四次穿越一人巷,到同時遷來而設在張家祠堂的廬州中學上學,直到第二年才被父親接到西南聯大繼續上學。右手這間房間就是當年楊振寧客居時的臥室。掛在牆上的一幀幀照片,記錄了楊振寧博士各個時代的生活片段。
三河飲食,以徽派菜係爲底蘊,融百家菜系之長,堪稱中國飲食的一大奇葩,聞名遐邇,傳統宴席—“八八席”、“八四席”,無不傳遞着久遠飲食文化的底蘊,“三河酥鴨”、“米粉蝦”、“豆腐面魚湯”等名菜無不展示水鄉的風韻,“三河小米餃”、“三河馬蹄酥”讓你回味無窮,還有三河茶幹、三河米酒,工藝品三河羽毛扇更讓人流連忘返。至今,仍保存明清民謠《十大捨不得》:“一捨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捨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
遊覽三河,觀賞的是風景,感受的卻是厚重的歷史和文化;三河,這座鑲嵌在巢湖岸畔璀璨的明珠,以“水鄉古鎮”獨特的魅力,笑迎四方賓朋。
合肥景點導遊詞2024 篇4
大家一路辛苦了,歡迎大家來包公園旅遊觀光!我是來自安徽旅行社的導遊,我叫王萍,三橫一豎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導.坐在我們旁邊的這位呢,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可是一位有着多年駕駛經驗的老司機了,所以大家坐他的車可以儘管放心!在今天的遊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向我們提出來,我們將盡可能爲大家解決。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下包公園的概況。
包公園由包公祠、清風閣和包公墓三部分組成。包拯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合肥包公祠的全稱爲“包孝肅公祠”,是祭祀包拯的專祠。“孝肅”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後賜給他的諡號,以評價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
包公祠背靠合肥老城區的環城南路,三面臨水,蓮荷盈盈,綠樹掩映。由於包拯是人們傳頌的清官典型,包公祠也因此聞名遐邇,與逍遙津、明教寺合稱爲合肥三大名勝古蹟。
包公祠位於包公文化園內的香花墩上,據《廬州府志》記載:“香花墩,在城東南門外濠中,是包公青少年讀書處,本爲公祠,蒲葦數重,魚鳧上下,長橋徑渡,竹樹陰翳。”公祠大門前有一座白底黑框牆,稱爲照壁。照壁前後正中均繪有一葉青荷,青荷側旁一枝荷花亭亭玉立,喻意爲出污泥而不染。包公祠大門的門樓兩邊立着一對“抱鼓石”,它與祠內正殿兩旁的兩隻石獅,都是古代象徵威嚴和權力的建築。據稱在古代,只有帝王將相、文武百官的王宮、官衙、府第門前纔可以建有。整個祠的外觀看上去古樸莊嚴,令人肅然起敬。從山門而入,四方形天井正中前立中國臺灣香客贈送的鑄鼎香爐,後立新加坡香客贈送的銅製香爐。五開間的包公祠正殿,正中端坐一座巨大的包公塑像。塑像高約八尺,一手執笏,一手握筆,古銅色的臉龐上,濃眉長髯,神情端莊嚴肅。這座塑像爲後來重塑,原來的塑像白麪長鬚,手捧朝笏,威嚴之中又有慈祥之態,比較準確地再現包公的本來面貌,可惜毀於“__”之初。包拯塑像的左面陳列着“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右側牆壁上,鑲嵌着一塊質地黑亮的石刻,上刻“宋包孝肅公遺像”。栩栩如生的包拯遺像給人以面如鐵、氣如虹、鐵骨錚錚的包青天形象。這方石刻是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一位叫徐琪的人,請工匠以包拯在開封府任上的一方石刻畫像爲藍本雕刻而成,據說是包拯的真容。畫上的包拯頭戴烏紗帽,身着紫羅袍,腳蹬粉底靴,白臉長鬚,書生氣派。因身材較矮,顯得帽翅格外長。過去,包家子孫在介紹畫像的來歷時,常常談及一箇傳說。說包拯在開封府時,經常要深入現場辦案,百姓爲了爭看他的風采,往往把他擠得寸步難行。後來,仁宗皇帝知道這事,就賜給他一頂特製的烏紗帽,帽翅比別的官吏要長三寸,並下令:凡碰到包拯帽翅者,殺無赦。
出正殿東行不遠,即是一座六角攢尖亭,也就是祠內著名的廉泉亭。亭內有一口名爲廉泉的古井。井因亭生輝,亭由井得名。傳說廉泉井水清官好人喝了無事,而贓官、不肖子孫喝了都會頭痛、鬧肚子。明朝人在修建包公祠時,在井上加蓋了亭子,稱井爲“廉泉”,亭爲“廉泉亭”。從此井亭作爲一“景”留存至今。此外,祠內近年陸續新建的“包公故事蠟像館”和“包公文化長廊”也是遊人瞭解包公及參觀遊覽的好去處。
清風閣是1999年爲紀念包拯誕辰1000週年,弘揚包公精神,宣傳安徽悠久歷史文化而建造的。清風閣園區佔地33畝,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包公文化旅遊區”東側,東鄰包公墓園,西接包公祠,是一組集紀念、展示、遊覽、休閒爲一體的大型仿宋綜合性建築羣。包公文化旅遊區內除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三處主體景點建築外,還有與包公有關的腳印塘、浮莊兩處開放式景點。
合肥景點導遊詞2024 篇5
大蜀山森林公園風景區座落在合肥西郊9公里處,海拔284米。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這裏風光旖旎,四季景色優美。清代廬州府學正朱弦詠蜀山曰:“春山豔洽如笑,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光澹淡欲臥,惟其臥也,故雪霽神開,躍然有起色矣”。
蜀山,以滿山遍野鬱鬱蔥蔥的蒼松翠柏、奇花異草引人入勝。尤其在周圍山麓先後新建了2萬餘畝水面的人工湖,佔地400畝的烈士陵園,面積70公頃植物園和度假村。八十餘公頃的苗木花卉基地以及合肥野生動物園。長達370米的“安徽第一畫廊”――蜀山畫廊,及十二生肖園、匹特搏彩彈射擊娛樂中心和以植物造景的櫻花園、月季園、楓樹林等。在這些園林、水泊的簇擁烘托下,蜀山顯得愈加嫵媚,分外妖嬈,春日的景色尤其迷人。登臨山巔,極目遠眺,煙波浩渺,水天一色,霧靄繚繞,漁帆隱約;漫步山麓林園,桃紅柳綠,蝶舞蜂喧,花團錦簇,竹影扶疏,令人心曠神怡。
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座落於蜀山東側,一批現代化建築更使景區增添了時代的韻律。蜀山風景區已是人們憑弔先烈、遊覽觀賞、閒暇休憩的場所。
合肥景點導遊詞2024 篇6
包公園,歷史悠久,古稱廬州,又名廬陽,位於安徽省中部,地處江淮之間、巢湖北岸,轄東市、西市、中市、郊區4區和長豐、肥東、肥西3縣。總面積7266(市區458)平方公里,人口425.9(市區127.94)萬。市內道路廣闊,綠樹成蔭,風景優美,既多現代建築,又有名勝古蹟,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
作爲安徽省省會,合肥是全省經濟、科教、文化、信息、金融、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也是全國甲等開放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擁有中國科技大學等30餘所高級院校。高科技工業園、科大同步輻射實驗室等蜚聲中外。
“合肥”名稱之由來,說法不一。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載:“夏水暴漲,施合於淝,故曰合淝。”通常把施水叫南淝河,肥水叫東淝河,這是一種說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種說法,淝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分而爲二,其一東南流(南淝河),經過這裏入巢湖;其一西北支(東淝河),二百里出壽春入淮河。《爾雅》上指出“歸異出同曰肥”。二水皆曰淝,合於一源,分而爲二,故曰合肥。
合肥市素以“三國舊地、包拯故里”聞名於世,具有“淮右襟喉、江南脣齒”的戰略位置,常爲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魏將張遼大敗孫權十萬大軍的逍遙津戰役,即發生在這裏。兩千多年前,這裏就已開始形成商業都會。秦、漢在此設郡縣,明、清爲廬州府治,時爲安徽省省會,如今已是千檣鱗次、商賈輻湊的商業都會。
合肥素有“綠色城市”、“花園城市”的美名,其環城公園便修建在合肥古城牆的基本之上,沿着起伏的崗丘地形,加之原有的綠林帶及護城河,精築而成。環城公園總長約達9公里,分爲六個景區,其中較爲著名的有茂林修竹,夏河朝露的銀河景區;湖巒相映、水碧楓赤的西山景區;林木蔥蘢、芳草常青的環北景區。這樣的環城公園無城牆之隔閡,面水而立,一派迷人旖旎的江南風光。
近年來,合肥經濟突飛猛進,城建日新月異,五里飛虹東西飛架,廬州燈火流光溢彩。高新技巧開發區、經濟技巧開發區、龍崗工業區等鑲嵌周邊。淝水穿城而過,環城公園似翡翠項鍊;逍遙古津、包河秀色、瑤海公園等如珍珠散落其間;蜀山春曉、包公墓園、教弩梵鍾、吳王遺蹤,徜徉其間,弔古論今,讓人留戀忘返。
合肥的名勝古蹟甚多。從前有鎮淮角韻,梵剎鐘聲,藏舟草色,教弩松蔭,蜀山雪霽,淮浦春融,巢湖夜月,四頂朝霞八處,統稱“廬陽八景”。其中巢湖夜月,四頂朝霞等景,現已不屬合肥市;鎮淮角韻等景,因天長日久,物換星移,已蕩然無存,成爲歷史陳跡。現在的名勝古蹟以教弩臺,明教寺,逍遙津,包公祠等最爲著名。
合肥物華天寶,地傑人靈,名人輩出,星轉鬥移,改造開放給合肥帶來了一箇嶄新的時代。如今,合肥市正以科學城、工業城、園林城、衛生城的嶄新姿態。
合肥景點導遊詞2024 篇7
各位遠道而來的朋友們大家好:
大家一路辛苦了,歡迎大家來天柱山旅遊觀光!天柱山景區因爲你們的到來而倍添光彩!我是來自安徽旅行社的導遊,我叫王萍,三橫一豎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導.坐在我們旁邊的這位呢,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可是一位有着多年駕駛經驗的老司機了,所以大家坐他的車可以儘管放心!在今天的遊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向我們提出來,我們將盡可能爲大家解決.好了,最後,我提前預祝大家本次天柱山之旅愉快!
現在時間還早,先讓我來介紹下天柱山的大致概況吧!天柱山在長江北岸、安徽省潛山境內,因其高聳挺立,如巨柱擎天而得名。天柱山過去還有潛山、皖山、萬歲山稱。據說,稱萬歲山是因漢武帝南巡時,親臨皖山設臺祭嶽,敕封皖山爲“南嶽”,在祭嶽時,人羣高呼萬歲,所以將此山稱爲萬歲山。
車過旌駕橋,我們就進入了天柱山的南哨——三祖寺景區.三祖寺景區是天柱山人文景點最集中、文化品位最高的一箇文化精品景區。我們將在這裏感受到天柱山神祕的宗教文化和帝王文化,觀賞到具有歷代書法藝術長廊之稱的國家重點文保單位摩崖石刻羣。
進入其南大門野人寨上行不遠就到達三祖寺。這是天柱山最著名的景點。相傳,寺始建於南朝,現僅存藏經樓、偏房數間和屹立於寺前的覺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 ,谷側陡巖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稱之爲“山谷流泉”。山谷門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狀如臥牛,稱“石牛古洞”。相傳,北宋人黃庭堅曾坐此石上讀書,並自號“山穀道人”。在這裏的一塊巨石上刻有黃庭堅的詩和同時代大畫家李公麟所繪的黃庭堅坐於石牛上的畫像。這件珍貴的古代詩畫刻石,現仍清晰可見。
話不多說,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很快我們就到野人寨景區了! 野寨是“野人寨”的簡稱。這樣依山傍水、風景如畫的地方怎麼取名“野人寨”呢?這裏有兩個動人的傳說:一說是很早以前,這一帶常有野人出沒,傷害人畜。當時的一位縣令決心犧牲自己,解救民衆。他帶上好酒好菜,深入野人洞中,陪野人喝酒,命人用生鐵水將洞口凝住,和野人同歸於盡。其二,說是在南宋末年,本地土豪劉源率十萬義兵在天柱山抗元。他自號“劉野人”,在谷口扎的第一寨命名“野人寨”。劉源抗元前後十八年,最後被內奸出賣壯烈犧牲。後人爲紀念他,野人寨的名字延用至今。
現在我給大家一箇小時的休息時間,大家可以隨意拍照,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那我們一箇小時後見吧! 一箇小時的時間過的可真快啊,不知道大家玩的開心與否!好吧,現在我們繼續我們的遊程吧!。我們現在來到了三祖寺前的廣場了。抬眼望去,紅牆黛瓦的寺院建築,被綠樹翠竹包圍着。整個山形宛如一隻振翅欲飛的綵鳳,覺寂塔就建在鳳冠上,東西兩側逶迤的山崗呈環圍合抱之勢,恰如鳳翼護衛着莊嚴佛地。常言道:“遠看山包寺,近看寺包山。” 三祖寺,全稱“三祖山谷乾元禪寺”,是中國禪宗三祖傳經布法的場所,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3年,國務院批准公佈爲全國漢族地區重點開放寺廟。
三祖寺的建築羣,沿着鳳形山的山勢自下而上依次架造。從山門一直通向祖師殿,全都處在一道中軸線上。燒香禮佛,應從山門進入。三祖寺的山門,也叫三門殿。正門名“般若門”,即“智慧之門”;東邊門名“解脫門”,意爲擺脫煩惱業障的束縛而獲得自由,也稱“自由之門”;西邊門名“精進門”,意指在去染濾淨的修行過程中,要不懈地努力,也稱“勤修之門”。門楣上,懸掛着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乾元禪寺”匾額。
到這裏呢,我們今天的遊覽就暫告一箇段落了,大家可以自己四處看看,拍拍照,1個小時之後我們在三祖寺的門前集合。
合肥景點導遊詞2024 篇8
今天我要帶領大家參觀的是合肥著名景點——包公園,現在就請大家一起隨我去看看吧!
在參觀包公園之前,我首先爲各位簡單的介紹一下包公。包公,名拯字希仁,北宋廬州府人,是真宗仁宗的兩朝名臣。公元999年,包拯出生於合肥小包村,28歲時考取進士,但是包拯卻一度放棄了做官的機會。他認爲:一箇人在世如果對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敬孝,那出仕爲官,又談何對朝廷盡忠呢?於是包拯遵循着“父母在,子不遠遊”的古訓,在家盡孝十年,直至38歲纔出任天長知縣,後官至宋樞密副使。由於包拯爲人以孝字當先,爲官清正廉潔,剛正不阿;所以包拯去世後,宋仁宗賜予他“孝肅”這個諡號,後人尊稱其爲包公——包青天。
現在我們便已經來到了包公文化園的第一站——包公祠了。大家眼前所見到的這座包公祠是合肥的另外一位名人李鴻章與1882年時出資重新修建的;所以在老合肥的口中又有着“包家祠堂,李家修”的說法。走進包公祠,我們首先看到在正堂大門上書有“忠賢將相,道德名家”八個大字,這八個大字也是對包公一生的真實寫照。進入正堂,空氣中飄逸着縷縷青煙,包公坐像便端坐其中,在“色正芒寒”四個大字的映存之下包公坐像更顯威嚴。在正堂中還有一副據說是和包公真人一比一的石浮雕像,從這幅雕像上我們不難看出,包公是一位身高大約一米六的文儒書生,而且相貌醜陋,長着一副鬼見了都怕的陰陽臉,但是包公那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的形象早已深深地映入了百姓的心中,所以戲劇舞臺上包公都是身材魁梧,黑麪長髯的形象。
大家再請這邊看:“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珙刊石,立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這便是《包公家訓》,包公正是用開除家籍這樣嚴厲的方法來約束他的後人。在包公逝後,他的大兒子、二兒子、長孫都是當時非常有名的清官,世人皆尊稱爲“包公”。在包公祠中還建有包公蠟像館,展示了包公流傳於民間的斷案故事,如:鍘美案、打龍袍等。可是歷史上的包公到底是什麼樣的呢?請大家再隨我到包公曆史文化長廊去看看吧。在歷史文化長廊中我們展示了包公“端州擲硯”“廬州審舅”“出使契丹”等歷史事件。其中還有一首包公的親筆詩《書郡齋壁》:“清心爲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這兩句話也正是包公一生的座右銘……
參觀了包公祠,再請大家隨我前往包孝肅公墓園去看一看吧。進入墓園,我們穿過闕門、神門、我們便走在了神道上,在神道兩側分列瞭望柱、石羊、石虎、石人,神道的盡頭就是包公神主所安放的享堂了。在享堂的正後方,有一座宋代方上式的墓冢,冢前有一碑,上刻“宋樞密副使包孝肅公拯之墓”,包公的遺骨便安放於此。包公不僅在中國被世人敬仰,稱爲“爲政者之師”;在東亞、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包公更被尊爲神明;在韓國,有兩位中國名人備受推崇:一是孔子,二便是包公。
最後請大家隨我來到清風閣,這座仿宋式樓閣是合肥人民在1999年紀念包公誕辰1000週年時修建的,登上清風閣的頂層,合肥十景之一的“包河秀色”便盡收眼底了……
合肥景點導遊詞2024 篇9
琥珀山莊是一座環境舒適優美、建築風格獨特的住宅小區,位於合肥市區西側偏北,南接長江西路,東臨環城公園,宛如一塊天然琥珀,玲瓏剔透,流光溢彩。琥珀山莊規劃佔地5O公頃,總建築面積5O萬平方米,由南村、北村、東村、西村、花園村五個部分組成。現已竣工的琥珀南村、北村、花園村,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分普及型、小康型、舒適型住宅等18個系列,採用因地制宜、隨坡就勢的方法並借鑑皖南明清古建築“依山而建,傍水而營”的建築風格,將傳統性、地方性和現代性融爲一體,具有新徽派建築特色,恰似玉宇瓊樓.琉璃世界。商業服務中心等公共建築佈置在南側下沉式廣場周圍,與環城公園連成一片。住宅組團基本上佈置在高暢地段。向陽坡地佈置迭落式住宅,各單元相互錯開,層層迭落,配以石階、假山和綠化,既妥善解決了高差,又豐富了小區景觀。小區北側保留了原有的水塘,又添建了假山、石凳、曲橋、亭臺等小品,作爲小區的遊園。住宅單體設計着意於反映地方風貌,採用紅頂白牆、坡屋面,典雅而質樸,具有皖南民居的風味。
合肥景點導遊詞2024 篇10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歡迎您來東營天鵝湖公園參觀遊覽!我叫___,是大家本次天鵝湖之旅的專職導遊,衷心希望我的工作能給各位帶來舒心和愉快。謝謝大家!
天鵝湖公園位於目前亞洲最大的人造平原水庫——廣南水庫,水域面積共計63平方公里,水庫蓄水量可達1.14億立方米。她始建於1983年,原是勝利油田爲克服黃河長期斷流引起的‘水荒”而建造的一座水資源儲備水庫。近十年來,隨着國家對黃河水資源的統一平衡有效調配,她的水資源儲備功能已經逐漸消失,漸漸成爲黃河三角洲地區的休閒聖苑和娛樂天堂。特別是近幾年來,隨着國家旅遊產業化發展的要求,勝利油田也逐漸加大了對水庫的旅遊投入,已將她精妝打造成一座集休閒、娛樂、度假、餐飲等於一體的大型特色水上公園,被人們譽爲“油城之珠”。
公園投產以來,石油工人們依附其“大水面”地域優勢,充分挖掘其‘溼地”氣候特點,努力做好環保文章,已使公園真正成爲各類鳥獸珍禽棲息繁衍的最佳選擇。特別是每年的秋後夏前,這裏天鵝連連、烏鷗成羣,終日演繹着一幅流動的羣鳥圖畫,惹來省內外的許多愛鳥者前來觀賞、拍照。故而,人們又最愛稱之爲“天鵝湖公園”。20_年,天鵝湖公園被晉升爲國家AAA級旅遊景點。
現在請大家參觀公園正門——西大門。“天鵝湖公園”五個大字是由原國防部長張愛萍上將親筆所提。據說,張部長在得知當年的濱海解放區有了這樣一座美麗的明珠公園後。很是誇獎了一番石油工人的智導與勤勞。
前面就是公園的第一景點——日月山。在到日月山之前,我給大家講一箇真實的故事:20_年之前,公園的天鵝並不多,可後來爲什麼多了呢?這是因爲,在1999年冬,天鵝湖公園的姑娘們精心救護了一隻受傷的天鵝。姑娘們輪流值班護理,還給天鵝設置了一間類似野外的“特殊病房”。後來天鵝傷好了,姑娘們確也不捨得放了,便將兩條真絲紅紗巾分別系在了天鵝腿上後放飛了它。之後,天鵝便在戀戀不捨中飛走了,再也沒有回來。20_年冬天,湖內的天鵝忽然多起來,成千上萬,而且與人特別親善,即使是與隔20米也不驚飛,人們都驚訝了。直到有一天,一隻天鵝又飛到了原先的“特殊病房”,姑娘們這才發現,原來那是隻雙腿繫着紅絲巾的特殊“姑娘’
好了,日月山到了,請大家先來山北。大家看這李冰父子雕像,在他倆面前的便是成都都江堰全景之縮造。據說,當年建設天鵝湖時,石油工人們便立志以都江堰爲榜樣,終於將她開發爲一座造福黃河三角洲的美麗天堂。
大家再看這“天鵝姑娘美女獅”雕塑。據說這是爲了紀念清乾隆年間的劉塘大人和一羣美麗的天鵝姑娘。原先,由於黃河的連年氾濫,使三角洲地區地窮人刁、民不聊生,已賦閒在家的劉塘便結伴其奶師來此教化,劉大人師徒去世後,一羣不明身份的美麗姑娘又接替了大人師徒的工作,直至教化到百姓夜不閉戶,東營有了自己的“秀才”後,姑娘們才悄然而去,至今無人知其去向。後來人們悟感到:是劉大人師徒和這羣美麗的姑娘給了我們文明和英武,我們用誠心的雕塑作個永遠的懷念吧!天鵝湖公園投產後,石油工人們將這代表着英武和文明的“天鵝姑娘美女獅”雕塑請進公園。據說,每一對戀愛中的男女如果在雕塑旁附上耳朵,聽到了天鵝那美妙的歌聲,準會有不老的甜蜜愛情。不信,大家試試!
大家看看日月山東,這是我們的廣南石林,她既有馬的靈性,又蘊藏着質樸的內涵,既能從探海石上體會到曹操觀海的豪邁,坐在賞月亭內或觀日石上,又能生出絲絲不斷的思鄉情像。大家也來坐一坐?
日月山南。山西是我們的小明湖,與濟南大明湖基本構造相仿。但是,大家請注意,我。們這裏不僅有獨具特色的上林,還有國內最著名的土耳其棉花石之一。大家請拍照留念。
合肥景點導遊詞2024 篇11
各位遠道而來的朋友們大家好:
大家一路辛苦了,歡迎大家來天柱山旅遊觀光!天柱山景區因爲你們的到來而倍添光彩!我是來自安徽旅行社的導遊,我叫王萍,三橫一豎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導.坐在我們旁邊的這位呢,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可是一位有着多年駕駛經驗的老司機了,所以大家坐他的車可以儘管放心!在今天的遊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向我們提出來,我們將盡可能爲大家解決.好了,最後,我提前預祝大家本次天柱山之旅愉快!
現在時間還早,先讓我來介紹下天柱山的大致概況吧!天柱山在長江北岸、安徽省潛山境內,因其高聳挺立,如巨柱擎天而得名。天柱山過去還有潛山、皖山、萬歲山稱。據說,稱萬歲山是因漢武帝南巡時,親臨皖山設臺祭嶽,敕封皖山爲“南嶽”,在祭嶽時,人羣高呼萬歲,所以將此山稱爲萬歲山。
車過旌駕橋,我們就進入了天柱山的南哨——三祖寺景區.三祖寺景區是天柱山人文景點最集中、文化品位最高的一箇文化精品景區。我們將在這裏感受到天柱山神祕的宗教文化和帝王文化,觀賞到具有歷代書法藝術長廊之稱的國家重點文保單位摩崖石刻羣。
進入其南大門野人寨上行不遠就到達三祖寺。這是天柱山最著名的景點。相傳,寺始建於南朝,現僅存藏經樓、偏房數間和屹立於寺前的覺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側陡巖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稱之爲“山谷流泉”。山谷門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狀如臥牛,稱“石牛古洞”。相傳,北宋人黃庭堅曾坐此石上讀書,並自號“山穀道人”。在這裏的一塊巨石上刻有黃庭堅的詩和同時代大畫家李公麟所繪的黃庭堅坐於石牛上的畫像。這件珍貴的古代詩畫刻石,現仍清晰可見。
話不多說,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很快我們就到野人寨景區了!野寨是“野人寨”的簡稱。這樣依山傍水、風景如畫的地方怎麼取名“野人寨”呢?這裏有兩個動人的傳說:一說是很早以前,這一帶常有野人出沒,傷害人畜。當時的一位縣令決心犧牲自己,解救民衆。他帶上好酒好菜,深入野人洞中,陪野人喝酒,命人用生鐵水將洞口凝住,和野人同歸於盡。其二,說是在南宋末年,本地土豪劉源率十萬義兵在天柱山抗元。他自號“劉野人”,在谷口扎的第一寨命名“野人寨”。劉源抗元前後十八年,最後被內奸出賣壯烈犧牲。後人爲紀念他,野人寨的名字延用至今。
現在我給大家一箇小時的休息時間,大家可以隨意拍照,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那我們一箇小時後見吧!一箇小時的時間過的可真快啊,不知道大家玩的開心與否!好吧,現在我們繼續我們的遊程吧!。我們現在來到了三祖寺前的廣場了。抬眼望去,紅牆黛瓦的寺院建築,被綠樹翠竹包圍着。整個山形宛如一隻振翅欲飛的綵鳳,覺寂塔就建在鳳冠上,東西兩側逶迤的山崗呈環圍合抱之勢,恰如鳳翼護衛着莊嚴佛地。常言道:“遠看山包寺,近看寺包山。”三祖寺,全稱“三祖山谷乾元禪寺”,是中國禪宗三祖傳經布法的場所,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3年,國務院批准公佈爲全國漢族地區重點開放寺廟。
三祖寺的建築羣,沿着鳳形山的山勢自下而上依次架造。從山門一直通向祖師殿,全都處在一道中軸線上。燒香禮佛,應從山門進入。三祖寺的山門,也叫三門殿。正門名“般若門”,即“智慧之門”;東邊門名“解脫門”,意爲擺脫煩惱業障的束縛而獲得自由,也稱“自由之門”;西邊門名“精進門”,意指在去染濾淨的修行過程中,要不懈地努力,也稱“勤修之門”。門楣上,懸掛着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乾元禪寺”匾額。
到這裏呢,我們今天的遊覽就暫告一箇段落了,大家可以自己四處看看,拍拍照,1個小時之後我們在三祖寺的門前集合。
合肥景點導遊詞2024 篇12
“紫蓬山”又名李陵山,位於肥西縣農興鎮南,距離市區約20公里,有“森林大道”相通,自清代開始便有“廬陽第一名山”之稱。
據民間傳說,“紫蓬山”之名是取和尚紫色袈裟及蓬萊仙島的首字而得名的,寓其“迎紫氣,赴蓬萊”之意。紫蓬山的山門上有一副楹聯,上聯是:紫氣東來叢林千古毓錦繡;下聯爲:蓬山西去大衆十方仰福像。上下聯首字正好嵌有“紫蓬”二字。“紫蓬”二字賦予了山名濃厚的佛家色彩。紫蓬山羣巒疊嶂,連綿不絕,山環水繞,森林茂密,具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尤以怪石、奇樹、碧水、珍禽爲四大特色,構成了廬南一幅得天獨厚的立體風景畫卷。山上有聞名遐邇的始建於三國時代的西廬寺、五百羅漢雕塑、周瑜讀書處、洗硯池、文昌閣、李典墓、首任中國臺灣巡撫劉銘傳故居等衆多名勝古蹟。
此外這裏還是國家級運動基地。
評論(0)